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各族儿童是一家》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各族儿童是一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各族儿童是一家,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儿童的感情,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特征,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各族儿童是一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特征,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2、知道各族儿童是一家,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儿童的感情。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观看国庆节的有关庆祝活动了解民族柱等知识、熟悉音乐《爱我中华》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课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们知道我国有那些少数民族?这些小朋友都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有些什么特征呢?”
“今天电脑老师要来告诉我们这些小秘密。”
2、操作课件了解少数民族特征
(1)老师交代要求“你想了解哪个少数民族娃娃就移动鼠标点到少数民族娃娃身上,然后按左键点击。”
“戴上耳机边看边听。”“看完一遍要重复播放的按三角键。”“如果想了解别的娃娃就点击X键再次点击别的娃娃。”
“我们比一比谁听得仔细了解得多。”
(2)幼儿操作
(3)集体交流出示图谱提醒幼儿完整讲述
3、集体交流明白各族儿童是一家的道理(出示民族柱)“这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为什么各族儿童是一家要团结呢?”
4、游戏:各族儿童是一家“小朋友说的真好,原来我们各族儿童是一家,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舞来。姚老师还带来了别的大班小朋友做的民族服饰,让我们打扮一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起来。
教学反思:
学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我授课过程中,针对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我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设计教学流程,做到以学生为本,运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自己的创编和老师的指导,展开教学。
1、节奏练习“XX XX ︱ XX 0︱”。把握歌曲中重要的节奏特点,解决歌曲的难点。认识反复记号,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2、学唱歌曲。这首歌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歌词多、生字多、节奏较难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多听范唱熟悉歌曲,加强记忆。
3、表现歌曲。利用学生的童趣,根据歌词即兴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一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表现,是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还能够帮助学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通过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并能与他人沟通交流,融洽感情,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
本文扩展阅读: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
第二篇:全世界儿童是一家教案
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2.能咬字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3.感受国际儿童节的气氛,喜爱与同伴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活动准备:
图片人偶、图画、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2.难点:能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一位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李小华。他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你们想不想去?
二、感知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1.分段感知儿歌情景并理解。第一段:
李华带大家来的第一个地方有什么? 出示图片:彩虹(一道彩虹天上挂)提问:它像什么?桥(好像桥上两边架)李华从桥上走过去,走过去干嘛呀?
咦,谁出现了?——有美国的小朋友、有日本的小朋友、还有我们班好多小朋友们。原来他是为了迎接各国的好娃娃。第二段:
我们来跟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打招呼吧!你好呀,美国的小尼娜,你好呀,日本的小樱花,我是中国的李小华,欢迎你们来到咱国家。第三段:
你知道他们来咱国家干什么吗?因为有一个属于不同国家每一个小朋友的节日,李小华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这节日。小朋友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国际儿童节。
李小华说:庆祝六一儿童节,手拉着手笑哈哈,我们都是好朋友呀,全世界儿童是一家。小朋友们,你们欢迎这些国家的儿童来我们国家过六一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是《全世界儿童是一家》。2.倾听并朗诵
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读一遍。小朋友们读的不错,但是我们要把樱花读清楚哦。
三、分角色表演儿歌,感受儿童节的氛围。
你们喜欢儿歌里面的什么或者人物呀?能不能演一演?
待会我们来玩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游戏,当老师念一句儿歌内容,你们在座位上通过你们的想象来表演出来。
准备好了吗?全体起立,表演开始啦
全世界儿童是一家......小结:今天我们表演的节目叫什么名字?这个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来字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都会在六月一日当天,来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他也是一首儿歌,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记住这首儿歌,然后将它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哦!
第三篇:大班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我是中国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地域辽阔,知道祖国标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2、感受祖国的雄伟和美丽,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
4、尝试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祖国的美。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6、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具体活动内容:
活动一:快乐旅行
活动二:大中国
活动三:我爱北京天安门
活动四:欢腾的国庆节
活动五:我为奥运加油
活动一:快乐旅行
活动目的:
1、感受祖国风景名胜古迹的美丽。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到各地去旅行的经验和感受。
3、体验美工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的旅游景点图片、门票、照片等。
2、在活动室创设“旅游景区”情景。
3、提供幼儿动手操作的美工及辅助材料(如彩色卡纸、硬纸板、高梁梗、彩条彩带等)
4、提供可让幼儿作品展示的空间。
活动指导:
1、情景激趣。
(1)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进入“旅游景区”,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自由参观:感受祖国标志性的景点及建筑,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各景点的特征。
2、分享交流。
(1)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自己外出旅游去过的地方。
(2)引导幼儿借助旅游图片或照片与同伴交流旅行的经历和感受。
(3)借助实物投影,让幼儿共享自己或同伴去旅游所到过的祖国的美丽山河,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3、布置“美丽的风景名胜”展区。
(1)教师导语: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美丽、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起把它展示出来,让全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来瞧一瞧,好吗?
(2)师出示已经过美工创作的风景图片、照片,以启发引导幼儿大胆利用美工和辅助材料进行创作美化照片、图片。
(3)介绍提供的各种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先动脑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要怎样让照片或图片变得更美丽。
(4)幼儿动手操作。
师重点观察、引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美工创作,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创作。
4、活动延伸:“我是小小导游”。
请幼儿制作邀请卡邀请全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来参观,幼儿则以导游的身份给客人作景区介绍。
活动二:大中国
活动目的:
1、感受祖国地域辽阔广大。
2、尝试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3、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事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欣赏、熟悉乐曲《大中国》。
物质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图若干。
2、与歌词提及的景观相应的课件。
3、提供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大鼓、锣、钹等)。
4、乐曲《大中国》音乐磁带1盒、节奏卡6张。
活动指导:
1、激发兴趣。
出示一个地球仪,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你能找出我们中国在哪个位置吗?
2、自由探索,寻找中国。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中找出“中国”,启发幼儿说说它的样子像什么,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版图,感受中国的大。
(2)分享交流。
结合世界地图,与幼儿一起小结:我们中国的地形图看起来象一只美丽的雄鸡,在世界上是很大的国家。
结合课件,欣赏中国的几大名景,感受中国辽阔的地域。
3、欣赏歌曲《大中国》。
(1)教师导语:有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让全世界的人一听就知道我们祖国有多大、多美,你们想听听看吗?
(2)幼儿欣赏歌曲1—2遍。
引导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听到这首歌时的感觉,感受歌曲气势雄壮的特点。
4、为歌曲选择乐器,并进行伴奏。
(1)出示各种乐器,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根据乐曲(歌词、旋律)选择适合的乐器。(提示:师逐句播放乐曲,逐句引导幼儿听音乐选择最适合的乐器)
(2)幼儿分组,尝试完整地为乐曲伴奏。
(3)请较有代表性的两组或三组幼儿上台进行表演,组织全体幼儿听一听、议一议:你认为哪一组选择的乐器最恰当,伴奏得最好听。
(4)结合节奏卡,进行集体演奏。
5、活动延伸:
(1)将《大中国》、《我爱你,中国》、《祖国是座大花园》等音乐磁带、乐器或相关的服饰、道具,放在音乐区供幼儿欣赏、伴奏和表演。
(2)提供中国地图样版,让幼儿玩拼图的游戏。
(3)提供中国各大风光景物、气候、人们的生活习俗等图书、图片、故事盒、VCD等,放于语言区,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中国的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他们开始有了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爱国情绪开始萌发,所以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这节课。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特别是通过图片的形式,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再加上筷子夹豆子的游戏,孩子们的竞赛意识得到了升华,总体来说,这次活动比较成功。
第四篇:大班社会教案:兄弟姐妹是一家
社会:《兄弟姐妹是一家》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汉、蒙、藏、维等五十多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
2、了解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少数民族图片、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多人很多人的国家,但是风俗习惯和生活的地方各不相同,所以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小朋友,你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你都知道哪些民族? 我们是哪个民族?
——汉族人吃的主要食物有哪些?生活习惯怎样?(请一个小朋友来讲一下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的历史,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中国南方仍以米食为主,有米饭、汤圆、粽子等;北方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饺子等。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
小结:在我们祖国汉族人口最多,其他几十个民族我们称它为——少数民族
二、民族娃娃来做客。
——出示民族娃娃:“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民族娃娃,你们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吗?”
——蒙古族服饰特点:穿长袍 带腰带 穿靴子,我们来听一下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人大多数住在蒙古包内。出行都以马代步。牧民多以牛、羊及奶食为主,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长筒皮靴。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坦率诚恳。在茫茫的草原上每一座蒙古包的主人都热情地留住相识或素不相识的客人。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主要总是把黄油、奶皮、奶酒、炒米及手扒羊肉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
——认识藏族娃娃:“我是藏族娃娃,我们穿的衣服是斜襟的,腰间扎一条彩色的小围裙,脖子上挂上彩珠,很漂亮;男子戴有沿的毡帽,劳动时常把一只袖子脱下来挂在腰间,便于活动。他们喜欢牧马牧牛,还喜欢喝酥油茶,来了尊贵的客人,会献哈达表示敬意。
——认识维吾尔族娃娃:头戴小方帽,头上扎着小辫子,我们听一下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维吾尔族流传着许多精彩的民间故事,尤其是《阿凡提的故事》在全中国乃至世界都广为知晓。饮食习惯西域风味浓烈,烤羊肉串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烤包子、油馓子、、拉面、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的食品。戴绣花帽和穿长统皮靴几乎是新疆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认识朝鲜族:“朝鲜族的女人梳一条长长的辫子,穿斜襟的连衣裙,男的穿宽松的对襟长裤,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打腰鼓,还喜欢荡秋千,玩跳板等体育活动。
三、观看图片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族、独龙族、彝族、傣族、珞巴族等等---还有很多民族我们这里没有展示,请你在课后和你的爸爸妈妈来找一下。刚才看了图片,虽然我们的服装不一样,吃的不一样,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都是中国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一家人。
——小结: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使他们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第五篇:小班主题教案 我们是一家
小班主题教案 我们是一家
主题由来
小班幼儿的触觉、感知觉发展相对滞后,对自己的身体了解的也不多,为了使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生成此主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兴趣。
2、使幼儿对自己的各个器官有初步的了解。
问题板块
幼儿提问:
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屁是哪来的?
主题壁报 教师引导:
利用各种材料,充分的让幼儿的手、眼、鼻、嘴等各种器官来感知来认识。
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如豆子、沙子、果壳、布片、砂纸、来做成作品布置主题墙《我们是一家》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图书区:
介绍人体各主要器官的图书。《牙齿的故事》、《鼻孔的故事》、《脚丫的故事》、《大家来大便》、《放屁》。
巧手区:投放各种不同质感的物品,不同味道的水,让幼儿尝试。
投放小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各器官。
家园合作
请家长每人带一面小镜子投放在巧手区,请幼儿观察。
向幼儿初步的介绍五官的保护方法。
请家长为幼儿带来各种果壳、各种豆类、各种废旧物品。
资源利用
1、上网查资料。计算机游戏:《认识我自己》
2、家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