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教材分析:《雨巷》是语文必修二现代诗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感悟诗情诗意,认识现代诗歌的特点。《雨巷》是一首象征诗,表现了五四运动中激昂飞腾的理想同大革命失败的现实脱节的悲剧感,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将大革命失败时的那份忧郁浪漫化,诗中描写的一切,悠长寂寥的雨巷,彳亍的丁香姑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其象征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现代诗歌,懂得一些鉴赏诗的基本方法,但象征诗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理解象征手法还有一定难度。另外本诗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其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 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理解文章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3 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教学重点:诵读与鉴赏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朗读法、感悟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雨)问:“当同学们看到这雨个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我出道选择题,当你看到雨这个字的时候,你是高兴还是悲伤还是忧郁?”“忧郁!”“是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板书:巷)那么“巷”呢?(„„)“巷,在北方,被称做胡同,南方称做弄堂。就像南北方人一样,南北方的胡同也不尽相同。北方胡同像北方人,直来直去,如果是斜街,就注明。南方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柯灵的《巷》来回答。”“江南的巷,像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有如古代的少女,优娴贞静。”“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现在请同学回答当你看到“巷”字时的感受。“寂静。”“在如此忧郁的天气里,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板书:戴望舒)
二、作者简介
有哪位同学起来讲讲他所知道的戴望舒?(„„)(板书:
一、作者简介: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刚才某某同学讲了他所了解的戴望舒,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他的笔名望舒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戴望舒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他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三、整体感知
1我们先听一段《雨巷》的配乐朗诵。2听完录音,大家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那么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情绪?
低沉幽怨。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3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地齐读文章,然后我请同学将诗歌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从而了解文章大意。
第一层:(1)“我”希望遇见丁香姑娘。第二层:(2-6)“我”遇见丁香姑娘。
第三层:(7)“我”希望再次遇见丁香姑娘。(板书:
二、划分层次„„)
四、由意象体验意境
品味诗歌,最重要的就是品味诗歌中的意向。“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也就是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即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请同学们指出文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板书:
三、意境美:我、雨巷、丁香、姑娘、油纸伞、颓圮的篱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层赏析诗歌,着重品味意向。
第一节,请某某同学朗读一下第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节描写了什么样的一副画面?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江南小巷的雨景图。雨巷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象?首先要明确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雨的诗歌?(„„)宋人秦观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来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的经典意象,给人以凄凉、哀伤之感.。那么巷呢?哪位同学起来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巷。(„„)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有雨的南方小巷更是给人孤寂、冷清、沧桑之感。”(板书:、凄凉、孤寂、沧桑。)文中用 “悠长”写出了小巷的什么?幽深;“寂寥”呢?表明了这是一条空巷。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联系全诗,找出描写“我”心情的词语。独自、彷徨。这些词语写出了“我”我的心情很压抑,“我”是一个忧伤、迷茫的独行者。(忧伤、迷茫)但同时也有所追求,因为“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里为什么要用“结”字? “结”字写出丁香花的形状。丁香花,纤小柔弱,花片单薄,花蕾不绽放,丛生如结,密集成圆锥形的花序。象征情结或心结。“结”,有凝固、阴郁的特质,写出了姑娘忧郁的气质,从骨子里散发出淡淡的哀愁,弥漫周身。第二节:这个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请某某同学们读出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为什么要把姑娘形容成丁香,而不形容成荷花、梅花或是牡丹呢?丁香颜色多为紫色或白色,紫色代表什么?高贵,白色呢?纯洁。丁香颜色淡雅不轻佻,香气细沉清新,所以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虽然娇美,但是开在暮春时节,容易凋谢,所以诗人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丁香的诗歌?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璟:“青鸟不传云外心,丁香空姐雨中愁”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板书:美丽、高洁、愁怨)第三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姑娘虽然很美,但是她却和我一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板书:冷漠、凄清、惆怅)这里姑娘为什么是撑着油纸伞而不是阳伞呢?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白蛇传》。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那么油纸伞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油纸伞这一传统意象给人以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这样就给全诗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烘托了姑娘的形象,让人可以想见这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一把油纸伞在风雨中独自彷徨、彳亍,黯然神伤的形象。(板书:复古、怀旧、神秘)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是组一近镜头描写。姑娘终于在我的期盼中来到了,她走进了、走进了,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我本以为我们会擦出火花,然而,她却只是透出了太细一般的眼光,就像梦一般的飘过了。这里的飘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要用飘,而不用走呢?飘能表现出姑娘的体态轻盈娇小,并且“飘”字无声无息,符合忧伤哀怨的基调,同学们知道哪些含有飘字的词语?飘忽不定,飘渺,飘飘然。所以说飘字是不是也让人感觉捉摸不定,不能把握的感觉?这样也就写出了丁香姑娘虽然很美丽,但是可望而不可及。
第五节,“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梦中相见的女郎,是“我”日思夜想的人,可是还没有来得及倾诉衷肠,就从“我身旁飘过”第四节中“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来了,第五节中“像丁香一样的姑娘”走了,来的短促,走的匆忙,这会给“我”留下多少忧伤?在这里,“我”的孤独、忧伤、彷徨,甚至失望,一齐涌上来。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意象,颓圮的篱墙。颓圮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生僻的词语,谁知道颓圮是什么意思?颓圮就是坍塌、破败的意思。用“颓圮”形容小巷,就给人一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受。(板书:凄凉、、衰败)第六节,“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本节照应第二、四节。来时的美好的颜色、丁香的芬芳,现在已消散的无影无踪。姑娘出现了,姑娘走远了,她的颜色,她的芬芳甚至她的太息与惆怅,全都消散了。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就像丁香花一样是短暂容易凋谢的。
第七节,最后一节,请某某起来读一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句有什么作用?照应第一节,再一次描绘出一幅寂寥、凄清的江南雨巷图。那么它与第一节有什么不同?它与第一节只有一字只差。把第一节的“逢”字改成了“飘”字。这两个字有何不同?诗人为什么这样用?“逢”字给人感觉真实可及,看得见摸得着。“飘”字显得虚无飘渺了一些。这两个字体现了“我”的心理变化,一开始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后来我发现“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望而不可即,只希望她飘过,我就能够知足了。
五、象征
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真实生活的具体写照吗?(„„)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的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的抒情形象。我们之前就介绍过,戴望舒的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有谁知道象征主义是什么?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纪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要知道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象征着什么?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那么在1927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大革命失败,戴望舒当时才21岁,正式血气方刚的年龄,作为一个进步青年,他参加了不少进步活动。但在这时却遭到突如其来的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从高潮跌入低谷,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望着新的希望的出现。《雨巷》就是戴望舒在失望但又怀有希望的这种情绪下写的。这样看来丁香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化身,而雨巷就是黑暗现实的象征。(板书:象征意义:丁香姑娘—美好理想 雨巷--黑暗现实)
六、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荡气回肠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音乐美(板书:音乐美)。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1、首尾呼应: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2、押韵:全诗共七节,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都押一个韵ang二次到三次,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出现,形成一种悠长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的情调。
3、复沓句式::以第三节为例“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节”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的回环叠唱的效果。
4、词的重叠:如“悠长悠长”,“哀怨,哀怨又彷徨”,“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词的重叠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使诗歌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
5、排比:“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刻画出了丁香姑娘的形象。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七、齐声朗读 赏析完了整诗,我想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比之前达到了一个高度,那么让我们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次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意境美以及音乐美。
八、布置作业
最后我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搜集整理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竹、松、荷、月、流水、乌鸦、寒蝉等等,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一、作者简介
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象征主义。
二、划分层次
第一层:(1)“我”希望遇见丁香姑娘。第二层:(2-6)“我”遇见丁香姑娘。第三层:(7)“我”希望再次遇见丁香姑娘。
三、意境美
意象:雨巷、我 丁香、姑娘、油纸伞、颓圮的篱墙
凄凉 忧伤 美丽 冷漠 复古 凄凉 孤寂 迷茫 高洁 凄清 怀旧 衰败
愁怨 惆怅 神秘 象征意义:丁香姑娘—美好理想 雨巷--黑暗现实
四、音乐美
1、首尾呼应
2、押韵
3、复沓句式
4、词的重叠
5、排比
第二篇:雨巷 教案
课
题:
雨巷
教学目标:
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2 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3 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① 确定情感基调 ② 确立语速③ 确定诗句的停顿④ 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字词积累
巷道
(Hang)
街巷(xiàng)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惆怅(chóu chàng)
篱墙(lí)
五、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时间:暮春 地点:雨巷
人物:丁香姑娘 我 环境:细雨迷蒙 道具:油纸伞
故事: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六、思考: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意象:
明确:有6个
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篱墙、我 1.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寂,凄清的氛围。
2.雨巷:悠长 寂寥 狭窄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3.篱笆墙:颓圯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4.丁香:首诗整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丁香纤小文弱、清香优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丁香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花虽美,但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很容易消失离去的。5.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哀怨、凄婉 佛曰: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 6.象征: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7.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8.丁香姑娘美在何处?
外表美: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气质美: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古典美:在古老的雨巷,在悠长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撑一把油纸伞,与周围古朴环境完美融合,显示出古典的情味。
9.我: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是个怀着“希望”的,有美好理想追求的青年形象,但又是孤独、迷茫的。我:一个孤独的游子形象,一个理想的追求者。
我,一个孤独忧愁的青年男子,在绵绵雨巷,渴望邂逅一位美丽的丁香姑 娘,从这一层面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爱情
远大理想 人生信念 美好事物(丁香姑娘象征)
七、本诗主旨:《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八、作者用雨巷、丁香这几个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四·一二”政变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
因梦想幻灭而产生的悲剧美
九、艺术特色
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3、叠词的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4、押ang韵,排比。共七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韵2-3次,一韵到底。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音节舒缓悠扬,有一种音乐美。
十、集体朗诵,品味诗歌凄清惆怅的意境美与哀婉和谐的音乐美。
第三篇:《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文学意象的知识分析《雨巷》的象征主义特色,解读《雨巷》的情感内涵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教学难点
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请大家认真聆听,这首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呢?
明确:美丽、哀怨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雨巷》是根据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歌,走进江南的雨巷,去体会戴望舒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诚挚。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反响很大,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感知诗歌《雨巷》
。学生合上书本。静听
1、放录音(第一遍)
。学生同时看书。
2、放录音(第二遍)
3、教师提问:课文读完了,这首诗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归纳: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这也是一种美。
4、放录音(第三遍)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5、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6、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丁香又名百结,愁怨是它生命的基调。丁香花是唐诗里一组低婉的音符,是诗人笔下流泻的哀怨的意象。古诗中,丁香常与愁心相连,是忧愁的象征。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①油纸伞:烘托了一种复古、怀旧、迷蒙、神秘的氛围。
②篱墙:“颓圮”的篱墙,烘托了一种破败的、萧索的气氛。
③雨巷:幽深、寂静、狭窄而寂寥,阴沉、朦胧,没有生机、没有活力。
小结:意象①②③象征了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
④丁香:美丽、纤柔、娇弱、易谢、轻盈、高洁、冷艳、素雅。雨中丁香更显美丽。
7、你心中的丁香姑娘是什么样的?下列人物中哪一个与你心中的丁香姑娘相近?
(1)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黛玉)
(3)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王熙凤)
小结:与黛玉相近,“泪”“愁”“神仙”是他们的相似处。清白的、高傲的人生,又如梦一样消逝。
8、《雨巷》从哪些方面具体的描写丁香姑娘?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从姑娘的步履、颜色、芬芳、眼光、太息来描写。她是一个惆怅的、凄婉迷茫的、充满哀愁的女郎;她如梦一般飘过,有着虚无缥缈的特点。
文学是时代的足音。1927年的文人中,闻一多结束诗人生涯转入学术研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寻求暂时的平静,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告别了黑暗而喧嚣的世界„„只有鲁迅在绝望中依然坚持战斗的姿态。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像《雨巷》中的“我”一样,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又感觉到理想如梦一样渺茫,难以实现。
9、丁香姑娘有何象征意义?
(1)以花喻人是古人的传统。丁香是传统的意象。古诗中的丁香是愁怨的化身。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则突出了它的芬芳、颜色,从而成为美好的代称。
(2)五四时期西学东渐,西方的思想影响着当时的青年们。戴望舒受西方影响而产生的欣赏甚至崇拜女性的态度,在中国古代是未曾出现过的。
小结: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丁香姑娘就像一个完美恋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了主题的多义性,这是现代派诗歌的特点。
10、作品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忧郁、低徊、孤寂的知识分子形象,向往追求美好的希望。希望破灭后,无助、迷茫、感伤,又有所期待。
正如高尔基在《保尔·魏尔仑和颓废派》所言:“在那些总是忧郁的、流露着深深苦闷的诗里,可以清晰地听到绝望的哀号以及渴望光明、纯洁、多愁善感的心灵的苦恼。”
四、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概括《雨巷》的主题。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是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生理想的幻灭在心中的投影。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清雅、凄美、飘渺、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理想和人生的美好追求,表现了作者当时迷惘、感伤而坚贞的情怀。
五、作业
试将《雨巷》改写成一篇500字的抒情散文。
第四篇:《雨巷》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时间: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回顾
五四运动以前的诗,多表现诗人对民族苦难的忧伤和心中疾愤,格调哀婉低沉;五四运动以后的诗,爱国主义成为中心主题,诗风变得雄浑豪放。《女神》(郭沫若新诗的代表作)表现出对旧社会彻底的叛道精神,对未来布满殷切期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奔放豪迈的自由诗体为新诗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板书)
三:新课讲解,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2,《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小行,这首诗既实有虚。2,朗读
(1)教师朗读一遍(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2)学生齐读(学生结合生活阅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并叫一学生到黑板那画出来。)3,课文分析
(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一)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因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二)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漂亮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娘,一样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2),“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明确:《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1927年3月,他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忍受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3),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飘”字改成“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梦”构成了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4)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
明确:1,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
2,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5)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明确:不可去掉。“在雨的哀曲里”,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这个悲剧是漂亮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样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
(6)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因为她最佳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7)试概括本诗的特点,(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
明确: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的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2,音节和谐,节奏优雅。
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却很鲜明,如: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4,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
拓展研究
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明确: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
观点二: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根本说不出来。这时“她”
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偶了新的熟悉。
五,作业设计
以“丁香”“雨巷”等为意象,写一篇关于江南小巷的短文,要求文采丰富,不少于300字。
六 板书设计
雨巷------戴望舒
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 1,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
2,姑娘梦幻般的出现,带着太息般的眼光
3,姑娘梦幻般的飘逝,走进雨巷
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雨巷
教学过程 :
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读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熬过了《黑八月》,现在,让我们走进江南的雨巷,体验诗人戴望舒独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后走进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聆听《雨巷》诗朗诵。
2、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3、齐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4、讨论明确: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1:这是一首爱情诗。
生2: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屏幕显示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派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
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雨巷》教案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生1:我喜欢“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
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生3:“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二、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理清思路[学生口头回答,屏幕逐步显示下边内容]: 我 希望逢着 丁香姑娘 走近我
(追求)飘过 我身旁 到了 篱墙
(照应)
走尽 雨巷……
我 希望飘过 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讨论后归纳: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2、品味语言[屏幕显示下边词语]:
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教师口头提示]: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学生答问]: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
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
诗人的伤感、迷惘。
3、把握特色[学生讨论后,屏幕显示参考答案]: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
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读
1、说说丁香姑娘形象
[学生回答]:
生1:丁香姑娘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形象,既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也是作者驰骋艺术想象所产生的艺术形象。
生2:作者描写她的颜色、芬芳,希望丁香姑娘的外表和内心都是很美丽的,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就是要像丁香姑娘一
样的美好。
生3:“寂寞”、“走尽、“像梦一样的飘过”,说明丁香姑娘就像美好的理想难以实现,缥缈、迷茫。
生4:丁香姑娘是一种象征性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人就把丁香作为愁心的象征。丁香姑娘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愁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师归纳,屏幕上显示下边的文字]:
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仅供参考)
2、布置作业
题目:《雨巷》已谱成歌曲,改成歌词的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欣赏歌曲之后,找出改动的地方,书面写出对此改动的看法。(课内欣赏歌曲,课后写到语文作业 本上)
3、学唱歌曲
播放视频:《雨巷》歌(刘天华作曲,罗京、虞梦唱),学
生跟随着吟唱。
4、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读课文,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写了六个意象;进一步品味精读,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把握了诗歌的特色;同学们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经历来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最后,同唱《雨巷》歌,得到了美的享受。通过练习和课外阅读,我们的学习会进
一步拓展延伸。今后阅读欣赏时歌时可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这三个步骤来进行。下课!
案例评析:
这个案例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采用“三读”的方法,精选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利用泡泡、视频、音频、电影剪辑手
段做出精美的课件,加上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把观赏、朗读、阅读、理解、体验、口头表达、深情吟唱、延伸、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了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一节课里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对课文的拓展,比如对丁香姑娘形象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说明:本案例有课件和课堂录像,可结合起来看。
雨巷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 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4、掌握诗歌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1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多媒体手段:
1、录音机; 2、投影仪。教学过程 及步骤:
一、导入 课文:
导语 设计:我们在前阶段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这两首诗歌都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介绍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感知)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初步感知诗歌《雨巷》(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
1、放录音(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放完。2、放录音(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3、教师提问: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持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归纳: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心里难受吗?想去安慰一下诗人吗? 对。有难受感我们就基本上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我们品质良好,有同情心。
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4、刚才,我们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感觉和体验。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
我们已经知道,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下面我们来放录音。大家一边听一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是形象的内容。(放录音第三遍)。
5、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结合第1-4号张投影片)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附全诗)全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
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五、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通过感受投影中的意境来体会诗歌中的艺术特色)《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3.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最后通过第四次录音再次感悟诗歌的意境和节奏)
六、随堂练习:(另附)[附]:教学投影片
(一)作者照片(二)雨巷片段投影片
第五篇: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教学步骤】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么,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类似于百合。暮春季节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多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
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花为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
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