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合规文化体会感悟演讲稿
作为一个“坐长板凳的人”,在银行工作时间久了,对合规的理解,也深了一层。回望合规教育那些事,原来事事都那么深入人心。从原生家庭的影响,到入职第一站的教育,再到此次合规“金句”的征集,原来,合规两个字,一直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人在少年时的经历和记忆,总在我们的秉性中刻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小小年纪,父母给我们的规矩教育之一,就有“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恐怖主义”教育。事实说明,这招,管用。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小偷小摸,小偷小摸要不得,以后会成惯偷,会犯大错。类似的话语,母亲还教育我们,“金子不挨人家的黄,银子不挨人家的白”,意即不要占别人、或者“公家”一点一滴的便宜。
巧合的是,这话居然有一个验证。村里有一个信用站的站干名叫张万勤,工作干得颇为出色,终于盼到信用社招聘站干,这可是“洗脚上岸”改变身份的好机会呀,可惜,一查,居然在账目上出了问题。村里老老少少一片唏嘘,纷纷以此为鉴教育自家孩子讲规矩,守本分,只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不要有非分之想。这颗种子,就这么早早地种在了我们心里。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教诲就这样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没有质疑,只有遵从。听着,记着,照做,以为就是真理。渐渐明白,父母关于规矩方面,予以我们的说教虽然简单而浅显,但其实也包含着防微杜渐、慎初、慎独等等深厚的道理。感谢父母,在我们向世界张望的时候,及早植入规矩意识,它和与人为善的心态一样,成为我们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不要吃一时的饭要吃一生的饭。X年上班的第一站在X信用社。当时的X信用社风头正劲,各种现场会在X信用社接连召开,前两年毕业的校友也相继分在X信用社工作。
彼时信用社的当家人是龚主任。上班第一天,他就交代我:“不要吃一时的饭,要吃一生的饭。”刚刚端上公家饭碗的我并没有很理解这句话之于合规教育的意义,但后来两个师兄不同的去向,才让我明白,合规——堪称职业生涯的“灵魂”。
大师兄聪颖过人,围棋下得身边无敌手。龚主任有意栽培,带他见客户,学信贷。慢慢地看到大师兄“阿诗玛”不离手,各种阔绰。有一天客户来办理贷款,他跟客户说:“没有借据了今天。”会计看着大半本借据,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大师兄不得已离开了单位。后来听说去了深圳,聘了渣打,再无消息。
二师兄稳打稳扎,制度执行百分百。龚主任爱才心切,让他当会计,学管理。话说二师兄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阿拉伯数字书写练得如钢板印刷,更绝的是,他整理的会计档案一件件像艺术品,会计履职样样到位,真是做到“铁款铁账铁算盘”。以至于当时流传一句歇后语“付军当会计---没得谈头”,各种账务展评、核算管理屡获第一。一切按照制度要求做到极致,很快他调县城,做联行,成为青年人中的榜样。
迥异的结局,是对合规理念坚守的不一。经不住诱惑,“吃一时的饭”,失去了饭碗;守得住规矩,“吃一生的饭”,成为佼佼者。原来,我们的未来,都是我们自己所选择和所坚持的。
联想起新员工分配,有的希望支行离家近一些,有的希望支行效益好一些,有的希望支行年轻人多一些。这些,比起合规教育严一些,哪个因素应该更看重呢?职业生涯第一站,跟对“师傅”学规矩,守规矩,难道不更重要么?
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合规的底线是职业的保障。今年的“合规金句”征集活动,让我们对合规文化、合规银行建设有了更多的回望和思考。
我们所在的X农商银行,掌门人接力擘画合规文化建设的大篇章,让农商银行坚守定位,回归本源,质效并重,行稳致远。我们看到,人人合规成为一种自觉。新的联防联控责任体系,让我们在自律的基础上,加强他律和互控,你我他互相监督和帮助,密织安保案防的“互联网”。
我们看到,事事合规成为一种必须。在“顶格处罚”的今天,外资银行开放力度加大的今天,违规势必付出惨重代价。事事合规不仅来自于监管部门的压力,更来自于农商银行合规经营的内生动力。
我们看到,处处合规成为一种常态。制度先行、操作实训、检查监督、风险评估,常态管理一环套一环,减少了心存侥幸和下不为例,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处处都是按制度来,按规矩办。越来越多的变化,还在悄然发生。
一直很喜欢一句丹麦谚语——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它告诉我们不要做亏心事,否则寝食难安。如果要给这句谚语续一句呢?我愿意写上——合规的底线是职业的保障。
是的,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合规的底线是职业的保障。无数个你我一起坚守合规底线,做合规银行建设的一砖一瓦,农商银行的合规银行建设目标,有“后浪”们的跟进,一定会得以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