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线索大侦探》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线索大侦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增进口语表达能力,运用视觉观察物品的特征,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线索大侦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运用视觉观察物品的特征。
2.增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描绘物体颜色、形状、用途等特征的谜语若干。
2.生活中常见物品,如钟、书、球、牙刷等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教师念谜语,幼儿猜谜。请猜对的幼儿说说它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也可请自愿的幼儿来说谜语给其他幼儿猜。
2.编谜语: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说说他有什么特点。教师与幼儿一起把这些特点编成一个谜语。幼儿尝试自己编谜语,把自己编的谜语说一说,看看大家能否猜出来。
活动建议:
教师在提供观察用的物品时,宜尽量选取有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质感等)的物品,以便幼儿观察。
本文扩展阅读:线索比喻事情的头绪或发展脉络。
第二篇:中班语言教案:小蛋壳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小蛋壳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小蛋壳》。
欣赏小鸡出壳的动画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呀?”(全体说:鸡蛋)
A、“鸡蛋它怎么啦?”(小鸡伤心或流血: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啊!)为什么伤心?或流血?)(请3个人回答)
师小结:“咔嚓咔嚓”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宝宝钻到鸡妈妈的翅膀下,这就是它的新家。
B、“小蛋壳怎么啦?”(哭了)
“它为什么哭了呢?或为什么会难过呢?”(师: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请3个孩子回答)
师小结:小蛋壳有点伤心,“现在鸡宝宝离开我了,我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说完咕噜咕噜滚走了。
C、师:“小蛋壳来到了哪里?遇到了谁?”(如果先说出小蜜蜂,可以请幼儿说:它在哪里遇到了小蜜蜂,3个孩子回答)
“那小蛋壳会说什么呢?”(2~3个人回答)(不管小蛋壳说什么,老师一定要追问下去)
师小结:小蛋壳来到了大树旁,看见了一只蜜蜂在采蜜,小蛋壳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说:“谢谢你,小蛋壳,大树上的蜂巢就是我的家”。
“小蛋壳说了什么呀?”“谁会来学一学”(3~5个孩子)
“小蜜蜂又是怎么说的呢?”(3~5个孩子回答)
师:好,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蜜蜂说:“……”
D、师:“接着小蛋壳它又遇到了谁?”
“他们会说什么呢?(1说得出:小蛋壳说:“蚂蚁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2。想想看小蛋壳会说什么呢?)
“小蚂蚁会说什么呀?(说不出: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啊?(住在泥洞里的))
师小结:小蚂蚁说:“谢谢你,小蛋壳,田埂上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蚂蚁说:“……”(男孩子来做小蛋壳,女孩子来做小蚂蚁,男孩子站起来说)
E、这会儿小蛋壳遇见了谁?他们会说什么呢?(1~2个孩子回答)
(师幼对话:师做小蛋壳说:“……”孩子做小青蛙说:“谢谢你,小蛋壳,清清地池塘就是我的家”。
F、我们看一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啊?他们又是怎么说的?(请你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小蛋壳,一个做小蜗牛,学学他们怎么说的?(幼儿自由交流,师下去指导4~5对)
师:好,坐神气了,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
G、小蛋壳会做谁的家呢?(幼儿自由猜)
点击幻灯八:是谁啊?(瓢虫)
师小结:一只瓢虫路过这里:“太好啦,我的宝宝正少个家呢!”“快快睡,小宝贝。”瓢虫把它的小宝贝放进小蛋壳里唱起了歌,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啦。
师:“小蛋壳做了谁的家呀?”(瓢虫的家)
二、完整讲故事《小蛋壳》。
师:小朋友一起来跟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好吗?(一边看图片一边要求幼儿一起讲对话)
谁来说说它们的家在哪里的?(10个孩子回答)
师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你还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吗?(停2秒让孩子想想)和旁边小朋友讨论一下,也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2分钟后)谁来说说?
如:
大大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黑黑的地下是石油的家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深深的树洞是松鼠的家……
你们说的真棒!不同的小动物,家也是不一样的。回家后把它画下来,请爸爸妈妈用字记下来,好吗?
活动反思:
《小蛋壳》这个故事比较新颖,教师没有将故事的结果过早的呈现给小朋友,而是一幅幅图画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凭借幼儿自己细致的观察之中描述故事的内容,设计悬念,很好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出示第一幅图时先让小朋友自己猜一猜,小蛋壳为什么会哭泣?其次出示小蛋壳遇到的动物们,对于画面中的小动物也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刻画,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家。其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大胆的表述,让幼儿上台表演,给每个幼儿阐述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在最后一个环节,在小蛋壳的失落之际,终于遇到了金龟子妈妈,成为了金龟子宝宝的新家。
第三篇:小蛋壳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蛋壳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蛋壳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知道故事的大概内容,了解小蛋壳的心愿。
2.学说故事中角色间的对话,并愿意表演。
3.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配套PPT。
2.角色头饰一组一个(分四组形象)。
3.角色图片各一张,事先张贴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图片《小蛋壳》。
1.欣赏小鸡出壳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一个鸡蛋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鸡出壳走了)
2.出示小蛋壳伤心的图片。
师:“现在,小鸡到鸡妈妈的身边去了,鸡妈妈的翅膀就是小鸡的家!小蛋壳觉得很孤单,要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那他会碰到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请幼儿猜想
1.猜猜看,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小蚂蚁是怎么说的?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
小蛋壳碰到小蜗牛会说些什么?小蜗牛有没有家呢?它的家在哪呢?
2.小蜜蜂、小蚂蚁、小蜗牛都有自己的家,它们都不要小蛋壳,小蛋壳心里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它吗?
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孩子,那最后小蛋壳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小结:小蛋壳做了金龟子宝宝的'摇篮,它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好开心哦!
三、完整欣赏故事。
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一下故事吧!
四、集体表演故事。
1.刚才我们又完整地欣赏了一遍故事,现在谁来告诉老师:故事里主要讲到了谁呢?(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角色图片)
2.请部分幼儿带上头饰,表演故事对话。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吧。
活动反思:
《小蛋壳》这个故事比较新颖,教师没有将故事的结果过早的呈现给小朋友,而是一幅幅图画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凭借幼儿自己细致的观察之中描述故事的内容,设计悬念,很好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出示第一幅图时先让小朋友自己猜一猜,小蛋壳为什么会哭泣?其次出示小蛋壳遇到的动物们,对于画面中的小动物也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刻画,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家。其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大胆的表述,让幼儿上台表演,给每个幼儿阐述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在最后一个环节,在小蛋壳的失落之际,终于遇到了金龟子妈妈,成为了金龟子宝宝的新家。
小蛋壳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小蛋壳》。
欣赏小鸡出壳的动画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呀?”(全体说:鸡蛋)
A、“鸡蛋它怎么啦?”(小鸡伤心或流血: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啊!)为什么伤心?或流血?)(请3个人回答)
师小结:“咔嚓咔嚓”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宝宝钻到鸡妈妈的翅膀下,这就是它的新家。
B、“小蛋壳怎么啦?”(哭了)
“它为什么哭了呢?或为什么会难过呢?”(师: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请3个孩子回答)
师小结:小蛋壳有点伤心,“现在鸡宝宝离开我了,我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说完咕噜咕噜滚走了。
C、师:“小蛋壳来到了哪里?遇到了谁?”(如果先说出小蜜蜂,可以请幼儿说:它在哪里遇到了小蜜蜂,3个孩子回答)
“那小蛋壳会说什么呢?”(2~3个人回答)(不管小蛋壳说什么,老师一定要追问下去)
师小结:小蛋壳来到了大树旁,看见了一只蜜蜂在采蜜,小蛋壳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说:“谢谢你,小蛋壳,大树上的蜂巢就是我的家”。
“小蛋壳说了什么呀?”“谁会来学一学”(3~5个孩子)
“小蜜蜂又是怎么说的呢?”(3~5个孩子回答)
师:好,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蜜蜂说:“……”
D、师:“接着小蛋壳它又遇到了谁?”
“他们会说什么呢?(1说得出:小蛋壳说:“蚂蚁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2。想想看小蛋壳会说什么呢?)
“小蚂蚁会说什么呀?(说不出: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啊?(住在泥洞里的))
师小结:小蚂蚁说:“谢谢你,小蛋壳,田埂上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蚂蚁说:“……”(男孩子来做小蛋壳,女孩子来做小蚂蚁,男孩子站起来说)
E、这会儿小蛋壳遇见了谁?他们会说什么呢?(1~2个孩子回答)
(师幼对话:师做小蛋壳说:“……”孩子做小青蛙说:“谢谢你,小蛋壳,清清地池塘就是我的家”。
F、我们看一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啊?他们又是怎么说的?(请你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小蛋壳,一个做小蜗牛,学学他们怎么说的?(幼儿自由交流,师下去指导4~5对)
师:好,坐神气了,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
G、小蛋壳会做谁的家呢?(幼儿自由猜)
点击幻灯八:是谁啊?(瓢虫)
师小结:一只瓢虫路过这里:“太好啦,我的宝宝正少个家呢!”“快快睡,小宝贝。”瓢虫把它的小宝贝放进小蛋壳里唱起了歌,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啦。
师:“小蛋壳做了谁的家呀?”(瓢虫的家)
二、完整讲故事《小蛋壳》。
师:小朋友一起来跟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好吗?(一边看图片一边要求幼儿一起讲对话)
谁来说说它们的家在哪里的?(10个孩子回答)
师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你还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吗?(停2秒让孩子想想)和旁边小朋友讨论一下,也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2分钟后)谁来说说?
如:
大大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黑黑的地下是石油的家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深深的树洞是松鼠的家……
你们说的真棒!不同的小动物,家也是不一样的。回家后把它画下来,请爸爸妈妈用字记下来,好吗?
活动反思:
《小蛋壳》这个故事比较新颖,教师没有将故事的结果过早的呈现给小朋友,而是一幅幅图画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凭借幼儿自己细致的观察之中描述故事的内容,设计悬念,很好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出示第一幅图时先让小朋友自己猜一猜,小蛋壳为什么会哭泣?其次出示小蛋壳遇到的动物们,对于画面中的小动物也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刻画,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家。其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大胆的表述,让幼儿上台表演,给每个幼儿阐述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在最后一个环节,在小蛋壳的失落之际,终于遇到了金龟子妈妈,成为了金龟子宝宝的新家。
第四篇:幼儿园语言活动反思中班
3月幼儿园语言活动反思:桃树下的小白兔
大二班
案例:
散文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刚结束,部分孩子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但有的幼儿早就已经将故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陆诗怡忽然问我:”老师,那些小动物去了小兔的家里,向它说了谢谢后,后来怎么样了呀?“
”没有了,他们可能回家了吧!“我微笑着回答。
她还是不肯放弃:”小白兔不和他们一起玩吗?”
我点点头回答说:“可能会玩吧。”
“哦!”她若有所思地走了。其他幼儿却热闹地谈论起故事来了。
我想,既然她对故事后来的情节发展那么感兴趣,为什么不尝试自己去创编呢?孩子们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在思维上总是力求完整性,这个散文故事意犹未尽的结尾方式,激发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遐想。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又根据幼儿谈论的内容,我即兴组织、创编了一个故事情节:小兔和好朋友们一起玩——小兔邀请大家一起吃桃子——小动物们互相谦让,都要小桃子——大家一起吃桃子。这样,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也经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礼,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关心,互相谦让等美德。
分析:
在这次学习活动后,教师及时地发现了孩子们的需要,捕捉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地作出了回应,在使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创编,又将基本的中华美德巧妙地融合在了故事之中,使幼儿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又得到了熏陶,感知体验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使教材和活动的教育价值得以提升。
通过这次活动,我同时也感受到:
1、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以幼儿为本位,使用好教材,而且更要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创编,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价值,使教材更加符合幼儿的需要。
2、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也要灵活、机动,不能一板一眼地安排时间,只要幼儿有兴趣,可以适当地延长学习活动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感兴趣程度,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活动的形式来组织活动,使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3、这次活动的组织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可挖掘余地,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来创编故事的结尾,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也可以和美术表现相结合,让幼儿自己来画画故事的结尾,然后再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培养幼儿表达与表现的能力。
崖子镇中心幼儿园
2011.3
第五篇:中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以赞美小松鼠在四季中帮助别人为主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关爱、和谐的带有散文色彩的美丽画面。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开始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故事的主角,然后以鲜明活泼的小松鼠玩具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接着我将教材中的四幅图以小松鼠和动物朋友们的合照的形式介绍给幼儿,从孩子们爱照相的角度引出故事的图片,孩子们学起来更加有兴趣了。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先运用教学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我主要设计了层递式的提问,调动了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活动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幼儿能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我引导孩子看松鼠与动物朋友们的照片(故事图片),问小朋友: “你觉得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吗?”有的说:“可以当降落伞。”有的说:“可以当枕头。”还有的说:“可以当扫把。”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我又设计了第二个问题:“那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中是怎么说的?”自然地进入了故事的情节部分。
第二环节在看教学挂图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边看图画边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我把其它的画面先用纸遮住,先让幼儿观看春天的画面部分,然后采取强化记忆的教学方法,逐一出示图片,每看一幅图,我就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松鼠遇见了谁?”“小动物们怎么了?”“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动物的?”孩子们在老师不断重复的提问中已经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在接下来的幼儿自主讲述故事环节,孩子们的表现也较好,由于前面在看图的过程中孩子已经掌握了主要的语言,大部分孩子都能较为流利的讲述故事。在此基础上我又迁移到孩子的情感。让孩子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通过说一说,感受到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的甜蜜。孩子们都纷纷地谈论起来,大多孩子是说自己帮助别人的事情,而作为我又该引导孩子被别人帮助的事情及自己的感受。活动的最后是让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进一步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然后通过这个活动我联系下面的自主游戏环节,让幼儿要像故事里的小松鼠一样学会帮助别人,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所以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也令人满意。
从此,《小松鼠的大尾巴》这张教学挂图就挂在黑板上,成了每天阅读区最火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