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上讲话
篇 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担当 二、提高站位,突出重点,切实靠实各方责任 一要进一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二要进一步靠实县(市、区)属地责任。
三要进一步落实监管部门责任。
四要进一步巩固控缀保学成果。
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切实兜住政策底线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
二要着力提升能力。
三要加强舆论宣传。
四要强化激励问责。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联席会议,主要是通报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努力推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X 同志通报了情况,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X 个成员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担当
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有关精神,坚持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孤弃儿童、流浪孩子及困境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根据平时督查和掌握的情况,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各方责任得到较好落实。在政府层面,市、县(市、区)政府均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在乡镇、行政村层面,确立了 X 名儿童工作督导员和 X 名儿童工作主任,建立了定期走访排查机制;在家庭层面,落实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主体监管责任,签订《监护责任确认书》X 份,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基本得到落实。二是儿童维权得到明显加强。去年以来,法检两院和公安部门加大涉及侵害儿童案件查处力度,法院系统依法审理拐卖儿童案 X 件、虐待儿童案 X 件;检察系统办理涉及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案件 X 件,其中批捕 X 人;民政部门救助保护流浪孩子 X 名,对 X 个家庭面临监护困境的 X 名儿童及时采取介入保护,妥善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三是关爱保护向纵深拓展。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同时,全面摸排 18 周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建立信息数据系统 X 个。对监护薄弱、家庭生活困难的儿童采取了多方面关爱和保障措施。四是政策兜底保障到位。依托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政策,救助符合条件儿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补
助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 X 元提高到 X 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 X 元提高到 X 元,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X 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监护主体能力偏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主体 X%以上为祖父母、外祖父母,部分为亲朋邻里,监护主体对儿童兴趣爱好、交友范围、思想动态等掌握不多、了解不深,学习上无法辅导、思想上无法引导等问题比较普遍。二是工作开展还不平衡。一些部门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重视不够,个别部门责任没有靠实,监管服务不到位,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不多,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够熟练,缺乏系统培训,资深社工督导基本处于空白。三是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缺乏亲情关爱、正确引导和有效监护,一些儿童学习跟不上、行为习惯差、价值观错位,有的性格暴躁、冲动易怒,有的好吃懒做、沉迷上网、抽烟喝酒,甚至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正是由于父母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监管责任缺失,作为各级政府来说,做好其关爱、保护、保障工作,意义更为特殊,责任更为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把这块工作做好做到位,确保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更好关爱保护。
二、提高站位,突出重点,切实靠实各方责任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围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牢固树立抓就抓实、干就干好的理念,明晰责任、真抓实促,加大教育、维权、监管、保护工作的力度,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要进一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占比大,监护不力或无人监护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生活照料、学业辅导、亲情关怀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实施应急处置和监护干预,监督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父母或委托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帮助解决家庭监护缺失的问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能让未满 16 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而单独居住生活。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监护的,应及时对其监护能力进行评估,不具备监护能力的,要督促家长立即更换监护人。对委托非直系亲属、朋友承担监护责任的,须经村(居)民委员会同意,由监护人和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委托监护协议,并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备案,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与受委托监护家庭共同生活,防止其被歧视、受虐待甚至其他恶性侵害。对拒绝履行和落实子女监护责任的监护人,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督促其落实监护责任。
二要进一步靠实县(市、区)属地责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关键在基层。要督促指导县(市、区)政
府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关爱保护工作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要督促乡镇政府确定专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指导,督促法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要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及时了解掌握其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亲情关爱,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要落实村(居)民委员会定期走访排查机制,指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或妇女主任担任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专干,适时开展家庭走访和问题排查,指导签订委托监护确认书,及时发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监护、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能够在充满爱心和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要进一步落实监管部门责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尤其是民政、人社等部门,要切实做好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生活、医疗、安全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要把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纳入低保对象,在执行各种社会保障及救助政策时,一定要优先考虑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要从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性救助措施,防止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因监护缺失等原因受到不法侵害。要积极推进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做好监护责任缺失、遭受家庭暴力、被虐待、流浪乞讨等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
策的,民政等救助部门要及时纳入保障。对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难、生存面临困境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要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对遭受不法侵害的留守儿童,公安机关要积极调查取证,协助就医、鉴定伤情,对触犯法律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坚决打击。民政、公安、教育、卫健、司法等部门要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机制,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不受侵犯。
四要进一步巩固控缀保学成果。要建立健全“教育管护网络”,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档案,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其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其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力争实现有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部住校。要结合实施乡镇幼儿园建设项目,实现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专门建设或结合现有功能室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室,配备图书、计算机、电话等,为其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确保每个留守儿童和困境儿
童能够受到良好教育。
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切实兜住政策底线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随着关爱保护和保障面的拓宽,各级各有关部门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逐级靠实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切实兜住政策底线,确保其生活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部署、督促落实。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要健全完善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形成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库,坚决杜绝因信息更新和通报不及时、不准确而贻误工作。民政部门要履行好牵头职责,主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沟通,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二要着力提升能力。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加强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寄宿制学校等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辟儿童托管服务和活动场所,不断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入学和临时监护照料需求,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管服务机构。要采取年度培训、网上授课等途径,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帮助他们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政策,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积极探索通过设置公益岗位、聘用专业社工、吸纳志愿者等途径,充实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和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工作力量,为做好工作提供保障。
三要加强舆论宣传。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社会
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不断强化、呼吁、弘扬家庭履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
四要强化激励问责。督促县(市、区)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组织开展经常性、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特别是底数不清、风险隐患排查不到位、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贡献突出的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对孩子、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协调联动,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水平,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安全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篇二: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持续提速,大多数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走入城市,使得广大农村的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队伍进一步
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达到 5800多万。(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 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 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失亲情,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其部分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道德行为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儿童。
听过了许多许多专家讲座、看过了许多教育学家文章,谈谈如何转化“问题”留守儿童。可是作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我不能只想如何转化“问题”留守儿童,更应该想一想如何防范于未然,而不是等孩子成为“问题”儿童之后,再去“转化”。我想如何防止留守儿童不出“问题”才是低年级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谓“问题”多是思想问题,我们还得从思想入手用情、用爱去引导他们。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注重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不断地探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及手段。尽最大的努力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大的短板,这一现状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因此学校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学习状态以及思想动向,采取一切手段防止不良影响乘虚而入。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针对我们班(一年级)的留守儿童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影响,效果很好,形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一、尊重留 守儿童,做他们 的良师益友 友
我们国家的历届领导人,都曾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过殷切的希望,要求广大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的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们必须用真情,真心,真诚对待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块,或是被寄养在其它的亲戚家。他们远离父母,感受不到父爱母爱的温暖,造成生活失去乐趣,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变得消极,心理形成严重的障碍。教师要防止这些存问题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首先要接近他们,亲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赢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再以朋友的身份影响和引导他们。
在与其交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交友要有诚意,不可虚情假意。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要敢于向他们敞开我们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大胆地走进来。
第二、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思想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关键的时刻,我们教师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久生情,他们就会慢慢地接纳我们。
第三、要坚持原则。不能光交友而迁就他们的缺点、错误,放弃引导、教育他们的责任。总理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
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在思想品德上容易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这时我们教师必须严格把关,用真情去为之引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向来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时刻都牵挂着留守儿童的喜怒哀乐。如若他们犯了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因为低年级小学生是非观不明确,我们除了对其体贴关怀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认识错误,促其改正错误。
上学期,在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他的父母离婚了。母亲改嫁到了外地,父亲又去了上海打工,他就跟 60 多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极为困难。由于父母的离异,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课堂上常常走神,并产生了厌学情绪。此后,他的书便成了他发泄的对象,所有的书都被他撕得面目全非。对于这事,我看见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怕他走上极端。从那以后,我就对他关怀备至,一有时间就找其谈心,开导他。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就经常对其家访,和他的奶奶一块儿做他的思想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发现时机成熟了,就对其说:“我来的时候,发现你的书还在教室,我就把它给你带来了。”当我从包里拿出几本新书放在他的手中的时候,他愧疚地低下了头。后来,从他的几个要好的同学那里了解到:他父母的离婚,让他万分痛苦,父亲的出门又让他倍感孤独。每天放学回家
多么渴望能喊一声“爸爸妈妈呀!”快乐已向挥手而去,已无心再学习。在他最无助的时候,老师悄悄走到我的身边,给了他勇气和力量,帮助他重新又振作了起来。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报答老师!
听到这些话,我的眼睛湿润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是呀,如果没有爱,教育就是一张白纸。曾经,海南省海口市某中学校长周常德“跪求学生学习”的事情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感动了亿万师生,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周校长的“跪求”我不持赞成态度,但他这种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我们如果能热情体贴、关怀他们,用师长的爱去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一定会被感动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对其体贴的关键要把体贴关怀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切忌只体贴关怀而不施以教育引导。
二、理解留守儿童,同他们平等交流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一个个体的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的“隐患”,而这些“隐患”可能会就是各种“问题”的萌芽状态,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疏导,严重的将来出现心理扭曲。其实,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更需要我们的理解,渴望我们与他们真诚的、友好的、平等的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交流的基础。我们要努力建设一种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又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交流’关系。”在与留守儿童的交往
中,我们一定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了解他们的心理弱势,探究其形成心理弱势的原因,然后再用真诚开路,用平等搭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新的教育观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互相理解,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合作探究。我们要摒弃“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要用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用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是对他们的尊重,他们反馈给我们的就是信赖。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你愿意他向你开诚布公,请教一切吗?你便应先去这样对待他,用你自己的态度取得他的信赖。”教师对学生坦诚相见,说实话,说心里话,他们就会觉得你是善良的,诚心诚意的,就会慢慢地向你敞开心扉,吐出真言。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隐藏在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秘密(隐患),分析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站在这些孩子的地位与角度考虑问题,充分肯定他们那些值得肯定的东西,用我们的经验体会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改正不足,促使其不断成长进步。
三、信任留守儿童,鼓励其自我发展
教师在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对他们多鼓励,多信任。信任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心理脆弱的留守学生更需要信任。有些留守学生表面上好像不在乎教师对自己的看法,而实际上很敏感,比一般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信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股暖流,也是一种考验。信任可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调动他们奋发向上的内在力量,振作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困境,战胜一切困苦的信心。王壮是一个阳光向上的学生,他的父母都在厦门打工。由于爷爷奶奶的长期溺爱,养成骄横的性格,在学校,班级经常惹是生非,纪律性极差。我主动接近他,与他探讨我们班级的情况,商量怎样扭转班级纪律不好的状况,并让他担任纪律班干。他带着疑惑的眼光对我说:“朱老师,您让我担任纪律班干,我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我能行吗?”我微笑着并向他伸出大拇指说:“行,你一定行!”他把我的信任当作一种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渐渐改正了自身的缺点,班级工作干得也很出色。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发展。“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耐挫能力比较强,这是他们自我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根据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鼓励、教会他们学会进步。在班级中,我经常给学生介绍有关留守儿童的事情。当我介绍起安徽省十佳“留守儿童”何灿“带着妹妹去上学”的事迹时,所有的学生都被感动了。在他们身上都有何灿的影子,但缺少的是何灿的自信,自我前进的动力。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坚持不懈地用我们爱心去鼓励、引导留守儿童。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不能奢望在学生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滴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的自我教育才会越来越坚实。”
第二篇: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保障困境儿童工作总结
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保障困境儿童
工作总结
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2016〕44号)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2016〕53 号)的工作精神,我区认真实施,明确任务分工,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让“留守孩子”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现将本关爱留守孩子工作落实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强大合力
教育局对全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建设高度重视。为了调动更多力量,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局长亲自统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了全面做好全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教育局在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求在第一时间内及时解决。要求学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必须由校长亲自担任,建有党支部的学校,由校长和支部书记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齐抓共管,健全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
二、营造浓厚氛围,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一)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XX小学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其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 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XX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二)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XX小学利用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建档立卡,加强关爱
各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和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等。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 “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继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和开展评比活动。继续将留守儿童工作列为对各校行政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开展示范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工作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比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通过评比活动,营造关爱氛围,进一步提升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水平。
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制度。重点健全以下制度: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亲情沟通制度、师生结对帮助制度、学生互助协作制度、健全学校心理援助制度。以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落实。
继续发挥好推进会议制度的作用,聚焦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适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议,积极研究和寻求解决措施,发挥推进会议规格高和协调能力强的功能,努力解决一些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推进我旗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13号)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75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乌政办字〔**〕149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对我旗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精准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困境家庭儿童救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精神关爱而造成心理障碍,辍学、厌学,甚至成为问题儿童,因缺乏监护而遭受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全旗外出流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6%。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将是我旗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x感和紧迫感,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长期的、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密切配合,抓出实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儿童优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的关爱保护。要坚持构建“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形成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确保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切实防范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事件的发生。**年全旗要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和机制,在重点乡镇和服务内容上要有创新和突破。到x年,各乡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未成年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安全、更有保障,留守儿童现象明显减少,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在祖国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家庭监护,父母尽责。
家庭监护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主体责任是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家庭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家庭发展中,要优先考虑儿童利益,更加注重以文明方式进行教育,防止家庭暴力,虐待等侵害事件的发生,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实行以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在旗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与各相关部门积极协作、相互支持,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和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三)社会参与、全民关爱。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事业,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宣传、报告和监督,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拓展关爱服务形式的内容,规范关爱行为,加大关爱力度,形成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
(一)强化家庭文明监护意识
督促家庭依法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重视对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指导,在政府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应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鼓励父母外出务工、创业期间通过微信等新媒体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子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状态,给予更多亲情关爱。培育监护人依法监护意识,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时以文明方式进行,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杜绝家庭暴力发生。加强对监护人的监督,各乡(镇)、村委会以乡约村规、邻里互助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监护的宣传和监督。父母或接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委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建立覆盖城乡三级(旗、乡、村)救助保护体系
旗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指导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推动部门间沟通与协作,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切实将国家、自治区和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我旗实际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细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指导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关爱保护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协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做到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各项具体政策的落实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创新管理方式,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台账式管理,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责任制和监督问责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乡(镇)、村委会开展的摸底排查和监护监督等工作要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好上级部门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各项措施,细化工作任务,打牢工作基础,形成关爱保护工作机制。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一季度检查更新一次,精准施策。同时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和其他监护人员的法制宣传和指导,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督促其履行监护职责,提高监护能力。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走访、专业社工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各村委会要细化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要熟悉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和其家长外出务工情况信息,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全面排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状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
(三)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
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要督促指导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向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实现小学、初中阶段就近入学,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要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部门、共青团组织指导协助中小学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校园欺凌等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多种方式加强与受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帮助监护人掌握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旗教育局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外出务工家长间的联系沟通,形成学校、家长、委托监护人共同关爱培育的合力。
(四)发挥群团组织特点参与关爱服务
强化各群团组织之间横向协作机制。工会、共青团、关工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妇女儿童之家、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等为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创造条件,提供心理疏导、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就业指导等服务。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加快推进“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少年维权岗”等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平台创建工作,有效发挥各群团组织在维护留守儿童权益中的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观护制度,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测评服务;妇联要依托妇女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共青团要重点建设青年志愿者数据库,为留守儿童选择专业青年志愿者提供服务。残联要组织开展残疾留守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
(五)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保护
坚持全民关爱,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寒暑假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读书学习、心理疏导、城市体验等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门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民政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家长”关爱帮扶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帮助援建爱心家园和村委会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等关爱服务设施、举办村委会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日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促进全社会共同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
四、构建夯实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一)建立强制报告机制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等及其工作人员要切实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救助保护强制报告责任人和有关单位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发现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生活的,要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属于受委托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要联系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照料;上述两种情形联系不上留守儿童父母的,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委会或市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协助通知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属于失踪的,要按照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属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时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市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实施保护;属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实施保护;对于上述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下基础。公安机关要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留守儿童因遭受侵害等原因需要转学、异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教育部门应给予保障。
(三)健全评估帮扶机制
对受到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儿童,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接到公安机关相关情况通报后,要及时会同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在村委会、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四)强化监护干预机制
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监护人将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六个月以上导致留守儿童生活无着落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委会、乡(镇)民政管理所等有关人员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同时,要发挥好村委会作用,协助做好入户查访。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等行为情节较轻,依法可不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在送交加害人、受害人的同时,通知村委会做好入户跟踪查访工作;对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保护令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及村委会后,公安机关及村委会应当协助执行;对协查中发现告诫书、人身安全保护令不能很好落实与执行的,村委会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保护。
五、加强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和能力建设
(一)加强关爱服务阵地建设。
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水平。加强农村学前和义务教育投入,结合国家以及自治区关于农村中小学建设相关项目,在有条件且符合整体布局要求的乡(镇)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建立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容纳能力,突出儿童特色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积极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家园及“阳光庭院”“有福童享”“快乐学校”等标牌的关爱服务阵地,配备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数量较少、居住分散的边远村庄,要将留守儿童送至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就读。在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村委会、社区建设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爱心家园,力争3年内基本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全覆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家园等关爱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有统一标牌、有固定场所、有完善设备、有人员管理、有儿童档案、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台账、有经费保障的标准,强化建设和使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要与基层文化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基层文化中心的多重服务保障作用。(二)加强关爱服务能力建设。
着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旗、乡、村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构,加强关爱服务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建立旗、乡、村专兼职工作人员微信群,互动交流,促进工作。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经费、有专职人员、有制度措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师生比例,完善农村学校教师工种结构。择优选拔优秀教职工担任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员,对于兼职管护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创新关爱方式,综合采取学校寄宿、社会托管、家庭代管、父母回归等管护形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六、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动作为,抓好落实。
(一)调查摸排,实现精准帮扶
按照《**开展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统计台账。与学校合作,依托全市“三留守”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困境未成年人摸排工作,每季度最后月15日之前更新数据库报旗民政局,持续开展调查分析研究,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立考核问责和激励机制。
旗政府将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责任制,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奖优罚劣,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适当给予奖励。旗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采取明察暗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严格督查,及时发现措施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督促限期整改解决,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三)加强法治保障。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展立法调研,加强执法检查,进一步明确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监护义务,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增强全社会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维权服务,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四)营造关爱保护氛围。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公益广告、微电影、爱心捐赠等形式,积极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等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中来。鼓励城市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自由结对,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网络管理,避免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认真总结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全面提高我旗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水平。本文网址:/wenmi/fanwen/shishifangan/302723.html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
隐东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我镇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一般由学校牵头成立,会议成员一般学校、辖区派出所、村委会、等单位组成。
二、会议需制定各成员的主要职责和议事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
责任。
三、会议需成立办公室,一般可由学校负责,并在每个单位设立一名联络员,保持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实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四、会议需定期召开,分析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此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推进建立各类农村留守儿童指导服务机构,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扩大社会宣传,努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环境。
五、学校要利用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
度,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要从学习和心理上对农村留守学生给予关爱,对特殊留守学生实行教职工分包责任制,定期进行家访,建立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或托管人定期联系制度。推进“家长联系卡”、“亲情电话卡”等关爱行动,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
六、建立督查制度,每年围绕重点问题联合开展督查,推动工作
开展。建立激励制度,大力宣传在留守儿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树立先进典型。建立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注重总结创建的经验。
七、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学校校长关于在校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承诺书
大方县核桃乡学校校长(负责人)关于在校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承 诺 书
大方县核桃乡教育管理中心:
为了把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做得更精细更精准更实效,我代表 学校,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1、确保辖区内在校农村留守儿童的所有档案资料(包括登记表、责任书、三方协议书或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风险等级评估表、家访记录等)真实准确;上报的各类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方面的数据真实有效。
2、建立在校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对新入学留守儿童及时纳入档案管理,及时更新数据台账并上报备案,无虚报、瞒报、漏报、错报。
3、严格履行强制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严格执行留守儿童强制报告制度,第一时间向教育管理中心、公安机关和当地人民政府社事办报告。
4、要求各学校对在校留守儿童上学到位情况或对在校留守儿童缺课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5、建立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对留守儿童进行交通、防汛、防火、防性侵、防自然灾害、防溺水、防暴力、饮食等安全知识教育,对发现居住生活环境有安全隐患的,及时整改和报告。
6、要求各学校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报告。
7、不排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并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不向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索要财物。
8、按时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工作。
9、对留守儿童工作检查积极配合,不抗拒、阻挠、妨碍检查;对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
10.定期对监护人进行进行培训,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等情况,实行一周一电话、一月一走访。
如违反上述承诺影响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导致严重后果的,本人自愿承担相应责任。(本承诺书一式三份,教育管理中心一份、各单位一份,自存一份。)
承诺单位(盖章): 承诺人(签字):
2017年9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