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精选】最初的梦想演讲稿4篇
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初的梦想演讲稿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篇1回顾走过的一年半,有太多的感动,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在我眼前,不断闪现着两个字,那就是“感谢”――感谢我自已,因为我选择了华康,感谢汪总裁提供领先的发展平台,更感谢浙江分公司王总带我歩入了正道,感谢台州分公司徐总一直指引我的成长之路,也感谢曾经帮助与支持过我的贵人,最后全力感谢与我一起拼搏在第一战线上的寿险营销伙伴。谢谢!谢谢你们!
人家问我近十年的建筑行业怎么转型为保险业,思路很清晰:第一、市场的潜力巨大,第二、国家政策的扶持,第三、自我的发展空间以及可以让我从事一辈子的行业。通过几年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连续二十四个月每月伍仟二件以上,连续八个月排名前十,获得全省十大财富领袖称号,并取得同业的高度认同。为了让自己更加专业以及了解保险市场,因同业领导的邀请,抱着学习的心态面谈了近十家保险公司,总结发觉每一家都有各自的亮点,这使我产生了困惑,我不能销售各家比自家还好的商品,也不能享受各家比自家还好的政策,不由得想通过什么可以把各家公司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在思考能不能找当地五家优秀的公司,每家找一位优秀的合作伙伴在一起成为超市模式让客户、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就在这个阶段从点击开始,在网上了解一些资料,点击中突然眼睛一亮,怎么会有全国性的保险超市,通过了解、分析觉得华康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不但在企业文化、经营模式吸引了我,还在代理人制度、基本法吸引了我,更让我感动的是浙江省王文鸽总、谭铁总、徐恭剑总、张坚领导班子成员的创业精神,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在一起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有哪家公司可以让他们如此疯狂的工作。等到一上班就与华康取得了联系,收集了大量资料与伙伴一起分析、探讨、策划。最后得出结论,为啥选择华康,思路更清晰:第一、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第三、华康是综合性金融中介的领先企业、第四、让客户与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第五、可以长远发展的行业。
我们的美好蓝图开始启航,通过选职场、装修、招聘、培训、会议经营一系列的自主经营理念,更加体现出华康代理人走正道、走运道、靠组织、靠专业致胜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华康,让我不断成长。人生不能彩排,生活不能重来,当机遇来临时,不要错过,一定要抓住。我的成长,源自一份最初的梦想、一份相信、一份坚持,最后祝大家家庭幸福,事业成功!
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篇2梦想,是该拿热血去浇灌,还是要用青春去祭奠,当岁月转着弧线从我们眼前划过,当青春即将留下最后一抹残影时,我们是否还能想起那个最初的梦想。
六月之前,我们还在书堆后抱着一份信念和一份卑微的祈愿为最后的一搏蓄势,而后,经历一场搏击,我们来到这里享受我们的战果,从此戴上了大学生的光环,混混沌沌的开始了大学生活。朋友,此时你是否还清醒,清点一下行装,曾经的那些东西还在吗,做好准备细心呵护了吗,有信心继续守护吗,最初的梦想应该没丢吧?大学,曾被当做天堂一样闪耀在我们年轻的梦里,曾被我们虔诚的思慕着,对,那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踏板,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如今,当真正抵达这个港湾时,你是否闭上眼一心去享受十几年寒窗后短暂的闲逸,是否被这份相对自由的表象迷惑而错将其当成了自己的.梦想,是否甘愿如温水煮青蛙般被大学毁灭,而忘记这只是一个因梦想而存在的地方,不要因为大学的享受而埋葬了我们最初的梦想,而后用被埋葬的梦想悼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朋友,当“生活像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当“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时;当蓦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也变成老男孩时,是否也会跟他们一样发出同样的感慨。
青春握在我们手中,梦想撞击着我们的胸膛,不要盲目的奔跑,不要在原地木木的守望,让热血为梦想而沸腾,让梦想为你的大学铺开最绚烂的图景,让远方那道最灿烂的光芒指引着我们朝未来飞奔吧。
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篇3尊敬的XX:
“人生不能失去梦想,只用拥有梦想的人才能够有奋斗的目标,挑战的勇气,感受到自己拼搏过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这一点,并早已拥有了自己的梦想。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远的,它都在我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我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在我失败后为我加油打气;在我因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提醒我任重道远……我能够走到现在,都是因为我正与梦想同行。
梦的起航
小时候的我是懵懂的,每当有人为我长大想当什么时,我都思前想后的,还是说不出确切的答案。后来,我努力搜索着,希望给自己找一个喜欢又赚钱的职业。那时经常可以听到老师的赞语、父母欣喜的夸奖,原因就是我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当时只知道高兴,可随着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建立,我开始发现当一名作家是不错的事。自从有了这个想法,我的梦想就随之起航了。
梦的挫折
一个人的梦想不应该只有一个,作家路还很长,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所以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我的又一个期待。实现他真的不容易,经历了跌宕起伏、屡战屡败,还未能历练出坦然面对的心态,总结出成功秘诀。碰壁之后已就会流泪、会失落。不过我不会放弃,并坚信总有美梦成真的一天。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问到一种芬芳。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说放就放?
梦的远行
很快将要面临初三魔鬼生活的我有些担心和不安,不是因为害怕“魔鬼计划”,而是对自己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还没底。所以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为毕业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我正朝这目标远行,不过即使我登陆了“眼前的驿站”,还有下一个红旗等着我去摘取,愿我走得更远!
因为有梦想班,我才不会孤单,因为与梦同行,我才会勇敢向前。愿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份梦想,因为有梦才有方向,又梦才有远方!
谢谢大家!
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篇4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教师梦。我出生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当地中学的老师,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我常梦想站在三尺讲台,左手握着粉笔,右手执着教鞭,世界就在我谈笑之间。但这个梦想发展的并不顺利,每每和父母提起,他们都会说瞧你那出息,当老师又不赚钱,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可理想多远才算大呢上了高中,我一直把北师大的英语系作为我的目标,我爱语言,也爱教师,这是个完美的组合。而高三时,学校的老师们鼓励我冲击清华北大,他们说你什么都不要想,你的任务就是考清华北大,考上你不会后悔的。在报志愿那一刻,我还是没有禁得住北京大学的诱惑,并告诉自己,把那个教师梦封存起来吧。再后来我走进了北大,穿梭在二教、学一和36楼之间。
这个园子的灵性就在于他总是提醒你,你和梦想到底有多远。但繁重的学习负担已经让我不敢再想那个梦,我不停地说服自己其实当个码农也何尝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直到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了一个著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我浑身的细胞突然沸腾起来,那个教师梦仿佛又回来,就在我的面前。经过培训和考核,那个夏天我终于站在了讲台上,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了讲台上,仿佛这前23年的每一刻都是为了酝酿在讲台上每分钟喜悦。
若不是这次偶然,也许我就和我的这个梦擦肩而过。可是反过来想,我明明有很多次的机会去为我的梦想正名,为什么还是让这件本该是对的事情变得一错再错我并不想把自己的懦弱推卸给父母和老师,但当我看到有太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的生活在迷惘中,当我看到很多人明知梦想在左,却仍然被迫拖着疲惫的身躯不停地右行,南辕北辙,渐行渐远时,我开始反思我们引以为傲的基础教育是否尊重了一个孩子、一个学生最原始的梦想。
回想那段高考岁月,桌子上永远摆着的是练习册,而不是书;脑子里永远盘算的是分,而不是梦;黑板上的题总有法可解,而人生这个课题却很少有人教过我们。当我们在现实四处碰壁、焦头烂额时,转过头来才发现,其实你的答案一直在你心里,你却避而不见。小学老师总会问你,将来想做什么那个不假思索的答案就是你的梦想。
在大人的世界里,孩子的那些答案并非真正的梦想,而只是不了解现实的瞎想。而在我看来,年龄的增长并没有让梦想变得清晰可见,反而掺杂了更多的欲望,让人明辨不清。所以,多少这样纯真的梦想,因为缺少关爱和鼓励,变的营养不良,而逐渐掩埋在孩子的内心,终于等他长大后开始用欲望和妥协蚕食这个梦。
无奈的选拔制度,让教育变得愈加功利,迫使老师不停地劝说我们把梦收起来吧,而我们遵从着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努力走完高考这座独木桥,可殊死的搏斗后换来的一纸通知书又有多少兑现了年少时许下的诺言。
我们的教育用了太多的时间培养技巧、方法,却很少温暖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对世界的诉求。当教育不仅不能帮助人实现梦想,甚至反而压抑了梦想,抑制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的时候,当教育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却反而让他们的欲望不断膨胀的时候,所以我真的希望,这样的教育又如何有力量孕育一个中国梦呢有一天老师们可以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鼓励帮助每一个人真正面对自己的梦想;有一天学校的理想理念教育,不再仅仅是走走形式,耍耍把式,而真正激发他们内心所想;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加快教育的改革,让老师和学校挣脱考核指标的束缚,还教育完善人格和心灵的本质;我希望多少年后,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在踏上自己追梦的求学之路。
这便是我的中国梦,一个关于梦想的梦,一个关于教育的梦。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想如果我的中国梦实现了,今天所有人心中的不同的中国梦也就一一实现了。
第二篇:演讲稿—最初的梦想
最初的梦想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初的梦想》。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荫!是的,做一片绿叶,就是渺小而谦卑的我————最初的梦想。叶的梦想就源自于我的启蒙老师——李仁琼。
打开我尘封的记忆,李老师美丽的身影依然站在讲台上,她的谆谆教诲一直在我耳畔环绕。终于,种子慢慢发芽,梦想渐渐长大。我努力、我奋斗,终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怀揣最初的梦想,师范毕业的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站在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上,我觉得无比神圣。可是,在工作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正当我最彷徨迷茫之时,她微笑着告诉我:“无论在新都区还是在金牛区,是在成都市还是重庆市,你都是当老师,都是教书育人。老师是不分区县,不分地域的。”
最初的梦想就握在自己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就别在半路返航。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就放任自我迷失了最初的梦想吗?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二十九岁的张米亚老师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汶川大地震来临之时,他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了两个孩子,用他的死换来了两个孩子的生。当人们在废墟之中找到他们的时候,张老师的双手还在紧紧地握着两个孩子,怎么掰都掰不开。救援人员只有含着眼泪锯掉了老师的双手,孩子们得救了,而老师的生命就定格在那一刻成为了永恒。他用他年轻的生命完成了对这三尺讲台的梦想。
望着他们,我怎能忘却最初的梦想? 我将执着追求与脚踏实地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在不断求索中成长。我愿做一束火把,点亮孩子们前行的路;我愿做一棵道旁的大树,让孩子们在成功的路途中歇凉;我愿做一双草鞋,磨砺整个人生,伴着孩子们的成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愿用辛勤和汗水坚守这平凡的三尺讲台;我愿用青春和无悔编织五彩斑斓的梦!
第三篇: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演讲者: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韩冰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教师梦,最初的梦想演讲稿。我出生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当地中学的老师,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我常梦想站在三尺讲台,左手握着粉笔,右手执着教鞭,世界就在我谈笑之间。但这个梦想发展的并不顺利,每每和父母提起,他们都会说“瞧你那出息,当老师又不赚钱,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可理想多远才算大呢?上了高中,我一直把北师大的英语系作为我的目标,我爱语言,也爱教师,这是个完美的组合。而高三时,学校的老师们鼓励我冲击清华北大,他们说“你什么都不要想,你的任务就是考清华北大,考上你不会后悔的。” 在报志愿那一刻,我还是没有禁得住北京大学的诱惑,并告诉自己,把那个教师梦封存起来吧。再后来我走进了北大,穿梭在二教、学一和36楼之间。
这个园子的灵性就在于他总是提醒你,你和梦想到底有多远。但繁重的学习负担已经让我不敢再想那个梦,我不停地说服自己其实当个码农也何尝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直到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了一个著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我浑身的细胞突然沸腾起来,那个教师梦仿佛又回来,就在我的面前。经过培训和考核,那个夏天我终于站在了讲台上,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了讲台上,仿佛这前23年的每一刻都是为了酝酿在讲台上每分钟喜悦,演讲稿《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若不是这次偶然,也许我就和我的这个梦擦肩而过。可是反过来想,我明明有很多次的机会去为我的梦想正名,为什么还是让这件本该是对的事情变得一错再错?我并不想把自己的懦弱推卸给父母和老师,但当我看到有太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的生活在迷惘中,当我看到很多人明知梦想在左,却仍然被迫拖着疲惫的身躯不停地右行,南辕北辙,渐行渐远时,我开始反思我们引以为傲的基础教育是否尊重了一个孩子、一个学生最原始的梦想。
回想那段高考岁月,桌子上永远摆着的是练习册,而不是书;脑子里永远盘算的是分,而不是梦;黑板上的题总有法可解,而人生这个课题却很少有人教过我们。当我们在现实四处碰壁、焦头烂额时,转过头来才发现,其实你的答案一直在你心里,你却避而不见。小学老师总会问你,将来想做什么?那个不假思索的答案就是你的梦想。
在大人的世界里,孩子的那些答案并非真正的梦想,而只是不了解现实的瞎想。而在我看来,年龄的增长并没有让梦想变得清晰可见,反而掺杂了更多的欲望,让人明辨不清。所以,多少这样纯真的梦想,因为缺少关爱和鼓励,变的营养不良,而逐渐掩埋在孩子的内心,终于等他长大后开始用欲望和妥协蚕食这个梦。
无奈的选拔制度,让教育变得愈加功利,迫使老师不停地劝说我们把梦收起来吧,而我们遵从着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努力走完高考这座独木桥,可殊死的搏斗后换来的一纸通知书又有多少兑现了年少时许下的诺言。
我们的教育用了太多的时间培养技巧、方法,却很少温暖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对世界的诉求。当教育不仅不能帮助人实现梦想,甚至反而压抑了梦想,抑制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的时候,当教育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却反而让他们的欲望不断膨胀的时候,所以我真的希望,这样的教育又如何有力量孕育一个中国梦呢?有一天老师们可以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鼓励帮助每一个人真正面对自己的梦想;有一天学校的理想理念教育,不再仅仅是走走形式,耍耍把式,而真正激发他们内心所想;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加快教育的改革,让老师和学校挣脱考核指标的束缚,还教育完善人格和心灵的本质;我希望多少年后,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在踏上自己追梦的求学之路。
这便是我的中国梦,一个关于梦想的梦,一个关于教育的梦。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想如果我的中国梦实现了,今天所有人心中的不同的中国梦也就一一实现了。实这个梦,需要很长的路程,我已经为这段路程做好了准备,我正在通往我儿时梦想的道路上,你呢?
谢谢大家!《最初的梦想演讲稿》
第四篇:演讲稿最初的梦想
演讲稿最初的梦想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教师梦。我出生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当地中学的老师,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我常梦想站在三尺讲台,左手握着粉笔,右手执着教鞭,世界就在我谈笑之间。但这个梦想发展的并不顺利,每每和父母提起,他们都会说“瞧你那出息,当老师又不赚钱,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可理想多远才算大呢?上了高中,我一直把北师大的英语系作为我的目标,我爱语言,也爱教师,这是个完美的组合。而高三时,学校的老师们鼓励我冲击清华北大,他们说“你什么都不要想,你的任务就是考清华北大,考上你不会后悔的。” 在报志愿那一刻,我还是没有禁得住北京大学的诱惑,并告诉自己,把那个教师梦封存起来吧。再后来我走进了北大,穿梭在二教、学一和36楼之间。
这个园子的灵性就在于他总是提醒你,你和梦想到底有多远。但繁重的学习负担已经让我不敢再想那个梦,我不停地说服自己其实当个码农也何尝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直到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了一个著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我浑身的细胞突然沸腾起来,那个教师梦仿佛又回来,就在我的面前。经过培训和考核,那个夏天我终于站在了讲台上,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了讲台上,仿
佛这前23年的每一刻都是为了酝酿在讲台上每分钟喜悦。
若不是这次偶然,也许我就和我的这个梦擦肩而过。可是反过来想,我明明有很多次的机会去为我的梦想正名,为什么还是让这件本该是对的事情变得一错再错?我并不想把自己的懦弱推卸给父母和老师,但当我看到有太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的生活在迷惘中,当我看到很多人明知梦想在左,却仍然被迫拖着疲惫的身躯不停地右行,南辕北辙,渐行渐远时,我开始反思我们引以为傲的基础教育是否尊重了一个孩子、一个学生最原始的梦想。
回想那段高考岁月,桌子上永远摆着的是练习册,而不是书;脑子里永远盘算的是分,而不是梦;黑板上的题总有法可解,而人生这个课题却很少有人教过我们。当我们在现实四处碰壁、焦头烂额时,转过头来才发现,其实你的答案一直在你心里,你却避而不见。小学老师总会问你,将来想做什么?那个不假思索的答案就是你的梦想。
在大人的世界里,孩子的那些答案并非真正的梦想,而只是不了解现实的瞎想。而在我看来,年龄的增长并没有让梦想变得清晰可见,反而掺杂了更多的欲望,让人明辨不清。所以,多少这样纯真的梦想,因为缺少关爱和鼓励,变的营养不良,而逐渐掩埋在孩子的内心,终于等他长大后开始用欲望和妥协蚕食这个梦。
无奈的选拔制度,让教育变得愈加功利,迫使老师不停
地劝说我们把梦收起来吧,而我们遵从着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努力走完高考这座独木桥,可殊死的搏斗后换来的一纸通知书又有多少兑现了年少时许下的诺言。
我们的教育用了太多的时间培养技巧、方法,却很少温暖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对世界的诉求。当教育不仅不能帮助人实现梦想,甚至反而压抑了梦想,抑制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的时候,当教育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却反而让他们的欲望不断膨胀的时候,所以我真的希望,这样的教育又如何有力量孕育一个中国梦呢?有一天老师们可以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鼓励帮助每一个人真正面对自己的梦想;有一天学校的理想理念教育,不再仅仅是走走形式,耍耍把式,而真正激发他们内心所想;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加快教育的改革,让老师和学校挣脱考核指标的束缚,还教育完善人格和心灵的本质;我希望多少年后,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在踏上自己追梦的求学之路。
这便是我的中国梦,一个关于梦想的梦,一个关于教育的梦。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想如果我的中国梦实现了,今天所有人心中的不同的中国梦也就一一实现了。实这个梦,需要很长的路程,我已经为这段路程做好了准备,我正在通往我儿时梦想的道路上,你呢?
谢谢大家!
第五篇:演讲稿:最初的梦想
最初的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科的临床医师周艳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初的梦想》。
六年前的这个夏天,经过几番纠结,我最终选择了学医时,朋友们纷纷表示支持,“哇,医生很有前途啊,工资高,还有红包收!”“以后发达了罩着点我啊!来看病要免费啊!”这就是当初大家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识和对我的期待。
不久,我如愿以偿被温州医学院录取。大学的五年时间里,我们曾早上5点多就在图书馆门口排队等待,就为开门抢占一个座位;我们曾八天考七门,连续一周通宵达旦,甚至有同学因此突发呕血被送进急诊室。在这个学府里,我们刻苦学习,是因为每个人心怀一个最纯真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所学的能尽数用到临床,缓解病人痛苦。
2011年,我光荣加入义乌**医院这个大家庭,真正成为了一名医师。进入临床时间不久,我就深刻感受到,现实并不像伊甸园的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每天按部就班的琐事已经让人疲惫不堪,还要遭受个别患者的怀疑和不理解。我苦恼过,迷惘过,甚至也曾动摇过,退却过。
直到有一次,一件小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从迷惘中找回了自我,在退却时坚定了初衷。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去
给一个病人拉心电图,插座位于床中间,因为个子小我无法够到,有点尴尬,病人家属马上起身,“我来我来!”说话间帮我将插头插上,结束后又帮我拔掉插头,当我准备说谢谢的时候他却抢先说了谢谢。下班后我在电梯口又遇见了那位家属,他向我打了招呼,并跟我唠嗑家常,当得知我住在老院时,他很高兴地说“我也住在那附近,顺便捎你一程。”那一天我真切感受他们对我的尊重和信任,也体会到,原来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如朋友邻居般温馨。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怎样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奉献的价值和乐趣!我要感谢我的职业,它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生命卫士的无限荣光和神圣使命!
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那个病人太啰嗦了,一个问题问好几遍,或者连续问很多个问题!”事实上,病人对我们的要求其实真的很低,跟其他服务行业比起来,我们做得真的不多,也许只需多一点耐心,多一分微笑,为病人多考虑那么一点点,就能让他们感觉受宠若惊——而这些,不就是我们本应该做得吗?
当你暂时迷失了方向,就静下心来,重温深藏于我们心
中那最初的梦想。经过将近一年的临床经历,我庆幸我已经找回来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那就是不管工作多么累,多么脏,当我夜深人静巡视病房时看到那一张张安然入睡的脸,当病人在我们精心呵护下康复出院热泪盈眶道别时,我可以欣慰地对自己说,这里有我奉献的微薄之力,有我对岗位的忠贞坚守,有我对事业的赤诚热爱!
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每一个拥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决心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的业绩,展示新的风貌,用耐心、爱心和细致的工作换来每个病人的康复和微笑,让头顶这顶别致的燕帽在青春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