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2020-04-22 05: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第五课第二框

预防犯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过程与方法

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重点

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

教法及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

二、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52—57页,(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并做好笔记,注意用铅笔做好圈点批注。(时间大约8分钟)

1、刑法的含义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刑罚?

4、我国刑罚分为哪两类?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三、互助探究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展示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

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2015年9月,火锅店服务员朱某因加水问题与顾客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2016年1月鹿城法院审理此案,一审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思考: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

生答总结:犯罪行为。朱某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具有刑罚当罚性。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三:区分刑法和刑罚

刑法是一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刑法中规定的处罚方式。

刑罚是刑法内容的一部分。

教师讲述: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

活动四:预防犯罪

(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与讨论:

1.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

2.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

教师讲述:

1.阅读教材P55“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2.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

3.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教师总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五、检测提升

1、小军进结交不良网友,沾染不良习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警示我们()

A.遵纪守法,慎交网友B.遵纪守法,拒交网友

C.远离网络,拒交网友D.珍爱生命,聚焦网络

2、不少同学嗜好上网打游戏,个别同学为筹钱去盗窃、抢劫,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受到处罚。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该()

A.有足够的勇气,主动承担责任

B.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违纪的范围内

C.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钻法律的空子,避免自己受罚。

3、下列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

为了寻开心,一中学生多次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

B

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划

C

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D

几位年轻人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对“勿踏草坪”的牌子视而不见

4、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吃晚饭后他们要打麻将,刚好缺一个人,爸爸叫小明“凑个数”,赢了归自己,输了爸爸给。对此,小明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不去凑数,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B

要坚持原则,婉言谢绝

C

告诉他们赌博的危害,说服他们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D

可以去凑数,星期天要好好放松一下

5、正在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并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A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B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C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六、总结评价

(一)总结提升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了解罪与罚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法

预防犯罪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加强自我防范增强法制观念

防患于未然

作业

普通同学:完成课时作业基础题

程度较好的同学:完成基础题和能力题

反思提升

提供给学生案例,让他们思考: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叫了几个学生起来回答,暴露了道法非选择题中典型的错误,要么是脱离材料,要么是原理没有用上去,给了学生试误的机会,总结归纳了错误,提供了正确答案,归纳了道法非选择题的答题模式,还是有效果的,给我的启示是道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直接与我们的考试形式挂钩的,对于案例教学我们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做到精细化教学。

仅供参考

下载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不可违 教案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内容,本课由“认清......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相信学生”为主线,以“提高学生”为重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

    法不可违----教案[精选]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4)初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5篇)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马家岗中学 宋宝文 二〇一八年九月 1 八年级思品德教学计划  教学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努力探索自主、互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贺盈连 新年到来之际,一年的工作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明年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本学期教学工......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2017.12.1)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1.责任的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的来源 责任来自对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