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梅赞》教案
《红梅赞》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红梅赞》,感知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2、从欣赏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革命歌曲所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
3、通过聆听、欣赏、感悟,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爱戴和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聆听、欣赏、感悟《红梅赞》,加深学生对革命先烈江姐的认识。
教学难点:
从歌曲的欣赏、表演中,激励学生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课前准备:
1、搜集梅花图片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曾经在语文课上学习过一首古诗——《梅花》,还记得吗? 生:记得。
齐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恩,背的很好;请看大屏幕(梅花图片展示);同学们,这是什么颜色的梅花? 生:红色的。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这就是红梅。师:你们觉得红梅美吗? 生:美。师:那根据你们课前搜集到的关于红梅的资料,谁来赞美一下它? 生:„„
师:很好,大家请看这些名家对红梅的高度赞美吧!(诗词展示)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生:„„
师:同学们朗诵的很不错,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人来赞美红梅吗? 生:„„
师:那这节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音乐的课堂,为不怕严寒的红梅引吭高歌吧!(二)、新课教授:
1、师:下面我们就来静静欣赏这曲《红梅赞》,聆听时老师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听完后,向大家表达一下你的感受。(放音乐,展示歌词。)生:„„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棒,都体会到这首歌非常的抒情、优美而又不缺乏激情。那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来朗读歌词。生:„„
2、师:同学们的感情表达很充沛,下面我们再次聆听这首歌,这次老师希望同学们用“啊”字跟着音乐轻声哼唱一下旋律,并跟着老师用手势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生:„„
师:这一次同学们感受到歌曲的旋律线是怎样变化的呢?谁能用其它形式表现歌曲旋律线的起伏呢? 生:„„
3、师:同学们真聪明,全体起立,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把歌曲展示一下吧!(生跟随老师展示)
4、师:同学们展示的很好,但是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为什么第一句歌词是“红岩上红梅开”而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灰岩、黑岩呢? 生:„„
师:那老师来揭开谜底吧!(幻灯片:《红梅赞》由来)生:„„
师:大家都看到《红梅赞》是选自歌剧《江姐》,那大家想知道江姐的故事吗? 生:想。师:(展示江姐图片、简介)同学们,江姐的故事是源自于小说《红岩》,而《红梅赞》则是江姐等英雄形象的象征,大家也知道刘胡兰、王二小、小萝卜头的故事吧? 生:知道。
师:因此,这节课我们欣赏的《红梅赞》其实是英雄形象的历历再现,不是吗?你们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生:„„
师:同学们,看了江姐的故事,你们想对我们的革命前辈们说些什么呢? 生:„„
(三)、拓展视野:
师:同学们,《红梅赞》还有舞台剧哦,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舞台剧的片段。
(四)、小结:
师:同学们,也许你们还沉浸在音乐优美的旋律中,也许你们还沉思在英雄的形象中。但是你们一定要深深的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红梅赞》教案
《红梅赞》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三课
执教:元兴小学 陈慧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红梅赞》,感知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2、从欣赏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革命歌曲所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
3、通过聆听、欣赏、感悟,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爱戴和敬佩之情。教学重点:聆听、欣赏、感悟《红梅赞》,加深学生对革命先烈江姐的认识。教学难点:从歌曲的欣赏、表演中,激励学生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课前准备:
1、搜集梅花图片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曾经在语文课上学习过一首古诗—梅花,还记得吗? 生:记得。
齐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恩,背的很好;请看大屏幕(梅花图片展示);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颜色的梅花? 生:红色的。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这就是红梅。师:你们觉得红梅美吗? 生:美。
师:那根据你们上节课搜集到的关于红梅的资料谁来赞美赞美它? 生:„„
师:很好,那大家请看这些名家对红梅的高度赞美吧!(诗词展示)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生:„„
师:同学们朗诵的很不错,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人来赞美红梅吗? 生:„„
师:那这节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音乐的课堂,为不怕严寒的红梅引吭高歌吧!(二):新课教授
1.师:那下面我们就来静静欣赏这曲《红梅赞》,聆听时老师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听完后,向大家表达一下你的感受。(放音乐,展示歌词)生:„„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棒,都体会到这首歌非常的抒情、优美而又不缺乏激情。那下面清同学们跟着老师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来朗读歌词。生:„„
2师:同学们的感情表达很充沛,那下面我们再次聆听这首歌,这次老师希望同学们用“啊”字跟着音乐轻声哼唱一下旋律,并跟着老师用手势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生:„„
师:这一次同学们感受到歌曲的旋律线是怎样变化的呢?谁能用其它形式表现歌曲旋律线起伏呢? 生:„„
3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全体起立,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把歌曲展示一下吧!生:(随教师展示)
4师:同学们展示的很好,但是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为什么第一句歌词是“红岩上红梅开”而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灰岩、黑岩呢? 生:„„
师:那老师来揭开谜底吧!(幻灯片:《红梅赞》由来)生:„„
师:大家都看到《红梅赞》是选自歌剧《江姐》,那大家知道想知道江姐的故事吗? 生:想。
师:(展示江姐图片、简介)同学们,江姐的故事是源自于小说《红岩》,而《红梅赞》则是江姐等英雄形象的象征,大家也知道刘胡兰、王二小、小萝卜头的故事吧!生:知道。
师:因此,这节课我们欣赏的《红梅赞》其实是英雄形象的历历再现,不是吗?你们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生:„„
师:同学们,看了江姐的故事,你们想对我们的革命前辈们说些什么呢? 生:„„
(三):拓展视野
师:同学们,赞颂红梅的不光有诗句、歌曲以及刚才我们精彩的舞蹈表演,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我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的舞台剧《红梅赞》
(四):小结
师:同学们,也许你们还沉侵在音乐优美的旋律中,也许你们还沉思在英雄的形象中。但是你们一定要深深的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红梅赞教案
教唱《红梅赞》
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江姐的事迹,结合歌词,让学生理解当时革命群众对革命的向往,对革命曙光的渴盼。2.正确唱会本歌曲的旋律,体验歌曲旋律美。3.知道颤音的效果,并会唱出颤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颤音
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颤音的标记用tr 或 tr~~~~~例如: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唱,反复演练几遍。
二、学习歌曲《红梅赞》
1.介绍《红梅赞》的创作背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七场歌剧《江姐》上演于1964年,主要故事内容为全国解放前夕,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中共地下党员江姐(原名江竹筠)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
《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2.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色彩。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直至学生学会。4.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完整的唱《红梅赞》
第四篇:红梅赞观后感
红梅赞观后感
我记得今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中有一个肩负父辈梦想的大男孩,平安。他唱的那首《我爱你中国》真是想从心里发出来的声音,我记得他就说他父亲是一位共产党员曾去大兴安岭救过火,在他们那一带是可以因为一句话就可以为国家奉献生命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信仰,然而今天看完红梅赞后我深深理解了他们的至高无上品德,正是有这么一代一代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撒下了鲜血,献出了生命,才会是这么多的人前仆后继的追随。这次看的表演真的是特别棒,舞蹈演员自然就不用说了,就连我这个外行都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舞蹈功底真的很扎实,表情啊什么的都很到位灯光配合的也很好。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几个场景。刚开始看时我听这个像严肃老师的读的一段独白,他把那些被囚禁的革命者比作在牢笼中的雄鹰,铁索链锁得住住他们的身体,但无法锁得住他们的革命理想。一阵又一阵的声音被强烈的敲击来衬托他们此时的心情。后来就是一个疯老头,他在哪几个反动派之间游走着,他瘦弱的身躯在他们强壮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矮小。他是一个为党传送情报的人,老实说他就是通过来回之间的送饭来传递情报,他也就是双枪老太婆的丈夫。他从一出来就跑个不停,后来又被那几个反动派殴打,他并没拌饭的退缩,他用尽全身的力气跟他们抗争。
后来就是出来的那个反面人物蒲志高,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从一出来就是要出卖自己的朋友的,他也是经过了一番抗争,最终
他没有忍受得住酷刑的打击,叛变了。在此之前他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挣扎可惜还是邪恶占了上风。他的最终结局是被那个疯老头头掐死了,正义终将凌驾于邪恶之上。再后来就是主人公江姐,她的手指被反动派插入了竹签,十指连心可以想到那时锥心的疼的啊。但酷刑下的江姐仍不为所动,即使后来反动派的摇尾乞怜软硬兼施都不仍让铮铮铁骨的江姐屈服。她是一个女人,她的骨头比蒲志高那个男的要硬的多。当江姐手被扎之后,用来表现她的痛的那段舞蹈,从她的那些反反复复的动作之中可以看出来她真的是撕心裂肺的痛啊,把他内心那种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来就是一位怀孕的母亲被那几个反动派折磨,真是没人性啊、连腹中的胎儿都被他们当做筹码来要挟革命党人。那位母亲忍受着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它们撕扯着她,最后她还是宁可死去也不愿意想反动派低头只要孩子能活着。后来她忍着剧痛把孩子生了下来,她自己却牺牲了。革命党人一个一个的看着孩子,抱着孩子,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而预示着一个崭新国家,革命胜利的希望,是全部的新生。剧中还有一个小孩子叫小萝卜头因为从很小就一直在牢狱中长大,吃发霉的事物长得面黄肌瘦。当江姐因为备受酷刑在哪挣扎的时候,他懂事的用自己的方法来减少她的疼痛。我记得我们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就是记叙他的,他还是没能逃过它们的魔掌牺牲了,也被追认为烈士最小的烈士。最后,是江姐的最后的抗争,任凭反动派用何种方法就是不能是正义勇敢的江姐屈服,当然等待她的只有死亡。她死前她想到了
她的丈夫,想到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那段舞蹈是那么的柔美和谐,可以想到它们是那么的深爱着对方。江姐正是因为她的丈夫彭松涛的死,她才申请到原来丈夫工作的地方去,却遭到小人的暗算被捕,直至牺牲。她死后也出现了她和丈夫在一起的场景,我觉得这段也增加了一浪漫的元素。开始时有一对恋人,它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多么美的一段红色浪漫。记得江姐再死的前一刻,她从容着整理着自己,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走上前去最后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声下,我觉得那不是死亡,她将永生。
最后一片枪声扫射,所有人都倒下了,从他们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来即使他们倒了,骨头也没弯。疯老头在那些倒下的人中试图找到幸存的人,内心无比的煎熬。他找到了那位母亲在狱中生下的婴儿把他紧紧地抱着,然后高高地举起来仿佛在说这是新生,新生的希望,崭新的新中国。
说实话真是羞愧啊,以前只知道这部作品没看过,中间的一些内容也是从老师的讲解中和从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看完深深的被他们那种品格所感动,震撼。抽时间真的应该好好看一看,体会体会那种钢铁般的坚强和可以把牢底坐穿的意志,还有那一代人的革命信仰!
第五篇:红梅赞说课稿
《梅花魂》教案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实验小学 张静
教材背景:
《梅花魂》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以“思乡”为主题的一篇文章。
教学课题:《梅花魂》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本课的设计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外祖父说的那段话。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会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尺度》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配合、探索的学习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踊跃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过程: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借景抒发自已的思乡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唐代诗人张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通过写事抒发自已的思乡之情,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将写景和叙事融为一体,“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写出了在外作战的将士们思乡的心情,而今天我们所要学的一课里,一位华侨老人因为梅花而思念故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梅花魂》(点出课题)。
2、揭题,读题。领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3、出示课件,看梅花图,听歌曲《红梅赞》,让学生说出 有关梅的词、句。说完之后,教师出示课件里展示的成语和诗句,让学
生积累。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在学习的过程中擅长提出自己的怀疑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实在这些问题的谜底就归纳在课题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秉性”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课件出示句子)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能引导学生说出古人描述梅花的诗句更好。课件点出梅花的图。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学到这里,你以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档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岂非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课件出示句子)
2、看梅花凌寒单独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知学生:这首歌是片子《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寻求革命信奉和高尚幻想,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摇动,正气凛然,最后含笑走上法场,倒在一片梅花残暴的处所。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夸奖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出示课件,展示其他的人物。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酷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到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4、本来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备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存在的这种精神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是啊,外公岂但讴歌梅花,他更盼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课件出示)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板书:爱国心
(二)分析“爱国心”
1、外公对梅花的爱好,对祖国的眷念,作者小时候不懂,你能从文中找出她的不懂吗?学生交流。
但是成年以后的作者终于明白了。同学们,你们能清楚吗?请你细细读体裁会,筹备交换。
2、全班交流,老师相机领导,并擦去相应的问号。
(a)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黯然泪下。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外祖父在异国他乡每逢佳节更加思念的是――)春草明年绿,天孙归不归:先容诗句的出处跟诗句的意思;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介绍诗句的出处和诗句的篇二:忆红岩说课稿 忆红岩说课稿(音乐)说教材 本单元是西师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本单元包括三首诗歌;《烈士墓前的小花》、《囚歌》和《绣红旗》三首欣赏歌曲及两首演唱歌曲《走进歌乐山》、《唱给小萝卜头的歌》,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学习红岩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在红岩的音乐中获取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是本主题单元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的划分,本单元属于集诗歌朗诵、歌曲欣赏、歌曲演唱为一体的综合单元,红岩这一红色主题有相当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是中学生第一次从音乐教材的角度展示重庆本土历史文化及音乐文化,其爱国的教育意义是其他音乐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好学好这一单元的内容显得犹为重要。由于学生很少有去过红岩革命教育基地的经历,红岩知识很有限,为避免学生由于不熟悉而失去学习兴趣的尴尬地步,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把忆红岩做为单元第一课时,让学生从最熟悉的江姐出发,旨在将学生的思绪带进红岩,帮助学生了解红岩英烈的高尚品质,并认识“爱国、团结、奋斗、奉献”这一红岩精神的精髓。
忆红岩这一课题内容,我选择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绣红旗》,歌曲选自歌剧《江姐》,这是江姐及她的难友们在狱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含着热泪,置生死于度外,用全部心血来绣红旗庆胜利而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由六乐句乐段构成,一字变音的词曲结合使旋律委婉曲折,数板式的朗诵节奏又让歌曲蕴含激情,较好地表达了红岩先烈们的悲喜心情。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但是,音乐知识普遍较为欠缺,其音乐理解分析能力还有待大力培养。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说目标
1、能简单了解红岩的称谓来历及江姐的生平,体会诗歌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学生通过接触江姐受刑的视频,感受江姐坚贞不屈的精神;通过欣赏及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情感,逐渐理解红岩精神,从我国民族的精英中得到激励;
3、能够积极参与本单元的音乐创编活动,并进行在线的小活动,教育学生立志学习红岩精神。
其中,音乐创编活动是教学重点,运用音乐要素理解分析音乐《绣红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由此归纳红岩精神是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我将在恰当的音乐氛围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音乐举;
2、小组合作法,在音乐创编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多角度参与音乐活动,我还将使用钢琴、多媒体课件、小道具来辅助我的教学。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展示的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首先,我将播放我专门制作的一幅色彩很纯净的以国旗、白鸽、婴儿为主题的画,并伴以祖海的歌曲《我家在中国》,让学生走进教室,不再见到通常用的山水图乐,而是很美的爱国主题图片音乐,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适时的营造了学习红色音乐的氛围。
接着,将出示两幅画,重庆夜景图和校园美景图片,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地方,并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此时,老师话题一转,“可是,在解放前夕,重庆的人们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阴影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流血流汗,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为了国家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抗争,关于这群人,后来人们送给他们一个响亮的称号——红岩志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将走进红岩志士,去了解那光辉的过去。”由此,将前后两者进行了强烈对比,给学生以较大的心理冲击,并顺利完成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这一环节。此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的时间。
二、视听欣赏,初步了解。
由于学生对红岩一词的来历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这一节里,我首先通过设问的方式激起学生对红岩的好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吗?和红岩有什么关系了?为什么过去数年了,人们还要追忆他们的故事了?接下
来,我将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我将通(转载于:红梅赞说课稿)过课件向学生展示红岩13号及白公馆等数十张画片,并介绍红岩英雄的得名来历及军统局乡下办公处、中美合作所。
在让学生对红岩的大环境有一点了解之后,就即时的推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女主角,江姐。首先观看江姐受刑片断,大部分学生由于对其较熟悉,可以很快的就知道她是谁,可是,在这里,我却将其故意设成问题,让不熟悉江姐对视频的刺眼有强烈感受,让了解江姐的学生有初次的学习成就感,并能谈一谈江姐的品质,可以是一举两得。学生谈完之后,我将对江姐的生平做简单的必要补充,并引出何雪松诗歌《灵魂颂》的片断“你是苏菲亚的精灵,你是丹娘的化身!啊!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优秀的典型。”让学生多朗读诗歌片断,强化学生对江姐形象的认识,并感受诗歌同样能很好的塑造人物。在本环节要结束之时,引导学生记住江姐铁骨铮铮的一面,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柔情的一面。本环节大约需要8分钟。
三、欣赏乐曲,理解分析。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绣红旗》,并指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理解音乐情绪。主要采用欣赏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件展示出课题《绣红旗》,并提出要求,欣赏音乐,思考回答音乐的速度、基本情绪及基本内容。学生谈完之后,老师再补充绣红旗的背景情况,提出要求:“通过歌词、节奏、旋律来感受音乐。”此环节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分析能力不足可又不得不练习。针对歌词,我请学生有感情地齐读一遍歌词,并提示性的指出几个特别的字词——“含着热泪”、“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终于”、“你”、“新天地”,特别是请学生注意分析这两句的歌词“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分析出悲喜交加的人物特点,“多少年啊多少代”分析出渴望之情。如此,学生重点思考这些字词,就能较为轻松的抓住人物悲喜交加的心态了;到举例疏松与紧凑的节奏时,老师可先举两个小例子“xxx︱x-”和“xxxx xxxx”为学生复习两种节奏的差异,之后,请学生同桌的一起找两种节奏,让学生用较短时间高效完成寻找任务,并由此得出音乐中两种节奏兼有;在熟悉了歌词和节奏之后,进行旋律分析,这里,我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字变音”和数板式朗诵节奏的区别,然后了,让学生一起去找一两处有代表性的乐句,接下来,我就弹唱一遍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种旋律的音乐表现
特点,并能在此基本上明白一字变音的词曲结合使旋律委婉曲折,数板式的朗诵节奏又让歌曲蕴含激情;到最后,就是总结情绪了,这里,我不再做引导,相信学生能也能理解歌曲的委婉、激动、渴望之情。在完成歌曲分析之后,我就要求学生和我一起有感情地唱歌曲,由于是欣赏音乐,要求学生会唱一二行歌曲,对后面的部分能哼出来即可。重点要求学生能在自己能唱的乐句表现出主人公真挚的爱国感情。至此,第三教学环节结束,教学时间大概为15分钟。
四、总结归纳,参与实践
这一环节,我们将在学生能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创作实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欣赏法、创作法、表演法、评价法。根据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我把这里定为重点,进行学科综合,力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跃宽松的音乐氛围中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对音乐进行二度创作。要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适当的给予能力稍弱的学生小小的指导;在展示创作成果时,学生由于紧张引起小失误时,老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在展示完成之后,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发动学生自评、他评。
在完成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就进入总结江姐红岩英雄的环节,我将积极鼓劲学生自由发言,一起总结出红岩精神的精髓——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并引申出红岩精神处处在,举例地震来临时国人的表现。此环节大概需要12分钟时间。教学进行到这里,有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后面我安排了第五的一个教学环节。
五、知识拓展,提升能力。这一环节大概要三分钟时间,在这里,我提议学生在线祭祀江姐,为江姐献上一朵小花,写下一句赞美的留言。这一环节的安排,旨在祭祀英烈的同时用新方式监督学生进步,促使学生敢于参与在线学习活动,并在操作能力上得到一定的锻炼。之后,就提出课后要求,在线查询红岩英烈的事迹,并讲给父母或朋友听,并为英烈们留下自己想说的话。然后展示红梅图,播放欣赏歌曲《红梅赞》,这样做的目的,既是第二课时课前预习的需要,也能促使学生逐渐掌握一种方便快捷的知识获取方式。最后,我将用这样的话作为课堂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红岩,与我们敬爱的江姐近距离接触,让我们明白了红岩精神的精髓——爱国、团结、奋斗、奉献。课堂教学时间很短暂,可是红岩精神却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行动起来,弘扬红岩精神,用红岩精神作我们前行的航标灯。”篇三:梅花魂说课稿
梅花魂说课稿
双
河
六
小
郝美霞
梅花魂说课稿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上下功夫。努力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上。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叙述外祖父教“我”读诗词而流泪,当“我”弄脏墨梅图而生气,得知自己不能回国而痛哭,临别赠我墨梅图和梅花手绢这五件事,刻画了一位长年飘泊在外,最后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是一篇感情深刻而含蓄的文章。
(二)【学情分析】
《梅花魂》这篇课文共写了五件事,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理解梅花魂的含义将是教学的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我曾采用过变序教学法。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势必在兴趣上减弱不少。为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变序教学法,并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并试图发展学生的情感。三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热爱祖国的中国心。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花魂”的含义。
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题“梅花魂”不仅象征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即教学难点)
创设良好氛围,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 【课前准备】
查找历史上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资料。
六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直奔重点。二 品味语言,体会梅花魂的含义。
三 自学交流,体会向往祖国情。
四 练笔训练,激发爱国情。
五 音乐欣赏,感受赤子的爱国心。
七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直奔重点。
以小莺儿的疑问入手点出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进而直奔重点,点出重点段13自然段,可以解决所有疑问。
二.精读、体会梅花魂的含义。
自学、批注、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交流1、2、指导⑴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a)说体会,并朗读;
(b)练习深化:外公喜欢梅花,就是喜欢()3 初步理解“梅花魂”的“魂”的含义。
答案: “梅花魂”的“魂”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再朗读体会,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4 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从哪儿感受到?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出示课件)(a)说体会、朗读(b)练习:外公赞美梅花,就是赞美()
(c)播放《红梅赞》,拓展有气节的人物。
⑶、引读“不论??才好”,练习说话:外公希望我?? ⑷、启发理解:你对梅花魂的“魂”字又有何新的理解?(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充分了解梅花的品格后,深入挖掘“魂”的含义,理解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将物(花)与人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对梅花、对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敬佩之情。在整个过程中,我侧重培养了学生读、说的能力锻炼,也注重了练习的巩固,加强了学生对“魂”的认识。
三 自学交流,体会向往祖国情
导语:学了赠送墨梅图这件事之后,其余四件事中的疑问能打开了吗? 1.学生自学解疑
2.汇报、交流
重点指导吟诗落泪和珍爱梅图。[1] 学习“吟诗落泪”
学生交流:外祖父落泪是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落泪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土的依恋,表达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写出了外祖父对家乡、祖国的思念真切,感人!
理解外祖父深深的思乡情。
(1)交流,出示: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2)启发学生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的含义。
出示资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篇四:梅花魂说课稿
《梅花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课题是《梅花魂》,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板块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本文是一篇散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继续深化了本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进一步落实了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根据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则是通过讨论和交流,能说出“梅花魂”的含义。
说教法与学法(解析完教材,确定完目标及重难点,下面我将说说教法与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在学法上我将根据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将按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红梅赞》并展示寒梅傲雪的图片,接着缓缓叙述:梅花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对象,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与梅花有关的,板书课题,6.梅花魂,学生齐读。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这一环节通过播放梅花有关的音乐与展示梅花的图片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如。“分外”的“分”读fèn,“抹净”的“抹”读mā,“幽”的笔顺是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衰”字写的时候要与“哀”加以区别。而对于文中一些难解的字词,我将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疏通完文字之后,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思念故乡的老人的?指名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送梅图。(5)送梅花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
环节
三、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为了理清这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后 课件出示: 1.“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引导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随即解释“清白” “玷污”两个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2.“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指名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引导学生理解是为了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最后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本片断教学设计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两次谈感悟,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环节四:课堂小结
外祖父爱梅花如命,却要把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多么古怪的外祖父啊!年幼的莺儿无法理解他的话,也无法理解他的举动。实际上,在莺儿的心中,外祖父还有一些让她无法理解的行为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了解。
环节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收集热爱祖国的词句、诗文、歌曲,以及具有梅花一样气节的中国人。
最后,说板书设计
梅花 愈压愈强
6、梅花魂(借物抒情)思乡情 爱国心
中华民族 顶天立地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通过抓住梅花愈压愈强的品格象征中华民族的顶天立地,借物抒情来抒发作者与外祖父深深的思乡情与爱国心。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谢谢!篇五:梅花魂说课稿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
《梅 花 魂》说课稿
川店小学 谢晓红
有过经历就能沉淀情感,傲霜独放的梅花就是陈慧瑛女士寄托的思念,珍藏的记忆。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就是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陈慧瑛女士所作《梅花魂》的教学构思。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方法,说流程三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坚强、气节正是老华侨的化身,也是老华侨眷念故土的寄托。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叙述上有详有略,但无论是外祖父赠梅,望梅、还是护梅,其实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蕴涵的魂魄,影响“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细致的描写了外祖父爱梅花的每个动作、神情,让孩子们能在阅读中从细微处体会出这位老人爱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这分爱祖国的情谊。
文章结构严谨,做到了前后呼应,首位相连。开头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结尾是看到梅花图而想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样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而且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们不难发觉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单元目标及要求,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并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
情。
(四)说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读中品,品中悟:朗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工具,教师利用深情并茂地朗读,用饱满的真挚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朗读的愿望。在反复诵读品味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用情感驱动学习,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变成自己的,从而产生与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鸣。
讨论法:学生都比较喜欢提问,老师则要多鼓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外祖父的五件事情引起的疑问,都可以引发学生讨论,自由发挥,使他们对学习此文有良好的兴趣。
(二)说学法
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倾听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避免了教师教学的单一性,同时还不断丰富了文本的情感内容。
品读,谈体会: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是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载体,所以学生的体会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品读中产生的。
三、说教学流程
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
(一)、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探讨课文环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标在于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懂得,对人物的思惟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发明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实现下面的联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解疑
(一)解读“梅花魂”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能引导学生说出古人描述梅花的诗句更好。
2、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学到这里,你以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知学生:这首歌是片子《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寻求革命,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摇动,正气凛然,最后含笑走上法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之处。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颂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3、是啊,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酷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4、原来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备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是啊,外公不但讴歌梅花,他更盼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这个环节的设计,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 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全部进程紧扣一个“魂”字,引诱学生通过对“魂”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之意。
(二)解读疑惑
1、同学们,你们能解开这些问题吗?请你细细读读课文。
2、全班交流,老师相机领导,并擦去相应的问号。
重点指导为什么吟诗落泪和为什么会大声训斥妈妈,然后放手让学生解决其他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视学生奇特的情感体会,尊敬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奏响感情教学的最强音。让学生在个性化懂得的基本上,领会人物的情绪,并从中领悟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白出来。
(三)、升华主题
1、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的,显得越发朽迈的、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2、倾听歌曲,升华“爱国心”
是啊,洋装固然穿在身,可心里深深挂念着的仍然是祖国,不仅仅是外公,多少流浪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心中割舍不去的就是这颗爱国之心!香港有名歌星张明敏的一首深情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让咱们在这精美的旋律中再一次感触海外游子的那颗诚挚的中国心吧!
最后这一步的教学,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体会到激荡在任何一位中国人心中的那份爱国情,从而唤起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