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谁在叫》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谁在叫》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谁在叫》含反思!
设计意图: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态关系。
3、发展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学会并表演歌曲《大熊猫》
②从生活中、影视图片中收集,了解多种动物资料。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大熊猫》音乐磁带;《谁在叫》音乐磁带。
②多种动物头像图片、及对应的嘴形图片
(如小猫、小鸡、小鸭、小猪、老鼠、小鱼、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简单背景图,表现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图片的起伏:高区对应歌曲高音、低压对应歌曲低音)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
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图片中分别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②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③尽可能将图片筐中准备的图片出示出来(如青蛙、小鸟、小狗等)
9、利用创编的歌词,结合已有旋律,创编歌曲。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制作、收集多种动物图片,学习、讨论各种动物。
2、准备音乐旋律伴奏材料,为幼儿创造、表演提供平台。
教学反思:
《谁在叫》是一首2/4拍,七声宫调式的儿童歌曲,该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本活动使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学唱了歌曲《谁在叫》,尝试并使用了“领唱”“合唱”的唱法,用旋律线的背景图方式,浅显地培养幼儿对高音区和低音区唱法的简单感受,幼儿积极性较好,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不足之处,对第二部分的展示较少,幼儿在唱的时候,对歌词、旋律掌握不太明朗;对幼儿启发创编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应作好系统归纳的准备(如提前准备可能出现的青蛙、小鸟、老虎等,小狗、牛、羊等动物图片,用白极预留空间,及时展示幼儿的创造成果;也可给幼儿提供。自制图片、图谱的空间,让幼儿把想唱的画出来)让幼儿更多体会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总体来讲,幼儿在短短一节课时间内学会了这首42小节的歌曲,并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我觉得幼儿的能力不错,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谁在叫》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261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谁在叫》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谁在叫》
设计意图: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态关系。
3、发展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学会并表演歌曲《大熊猫》
②从生活中、影视图片中收集,了解多种动物资料。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大熊猫》音乐磁带;《谁在叫》音乐磁带。②多种动物头像图片、及对应的嘴形图片(如小猫、小鸡、小鸭、小猪、老鼠、小鱼、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简单背景图,表现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图片的起伏:高区对应歌曲高音、低压对应歌曲低音)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
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图片中分别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②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③尽可能将图片筐中准备的图片出示出来(如青蛙、小鸟、小狗等)
9、利用创编的歌词,结合已有旋律,创编歌曲。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制作、收集多种动物图片,学习、讨论各种动物。
2、准备音乐旋律伴奏材料,为幼儿创造、表演提供平台。
第三篇:教案反思 谁在叫
《谁在叫》教案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七声宫调式。
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同时也在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总设计意图:
以“主体、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
1、针对儿童“好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教师绘声绘色讲述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2、随着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3、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感,整堂课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带各种小动物头饰做“动物学生”,教师带一种小动物头饰做“动物教师”。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2、学生创编歌词演唱歌曲。
3、自主探索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木鱼、碰钟、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动物说话》,分组做不同的动作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今天,我们小动物学校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一幅动物学校的画面上贴有各种小动物卡片)你们欢迎吗?我们说两首动物音阶来欢迎它们。
小熊跳舞 1 1 1
一只小鸭 2 2 2 小猫小猫 3 3 3
小鸟飞飞 4 4 4 公鸡公鸡 5 5 5
青蛙青蛙 6 6 6 小猴小猴 7 7 7
小熊跳舞 1 1 1
三、授新课:
小动物非常喜欢你们送的礼物,它们也有一首歌送给你们,不过,听完以后要告诉小动物,这首歌里都有谁的叫声,看谁的听力好。(播放《谁在叫》歌曲)
1、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找出反复的地方。
2、齐读歌词,解决生字。
3、跟录音伴奏读歌词。
4、教师有表情范唱。
5、学生跟琴学唱。(采用听唱法,难点处重点教唱。)
6、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应该怎样唱才能表现出你们的心情呢?用你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启发学生演唱时要有情感,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7、歌表演。(尽量让学生自己编创动作)
四、创想空间
大家唱得真不错,我已经看出你们喜欢小动物。那么你会不会用你喜欢的小动物把这首歌重新编歌词呢?(学生创编歌词)
五、乐器演奏
老师这里有两件乐器,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谁又会演奏呢?(学生创想乐器的名称并探索、实践乐器的演奏,然后由教师讲述正确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为歌曲伴奏。
六、音乐会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许多有关动物的歌曲,今天,我们又学了一首。下面让我们开一个小小音乐会吧,看哪个小歌唱家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唱小动物。
七、拓展教育
这节课我们唱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与它们和睦相处,还要关心、爱护它们。
好啦,动物王国小动物学校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喜欢的话,下次再见吧!(听《谁在叫》音乐做小动物动作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谁在叫》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儿童歌曲,描绘了不同小动物各具特色的叫声,歌词既生动又形象,旋律优美、流畅上口,使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了小动物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这节音乐课,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由兴趣出发,让孩子们听小动物的声音,引到听、学小动物叫声的歌曲。通过聆听、模仿、想象、表演等形式带动学生活泼快乐地学会唱歌曲,通过编创活动,更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热爱音乐。还有就是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意到适当的渗透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模唱、旋律创编等,都以本课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小活动,丰富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我觉得音乐课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将教学设计得更加灵活一些,意在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更应注意教法灵活多样,使学生在唱好歌的同时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通过这节的课的教学,我发现课堂上,师生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虽然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很积极,但还缺少一些激情,没有尽情地展示自我,作为教师,我还要以身示范,用自己的歌声、行动,激发、带动学生的兴趣。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们的童心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孩子,理解孩子,这样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小世界里竟是如些的丰富,他们有多么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孩子的潜能就会充分地被挖掘出来,那样,我们的孩子就是有着一流创造力的孩子。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及反思:《蹦蹦跳跳身体好》
一、说教材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旋律欢快,内容有趣,整个歌曲极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一个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
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能按照歌曲旋律准确的演唱。
2、学习用说唱方式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并尝试为歌曲议定名字。
3、体验歌曲带来的愉快情绪,激发幼儿表现自己的欲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旋律特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歌曲的两声部演唱。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MP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图谱导入
通过大森林开动物运动会作为活动导入,出示图谱并说出歌曲中的句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二、学唱歌曲
通过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节奏是快的还是慢的来告诉幼儿,这是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接着提问“你还听到了什么,能用歌曲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作为学习歌词的衔接,与幼儿熟系记忆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轻轻地歌唱。
三、学习简单的两声部合唱。
“小动物们的比赛太精彩了,你看拉拉队也赶来为他们加油助威了”出示拉拉队图片,介绍拉拉队,听歌曲提问“拉拉队在哪里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都喊了什么?”让幼儿通过图谱,知道拉拉队在什么地方出现,出现的时候都说了什么。师幼练习两声部合唱,接着幼儿分组尝试两声部合唱。
四、创编歌曲的名字
好听的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我们能不能为这首歌曲想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让幼儿思考出自己满意的答案
五、与同伴分享歌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歌曲中的句子,熟系歌曲句子,然后播放音乐,使幼儿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高兴、快乐的情绪,为幼儿后面的学习作下了铺垫。在学习理解歌词部分,我采用了清唱的方法,让幼儿去倾听、感受,当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内容时,我就指着幼儿说到的地方,再说一遍歌曲句子,活动中,我运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从效果看,幼儿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内容,他们很愿意、很积极的要用一种愉快、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当幼儿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为了进一步体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我设计了唱说唱词的环节,我先向他们介绍拉拉队,让他们知道歌曲中的拉拉队在唱到哪一句的时候为运动员加油呐喊的,接着分组演唱,让一部分幼儿当“运动员”,一部分幼儿当“拉拉队”,通过运用说唱词唱出重唱部分,体现出小动物比赛的精彩,使他们在唱的过程中感受热烈的气氛,体验乐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不足之处:这节课在让幼儿理解、感受的部分还可以再充分些,幼儿学唱歌曲时要让幼儿感受出、说出要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而不是由教师讲,幼儿唱,幼儿没有充分感受、理解的时间和机会。我在问问题时,显得过于繁琐,一个小问题问了好几次,有点罗嗦,在时间上也没有把握好,在下次音乐活动中,我一定会多多注意这次音乐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并争取改进!
第五篇:《谁在叫》 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谁在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谁在叫》。《谁在叫》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十单元《旺旺和咪咪》中的第二首学唱歌曲,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内容:
《谁在叫》是一首2/4拍、欢快的、以歌唱为主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了不同小动物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从不同的角度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节奏有规律的重复、变化着,流畅上口。歌曲采用了图与旋律线示意的方法呈现,生动形象而有趣。同时也在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图形谱”,在歌曲中的作用。知道“反复记号”及其用途。
2、能力目标:
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还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3、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心,知道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图形谱”和“反复记号”。
(2)唱准带附点音符的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1)基本能运用“图形谱”来掌握旋律的高低。(2)能为歌曲伴奏、表演,并编创歌词。
四、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和体验。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从单纯的师唱生学、模仿记忆阶段的灌输式,已经走向了以聆听、模唱、感受为主的探索过程。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方面,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针对儿童“好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随着学生求知欲的增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感,整堂课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带各种小动物头饰做“动物学生”。最后我具体来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计:
在音乐课堂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会唱新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多项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围绕主题,结合生活实际,采取听、说、唱、演、编等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生活化。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律动导入。聆听《数鸭子》,边听边做动作。目的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情感氛围。也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2、合作探究、感受音乐。
(1)自主探究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前几天我们刚学过《数鸭子》,今天小鸭子又带着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多媒体出示一副有各种小动物的画)。然后让学生唱音阶欢迎小动物。小动物听了也要考考小朋友们,让学生听歌曲录音《谁在叫》,说出是哪些小动物在叫?它们是怎样叫的?学生通过听、说,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有节奏的读出歌词。在学唱歌曲前,我让学生先理解歌词:小猫为什么要叫?噢!原来是想捉老鼠、小鸡呢?要找妈妈、还有小鱼„„了解了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教师范唱《谁在叫》,学生评价,让学生对这一首歌有个整体的认识,这也体现了低年级以听唱为主这一要求。同时让学生大胆的对老师进行评价,即可以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欲望,也能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的地位。分句教唱前先我让学生自己试着唱,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不只依靠老师。唱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重点指导,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地唱准歌曲旋律,在教唱“啦”部分,我结合“图形谱”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易于记住歌曲的旋律。
(2)接唱游戏掌握歌曲:师生接唱歌曲,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及节奏的配合。从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分角色表演歌曲:小组内戴上头饰各自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表演。根据歌曲内容,联系动物生活习性,模仿其动作,创编各角色舞蹈动作,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曲为歌曲伴奏。教师对有困难的个别小组的活动给予帮组指导。开展各小组比赛活动。教师对每个小组成绩都予以表扬,对编创得较好的舞蹈动作师生共同学习、借鉴。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动”起来,并融入到歌曲意境中去,更好的理解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心、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学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3、小组合作编创歌词,使课堂充满活力。
在走进歌曲、感受歌曲的基础上,我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的歌曲的创编活动中去。
4、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教育学生从小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体现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功能。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力求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把体验感受音乐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表现,在表现的基础上升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的海洋中去尽情的享受学习和创造的无限快乐!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谁在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七声宫调式。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像力。同时也在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总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以“主体、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
1、在音乐课堂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会唱新歌,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多项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设计理念突出一个“新”字。
2、音乐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体现一个“动”字。
3、教学内容围绕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采取读、唱、编、演、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生活化,体现音乐课堂中的“情”、“乐”、“美”。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图形谱”,在歌曲中的作用。知道“反复记号”及其用法。
2、能力目标:
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还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3、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心,知道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图形谱”和“反复记号”
(2)认识并唱准附点音符的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1)基本能运用“图形谱”来学习歌曲。(2)能为歌曲伴奏,并编创歌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数鸭子》,律动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发声练习:前几天我们刚学过《数鸭子》,今天,小鸭子又带着许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多媒体出示一幅有各种小动物的画)你们欢迎吗?那我们唱一唱动物音阶来欢迎它们吧。
母鸡母鸡 1 1 1 一只小鸭 2 2 2 小猫小猫 3 3 3 小猪睡觉 4 4 4 老鼠偷米 5 5 5 小鱼游水 6 6 6 小鸡喝水 7 7 7 1 2 3 4 5 6 7
三、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你们唱的真好,小动物们听了也有一首歌送给你们,不过,它们要考考你们,这首歌里都有谁的叫声?看谁的听力好。(播放《谁在叫》歌曲录音)
1、初听歌曲录音,学生回答。
2、小动物们听了很满意,但它们还想再考考你们,看谁能找出歌曲中什么地方重复唱了一遍。(再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找出反复的地方。)
3、复习反复记号及其用法。
4、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下面我想请小朋友们朗读歌词。(齐读老师教生字)。
5、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叫吗?(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小猫为什么要叫?噢!原来是想捉老鼠、小鸡呢?要找妈妈、还有小鱼„„)
6、小朋友们朗读的真不错,可你们在朗读的时候发现歌谱里有许多字被括号括上的吗?而且这些括号里只有一个“领”和一个“齐”字,它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7、分角色把歌词再朗读一遍。
8、师有感情的跟着伴奏范唱。学生认真听后评价老师唱得怎么样。
9、学生自己试着跟琴唱。教师指导唱得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带附点的地方。
10、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处“啦啦啦”的地方结合“图形谱”唱准音高。
11、师生合作接唱歌曲。
12、小组自己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并自主认识打击乐曲为歌曲加入伴奏。
13、选出几个代表带上动物头饰上台表演歌曲。
四、小组合作编创歌词
1、大家唱得真不错,一下子就把歌曲学会了。我已经看出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那么你会不会用你喜欢的其他小动物把这首歌重新编歌词呢?(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唱自己编创的歌词。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唱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与它们和睦相处,还要关心、爱护它们。
好啦,我们和小动物的音乐会就要结束了,喜欢的话,下次再见吧!(听歌曲《谁在叫》做小动物动作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