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

时间:2019-05-11 22:2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匆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匆匆》教案》。

第一篇:《匆匆》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

重庆石柱黄水镇小学谭顶梅

教材简析:

《匆匆》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远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社会没有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时光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怜惜之情,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唤起珍惜时间、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意识。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的表达手法及紧扣主题的写作方法。分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3、感悟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思想意思识。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那么,你们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和警句?

板书:匆匆朱自清

二、了解作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三、教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的什么内容,培养学生整体理解、感知的能力。)

1、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2、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3、老师小结。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采用小组结合,分析讨论、概括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

1、指名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划分段落,总结段意

六、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文题目,朗读导入

1、板书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以读促悟,分析了文章的结构,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依然以读的方式分析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进一步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特色,欣赏文章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意境

二、品读好句

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及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句段的特色,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三、体会特色

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文章都有哪些特别之处。(修辞手法、叠词、短句的运用、首尾呼应„„)

四、赏析全文

《匆匆》是朱自清笔下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作者思绪万千,带着饱满的情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句,以细腻独特的笔触,形象奇妙的构思,写出了自己无法挽留时间的感慨及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作者匠心独运,在作者不断的追问、反问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不甘心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

五、升华感悟

板书设计:

匆匆朱自清

过去——无奈 时光匆匆

一去不复返现在——反思珍惜时光

未来——追求

第二篇:匆匆教案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生字词,2.学习散文语言及写作手法

3.明白时光匆匆,容颜易老,要珍惜时间。

二、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 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重点:理解本文中大量的修辞手法(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太阳他有脚啊„..)

难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时光的飞逝。

三、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找出生字词。

读课文,找出(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徘徊)生字词,引导发音。过度: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3、认真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A“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读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是这种感受?

B反复吟读,说说自己的感想。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

2)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请同学们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4)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5)怎样理解“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6)“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4、重点句子理解仿写

1)“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理解:徘徊罢了 匆匆罢了

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

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理解画横线部分,体会作者感情。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四、升华体会

此时,我们再看课题《匆匆》,你会觉得它是作者对我们发出的一种怎样的声音?

在这种声音中,让我们齐读 课文最后一段中作者再次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五、情感倾诉

同学们,时光老人在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时间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第三篇:《匆匆》教案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情感奠基。

1、学生自由背诵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辅之师生课外资料的有机融合,更利于学生提早进入文本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以我来读读、我来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字词和读文情况。

2、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品读欣赏,个性感悟。

1、默读。圈点批画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揣摩体会。

2、精读。学生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品词析句,深层研读。然后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好朋友交流研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接触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同时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重点指导: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

(这些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等手法,读起来格外轻巧婉转,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赏读。以挑战擂主的形式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也可以背诵积累。

(竞赛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体现了由会读书到读好书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散文、诗词、格言警句。

2、从写名言的视角,让学生仿照名人写出自己的名言。

3、课外阅读建议(可从中任意选择):

继续查找有关时间方面的资料,召开惜时交流会;

阅读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录制朗读录音带,也可找伙伴合作进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匆匆教案

课题

匆匆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

重点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

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重点学习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

教具

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名言导入,学习新课。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

【出示课件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感受时光给予他的触动。

3.板书课题

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

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出示课件3】

师小结要点: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珍惜时光的名言、诗句,感受时光飞逝的无奈,较为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关注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用心书写的良好习惯。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播放范读音频。【出示课件4】

2.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出示课件5】

4.指导生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出示课件6】

预设:

(1)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交流:“涔涔”指流汗状,“潸潸”形容泪流不止。为什么作者会“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与悲伤)

(2)出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交流:什么叫“挪移”?(移动)可以说汽车在马路上挪移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动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写“挪”字,上下不平齐,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同样宽。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交流:“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词法,“蒸”就是“蒸发”,“融”就是融化,合起来就是“蒸发融化

”的意思。

三、整体切入,局部赏读。

(一)再读课文,整体入手

1.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出示“品读助手”【出示课件7】:

(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

(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

(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

师提示: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

(二)局部赏读,深入体会

1.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了对时间匆匆的感悟?

2.重点句子点拨【出示课件8】: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师引导学生交流: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板书: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借助排比、反问的特殊句式来背)

3.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

4.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点拨【出示课件9】: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板书:具体说明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2)对话交流:“八千个日子”有多少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点拨: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时年24岁,“八千多个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情绪。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4)指导背诵

教师点拨:对于1、2自然段的背诵,可以借助排比、反问、比喻的特殊句式来背,还可以结合作者表达的对时光逝去的无奈的感情来背诵。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回顾本文出现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写法。

从怎样把难句子读顺的指导到对生字新词的释疑,再到对写字的训练,扎实地上好语文课。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回顾知识,总结提高。

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1、2自然段。

本文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课文的要求。教师要从关注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语感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背诵。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注音。

涔涔

潸潸

赤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俐

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确乎:

涔涔:

潸潸:

徘徊:

三、读句子,看看下面各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括号中。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四、填空。

《匆匆》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

【答案】

一、chén

shān

lūo

pái

huái

zhē

wǎn

zhēng

róng

líng

二、略

三、1.比喻2.拟人3.反问4.排比5.设问

四、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时间流逝的踪迹

《春》《背影》等。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3)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2.课文接下来是如何写出时间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32)分钟

二、精读课文,运用语言

1.指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出示课件10】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2.谁来说说,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

用“……的时候,从

……

过去

引导学生来说。

引导学生概括:作者认为时间浪费在洗手、吃饭、沉默、睡觉、叹息等事情上了。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板书:跨过

飞去

溜去

闪过)

4.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5.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饭、睡觉、叹息等等中溜走。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也有四千多个日子从手中溜去,这些日子是怎样溜走的呢?赶快拿起笔来,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

写法点拨:(1)这段话抓住了生活中最细微平常的事例来写,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动词灵活多变的运用,赋予时间以人的灵性,这样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就变得具体可感了。

6.自由练写

例:写字的时候,时间从笔尖跳过;睡觉的时候,时间从梦中逃走;跑步的时候,时间从脚步声中悄然离去;看书的时候,时间从字里行间溜走。

三、感悟时间,体会感情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了哪些感慨?

2.师引导学生概括第四自然段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的感慨:

【出示课件11】

(1)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引导学生概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句子: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板书:如轻烟

如薄雾)

引导学生概括: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3)句子: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引导学生概括:对要有所为的渴求。

3.时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责之余,表达的是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决心。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思考)

(3)教师总结:在结构上,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首尾呼应,让文章由问而来,由问结尾,结构完整,引人深思。在表达方式上,用问句结尾在情感上突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板书: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为了充分利用文体,实现文本超越,在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感悟岁月匆匆的基础上,创设读写结合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次自由练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尽情抒发内心感受,并通过点评、欣赏、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吸纳有效的评改,得到积累、运用语言的有效训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5)

分钟

七、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出示课件12】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板书:时间宝贵

珍惜时间)

3.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出示课件13】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多读好书,让每一个日子都充实、富足!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言引入,介绍作家其他作品,都是激发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的手段。

板书

内容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匆匆

具体说明

跨过

飞去

溜去

闪过

时间宝贵

如轻烟

如薄雾

珍惜时间

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泪(潸潸)

眼()绿()急()乐()

汗()白()笑()哭()

二、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

”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的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答案】

一、眼(巴巴)绿(油油)急(匆匆)

乐(呵呵)

汗(津津)

白(茫茫)

笑(吟吟)

哭(啼啼)

二、1.——,;,。

2.排比

3.跨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

4.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5.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

教学反思

学习《匆匆》一文,学生无不为作者合理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准确地表达出时间从作者身边匆匆流逝的感觉而拍手叫绝。抓住这一契机,在课堂上多次设计读写结合的环节。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

人们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感到课堂上仍存在几点不足:

1.如何指导学生在互相评价时评得更加到位。

面对熟悉的学生,甚至面对不知怎样评价的学生应指导他们评价都评些什么,从哪些不同的角度,从而展示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有章可循,由不会评,到会评,到评得精彩。

2.在课堂上要更充分地面向全体。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上读、说、写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课上应更加注重学生小组中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在小组内读文的机会,交流感受的机会,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

备课素材

【作者介绍】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下列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涔涔(cén)

潸潸(shān)

赤裸(nuǒ)

徘徊(pái

huái)

遮挽(zhē

wǎn)

B.蒸融(zhēng

róng)

伶俐(líng

lì)

秧苗(yāng)

枯萎(wěi)

锻炼(duàn)

C.三番五次(fān)

优雅(yǎ)

勃勃生机(bó)

萦绕(yíng)

肩胛(jiá)

D.刹那间(chà)

歉疚(jiū)

鞠躬(jū)

不知所措(cuò)

一摞碗(luó)

二、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赤裸裸

一番

锻练

机敏

名义

B.惊羡

幅度

附合暄哗

附庸

C.挪移

蒸融

幸而

基业

优雅

D.消受

堂皇

薄弱

涔涔

钮扣

三、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

()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

()

3.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叹息里,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闪过了。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标出文中的排比句,试谈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你知道吗?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认真思考一下,试将这一处对比的作用写在下面。

3.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具有抒情性,它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试概括上文内容或者说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请你写出两条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并说说它对你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B

二、C

三、1.√

2.×

3.√

四、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用排比句式描绘春景,形象地表明了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2.“燕子可再来、杨柳可再青、花儿可再开”与“逝去的日子不再回”形成对比。用形象化的对比引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使文章形象而流畅。

3.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

4.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五、示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些名言告诉我时间飞逝,不要等到白发苍苍后才后悔莫及,现在就要树立理想、珍惜时间,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精彩。

第五篇:匆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幻灯片、音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气质清新优雅,语言质朴而有风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逝去如飞 - 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

下载《匆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匆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匆匆》教案

    《匆匆》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

    《匆匆》教案

    2.《匆匆》导学案 学科: 语文年级: 六课题:匆匆课型:讲读 课时:两课时时间:2月10日主备人:李柏堂修改人:李柏堂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

    《匆匆》教案(大全)

    学习目标 一、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二、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涔涔、潸潸、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

    匆匆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文,课件展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匆匆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

    匆匆教案

    10、匆匆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1、今天咱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匆匆》,注意写课题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点,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在匆匆......

    匆匆教案

    2、匆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蒸融、游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