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糖果王国》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糖果王国》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初步了解糖的作用,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糖果王国》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糖果王国
说教材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始如此。因此,选择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的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椐此,制定如下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糖果王国,各种糖果散放于活动区、玩具柜等处,在适合的地方悬挂一些糖果。
2、糖果国王头饰一个。
说教法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对糖果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也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活动组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糖果的特征。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说教学程序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环节。
(一)在糖果王国里找朋友。
1、进入糖果王国。
教师戴着糖果国王的头饰,用拟人化的身份引出主题。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朋友。
进入糖果王国后,请幼儿随意寻找多种糖果做朋友。导入语:孩子们,糖果王国到了,你们看,好多糖宝宝在欢迎你们,快去找个糖宝宝做朋友吧。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糖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
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该环节通过让幼儿自由地对糖果进行探索,给予充分的自由,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1、幼儿自由的感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导入语: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①、提出探索的要求,帮助幼儿有目的地认识事物。
②、通过探索过程中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帮助幼儿发展合作能力,增加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同时相互学习同伴的长处和价值,获得有益的经验。
③、在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有更多的思考和概括。
2、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①、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教师再次以拟人的手段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包装。导入语: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②、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导入语: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③、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导入语: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④、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导入语:老师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请你们仔细地闻一闻你的糖宝宝是什么味的?
⑤、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导入语:请你尝一尝,你的糖宝宝味道怎么样?
根据糖果的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由内而外、由浅深入地对糖果作了全面细致的观察与认识,通过看、摸、剥、闻、尝等多种感官循序渐进地感知糖果的特征。
3、小结。
通过和幼儿一起回忆,总结糖果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糖果,增强对糖果的兴趣。
(三)简单了解糖的作用。
1、提出问题:糖有什么用?多吃糖好不好?
针对问题,引导幼儿大胆讨论、思考糖的作用,及糖对身体的利与弊,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小结糖的作用,渗透吃过糖后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进行画糖果、捏糖果的活动。
2、开展“糖果超市”的角色游戏。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本文扩展阅读: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若水果或坚果类食物裹上糖衣,则称为甜食(如糖葫芦)。在亚洲文化广义上,巧克力及口香糖很多时亦会视为糖果的一种。
第二篇:小动物找家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游戏犹如火花,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因此,在《小动物找家》这一科学活动中,教师以小鸭子排队、游泳和鸭子找家的情景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数一数、排一排、分一分、连一连这个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寻找物体的特征,并逐步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分类,这种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带领幼儿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案例描述:
一、小鸭子排队——正确认识8以内的数量。
师:一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们要出去学游泳了,一共有几只小鸭子?(8只)猜猜谁会带小鸭子去学游泳?小鸭子们快来排队。鸭妈妈们都带了几只小鸭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按照鸭妈妈身上的数字,给小鸭子排队。
分析:《幼儿园课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因此,在第一环节的以情景“小鸭子排队”导入活动,使幼儿很快的被带入到富有情节游戏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轻松地引导幼儿正确认识8以内的数量,并根据鸭妈妈身上的数字(标记)找出相应数量的小鸭子,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小鸭子游泳——按物体的大小或颜色特征分类。
1、师:一个池塘太小了,小鸭子呆不下,请你想一想,把小鸭子分在两个池塘里,而且要让小鸭子一看就知道应该在哪个池塘里游泳。(先和同伴商量一下)
2、引导幼儿根据小鸭子的大小或颜色分类。
(1)请幼儿说说:你想怎么分?为什么?
(2)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为什么这么分?(根据幼儿提出的一个特征,教师出示相应的标记,请幼儿根据标记分类。)
3、教师小结,归纳几种不同的分类依据,如:大小、颜色。
分析:中班的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让他们将小鸭子分在两个池塘里游泳,而且让小鸭子一看就明白自己该去哪个池塘时,幼儿自然地想到了平时分组或收拾玩具时的标记,于是根据小鸭子身上的特点,按大小或颜色分别送到两个池塘。调动了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幼儿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三、鸭子找家——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1、时间不早了,鸭妈妈、小鸭子要回家了,它们住在哪个家?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房子上有两个标记,要按每间房子上的两个标记把鸭子们送回家。
分析:把知识呈现给儿童或马上回答他们的问题或立刻指出他们的错误,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公布答案重要得多。因此,在按物体的大小、颜色两个特征分类这一环节,教师先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并允许幼儿演示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这时,教师作为一位旁观者,和其他幼儿一样注视着每一位上来操作的幼儿。当一位幼儿只按照房子上的一个特征(颜色)送小动物回家时,教师没有立刻给予纠正,而是引导他自己来发现这一问题。这时,下面的幼儿早按耐不住了,纷纷想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是教师并没有让该操作的幼儿马上回去,而是借机给他一次发现问题的机会,“你觉得鸭子能回这个家吗?下面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想法了,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呢?”该幼儿一看,一下子找出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自己纠正过来,于是教师追问:“为什么刚才的那个房子不是这只鸭子的家?”“我只是看了房子上的颜色,没有看大小的标记,所以送错了。”于是,教师趁机小结:“刚才东东小朋友只看到了房子上的颜色就送鸭子回家,结果找错了,所以在送鸭子回家时,一定要看清楚房子上的两个标记才不会找错。”于是,在这一出现问题又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很自然地掌握了根据物体的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幼儿自己发现、解决的问题使幼儿更易接受和掌握。
四、幼儿操作——练习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1、出示幼儿操作材料,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先找一找图片上物体的特征,再连线。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独立思考,作业清楚。
3、幼儿相互检查;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集体检查。
分析:通过上面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的学习,幼儿已掌握了按物体的一个或两个特征分类的方法,为了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自己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并通过相互、集体检查,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反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创导发现法,他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孩子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他主张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事物,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做出结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材料,最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归根结底是为幼儿感知、观察、操作准备的。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鸭妈妈3只(身上分别写数字5、2、1),小鸭子8只(2只大花鸭、1只小花鸭、3只小灰鸭、1只大灰鸭、2只大黄鸭、2只小黄鸭),运用一些能移动、具有暗示性作用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数一数、排一排、分一分、连一连等环环相扣的活动中,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通过探究操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孩子们乐于参与、乐于交流。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从活动的生成,活动条件的创造,材料的准备(活动教具、教师相关知识的储备),问题的提出,到幼儿探索过程中切入等等,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虑和周密安排。这样才能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第三篇:小班科学活动 《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1.进入糖果王国。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电池宝宝(科学)活动目标:
1、通过摆弄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活动流程:玩玩具--找电池--了解电池--延伸。
重点提问:
电池宝宝藏在什么地方? 电池宝宝长得怎么样 ? 游戏
一、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在“超市”游戏中幼儿已有了“收银员”、“理货员”的角色意识,并能和顾客进行简单的对话。如:“欢迎光临”、“再见”及介绍优惠产品。这些表明D#锥慕巧馐吨鸩郊忧浚蜗分械闹鞫栽椒⒚飨浴?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在游戏中得到表现。现阶段常见幼儿自语“我去买菜”、“宝宝来洗澡”。但常出现“一窝蜂”现象,一个幼儿去买菜,一家子都跟着一起去;一个幼儿买饮料,一家子都去买;有时人人在烧菜,有时人人围者娃娃转……
上周我和一幼儿都理了一个新发型,幼儿们围着我们议论纷纷,有的还给“娃娃”剪头发。幼儿对理发有了一定的兴趣,我班的角色游戏又生成了一个新主题“理发店”。
二、游戏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在游戏中做一些和角色相关的事。
2、引发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三、游戏准备: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其他主题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电视机、遥控器等;理发店的剪刀、梳子、吹风机、剃刀及洗发水等。(2)、观察、捕捉幼儿游戏动向,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发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2、知识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理发店,了解相关的人、事、物,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积累相关主题的语言、行为。以“做客”、“理发”等内容展开讨论,启发幼儿分清不同角色、不同职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角色用语、角色行为。
四、重点观察
“娃娃家”、“理发店”中幼儿游戏情况。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第四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场地布置:
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区角操作材料:
①图画纸、彩笔;
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
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1、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
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
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
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进行完《有趣的轮胎》活动之后,孩子们更喜欢和轮胎做游戏了,而且特别喜欢独出心裁,每当他们想出一种新的玩法,都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能够这样玩。”“老师,我可以那样法玩。”并且会不厌其烦地逐个告诉其他小朋友,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他们语言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小动物装饰窗帘。
2.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它们的新房子造好了,马上就要搬新家了。让我们跟小猴一起去参观它们的新家吧!
二、参观动物公寓,发现规律
(一)播放图(一):观察、了解楼房的层与间
提问:1.这幢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间?一共有几间?(一起点数)
2.小猴来到了第几层的第几间?
3.小猴想去第三层的.第三间,谁来帮它找找?
(二)播放图(二):在帮忙选房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还有谁也来选房间了?
2.还有一个房间没人选,你觉得谁来选?为什么?(每个小动物住三间房)
3.仔细看有没有什么秘密?每一层住的动物不一样,楼上楼下住的动物一样吗?
(三)播放图(三):继续帮助小动物选房间,进一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旁边的楼房里住着谁?
2.你觉得这两个房间谁来选?为什么? 小结:这些小动物可真有趣,它们选房间还有个规律呢,每一层上要不一样,楼上楼下也要不一样。
三、运用规律帮助小动物装窗帘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指导语:看,房子选好了,小动物为它们的房子装上了什么呀?今天小动物请小朋友来帮它们的新房子装上窗帘,它们要求:每一层上的窗帘不一样,楼上楼下的也不一样。先装第一幢,再装第二幢。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
(一)幼儿相互交流。
(二)个别幼儿讲述装窗帘的方法。
(三)选个别作品,共同纠正,进一步掌握规律。
五、活动延伸:给小动物装地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学习听到的一节课,活动的选材源于大班建构式课程,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学活动《送小动物回家》。经过执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标重新定位,环节重新设计,变成了一节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具的活动。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加热加热,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 (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设计意图
幼儿以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总停留在“听大人说”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切身的体验。通过亲手制作“菊花酒”,幼儿在观察、探索中体验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意义更加深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2、能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了解酒文化。
3、通过认识、交流并制作菊花酒,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难点: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
活动准备
1、制作菊花酒的ppt课件。
2、用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煎煮好半成品的一份。
3、已制作好的菊花酒、空酒坛、稻草和布块。
4、各类酒一小瓶(白酒、黄酒、红酒等)、白开水、白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各种酒水,请幼儿利用感官分辨出菊花酒。
1、教师介绍准备的物品。
师:小朋友这些杯子里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有白开水、白醋还有酒,你们能分辨出哪些里面装的是酒吗?
2、请幼儿找出装着酒的杯子。
3、引导幼儿从装酒的杯子中分辨出菊花酒。
二、探索部分。出示菊花酒,幼儿观察菊花酒。
1、闻一闻,感知菊花酒闻起来是香香的。
2、说一说,菊花酒和其它的酒有哪些不同?
(幼儿:菊花的香味、颜色是淡黄色等)
3、讲一讲,喝菊花酒的风俗。
(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酿制的,放至第二年九月九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从医学视点看,菊花酒能够明目、治头昏、降血压、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三、介绍制作菊花酒的各种材料。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材料是怎样制作成菊花酒?
(1)逐一介绍各种材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
(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菊花酒?
(幼:把菊花瓣摘下来,放到酒里面、将所有东西洗干净都放到酒里面。)
2、教师出示煎煮好的`半成品,幼儿探讨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
师:这些半成品是煎煮好的糯米和洗干净的菊花,你们猜一猜制作时是先放哪一样呢?
(幼:先放酒、先放菊花、先放糯米。)
四、播放ppt,介绍制作菊花酒的过程。
1、教师播放ppt,了解菊花酒制作方法。
(1)将菊花、生地黄、当归用水清洗一下,放入锅中加满水,煎煮半小时后,过滤掉渣取汁。
(2)将糯米加适量水煮到半熟,沥干后加入第一步骤的药汁蒸熟。
(3)将蒸熟的糯米药汁混合适量酒曲,装入酿菊花酒的瓦坛中,用稻草或者棉花围住瓦坛来保温发酵,直到菊花酒能闻到甜味,即可饮用。
2、请幼儿模拟制作菊花酒。
五、操作部分。师幼共同制作菊花酒。
1、分组进行制作。
(1)出示已煎煮好的糯米和药汁,幼儿将糯米药汁和酒充分搅拌混合。
(2)将菊花酒混合物导入酒坛中,用布和稻草将在酒坛封裹。
2、请幼儿将观察记录贴在封存后的菊花酒坛上。
(分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酒的变化)
活动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教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在操作中教师能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
幼儿能感受到制作和合作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与冲动,可能对儿童将来走向科学之路产生神奇的影响。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1。拆电动玩具。
(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
(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
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
2。装电池。
(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
(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
二、讨论
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
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
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
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提问:
(1)你发现玩具是什么原因不能动吗?你怎样又使它动起来的?
小结:玩具不能自己动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没装电池,有的是电池的电用完了,有的因为没有弹簧。
(2)电池内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它剥开,也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乱染会污染环境)
三、玩电动玩具
师: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种各样,你们可商量开一个“玩具表演会”,让大家一块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活动延伸
1。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活动反思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如玩各种的电动玩具、遥控器等等,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尝试学习活动——好玩的电动玩具。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蜻蜓和母鸡生宝宝的多媒体课件、红、绿彩带、小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
(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卵→幼虫→蜻蜓)
(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课件:蝴蝶、苍蝇、蚊子)
(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
2.观看母鸡的课件。
(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母鸡→鸡蛋→小鸡)
(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卵生。
(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2)、出示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必胜,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
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
五、活动延伸:
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知道了它们的成长过程。在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操作中验证。与幼儿互动将幼儿的经验提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8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放到了首位。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作用。活动延伸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电池的外形、种类、及简单的功能。
2、在尝试性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探索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收集多于幼儿人数的电动玩具;形状、大小不一的电池;电池装配示意图。会发光的花两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电动玩具有电池和没电池时的不同状态。
1、(幼儿分散自由站立,老师站在一边)师:小朋友,你们看电动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会把你在玩具城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师: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玩的?
3、集合:师:小朋友,电动玩具城好玩吗?
你刚才玩的什么玩具?发现了什么?
(多请几位幼儿回答)对幼儿回答作简要小结,如:你的玩具汽车是会动又会响的。
对不动、不响、不亮的玩具,可说:你的玩具是不能动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高兴,发现了许多关于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是会动的`,有的会响、会发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的玩具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的?(是电)你玩具里的电在哪里?(请一幼儿找出)可是有的玩具却不会动、不会响、也不会发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一幼儿找出玩具没有电),(如没有不会动的,教师可准备一没装电的玩具)小结:原来电动玩具是要装了电池才会动、会亮、会响的,没有电池就不能玩了,要电动玩具一定要装什么?(电)
二、认识电池并给玩具们选配合适的电池师:电池的本领真大,你见过电池吗?(幼儿集体回答)你的椅子下面就躲着一位电池朋友,请你等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告诉大家电池是长的怎么样的,你发现电池上有什么秘密?
(请个别幼儿回答易说出的:电池是圆柱体的,有大有小,一头凸出,一头平,师出示,如幼儿找出+、-、师直接把+、-、贴在上)如幼儿找不到,师可提示:电池上有两个数学上学过的符号,找找看在哪里?或是:老师在电池上发现了这两个符号,找找你的电池上有吗?(幼儿找)+在哪一头,-在哪一头?幼儿说出后请一幼儿上来一贴“+、-”
小结:电池真有趣,今天,我们看到了圆柱体的电池,有大的、小的,电池上还有“+、-”呢?
电动玩具装上了合适的电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篮子里有许多电池,下面请你给玩具装上合适的电池,装电池时看看你把电池装在哪里?你是怎样装的?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尝试给玩具装电池,老师了解幼儿安装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电池盒中也有“+、-”。
集合幼儿:
师:你们给玩具装上电池了吗?(幼儿集体回答)你把电池装在哪里?
请一幼儿将玩具拿上来,让幼儿认识电池盒。
你们的玩具上都有电池盒吗?在电池盒里你发现什么秘密吗?(也有“+、-”)如幼儿说不出,则师:请你们再去看一看电池盒里有什么秘密看好了马上回来。
小结:原来电池盒里也有“+、-”和电池上的一样,把电池装在电池盒里就可以玩了。
师:谁的玩具刚才装了电池就可以玩了?(幼儿举手)师:你们真能干!(请一幼儿上来给花装上电池)谁把这两节电池装到电池盒里?
谁的玩具装了电池还不动?
也请一幼儿装电池,比较分析二朵花,并请不亮的幼儿参照亮的幼儿的示意图在装一遍电池,(教师适当帮助,使其体验成功)。并向他表示祝贺。
小结: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对“+”,“-”对“-”。
三、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装电池时要看清楚“+”对“+”,“-”对“-”请另外再选一件玩具再去试一试。
1、幼儿装电池后玩一玩玩具。(时间短一些)
2、总结:师: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电动玩具装了电池,开关一开就能玩了,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要安装了电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么样?(要关掉)为什么不能一直开着?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时间长了,电会用完的,没电的电池就变成了废电池,废电池可不能随便乱扔会污染环境的。
教学反思:
1、孩子平时参与活动课偏少,导致纪律不太好,但孩子的参与度很高。
2、幼儿对电池环保的理解还不够。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0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
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
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操作二)
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T: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T: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
1、T: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
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第五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
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
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操作二)
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T: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T: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
1、T: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
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1。拆电动玩具。
(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
(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
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
2。装电池。
(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
(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
二、讨论
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
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
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
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提问:
(1)你发现玩具是什么原因不能动吗?你怎样又使它动起来的?
小结:玩具不能自己动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没装电池,有的是电池的电用完了,有的因为没有弹簧。
(2)电池内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它剥开,也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乱染会污染环境)
三、玩电动玩具
师: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种各样,你们可商量开一个“玩具表演会”,让大家一块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活动延伸
1。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活动反思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如玩各种的电动玩具、遥控器等等,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尝试学习活动——好玩的电动玩具。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电池的外形、种类、及简单的功能。
2、在尝试性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探索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收集多于幼儿人数的电动玩具;形状、大小不一的电池;电池装配示意图。会发光的花两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电动玩具有电池和没电池时的不同状态。
1、(幼儿分散自由站立,老师站在一边)师:小朋友,你们看电动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会把你在玩具城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师: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玩的?
3、集合:师:小朋友,电动玩具城好玩吗?
你刚才玩的什么玩具?发现了什么?
(多请几位幼儿回答)对幼儿回答作简要小结,如:你的玩具汽车是会动又会响的。
对不动、不响、不亮的玩具,可说:你的玩具是不能动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高兴,发现了许多关于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是会动的,有的会响、会发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的玩具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的?(是电)你玩具里的电在哪里?(请一幼儿找出)可是有的玩具却不会动、不会响、也不会发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一幼儿找出玩具没有电),(如没有不会动的,教师可准备一没装电的玩具)小结:原来电动玩具是要装了电池才会动、会亮、会响的,没有电池就不能玩了,要电动玩具一定要装什么?(电)
二、认识电池并给玩具们选配合适的电池师:电池的本领真大,你见过电池吗?(幼儿集体回答)你的椅子下面就躲着一位电池朋友,请你等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告诉大家电池是长的怎么样的,你发现电池上有什么秘密?
(请个别幼儿回答易说出的:电池是圆柱体的,有大有小,一头凸出,一头平,师出示,如幼儿找出+、-、师直接把+、-、贴在上)如幼儿找不到,师可提示:电池上有两个数学上学过的符号,找找看在哪里?或是:老师在电池上发现了这两个符号,找找你的电池上有吗?(幼儿找)+在哪一头,-在哪一头?幼儿说出后请一幼儿上来一贴“+、-”
小结:电池真有趣,今天,我们看到了圆柱体的电池,有大的、小的,电池上还有“+、-”呢?
电动玩具装上了合适的电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篮子里有许多电池,下面请你给玩具装上合适的电池,装电池时看看你把电池装在哪里?你是怎样装的?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尝试给玩具装电池,老师了解幼儿安装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电池盒中也有“+、-”。
集合幼儿:
师:你们给玩具装上电池了吗?(幼儿集体回答)你把电池装在哪里?
请一幼儿将玩具拿上来,让幼儿认识电池盒。
你们的玩具上都有电池盒吗?在电池盒里你发现什么秘密吗?(也有“+、-”)如幼儿说不出,则师:请你们再去看一看电池盒里有什么秘密看好了马上回来。
小结:原来电池盒里也有“+、-”和电池上的一样,把电池装在电池盒里就可以玩了。
师:谁的玩具刚才装了电池就可以玩了?(幼儿举手)师:你们真能干!(请一幼儿上来给花装上电池)谁把这两节电池装到电池盒里?
谁的玩具装了电池还不动?
也请一幼儿装电池,比较分析二朵花,并请不亮的幼儿参照亮的幼儿的示意图在装一遍电池,(教师适当帮助,使其体验成功)。并向他表示祝贺。
小结: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对“+”,“-”对“-”。
三、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装电池时要看清楚“+”对“+”,“-”对“-”请另外再选一件玩具再去试一试。
1、幼儿装电池后玩一玩玩具。(时间短一些)
2、总结:师: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电动玩具装了电池,开关一开就能玩了,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要安装了电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么样?(要关掉)为什么不能一直开着?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时间长了,电会用完的,没电的电池就变成了废电池,废电池可不能随便乱扔会污染环境的。
教学反思:
1、孩子平时参与活动课偏少,导致纪律不太好,但孩子的参与度很高。
2、幼儿对电池环保的理解还不够。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蜻蜓和母鸡生宝宝的多媒体课件、红、绿彩带、小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
(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卵→幼虫→蜻蜓)
(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课件:蝴蝶、苍蝇、蚊子)
(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
2.观看母鸡的课件。
(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母鸡→鸡蛋→小鸡)
(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卵生。
(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2)、出示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必胜,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
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
五、活动延伸:
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知道了它们的成长过程。在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操作中验证。与幼儿互动将幼儿的经验提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加热加热,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 (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设计意图
幼儿以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总停留在“听大人说”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切身的体验。通过亲手制作“菊花酒”,幼儿在观察、探索中体验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意义更加深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2、能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了解酒文化。
3、通过认识、交流并制作菊花酒,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难点: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
活动准备
1、制作菊花酒的ppt课件。
2、用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煎煮好半成品的一份。
3、已制作好的菊花酒、空酒坛、稻草和布块。
4、各类酒一小瓶(白酒、黄酒、红酒等)、白开水、白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各种酒水,请幼儿利用感官分辨出菊花酒。
1、教师介绍准备的物品。
师:小朋友这些杯子里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有白开水、白醋还有酒,你们能分辨出哪些里面装的'是酒吗?
2、请幼儿找出装着酒的杯子。
3、引导幼儿从装酒的杯子中分辨出菊花酒。
二、探索部分。出示菊花酒,幼儿观察菊花酒。
1、闻一闻,感知菊花酒闻起来是香香的。
2、说一说,菊花酒和其它的酒有哪些不同?
(幼儿:菊花的香味、颜色是淡黄色等)
3、讲一讲,喝菊花酒的风俗。
(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酿制的,放至第二年九月九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从医学视点看,菊花酒能够明目、治头昏、降血压、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三、介绍制作菊花酒的各种材料。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材料是怎样制作成菊花酒?
(1)逐一介绍各种材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
(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菊花酒?
(幼:把菊花瓣摘下来,放到酒里面、将所有东西洗干净都放到酒里面。)
2、教师出示煎煮好的半成品,幼儿探讨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
师:这些半成品是煎煮好的糯米和洗干净的菊花,你们猜一猜制作时是先放哪一样呢?
(幼:先放酒、先放菊花、先放糯米。)
四、播放ppt,介绍制作菊花酒的过程。
1、教师播放ppt,了解菊花酒制作方法。
(1)将菊花、生地黄、当归用水清洗一下,放入锅中加满水,煎煮半小时后,过滤掉渣取汁。
(2)将糯米加适量水煮到半熟,沥干后加入第一步骤的药汁蒸熟。
(3)将蒸熟的糯米药汁混合适量酒曲,装入酿菊花酒的瓦坛中,用稻草或者棉花围住瓦坛来保温发酵,直到菊花酒能闻到甜味,即可饮用。
2、请幼儿模拟制作菊花酒。
五、操作部分。师幼共同制作菊花酒。
1、分组进行制作。
(1)出示已煎煮好的糯米和药汁,幼儿将糯米药汁和酒充分搅拌混合。
(2)将菊花酒混合物导入酒坛中,用布和稻草将在酒坛封裹。
2、请幼儿将观察记录贴在封存后的菊花酒坛上。
(分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酒的变化)
活动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教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在操作中教师能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
幼儿能感受到制作和合作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与冲动,可能对儿童将来走向科学之路产生神奇的影响。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场地布置:
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区角操作材料:
①图画纸、彩笔;
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
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1、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
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
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
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进行完《有趣的轮胎》活动之后,孩子们更喜欢和轮胎做游戏了,而且特别喜欢独出心裁,每当他们想出一种新的玩法,都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能够这样玩。”“老师,我可以那样法玩。”并且会不厌其烦地逐个告诉其他小朋友,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他们语言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8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9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放到了首位。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作用。活动延伸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0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不断丰富,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奇好问。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纸,产生了兴趣。常常有孩子带纸到幼儿园来玩,还用纸折出了不同的东西。《纲要》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并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设计了生成活动《纸》。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感知、体验、积累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2.通过尝试操作对不同质地的纸进行比较,感知纸的特性,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对各种纸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些纸制品。
2.物品:面巾纸、图画纸、塑料包装纸、报纸、宣纸、挂历纸、牛皮纸同样大小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纸
1.请幼儿介绍各种纸的名称、一般用途。
2.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硬,有的软……)
二.尝试活动
(一):运沙
1.提出问题:如果请你们用纸来运沙,你们会选哪一张纸?为什么?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中注意的问题:
运沙时不能用手托,注意保持活动室的卫生。
4.幼儿尝试用纸运沙。
5.说说我的发现:
A.塑料纸、图画纸、挂历纸、牛皮纸运沙好,不容易破;面巾纸、宣纸运沙不好,容易破。
B.把纸折成容器运沙更方便。
三.尝试活动
(二):运水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运的不是沙,而是水,你们会用什么纸?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多次尝试运水。
A.不把纸折成容器,你们能用它来运水吗?”屈;老.师"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行呢?
幼儿尝试运水。
B.如果折成容器来运水,哪种纸折的容器最好?
幼儿尝试运水。
4.说说我的发现:
A.如果不将纸折成容器运水,面巾纸、宣纸吸水性强,可以运水,但是运的水少,而且很容易破烂。
B.把纸折成容器后运水好,但是要选吸水性差的纸,纸吸了水以后容易破。
活动反思:
《有趣的纸》作为纸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有着科学领域的明显特点并与艺术领域有机综合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这种高结构不仅体现在从目标到材料的严谨设计。而且体现在用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的探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不仅在开始时有关键问题的引导,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时有共同的讨论和回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记录的事实信息,概括、总结和提升已经获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