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橘子教案反思
《中班橘子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橘子教案反思!
(1)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11篇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
一、主题背景: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美丽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喜爱。水果的色彩、外形、味道、营养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欢,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经验,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欢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
(一)内容安排:
活动一:苹果
活动二:香香的水果
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
活动四:橘子船
活动五:猜一猜
活动六:奇怪的汽车
活动七:丰收的水果
活动八:好吃的橘子
活动九:好吃的苹果
活动十:水果全家福
活动十一:一个苹果许多梨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苹果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2、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其余幼儿拍手念歌词。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3、尝试创编新歌词
——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4、复习游戏:小兔和狼
教学反思:
上过托班的孩子对歌曲已经熟悉了,所以重点引导孩子在节奏、动作方面的练习。很多孩子随着音乐能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但动作与接奏似乎不太协调,在创编新歌词时,我们先引导孩子观察水果特征,孩子们能简单说出水果的外形、颜色,于是引导幼儿替换歌词,个别孩子能简单编唱,并能做做动作,而大多数孩子的声音比较轻,歌词替换不完整。
活动二:香香的水果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能大胆的说出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2、能以愉快地情绪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苹果树、梨树、桔子树各一棵。
2、已学会歌曲《红苹果》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去水果宝宝的家——果园参观,你们高兴吗?
2、那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放背景音乐,师带领幼儿开汽车出发)
二、认一认,说一说,大胆表达
(一)、认识苹果:
1、(出示苹果树)看看是谁呀?
2、幼儿自由说说苹果的特征。
(二)、认识梨
1、幼儿猜猜果园里还有什么水果?
师:这回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一头大,一头小脸儿黄黄香又香,水份多多脆又脆。
2、引导幼儿摸摸、闻闻说说梨的特征。
(三)、认识桔子
1、听,谁在说话?
录音:小朋友,你们不喜欢我吗?怎么不来看我呀?
(出示桔子树)和桔子宝宝打招呼
2、幼儿自由说说、摸摸桔子宝宝。
三、摘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
1、师: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2、师:水果好吃又有营养,我们今天也来摘水果好吗?不过,在摘水果之前,水果宝宝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对就可以摘它了。
3、游戏:摘水果(幼儿边唱边做摘水果的动作)
4、品尝香香的水果。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的水果是他们认识和熟悉的。活动中又运用孩子喜爱的游戏形式开展,他们兴趣很高,能跟随老师看看说说,个别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还是较丰富,有一定的想象力。活动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由此,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孩子们认认、说说中积累了有关水果的知识,通过摘水果这一环节,幼儿更体验到了秋天果园丰收的美好景象。
而活动中如果给孩子提供每人一个水果,那么可以充分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并表达水果特征,这样更能比较三种水果之间的明显特征,使孩子有话可说。最后环节可让孩子们听音乐自由表现摘水果,由此更能体现这一活动的宽松氛围。
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苹果开花结果的过程。
2、尝试学说简短的语句。
活动准备:flash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flash
出示小乌龟:猜猜小乌龟去哪里?
二、理解故事
提问:
1、小乌龟给谁送苹果树?
2、小乌龟用什么方法把苹果树送给爷爷的?
3、讨论:苹果树有什么变化?
三、说说学学
鼓励幼儿边做动作边大胆表达——“走啊、走啊……”。
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很简单,在完整欣赏flash后,很多孩子都已理解了故事内容,了解了苹果树先开花后结果的过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还会用动作表现,学说了简单的语句。最后环节如加以情感方面的讨论,那么活动就更丰富了。
活动四:橘子船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旋律。
2、愿意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参与表现。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念儿歌“橘子”。
2、告诉幼儿有一首关于橘子的好听的歌。
二、欣赏歌曲
1、完整欣赏第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听了以后,你感到怎样?
2、完整欣赏第二遍
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很好听?(根据幼儿所讲之处加以重复欣赏)
3、幼儿听歌曲自由表现。
三、游戏:“开橘子船”
幼儿每人拿着“橘子船”自由表现,到最后“开到谁的嘴里边”,让幼儿自
由发挥,并把“橘子船”开到同伴的嘴里。
教学反思:
在看看说说中引出了橘子船,由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活动主题。在欣赏第一遍时,孩子们也似乎没感受到什么,在第二次欣赏中,老师以语言、动作给予引导,使得孩子们也跟着老师一起做起了动作,个别孩子表现很投入。最后环节以游戏开展,兴趣很高,孩子们自由结伴随着音乐表现了起来,有的孩子边开“橘子船”边送进了同伴的嘴里。
活动中,如果音乐更完美的话,孩子们欣赏会更投入。
活动五:猜一猜
活动目标:
1、喜欢念猜谜儿歌并愿意与同伴对答。
2、巩固对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动准备:
1、水果图片: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等各种水果。
2、自编儿歌《猜一猜》
活动过程;
一、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水果
二、猜谜游戏:
1、用儿歌的形式请幼儿猜谜,如:什么弯弯像小船?
幼儿猜出后出示香蕉图片,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会猜到是香蕉,引导幼儿从水果的特征上回答。
2、用同样的方法猜谜,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回答。
如:什么个儿大又圆?西瓜个儿大又圆。
什么脸庞红同同、红彤彤?苹果脸庞红彤彤。……
三、仿编猜谜儿歌
1、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尝试仿编。
2、集体念念仿编的儿歌。
教学反思:大多数的孩子基本已熟悉了常见水果的特征,所以,当老师随便念谜面时,他们都能很快应答,只是在回答过程很简单,老师及时引导孩子以完整的话回答,在仿编过程中,孩子们还是需要老师帮助才会仿编,仿编后我们又以儿歌形式回答,孩子们念起来朗朗上口。
活动中如果提供更多的水果,那么,可以引导孩子先认识水果特征,然后进行简单的仿编。
活动六:奇怪的汽车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的基础上,了解故事的有关情节。
2、能大胆想象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做汽车。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看到过哪些汽车?
“嘀嘀”奇怪的汽车开来了,为什么这些汽车很奇怪呢?
二、理解故事
1、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把大皮鞋搬回家?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搬回家的?
2、小猴子是怎么把西瓜搬回家的?
3、小兔子是怎么把萝卜搬回家的?
三、完整欣赏
为什么说这些是奇怪的汽车?
四、延伸
想想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做汽车?
教学反思:
活动中,这些怪汽车都吸引了孩子,个别孩子说出了怪汽车的特征。在听听、看看中,很多孩子都乐意一起参与讨论怪汽车是如何开动的?有的说,用绳子拉回家,有的说,用大吊车吊回家,还有的说,滚回家。在延伸想象中,只有个别孩子能大胆想象,很多孩子都比较局限。
活动七:丰收的水果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水果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和梨树若干棵,已涂色的红、黄苹果及黄梨若干个,托盘。
2、音乐、泡沫板、切好的苹果梨若干盆、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乐乐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打来了电话,请你们去帮忙我们摘果子,我们一起开小汽车去吧。开车出发。
二、摘果子
1、到果园引导幼儿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苹果和梨长在哪儿?苹果多不多?梨多不多?
2、第一次摘果子
请每位幼儿摘1个水果宝宝。说说自己摘了怎样的水果宝宝?出示两个篮子,幼儿商量手中的水果该怎么分?
3、第二次摘果子
(1)树上还有许多许多果子,你会怎么分?
(2)幼儿尝试分果子,分在自己的两个盆里,教师指导。
(3)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分的方法。
4、送果子
三、延伸:尝水果
吃水果前我们应该干什么呢?幼洗手后尝水果。
教学反思:
活动中将数学分类的知识融入到开汽车去果园摘果子、尝水果的游戏情景中,非常吸引幼儿,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也丰富了其他知识点,如:果子的数量的多少、吃东西前的准备等。活动后还可以进行延伸活动,如:将分类的东西放在区角中进行;将分类的难度逐步提高等等。
活动八:好吃的橘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了解橘子的基本特征。
2、体验和大家一起吃橘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盘子一只。
2、一人一个橘子(大小、颜色不同)、盆子、湿纸巾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这盘子里有什么?
2.哪个水果最多?
二、感知橘子
1.每人从盘子中拿一个橘子。
2.启发幼儿看看、讲讲、摸摸:有几个橘子,那些地方不一样?
3.老师归纳小结。
三、品尝橘子
1.从哪个部位剥开橘子最方便?
2.剥好的橘子放那里,怎样变小?
3.一边念儿歌,一边品尝橘子。
4.有什么味道?
5.收拾与整理。
教学反思:
平时在家中也一直吃橘子,但今天放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是为了让家长看到我们的孩子都是很行的,都会自己做事情的,而且是很讲究卫生习惯的。活动中,不仅从颜色、形状、数量、味道等方面认识了橘子的一些基本特征,还培养了孩子与人分享物品的品质。活动结束时,很多孩子都拿着自己剥的橘子分给爸爸妈妈、好朋友吃。家长们看到了他们在幼儿园中的点滴进步。
活动九:好吃的苹果
活动目标:
1.尝试圆与短线组合画苹果,分辨上下。
2.进一步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水彩笔、范例。
活动过程:
一、操作讨论:
1.观察苹果的外形。苹果长得什么样子的?
2.边示范,边讨论:幼儿添画,教师组织大家分辨方向。
二、联想操作:
1.画了一种颜色的苹果,再换一种颜色。
2.注意小柄向上,鼓励变化、不同的画法。
三、引导评价:
看看苹果有没有小柄,有没有落下来?说说苹果给谁吃?
教学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画苹果,特别是涛涛、怡怡等几个孩子画得很好,而且画得很多,能变换颜色画。但还有一些孩子画的小柄方向不对,因此,要提醒孩子分辨方向,画得又多又好。
活动十:水果全家福
活动目标:
1、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所出总数。
2、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活动准备:每三人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同种水果(苹果、桔子、香蕉、梨等)。
记号笔、剪成五官的即时贴和彩色绉纸若干、打扮好的部分水果宝宝。
活动过程:
一、认识苹果一家三口。
1.一起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2.苹果一家一共有几个?(鼓励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3.它们分别是谁?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二、装扮水果一家。
1.请幼儿说说自己拿来的水果一家中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孩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扮水果一家。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装扮苹果,如用记号笔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或粘上眼睛、鼻子、嘴巴,最后再用彩色绉纸给苹果娃娃扎一个蝴蝶结。
4.幼儿选择自己想要装扮的水果和工具、材料,进行装扮。
5.引导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装扮的水果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哪个是孩子。
教学反思:
给水果娃娃装扮其实是最有兴趣的。在进行装扮的同时,我们学会了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辨别了它们的大小。为了使装扮有层次感,提供了多种工具。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通过画的形式进行装扮,能力弱的孩子直接进行粘贴等。活动中,个别孩子遇到了困难,旁边的孩子就帮助他。活动结束后,我们把自己装扮的水果娃娃布置在教室中,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还互相交流着。清清贴的娃娃的嘴巴歪了,蛟蛟就说“它在生气”等等。
活动十一:一个苹果许多梨
活动目标:
1、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感官初步感知1和许多。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棵大树、许多果子;布袋一个、木珠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画有水果篮的操作纸人手一份,纸剪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感知1和许多
1、说说自己看到的什么东西有一个?
2、说说什么东西有很多,数也数不清?
二、摸口袋,理解和学说“许多”
1、摸摸口袋里有什么?有多少?
2、我们小朋友有多少?
现在我把木珠假装是苹果分给你们,(幼儿每人在口袋摸一个苹果)
3、看看老师的口袋里还有没有苹果?(没有)
4、小结:许多苹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
5、思考:如果每人在口袋里放一个苹果,口袋里会有多少苹果?
三、送水果,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
在水果篮里送许多个一样名字的水果,送一个和它们不一样的水果。
四、交流分享:
说说我送的是一个什么水果许多个什么水果?
教学反思:
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多种感官,孩子们感知1和许多,并在操作过程中初步了解了1和许多的关系。活动中,老师注重给予每个孩子回答的机会,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知识点更自然地传授给孩子。
主题反思:
在开展《苹果和橘子》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会在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去研究水果的外形、品尝水果的味道,尝试自己动手剥剥水果,欣赏用水果做的水果娃娃。有的孩子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水果。于是,我们预设了《香香的水果》、《剥橘子》、《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从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尝一尝活动中区分了常见水果的明显特征,他们把自己感受的味道用语言进行了表达。有的孩子说,弯弯的橘子像小船、弯弯的橘子像眉毛……有的孩子说,黄黄的生梨甜又脆。活动中我们又与孩子们一起装饰了水果娃娃,布置了水果园,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作品,都非常的欣喜。活动可看出,日常经验丰富的孩子往往能与老师互动,反之,还有部分孩子很少参与表现。由此,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对于小班的幼儿我们还是要加强孩子参与更多的表现与表达,充分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并表达水果特征,活动中提升孩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
(2)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园》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橘子园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3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二)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三)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
(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橘子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1、猜测、证实橘子瓤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式。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橘子、塑料筐、笔、餐盘、毛巾、黑板、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橘子,并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不同。
小结:原来橘子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较大小橘子的数量1、老师出示两筐不同大小的橘子,引导幼儿猜测橘子数量。
老师:猜猜看筐子里有几个大橘子?(幼儿猜测)那有几个小橘子呢?(幼儿猜测)
2、一起数数大橘子装了几个?小橘子装了几个?并记录
3、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老师提问1:这两个框子一样大么?
老师提问2:为什么一样大的筐子里,装的橘子确实不一样多的呢?
4、得出结论:因为大橘子的个头大,所以装的少;小橘子的个头小,所以装的多。
三、猜测并记录大小橘子里瓤的数量
1、老师:橘子皮里躲着什么?(幼儿回答)大橘子的瓤和小橘子的瓤,谁的会比较多?(幼儿回答)猜猜看大橘子里面有几片瓤?(幼儿猜测)猜猜看小橘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测)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1、每人选择一个橘子,自己动手剥开。
(提醒幼儿剥桔子之前用毛巾擦手,并强调一人选择一个橘子)
2、数一数橘子瓤的数量(可用的方法:一片一片分开数、分成两部分数、整个围着数、吃一片数一片)
五、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介绍自己剥的橘子有几片瓤,并描述自己数的方法,老师做记录老师:告诉我你剥的是什么橘子?有几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验证幼儿的猜测)
2、观察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橘子里最多的有几片瓤?
3、讨论橘子瓤数量与橘子大小的关系。
老师:大橘子里最多有几片瓤?小橘子里面最多有几片瓤?它们的数量一样多么?哪一种橘子的瓤比较多?
小结:橘子瓤的数量和橘子大小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1、教师演示数橘子瓤的方法:数一半的橘子瓤,然后猜测整个橘子瓤的数量
2、延伸:回家后,找一个橘子试一试,先数半个橘子的数量,然后猜一猜整个橘子有几片瓤,把这个答案当做秘密一样藏心里,再数一数整个橘子有几片瓤,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4)中班优质数学教案《大小橘子,数一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盘子、笔、毛巾、统计表、一次性餐盘。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出示大小两个桔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
师:这两个桔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结:这两个桔子的大小、高矮不一样?
2、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盘桔子。
师:这两盘桔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你来猜猜大橘子有多少个?
师:小橘子有多少个?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桔子。
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盘桔子的数量呢?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数好后,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上)
师:谁来数数这盘小桔子有多少个?(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数)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数的?(一个一个)有没有谁有更快的方法?
师:你用的是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数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数数。我们数了几次数好的,(6次)有没有谁能更快数好?
师:你用的是几个几个数?(3个)我们也来数数。输了几次数好的?(4次)比刚才快了?还有更快的吗?(4个4个数)
师:老师还有更快的方法(6,12)我数了几次就数好了啊?(2次)比你们都快吧。
师:刚才我们用2个2个,3个3个,4个4个,还有6个6个数的方法数出小桔子有12个,可能还有其他数的方法,回去我们再试试。
4、讨论:为什么大小相同的两个盘子,小桔子装的多,大桔子装的少?
师小结:同样大小的盘子,大桔子装的少,(快思www.xiexiebang.com)小桔子装的多。
二、猜测大小橘子的瓤数。
师:桔子皮里有什么?(桔瓤)那大桔子和小桔子的桔瓤一样多吗?请你猜一猜?(记录在统计表上)
三、验证大小桔子的瓤数。
师:想不想来试一试,喜欢大桔子的就拿大桔子,喜欢小桔子的就拿小桔子,桔子老师洗干净了,小手用小毛巾擦干净,剥下来的皮放哪儿?(中间的空盘子里)
师:你剥的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有几片桔瓤?你是怎么数的?(教室记录在统计表上)
(1、一片一片数;2、围圈数:先找好第一片一个手指固定好,然后围圈一片一片数,数过的要数吗?3、分成两半数4、边吃边数)
师:老师还有一个方法肯定是你们喜欢的?(教师边吃边数)什么方法?边吃边数,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大桔子的桔瓤最多有几片,最少有几片?小桔子的桔瓤最多有几片,最少呢?
师小结:桔子里桔瓤的数量与桔子的大小没有关系,有可能大桔子里的桔瓤少,也有可能小桔子的桔瓤多。
师:现在,我们和班级里其他朋友一起去边吃边数吧。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5)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小橘子的数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1、猜测、证实橘子的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橘子若干,塑料筐,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橘子的数量。
1、观察比较橘子的大小不同。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那么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幼儿讲述﹚哦,说得真好,是吗,我也喜欢吃xx水果。今天呀老师也带来一种水果,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水果﹙橘子﹚是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呀,不用问你们都知道了。
2、利用两筐大小不同的橘子比较
老师不止带来了两个橘子,还带来了两筐橘子。看看这两个筐一样吗﹖(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看筐里的橘子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是大橘子装得多,还是小橘子装得多,﹙幼儿讲述﹚那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3、数数,验证大小橘子的数量。
我们先数什么大的,你们来数﹙老师一边拿,幼儿一边数﹚会不会数错呢﹖我们再来数一遍,好不好,现在我们换一种方法数,两个两个数,开始数,记住是8个。
现在换小橘子来数,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然后再请小朋友接着往下数,最后再默数,什么叫默数呀,小橘子一共有几个。
4、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现在小朋友知道了,是大橘子多还是小橘子多,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小橘子装得多,大橘子装得少﹖﹙幼儿讲述﹚因为小橘子个儿小占的空间少,所以可以装得多。
二、猜测记录大小橘子的瓤数。
1、猜测大小橘子皮里的瓤是一样多吗﹖可能各有多少片﹖
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说这橘子皮剥开,里面是什么﹖你们真聪明,那么这瓤长得是什么样的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一片一片的像月亮等﹚,我还想问问大家,这大小橘子的瓤谁多﹖是吗﹖那大橘子的会有几片,小橘子会有几片﹖
2、记录猜测结果。
这样我们猜一猜。然后老师把你们猜的记下来。我们先猜什么橘子,大的还是小的,在猜之前,老师先偷偷地撕一片,看看一片瓤的大小究竟有多大,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估算整个橘子有多少片瓤了,看好了,老师开始剥了,剥开一点点。好,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几片瓤,﹙然后观察小橘子﹚
三、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那么大小橘子究竟有几片瓤,你们想不想剥开来数一数,剥的皮放在篓子里,剥好后,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有几片瓤。现在就开始吧每个人选一个橘子。
四、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小朋友都数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说说、数数,你的橘子有几片瓤,是大的还是小的,我们来验证一下。真的是12片,快点把它记下来,是大的还是小的﹖
2、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先把橘子扳成两半,还有围着数,数不来怎么办,找个点数。
小结;现在我们来看看记录表上记录的数字是大橘子多还是小橘子多,看得出来吗,哦没有规律。原来橘子瓤的多少和橘子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五、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果也有瓤。老师这儿有一个釉子,它是大大的,你们想一想它可能有几片瓤呢,好,下课后我们剥开数数。
【反思】
在活动中给予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认真投入。
(6)中班教案《有趣的橘子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1、猜测、证实橘子瓤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式。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橘子、塑料筐、笔、餐盘、毛巾、黑板、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橘子,并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不同。
小结:原来橘子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较大小橘子的数量1、老师出示两筐不同大小的橘子,引导幼儿猜测橘子数量。
老师:猜猜看筐子里有几个大橘子?(幼儿猜测)那有几个小橘子呢?(幼儿猜测)
2、一起数数大橘子装了几个?小橘子装了几个?并记录
3、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老师提问1:这两个框子一样大么?
老师提问2:为什么一样大的筐子里,装的橘子确实不一样多的呢?
4、得出结论:因为大橘子的个头大,所以装的少;小橘子的个头小,所以装的多。
三、猜测并记录大小橘子里瓤的数量
1、老师:橘子皮里躲着什么?(幼儿回答)大橘子的瓤和小橘子的瓤,谁的会比较多?(幼儿回答)猜猜看大橘子里面有几片瓤?(幼儿猜测)猜猜看小橘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测)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1、每人选择一个橘子,自己动手剥开。
(提醒幼儿剥桔子之前用毛巾擦手,并强调一人选择一个橘子)
2、数一数橘子瓤的数量(可用的方法:一片一片分开数、分成两部分数、整个围着数、吃一片数一片)
五、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介绍自己剥的橘子有几片瓤,并描述自己数的方法,老师做记录老师:告诉我你剥的是什么橘子?有几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验证幼儿的猜测)
2、观察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橘子里最多的有几片瓤?
3、讨论橘子瓤数量与橘子大小的关系。
老师:大橘子里最多有几片瓤?小橘子里面最多有几片瓤?它们的数量一样多么?哪一种橘子的瓤比较多?
小结:橘子瓤的数量和橘子大小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1、教师演示数橘子瓤的方法:数一半的橘子瓤,然后猜测整个橘子瓤的数量
2、延伸:回家后,找一个橘子试一试,先数半个橘子的数量,然后猜一猜整个橘子有几片瓤,把这个答案当做秘密一样藏心里,再数一数整个橘子有几片瓤,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7)中班教案《橘子》含反思
教学目标:1、在猜测、证实橘子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和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能手口一直的点数,了解橘子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桔子、盘子、小碗、毛巾。
2、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
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
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
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
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
(3)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
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
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四、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
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
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
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
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五、看谁猜得准
1、拿出一个橘子,剥开后猜测里面的瓤数。
提问:现在我来剥一个橘子,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这个橘子里面有几瓤橘肉?
2、验证,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3、说出我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橘子就送给他们。
4、幼儿两两结伴,猜猜、吃吃橘子。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最后分桔子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让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做中学的活动给与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让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中班橘子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42621字。
第二篇:《橘子》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愿意参加观察橘子的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剥橘子和吃橘子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
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设计思路: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橘子”是秋天的时令水果,在生活中幼儿经常可以吃到橘子,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食物,它色彩鲜艳的外皮,和酸甜可口的味道,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于我们小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活动中,我会及时组织幼儿交流和讨论,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橘子;
2、榨汁机一台;
3、每人一只小水杯;
4、抹布。
活动过程:
1.出示橘子,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桌子上有什么啊?(橘子)
师: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到这个框框里拿一只橘子,拿不到的小朋友看好,我要把橘子滚过来咯,接住。
2.观察橘子的外表,感知橘子的特征。
引导幼儿拿起一只橘子,启发幼儿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观察橘子的形状、颜色等。
(1)师:现在你们都拿到橘子了,请你们摸一摸橘子,感觉怎么样?
(2)师:看一看,橘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橘子是什么形状?
(4)师:找一找,有突出来的地方吗?是什么?(柄)有凹进去的地方吗?是什么?(脐)像不像小朋友们的肚脐眼?
(5)师:请你们把橘子放在脸上亲一亲,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形状是圆圆的、扁扁的;颜色有的绿,有的黄。突出来的地方是橘子的柄,凹进去的地方时橘子的脐,放在脸上是冰冰的、凉凉的。
3.剥橘子:观察橘子的内部特征。
鼓励幼儿自己剥橘子,并把剥好的橘子放在盘子里。
师:你们知道橘子皮里面是什么吗?(肉),那你们想不想把橘子剥开来?要怎么样来剥橘子呢?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请个别幼儿尝试探索剥橘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把橘子翻个身找到凹进去的地方,伸出手指挖进去,帮橘子脱衣服,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闻一闻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师:跟着我一起剥下一瓣橘子来,看看你手里的这瓣橘子像什么?(西瓜、月亮)我们把剩下的橘子也一瓣一瓣的剥下来,排成一排,数一数有多少瓣?我们把一只橘子剥成了许多瓣是不是?
师:你有吃过橘子吗?你吃过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吃吃看今天你剥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
教师小结:橘子的肉是橘黄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点酸,有的甜;有的橘子有种子,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我们大家都喜欢吃。
4.讨论橘子的其他
师:橘子除了可以直接这样“啊呜啊呜”的吃,还可以怎么吃呢?
(榨汁吃)橘子有很多的营养,还能榨成果汁来喝。看,这是一台榨汁机,请每个小朋友给我一瓣橘子,我们来把它们榨成汁来喝吧。
5.讨论橘子皮的作用。
师:那剥下来的橘子皮有什么用,能怎么办呢?(泡茶喝)
教师小结:橘子皮可以泡茶喝,还可以做成陈皮,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收起来,待会去洗一洗、晒一晒,晒干了,用来泡茶喝好吗?
小百科:“柑橘”与“橘柑”不同:“柑橘”可以指柑橘属所有水果,包括柚、柑、橘、橙等;而“橘柑”在有些方言中和橘子同义。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第七周
2012 年3 月21 日 活动名称
科学:各种各样的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结构以及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
2、师生合作,尝试让风筝上天。
3、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风筝的结构以及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
活动准备
风筝上天的原理介绍,风筝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测风筝上天的秘密
1、出示风筝
“这是什么?有哪些部分组成?”
“风筝是怎么样上天的?为什么叫它风筝呢?”
2、幼儿大胆猜测并讲述。
二、介绍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
1、风筝究竟是怎么样飞上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观看资料,教师介绍
“谁来当一回小科学家,给大家介绍一下风筝上天的原理?”
3、幼儿介绍→教师小结
三、师生游戏,尝试风筝上天
1、“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风筝上天的道理,那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2、户外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能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风筝上天的原理,从而产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已经理解透彻,能用自己的理解、简单的语言讲述风筝上天的科学原理。另外本次活动以放风筝结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理解原理后借放风筝更直观地观察风筝上天的原理。
第七周
2012 年 3 月 23 日 活动名称
健康:放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探索风筝的不同玩法,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2、练习肩上投过高130-150cm的障碍物,提高投掷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在肩上投过高130-150cm的障碍物。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自制的风筝,130-150cm的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手小脚动起来。
1、热身操:稍息、立正、抱臂看齐、小手挥挥、小脚跳跳„„(教师自编)
2、器械操:幼儿人手一副哑铃随口令有节奏地练习各种动作。
二、花样玩风筝,探索不同的玩法。
1、分小组自由玩风筝。
将幼儿分成4组,鼓励他们探索风筝的玩法。师:“请大家分成四组玩风筝,看一看、比一比谁玩风筝的方法最多?而且还和别人的玩法不一样?”
2、分组游戏,教师适时指导。
3、交流讨论。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风筝的?”(幼儿交流、演示)
4、小结并提出新要求。师:“刚才小朋友玩的都很好,现在我想给大家增加一点难度,你能把风筝投过这样高的障碍物吗?应该怎样做?”(个别幼儿回答并示范,教师小结。)师:“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5、幼儿练习,教师做适时的指导,主要指导幼儿肩上投掷的动作。
6、活动评价。
三、放松活动:马兰花
活动反思:
对于放风筝是幼儿喜欢的事情,小朋友们喜欢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感觉。互动中幼儿探索不同的风筝玩法,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想,自己玩,觉得很有意思,同时他们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法。教师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增强了一定的难度,给简单的玩法提出一定的挑战,幼儿很感兴趣,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第七周
2012年 3 月 22 日 活动名称
美术欣赏:中国的名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了解各地区不同的风筝制作工艺。
2、对中国的渊源文化有一定了解,激发兴趣。
3、养成良好的作品欣赏习惯。
重点、难点
知道中国的各个地区有不同的风筝。
活动准备
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风筝图片各一幅(ppt模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风筝是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知道它是哪个地方制作出来的吗?
2、教师:我们知道风筝在中国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在这些地方又以山东潍坊、北京、天津、江苏南通等地的风筝最为著名。你知道这些的风筝他们的制作方式、风筝形状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吗?
3、教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这些地方的风筝照片,想看吗?
二、欣赏图片,了解不同的风筝制作工艺。
1、播放风筝图片(北京)
【介绍:北京风筝相传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最典型的代表是沙燕风筝。沙燕又称扎燕,沙燕风筝的装饰多在双翼,纹样多以蝙蝠为素材,取汉语谐音同“福”,寓意幸福、福气。】
2、播放风筝图片(南通)
【介绍: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以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为全国绝无仅有,板鹞上缀满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选用巨型葫芦制作,中小哨口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等制成。】
3、播放风筝图片(潍坊)【介绍:山东潍坊风筝与年画一样,历史悠久,并受当地木板年画艺术的影响。它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放飞时平稳高飞,有民间乡土气息。】
4、播放风筝图片(天津)
【介绍:对天津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享誉中外的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1872-1961年)。这种风筝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并在风筝着色上吸收了我国建筑中彩绘技法,使风筝更富有名族特色。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被人称誉为“风筝魏”】
5、播放风筝图片(四川)【介绍:主要流传于成都、绵竹等地,半印半画,先在纸上印好人物或动物形象的黑线轮廓,糊在骨架上,再用红、黄、蓝、绿灯水画粗粗刷几笔,显得潇洒流畅。】
三、情感教育,结束活动。
1、教师:风筝不仅是一种体育游戏活动,而且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美好事物,它寄托了人类的美好理想和自由愿望。
2、教师:美丽、有趣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除了今天介绍的这几种有代表性的风筝外,你还知道哪些具有代表性的风筝呢?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主要是向幼儿介绍几种中国比较有名的、具有各自特色的风筝名称及来源等。从活动开展的情况看来,由于幼儿之间已有对各类风筝有所了解,因此,在讲述风筝时幼儿比较会讲。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对中国的名风筝有了很好的认识和了解。
第七周
2012年 3 月 21日 活动名称
意愿创作: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对称印染的方法制作风筝,在折好的纸的周围染色。
2、能大胆尝试、体验制作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用对称印染的方法制作风筝,在折好的纸的周围染色。
活动准备
1、制作风筝的ppt。
2、宣纸、水粉和报纸。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春天到了,小朋友们有没有出去放过风筝?
师:那你们放过的风筝或者看过的风筝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引出风筝的对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的风筝,小朋友们看看都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师:老师也从很多的风筝中选出了两个风筝面,小朋友看看好不好看?
师:这么多漂亮的风筝很多的形状很多的颜色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引出对称)
3、激发幼儿做风筝的兴趣
师:看了那么多的风筝,你们想自己做一个风筝面吗? 师:那么我们怎么做风筝呢?
师:平时我们都是用水彩笔油画棒画,可是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做风筝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特殊的材料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看然后把你的感觉告诉其他小朋友。师:这种纸叫做宣纸和我们平时用的纸不一样,它比较软比较薄吸水性还很强一般这种纸我们用来画国画或者写毛笔字的但是今天我们用它来做风筝面。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了,只用宣纸和水粉怎么做出对称的风筝面呢?
4、教幼儿如何做对称的风筝面 师:老师有一个好办法第一步我们先将宣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第二步我将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浸到不同的颜色里,一定要轻轻的,否则宣纸会破掉做出来的风筝面就不漂亮了,第三步我们将印染好的宣纸轻轻的打开放到宣纸上等待晾干,这样一个漂亮的风筝面就做好了。(老师边做边示范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师再带领幼儿说一遍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部„.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棒,现在会做了吗?现在试试吧!(老师根据幼儿情况让他们自己做或者带着他们一步一步的做)
5、展示好的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从来没有做过风筝,因此都觉得非常好奇。当看到印染的一个个漂亮风筝时,都非常惊讶,因为有印染的经验,所以幼儿在进行印染操作时,都比较有序,小心翼翼地,期待着自己的作品美好地诞生。当幼儿打开自己的作品时,尤其觉得自豪,到处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幼儿都玩得很开心。
第七周
2012年 月
日 活动名称
语言:风筝和纸船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背景,小棕熊和红松鼠的贴绒各一个。
2、纸风筝和纸船若干。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由谈话引题
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感觉怎么样啊?
(二)幼儿理解故事前半段
(三)教师操作教具,幼儿熟悉故事后半段
(四)播放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结合生活实际,请幼儿讲一讲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都喜欢玩些什么?大家一起玩要怎么做呢?
(五)歌表演:《拉拉勾》《对不起,没关系》等歌曲联唱,达到复习与深化作用。
活动反思:在教学开始,我想首先拿出课前和孩子们一起折好的纸船,引导学生练习说话:纸船漂呀漂,它会漂到哪里去呢?纸船会带些什么去哪儿呀!幼儿自由说,老师由孩子的发言顺势引入新课:它漂到了我们班的课堂,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知道学习,不仅仅只是学,更加关键地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留了一个幸福为主题的拓展性作业:纸船给松鼠和小熊带来了幸福,那么,让我们也用手中的纸船去创造快乐和幸福吧!
第七周
2012 年
月 日 活动名称 语言:假如我是小风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表现风筝的特征。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方式表现风筝的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风筝,风筝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
二、风筝展示
幼儿:我家有塑料的蝴蝶风筝的,它的翅膀可以折叠的。
幼儿:我的风筝是我外公给我做的,用竹篾,还有我外公画的孙悟空图案呢,我最喜欢了。幼儿:我有一个蜻蜓风筝,它的眼睛会发光的,它可以在晚上放的。幼儿: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蜈蚣风筝很长很长,也很重,要很多人抬的。幼儿:我还看到世界上最小的风筝的,只有我们的小指甲那么大
教师小结:龙头风筝,狐狸风筝、小兔风筝、葫芦娃风筝、蜈蚣风筝等,其实风筝的种类很多。
三、编一编,学说句子“假如我是„„小风筝,我就„„”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通过观看风筝课件和幼儿自带风筝实物,让幼儿了解了各种各样的风筝,通过编一编,学说句子“假如我是„„小风筝,我就„„”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敢于表征的欲望。
第七周
2012 年
月 19
日 活动名称
数学:风筝家族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运用对应的方法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3、能安静、独立地完成操作题,体验成功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运用对应的方法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小风筝等各10个、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各10个。学具:人手一组数量不等的点子卡、各种图形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1、比较风筝的多少。(出示两排风筝)师:“图上有什么?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他说的到底对不对?” 师:“怎样摆放才能一眼就看出两排风筝谁多谁少?”
2、幼儿操作,师幼共同探讨。
3、比较图形的多少。(出示一副图形组合图)师:“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 师:“哪种形状多,哪种形状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引导幼儿用个数一数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4、小结:不管这些实物怎么排、怎么变化大小。我们只要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它们到底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二、小组操作练习。
1、给最多的一组打“√” 师:“请大家想一想哪排点子最多?找到后请在点子的后面打√”。
2、拼图计数。师:“先看样图拼一拼,拼好后数数你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并记录在纸上。”
三、活动评价。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活动反思:
本堂课幼儿十分感兴趣,在课堂上积极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大部分幼儿都能分清10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但还有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师需要在这些幼儿身上多放点注意力。
第七周
2012 年
3月
日 活动名称
数学:积木世界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充分感受图形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认识圆形方形,能从多种物品中正确区分圆形和方形。
重点、难点 能从多种物品中正确区分圆形和方形。
活动准备
魔术盒1个,圆形片,方形片,娃娃家,(钟,积木,盒子,杯子,桌子,布)小筐子若干,纽扣,镜子,瓶盖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导语:小兔子我们开火车大到积木世界去玩,好吗?《开火车》 积木世界到了,我们进去玩玩吧!
咦,这儿有个魔术盒,看看里面能变出什么,变变变------它是什么呀?什么形状2.小兔子你们找一找说一说圆形和方形的物品。幼儿自由回答。1.出示圆形,方形的实物。
小兔子,你们瞧,桌子上有什么?我们和它们玩个游戏吧!竞赛的形式游戏3"4次。2.哎呀!玩具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出示圆形和方形的家。小兔自由操作,兔妈妈观察。
3.小兔子旁边有圆形和方形的玩具,你们和它们玩玩吧!边玩边说,“圆形我和你玩一玩”,“方形我和你玩一玩”。
4.结束:小兔子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坐火车回去吧!请上车,开车喽----!《开火车》
活动反思: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活动中,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第四篇:橘子教案
橘子教案
姓名:谢雨禾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活动过程:
一、摸口袋。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圆圆的。”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幼:“软软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
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
2、看一看:提问:(1)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
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
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啊桌子上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师:哎?剥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朋友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师:“那我们来尝一尝。”老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尝过了,谁来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导幼儿说一说,师:”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教师小结: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小朋友们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们在一起分享好吗?
第五篇:橘子 教案
活动内容:
小班语言《橘子》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儿歌,从形状,颜色,味道等各方面,多感官多角度的认识橘子,知道橘子是一种水果,多吃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
2.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及记忆力,愿意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
3.通过活动学习理解儿歌内容,活动重点:
学习理解儿歌内容,活动难点:
正确感知橘子的基本特征,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口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安静坐好
2.师幼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大家都喜欢吃水果吗?小朋友都那么喜欢吃水果,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种水果,装在了这个袋子里面,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圆圆的。”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幼:“软软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原来是橘子啊,大家喜欢吃橘子吗?(喜欢)
小结:既然大家都喜欢橘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橘子的儿歌吧
二、展开
1.教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2.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了哪一句?
小结:儿歌的名字叫《橘子》。小橘子,圆又圆,好像一个金铃铛。剥开橘子看一看,住着一群小月亮。“小朋友喜欢这首儿歌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3.学习儿歌 1)2)3)教师领读,幼儿跟读(两遍)师幼一起读儿歌 找出字宝宝 看 和 住
三、延伸
1.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这首橘子的儿歌,现在我们来剥开橘子看看它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3.你们知道橘子长在什么地方吗? 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橘子是长在树上的。
4.了解吃橘子的好处,橘子可有营养了,可是小朋友能不能多吃呢? 告诉幼儿每天最多吃2—3个橘子,吃多了会上火。小结:可爱的圆圆的橘子可有营养了,可是小朋友记住不能多吃哦,每天最多吃2—3个橘子,吃多了会上火。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把橘子吃完,剩下的橘子皮有什么用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们在一起分享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