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族谱发行庆典发言稿
族谱发行庆典发言稿
各位宗亲: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石步坑村的乡亲,对组织今天这场活动的竹岭村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同时,对远道而来的南平、塔洋、汶洋的族亲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们杨氏宗亲相聚一起庆祝弘农杨氏万四公系族谱的宗谱的发行,这是我们万四公子孙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杨氏子孙引以为荣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来,我们全体编纂维工作人员在杨雪兴宗长的带领下,寻根问祖、四处走访、搜集资料、认真编写。4年多来我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鼓励,积极探索修谱经验,从不懂到懂、再到熟练掌握,大家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今天续修圆满成功,可以告慰先人、告慰祖宗:我们万四公大家庭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记载史料,尤其是我们旻一公、旻二公、旻三公、旻四公四个支系的所有宗亲都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件大好事。
因为修谱,大家亲密地走到一起,新谱发行之后,我希望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更加团结,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谱写杨氏子孙更加辉煌的明天!
祝在座的宗亲: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祝我们杨氏:繁荣昌盛,事业辉煌!谢谢大家!
第二篇:族谱发行仪式主持词
族谱发行仪式主持词
篇一:族谱发放仪式发言
在延令陈氏敦行堂祭祖暨续修宗谱颁谱庆典上的发言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辈第33世孙陈凯,在33世孙中本算不上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让我发言确实诚惶诚恐。
编修家谱是家族发展历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谱已有两年有余,编委会的长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编委会的前辈和倡议、关心、支持修谱工作的所有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我们敦行堂陈氏宗亲流动性非常大,有些宗亲可能已迁徙至千里、万里之外了,编修家谱意义重大。
家谱具有传承文明、正史补正、宣扬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观本族,一世祖请于朝而作家谱,宋高宗赐金钱谱,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动。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谱序中写到“家声四锐,赫赫播扬,世不乏人”使我等众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读了,总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孙中山先生说过:“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利用。”
我想,也正是基于这种情怀,陈氏族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祖辈辈将家谱的缮修工作延续到了今天,并以此来教育后代铭记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亲缘。缮谱、修谱、续谱,彰显的正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族风、激励后人的思想和精神。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家族振 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作为陈氏后辈和所有前辈一样,我热切期望全族宗亲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家谱、家族发扬光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族人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有宗亲曾提议修建陈氏宗祠,我本人非常赞成,并愿力尽所能予以支持。为了更好地推动今后宗祠修建、宗亲联系及与其它堂号陈氏或其它姓氏宗族交流,建议本次会议就成立“敦行堂宗亲联席会秘书处”予以讨论。希望各地敦行堂陈氏后裔在今后要加强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陈氏家族的优良族风不断努力,为当地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家族繁荣富强,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幸福安康!谢谢!篇二:族谱发行仪式的发言
不使不肖辱高门
族谱发行仪式的发言
天光
今天,公元2011年2月9日,高家300人齐聚新惠,举行族谱发行仪式。上下七代同堂,堪称百年盛事!如此壮举,虽不能绝后,但绝对空前。可喜可贺。学军、全生、广斌等六位族中高贤,辛勤两度寒暑,行程何止万里,编成煌煌巨卷。大16开,精装硬皮,色作金红,沉凝庄重,蔚为大观。此谱当可流传百代矣。
激动之余,草成绝句,以襄盛事:
族谱新刊色作金,前人创业倍艰辛。
但期我辈多劬力,不使不肖辱高门。
关于族谱,我多年在外,以卖文为业,本该有所贡献,却未建尺寸之功,实感赧颜。前年也曾应凤仪弟之邀写一稿序言,终因不善而为学民叔所作取代。此事我一则以恨,一则以喜。恨者,悔也,悔自己学力、用心不够,未能为家族立功;喜者,幸也,幸亏未能见用,否则,以粗糙鄙陋面世,不惟自己出丑,且累家族才名矣。
文既不逮,其中主张却不敢自密,将其中三段在此诵读一遍,以期与族人共勉:
人云史志其用有四,日存史,日资治,日教育,日交流。族谱虽非国史,亦非方志,然则大同小异,其义一也。故,修谱续牒,乃尊祖敬宗,团结族人之大事也。
方今之世,地球亦已称“村”,族人遍及天下。然根之所在,无人敢忘,生养之地,永萦于怀。往往一谱在手,点划之际,亲情、故情、豪情,油然而生,充塞胸臆间。
昔楚子问鼎于王孙满,对日:“在德不在鼎。”极言德之重也。德高方可立身、齐家、治国。吾族中人,当假此重修族谱之际,远绍先贤,近取榜样,联络族人,增进情谊,修身修德,耀祖光宗。
藉此族人济济一堂之际,我有一项小考证报告给各位:三天前,我专门到双庙小东沟封山拜祭祖坟,因天色太晚,又因向导失误,终未能如愿,大哭而返。但我已看到封山上叫人肃然起敬的葳蕤草木和令人高山仰止的纱帽山!下得山
来,遇到一位二宅先生,他说,高家老坟巍峨壮观,方圆百里无出其右者,可惜近年两次被盗??怅然之际,先生问我:知道高家风水被毁故事否?我答曰:但知高家此吉穴为一有道高士所选,高士为此付出双目失明的代价。后因高家背信冷落先生,先生唤来徒弟,做法破了高家风水,两人飘然远引。
二宅先生复又问道:知那徒弟何人否?我摇头。告知:翟文义。再问其他,不答,施施然而去。
我今述说此事,一为了却族中绝大多数人多年谜团,知道谁破了我家风水。二为告诉诸位:族中风水之说,前辈大有深意焉。——做人要重然诺、守诚信!篇三:王氏家族贺家谱仪式主持词
王氏家族贺家谱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王氏各位宗亲族人:
大家上午好!
各位王氏宗亲:今天我们在家庙相聚,别有一番情感,血脉维系亲情,颁谱庆典,缅怀祖恩,共叙亲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王氏一家人,血脉相连世代亲!
一、各位王氏宗亲:吉辰已到,我宣布:庆祝阳城王氏家族贺谱仪式现在开始!鸣炮奏乐(舞狮锣鼓响起,音乐响起)。
二、第二项:由王氏第代孙,代表全体王氏全族宣读贺词。
各位王氏宗亲,由于全体理事会成员的高度负责、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精神。才使得修家谱功告垂成。因此,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鼓掌,对他们再次表示感谢!
三、现在我宣布:王氏族谱统一修缮完毕,因为时间关系,理事会将择吉日下发。鸣炮奏乐!舞狮鼓乐响起!
《族谱发行仪式主持词》
第三篇:族谱发行仪式的发言
不使不肖辱高门
族谱发行仪式的发言
天光
今天,公元2011年2月9日,高家300人齐聚新惠,举行族谱发行仪式。上下七代同堂,堪称百年盛事!如此壮举,虽不能绝后,但绝对空前。可喜可贺。学军、全生、广斌等六位族中高贤,辛勤两度寒暑,行程何止万里,编成煌煌巨卷。大16开,精装硬皮,色作金红,沉凝庄重,蔚为大观。此谱当可流传百代矣。
激动之余,草成绝句,以襄盛事:
族谱新刊色作金,前人创业倍艰辛。
但期我辈多劬力,不使不肖辱高门。
关于族谱,我多年在外,以卖文为业,本该有所贡献,却未建尺寸之功,实感赧颜。前年也曾应凤仪弟之邀写一稿序言,终因不善而为学民叔所作取代。此事我一则以恨,一则以喜。恨者,悔也,悔自己学力、用心不够,未能为家族立功;喜者,幸也,幸亏未能见用,否则,以粗糙鄙陋面世,不惟自己出丑,且累家族才名矣。
文既不逮,其中主张却不敢自密,将其中三段在此诵读一遍,以期与族人共勉:
人云史志其用有四,日存史,日资治,日教育,日交流。族谱虽非国史,亦非方志,然则大同小异,其义一也。故,修谱续牒,乃尊祖敬宗,团结族人之大事也。
方今之世,地球亦已称“村”,族人遍及天下。然根之所在,无人敢忘,生养之地,永萦于怀。往往一谱在手,点划之际,亲情、故情、豪情,油然而生,充塞胸臆间。
昔楚子问鼎于王孙满,对日:“在德不在鼎。”极言德之重也。德高方可立身、齐家、治国。吾族中人,当假此重修族谱之际,远绍先贤,近取榜样,联络族人,增进情谊,修身修德,耀祖光宗。
藉此族人济济一堂之际,我有一项小考证报告给各位:三天前,我专门到双庙小东沟封山拜祭祖坟,因天色太晚,又因向导失误,终未能如愿,大哭而返。但我已看到封山上叫人肃然起敬的葳蕤草木和令人高山仰止的纱帽山!下得山
来,遇到一位二宅先生,他说,高家老坟巍峨壮观,方圆百里无出其右者,可惜近年两次被盗„„怅然之际,先生问我:知道高家风水被毁故事否?我答曰:但知高家此吉穴为一有道高士所选,高士为此付出双目失明的代价。后因高家背信冷落先生,先生唤来徒弟,做法破了高家风水,两人飘然远引。
二宅先生复又问道:知那徒弟何人否?我摇头。告知:翟文义。再问其他,不答,施施然而去。
我今述说此事,一为了却族中绝大多数人多年谜团,知道谁破了我家风水。二为告诉诸位:族中风水之说,前辈大有深意焉。——做人要重然诺、守诚信!
第四篇:彭氏祠堂族谱庆典大会
彭氏祠堂族谱庆典大会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宗亲、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修建祠堂、族谱不迟劳苦、任劳任怨,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长辈们,在此!我代表彭氏家族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彭氏同宗一脉的血亲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在此隆重庆祝彭氏祠堂、族谱圆满完成庆典大会,这是我们族人的一大喜事,也是我族人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这表示我彭氏家族心相通、血相融、情相连,也是彭氏家族的繁荣昌盛。
我们为建祠堂、修家谱添砖加瓦,这也是我族后人应尽的义务。祠堂、族谱的顺利完成,也证明了我族后人团结的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传统美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点,也是注入我族吏册的一段佳话。
总的来说我族在长辈的引导下,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彭氏家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最后祝各位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宗亲兄弟姐妹们财源广进,事业发达,马年大发。谢谢大家!
彭氏祠堂族谱庆典大会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宗亲、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同宗一脉的血亲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彭氏家族祠堂、族谱圆满完成的庆典大会,首先感谢各位对建祠堂、修家谱作出无私奉献的宗亲长辈们,他们不迟劳苦,任劳任怨,为家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彭氏家族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为建祠堂、修家谱添砖加瓦,是我族后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也证明了我族后人心相通,血相融、情相连,这家乡增添了一道亮点,也是注入我族吏册的一段佳话,功在此当代,利在千秋。
总的来说,我族在族人的共同团结努力下,彭氏家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
最后祝各位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宗亲兄弟姐妹们财源广进,事业发达,马年大发。谢谢大家。
第五篇:族谱前言
前言
国家写史,地方修志,家族编谱,这是我国史学的三大支柱。时逢盛世,史、志、谱的编修已成当今社会兴起的一股热潮,蔚然成风。这里的谱指的就是族谱,族谱亦称谱牒、家牒、家传、世传、宗谱、家谱、世谱、世牒、家乘、家志、谱录……等二十几种称谓,我们习惯称之为族谱。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录,对尊宗敬祖,睦族兴家,明长幼,别亲疏,传承家族美德,发扬优良传统,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施行,祖国变得愈发强大,而徐坎也在跟着发生着令人可喜的巨变:道路拓宽了,高楼林立了,厂房变多了,收入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谓是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所以一部分徐坎人便热切地盼望能重新编修徐坎黄氏族谱,以记俊彦,温旧知新,弘扬祖德,启迪后人。最早盟生这一想法并将其付诸实际行动的当属徐坎宗亲黄万顺老前辈,他从1992年起就开始着手收集考据资料、编写手写本徐坎族谱。一直到前几年黄万顺老前辈身体还健朗时,人们还经常见其仍穿梭于徐坎的各家各户,登记各个家庭世系的新近变化情况,只可惜最后终因种种原因,在老前辈辞世之前也未能如愿付诸于梓,这让那些热切期盼新族谱能够面世的徐坎人觉得甚是遗憾:因为出版徐坎黄氏族谱这件事可能要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2013年初,在徐坎村党支部、村委会和老年人协会的提议下,最终决定由第三十二届社众理事会负责主持重建徐坎村育俊堂的一切事宜。而本届理事会之首事正是本村宗亲黄启武,他是一位大家公认的热心社会公益,愿意为徐坎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贤达人士。一天,他在育俊堂重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育俊堂将如期在年底竣工重光,这是徐坎的一桩大好事,如果在这一大好时机下,同时也把徐坎黄氏族谱编纂出版成册,那不就好事成双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可是要选谁来负责主编呢?这可把他给难住了,因为编纂族谱是一项需要一个能够付出大量精力、且要具备一定文史学功底的人才能胜任的工作,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得了的。最终权衡再三选定由本村宗亲、在漳浦县城任教的黄协艺老师担任《漳浦徐坎黄氏族谱》主编。
黄协艺在应承担任本谱主编后,便与黄启武一道着手组建族谱编审委员会。紧接着又与其他编审委员会成员着手为编纂族谱,做了大量工作,诸如翻阅相关古籍旧谱、网上查询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考据碑文神位、询问长者智士、挨家挨户登记核实世系资料、邀请多个家族代表审核世系资料等等。
徐坎黄氏宗族支分于高山黄氏宗族,属于高山黄氏宗族的一个重要派系,故本谱在资料的选取和内容的编排上重点参考了黄玉盘、黄玉昆兄弟俩主编的《漳浦高山历史资料汇编》。另外,在编写徐坎世系资料时,还重点参考了黄万顺编写的手写本徐坎族谱。本谱除题词、序、前言、祖训和先祖及徐坎黄氏宗族有关照片外,由地方史论、渊源世系、人物春秋、民间故事、历史资料和其它共六大部分组成,对旧谱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取舍,增补了一些新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有关徐坎行政村范围及徐坎黄氏外迁分支派系的内容给予详化和更新(如:宜隆黄氏虽不属徐坎开基祖宠公、精公、贡公的派下,但同属徐坎行政村范围,故将其世系资料详纳入谱;另外,陂仔、雉川、湖里店仔后及漳浦打石山黄氏乃徐坎黄氏分支派系,故本谱也详细记录其世系资料)。本谱的编写力求做到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章目清晰、编排合理、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当然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不全,加之编者才疏学浅,能力有限,错、漏之处再所难免,敬请见谅。同时,本谱编审委员会也恳请广大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再版时能得以修正完善。
《漳浦徐坎黄氏族谱》编审委员会
癸巳季冬(公元二0一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