民族工作会议专题宣讲党课讲稿
我们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注意从历史厚度、时代高度和实践向度准确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里程碑意义。
从历史厚度看,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历史背景,即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高度,因而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弄清楚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准确领会其精神的逻辑起点和开启新征程的历史底蕴。从第一个百年来讲,早在建党前后,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等直接领导了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主义先进分子培养工作。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1928年党的六大专门作出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确保了国家大局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始终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共同发展和国家大局长久稳定的秘诀。这更与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由于陷入民族纷争,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这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担当和历史贡献的一方面。
从历史背景即第二个百年来看,我们党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既是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背景下召开,又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召开的,会议着重对新征程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安排,这是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担当和新时代作为的一方面。
二、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现实理论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之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须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因此,会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重大、事关根本。
为此,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百年来,党的民族工作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重要讲话中,首先,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次,明确了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因此,这是一次动员大会和鼓劲大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这一意义上,还要求我们要从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把握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现实意义,要着眼“中国之治”新境界酌量其现实意义。
三、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在重要讲话中,首先,高度概括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即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这是我们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其次,对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再次,对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