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象》[本站推荐]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象》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大象》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
2、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PPT。
(2)小鼓一只、音乐3段
活动过程:
1、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师:“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们走到了哪里?(小桥)我们来听听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声‘咚咚咚’),小老鼠呢?(鼓声‘笃笃笃笃笃’),(继续播放PPT)它们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继续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来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过敲鼓中间节奏慢,小老鼠走过敲鼓边节奏快。)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师:“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刚才的故事里有谁呀?”(大象、小老鼠)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桥、小山、草地)
⑵让幼儿学大象(跺脚)和小老鼠(轻快踮脚走)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师:“大象在走过小桥(小山、草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谁来学学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样的呢”(敲鼓,两种方式多次轮流反复。)幼儿模仿。
师:“为什么大象是这样(做跺脚动作)走路的?小老鼠是这样(做轻快踮脚走动作)走路的呀?”(请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脚步重,老鼠轻脚步轻)
⑶听鼓声,与幼儿一起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将故事重复一遍。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好咯,是谁来了呀?(敲鼓)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大象‘咚咚咚!’走过小桥,小老鼠‘笃笃笃笃笃’走过小桥。
大象‘咚咚咚!’翻过小山,小老鼠‘笃笃笃笃笃’翻过小山。
大象‘咚咚咚!’来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总结:大象身体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体轻,所以走路快。
3、跟随音乐,大胆表演。
师:“我们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时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吗?请你听清楚,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了,什么时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乐,配班敲鼓。
4.谢幕!
师:“我们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们玩的可真开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大家再见吧!”
本文扩展阅读: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有鼠类大约480种,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第二篇: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与大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 2)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⑴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⑵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⑶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第三篇:托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大象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听辨两种乐器的声音。
2、跟随乐器的声音和节奏模仿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初步感知快和慢的节奏。
3、在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大象”中,通过自由走动和迅速躲藏,体验自我控制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乐器:木鱼、大鼓;教具:大象头饰1个,小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2位动物朋友,猜猜它们是谁?
二、引导幼儿分辩两种乐器的声音。
1、分辩木鱼的声音,学会按节奏模仿小老鼠走路。(1)出示木鱼,教师敲击木鱼:“听一听,这是谁的脚步声?谁来了?”(引导幼儿根据声音猜测小动物。)(2)配班老师跟随木鱼的节奏模仿小老鼠走出来。(头戴小老鼠头饰。)(3)请全体幼儿跟随木鱼的节奏模仿小老鼠走路。
节奏: ×× ×× ×× 小老鼠慢慢走
×× ×× ×× ×× 小老鼠快速走
2、分辩大鼓的声音,学会按节奏模仿大象走路。(1)出示大鼓,教师敲击大鼓:“听一听,这是谁的脚步声?谁来了?”(引导幼儿根据声音猜测小动物。)(2)配班老师跟随木鱼的节奏模仿大象走出来。(头戴大象头饰。)(3)请全体幼儿跟随大鼓的节奏模仿小老鼠走路。(慢慢走)
三、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大象
1、讲解游戏规则,发放头饰。
游戏玩法:(教师敲击木鱼)幼儿跟随木鱼的敲击声、节奏模仿小老鼠走路。(时快、时慢)(教师停止敲击木鱼,敲击大鼓)大象来了,小老鼠害怕的躲起来。(蹲在地上不动)配班教师跟随大鼓的声音入场,说:“咦,小老鼠呢?一只老鼠都没有,我走了!”大象退场。(敲击木鱼)小老鼠继续走。
3、开始游戏。
四、小结:再次请幼儿听听两种乐器的声音,并说出他们是哪种小动物的脚步声。
第四篇:小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找朋友
小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小老鼠找朋友》,能合拍地做出小老鼠走路、找朋友的动作。
2.迁移已有经验,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增添游戏的情趣。3.在游戏中体验大猫出现时小老鼠快速跑回家的紧张感所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学唱过歌曲《小老鼠找朋友》。2.幼儿围坐成圆圈。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谁来了》引出歌曲中的小老鼠角色。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会儿吧,听,谁来了?(最后一个角色引出小老鼠)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1、师:你们玩得开心吗?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呀,它一点都不开心,为什么呢?原来呀,这只小老鼠住在一楼,空空的屋子里,只有它一个人,它觉得很孤单,也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知道孤单时什么意思吗?(一个人)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耸耸肩、无聊的样子)
2、教师示范邀请朋友的方法,幼儿观察学习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小老鼠,我们现在住在一楼,我们很孤单,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3、依次上二楼、三楼
师: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依次是三楼的小老鼠找朋友)
4、师:四楼,住着一只大花猫,(猫在哪里呢?不知道,也不告诉你们,待会儿它会叫的,一叫,它就会来抓你们这些小老鼠了,你们听到猫的叫声后马上要躲藏起来,可不能让大花猫抓住啊)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喵——————
(提醒小老鼠在听见猫叫声后,立刻躲藏起来,不让猫抓住)
5、讨论一下:
提问: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三,请两位幼儿尝试找朋友 师: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现在有哪两只老鼠也想上来找朋友?
1、幼儿学习随乐找朋友,教师指导。
2、幼儿随乐完整玩找朋友的游戏。
3、提问:它找得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完整游戏。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
师:圆圈里的小老鼠们在找朋友,那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怎么玩?
2、幼儿尝试创编动作随乐完整游戏。
3、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以及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五、结束活动(请搭班老师做猫)
师: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待会儿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做出来哦!(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老猫叫往教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第五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和大懒猫
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让幼儿“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对于一个欣赏活动而言,如果纯粹的让幼儿通过听音乐欣赏,了解名曲,对孩子来说太抽象,有一定的难度。本次音乐活动——《小老鼠和大懒猫》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活动中结合故事、课件、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强度、力度的变化,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的变化。通过本次的欣赏活动初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感受重音表现的音乐特色。
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能够积极地参加游戏,体验艺术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胸饰:小老鼠和大老鼠、大懒猫头饰、厨房、食物、饼干
活动重点:
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难点:
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t:宝宝们,和老师们打个招呼吧!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手游戏,好吗?(音乐游戏:小手拍拍)
二、老师有意制造一响声(气球被戳破的声音),让幼儿惊愕一下,引出课题。
t:累吗?坐下休息一会!(啪)哎哟!吓死我了,宝宝们你们吓到了吗?你们听到什么声音吓了一跳啊?那我来找找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气球破了,让我们吓了一跳,吓一跳还可以说是惊愕了一下!
t:宝宝,你惊愕的时候,吓一跳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的?(做动作)
三、初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惊愕、吓一跳的感觉。
1、t:今天石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有趣的音乐,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听一听!
2、t:刚才在听音乐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宝宝被我的音乐吓了一跳,是吗?是什
么音乐让你吓一跳的?原来音乐里藏着一个重音宝宝,把你们惊愕了一下!
3、t:想不想再听一遍这个吓一跳的音乐啊?这一遍重音宝宝来的时候,你们要做一个吓一跳的动作,会吗?
四、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音乐特点。
1、t:宝宝真能干,听出音乐里有不一样的声音,其实这个音乐里还有一个故事
呢,想听吗?我们欢迎大班姐姐和我一起讲故事,看,这是谁?这是一只大懒猫,请姐姐来演大懒猫,我来演小老鼠。(听音乐表演故事)
2、t:刚才小老鼠是怎么走去厨房的?学一学(一步一步有节奏地走),后来快
到大懒猫身边时,小老鼠怎么走?为什么轻轻走?(学一学)这时候,音乐里的重音宝宝出来了,咚!大懒猫在干什么啊?把小老鼠惊愕了一下,吓得蹲着一动不动!大懒猫醒了吗?小老鼠继续轻轻一步一步向厨房走,最后吃到了好吃的东西。
3、t:宝宝你们想吃好东西吗?去厨房的路,小老鼠已经画在大屏幕上了,我们
一起来看一下吧!
五、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符号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
1、t:看!这就是小老鼠留下的脚印,什么颜色的?我们来看它是怎么听着音乐
走到厨房去的。(看一遍课件)
2、t:宝宝们看懂了吗?看!小老鼠的脚印有什么变化?(前面的脚印是红红的,后面的脚印是粉红的。)颜色深深的脚印告诉我们走的时候要怎么样?(重重地走)颜色淡淡的脚印告诉我们走的时候要怎么样?(轻轻走)因为离猫越来越近了,所以要轻一点,不然就会被猫啊呜一口吃掉啦!
3、t:我们一起来看着小脚印学学小老鼠走路吧!(听音乐,学一步一步有节奏
地走)
六、听音乐做游戏。
1、t:宝宝们,现在我们就来做小老鼠去厨房找吃的吧!我们把椅子上的小老鼠
贴在额头上,石 老师做鼠妈妈,小老鼠快跟在我后面,小心大懒猫哟!(一遍游戏)
2、t:小结后再来一遍。看!这儿还有好吃的呢,什么?(饼干)我们再来找饼
干吃,好吗?(第二遍游戏)
七、活动结束:
t:鼠宝宝好吃吗?今天我们一起玩游戏,吃东西,开心吧?我们还听了一首很有趣的、让我们吓了一跳的音乐,是不是啊?这个音乐有个名字,叫《惊愕交响曲》。哦,对了,我们还要谢谢大班姐姐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请姐姐也来吃饼干吧!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轻轻的轻轻的往厨房走去,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更轻了,这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到了厨房,来到厨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