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汇总30篇)

2023-03-28 09:2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汇总30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敬业与乐业教案(汇总30篇)》。

篇1: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超多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资料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好处。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齐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忙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之后,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能够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布置作业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就应怎样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潜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能够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搞笑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那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多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在发言中,有的学生只谈理论,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此刻就应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此刻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好处。

我设置的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用心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的看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的潜力。在辩论中,学生始终持续高昂的情绪,条理清楚说理有力,还有同学联系了自身实际,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实际教育好处。

篇2: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掌握几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字词:

旁骛(wù)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资料,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二、导入新课:

结合“知识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齐,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后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提示:引论——本论——结论)

明确: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4、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5、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之后,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感知课文资料

1、学生自读课文8-9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多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自己做一些短小议论文的练习。

篇3: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策略和方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麽观点的?

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佝偻 承蜩 倘若 亵渎 骈进 强聒

2、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4、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作业:1、书写字词

2、完成《目标》第一题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 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关于课后练习的`讨论:

“合理的生活”指什麽?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篇4: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

应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资料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联系实际,面向未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之后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期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教材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资料,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好处和作用。”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本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齐,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将《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课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有助于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3、学情分析:

九年级上册要重点学习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学生虽然对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对知识点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因此在该课的教学前,先要有一个知识的准备,简介议论文的一些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同时,九年级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应尽量和他们的自身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如“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

(3)摘录并积累超多经典语句、格言;

(4)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

2.潜力目标:

(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学会“举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快乐学习;

(3)培养学生构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超多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

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透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潜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资料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好处。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齐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忙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之后,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能够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布置作业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就应怎样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潜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能够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搞笑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那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多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在发言中,有的学生只谈理论,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此刻就应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此刻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好处。

我设置的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用心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的看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的潜力。在辩论中,学生始终持续高昂的情绪,条理清楚说理有力,还有同学联系了自身实际,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实际教育好处。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分析论证:有业(基础)

敬业(举例、引用)

乐业(比较、道理)

总结: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篇5: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选自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九上,此文是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

教学创意:抓住“研讨与练习”深思课文。

教学资料和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词句;感知文意。

一、学生自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章资料。

设计说明:学生直入文本,感受语言,感受文章资料,感受哲人风采。

二、积累词句

1.词语

做法:听写词语之后,在后面解释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理至易明言行相顾淘神费力不二法门强聒不舍敬业乐群

容赦征引旁骛拣择亵渎层累骈进

2.文中引用的格言名句。

做法:在文中画出这些句子,说说什么意思,并摘抄在摘抄本上。

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设计说明:这是对“读一读、写一写”的一个调整和扩展。说调整,也就是把教材安排的最后一项练习提前至比较靠前的学习活动,理解、积累了词句才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说扩展,不单指词语增加了几个,更为突出的是有了格言名句的积累。语文的学习紧紧抓住了语言。

三、思考: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引导学生继续深思:

1.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又谈了“有业”的问题呢?

2.摘录文中表达“敬业”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3.摘录文中表达“乐业”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一的第一问,是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文意的。那里有两个亮点:一是“继续深思”的第一题,是探究结构的问题,也是说理严密的问题(即表达一个观点是在什么前提下或在什么背景下);二是后两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抓住语句深深研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怎样来写的”。

四、议一议:

演讲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把这句话改为“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如此”,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结:

1.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心怀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2.“就应”表示理所当然,“总该”表示无论怎样必须如此,“总该”比“就应”更有强调的意味,表现出一代伟人对生活的强烈的职责心和钟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的高尚情操。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那里又设计成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是很好做答的,是一个梳理、概括的学习活动,也是一个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活动;第二个小问题透过对词语的推敲、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追寻梁先生对人生和事业至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研讨问题;诵读全文。

一、研讨课后习题二。

1.读题目。弄清题意和要求。

2.读例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揣摩两处的写法有何异同。

那里,在学生读书、揣摩的基础上,要穿插议论文小知识的介绍:

相同点:都是来表达一个观点,或者说都是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观点和看法叫论点。

不同点:前者是举一些事例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举例论证(又叫摆事实);

后者是讲一些道理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又叫讲道理)。

3.写小文。把阅读学到的方法透过实践运用加以消化吸收。学生思考“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和能证明“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例子,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成一段话,再口头交流。

设计说明:分三个步骤集中研讨课后习题二,拾级而上,层层深入。从读题目到读例文,从读例文到写小文,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能够说,这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微型写作训练。还穿插介绍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篇6: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⑵ 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⑶ 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2、能力目标:

⑴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⑵ 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⑶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德育目标:

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洁】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谁,辨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⑴ 认清对象,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⑵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⑶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⑷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辞,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⑴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

⑻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3、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⑴ 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⑵ 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 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去,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⑵ “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5、学生合作研讨:

⑴ 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⑵ 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⑶ 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⑴ 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⑵ 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6、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继续探究课文深层内涵。体会口语和演讲特点,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研读,深法理解课文内涵

1、听读课文录音,思考:

⑴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⑵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问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举出身边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与同学交流。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简要提示:

⑴ “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如:

①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

②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③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④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⑤ 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

⑥ 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等。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且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抛弃。

⑵ 留意身边生活,发现凡人琐事的意义。在交流中陶冶性情,增强学习精神。

篇7: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如果此刻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取哪种职业呢?

生1: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许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当一名画家,因为我喜欢画画,我想用我的笔描绘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当一名慈善家,把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使他们过上向我们一样幸福无忧的生活。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十分的远大,这天我们一齐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生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齐,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生2:他是清光绪举人。

生3:他和康有为领导的变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师:是阿,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学者,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诸多领域。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呢。

生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和乐业。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4)理解文章引用的材料和列举的事例。

(四)检查预习:

1、读一读,写一写:

师:老师明白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把你预习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出示大屏幕)

强聒不舍旁骛亵渎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强聒不舍不二法门

(五)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度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出示速度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回视,做的心到手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你认为作者所提的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六合作探究

1)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之后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紧接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之后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3)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是否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七文章我们已经赏析完了,你有何收获?能够对文章的观点,也但是本文的语言、论证方法以及梁启超本人进行评价。可结合自己的生活谈。

演讲和口语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用通俗的口语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为了把所要论述的问题清楚有条理地讲述出来,同时也是为了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文中用了不少的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把论述渐次引向纵深。

文章在介绍有业之必要时引用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一些话觉得好

八延伸作业

梁启超进行这次演讲的时候,是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在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观点有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作用,但在此刻看来,肯定有些思想已经不适时宜,这也就是我们的作业: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能够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篇8: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一)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二)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汇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篇9:《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策略方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佝偻 承蜩 倘若 亵渎 骈进 强聒

2、把握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4、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作业:

1、书写字词

2、完成《目标》第一题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关于课后练习的讨论:

“合理的生活”指什么?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课后记: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议论文,如果更好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给予学生议论文方面充分的指导,这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篇10:《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初读感知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合作赏析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合作赏析

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篇11:《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集合》,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概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本文字面上意思,熟悉课文内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学习并能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升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2、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大屏幕: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集合》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1、填空。

(1)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教诲( ) 解剖( ) 掠( )夺 骈( )进旁骛( ) 强聒( )不舍

(2)请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xiè( )渎 羡mù( ) gōu lóu( )( ) 承tiáo( )

2、词语解释: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③文章结尾处总结全文: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2、明确本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什么是“敬”

敬业 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与如何做到敬业

乐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乐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总结全文 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篇12:《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这篇文章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噗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三、整体感知

1、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难懂的句子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问题说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

二(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三(6、7):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

四(8):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

五(9):总结全文,主要强调“责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

相同点:

⑴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⑵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⑶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⑷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⑴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⑵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现在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来进一步解读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语句?

篇13:《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正音、义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

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朗读第5、6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6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四、小结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6段

3、探究练习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书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朗读第7段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做事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篇14:《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重点:

文章2-5段的教学上,因为这一部分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足,论证方法灵活,演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把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巧妙地使用论证方法为自己阐述的论点服务的,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演讲的特色。并且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方法,来自学课文的其他段落。这样以来,即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又能让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二)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出示大屏幕)

请一名学生领读(一词读两遍)

强聒不舍亵渎心无旁骛

2、回答预习问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

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理解:“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

(五)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那什么是敬业呢?

出示大屏: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师引导学生理解该句子

师引导生继续找句子

大屏:“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理解“心无旁骛”的意思。

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事例

提示:(出示大屏)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这两个事例正说明敬业的含义,认认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经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引导生分析: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

总结: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论述敬业的重要性,阐述敬业的含义的句子当然俯拾即是,可见作者的论述是针对性是相当明确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乐业呢?

师总结:综合上面同学们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总结的那样“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

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得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

(六)深入探究:

1、学习2-5自然段:

提问:初读课文时,老师首先就被课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师的原因?

师总结:这两种懒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看来真是无药可医,我相信咱们班没有这样的人。再猜猜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师引导学生分析

(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讲这几段时的语气)

师总结:我认为这一部分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无业的害处,这应该属于从反面论证,而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这是从正面进行事实论证,一反一正,说明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因而是正反对比论证。

其二:老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还应该是这一部分的结构。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要说的问题,然后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照应开头,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严密。

2、学习课文剩余部分。

师先总结一下我们学习2-5段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体会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和演讲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提问: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作者所说的天地间的第一等人呢?

出示大屏:独臂英雄丁晓兵,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20多年如一日的旅行当一名举人的责任,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10年时间排除各类炸弹1.5万余枚,用自己的性命安危换来他人的幸福。(教师出示大屏幕,展示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人的照片和事迹。让学生看看这些可敬的人)

师提问:同学能总结一下本篇文章演讲的特点?(学生边总结大屏幕边出示本篇演讲的特点: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②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③结合演讲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④通过设问、反问引出要阐述的问题,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注意)

(七)课堂练习:

背诵: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同学们在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的基础上,积累书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具体比赛要求见大屏幕,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八)总结提高:

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领悟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十)作业:

出示大屏:

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可以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板书: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论点:我确信…………不二法门。

分析问题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篇15:《敬业与乐业》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结构,理解文本的主题。

4.学习文本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的学习,对于议论文的结构,论点、论据、论证的理解不够深刻。

3重点难点

1.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3.对演讲稿的口语特色的体会。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结构,理解文本的主题。

4.学习文本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学时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教学活动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è dú):轻慢,不敬。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4.学生合作研讨: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篇16:《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摆事实”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三、整体感知

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用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布置作业

1.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 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敬”

敬业 论证 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与 如何做到敬业

乐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乐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总结全文 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篇17:《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九年级《敬业与乐业》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⑴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⑵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⑶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⑷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总结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粗读全文,然后提问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读议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层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第3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②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③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三、结合本文总结

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

四、总结归纳

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

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

五、布置作业文章

篇18:《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字词:

旁骛(w ) 拣(ji n)择 亵渎(xi d ) 骈(pi n)进

强聒(gu )不舍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后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提示:引论——本论——结论)

明确: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分析第一部分。

学生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古籍中的语句的原意混同,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论述了“敬业”的重要。

思考: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希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子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接着自己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第二课时

一、继续分析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课后的探究题一。(题目略)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并在书本上划出有关的句子。

明确:(见书本上的划线句)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①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②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

2、完成国标本学习指导用书上的题目。

篇19:《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理解不到位。另外,处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会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乐学”“乐业”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文章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

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我们学过他的《少年中国说》,一起来背诵一下最后一句话。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习的兴趣,再由熟悉的文本过渡到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环节二:圈点批注,玩游戏、理结构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在书的空白处适当写一写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学生活动:在书中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师引导:

第一个游戏:请从你画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话,这十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依次接龙,每人说一句话,互相订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观点。①“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②有业很必要③首先要敬业。④什么是敬业呢?⑤业有什么可敬呢?⑥为什么该敬呢?⑦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呢?⑧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⑨第二要乐业。⑩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第二个游戏:请从十个句子中删掉六句,保留四句话。这四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懂文章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从十句话中挑选文章的分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游戏升级版:只保留一句话,这句话是作者最想对我们说的。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筛选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三)环节三:分段研读,理结构、辨方法

教师引导:请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阐述作者是如何把“有业”部分说清楚的。提示:说清楚把什么问题说明白用什么方法即可。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梳理概括本部分各段文字的内容,关注论述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第2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言论,举了他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有业很重要。

第4段举了百丈禅师不工作不肯吃饭的例子,从正面阐明了有业的重要性。

第5段作者再次强调百行业为先的观点。

教师引导:课文6、7两段能调换位置吗?请根据我们学习“有业”部分学到的方法,自己分析第6、7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将“要敬业”这个观点阐述清楚的。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研读6、7两个自然段,概括段意,辨析两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6段:为什么敬业——分析问题;第7段:怎样敬业——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这是一篇演讲词,下面老师来朗读第8自然段的内容,大家听我朗读后提取作者对“乐业”的几点看法。根据图表中已给答案的格式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每句都要包含一个“乐”字,

______ ________

心专注 苦中寻乐

______ 乐趣无穷

孔子语 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朗读后根据回忆加以概括。

苦难免 乐在其中

心专注 苦中寻乐

有行动 乐趣无穷

孔子语 乐以忘忧

教师引导:为“乐业”部分补写一个能够证明观点的例子。

学生活动:调动知识储备,运用举例论证,证明本段观点。

(四)环节四:辨证思考,悟内容、说看法

教师引导: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你都同意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五)环节五:继续拓展,比类文、明关系

教师引导:阅读《怀疑与学问》一文。课文与拓展文的题目都是并列短语,试分析两个题目中各自的两个词语之间逻辑关系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阅读文章,梳理内容,判断题目中两个词语的关系。“敬业”与“乐业”就是递进关系;“怀疑”与“学问”是条件关系。

七、板书设计

篇20:《敬业与乐业》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

2、“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自己理想,长大后想做什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佳境界是以此为乐,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的演讲《敬业与乐业》,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著作涉及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遗《饮冰室合集》,1000余万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讲了哪了几个问题?

2、同桌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1、“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提出本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 (2~8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文章

1、学习第一部分:

生默读思考:演讲词开头交待题目来源的目的是什么?哪句话揭示论述中心?

明确: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也便于揭示论述要点。

2、学习第二部分:

⑴ 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生速读文后,找出每个问题段落。

2~5“有业”

6~7“敬业”

8“乐业”

⑵ 在“有业”这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⑶ 段论无业害处,先引用孔子的言论,然后评论,引用论证,从反面论证;

⑷ 段说明有业的重要,引用百丈禅师的事例,摆事实,正面论证;

⑸ 在3、4段基础上,自然 得出结论,1句是过渡句

3、总结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

从论证思路、中心句、重点句、论据、论证方法去分析。

4、学生阅读6、7段,从以上几方面来分析“敬业”,不理解处提出来。

交流:这部分先用朱子的话解释“敬”字含义,又论述了“为什么该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论证方法:引用论证(道理) 举例论证

论据: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论述。

小结:这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并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

五、布置作业

写写本课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乐业”部分:

⑴ 学生阅读、思考:

论证思路及方法:

明确:先反驳“做工好苦”,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

⑵ 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两个例子,学生可举身边的例子,也可举电视、报刊中的事例。

2、学习第三部分:

齐读,理解内容,勉励大家“敬业、爱业”。

二、品读文章

1、默读文章,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学生举例:

如“独独”“扯直耳朵来听”“淘神费力”……

2、文中设问句的使用:学生找出并勾画。

如:“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为什么该敬呢?”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体会作用:提炼出分论点,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三、探究活动

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

2、全班交流: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3、讨论练习四,以辩论的形式。

4、学了本文,我们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

四、积累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及类型,书写要规范。

五、小结

文化巨人梁启超以他丰厚的文化积累,为我们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希望同学们从中有所收获,相信对我们的一生是受用无穷的。

六、作业

课外阅读《少年中国说》。

篇21:《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案:精品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作者:教书育人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教案’精品教案敬业与乐业。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小黑板

课前学习:

收集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历史故事、作者资料,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了解议论文和演讲词的基础知识并制作小卡片。

课堂学习:

一:知识抢答,激趣导入

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有秩序地进行知识抢答。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可见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积累工作,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读梁启超的文章,学学如何才能做到”敬业“"乐业”。一生作主持人,简单宣布抢答规则后提问。问题:

①回顾我们所学的历史,请你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其他同学补充)

②凭记忆说出文中你认为重要或较难的生字词,标出音、形、义。

③你知道哪些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或历史故事?

④议论文包括哪三要素?有哪些论证方法?

二、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教案《‘教案’精品教案敬业与乐业》。

三:预习展示

1请展示出你最满意的一项预习成果。交流展示(明确:梁启超、生字词、体裁、课外相关积累。)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第2课时

①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一:背诵导入:

1背诵作者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具体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材料

1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引用的名人名言和所举的例子。

2探究: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言

3小结:所选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例如]:论证“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时,引用孔子与百丈禅师的话;论证“要敬业”时,引用朱熹对敬业的解释,引用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明确:

[引用的作用]: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引用的要求]:要引用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像名人名言,人们都认可的道理和真理、定理等。

三:合作交流,揣摩语言:

1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论述:

①勾画出最能引发你感受的语句加以揣摩。

②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勾画、交流

②请根据自己理解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个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②你能从身边发现一两个“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2小结: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因此演讲时多用口语,要求语言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清朝末年的书面语为文言文,所以本文在当时仍算运用了通俗易懂的口语,当然现在同学们难以感受其口语化也是在所难免。

四:课外延伸

语文活动--小小演讲台

以“敬业”或“乐业”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准备、演讲

课后学习:

整理修改你自己(或别人)的演讲稿,誊写到小作文本上。

篇22:《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质疑探究、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2)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板书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篇23:《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正音、义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朗读第5、6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6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四、小结

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6段

3、探究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书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朗读第7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做事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几条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资料卡片类别: 编号: 题目: 作者: 出处: 内容摘要:

四、小结

1、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⑴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⑵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 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背书第6段

篇24:《敬业与乐业》教案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属于议论性的文章。作者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理想的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后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一)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二)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篇25:《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 教学安排: 四课时

五. 教法与学法:

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板书课题)

(二) 走近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 检查预习情况:(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释义(并注意写法):

① 征引:引用。

② 佝偻gōulóu

③ 骈进pián

④ 亵渎(xièdú):轻慢,不庄重。

⑤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一点也不分心。 (骛wù)

⑥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⑦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 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⑨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 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聒guō)

(四) 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

1. 播放教学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

(1) 从题目上来看,本文谈论的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

(对职业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2)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在文中划出能明确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读一读,好好揣摩。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五) 课时小结:

1. 本节课主要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2. 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见解。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字词导入。

(一) 提问:

本文从文体上看,既是一篇演讲辞,更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那么什么叫“论点”?什么叫“论据”?什么又叫“论证”呢?

举例引导:(举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做例子)

小丘同学学习怎么样? ----------讨论的问题

↓↓

小丘同学学习认真,成绩好! ----------你的看法,观点

↑↑

小丘同学上次月考成绩总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据,事实

(二) 像上例中,你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点,在议论文中,就叫做“论点”。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材料和依据,就叫做“论据”。而运用那些材料和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就叫做“论证”。(板书议论文三要素)

(三) 文章标题为“敬业与乐业”,那么,它是讨论关于什么问题的呢? 试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对职业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课文第5段: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要敬业与乐业。)

(四) 认真朗读课文,思考:

1. 文中除了谈论“敬业”与“乐业”外,还谈论了什么问题呢?(有业)(课文第3段: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2. 根据作者先后所谈论的问题,将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层(1--5)有业; 第二层(6--7)敬业;第三层(8)乐业。

(五) 赏析第一层:仔细朗读(1―5段)

1.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找了哪些材料依据?

(1) 孔子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 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2. 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 请你再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1)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

(2)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4) 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六) 课时小结

1. 本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2. 领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导论证“有业之必要”的。

【第三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议论文知识导入。(论点,论据,论证)

(一) 赏析第二层:仔细朗读(6―7段)

1. 假设是你,你打算怎样来证明“要敬业”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

2. 本文作者梁启超先生又是怎样证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据?

(1) 朱子的话;

(2) 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

(3) 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4) 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

(5) 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话。

3. 思考:这些依据有什么特点?可以大致分成几类?

明确:

第一类(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类(2)(3)(4)都是实际的事例。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明白论据的两种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二) 再次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证明这一论点的?

明确:

(1) 什么是“敬” ----主一无适便是敬

↓↓

(2) 为什么要“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3) 怎样“敬”----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三) 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假如把“学业”当成是你的“业”,那么,学习了本节课后,你认为该怎样“敬业”?

(学生讨论)

(四) 课时小结

1. 本节课时着重研讨作者论证“敬业”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明白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四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

(一) 赏析第三层:请同学们默读第8段

1. 作者论证完了“有业”和“敬业”之后,紧接着又是怎样论证“乐业”的呢?

梁启超先生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

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2. 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3.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举了哪几条理由?你能不能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示例: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正是这种“乐业”的精神,成就了她们非凡的人生与辉煌的事业。)

(二) 综合全文,思考:文末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

(1)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业)

(2) 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敬业)

(3) 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乐业)

(三) 质疑探究

作者在论述“敬业”的问题时,提到“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学生讨论)

(四) 课时总结

1. 本文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思想主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 写作特点:

(1) 论证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三层分别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2) 论证说理,引经据典。本文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大禅师,都被作者拿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3) 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五) 作业布置

(1)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好好揣摩。

(2) 根据本文所学的议论文知识,试写一篇以“自信”为话题的议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教学总结】

课文是梁启超先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篇文章,既是议论文,又是演讲词。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决定重点讲议论文的知识,少讲演讲稿的知识点。为此先讲了议论文的相关常识,然后把本文当成议论文的典范给学生将如何阅读议论文。

我们共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迅速地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了作者围绕中心论点所谈的几个主要问题。可以说没什么难度,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到位。

第二课时我们把重点设置为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学生在判断论证方法时大都很精准,但是在说其作用时,尚不会运用议论文的术语,说的是五花八门、词不达意。另外,对于敬业、乐业意义的理解上谈的太少,忽略了学生精神视野的拓展。应该让学生找出一些“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从而引导孩子们思索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如何把握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做书中所写的两等苦人,还是从学习中找到趣味?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想通过一篇议论文的学习,就让孩子们掌握住答题方法,其结果肯定是会让人失望的。议论文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必须通过做题才能逐步掌握。可是,我们的老师却把所谓的答题套路直接给学生,让其背的烂熟,并在课堂上进行默写,我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有何乐趣,这样孩子们就会做议论文阅读题了吗?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们敬学、乐学吗?

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多读、多思、多发言,让他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乐在其中。

篇26:《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阅读课文,掌握字词。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学习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业、敬业、乐业。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2、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3、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预习目标: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②亵渎()():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佝偻承蜩倘若亵渎骈进强聒

③征引:④骈()进:

⑤敬业乐群:⑥断章取义:

⑦不二法门:⑧言行相顾:

⑨强聒不舍():⑩安其居,乐其业:

2、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4、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5、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6、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

7、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二、课堂展示:

(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

(三)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2、文章结尾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试用自己的话谈谈“合理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4、“合理的生活”指什麽?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3、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中作者的观点在那个时代而言不无道理,如今你对他的某些观点、某些说法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吗?若有,试作一简要说明。

4、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朗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小结:

三、巩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类型、句子、出处

(二)联系实际写一篇你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300字左右。

(三)阅读第八段回答问题。

1、作者在开头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息声中谈起,有什么用意?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这一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3、试概括作者列举的四个理由。

4、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例子。

篇27:《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结构安排。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文章结构人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介绍作者。

(1)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旁鹜亵渎骈进强聒不舍

明确:(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做到了。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②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观点:要敬业。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什么是敬。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什么是敬业。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③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④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篇28: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初步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教学录音及设备。

3.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教学安排:四课时

五、教法与学法:

1.朗读法。

2.品悟法。

六、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检查预习情况:(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释义(并注意写法):

①征引:引用。

②佝偻gōulóu

③骈进pián

④亵渎(xièdú):轻慢,不庄重。

⑤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一点也不分心。(骛wù)

⑥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⑦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⑨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聒guō)

(四)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

1.播放教学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

(1)从题目上来看,本文谈论的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

(对职业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2)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在文中划出能明确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读一读,好好揣摩。

篇29: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方法:

研讨探究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题解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讨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篇30: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初步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教学录音及设备。

3.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教学安排:四课时

五、教法与学法:

1.朗读法。

2.品悟法。

六、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检查预习情况:(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释义(并注意写法):

①征引:引用。

②佝偻gōulóu

③骈进pián

④亵渎(xièdú):轻慢,不庄重。

⑤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一点也不分心。(骛wù)

⑥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⑦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⑨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聒guō)

(四)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

1.播放教学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

(1)从题目上来看,本文谈论的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

(对职业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2)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在文中划出能明确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读一读,好好揣摩。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五)课时小结:

1.本节课主要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2.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见解。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字词导入。

(一)提问:

本文从文体上看,既是一篇演讲辞,更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那么什么叫“论点”?什么叫“论据”?什么又叫“论证”呢?

举例引导:(举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做例子)

小丘同学学习怎么样?----------讨论的问题

↓↓

小丘同学学习认真,成绩好!­­­­-----­­­­­­­­­­­­­­­­­­­­-----你的看法,观点

↑↑

小丘同学上次月考成绩总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据,事实

(二)像上例中,你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点,在议论文中,就叫做“论点”。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材料和依据,就叫做“论据”。而运用那些材料和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就叫做“论证”。(板书议论文三要素)

(三)文章标题为“敬业与乐业”,那么,它是讨论关于什么问题的呢?试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对职业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课文第5段: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liuxue86.com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要敬业与乐业。)

(四)认真朗读课文,思考:

1.文中除了谈论“敬业”与“乐业”外,还谈论了什么问题呢?(有业)(课文第3段: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2根据作者先后所谈论的问题,将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层(1--5)有业;第二层(6--7)敬业;第三层(8)乐业。

(五)赏析第一层:仔细朗读(1—5段)

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找了哪些材料依据?

(1)孔子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2.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请你再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

(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4)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六)课时小结

1.本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2.领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导论证“有业之必要”的。

【第三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议论文知识导入。(论点,论据,论证)

(一)赏析第二层:仔细朗读(6—7段)

1.假设是你,你打算怎样来证明“要敬业”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

2.本文作者梁启超先生又是怎样证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据?

(1)朱子的话;

(2)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

(3)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4)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

(5)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话。

3.思考:这些依据有什么特点?可以大致分成几类?

明确:

第一类(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类(2)(3)(4)都是实际的事例。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明白论据的两种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二)再次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证明这一论点的?

明确:

(1)什么是“敬”----主一无适便是敬

↓↓

(2)为什么要“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3)怎样“敬”----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三)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假如把“学业”当成是你的“业”,那么,学习了本节课后,你认为该怎样“敬业”?

(学生讨论)

(四)课时小结

1.本节课时着重研讨作者论证“敬业”的过程。

2.引导学生明白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四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

(一)赏析第三层:请同学们默读第8段

1.作者论证完了“有业”和“敬业”之后,紧接着又是怎样论证“乐业”的呢?

梁启超先生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

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2.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3.“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举了哪几条理由?你能不能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示例: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正是这种“乐业”的精神,成就了她们非凡的人生与辉煌的事业。)

(二)综合全文,思考:文末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

(1)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业)

(2)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敬业)

(3)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乐业)

(三)质疑探究

作者在论述“敬业”的问题时,提到“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学生讨论)

(四)课时总结

1本文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思想主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三层分别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2)论证说理,引经据典。本文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大禅师,都被作者拿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3)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五)作业布置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好好揣摩。

(2)根据本文所学的议论文知识,试写一篇以“自信”为话题的议论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下载敬业与乐业教案(汇总30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敬业与乐业教案(汇总30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4.仔细体会演......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通过归纳段落大意,把握文中的行文思路,明确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能......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论证思维。2.过程方法目标:初步懂得抓住中心句、主旨......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4.仔细体会演讲......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如“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1 教案:精品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作者:教书育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教案’精品教案敬业与乐业。2......

    敬业与乐业教案

    雨说 【教学目标】: 1、整体了解诗歌内容〃理解把握诗歌的感情。 2、品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 3、体会诗人对祖国的关注〃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