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树真好》及教学反思[大全]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树真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树真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感受植树中的各种排列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2.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3.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三种玩具树各三棵(共9棵)。
4.一枝香樟树叶和一张香樟树春天时落叶满地的照片。
5.散文《树真好》的图书。
6.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周围的树
1.(出示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述基本上是经验的回顾,所以都可以围绕中心来进行。
二、认识的树
1.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
——这也是引发孩子对周围已知的树的名称回顾和交流。
在活动中,孩子对以往的记忆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丰富。但是,梧桐树、柳树的名称可以记住。
当孩子说到柳树时,教师就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
2.在你们的西湖边,有许多柳树,柳树绿绿的时候,说明什么季节来了?
——这是一个比较特定的情境。这里可以变通为“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许多柳树”或“在我们的×××边有许多柳树”等来进行。
3.春天来了,柳树的叶子绿绿的,可是,你们知道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三、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出示汉字“落叶树”)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发芽,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除了落叶树之外,还有一种树是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
2.(出示两种叶子)这里有两种叶子,一种是常绿树,一种是落叶树,请你各拿一片。
——这里用“各”字是因为,大班孩子在参加小学的面试时,会不懂一些关键词,所以在大班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适时地出现一些这样的关键词。
在活动中,孩子一开始就只拿了一片,于是,教师解释“几种东西,一种拿一个叫各拿一个”。孩子立刻可以明白。
3.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通过感官来感知树叶不同特征。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孩子的感受,将两种树叶的特征分别记录在写有“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纸上,以供归纳使用。
在活动中,孩子会将两片树叶的无关特征讲述出来,如大小,所以,在选择树叶时,应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而抽象出它(常绿树)的显著特征:叶厚、正面色深、有光泽。
教师小结:瞧,无论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哪些树,即使我们不认识它,但是只要它的叶子比较厚、颜色深、表面有光泽,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常绿树”。
4.区分香樟树的归属。
(1)(出示香樟树的叶子)这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的叶子?
——这里通过引发另一个矛盾冲突,来完整对常绿树的认知。在活动中,孩子们一致认同“这是常绿树”。
(2)(出示香樟树满地落叶的照片)这是香樟树现在的样子,满地的落叶。看了这张照片,你还认为香樟树是常绿树吗?
在活动中,许多孩子马上改变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它是落叶树。教师追问:为什么?也有的孩子依然认为:它是常绿树。教师也追问:为什么?(3)(出示《植物》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大班的孩子认识)是啊,这本书说的都是有关于植物的事。我们来看看,香樟树是什么树? 在活动中,教师念:“香樟树一年四季都落叶子,但是,它落了叶子之后,马上长出新的叶子,所以,尽管不停地落叶子,但一年四季它满树都有茂密的叶子,它是常绿树。”
——通过这样的认识的碰撞,一个完整的概念认识就可能形成。另外,在认识犹豫时,孩子倾听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这时,教师的照本宣“读”会十分有效。
四、一起来种树
1.落叶树和常绿树组成了我们生活周围的绿化和树林。在你们的西湖边,除了柳树,还有……(用这样的等待来代替提问)
2.(出示西湖边桃红柳绿的照片)西湖边的花匠很会种树,(将柳树和桃树的剪贴做示范)他们在种树时,先种一棵桃树,再种一棵柳树,就这样一棵桃树一棵柳树地种了一排。一到春天,桃树红了,柳树绿了,桃红柳绿,很好看,要知道,像应老师这样的外地人,到杭州来就是为了看西湖边的桃红柳绿的。
——把计算教学置于孩子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使数学具有了现实意义。
如果要在上海的湖边种这些树(指着桌上的学具树),你有什么办法也像西湖的花匠那样,把树种得很好看,让人们愿意来看你种的树?
3.孩子合作操作探索。
——这时,如果孩子不懂得合作,可以提示:你手上拿着这几棵树可以种成一排吗?还不如和朋友一起商量着种呢。在活动中,经提醒,孩子一般都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排列学具树。
4.交流各自种树的方法。
——这里,教师和孩子一起总结出几种不同的种树方法,并告诉孩子还有许多种排列方法,“在区域活动时,你们慢慢地去琢磨”。
五、树真好
1.师:我们的祖先种了许多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
总结:我们可以在树下做许多事,是啊,“树真好”。(同时出现汉字)
2.(出示图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树真好》,这里还有几本,(教师递给几个孩子)传给你的朋友。
——让孩子把书传给别人,意在在生活的点滴行为中养成“先人后己”的习惯和品质。“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同时,放舒缓的音乐做背景,以调节和增强阅读的气氛和情绪。
3.边看图书边听散文诗。
——期间,可以穿插1~2次的提问“我讲到第几页了”,以考察阅读能力。
4.这本书一共有几页?树的好处还有许多,希望你把这书变得更厚。
——为区角活动的散文续编活动作交代。
教学反思:
儿童散文诗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在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优质地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组织和指导好散文诗的教学,是幼儿园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学习的过程我们一改完整欣赏,而是创设情景,用“谁会喜欢树,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创编诗句,且不要求与原文同。活动中先用诗歌中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它在树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师扮演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鸟充分用动作表现对散文的理解,接着把孩子引入观察各幅小图,用“树真好,……”的句式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老师在孩子创编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图画装订起来编成一本大书,请孩子们为大书取名,对孩子们进行相宜的环保教育。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树真好》含反思这篇文章共8432字。
第二篇:树真好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能用“树真好”句式进行简单创编。
3.萌发爱护树木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树木作用。
2.树真好ppt、四幅散文诗大图片、小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梳理树木作用。
(1)观看ppt树木,提问|:“你喜欢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2)倾听《美丽的树朋友》,观看ppt。
(3)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次提问:“树木有什么作用?”
2.观看小路,初步凝练散文诗。
(1)观看无树的小路,引导幼儿思考: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什么感觉?想什么办法弥补呢?
(2)感受植树后的小路变化,引导语言描述:小路旁种满了树,秋天来了,树叶变黄,风儿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树下铺满树叶地毯,我们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3)用优美语言朗诵:树真好,树叶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休息,玩耍。
(4)引导幼儿变成小树,继续感受树木本领大。
教师:“树的本领真大呀,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叮当,叮当,变变变,变成一棵树,你是什么树?”
3.分组操作,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观看四幅图,了解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忙。
(3)分组操作,将小树贴在大图上,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4)分别请四个组幼儿上来描述,教师分别用散文诗语言重复幼儿的描述。
4.欣赏散文诗,感受语言意境美。
(1)播放ppt,引导观察倾听散文诗。
(2)辨别有几句,每句有相同地方是什么?
5.拓展经验,创编提炼散文诗。
(1)树还有哪些作用呢?谁能用“树真好”做开头说出来?
(2)引导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绘画制作成好看的画册。
第三篇:树真好教学反思
树真好教学反思
树真好教学反思1
一、活动背景背景一:
记得幼儿园曾组织过一次园本培训“让朗读充满激情”,邀请“苦丁茶”老师来作辅导,被辅导老师那磁性的声音吸引。可是在当时没有多在意,培训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背景二:发现小学语文老师都是朗读的高手,课堂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便能把文章充满感情地朗读出来,有时激情飞扬,有时悲痛欲绝,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朗读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啊。
背景三:最近中班组开展环保儿歌朗诵比赛,孩子们能不费力的把长长的儿歌背出来,可是在朗诵的时候却没有感情、没有表情,即使是加了几个动作也是那么的不自然。
背景四:回想起平时的教学活动,发现孩子很不愿意说,要么是轻声细语(没有自信),要么是目光紧张(生怕说错),要么是偷工减料(不能说完整话),要么像小猴摘了西瓜扔了玉米(做了动作而忘了念)。
背景五:《树真好》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树木与人类、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散文诗句式不工整,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整个活动中,我想通过多种方式,尝试让幼儿真切地表达“树真好……”,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过程
(一)自主表达。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了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几棵树。“瞧,这儿有这么多树,你喜欢树吗?”“喜欢”“为什么喜欢?你可以在树下干些什么呀?” 陶陶小朋友说:“我可以在树下吃饭。”“树真好,我们可以在树下吃饭。”张一博说:“我可以在树上做个秋千。”“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马雨辰小朋友说:“我可以在树上做窝。”“到底是谁在树上做窝呀?”“小鸟”“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
(在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孩子的回家竟然如此接近散文诗的内容,而我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预设,把他们的回答进行有感情地提升。这样使这个环节拔得太高了,而且幼儿的思路没有打开。如果我能根据孩子的回答,使用句式“树真好……”进行提升的同时,能出示事先准备的图片,那孩子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二)散文欣赏。
“树真好,我们大家都那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还有谁也喜欢它。它们可以和树做什么呢?”(欣赏课件)“树还有谁也喜欢呀?”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图片,学习散文前面句式。“我们再来听一遍,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后,每天天一亮,它们就怎么样呢?”(分段欣赏)“小鸟就唧唧喳喳的叫”……“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我喜欢小鸟那句”“请你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幼儿对观看课件非常感兴趣,但是当他们看到、听到散文诗里朗诵的和自己的表达一样时,他们就兴奋的和同伴说:“和我说的一样”。我关注到了他们的兴趣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正好是完整欣赏环节,我不想破坏散文诗的意境。当欣赏完课件,出示图片的时候感觉已经晚了。整个散文欣赏感觉很勉强,个别幼儿表达地很起劲,很自然,很真切,可是决大部分幼儿没有真切地表达出来。而且图片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很差,其实在分段欣赏时,不用课件完全可以只用图片带领幼儿真切的表达。)
(三)快乐游戏。
“树真好,想不想和树做游戏。”“想”“那我们就和树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当我闭上眼睛时,请你们轻轻地找一棵树躲好。记住要轻轻地走过去哦。”(幼儿躲藏)“好了吗?”“好了。”“那我来找你们了。”(轻轻地走到一棵树后)“哦,原来你们藏在这里啊”。这时其余的孩子都起来了。“和树做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啊?”“很快乐。”“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树真好,让我们到外面看看我们的树朋友吧。”自然结束。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在和树的快乐游戏中,进一步提升“树真好”的情感。情感是激发了,可是没有提供幼儿表达情感的机会,如果游戏结束时,我能让孩子站在自己躲藏的树边,让幼儿对着“树”,真切地念念散文诗,再把自己的感受“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一起表达。这样就更好了。)
三、活动反思
1、教师真切投入,带动幼儿真切地表达。
在每个活动中,教师必须充满激情、真切的投入其中,才能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真切地表达感受。散文诗教学更是需要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诵,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有感情地表达。
在活动中,教师都能激情满怀,全身心的投入。可是对于散文诗活动,教师还必须具备散文诗朗诵的水平。朗诵不是立竿见影能练就的,必须反复的练习,有时还要对着镜子练习。为了让《树真好》这个活动能顺利的完成,我首先要过的关是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我与杨老师反复地、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字念响一点,表情又该怎样的。经过了反复地练习、真切地投入,我终于充满信心的走入活动,比较顺利的带动幼儿真切的表达。
2、教具有效使用,推动幼儿真切的表达。
在幼儿的活动中,我发现有教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启发幼儿的思维,推动幼儿真切的表达。但是教具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效的使用,发挥教具的作用。如在本次活动中,我的树教具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没有推动幼儿的真切表达,而我制作这个树教具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教具怎样有效使用呢?关键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表述,灵活地进行回应,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过程。这是相当难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活动前进行反复地说过程,预设孩子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变化教具,调整过程等等。这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办法。曾记得师范见习时,指导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对着他或对着同学进行试讲。
3、室内移入室外,激发幼儿真切的表达。
在真实的自然情景中,能激发幼儿真切的表达。活动结束后,我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看他们的树朋友,并邀请他们用散文诗来夸夸你的树朋友。他们三三两两抱着树,有感情地朗诵着《树真好》,一遍朗诵完了,他们开心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树听了我们的朗诵,笑了。”多么真切地感受和表达啊。他们一棵朗诵完又换了一棵,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朗诵着。原来枯燥的朗诵变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愿望。不禁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叹“自然真好”!。也让我对整个活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应该把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室外,让幼儿在自然的场景下真切的表达。
树真好教学反思2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活动区的活动是幼儿通过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进行的自发学习,因此,创设丰富的活动区环境是幼儿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1.区域的设置
根据主题课程的开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定了5个活动区:阅读区、美工区、探索区、创意区和建构区,并且根据活动区内游戏的特点将5个区域按照动静分开、采光取水、有机结合的方式布置在不同的区域。阅读区需要安静的阅读氛围和良好的光线照明,因此将阅读区布置在宽敞的走廊上,用沙发、桌布等软材料营造出温馨的气氛。美工区相对比较安静,因此与阅读区相邻,且靠近水源。探索区需要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因此布置在教室后半部分,用玩具柜和KT版设置成半封闭的区域,让幼儿在其中不受干扰。创意区是幼儿发挥想象的美妙场所,布置在教室的前半部分,给予孩子自由的想象空间。建构区所需场地比较大,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己的创造,为避免建构区的声音干扰其他活动区,将建构区布置在教室最里面的部分,空间大,又不干扰其他的区域。
2.区域的材料投放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给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就是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探索区是幼儿探究的奇妙天地,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放大镜、小石磨、皮尺、磁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探究香樟树的气味时,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小树枝、树皮、香樟树叶、香樟果实在幼儿眼里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
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树可以生长在不同的地方,除了生长在户外,还能作为盆景。为了支持幼儿创造性表现树,作为表现性活动区的美工区里投放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树的照片,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如幼儿捡来的小树枝、用剩下的橡皮泥盒子,让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盆栽树,用各种不同的彩色纸进行装饰,不仅发展了动手动脑能力,还满足了幼儿表现表达的欲望。
3、低结构材料的创意呈现
创意区是欣赏性和表现性的结合,墙面上排列着利用生活中各种低结构材料亲子制作的创意树,玩具柜上大家共同收集的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给了幼儿无限的创作空间,果壳、树枝、石头、废旧牙刷、笔套、瓶盖、棉花到了孩子手里,变成了各种奇妙的大树。有趣的关于树的绘本从不同角度打开了幼儿的视角。《愿望树》、《两棵树》等优秀绘本中表现树的形式丰富多彩。阅读区里,幼儿跟随绘本,进入了奇妙的树天堂。幼儿边看书边表演,兴趣盎然。
建构区结合上一主题,开始搭建教学楼之间的草坪,草坪上有什么呢?师幼共同讨论,以文字形式将讨论结果呈现在墙面环境中。在收集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意层出不穷,各种造型奇特的树呈现在大家眼前,为大家展现了别样的草坪设计。
树真好教学反思3
本周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树朋友》,在带幼儿散步时,经常会看到幼儿园种植的各种树木,也会引起幼儿讨论,散文诗《树真好》是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美、意境美。
本活动重点:
感受散文诗语言、意境的优美,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难点是:
根据本散文诗的特点,尝试仿编散文诗。
本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仿编散文诗。
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成功之处:
今天餐后活动带幼儿散步,有意识地引发幼儿讨论有关于树的好处,在活动中我先引发幼儿回忆刚才散步时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树朋友,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诗歌的能动性,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足之处:
在创编散文诗时,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知识面比较狭隘,需在课余活动中多扩充幼儿知识面,也要建议家长平日里多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
树真好教学反思4
《树真好》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我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让其选择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学习伙伴及表达方式,杨其长,避其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等,让孩子们在自主参与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展现智能优势。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我没有仅仅局限于读好,而是根据课文的文字特点——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拓展这个环节,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说一说:“树真好。 , 。”学生说得很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感到高兴,觉得惊喜。同学们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学完这一课,我说:“你们谁愿意当小画家把心中最美的树画下来。”于是,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说“我是小画家。我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接着我就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让他们按自己的想象画起来。然后,我就把这一场景拍摄下来。
树真好教学反思5
初次听邢老师的课,感觉煞是舒服。沐浴在她的软言细语中,感受到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学生的耐心与爱心,心中恍然:怪不得学生都喜欢邢老师。
邢老师的课,宛如涓涓细流,慢慢地流淌,那么顺畅,那么自然。从一开始的复习检查,到新课的学习,直至生字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十分简洁、紧凑。课堂上,精美的课件,可爱的贴图,漂亮的板书,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理解重点词句上,邢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如对“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理解,老师没有过于累赘的语言,而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出所看到的景象,然后用简洁的话总结“瞧!从山脚到山顶,这儿、那儿,岛上的每一处都是绿树,一棵挨着一棵,这样的景色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可谓水到渠成!
邢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在指导时也采用了多种手法。在读“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
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句话时,要求学生读出小熊的孤单。邢老师先让学生想象荒岛是什么样的,再通过小熊的梦进一步感受小熊的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读得非常到位。在读小鸟说的话时,邢老师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你愿意做小鸟吗?学学小鸟的动作,一边飞,一边说。好几个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朗读,都得得非常好。
一(4)班小朋友非常聪明、可爱,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可以看出邢老师平时对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严格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老师在范写生字的时候,是否应把田字格画得较高一些,这样不至于在范写时挡住学生的视线。
树真好教学反思6
1、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设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入境激情”一环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
4、课后设想:
(1)《这儿真好》第一部分的句式训练:有老师评价说,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课文的第四、五节的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式: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在这两个相似的句式中我想插入了一个把两句并成一句的句式的训练。让
孩子们通过学习明白,如果我们说几句类似的话,可以说合起来说得简短明子些。)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我拉得过了。最后,读完了课文以后,我想让孩子们不仅能说出:这儿真好,是因为小熊的努力让这儿变得真好。更想让孩子们细心地读课文,能发现:其实白云的办法也真好,还有有朋友的生活真好等等,试着让孩子们学习多元化地学习课文,思考问题。不过,孩子们不能达到这一步,可是我却像老牛拉货车一样,拼命地拖着、拉着,以至于让课堂上了我”涨红了脸。
(2)、由扶到放,展开想象。课文第四、五自然段,通过一只小鸟发现这个由荒岛变成绿岛的一个地方,引来许多小鸟和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我觉得是一个由点到面的写法。通过小鸟的话,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树真好教学反思7
在第一个环节聊树时,我的PPT中没有预设到所有孩子可能说到的树,影响了孩子们的关注点,打乱了孩子们的思路,其实那里完全能够不使用PPT,而选取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凭空说。
在感受、欣赏散文诗的环节中我还能够多让孩子欣赏几遍,把这一环节放大,并带给一些讲述性的提问,如我家屋子里为什么会清清爽爽?天热了我和我的小猫咪为什么喜欢躺在树下睡午觉?等等,帮忙幼儿理解、丰富记忆散文资料。
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我竟可能丰富了孩子们关于树的形容词,及时帮幼儿提炼语句,使幼儿的表达更有序、连贯、生动。在散文诗的处理上我们也打破了常规的学念散文诗资料,而是更尊重幼儿,带给一些图片、简笔画,提示幼儿完整、清晰地表述散文资料,并不要求幼儿的回答与散文诗资料一模一样。另外在创编环节我在想假如我不给孩子们带给固定的句式,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孩子们会更有话可说。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老师及时帮忙幼儿提炼语句、丰富词汇,让幼儿的创编更有价值。
树真好教学反思8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向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此刻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资料而言,还是有必须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必须的差距。
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用心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树真好教学反思9
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这也促使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象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我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树真好》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这个设想并没有在课堂上实现,还是很遗憾的。
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我们班还有一些同学读书、写字的姿势不够正确,还应在教学时多指导、多关注。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任何一节课总会有遗憾。今后,我还会继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言训练更恰到好处,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树真好教学反思10
这次活动《树真好》,题材“树”来自于幼儿生活之中,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见的一种植物,对幼儿来说开展这样的题材资料,是幼儿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大班综合活动《树真好》的整个设计资料整合了科学、绘画、社会、语言领域的资料,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获得了“树”的一个完整概念。《树真好》我充分地思考了活动的探究性,活动中带给了两大环节让幼儿去探索和发现,使幼儿用心、主动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活动中也建立了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始终以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于是,想透过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来关心身边的一些东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喜欢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并想透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去结识更多的植物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明白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树真好教学反思11
春天生机盎然,树是幼儿熟悉的事物,且幼儿对树很感兴趣。《树真好》是一篇较为简短的散文,散文中的小鸟、小猫等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对象,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这是我备的一节公共课,由于幼儿园活动接连不断,老师们都没空来听课,但是我觉得这个教学活动还是很搞笑的,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活动方式,也乐于去学习散文诗。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理解散文资料,感受树的用途,并能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进行仿编,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根据目标,活动分为欣赏、朗诵、仿编几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了语言活动的重点,节奏较为紧凑。
在课前我精心设计问题,对四个画面的提问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鸟为什么喜欢树?还有谁喜欢树?为什么?小猫友为什么喜欢树呢?”等等。在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回答后让幼儿一齐来学一学,自然流畅的让幼儿学说散文。
在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在提问“你喜欢树吗?为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树能够做桌子。”其他幼儿就跟着说“树能够做椅子”等等,回答都局限在“树能够做什么”上,我立刻回应:“都是树能够做成什么东西,那在树上、树下能做什么呢?”帮忙幼儿回到活动的目标上。有幼儿说到:“树能够做碗。”我立刻进行追问:“做什么样的碗?”帮忙幼儿将话讲清楚。在幼儿说“树能够做鸟巢。”时,我立刻问到:“鸟巢是什么做的?”让幼儿得到了正确的经验。在幼儿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请其他幼儿帮忙他,让幼儿在同伴互助中学会倾听他人、评价他人。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做一个细心的倾听者、敏锐的观察者、用心的促进者,适时地对幼儿的提问回以有效回应,引发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之间的多向互动。
从活动效果来说,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犹未尽,观察、欣赏、记忆、想像、创编等多种潜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基本到达了活动目标。但是活动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作为散文欣赏活动,活动目标中要求幼儿欣赏散文,但按照活动设计,只是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散文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幼儿的整体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赏时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赏后提问“你在散文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说说,不要求标准答案,然后“再来听听到底讲了什么?”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幼儿来为树做点事,是为了让幼儿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目标,但在活动的组织上有些拖沓,而且整个活动的容量显得较大,所以可将最后一个环节放到延伸活动中,并将活动落实到实处,认课班级树,给它浇水、照顾它等,而第三个目标可渗透在前面的环节中。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活动中蕴含的价值,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情感的引导。
树真好教学反思12
《树真好》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由金波改编的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这也促使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一、目标明确,讲求平实。
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仍是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像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
二、身临其境,以趣激读。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应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
在上课之初,我便和学生一起通过填空,复习了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aabb式词语,体会到句子中用到这样的词语会显得更活泼,更具音韵美。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树给小鸟带来的快乐,树给我们全家带来的快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像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有些词语的理解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生看一看,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便会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图画后,随机画下简笔画,学生便一目了然。
通过身临其境的气氛感染,学生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局限,为其后的语言训练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文特点,恰当进行语言训练。
《树真好》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树真好。 , 。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极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的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觉得惊喜。
四、重视细节,培养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拿书的姿势到语言的完整,都要逐步引导,落实到位。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语言也应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选读文章中自己想喜欢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读出自己的体会,以达到了感情朗读的效果。最后,配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诵。
以后,我还要继续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言训练更恰到好处,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真好,学习真好!
树真好教学反思13
在听随堂课的活动中,正值《大树和小花》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
一、教材分析:
散文诗《树真好》描写了人们与小动物们在大树旁活动的场景,童趣盎然,意境优美。在仔细诵读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原作品中有一些不是很合理的地方,如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我认为做窝的是鸟妈妈,而不是小鸟。另外,第三句“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直叫。”这里我认为如果是大狗和小猫来玩游戏的话,才能对幼儿会产生一种美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综合上面两点,我将《树真好》散文诗内容调整为:
树真好
树真好。鸟妈妈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大狗和小猫玩捉迷藏,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急得大狗“汪汪”直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二、目标设计:
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参上的目标是这样的:1、欣赏散文诗,感受树的用途。2、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我认为这个目标设计过程中,将语言和科学的目标混为一谈,不够贴切。而且根据散文诗中的内容也不是很适合爱护树木的情感教育,因为其中涉及“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这并不是一个爱护树木的表现)。在将这个活动定为语言活动的时候,我将目标修改为: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准备中,我根据幼儿用书上的图片制作了PPT课件,将四个散文诗片段的内容链接在大图片上,这样幼儿在讲述某个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出示相应放大的图片,更利于幼儿观察与表达。
四、活动流程:
首先,利用整张的《树真好》图片让幼儿欣赏,并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对画面进行仔细地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内容。紧接着,小结幼儿的讲述,并用一句话:“大家都喜欢在树林里,说明我们的树朋友(教师竖起大拇指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说出“真好”)”切入主题。
其次,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给幼儿一下完整地印象。并让幼儿说说听到谁说树真好,将散文诗的内容进行分解,从简单的人物入手,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归纳这篇散文诗的几个要点(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听听“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在幼儿回答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相应的PPT课件,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里重点学习第一句的句式,让他们说说鸟妈妈和小鸟怎么夸树的,为什么喜欢树,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然后让幼儿完整学说这样的句式,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在幼儿能够完整讲述散文诗的基础上,学习用赞美的语气来夸树,表达自己对树的热爱之情。
活动最后部分,把主动性交给孩子,用问题“树真好,还有那些人和动物也会喜欢树呢?”把孩子们引入大胆创编的境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内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树真好教学反思14
《树真好》这是一首贴近孩子生活,又琅琅上口的散文诗。散文诗以情景式的句式讲述了大树的可爱以及无处不在洋溢着的深深温情。大树能够让白鹭鸶做家,能够让小花狗乘凉,也能够不怕疼痛地让小毛虫卡咔滋咔滋的咬。从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中所要体现的是一个大主题,大真谛:母爱真好!是阿,母爱,每个人都深深感受,殷切期盼,并愿之伴随一身的感受,多么温暖,多么动人的一种情感阿!这种情感小时候有,长大了也有。长大了我们能够自己感悟,可孩子呢,他们始终被母爱包围,却不明白母爱藏于何方!那么这首散文诗《树真好》正好为孩子解答了这个难题。
我觉得这首散文诗透过拟人式的手法,将大树隐喻为妈妈,将白鹭鸶、小花狗、小毛虫隐喻为孩子,让孩子透过学习明白当白鹭鸶累了想找个家时,无论何时何地,大树就像妈妈一样无私地张开手臂欢迎它来做窝,为它遮风挡雨;当小狗跑热了想乘凉时,大树也会像妈妈一样为它遮阳送凉,擦汗扇风;当小毛虫饿的时候,大树还是像妈妈那样为它准备吃的,还会象小时候那样不怕疼,不怕累地奉上自己甘甜的乳汁。白鹭鸶、小狗、小毛虫多么象自己阿,自己不就是这样的小白鹭鸶、小狗、小毛虫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中生活着、成长着的吗!于是,透过学习了这首散文诗,孩子们一下子就很容易地将母爱理解了、感悟了。原先母爱无时无刻不包围着自己,妈妈平时每做的一件事都充满了对自己的爱与关心,当自己快乐时能够与妈妈分享,当自己悲哀时妈妈也来分担。妈妈多好,母爱多好,妈妈就是大树,大树就是妈妈。这样孩子透过一首简单的诗歌理解了一个人生的真谛,真是事半功倍,同时透过这样一首散文诗孩子更看到了母亲的辛劳,也会更尊敬妈妈、爱妈妈、体谅妈妈了。
另外,学习了《树真好》这首散文诗,还能够让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更加有浓厚的兴趣。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值得我们的孩子去关注、去发现。所以我们老师能够借助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去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小草在春天露出嫩叶,蜗牛在雨后爬出泥土,大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孩子们天天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许多搞笑的现象,进而了解大自然,体验自己完美的生活。
树真好教学反思15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树的美好,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2。尝试朗诵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3。能分析散文诗,培养想象力。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有关树的图片PPT、诗朗诵背景音乐、有关散文诗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结合春天植树活动与幼儿谈话导入,感知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2。播放PPT,欣赏有关树的图片,感受生活中树的美好。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看到这些树时的感受。“(漂亮、高大、舒服、清新)并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有树的好处。
3。教师随背景音乐朗诵散文诗,请幼儿欣赏并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语境。
(1)请幼儿说出散文诗中重复最多的一句,知道散文诗的名字《树真好》。
(2)请幼儿说说散文诗中说到了树有哪些好处,引导幼儿了解诗中内容。
(3)随背景音乐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
4。播放课件,启发幼儿思考并讨论:如果我们周围没有树会怎样?引导幼儿了解爱护树木的重要,培养幼儿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引导幼儿发出我们的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幼儿拿起手中的画笔行动起来,一起构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散文诗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在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优质地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组织和指导好散文诗的教学,是幼儿园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学习的过程我们一改完整欣赏,而是创设情景,用“谁会喜欢树,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创编诗句,且不要求与原文同。活动中先用诗歌中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它在树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师扮演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鸟充分用动作表现对散文的理解,接着把孩子引入观察各幅小图,用“树真好,……”的句式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老师在孩子创编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图画装订起来编成一本大书,请孩子们为大书取名,对孩子们进行相宜的环保教育。
第四篇:树真好教学反思
树真好教学反思15篇
树真好教学反思1
《树真好》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我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让其选择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学习伙伴及表达方式,杨其长,避其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等,让孩子们在自主参与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展现智能优势。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我没有仅仅局限于读好,而是根据课文的文字特点——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拓展这个环节,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说一说:“树真好。 , 。”学生说得很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感到高兴,觉得惊喜。同学们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学完这一课,我说:“你们谁愿意当小画家把心中最美的树画下来。”于是,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说“我是小画家。我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接着我就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让他们按自己的想象画起来。然后,我就把这一场景拍摄下来。
树真好教学反思2
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这也促使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象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我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树真好》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这个设想并没有在课堂上实现,还是很遗憾的。
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我们班还有一些同学读书、写字的姿势不够正确,还应在教学时多指导、多关注。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任何一节课总会有遗憾。今后,我还会继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言训练更恰到好处,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树真好教学反思3
在听随堂课的活动中,正值《大树和小花》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
一、教材分析:
散文诗《树真好》描写了人们与小动物们在大树旁活动的场景,童趣盎然,意境优美。在仔细诵读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原作品中有一些不是很合理的地方,如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我认为做窝的是鸟妈妈,而不是小鸟。另外,第三句“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直叫。”这里我认为如果是大狗和小猫来玩游戏的话,才能对幼儿会产生一种美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综合上面两点,我将《树真好》散文诗内容调整为:
树真好
树真好。鸟妈妈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大狗和小猫玩捉迷藏,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急得大狗“汪汪”直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二、目标设计:
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参上的目标是这样的:1、欣赏散文诗,感受树的用途。2、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我认为这个目标设计过程中,将语言和科学的目标混为一谈,不够贴切。而且根据散文诗中的内容也不是很适合爱护树木的情感教育,因为其中涉及“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这并不是一个爱护树木的表现)。在将这个活动定为语言活动的时候,我将目标修改为: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准备中,我根据幼儿用书上的图片制作了PPT课件,将四个散文诗片段的内容链接在大图片上,这样幼儿在讲述某个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出示相应放大的图片,更利于幼儿观察与表达。
四、活动流程:
首先,利用整张的《树真好》图片让幼儿欣赏,并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对画面进行仔细地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内容。紧接着,小结幼儿的讲述,并用一句话:“大家都喜欢在树林里,说明我们的树朋友(教师竖起大拇指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说出“真好”)”切入主题。
其次,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给幼儿一下完整地印象。并让幼儿说说听到谁说树真好,将散文诗的内容进行分解,从简单的人物入手,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归纳这篇散文诗的几个要点(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听听“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在幼儿回答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相应的PPT课件,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里重点学习第一句的句式,让他们说说鸟妈妈和小鸟怎么夸树的,为什么喜欢树,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然后让幼儿完整学说这样的句式,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在幼儿能够完整讲述散文诗的基础上,学习用赞美的语气来夸树,表达自己对树的热爱之情。
活动最后部分,把主动性交给孩子,用问题“树真好,还有那些人和动物也会喜欢树呢?”把孩子们引入大胆创编的境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内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树真好教学反思4
《树真好》这是一首贴近孩子生活,又琅琅上口的散文诗。散文诗以情景式的句式讲述了大树的可爱以及无处不在洋溢着的深深温情。大树能够让白鹭鸶做家,能够让小花狗乘凉,也能够不怕疼痛地让小毛虫卡咔滋咔滋的咬。从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中所要体现的是一个大主题,大真谛:母爱真好!是阿,母爱,每个人都深深感受,殷切期盼,并愿之伴随一身的感受,多么温暖,多么动人的一种情感阿!这种情感小时候有,长大了也有。长大了我们能够自己感悟,可孩子呢,他们始终被母爱包围,却不明白母爱藏于何方!那么这首散文诗《树真好》正好为孩子解答了这个难题。
我觉得这首散文诗透过拟人式的手法,将大树隐喻为妈妈,将白鹭鸶、小花狗、小毛虫隐喻为孩子,让孩子透过学习明白当白鹭鸶累了想找个家时,无论何时何地,大树就像妈妈一样无私地张开手臂欢迎它来做窝,为它遮风挡雨;当小狗跑热了想乘凉时,大树也会像妈妈一样为它遮阳送凉,擦汗扇风;当小毛虫饿的时候,大树还是像妈妈那样为它准备吃的,还会象小时候那样不怕疼,不怕累地奉上自己甘甜的乳汁。白鹭鸶、小狗、小毛虫多么象自己阿,自己不就是这样的小白鹭鸶、小狗、小毛虫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中生活着、成长着的吗!于是,透过学习了这首散文诗,孩子们一下子就很容易地将母爱理解了、感悟了。原先母爱无时无刻不包围着自己,妈妈平时每做的一件事都充满了对自己的爱与关心,当自己快乐时能够与妈妈分享,当自己悲哀时妈妈也来分担。妈妈多好,母爱多好,妈妈就是大树,大树就是妈妈。这样孩子透过一首简单的诗歌理解了一个人生的真谛,真是事半功倍,同时透过这样一首散文诗孩子更看到了母亲的辛劳,也会更尊敬妈妈、爱妈妈、体谅妈妈了。
另外,学习了《树真好》这首散文诗,还能够让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更加有浓厚的兴趣。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值得我们的孩子去关注、去发现。所以我们老师能够借助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去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小草在春天露出嫩叶,蜗牛在雨后爬出泥土,大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孩子们天天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许多搞笑的现象,进而了解大自然,体验自己完美的生活。
树真好教学反思5
1、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设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入境激情”一环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
4、课后设想:
(1)《这儿真好》第一部分的句式训练:有老师评价说,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课文的第四、五节的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式: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在这两个相似的句式中我想插入了一个把两句并成一句的句式的训练。让
孩子们通过学习明白,如果我们说几句类似的话,可以说合起来说得简短明子些。)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我拉得过了。最后,读完了课文以后,我想让孩子们不仅能说出:这儿真好,是因为小熊的努力让这儿变得真好。更想让孩子们细心地读课文,能发现:其实白云的办法也真好,还有有朋友的生活真好等等,试着让孩子们学习多元化地学习课文,思考问题。不过,孩子们不能达到这一步,可是我却像老牛拉货车一样,拼命地拖着、拉着,以至于让课堂上了我”涨红了脸。
(2)、由扶到放,展开想象。课文第四、五自然段,通过一只小鸟发现这个由荒岛变成绿岛的一个地方,引来许多小鸟和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我觉得是一个由点到面的写法。通过小鸟的话,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树真好教学反思6
一、活动背景背景一:
记得幼儿园曾组织过一次园本培训“让朗读充满激情”,邀请“苦丁茶”老师来作辅导,被辅导老师那磁性的声音吸引。可是在当时没有多在意,培训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背景二:发现小学语文老师都是朗读的高手,课堂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便能把文章充满感情地朗读出来,有时激情飞扬,有时悲痛欲绝,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朗读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啊。
背景三:最近中班组开展环保儿歌朗诵比赛,孩子们能不费力的把长长的儿歌背出来,可是在朗诵的时候却没有感情、没有表情,即使是加了几个动作也是那么的不自然。
背景四:回想起平时的教学活动,发现孩子很不愿意说,要么是轻声细语(没有自信),要么是目光紧张(生怕说错),要么是偷工减料(不能说完整话),要么像小猴摘了西瓜扔了玉米(做了动作而忘了念)。
背景五:《树真好》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树木与人类、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散文诗句式不工整,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整个活动中,我想通过多种方式,尝试让幼儿真切地表达“树真好……”,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过程
(一)自主表达。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了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几棵树。“瞧,这儿有这么多树,你喜欢树吗?”“喜欢”“为什么喜欢?你可以在树下干些什么呀?” 陶陶小朋友说:“我可以在树下吃饭。”“树真好,我们可以在树下吃饭。”张一博说:“我可以在树上做个秋千。”“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马雨辰小朋友说:“我可以在树上做窝。”“到底是谁在树上做窝呀?”“小鸟”“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
(在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孩子的回家竟然如此接近散文诗的内容,而我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预设,把他们的回答进行有感情地提升。这样使这个环节拔得太高了,而且幼儿的思路没有打开。如果我能根据孩子的回答,使用句式“树真好……”进行提升的同时,能出示事先准备的图片,那孩子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二)散文欣赏。
“树真好,我们大家都那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还有谁也喜欢它。它们可以和树做什么呢?”(欣赏课件)“树还有谁也喜欢呀?”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图片,学习散文前面句式。“我们再来听一遍,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后,每天天一亮,它们就怎么样呢?”(分段欣赏)“小鸟就唧唧喳喳的叫”……“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我喜欢小鸟那句”“请你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幼儿对观看课件非常感兴趣,但是当他们看到、听到散文诗里朗诵的和自己的表达一样时,他们就兴奋的和同伴说:“和我说的一样”。我关注到了他们的兴趣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正好是完整欣赏环节,我不想破坏散文诗的意境。当欣赏完课件,出示图片的时候感觉已经晚了。整个散文欣赏感觉很勉强,个别幼儿表达地很起劲,很自然,很真切,可是决大部分幼儿没有真切地表达出来。而且图片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很差,其实在分段欣赏时,不用课件完全可以只用图片带领幼儿真切的表达。)
(三)快乐游戏。
“树真好,想不想和树做游戏。”“想”“那我们就和树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当我闭上眼睛时,请你们轻轻地找一棵树躲好。记住要轻轻地走过去哦。”(幼儿躲藏)“好了吗?”“好了。”“那我来找你们了。”(轻轻地走到一棵树后)“哦,原来你们藏在这里啊”。这时其余的孩子都起来了。“和树做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啊?”“很快乐。”“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树真好,让我们到外面看看我们的树朋友吧。”自然结束。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在和树的快乐游戏中,进一步提升“树真好”的情感。情感是激发了,可是没有提供幼儿表达情感的机会,如果游戏结束时,我能让孩子站在自己躲藏的树边,让幼儿对着“树”,真切地念念散文诗,再把自己的感受“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一起表达。这样就更好了。)
三、活动反思
1、教师真切投入,带动幼儿真切地表达。
在每个活动中,教师必须充满激情、真切的投入其中,才能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真切地表达感受。散文诗教学更是需要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诵,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有感情地表达。
在活动中,教师都能激情满怀,全身心的投入。可是对于散文诗活动,教师还必须具备散文诗朗诵的水平。朗诵不是立竿见影能练就的,必须反复的练习,有时还要对着镜子练习。为了让《树真好》这个活动能顺利的完成,我首先要过的关是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我与杨老师反复地、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字念响一点,表情又该怎样的。经过了反复地练习、真切地投入,我终于充满信心的走入活动,比较顺利的带动幼儿真切的表达。
2、教具有效使用,推动幼儿真切的表达。
在幼儿的活动中,我发现有教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启发幼儿的思维,推动幼儿真切的表达。但是教具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效的使用,发挥教具的作用。如在本次活动中,我的树教具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没有推动幼儿的真切表达,而我制作这个树教具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教具怎样有效使用呢?关键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表述,灵活地进行回应,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过程。这是相当难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活动前进行反复地说过程,预设孩子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变化教具,调整过程等等。这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办法。曾记得师范见习时,指导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对着他或对着同学进行试讲。
3、室内移入室外,激发幼儿真切的表达。
在真实的自然情景中,能激发幼儿真切的表达。活动结束后,我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看他们的树朋友,并邀请他们用散文诗来夸夸你的树朋友。他们三三两两抱着树,有感情地朗诵着《树真好》,一遍朗诵完了,他们开心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树听了我们的朗诵,笑了。”多么真切地感受和表达啊。他们一棵朗诵完又换了一棵,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朗诵着。原来枯燥的朗诵变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愿望。不禁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叹“自然真好”!。也让我对整个活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应该把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室外,让幼儿在自然的场景下真切的表达。
树真好教学反思7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活动区的活动是幼儿通过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进行的自发学习,因此,创设丰富的活动区环境是幼儿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1.区域的设置
根据主题课程的开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定了5个活动区:阅读区、美工区、探索区、创意区和建构区,并且根据活动区内游戏的特点将5个区域按照动静分开、采光取水、有机结合的方式布置在不同的区域。阅读区需要安静的阅读氛围和良好的光线照明,因此将阅读区布置在宽敞的走廊上,用沙发、桌布等软材料营造出温馨的气氛。美工区相对比较安静,因此与阅读区相邻,且靠近水源。探索区需要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因此布置在教室后半部分,用玩具柜和KT版设置成半封闭的区域,让幼儿在其中不受干扰。创意区是幼儿发挥想象的美妙场所,布置在教室的前半部分,给予孩子自由的想象空间。建构区所需场地比较大,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己的创造,为避免建构区的声音干扰其他活动区,将建构区布置在教室最里面的部分,空间大,又不干扰其他的区域。
2.区域的材料投放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给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就是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探索区是幼儿探究的奇妙天地,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放大镜、小石磨、皮尺、磁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探究香樟树的气味时,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小树枝、树皮、香樟树叶、香樟果实在幼儿眼里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
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树可以生长在不同的地方,除了生长在户外,还能作为盆景。为了支持幼儿创造性表现树,作为表现性活动区的美工区里投放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树的照片,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如幼儿捡来的小树枝、用剩下的橡皮泥盒子,让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盆栽树,用各种不同的彩色纸进行装饰,不仅发展了动手动脑能力,还满足了幼儿表现表达的欲望。
3、低结构材料的创意呈现
创意区是欣赏性和表现性的结合,墙面上排列着利用生活中各种低结构材料亲子制作的创意树,玩具柜上大家共同收集的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给了幼儿无限的创作空间,果壳、树枝、石头、废旧牙刷、笔套、瓶盖、棉花到了孩子手里,变成了各种奇妙的大树。有趣的关于树的绘本从不同角度打开了幼儿的视角。《愿望树》、《两棵树》等优秀绘本中表现树的形式丰富多彩。阅读区里,幼儿跟随绘本,进入了奇妙的树天堂。幼儿边看书边表演,兴趣盎然。
建构区结合上一主题,开始搭建教学楼之间的草坪,草坪上有什么呢?师幼共同讨论,以文字形式将讨论结果呈现在墙面环境中。在收集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意层出不穷,各种造型奇特的树呈现在大家眼前,为大家展现了别样的草坪设计。
树真好教学反思8
这次活动《树真好》,题材“树”来自于幼儿生活之中,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见的一种植物,对幼儿来说开展这样的题材资料,是幼儿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大班综合活动《树真好》的整个设计资料整合了科学、绘画、社会、语言领域的资料,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获得了“树”的一个完整概念。《树真好》我充分地思考了活动的探究性,活动中带给了两大环节让幼儿去探索和发现,使幼儿用心、主动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活动中也建立了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始终以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于是,想透过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来关心身边的一些东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喜欢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并想透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去结识更多的植物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明白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树真好教学反思9
初次听邢老师的课,感觉煞是舒服。沐浴在她的软言细语中,感受到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学生的耐心与爱心,心中恍然:怪不得学生都喜欢邢老师。
邢老师的课,宛如涓涓细流,慢慢地流淌,那么顺畅,那么自然。从一开始的复习检查,到新课的学习,直至生字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十分简洁、紧凑。课堂上,精美的课件,可爱的贴图,漂亮的板书,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理解重点词句上,邢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如对“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理解,老师没有过于累赘的语言,而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出所看到的景象,然后用简洁的话总结“瞧!从山脚到山顶,这儿、那儿,岛上的每一处都是绿树,一棵挨着一棵,这样的景色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可谓水到渠成!
邢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在指导时也采用了多种手法。在读“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
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句话时,要求学生读出小熊的孤单。邢老师先让学生想象荒岛是什么样的,再通过小熊的梦进一步感受小熊的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读得非常到位。在读小鸟说的话时,邢老师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你愿意做小鸟吗?学学小鸟的动作,一边飞,一边说。好几个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朗读,都得得非常好。
一(4)班小朋友非常聪明、可爱,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可以看出邢老师平时对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严格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老师在范写生字的时候,是否应把田字格画得较高一些,这样不至于在范写时挡住学生的视线。
树真好教学反思10
《树真好》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由金波改编的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这也促使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一、目标明确,讲求平实。
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仍是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像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
二、身临其境,以趣激读。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应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
在上课之初,我便和学生一起通过填空,复习了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aabb式词语,体会到句子中用到这样的词语会显得更活泼,更具音韵美。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树给小鸟带来的快乐,树给我们全家带来的快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像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有些词语的理解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生看一看,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便会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图画后,随机画下简笔画,学生便一目了然。
通过身临其境的气氛感染,学生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局限,为其后的语言训练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文特点,恰当进行语言训练。
《树真好》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树真好。 , 。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极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的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觉得惊喜。
四、重视细节,培养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拿书的姿势到语言的完整,都要逐步引导,落实到位。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语言也应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选读文章中自己想喜欢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读出自己的体会,以达到了感情朗读的效果。最后,配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诵。
以后,我还要继续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言训练更恰到好处,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真好,学习真好!
树真好教学反思11
在第一个环节聊树时,我的PPT中没有预设到所有孩子可能说到的树,影响了孩子们的关注点,打乱了孩子们的思路,其实那里完全能够不使用PPT,而选取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凭空说。
在感受、欣赏散文诗的环节中我还能够多让孩子欣赏几遍,把这一环节放大,并带给一些讲述性的提问,如我家屋子里为什么会清清爽爽?天热了我和我的小猫咪为什么喜欢躺在树下睡午觉?等等,帮忙幼儿理解、丰富记忆散文资料。
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我竟可能丰富了孩子们关于树的形容词,及时帮幼儿提炼语句,使幼儿的表达更有序、连贯、生动。在散文诗的处理上我们也打破了常规的学念散文诗资料,而是更尊重幼儿,带给一些图片、简笔画,提示幼儿完整、清晰地表述散文资料,并不要求幼儿的回答与散文诗资料一模一样。另外在创编环节我在想假如我不给孩子们带给固定的句式,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孩子们会更有话可说。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老师及时帮忙幼儿提炼语句、丰富词汇,让幼儿的创编更有价值。
树真好教学反思12
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生态环境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是人类的好伙伴。在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中就选取了《树真好》这篇散文来引导孩子们更具体、更清晰、更充满感情地认识树的作用。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兴趣高涨,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着语言文字。他们读得津津有味,读得饶有趣味。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感受颇多。
一、创设条件,个性阅读。
学生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不同,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点也不尽一致。因此,教学中,教师学习目标的确定需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初读时,我引导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遇到不会的字词和读不通的句子寻求解决办法,然后自查交流,互动学习。再读理解、体验情感时,我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让其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学习伙伴及表达方式,扬其长,避其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展现智能优势,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依据文本,训练语言。
《树真好》这篇散文,文字优美。在备课时,我就想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树真好。,。”学
生写出来的作品,极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学生的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觉得惊喜。
三、注重朗读,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选读文章中自己想喜欢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读出自己的体会,以达到了感情朗读的效果。最后,配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诵。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的个性思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常常问学生这一处你的看法是什么?我还将学生的独特想法写在黑板上,称这是他的专利。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树真好教学反思13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向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此刻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资料而言,还是有必须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必须的差距。
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用心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树真好教学反思14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树的美好,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2。尝试朗诵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3。能分析散文诗,培养想象力。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有关树的图片PPT、诗朗诵背景音乐、有关散文诗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结合春天植树活动与幼儿谈话导入,感知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2。播放PPT,欣赏有关树的图片,感受生活中树的美好。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看到这些树时的感受。“(漂亮、高大、舒服、清新)并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有树的好处。
3。教师随背景音乐朗诵散文诗,请幼儿欣赏并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语境。
(1)请幼儿说出散文诗中重复最多的一句,知道散文诗的名字《树真好》。
(2)请幼儿说说散文诗中说到了树有哪些好处,引导幼儿了解诗中内容。
(3)随背景音乐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
4。播放课件,启发幼儿思考并讨论:如果我们周围没有树会怎样?引导幼儿了解爱护树木的重要,培养幼儿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引导幼儿发出我们的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幼儿拿起手中的画笔行动起来,一起构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散文诗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在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优质地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组织和指导好散文诗的教学,是幼儿园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学习的过程我们一改完整欣赏,而是创设情景,用“谁会喜欢树,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创编诗句,且不要求与原文同。活动中先用诗歌中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它在树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师扮演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鸟充分用动作表现对散文的理解,接着把孩子引入观察各幅小图,用“树真好,……”的句式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老师在孩子创编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图画装订起来编成一本大书,请孩子们为大书取名,对孩子们进行相宜的环保教育。
树真好教学反思15
本周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树朋友》,在带幼儿散步时,经常会看到幼儿园种植的各种树木,也会引起幼儿讨论,散文诗《树真好》是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美、意境美。
本活动重点:
感受散文诗语言、意境的优美,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难点是:
根据本散文诗的特点,尝试仿编散文诗。
本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仿编散文诗。
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成功之处:
今天餐后活动带幼儿散步,有意识地引发幼儿讨论有关于树的好处,在活动中我先引发幼儿回忆刚才散步时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树朋友,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诗歌的能动性,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足之处:
在创编散文诗时,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知识面比较狭隘,需在课余活动中多扩充幼儿知识面,也要建议家长平日里多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
第五篇:树真好教学反思
树真好教学反思1
本周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树朋友》,在带幼儿散步时,经常会看到幼儿园种植的各种树木,也会引起幼儿讨论,散文诗《树真好》是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美、意境美。
成功之处:
这天餐后活动带幼儿散步,有意识地引发幼儿讨论有关于树的好处,在活动中我先引发幼儿回忆刚才散步时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树朋友,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诗歌的能动性,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足之处:
在创编散文诗时,幼儿语言表达潜力薄弱,知识面比较狭隘,需在课余活动中多扩充幼儿知识面,也要推荐家长平日里多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
树真好教学反思2
本周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树朋友》,在带幼儿散步时,经常会看到幼儿园种植的各种树木,也会引起幼儿讨论,散文诗《树真好》是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美、意境美。
本活动重点:
感受散文诗语言、意境的优美,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难点是:
根据本散文诗的特点,尝试仿编散文诗。
本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仿编散文诗。
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成功之处:
今天餐后活动带幼儿散步,有意识地引发幼儿讨论有关于树的好处,在活动中我先引发幼儿回忆刚才散步时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树朋友,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诗歌的能动性,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足之处:
在创编散文诗时,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知识面比较狭隘,需在课余活动中多扩充幼儿知识面,也要建议家长平日里多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
树真好教学反思3
《树真好》这是一首贴近孩子生活,又琅琅上口的散文诗。散文诗以情景式的句式讲述了大树的可爱以及无处不在洋溢着的深深温情。大树能够让白鹭鸶做家,能够让小花狗乘凉,也能够不怕疼痛地让小毛虫卡咔滋咔滋的咬。从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中所要体现的是一个大主题,大真谛:母爱真好!是阿,母爱,每个人都深深感受,殷切期盼,并愿之伴随一身的感受,多么温暖,多么动人的一种情感阿!这种情感小时候有,长大了也有。长大了我们能够自己感悟,可孩子呢,他们始终被母爱包围,却不明白母爱藏于何方!那么这首散文诗《树真好》正好为孩子解答了这个难题。
我觉得这首散文诗透过拟人式的手法,将大树隐喻为妈妈,将白鹭鸶、小花狗、小毛虫隐喻为孩子,让孩子透过学习明白当白鹭鸶累了想找个家时,无论何时何地,大树就像妈妈一样无私地张开手臂欢迎它来做窝,为它遮风挡雨;当小狗跑热了想乘凉时,大树也会像妈妈一样为它遮阳送凉,擦汗扇风;当小毛虫饿的时候,大树还是像妈妈那样为它准备吃的,还会象小时候那样不怕疼,不怕累地奉上自己甘甜的乳汁。白鹭鸶、小狗、小毛虫多么象自己阿,自己不就是这样的小白鹭鸶、小狗、小毛虫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中生活着、成长着的吗!于是,透过学习了这首散文诗,孩子们一下子就很容易地将母爱理解了、感悟了。原先母爱无时无刻不包围着自己,妈妈平时每做的一件事都充满了对自己的爱与关心,当自己快乐时能够与妈妈分享,当自己悲哀时妈妈也来分担。妈妈多好,母爱多好,妈妈就是大树,大树就是妈妈。这样孩子透过一首简单的诗歌理解了一个人生的真谛,真是事半功倍,同时透过这样一首散文诗孩子更看到了母亲的辛劳,也会更尊敬妈妈、爱妈妈、体谅妈妈了。
另外,学习了《树真好》这首散文诗,还能够让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更加有浓厚的兴趣。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值得我们的孩子去关注、去发现。所以我们老师能够借助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去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小草在春天露出嫩叶,蜗牛在雨后爬出泥土,大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孩子们天天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许多搞笑的现象,进而了解大自然,体验自己完美的生活。
树真好教学反思4
1、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设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入境激情”一环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
4、课后设想:
(1)《这儿真好》第一部分的句式训练:有老师评价说,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课文的第四、五节的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式: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在这两个相似的句式中我想插入了一个把两句并成一句的句式的训练。让
孩子们通过学习明白,如果我们说几句类似的话,可以说合起来说得简短明子些。)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我拉得过了。最后,读完了课文以后,我想让孩子们不仅能说出:这儿真好,是因为小熊的努力让这儿变得真好。更想让孩子们细心地读课文,能发现:其实白云的办法也真好,还有有朋友的生活真好等等,试着让孩子们学习多元化地学习课文,思考问题。不过,孩子们不能达到这一步,可是我却像老牛拉货车一样,拼命地拖着、拉着,以至于让课堂上了我”涨红了脸。
(2)、由扶到放,展开想象。课文第四、五自然段,通过一只小鸟发现这个由荒岛变成绿岛的一个地方,引来许多小鸟和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我觉得是一个由点到面的写法。通过小鸟的话,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树真好教学反思5
初次听邢老师的课,感觉煞是舒服。沐浴在她的软言细语中,感受到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学生的耐心与爱心,心中恍然:怪不得学生都喜欢邢老师。
邢老师的课,宛如涓涓细流,慢慢地流淌,那么顺畅,那么自然。从一开始的复习检查,到新课的学习,直至生字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十分简洁、紧凑。课堂上,精美的课件,可爱的贴图,漂亮的板书,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理解重点词句上,邢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如对“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理解,老师没有过于累赘的语言,而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出所看到的景象,然后用简洁的话总结“瞧!从山脚到山顶,这儿、那儿,岛上的每一处都是绿树,一棵挨着一棵,这样的景色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可谓水到渠成!
邢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在指导时也采用了多种手法。在读“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
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句话时,要求学生读出小熊的孤单。邢老师先让学生想象荒岛是什么样的,再通过小熊的梦进一步感受小熊的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读得非常到位。在读小鸟说的话时,邢老师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你愿意做小鸟吗?学学小鸟的动作,一边飞,一边说。好几个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朗读,都得得非常好。
一(4)班小朋友非常聪明、可爱,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可以看出邢老师平时对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严格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老师在范写生字的时候,是否应把田字格画得较高一些,这样不至于在范写时挡住学生的视线。
树真好教学反思6
《树真好》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我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让其选择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学习伙伴及表达方式,杨其长,避其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等,让孩子们在自主参与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展现智能优势。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我没有仅仅局限于读好,而是根据课文的文字特点——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拓展这个环节,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说一说:“树真好。 , 。”学生说得很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感到高兴,觉得惊喜。同学们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学完这一课,我说:“你们谁愿意当小画家把心中最美的树画下来。”于是,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说“我是小画家。我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接着我就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让他们按自己的想象画起来。然后,我就把这一场景拍摄下来。
树真好教学反思7
春天生机盎然,树是幼儿熟悉的事物,且幼儿对树很感兴趣。《树真好》是一篇较为简短的散文,散文中的小鸟、小猫等都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对象,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这是我备的一节公共课,由于幼儿园活动接连不断,老师们都没空来听课,但是我觉得这个教学活动还是很搞笑的,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活动方式,也乐于去学习散文诗。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理解散文资料,感受树的用途,并能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进行仿编,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根据目标,活动分为欣赏、朗诵、仿编几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了语言活动的重点,节奏较为紧凑。
在课前我精心设计问题,对四个画面的提问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鸟为什么喜欢树?还有谁喜欢树?为什么?小猫友为什么喜欢树呢?”等等。在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回答后让幼儿一齐来学一学,自然流畅的让幼儿学说散文。
在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在提问“你喜欢树吗?为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树能够做桌子。”其他幼儿就跟着说“树能够做椅子”等等,回答都局限在“树能够做什么”上,我立刻回应:“都是树能够做成什么东西,那在树上、树下能做什么呢?”帮忙幼儿回到活动的目标上。有幼儿说到:“树能够做碗。”我立刻进行追问:“做什么样的碗?”帮忙幼儿将话讲清楚。在幼儿说“树能够做鸟巢。”时,我立刻问到:“鸟巢是什么做的?”让幼儿得到了正确的经验。在幼儿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请其他幼儿帮忙他,让幼儿在同伴互助中学会倾听他人、评价他人。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做一个细心的倾听者、敏锐的观察者、用心的促进者,适时地对幼儿的提问回以有效回应,引发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之间的多向互动。
从活动效果来说,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犹未尽,观察、欣赏、记忆、想像、创编等多种潜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基本到达了活动目标。但是活动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作为散文欣赏活动,活动目标中要求幼儿欣赏散文,但按照活动设计,只是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散文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幼儿的整体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赏时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赏后提问“你在散文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说说,不要求标准答案,然后“再来听听到底讲了什么?”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幼儿来为树做点事,是为了让幼儿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目标,但在活动的组织上有些拖沓,而且整个活动的容量显得较大,所以可将最后一个环节放到延伸活动中,并将活动落实到实处,认课班级树,给它浇水、照顾它等,而第三个目标可渗透在前面的环节中。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活动中蕴含的价值,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情感的引导。
树真好教学反思8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活动区的活动是幼儿通过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进行的自发学习,因此,创设丰富的活动区环境是幼儿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1.区域的设置
根据主题课程的开展,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定了5个活动区:阅读区、美工区、探索区、创意区和建构区,并且根据活动区内游戏的特点将5个区域按照动静分开、采光取水、有机结合的方式布置在不同的区域。阅读区需要安静的阅读氛围和良好的光线照明,因此将阅读区布置在宽敞的走廊上,用沙发、桌布等软材料营造出温馨的气氛。美工区相对比较安静,因此与阅读区相邻,且靠近水源。探索区需要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因此布置在教室后半部分,用玩具柜和KT版设置成半封闭的区域,让幼儿在其中不受干扰。创意区是幼儿发挥想象的美妙场所,布置在教室的前半部分,给予孩子自由的想象空间。建构区所需场地比较大,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己的创造,为避免建构区的声音干扰其他活动区,将建构区布置在教室最里面的部分,空间大,又不干扰其他的区域。
2.区域的材料投放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给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就是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探索区是幼儿探究的奇妙天地,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放大镜、小石磨、皮尺、磁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探究香樟树的气味时,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小树枝、树皮、香樟树叶、香樟果实在幼儿眼里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
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树可以生长在不同的地方,除了生长在户外,还能作为盆景。为了支持幼儿创造性表现树,作为表现性活动区的美工区里投放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树的照片,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如幼儿捡来的小树枝、用剩下的橡皮泥盒子,让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盆栽树,用各种不同的彩色纸进行装饰,不仅发展了动手动脑能力,还满足了幼儿表现表达的欲望。
3、低结构材料的创意呈现
创意区是欣赏性和表现性的结合,墙面上排列着利用生活中各种低结构材料亲子制作的创意树,玩具柜上大家共同收集的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给了幼儿无限的创作空间,果壳、树枝、石头、废旧牙刷、笔套、瓶盖、棉花到了孩子手里,变成了各种奇妙的大树。有趣的关于树的绘本从不同角度打开了幼儿的'视角。《愿望树》、《两棵树》等优秀绘本中表现树的形式丰富多彩。阅读区里,幼儿跟随绘本,进入了奇妙的树天堂。幼儿边看书边表演,兴趣盎然。
建构区结合上一主题,开始搭建教学楼之间的草坪,草坪上有什么呢?师幼共同讨论,以文字形式将讨论结果呈现在墙面环境中。在收集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意层出不穷,各种造型奇特的树呈现在大家眼前,为大家展现了别样的草坪设计。
树真好教学反思9
这次活动《树真好》,题材“树”来自于幼儿生活之中,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见的一种植物,对幼儿来说开展这样的题材资料,是幼儿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大班综合活动《树真好》的整个设计资料整合了科学、绘画、社会、语言领域的资料,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获得了“树”的一个完整概念。《树真好》我充分地思考了活动的探究性,活动中带给了两大环节让幼儿去探索和发现,使幼儿用心、主动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活动中也建立了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始终以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于是,想透过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来关心身边的一些东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喜欢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并想透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去结识更多的植物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明白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树真好教学反思10
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生态环境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是人类的好伙伴。在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中就选取了《树真好》这篇散文来引导孩子们更具体、更清晰、更充满感情地认识树的作用。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兴趣高涨,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着语言文字。他们读得津津有味,读得饶有趣味。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感受颇多。
一、创设条件,个性阅读。
学生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不同,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点也不尽一致。因此,教学中,教师学习目标的确定需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初读时,我引导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遇到不会的字词和读不通的句子寻求解决办法,然后自查交流,互动学习。再读理解、体验情感时,我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让其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学习伙伴及表达方式,扬其长,避其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展现智能优势,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依据文本,训练语言。
《树真好》这篇散文,文字优美。在备课时,我就想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树真好。,。”学
生写出来的作品,极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学生的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觉得惊喜。
三、注重朗读,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选读文章中自己想喜欢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读出自己的体会,以达到了感情朗读的效果。最后,配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诵。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的个性思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常常问学生这一处你的看法是什么?我还将学生的独特想法写在黑板上,称这是他的专利。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树真好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树的美好,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2。尝试朗诵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3。能分析散文诗,培养想象力。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有关树的图片PPT、诗朗诵背景音乐、有关散文诗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结合春天植树活动与幼儿谈话导入,感知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2。播放PPT,欣赏有关树的图片,感受生活中树的美好。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看到这些树时的感受。“(漂亮、高大、舒服、清新)并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有树的好处。
3。教师随背景音乐朗诵散文诗,请幼儿欣赏并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语境。
(1)请幼儿说出散文诗中重复最多的一句,知道散文诗的名字《树真好》。
(2)请幼儿说说散文诗中说到了树有哪些好处,引导幼儿了解诗中内容。
(3)随背景音乐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
4。播放课件,启发幼儿思考并讨论:如果我们周围没有树会怎样?引导幼儿了解爱护树木的重要,培养幼儿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引导幼儿发出我们的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幼儿拿起手中的画笔行动起来,一起构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散文诗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阅读材料。在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优质地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组织和指导好散文诗的教学,是幼儿园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学习的过程我们一改完整欣赏,而是创设情景,用“谁会喜欢树,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创编诗句,且不要求与原文同。活动中先用诗歌中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它在树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师扮演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鸟充分用动作表现对散文的理解,接着把孩子引入观察各幅小图,用“树真好,……”的句式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老师在孩子创编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图画装订起来编成一本大书,请孩子们为大书取名,对孩子们进行相宜的环保教育。
树真好教学反思12
一、活动背景背景一:
记得幼儿园曾组织过一次园本培训“让朗读充满激情”,邀请“苦丁茶”老师来作辅导,被辅导老师那磁性的声音吸引。可是在当时没有多在意,培训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背景二:发现小学语文老师都是朗读的高手,课堂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便能把文章充满感情地朗读出来,有时激情飞扬,有时悲痛欲绝,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朗读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啊。
背景三:最近中班组开展环保儿歌朗诵比赛,孩子们能不费力的把长长的儿歌背出来,可是在朗诵的时候却没有感情、没有表情,即使是加了几个动作也是那么的不自然。
背景四:回想起平时的教学活动,发现孩子很不愿意说,要么是轻声细语(没有自信),要么是目光紧张(生怕说错),要么是偷工减料(不能说完整话),要么像小猴摘了西瓜扔了玉米(做了动作而忘了念)。
背景五:《树真好》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树木与人类、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散文诗句式不工整,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整个活动中,我想通过多种方式,尝试让幼儿真切地表达“树真好……”,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过程
(一)自主表达。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了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几棵树。“瞧,这儿有这么多树,你喜欢树吗?”“喜欢”“为什么喜欢?你可以在树下干些什么呀?” 陶陶小朋友说:“我可以在树下吃饭。”“树真好,我们可以在树下吃饭。”张一博说:“我可以在树上做个秋千。”“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马雨辰小朋友说:“我可以在树上做窝。”“到底是谁在树上做窝呀?”“小鸟”“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
(在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孩子的回家竟然如此接近散文诗的内容,而我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预设,把他们的回答进行有感情地提升。这样使这个环节拔得太高了,而且幼儿的思路没有打开。如果我能根据孩子的回答,使用句式“树真好……”进行提升的同时,能出示事先准备的图片,那孩子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二)散文欣赏。
“树真好,我们大家都那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还有谁也喜欢它。它们可以和树做什么呢?”(欣赏课件)“树还有谁也喜欢呀?”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图片,学习散文前面句式。“我们再来听一遍,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后,每天天一亮,它们就怎么样呢?”(分段欣赏)“小鸟就唧唧喳喳的叫”……“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我喜欢小鸟那句”“请你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幼儿对观看课件非常感兴趣,但是当他们看到、听到散文诗里朗诵的和自己的表达一样时,他们就兴奋的和同伴说:“和我说的一样”。我关注到了他们的兴趣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正好是完整欣赏环节,我不想破坏散文诗的意境。当欣赏完课件,出示图片的时候感觉已经晚了。整个散文欣赏感觉很勉强,个别幼儿表达地很起劲,很自然,很真切,可是决大部分幼儿没有真切地表达出来。而且图片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很差,其实在分段欣赏时,不用课件完全可以只用图片带领幼儿真切的表达。)
(三)快乐游戏。
“树真好,想不想和树做游戏。”“想”“那我们就和树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当我闭上眼睛时,请你们轻轻地找一棵树躲好。记住要轻轻地走过去哦。”(幼儿躲藏)“好了吗?”“好了。”“那我来找你们了。”(轻轻地走到一棵树后)“哦,原来你们藏在这里啊”。这时其余的孩子都起来了。“和树做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啊?”“很快乐。”“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树真好,让我们到外面看看我们的树朋友吧。”自然结束。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在和树的快乐游戏中,进一步提升“树真好”的情感。情感是激发了,可是没有提供幼儿表达情感的机会,如果游戏结束时,我能让孩子站在自己躲藏的树边,让幼儿对着“树”,真切地念念散文诗,再把自己的感受“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一起表达。这样就更好了。)
三、活动反思
1、教师真切投入,带动幼儿真切地表达。
在每个活动中,教师必须充满激情、真切的投入其中,才能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真切地表达感受。散文诗教学更是需要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诵,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有感情地表达。
在活动中,教师都能激情满怀,全身心的投入。可是对于散文诗活动,教师还必须具备散文诗朗诵的水平。朗诵不是立竿见影能练就的,必须反复的练习,有时还要对着镜子练习。为了让《树真好》这个活动能顺利的完成,我首先要过的关是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我与杨老师反复地、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字念响一点,表情又该怎样的。经过了反复地练习、真切地投入,我终于充满信心的走入活动,比较顺利的带动幼儿真切的表达。
2、教具有效使用,推动幼儿真切的表达。
在幼儿的活动中,我发现有教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启发幼儿的思维,推动幼儿真切的表达。但是教具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效的使用,发挥教具的作用。如在本次活动中,我的树教具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没有推动幼儿的真切表达,而我制作这个树教具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教具怎样有效使用呢?关键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表述,灵活地进行回应,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过程。这是相当难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活动前进行反复地说过程,预设孩子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变化教具,调整过程等等。这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办法。曾记得师范见习时,指导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对着他或对着同学进行试讲。
3、室内移入室外,激发幼儿真切的表达。
在真实的自然情景中,能激发幼儿真切的表达。活动结束后,我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看他们的树朋友,并邀请他们用散文诗来夸夸你的树朋友。他们三三两两抱着树,有感情地朗诵着《树真好》,一遍朗诵完了,他们开心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树听了我们的朗诵,笑了。”多么真切地感受和表达啊。他们一棵朗诵完又换了一棵,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朗诵着。原来枯燥的朗诵变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愿望。不禁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叹“自然真好”!。也让我对整个活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应该把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室外,让幼儿在自然的场景下真切的表达。
树真好教学反思13
在听随堂课的活动中,正值《大树和小花》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
一、教材分析:
散文诗《树真好》描写了人们与小动物们在大树旁活动的场景,童趣盎然,意境优美。在仔细诵读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原作品中有一些不是很合理的地方,如第一句“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做窝,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我认为做窝的是鸟妈妈,而不是小鸟。另外,第三句“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直叫。”这里我认为如果是大狗和小猫来玩游戏的话,才能对幼儿会产生一种美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综合上面两点,我将《树真好》散文诗内容调整为:
树真好
树真好。鸟妈妈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大狗和小猫玩捉迷藏,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急得大狗“汪汪”直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二、目标设计:
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参上的目标是这样的:1、欣赏散文诗,感受树的用途。2、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我认为这个目标设计过程中,将语言和科学的目标混为一谈,不够贴切。而且根据散文诗中的内容也不是很适合爱护树木的情感教育,因为其中涉及“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这并不是一个爱护树木的表现)。在将这个活动定为语言活动的时候,我将目标修改为: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讲述。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准备中,我根据幼儿用书上的图片制作了PPT课件,将四个散文诗片段的内容链接在大图片上,这样幼儿在讲述某个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出示相应放大的图片,更利于幼儿观察与表达。
四、活动流程:
首先,利用整张的《树真好》图片让幼儿欣赏,并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对画面进行仔细地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内容。紧接着,小结幼儿的讲述,并用一句话:“大家都喜欢在树林里,说明我们的树朋友(教师竖起大拇指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说出“真好”)”切入主题。
其次,初步欣赏散文诗《树真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给幼儿一下完整地印象。并让幼儿说说听到谁说树真好,将散文诗的内容进行分解,从简单的人物入手,帮助幼儿学习分析、归纳这篇散文诗的几个要点(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倾听。听听“他们为什么说树真好呢?”在幼儿回答时根据幼儿意愿出示相应的PPT课件,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里重点学习第一句的句式,让他们说说鸟妈妈和小鸟怎么夸树的,为什么喜欢树,它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然后让幼儿完整学说这样的句式,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在幼儿能够完整讲述散文诗的基础上,学习用赞美的语气来夸树,表达自己对树的热爱之情。
活动最后部分,把主动性交给孩子,用问题“树真好,还有那些人和动物也会喜欢树呢?”把孩子们引入大胆创编的境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内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主体的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树真好教学反思14
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这也促使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象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我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树真好》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这个设想并没有在课堂上实现,还是很遗憾的。
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我们班还有一些同学读书、写字的姿势不够正确,还应在教学时多指导、多关注。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任何一节课总会有遗憾。今后,我还会继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言训练更恰到好处,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树真好教学反思15
《树真好》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由金波改编的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这也促使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一、目标明确,讲求平实。
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仍是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像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
二、身临其境,以趣激读。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应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
在上课之初,我便和学生一起通过填空,复习了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aabb式词语,体会到句子中用到这样的词语会显得更活泼,更具音韵美。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树给小鸟带来的快乐,树给我们全家带来的快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像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有些词语的理解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生看一看,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便会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图画后,随机画下简笔画,学生便一目了然。
通过身临其境的气氛感染,学生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局限,为其后的语言训练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文特点,恰当进行语言训练。
《树真好》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树真好。 , 。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极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的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觉得惊喜。
四、重视细节,培养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拿书的姿势到语言的完整,都要逐步引导,落实到位。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语言也应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选读文章中自己想喜欢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读出自己的体会,以达到了感情朗读的效果。最后,配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诵。
以后,我还要继续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言训练更恰到好处,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真好,学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