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4 三角形的面积 ︳北师大版(2014秋 )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拓展,又是后续学习中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某一图形的面积公式,更要让学生懂得这一公式的由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1)探究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遵守交通规则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什么要“÷2”。
二、说教法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实验法、引导发现等方法,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育思想。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用的教具有:教学课件、投影、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根据本课可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逐步学会学习。所用的学具有: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的确定只是教师心中的一种设想,它的实施还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程序来体现。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可分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看书反思,归纳总结四个阶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熟悉的校园图片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也为学生的下一环节合作探究明确了目标。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实验操作
这一环节,我真正把操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要求
2、推导公式
探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推导公式,主要让学生围绕实验报告表的问题:(课件出示)
“1、所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1个()。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拼成的()面积的()。
2、相应拼成的()的底就是原三角形的(),相应拼成的()的高就是原三角形的(),因为:()的面积=()×()
所以
: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进行推导。教学中注重强调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什么要“÷2”的道理。
(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推导公式的每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具操作,观察思考,在合作探究中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的成功和乐趣。)
3、介绍资料: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关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叙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1、例题教学:
(在例题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不直接出示例题,而是以实物红领巾导入,这一方面继续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同时又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这一要求。)
2、生活应用
(1)首先是让学生认识交通警示牌并计算其面积。(这一练习的设计,再一次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2)第二个应用是回应导入情境题,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结论。
3、巩固练习: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设计安排了变式练习、看图探究和判断三类题型。(练习题投影出示,略)
总的来说,练习的设计,能做到重点突出,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起到了巩固提升的作用。
(四)看书反思,归纳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看书质疑、归纳总结的能力,我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谈谈有什么收获,并提出疑问。(通过让学生谈收获,一方面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作一个回顾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和乐趣,达到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针对教学的重难点,为了便于学生重现、记忆知识,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六、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在《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的现实背景中学习数学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不竭源泉,在新课的引入、例题的教学及练习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进行设计。例如计算红领巾及交通警示牌的面积等教学环节,都是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是如此的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既顺应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又可集中注意,激发兴趣,从而发现新知。本节课的教学,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活动,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而且悟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三)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再创造
这节课的教学,我设置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数学知识、数学情境是一条明线,贯穿这节课的始终。“转化”的思想是一条暗线,也在贯穿这节课的始终。从课的引入、学生的探究环节到实践应用阶段,我一直在强调“转化”的数学思想。
综观整节课的教学,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但是,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仍然需要努力的方向。例如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技巧还有待于加强,还有我对课堂上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上也要加强,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学习。
第二篇: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国庆小学 张爱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的面积》,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五课时的内容。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渗透转化思想,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3.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不难想出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教学。
4.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⑵会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⑶在经历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 1
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用转化的方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二、说教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探究法、实验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教学的始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本课内容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学法指导上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验,感知、讨论、归纳中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㈠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三角形的道路交通标志牌,它们有什么作用?制作这样 2
一块道路交通标志牌要多少铁皮是求什么?引出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结合交通标志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这样激起了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欲望,明确了本节课探索的目标与方向。)㈡自主探究、观察发现
本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把三角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拼摆的前提。)
2.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演示拼摆的操作过程。(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小组汇报,明白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摆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设计意图: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后,再观看课件演示,这就更形象、更直观的展现了图形拼摆的过程。)
4.观察比较、归纳总结
教师结合课件补充,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发现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所用三角形的底、高之间关系以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轻松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
㈢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强化练习。这组题都是直接应用公式解题,目的是全体学生都能用公式进行解答,解决了一个“会”字。第二个层次,变式练习。使班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解决了一个“难”字。第三个层次,综合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了一个“活”字。
㈣全课总结、反思体验
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通过学生回忆、归纳,促进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说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设计意图:强调公式推导的转化的思想,再现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课任务。
以上只是我的对本节课设想,由于学习主题是鲜活的,课堂是动态的,现实的课堂与预设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动态生成随时调整预案,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妥之处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课本第84页——85页的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变换等多种方法推导帮助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计算公式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及解决生活中有关三角形面积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及难点:
1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揭示目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二、指导自学:(2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
1.自读课本第84页的内容,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完成85页的做一做
三、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84页的内容。1自学85页的内容。
2完成85页的做一做。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指名说说例1的计算过程。
(3)、指名说做一做的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检测:
1、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
2、计算:
(1)、底、4.2
高、2.5
面积是::
(2)、底、8
面积、12
高是: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1、必做题、根据条件,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32厘米,高是7厘米
(2)面积是6.4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2选做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的长是65厘米,高是2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思考题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6米,高是2.5 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练习内容:
课本第86页——87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7题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过程及指导:
一、揭示目标
1..导入。2.出示练习目标。
(1)、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用字母怎样表示?
(3)、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要弄清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二、学生练习。
1、必做题、练习十六的第1——3题
2、选做题、练习十六的第4——7题。
3、思考题、练习十六的8——9题。
三、检查练习效果。
1、集体订正。
2、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练习课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三角形面积的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6页。教学目标:
通过用面积单位测量三角形的面积探索出计算三角形的方法,从而概括出求三角的面积公式,通过间接测量体会数学的简捷美。
教学过程:
一、用直接测量法计算面积
1.老师指导学生把给定的三角形画在绘画纸(1 ㎝×1 ㎝)上,如下图:
2.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汇报,可能说:正好是一个单位的面积太少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也太难了吧。
二、用转化法计算面积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现在我们如何把三角形变成学过的图形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呢?学生可能说:
1.在直角三角形的右上角再画一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就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12㎝,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是6㎝。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不好办了。
2.在锐角三角形右边的右边再画一个同样的三角形,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是6㎝。
3.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6㎝。
4.在直角三角形的左边再画一个同样的三角形,也是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所有的三角形都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5.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与三角形的一样,是6㎝。
三、概括面积公式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用任意三角形通过间接测量法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可能说: 1.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底和高的长度,三角形也是底和高互相垂直,也应该是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222
22.用两个完全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3.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例1:
2.辨认图形,运用面积公式列式计算。S=ah÷2 =100×33÷2 =1650(㎝)3.做一做:见教材。
五、巩固练习
练习十六第85页第1、2、3题。教学反思:
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材出于默认的理由而没有编排数格子,从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完全测量可以推出三角形更不可能完全测量。因此造成了三角形面积教学忽视培养二维空间观念的后果。本设计让学生继续数格子,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直观地找到将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的方法。完整单位的格子少,不完整单位的格子其形状不规则,转化和探索成学生必须的选择。在数格子的过程中学生既认识用面积单位测量的局限性和长度测量的便捷性,又可以体验转化方法的多样性和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面积的计算都必须依靠互相垂直两条线段,长方形的两条边互相垂直,这两条边长度相乘的积就是它的面积;平行四边形垂直的两条线段不再是邻边,而是底和高,所以底和高长度相乘的积是它的面积;而三角形用底和高的长度算不出面积,还得再乘上一个系数1/2。2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中卫九小
鹿守群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教、学具准备:红领巾,学具(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 学 过 程
一、创境引新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让大家都来帮一个忙,做个小小设计师。我家院子里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出示长方形:长4米,宽3米),我想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上两种不同的花,该怎样分好呢?(分法可能有三种;横着分,竖着分,对角分)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2、老师比较喜欢分成三角形形状的,可是每份的面积是多少呢?大家能不能帮我算一算?(4×3÷2=6平方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3、出示不同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你们会求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出示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索
1、小组合作探究
用桌上的学具摆一摆,拼一拼。
(1)通过操作发现,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2)你能不能很快的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请学生上台拼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让生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你能发现什么?能找出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吗?
引导学生探究:
a.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b.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c.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从中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让学生上台摆拼其它类型的三角形,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教师小结:无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都可以转换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计算。
(5)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该怎么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呢?(s=ah÷2)
2、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刚才的三角形的面积你们会求吗?4×3÷2=6
3、出示红领巾,用这个公式计算我们佩戴的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底和高)请大家估计一下,它的底和高大约是多长?(长100厘米,高33厘米)让学生计算。
三、实践应用
1、看图计算面积。
出示一三角形底是3分米,高是4分米,及另一条高是2.5分米,让学生计算出面积。问:为什么不用2.5分米这条高计算?如果2.5 分米对应的底是4.8分米,还可以怎样列式?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相对应的底和高才能求出面积)
2、平时在马路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三角形的交通警示标志,不知同学们都知道那些交通警示标志呢?打开书86页第一题,这些交通警示标志你们都认识吗?请大家估计一下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样估的?
我们学校大门外就是大马路,来往的车辆很多,为了同学们的安全,交警叔叔想用铁皮做两个注意行人的标志牌,请大家动手算一下做两块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请一学生上台写。问:还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方法一: S=ah÷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7.8 ×9÷2
=35.1
35.1×2=70.2(平方分米)
方法二:S=ah
=7.8 ×9
=70.2(平方分米)
3、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