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发言稿怎么写 参考
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传统文化是人类前进的动力。xx故宫,敦煌莫高窟,秦皇陵兵马俑……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见证。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承传,就不会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有时,我们的生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拉长。但更多时候,我们的生命因为有文化的熏陶而更有价值。传统文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泱泱华夏的伟大,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之魂。我们终日奔波劳碌,疲惫不堪,不免心灵的空虚。这时,你读一读唐诗,诵一诵宋词,你看一看王羲之的书法,阅一阅唐伯虎的画卷,你的精神会为之一爽,你的心灵会为一颤。汲取传统文化的乳汁,使我们的思想升华。
我们在经济上讲求“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那么,我们在文化上也同样应该享有这样的权利,履行这样的义务。
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它的伟大价值还在于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才能够充分体现它的伟大,它的朝气蓬勃。传统文化并不会因“传统”而过时。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德文化节”,“中美文化节”,中国传统文化香飘四海,溢满五洲,这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没有一位“老外”看了不发感慨,没有一位外来游客不被中国传统文化而感动,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所在。
历史的进步并没有让遗留下的文化孤独的停驻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是携着它,一步一步地跨越时代,跨越未来,站在现代社会的最前端,用传统文化的内涵引领我们走向更富有厚重文化气息的明天,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更加积极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
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在西方文化和思想大举侵入中国的现代,还能有多少人做到如此?
简说现在是一个极好的时代亦是一个极坏的时代,可供享受的物质空前的丰富,而生活却变得越来越抽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如此的经济浪潮下迷失了自我。
如果说让你选择:
坐于西味儿十足的餐厅,一个服务员拿着菜单来为你服务,问你需要些什么,然后你啃起了土司面包……
或者自然的坐于农家经营的那些小茶馆里,然后对着店家吼着“嘿,哥们儿,来碗清茶润润喉!”
我想对于我而言,我喜欢后者,因为那样来得自在洒脱。
只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在,愈来愈多的人选择拼了命的想要去往那些摩登都市,去体验一把巴黎的浪漫,过上奢靡的生活,慢慢享受人生。于是那些拥有着土家风味儿的传统民居,便离人们愈来愈远。
当初览沈从文的《边城》,初识蒙有一层神秘面纱的古城凤凰,初遇那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初见那充满了苗族艺术气息的吊脚木楼,你会有何感触?是否你会顿感茫然不知。或许你知道有一位作家,他叫沈从文,那么《边城》是什么?凤凰古城又在哪儿?翠翠又是谁?这些你都一无所知;亦或许你知道在我们五xx个民族中,有着一个苗族,然而什么又是吊脚楼
还是好好地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体验一把最朴实的生活吧,早早的起床,去体验一下凤凰古城的魅力,看看勤劳的凤凰人开始一天的劳作,听听那在沱江划着船的老船夫哼的调调。也许你会看到小桥上的上学孩童戏水嬉闹,你会望见一位美丽的姑娘,对你回眸一笑,你会遇见一位卖花的老人,买下她那美丽的鲜花,嗅嗅它的清香。
老酒铺,新灯笼。古朴的青瓦,古典味十足的交易。这些你都该好好的体验一把传统文化。
乘着年轻,多去些地方,多学些东西,多体验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吧,不要总沉溺于灯红酒绿的世界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或许你就该是平静的生活在像凤凰这样宁静的古城中,遇见一位如翠翠那般的姑娘,亦或是纯朴勤劳的古城男子,然后安宁的度过余生,淡然平静。
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发芽、生长。
君不见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用无私大爱谱写着人生的赞歌。
君不见在死亡旅途的汽车上,肝胆破裂的吴斌,危急关头,强忍剧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后1分16秒完美的诠释了作为一名普通司机的责任与担当,用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
君不见航空报国英模”罗阳,铁肩担起报国志,用生命诠释航空情怀!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
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51|评论(4)求助知友
小龟奴 |五级采纳率24% 擅长领域:学习帮助文化/艺术娱乐休闲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太有帮助了!!推荐答案
2010-12-14 21:07热心网友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3|评论(2)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 共5条
2010-12-14 21:10呆呆00七|四级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
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理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兰教,都没有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1|评论(1)2010-12-24 17:471253669748|二级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主要谈一谈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点,我为什么要讲中华传统文化呢?因为我们正在学习。
就比如说现在正在学习的文言文,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说,文言文是我们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工具。然而对于我们来讲,文言文的学习似乎是语文学习中最困难的了。假设没有五四运动,不创出白话文的话,今天的文言文也就不会成为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阻碍了。虽然说现在我们要化繁为简,但是我们真的化简了吗?不可否认,一个字的笔画减少了,但一个句子的字多了,这是化繁为简吗?在我们看来,文言文很繁琐,一看它头都大了,但是如果让一个古之大家到现在来,他的头是否也会很痛呢?
第二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呢?为了传承。
可以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四大文明古国为中国尚存,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有文献资料吗?不是,其他的三个也有啊,他们怎么就消失了呢?而我中华民族却能延续至今?因为中华文化的底蕴深厚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强呀。而这种强大的凝聚力是从何而来的呢?正是源于中华文化,是中华的文化赋予了这个民族以生命力,让这个民族得以繁衍至今。所以现在的中国才拥有了五千年的文明。
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不重要啊?重要。但我们还有重视它吗?恐怕没有吧。举个例子来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就是一次近乎彻底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屠杀。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就单说说批孔的问题。不可否认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有糟粕,但那仅仅是一小部分,沧海之一粟而已,大部分还是精华呀!各位都知道诺贝尔奖吧,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诺贝尔奖吧,那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堪称天才的人物阿。就是这样有成就的人,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七十多位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说道: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所以说孔子是很伟大的,圣贤。儒家,经典。而当时却一概而论,全部打压。这种打压不仅仅是对孔子、更是对整个中华的传统文化。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吗?很显然不是。当然了,文革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该给平反的也已经平反了。而且现在也在大力宣
传圣贤,经典。但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形象地比喻,说我们的先辈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丰富的精神财富,已经给我们种下了福荫,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而且是十分坚固的,但是在坚固的树始终是树啊,只要你用锋利一点的斧头就可以把它的树根砍断。现在我们在做什么?正是挥舞着斧头砍树啊,砍树啊!就这样把带给我们福荫的树给坎了,这是多么愚蠢呐!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十足愚蠢,还是有人清醒过来了,但却是在这树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的时候,终于意识到这树不能坎呐,是我们的精神支柱阿,“别坎了、别坎了„„”这还有用吗?根要断了,知道根的重要了,为时已晚。那怎么办呢?重新在种一棵。容易不容易呀?不容易。当然要单单种一棵树就很容易了,十年树木嘛。但那也要十年的时间呐!况且现在我们面临的不是树木的问题,而是要让人的存心重归美好,这就不容易了,树人要多长时间啊?百年阿。我们起码要用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弥补我们的过失阿!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更多的不是封建、不是迷信,而是是中华长存的源动力呀!
再说第三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是他的精神。最直接的精神是什么?立志。
立什么样的志呢?举个例子来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远吗?高远。伟大吗?伟大。我们能做到吗?不能。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当初我们在立志的时候,是在什么基础上确立的?可能大部分是基于我们的兴趣爱好,或者是为了满足我们小小的虚荣心。之后,再为我们自私的理想上加一个高尚的理由来。这能说明我们志存高远吗?能。但能说明我们心怀天下吗?不能。而范仲淹却做到了,而且做得还很好。那么,为什么他能以天下为己任,为什么他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因为他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他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他的志是伟大的,信念是坚定的,心是仁爱的,所以他做到了。相比之下我们差得很远吧。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因为我们不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不重视根。所以我们总会动摇。我们没有坚定的意志,去实现我们的理想,那就更不要说心怀天下了。
那么,我们的根在哪呢?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是孝啊,精髓是仁啊,最末才是文呐。同志们!而我们却只重视这最末的文,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呢?因为经济建设需要高科技人才,需要很高的文化程度,因为我们的经济要和世界接轨。那么我们最终的追求是什么?是物质的享受,而不是精神的
富有。相比之下,我们的精神建设哪去了呢?恐怕在经济建设的阴影下苟且偷生吧!他们并没有像人们当初设想的一样做到平衡发展。以至于我们的教育都快走上商业化了。也因为现在这种重视经济建设的程度远远高于精神建设,所以即使现在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也不过是发展中国家,如此而已。怎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中华文化能前年屹立于东方而不倒的根本。根都不要了,枝叶还会繁茂吗?
所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敬而远之,不能只让他停留在纸上,而是要真正的落实到我们的心中,并努力的去实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重振我中华民族!
2|评论(2)2010-12-14 21:36***|一级 传中华美,赞中华魂
听!澎湃的海浪正拍打着神州大地中华民族,拍打着13亿中国人的心;看!万里长城以其委婉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向远方呻吟着!神州大地,伟大的祖国啊,你谱写了一篇又一片伟大的诗章,今天我站在这里传你的美,赞你的魂!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今天的上海世博会,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北京奥运会时你以惊人的开幕式揭开了奥运的圣火,再以51枚金牌
21枚银牌
28枚铜牌优异的成绩向全世界证
明了中国是一个实力的强国!给了中华儿女一个惊喜,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今天,世界的各族人民带着期待来到上海,他们来看世博,他们来看中华成长的轨迹,他们来看腾飞猛进的中国,伟大的民族!
祖国啊!你看见了吗,中华儿女正在成长着,正在萌发着;这是一个为您添光上彩的时刻,中华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看!那110米短跑的健儿刘翔,用尽了全力冲刺着,冲向那道红线;看!我国国球的健将张怡宁正在场上和对手进行激烈的竞争;听!哗的一下水声,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动作;看,我国的体操健将刘璇用它优美的身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他们为的就是给祖国添光上彩祖国,你看到了吗我们正在传你的美!
传你的美!
从革命时期助人为乐的雷锋,到今天善良勇敢的丛飞;从革命时期百折不挠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到今天自强不息的玉树地震的同胞;从革命时期大无畏的江姐,到今天无私奉献的王英.....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他们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他们以先进的事例感染着中国感染着世界!他们正在传承你的美德发扬民族精
中华民族以天下和平为己任!翻开泛黄的历史。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多么大的
耻辱,杀害了我们这么多的中华同胞。而今天的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为人民的安宁放下了仇恨和耻辱,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祖国,你看到了吗,中华儿女传承着你的美!
改革开放60年来,中华儿女女用他们辛勤的双手编织着一个有一个的辉煌,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的奔月梦现实了!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铸造辉煌!我们的体育健儿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取得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60年的风雨无阻,6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必将继续谱写不朽的诗章!
回首这60年。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屈的民族!
回首这60年。这就是我们,一个腾飞的民族!
让我们展翅飞翔,为祖国的今天,为祖国的明天,为祖国的将来努力奋斗,努力飞翔!让90后的我们踏着坚定的步伐努力闯,展开拼搏的翅膀勇敢飞,扬起远航风帆向前冲吧!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
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
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就不能说古埃及文化还活在埃及,或两河文化还活在伊拉克。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更具体地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
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失,那这个文化就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
那么,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呢?简单的一个回答就是: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由于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以下的讨论将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例来说明这个判断。针对以上的四个标志,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礼、文、仁、德、《春秋》等)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请注意,传承文化道统的生命实践与对某个文化形态感兴趣、做研究、有好感、偶一实践等等都不是一回事。举例来说,道家文化至今尽管十分衰弱,但还是有自己的生命实践团体的,也就是还有道教徒这么一批人或团体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传承着道家文化的精髓。佛家文化的传承团体也是后继有人。印度的印度教、日本的神道教等也是这样,或者还要兴旺得多。至于西方宗教团体就更不用说了。对世界历史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宗教或准宗教中只有一些相当古老的,比如古埃及宗教、古希腊宗教,才完全消失了。能够存活到近一千年的大宗教或准宗教,后来又完全灭绝了的极少,就像耆那教(天衣教、白衣教)、琐罗亚斯
德教(拜火教、明教)这样衰微的宗教至今都还有传人。像儒家或儒教这样,影响曾经那么巨大深入,却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其传承团体荡然无存的情况可谓绝无仅有。其中尽管有一些具体原因,比如儒家团体与历史上的政治形态联系过密,但由此还是可见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的摧毁达到了何等惨烈的地步。
其次,以我的观察,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以西周的“乡遂(村社)”、“辟雍(学校)”为始,在三千年中变化不少,但还是保存了“耕读传家”的特点。但自中国倾全力以西方意义上的工业化为强国之术之后,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相比于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存方式,以土地为生的农业生存方式的地位日渐低下。现代的西式教育体制从根本上就不利于农村,村民子女受教育的水准远不如城里,而且一旦有凤毛麟角者脱颖而出,就多半要进入工业和城市而不复回返。农村实际上成了贫乏与落后之处,摆脱贫困要靠城里人,靠“希望工程”,靠脱胎换骨不再做农民。当然,有的调查显示现在农村中的家族结构还有一定程度的保留。但是,由于受到正统意识形态的压制,这种结构要昼伏夜出,得不到有益的引导和调节。而且,由于大环境的恶化,比如乡绅和有社会地位的农村文化人阶层(比如秀才、举人)的消失,或农村的宏观有机结构的衰败,这种家族结构也正在丧失以前曾有过的文化含义(比如家规、祖训)和良性循环的特点,越来越趋向浅层的利益结合和简单的排外。至于城里人的生存结构,是逐渐趋向无机化,不仅家庭越来越小,家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淡,而且即
使是小家庭的结构也正受到自愿无子女家庭、离婚、同居而不结婚、以及快乐的单身汉等生存方式的损害。当代的中国人对人伦孝悌的看法与一百年前相比是大大不同了,总的倾向是越来越淡化冷漠,转而注重个人及利益集团的功利及发展。无人伦含义的“单位”、“机关”、“公司”成了人们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一个中国孩子从被怀孕、出生、哺育、受教育(幼、小、中、大学)、找工作、结婚、维持家庭、对待年老父母,到他或她自己如何得到娱乐和精神满足,如何应对疾病、挫折,最后如何面对死亡,这里面还有多少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少传统文化的总体形态(包括传统的技艺,如算盘、中医、书法、民乐、京戏或地方戏)的影响?从身体上看,是西医的方法和技术占主导,接生、打疫苗、查体、诊断、下药、开刀、„„,不弄到西医束手无策,很少有人会求助中医。教育上,哪里还有传统的私塾、书院、大学、科举的影子?只有西式教育与考试制度的门类与规则。中国教育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统一规范与灵活掌握的冲突,教育资源的畸形分布,以及语文教学和不少非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的伪科学现象——背后,确实有民族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消亡所带来的恶果。今天我们最好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西方研究生院的预科,“新东方学校”实际上是“朝西方学校”,培训“托福”、“GRE”之处年年人满为患。出国留学者,类似于农村子弟到城市上学不归,滞留他国而为他
人效力者是大多数。至于寻职创业,也很少带有传统文化的动机和内涵的,做官、赚钱、出名在主宰一切。人在面对挫折、死亡时,的确,儒、道、佛似乎还能提供某种帮助,但也已经或正在被边缘化,利益团体的意识形态和西方宗教的影响不断扩大。
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儒家语言集中存在于《四书》、《十三经》等经典中。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不含标点、竖排的繁体文本),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以“戏说”的方式闪现在历史小说之中。呜呼哀哉!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非认定它是落后的根源而务必铲绝?留过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使用西文之后,偶一读到中文、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要罪过。
此外,官方承认的节庆假日可看作是一种国家语言、民族语言。
我们现在都过什么节呢?从春季开始,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西历)元旦、„„。从国家法令上看,没有或边缘化了元宵节、端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释迦牟尼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只留下一个春节,但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也被禁“哑”了,与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丰富、深入、隆重、神圣化相比,我们的春节已经被剥得相当光秃了。除夕夜里只有电视屏幕上的“联欢晚会”,而[在文革中]没有了或[现在]很少见传统的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那些天人合一的民俗和礼节。而没有了这些能让孩子快乐、让青年纯朴、让成人充实、让老人得安慰的礼俗,和那充满喜庆与驱邪的文化功能的炮仗声,春节还有多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意呢?以放炮仗伤人、引火为由来禁止放炮仗,而不是想办法趋利避害地引导,这样的政府行为中暗含着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歧视。吸烟每年致死者和引发火灾者、游泳淹死者、车祸撞死者„„比短暂的放炮仗烟火造成的损伤要多得多,为何不禁?难道维系传统文化的习俗就“无用”吗?就可欺吗?除此之外,我们的服装、建筑、学术方法等等身体的、材料的和思想的语言又哪一个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化了呢?孩子们玩的玩具、青年人看的电影、成年人的舞会、老年人的黄昏恋,这都意味着什么呢?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
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
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
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五.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
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过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七三班的。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过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再过几天,冬至将如期而至,它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过中华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舟”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的高素质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学子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五年级(5)班的王佳乐。今天,我要讲话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的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带走了千年的回忆,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印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随这血液世代相传。
从数千年前江心渔船上越女的歌声,到水之湄《诗三百》的宛转悠扬,从唯美的楚辞到规整的汉赋,到唐朝多姿的诗歌,再到江南女子执红牙响板轻歌曼舞摇曳出的宋词„„ 在这水墨渲染的中国里总少不了一首诗一阕词的填白,书香掺杂着墨香,余韵绕了千年。飞雪拱泥映时光,历史满沧桑。
当你对心爱的人说出I love you或者撒浪嘿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乐府里曾有句伉俪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传统文化的美,就美在它的历史,它是先人们的精神积淀,千百年来薪火不断的传承。
而在今日,传统文化却在逐渐失落,我们的精神家园,那个歌声里氤氲着水墨的故乡逐渐远去。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亦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反观西方节日倒是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我们的传统文化,每时每刻都在流失。为什么我们总说日本韩国强盗中国文化?难道就只是他们的原因么?中国人手握明珠不珍惜反而去磕长头拥抱尘埃,五千年的文化,你弃如敝履说扔就扔,却自有人视若拱璧求之不得。
在日本,有中国网民讽刺他们说:“日本人整天都想当中国人”,但是结果呢?日本没有一个人反对!他们非常崇拜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甚至可以说嫉妒!相反呢?好多中国人拼命都想摆脱中国人的身份!
一个整天吃泡菜的民族已经开始吃养生的豆腐了,一个激动起来就分分钟切腹自尽的民族也开始打修身养性的太极拳,中国人,你们又在做什么呢!
一个人活着,他不是行尸走肉,还是一个审美的人,情感的人。诗词曲赋,把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的理念,时事,通过诗歌传承下来,以诗传情达意,正因如此,我爱你成了才世界上最缱绻的语言,喜乐哀伤都开始变得婉转轻柔。反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忘记了过去,会怎么样?又该如何向前!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论里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未来永远靠的是新生的力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固然是我们不可逃避的责任,却也同样是我们无上的荣光!
在此,我真切的说,是这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哺育了我,造就了我,而我时时刻刻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着,那就是,这五千年的礼仪之邦,终有一日,会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