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百老汇爵士乐》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百老汇爵士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的代表画作,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得特点和含义。
2、能注意到画面的基本构图是画家所特有的垂直线和水平线,色彩组成是红、黄、蓝三色。
活动准备:
蒙德里安代表作(课件)、爵士音乐、油画棒、水粉笔、广告色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蒙德里安作品,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彩。
1、出示第一幅画《红、黄、蓝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非常特别的画,请小朋友看一看。
提问:你从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形状?,!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哪些颜色?)这幅画用了什么线条和颜色?
小结:这幅画用了红黄蓝色块和黑色线条。
2、出示第二幅画《伦敦构成》,引导幼儿观察这幅画上的线条,说说与第一幅作品的区别。
提问:这幅画上有什么?它与第一幅画哪里相同,哪里不同。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小结:这幅画以黑色线条为主,不同的是只点缀了很少的几个红黄蓝色块。
3、出示第三幅画《构成C》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色块,说说它与上面几幅图的区别。
提问:这幅画上又有什么?与前面图的区别是什么?
小结:这幅画上也有黑色线条,还有大量的色块组成。
4、比较这三幅画的共同点。
师:这三幅画中有些地方非常相似,说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案吗?在什么上面见过?
小结:这三幅画上都有黑色线条和红黄蓝色块。他的图案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格布。
二、出示名画:《百老汇爵士乐》
师:你们知道这位用格子作画的人是谁吗?他就是荷兰的大画家:蒙德里安(出示蒙德里安画像)。
蒙德里安爷爷还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画,我们来看看:
提问:1、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
小结:这些画虽然只用了一些线条和简单的一些色块,但是能让我们联想到许多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啊!
3、对比观察:这幅画和前面的画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小结:前面的画都用了很明显的黑色线条和红黄蓝色块;而这幅画使用的是明亮的黄色线条,但是画家仍然用红黄蓝表现画面。
4、播放百老汇爵士乐和视频《繁华的大街》,提问:你从视频上看见了什么?你觉得这是在什么地方?
小结:这是画家蒙德里安爷爷晚年在纽约时创作的,名字叫《百老汇爵士乐》。这些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般的节奏感。站在这幅画前,我们几乎能直接感受到纽约夜晚的华丽和那纵横交错的百老汇街的道路。
三、了解蒙德里安画风在生活中的运用
人们都喜欢蒙德里安得画,就把这个绘画风格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一些服饰,建筑,标志等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美术作品的实用价值,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四、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用蒙德里安得作品形式来装饰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如:衣服 手套 帽子)
1、师出示装饰好的作品。
引导幼儿说出什么地方像蒙德里安设计的风格。
2、教师播放《百老汇爵士乐》音乐,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装饰美术活动。
3、互相欣赏同伴创作的作品。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美术欣赏活动设计选材于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作画的创始人蒙德里安的作品,他的作品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欣赏与理解。在设计本活动时,我重点引导幼儿感知蒙德里安画作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关注、启发幼儿感受蒙德里安画作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同时能用自己的思想来设计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创作作品时,幼儿的表现水平不同,有些孩子创作欲望不强,我想这与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关系,幼儿经验越丰富,表现创作的就越丰富。但是孩子对欣赏作品是感兴趣的,也乐意参与到创作活动之中去。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百老汇爵士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325字。
第二篇:美术教案-百老汇的爵士乐
美术教案-百老汇的爵士乐
[ 课 型] 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美社《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2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课文中提到以毕加索、蒙克等为代表的多个绘画流派,强调诸流派在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十乐》,是一幅直接刻画爵十音乐的作品。完成于1943年。作者很好地运用抽象形式准确表现了音乐给听者的抽象感觉,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是风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作品的欣赏,初步认识蒙得里安的抽象的艺术。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文化的感觉能力。[板书形式]
开课之谫,教学进程已写在黑板上。“特点比较”处加有覆盖物,需要时再揭开。(见下页)[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稳定情绪。请出著名理论家林木教授作为本课嘉宾与学生见面。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教师:请翻开书58页第23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李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欣赏了[与学生一起回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个画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欣赏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强调课题],并且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
三、讲授新课(约23分钟):
教师:在欣赏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教师同时沿着板书进程指到“介绍作者蒙得里安。”处],首先了解作者蒙得里安。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蒙得里安[指大屏幕上蒙得里安的《自画像》。另:凡文中出现的作品名皆是通过电脑反映在大屏幕上的优质画面],是一位荷兰画家,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请看他早期的作品:《黄昏》、《房舍》、《风车》、《树林》、《阳光下的风车》,都是非常具象写实的,也就是说32岁以前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写实主义画家。1904年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带壶的静物之一〉〉、《带壶的静物之一》。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得里安的画风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1917年积极参与创建“风格派”的活动,抽象艺术理念也是臻完善,绘画发展成为纯抽象的形式,像这些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一年后在美国去逝。
林老师,我们刚才看到蒙得里安的作品,前后风格差别特别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嘉宾:实际上西方现代艺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直接原因就是新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照相术的发明,它以精确的再现现实的本身一下取代了绘画拥有的殖民地现现实的功能。既然有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一点都不变样的技术,以前艺术家们表现现实的努力在当时许多画家看来就是显得有点多余,要这种情况下画家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认为要表现外在的真实是虚的,瞬息万变的,艺术应表现更为本质的、永恒的、更为真实的东西,这才是绘画的新功能。比如修拉应用光学原理将色彩以点的形式在眼中直接合成;毕加索受印象派之后塞尚的影响,选择立方体、三角体、圆形体等等表现事物的真实与本质;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影响表现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艺术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新想法与新实验。蒙得里安追随过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来对立体主义也有过兴趣。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受到过很多现代观念的影响,最后他找到了事物的结构来表现,这就是他的想法,因此画风产生新的变化。
学生举手提问:我想请问老师,您刚才提到的“风格派”是指什么?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对“风格派”有影响吗?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风格派”的成立有影响,因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希望建立稳定的、和谐的、平等的社会新秩序。“风格派”的艺术家们希望用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建立和谐的、平衡的、纯艺术的天堂,强调数理的分析和视觉美感的研究。1917年他们创办〈〈风格〉〉杂志,宣扬其艺术主张,美术史上就称这群艺术家们为“风格派”。“风格派”理论的确立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嘉宾:风格派的理论就是将万事万物抽象为一种结构,他们自己说:“自然的丰富多彩可压缩为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他们还说:“凭最简单的横竖线条与原三色就可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充分的简化与分解某种东西,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蒙得里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太复杂,要把它抽象成最基本的结构,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红树〉〉、〈〈灰树〉〉、到〈〈开花的苹果树〉〉的时候,它已不是树了,是树的结构,由线条构成的结构。三幅作品的演变就最充分地说明“风格派”是什么。教师:下面我们了解爵士乐,先欣赏一段爵士乐。
[教师播放二十世纪早期布基。伍基风格的爵士乐音乐一段,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完毕] 好!我们来谈谈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听了爵士乐以后,觉得音乐风格有点奇怪,有不可言语的感觉。学生2:我觉得这种音乐节奏非常欢快,使人震奋。
学生3:听到它想到美国电影中二、三十年代通宵达旦的舞会。
学生4:我觉得它很奇怪,旋律节奏都很特别,不像中国音乐那样优美柔和抒情。教师:很好!爵士乐是因泛卖奴隶,由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文化在都市这个环境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音乐兴奋而热烈。切分节奏是它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它,同时开展一次小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将对爵士乐的感受画出来,就是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限制,让我们来试一下。
[教师再播放一段相同分格的爵士乐,音乐声中学生用色彩粉笔在纸上作画。学生们一方面随着音乐节奏击掌踏足舞姿以捕捉爵士乐的乐理特征与美感刺激,另一方面他们面对一张白纸却对演奏气氛,场景及历史环境积极地进行揣摩、联想、兴趣盎然进入体验状态。学生们神情专著,课堂气氛严肃,活跃而愉快,教师和嘉宾巡视观看] 教师:[活动结束,教室四周的画架上放满了学生的作品,同学们相互观摩、交谈。教师走到一幅画前]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学生:[学生走到自己的画前]首先我感觉音乐是振奋人心的,我就用这些线条来烘托这咱气氛。其次,我觉得旋律非常的不连贯,所以我用这些纵横相交、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另外我在音乐里面听到了许多响亮的音色像钢琴、小号的音色,所以我用这些鲜艳的小方块来表示它。
嘉宾:[嘉宾点评学生作品]同学们都比较注重对爵士乐的刺激性,震撼性的表现,并对这方面进行了图式转换,如哪位同学用折线的,哪位用园点的,还有哪位用立方体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能基本地把握爵士乐的心理感受并将它转换为视觉语言,很不错!
教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用了抽象的形式表现音乐给我们抽象的感受,那么,蒙得里安是怎样用他的特殊语言表达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我们进入“二: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教师手指到此部分的板书位置,强调板书的教学引导作用。然后在大屏幕上首次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 以后我们再看到这个作品时有可能是这个名字:《百老汇——布基 伍基》,“布基
伍基”是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蒙得里安自信地认为我不仅能用抽象的形式表现爵士乐,还能表现“布基
伍基”风格的爵士乐。让我们先整体感受一下画面,是否能产生与爵士乐有关的情绪,旋律、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1:画面上有许多彩色的方块,让我联想到随着音乐起舞的动感跳跃
学生2:我认为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彩鲜艳的方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旋律起伏跌荡的联想。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什么规律,与爵士乐的气氛很相似
学生4:我感觉可能与这位同学不同。画面中红、黄的面积很大,让我感觉画面是暖色的,充分的表现了爵士乐欢乐气氛。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似的,大色块就像是大提琴与钢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一层层的像声音扩散开一般,这一切交织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较有规律的爵士乐。
教师:我们从画面中感受到了音乐有关的关的许多信息,现在我们再冷静地理解分析一下,作品有哪些特点。先来复习前几课我们了解的传统艺术。请欣赏《梅渡蒺之筏》、《自由神引导人们》、《星月夜》,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这些传统作品都比较注重应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感情。学生2:我认为传统作品立体感很强,明暗比较鲜明一些。学生3: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4:传统作品画得非常像,很写实。
学生5:我认为传统艺术作品用线柔和,直线与曲线结合很讲究。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蒙得里安的作品,他的画面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我觉得这件作品色彩比较单调一些。学生2:很抽象,给人的想像空间很宽。学生3:我认为画面是平面图案,没有立体感。学生4:这幅画只用了直线,没有其它变化,有点单调。学生5: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教师:我们通过传统作品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相比较,归纳起来它们的特点有以下对应的五条。[揭开板书的遮盖部分] 特点比较
传统作品 《百老汇的爵士乐》
1.写实、具象、再现性绘画。A.抽象、表现性绘画。2.色彩变化丰富。B.只用黑、白、灰和三原色。3.用线讲究、流畅。C.只用垂直、水平线。4.用暗明、色彩塑造形体。D.平面、图案效果。
5.有情节描写、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E.完全摒弃感情和情节内容。
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认为传统艺术和《百老汇的爵士乐》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您写的条却是“完全摒弃思想感情”,我对这条不太理解。
教师:通常情况下绘画被称为情感的符号,但蒙得里安认为抽象的,没有感情的艺术才是纯粹的艺术,有感情的艺术将使真实模糊不清。如果我们说富于感情的作品是“热抽象”的话“冷抽象”就成了对蒙得里安作品别致的称谓,所以他作品的特点中就多了这一条。
嘉宾:对!这一条实际上是蒙得里安自己说,他说他的艺术就是要摒弃感情。因为他自称他做的是数学似的研究性质的工作,用数理的方式把万事万物的结构抽取出来。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数学的时候不需要感情的。但是蒙得里安却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执著的精神去探就世界的秘密,他的作品中把造型艺术里诸多规律贯注其中,在他的艺术里也带上了非常丰富的感情,从蒙得里安的后期作品常被制作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获得大家的喜爱,从这点就可看到作品里的感情色彩。所以当时有位乔治
斯密特
同时代人就谈到蒙得里安的这种矛盾现象,他说:“蒙得里安的艺术反驳了他自己的理论,他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与其它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蒙得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每幅画中永远放射出光彩。”虽然蒙得里安的理论与实践有矛盾特征,但我们不必理会他,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感受包括刚诸位同学在蒙得里安的作品和爵士乐中休会到的东西,就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教师:林老师,我们知道百老汇是一条很著名的大街,爵士乐又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的乐曲,蒙得里安不仅用非传统的形式表现它,而且比我们学过的几个画派走得更远,更难以理解,他的艺术观念是怎样是形成的呢?他与我们熟悉的传统艺术有联系吗?
嘉宾:这是研究与欣赏现代艺术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传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科学、对数理、对理性的追求。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什么是美,美就是数的和谐。大家知道的黄金分割就是什么比什么产生美,这是西方非常突出的历史线索。到伯拉图与亚里斯多德时代,根据科学与理性的思维导致这两位先生提出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以文艺复兴三杰为代表,用非常严谨的解剖,透视技术使绘画的模仿性、写实性得到很好的表现,像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人物作品就仿佛可以伸手去摸一样,非常像。这种写实技术就仰仗科学与理性的精神。然后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写实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到了19世纪,科技的发展,照像术的出现给人们的观念带来变化,也促使很多画家、理论家、史学家他们的思考,认为再去模仿外表的真实是虚假的东西,例如未来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嘉宾分别简单讲解了各派对“真实”与:“本质”的理解,以及形式表征被选择的内因] 怎样才能找到更为本质的真实呢?我们刚才看到《红树》《灰树》到《开画的苹果树》的时候,树慢慢消失了,但树的结构还在,这就是蒙得里安的思维方式。从上述分析看来,蒙得里安的艺术实际了也属于模仿,他认为对外表的模仿是稚和虚假的,只有对事物本质更真实的模仿才有意义。而且他强调的是“数”,他要用数理的思维抽取客观事物的结构,这跟我们谈到的毕达哥拉斯的思维是一致的,跟伯拉图亚、里斯多得的“模仿”也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他是从一种更深层的思考上的模仿,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传统发展而来的。刚才同学们谈到从其作品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教师:好,我们清楚了蒙得里安的艺术与传统的承袭关系,那么我们下面再次欣赏作品,跳出题目的限制,将画面与美国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什么新的想法?
[教师第二次在大屏幕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
教师:很不错!我们初次将画面与题目结合起来完全无法想象,通过以上[指板书]这三个步骤掖知性动,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接受到了画家传达的美的信息,而且基本把握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教师: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约18分钟)
林教师,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抽象作品,有的很神秘而我们却能自然的接受它,但是对西方的抽象艺术我们接受时就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嘉宾:作为抽象艺术来讲,我国艺术的传统比西方还早得多。我们在六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彩陶艺术,如仰韵文化、半坡的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有大量的抽象彩饰。所以我们的抽象意识非常早。在以后的青铜艺术时代也是一个抽象与半抽象的时代,如青铜器上大量使用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嘉宾简单介绍“司母戊”方鼎上的饕餮纹]。我们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就是文人画和书法,书法艺术就是抽象的艺术,如通过提、按、顿、挫,运笔的速度,笔墨的干湿、墨色的浓淡创造出一种情绪表达的氛围,是纯抽象的东西。还有水墨画,水墨是非现实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就是突出的例子……[嘉宾描述一幅八大山人作品,分析抽象因素]所以我们中国的抽象与西方抽象有相同之外,但西方的抽象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一种本质的概括,而中国的抽象更多的贯注着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情感与哲学。这就是两种抽象的区别。
教师:西方的抽象艺术虽然不好理解,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看一下这些有趣的实物,[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这是用蒙得里安的抽象形式装饰的玻璃杯我们看看这种窗帘:直线、三原色,方块图案的布料,很有趣吧![学生观赏兴趣浓厚,情绪愉快]我们再来看看屏幕,这是蒙得里安风格的时装,这是风格派的建筑作品[屏幕放映两组图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着抽象艺术带来的美感,抽象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通过上节课与这节课对抽象艺术的学习,对现代艺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有很多机会遇到抽象艺术,那时候我们将抱什么态度去欣赏它、理解它呢?
学生1:我非常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我觉得古典艺术作者意图非常明显,而且重于写实,现代艺术能给人带来广阔的联想空间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在欣赏时会报积的态度,理解它、欣赏它。
学生2:我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态度相反,我不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它比较抽象,理解过程也比较复杂,就不容易读懂作者的绘画意图,所以我不太喜欢它。教师:你不喜欢现代艺术,这种观点是可以存在的。
学生3:我认为欣赏现代艺术首先还是应提高我们艺术修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欣赏好它。学生4: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们难道非要等到艺术修养提高了才去欣赏作品吗?我们也可以运用现在学习的知识,比如说语文啦、历史啦,并通过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只是欣赏程度深浅不同罢了。
学生5:我认为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应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6:我认为现代艺术对我们父辈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不喜欢一样,但是通过学习我知道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去欣赏和学习。
学生7:我觉得我们欣赏现代艺术时可以仁者见仁智,允许对一幅画作品,我至是相同的看法,也就是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蒙得里安。[学生们发出轻松笑声] 学生8:我对抽象艺术持中立态度。[学生们再次小声发笑]如果我喜欢一幅作品,我就会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什么的,慢慢地欣赏它。否则将一翻而过,不再理会它,凭兴趣。
学生9:我喜欢现代艺术,并且我习惯作品的题目出发展开思路进行联想,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更多的内容。
学生10: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欣赏不应该看题目,应从画面直接出去,这样有助于展开个人的想象力。
学生11:请问如果想象的内容与题目不服呢? 学生12:……
[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很高,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结束了讨论] 教师:林老师,我们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欣赏现代艺术?
嘉宾:其实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很道理,看上去似乎有矛盾,但都是艺术欣赏的不同途径,应该说基本上都是正确。我觉得我们通过对蒙得里安的学习,应该了解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西方传统发展而来的,他只是对现代生活的直接感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已。刚才我们又谈到中国也有抽象艺术、中、西方两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但也有不同,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西方现代艺术应该欣赏、理解、但要排除盲目崇拜,迷信的思想倾向。同时对我们自身的艺术传统应努力学习,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才有吸收、借鉴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接收现代艺术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对于现代艺术的作品,我认为应该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认识它、赏析它,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培养我们健全的、完美的审美观,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注:本课例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录像)评比一等奖。
教学后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成为了广大教师学习与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转变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从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与技能的滞后教育观转变到、提升到艺术(美术)文化课程的认识层面。因此,美术欣赏教学就应该像教学生“学唐诗、宋词一样,目的不是去学习如何作唐诗、宋词,其重点让学生感觉、体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或民族文化的文脉”。以此为教学理念,尝试实施素质教育。高中欣赏课《百老汇的爵士乐》就是观念转变后的一次教学尝试。
本课的教学思路就是:
1.以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为立足点,感知作品的形与色,思考形、色被选择的内在动机与因素。
2.以蒙得里安为支点,预架一座中西方美术文化的立交桥梁,使学生在感觉抽象艺术的同时饱受美术文化信息的滋养。
3.给学生足够的智慧呈现空间,参与文化信息的交流,确信对美术的个性化的认识。明显地,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是事论事似的欣赏本身,而是希望学生通过领会,认识美术传情达意的方式,更多了解画面后的东西。为达到教学所需的深度,特地聘请了著名美术理论林木教授为嘉宾参与教学,林教授的加入,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而且师生交流的环关结构得以完善,三方交流式的教学形式也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思维碰撞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贯穿全课的思维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宽泛性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造环境,学生提问与答问都很精彩,展示了高中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专注地听课、愉快地作画、讨论时乐于宣布自己的见解等等无不是获得了美的润泽与洗礼,情感得以宣泄与陶冶的表征。
既着眼实际成绩,又注重未来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观,如果说课堂中对感知觉的训练,因欣赏而获得美感享受等等实现了教学的现实价值的话,那么以传播美术文化为教学使命,就是对课程长远价值的追求。这节课并不完美,能获得专家的赞同,我认为是肯定了我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和教学价值的思考,以及探索与努力的方向。教育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在日常教学中我还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努力,再努力。
第三篇:百老汇的爵士乐-教学教案
瑞安十中 冯红梅[课 型] 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美社《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2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课文中提到以毕加索、蒙克等为代表的多个绘画流派,强调诸流派在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十乐》,是一幅直接刻画爵十音乐的作品。完成于1943年。作者很好地运用抽象形式准确表现了音乐给听者的抽象感觉,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是风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作品的欣赏,初步认识蒙得里安的抽象的艺术。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文化的感觉能力。
[板书形式] 开课之谫,教学进程已写在黑板上。“特点比较”处加有覆盖物,需要时再揭开。(见下页)[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稳定情绪。请出著名理论家林木教授作为本课嘉宾与学生见面。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教师:请翻开书58页第23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李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欣赏了[与学生一起回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个画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欣赏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强调课题],并且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
三、讲授新课(约23分钟):
教师:在欣赏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教师同时沿着板书进程指到“介绍作者蒙得里安。”处],首先了解作者蒙得里安。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蒙得里安[指大屏幕上蒙得里安的《自画像》。另:凡文中出现的作品名皆是通过电脑反映在大屏幕上的优质画面],是一位荷兰画家,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请看他早期的作品:《黄昏》、《房舍》、《风车》、《树林》、《阳光下的风车》,都是非常具象写实的,也就是说32岁以前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写实主义画家。1904年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带壶的静物之一〉〉、《带壶的静物之一》。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得里安的画风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1917年积极参与创建“风格派”的活动,抽象艺术理念也是臻完善,绘画发展成为纯抽象的形式,像这些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一年后在美国去逝。
林老师,我们刚才看到蒙得里安的作品,前后风格差别特别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嘉宾:实际上西方现代艺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直接原因就是新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照相术的发明,它以精确的再现现实的本身一下取代了绘画拥有的殖民地现现实的功能。既然有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一点都不变样的技术,以前艺术家们表现现实的努力在当时许多画家看来就是显得有点多余,要这种情况下画家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认为要表现外在的真实是虚的,瞬息万变的,艺术应表现更为本质的、永恒的、更为真实的东西,这才是绘画的新功能。比如修拉应用光学原理将色彩以点的形式在眼中直接合成;毕加索受印象派之后塞尚的影响,选择立方体、三角体、圆形体等等表现事物的真实与本质;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影响表现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艺术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新想法与新实验。蒙得里安追随过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来对立体主义也有过兴趣。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受到过很多现代观念的影响,最后他找到了事物的结构来表现,这就是他的想法,因此画风产生新的变化。学生举手提问:我想请问老师,您刚才提到的“风格派”是指什么?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对“风格派”有影响吗?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风格派”的成立有影响,因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希望建立稳定的、和谐的、平等的社会新秩序。“风格派”的艺术家们希望用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建立和谐的、平衡的、纯艺术的天堂,强调数理的分析和视觉美感的研究。1917年他们创办〈〈风格〉〉杂志,宣扬其艺术主张,美术史上就称这群艺术家们为“风格派”。“风格派”理论的确立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嘉宾:风格派的理论就是将万事万物抽象为一种结构,他们自己说:“自然的丰富多彩可压缩为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他们还说:“凭最简单的横竖线条与原三色就可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充分的简化与分解某种东西,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蒙得里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太复杂,要把它抽象成最基本的结构,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红树〉〉、〈〈灰树〉〉、到〈〈开花的苹果树〉〉的时候,它已不是树了,是树的结构,由线条构成的结构。三幅作品的演变就最充分地说明“风格派”是什么。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爵士乐,先欣赏一段爵士乐。
[教师播放二十世纪早期布基。伍基风格的爵士乐音乐一段,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完毕] 好!我们来谈谈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听了爵士乐以后,觉得音乐风格有点奇怪,有不可言语的感觉。学生2:我觉得这种音乐节奏非常欢快,使人震奋。
学生3:听到它想到美国电影中二、三十年代通宵达旦的舞会。
学生4:我觉得它很奇怪,旋律节奏都很特别,不像中国音乐那样优美柔和抒情。
教师:很好!爵士乐是因泛卖奴隶,由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文化在都市这个环境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音乐兴奋而热烈。切分节奏是它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它,同时开展一次小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将对爵士乐的感受画出来,就是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限制,让我们来试一下。[教师再播放一段相同分格的爵士乐,音乐声中学生用色彩粉笔在纸上作画。学生们一方面随着音乐节奏击掌踏足舞姿以捕捉爵士乐的乐理特征与美感刺激,另一方面他们面对一张白纸却对演奏气氛,场景及历史环境积极地进行揣摩、联想、兴趣盎然进入体验状态。学生们神情专著,课堂气氛严肃,活跃而愉快,教师和嘉宾巡视观看] 教师:[活动结束,教室四周的画架上放满了学生的作品,同学们相互观摩、交谈。教师走到一幅画前]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学生:[学生走到自己的画前]首先我感觉音乐是振奋人心的,我就用这些线条来烘托这咱气氛。其次,我觉得旋律非常的不连贯,所以我用这些纵横相交、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另外我在音乐里面听到了许多响亮的音色像钢琴、小号的音色,所以我用这些鲜艳的小方块来表示它。
嘉宾:[嘉宾点评学生作品]同学们都比较注重对爵士乐的刺激性,震撼性的表现,并对这方面进行了图式转换,如哪位同学用折线的,哪位用园点的,还有哪位用立方体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能基本地把握爵士乐的心理感受并将它转换为视觉语言,很不错!
教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用了抽象的形式表现音乐给我们抽象的感受,那么,蒙得里安是怎样用他的特殊语言表达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我们进入“二: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教师手指到此部分的板书位置,强调板书的教学引导作用。然后在大屏幕上首次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 以后我们再看到这个作品时有可能是这个名字:《百老汇——布基 伍基》,“布基
伍基”是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蒙得里安自信地认为我不仅能用抽象的形式表现爵士乐,还能表现“布基 伍基”风格的爵士乐。让我们先整体感受一下画面,是否能产生与爵士乐有关的情绪,旋律、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1:画面上有许多彩色的方块,让我联想到随着音乐起舞的动感跳跃 学生2:我认为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彩鲜艳的方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旋律起伏跌荡的联想。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什么规律,与爵士乐的气氛很相似
学生4:我感觉可能与这位同学不同。画面中红、黄的面积很大,让我感觉画面是暖色的,充分的表现了爵士乐欢乐气氛。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似的,大色块就像是大提琴与钢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一层层的像声音扩散开一般,这一切交织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较有规律的爵士乐。
教师:我们从画面中感受到了音乐有关的关的许多信息,现在我们再冷静地理解分析一下,作品有哪些特点。先来复习前几课我们了解的传统艺术。请欣赏《梅渡蒺之筏》、《自由神引导人们》、《星月夜》,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这些传统作品都比较注重应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感情。学生2:我认为传统作品立体感很强,明暗比较鲜明一些。学生3: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4:传统作品画得非常像,很写实。
学生5:我认为传统艺术作品用线柔和,直线与曲线结合很讲究。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蒙得里安的作品,他的画面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我觉得这件作品色彩比较单调一些。学生2:很抽象,给人的想像空间很宽。
学生3:我认为画面是平面图案,没有立体感。
学生4:这幅画只用了直线,没有其它变化,有点单调。学生5: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教师:我们通过传统作品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相比较,归纳起来它们的特点有以下对应的五条。[揭开板书的遮盖部分] 特点比较
传统作品 《百老汇的爵士乐》
1.写实、具象、再现性绘画。a.抽象、表现性绘画。2.色彩变化丰富。b.只用黑、白、灰和三原色。3.用线讲究、流畅。c.只用垂直、水平线。4.用暗明、色彩塑造形体。d.平面、图案效果。
5.有情节描写、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e.完全摒弃感情和情节内容。
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认为传统艺术和《百老汇的爵士乐》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您写的条却是“完全摒弃思想感情”,我对这条不太理解。
教师:通常情况下绘画被称为情感的符号,但蒙得里安认为抽象的,没有感情的艺术才是纯粹的艺术,有感情的艺术将使真实模糊不清。
第四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场地布置:
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区角操作材料:
①图画纸、彩笔;
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
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1、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
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
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
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进行完《有趣的轮胎》活动之后,孩子们更喜欢和轮胎做游戏了,而且特别喜欢独出心裁,每当他们想出一种新的玩法,都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能够这样玩。”“老师,我可以那样法玩。”并且会不厌其烦地逐个告诉其他小朋友,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他们语言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小动物装饰窗帘。
2.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它们的新房子造好了,马上就要搬新家了。让我们跟小猴一起去参观它们的新家吧!
二、参观动物公寓,发现规律
(一)播放图(一):观察、了解楼房的层与间
提问:1.这幢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间?一共有几间?(一起点数)
2.小猴来到了第几层的第几间?
3.小猴想去第三层的.第三间,谁来帮它找找?
(二)播放图(二):在帮忙选房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还有谁也来选房间了?
2.还有一个房间没人选,你觉得谁来选?为什么?(每个小动物住三间房)
3.仔细看有没有什么秘密?每一层住的动物不一样,楼上楼下住的动物一样吗?
(三)播放图(三):继续帮助小动物选房间,进一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旁边的楼房里住着谁?
2.你觉得这两个房间谁来选?为什么? 小结:这些小动物可真有趣,它们选房间还有个规律呢,每一层上要不一样,楼上楼下也要不一样。
三、运用规律帮助小动物装窗帘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指导语:看,房子选好了,小动物为它们的房子装上了什么呀?今天小动物请小朋友来帮它们的新房子装上窗帘,它们要求:每一层上的窗帘不一样,楼上楼下的也不一样。先装第一幢,再装第二幢。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
(一)幼儿相互交流。
(二)个别幼儿讲述装窗帘的方法。
(三)选个别作品,共同纠正,进一步掌握规律。
五、活动延伸:给小动物装地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学习听到的一节课,活动的选材源于大班建构式课程,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学活动《送小动物回家》。经过执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标重新定位,环节重新设计,变成了一节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具的活动。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加热加热,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 (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设计意图
幼儿以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总停留在“听大人说”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切身的体验。通过亲手制作“菊花酒”,幼儿在观察、探索中体验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意义更加深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2、能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了解酒文化。
3、通过认识、交流并制作菊花酒,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难点: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
活动准备
1、制作菊花酒的ppt课件。
2、用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煎煮好半成品的一份。
3、已制作好的菊花酒、空酒坛、稻草和布块。
4、各类酒一小瓶(白酒、黄酒、红酒等)、白开水、白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各种酒水,请幼儿利用感官分辨出菊花酒。
1、教师介绍准备的物品。
师:小朋友这些杯子里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有白开水、白醋还有酒,你们能分辨出哪些里面装的是酒吗?
2、请幼儿找出装着酒的杯子。
3、引导幼儿从装酒的杯子中分辨出菊花酒。
二、探索部分。出示菊花酒,幼儿观察菊花酒。
1、闻一闻,感知菊花酒闻起来是香香的。
2、说一说,菊花酒和其它的酒有哪些不同?
(幼儿:菊花的香味、颜色是淡黄色等)
3、讲一讲,喝菊花酒的风俗。
(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酿制的,放至第二年九月九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从医学视点看,菊花酒能够明目、治头昏、降血压、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三、介绍制作菊花酒的各种材料。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材料是怎样制作成菊花酒?
(1)逐一介绍各种材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
(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菊花酒?
(幼:把菊花瓣摘下来,放到酒里面、将所有东西洗干净都放到酒里面。)
2、教师出示煎煮好的`半成品,幼儿探讨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
师:这些半成品是煎煮好的糯米和洗干净的菊花,你们猜一猜制作时是先放哪一样呢?
(幼:先放酒、先放菊花、先放糯米。)
四、播放ppt,介绍制作菊花酒的过程。
1、教师播放ppt,了解菊花酒制作方法。
(1)将菊花、生地黄、当归用水清洗一下,放入锅中加满水,煎煮半小时后,过滤掉渣取汁。
(2)将糯米加适量水煮到半熟,沥干后加入第一步骤的药汁蒸熟。
(3)将蒸熟的糯米药汁混合适量酒曲,装入酿菊花酒的瓦坛中,用稻草或者棉花围住瓦坛来保温发酵,直到菊花酒能闻到甜味,即可饮用。
2、请幼儿模拟制作菊花酒。
五、操作部分。师幼共同制作菊花酒。
1、分组进行制作。
(1)出示已煎煮好的糯米和药汁,幼儿将糯米药汁和酒充分搅拌混合。
(2)将菊花酒混合物导入酒坛中,用布和稻草将在酒坛封裹。
2、请幼儿将观察记录贴在封存后的菊花酒坛上。
(分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酒的变化)
活动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教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在操作中教师能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
幼儿能感受到制作和合作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与冲动,可能对儿童将来走向科学之路产生神奇的影响。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1。拆电动玩具。
(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
(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
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
2。装电池。
(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
(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
二、讨论
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
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
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
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提问:
(1)你发现玩具是什么原因不能动吗?你怎样又使它动起来的?
小结:玩具不能自己动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没装电池,有的是电池的电用完了,有的因为没有弹簧。
(2)电池内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它剥开,也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乱染会污染环境)
三、玩电动玩具
师: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种各样,你们可商量开一个“玩具表演会”,让大家一块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活动延伸
1。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活动反思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如玩各种的电动玩具、遥控器等等,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尝试学习活动——好玩的电动玩具。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蜻蜓和母鸡生宝宝的多媒体课件、红、绿彩带、小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
(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卵→幼虫→蜻蜓)
(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课件:蝴蝶、苍蝇、蚊子)
(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
2.观看母鸡的课件。
(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母鸡→鸡蛋→小鸡)
(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卵生。
(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2)、出示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必胜,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
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
五、活动延伸:
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知道了它们的成长过程。在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操作中验证。与幼儿互动将幼儿的经验提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8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放到了首位。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作用。活动延伸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电池的外形、种类、及简单的功能。
2、在尝试性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探索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收集多于幼儿人数的电动玩具;形状、大小不一的电池;电池装配示意图。会发光的花两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电动玩具有电池和没电池时的不同状态。
1、(幼儿分散自由站立,老师站在一边)师:小朋友,你们看电动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会把你在玩具城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师: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玩的?
3、集合:师:小朋友,电动玩具城好玩吗?
你刚才玩的什么玩具?发现了什么?
(多请几位幼儿回答)对幼儿回答作简要小结,如:你的玩具汽车是会动又会响的。
对不动、不响、不亮的玩具,可说:你的玩具是不能动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高兴,发现了许多关于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是会动的`,有的会响、会发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的玩具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的?(是电)你玩具里的电在哪里?(请一幼儿找出)可是有的玩具却不会动、不会响、也不会发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一幼儿找出玩具没有电),(如没有不会动的,教师可准备一没装电的玩具)小结:原来电动玩具是要装了电池才会动、会亮、会响的,没有电池就不能玩了,要电动玩具一定要装什么?(电)
二、认识电池并给玩具们选配合适的电池师:电池的本领真大,你见过电池吗?(幼儿集体回答)你的椅子下面就躲着一位电池朋友,请你等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告诉大家电池是长的怎么样的,你发现电池上有什么秘密?
(请个别幼儿回答易说出的:电池是圆柱体的,有大有小,一头凸出,一头平,师出示,如幼儿找出+、-、师直接把+、-、贴在上)如幼儿找不到,师可提示:电池上有两个数学上学过的符号,找找看在哪里?或是:老师在电池上发现了这两个符号,找找你的电池上有吗?(幼儿找)+在哪一头,-在哪一头?幼儿说出后请一幼儿上来一贴“+、-”
小结:电池真有趣,今天,我们看到了圆柱体的电池,有大的、小的,电池上还有“+、-”呢?
电动玩具装上了合适的电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篮子里有许多电池,下面请你给玩具装上合适的电池,装电池时看看你把电池装在哪里?你是怎样装的?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尝试给玩具装电池,老师了解幼儿安装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电池盒中也有“+、-”。
集合幼儿:
师:你们给玩具装上电池了吗?(幼儿集体回答)你把电池装在哪里?
请一幼儿将玩具拿上来,让幼儿认识电池盒。
你们的玩具上都有电池盒吗?在电池盒里你发现什么秘密吗?(也有“+、-”)如幼儿说不出,则师:请你们再去看一看电池盒里有什么秘密看好了马上回来。
小结:原来电池盒里也有“+、-”和电池上的一样,把电池装在电池盒里就可以玩了。
师:谁的玩具刚才装了电池就可以玩了?(幼儿举手)师:你们真能干!(请一幼儿上来给花装上电池)谁把这两节电池装到电池盒里?
谁的玩具装了电池还不动?
也请一幼儿装电池,比较分析二朵花,并请不亮的幼儿参照亮的幼儿的示意图在装一遍电池,(教师适当帮助,使其体验成功)。并向他表示祝贺。
小结: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对“+”,“-”对“-”。
三、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装电池时要看清楚“+”对“+”,“-”对“-”请另外再选一件玩具再去试一试。
1、幼儿装电池后玩一玩玩具。(时间短一些)
2、总结:师: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电动玩具装了电池,开关一开就能玩了,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要安装了电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么样?(要关掉)为什么不能一直开着?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时间长了,电会用完的,没电的电池就变成了废电池,废电池可不能随便乱扔会污染环境的。
教学反思:
1、孩子平时参与活动课偏少,导致纪律不太好,但孩子的参与度很高。
2、幼儿对电池环保的理解还不够。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0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
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
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操作二)
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T: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T: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
1、T: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
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第五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
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
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操作二)
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T: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T: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
1、T: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
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1。拆电动玩具。
(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
(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
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
2。装电池。
(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
(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
二、讨论
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
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
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
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提问:
(1)你发现玩具是什么原因不能动吗?你怎样又使它动起来的?
小结:玩具不能自己动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没装电池,有的是电池的电用完了,有的因为没有弹簧。
(2)电池内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它剥开,也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乱染会污染环境)
三、玩电动玩具
师: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种各样,你们可商量开一个“玩具表演会”,让大家一块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活动延伸
1。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活动反思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如玩各种的电动玩具、遥控器等等,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尝试学习活动——好玩的电动玩具。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电池的外形、种类、及简单的功能。
2、在尝试性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探索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收集多于幼儿人数的电动玩具;形状、大小不一的电池;电池装配示意图。会发光的花两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电动玩具有电池和没电池时的不同状态。
1、(幼儿分散自由站立,老师站在一边)师:小朋友,你们看电动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会把你在玩具城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师: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玩的?
3、集合:师:小朋友,电动玩具城好玩吗?
你刚才玩的什么玩具?发现了什么?
(多请几位幼儿回答)对幼儿回答作简要小结,如:你的玩具汽车是会动又会响的。
对不动、不响、不亮的玩具,可说:你的玩具是不能动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高兴,发现了许多关于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是会动的,有的会响、会发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的玩具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的?(是电)你玩具里的电在哪里?(请一幼儿找出)可是有的玩具却不会动、不会响、也不会发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一幼儿找出玩具没有电),(如没有不会动的,教师可准备一没装电的玩具)小结:原来电动玩具是要装了电池才会动、会亮、会响的,没有电池就不能玩了,要电动玩具一定要装什么?(电)
二、认识电池并给玩具们选配合适的电池师:电池的本领真大,你见过电池吗?(幼儿集体回答)你的椅子下面就躲着一位电池朋友,请你等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告诉大家电池是长的怎么样的,你发现电池上有什么秘密?
(请个别幼儿回答易说出的:电池是圆柱体的,有大有小,一头凸出,一头平,师出示,如幼儿找出+、-、师直接把+、-、贴在上)如幼儿找不到,师可提示:电池上有两个数学上学过的符号,找找看在哪里?或是:老师在电池上发现了这两个符号,找找你的电池上有吗?(幼儿找)+在哪一头,-在哪一头?幼儿说出后请一幼儿上来一贴“+、-”
小结:电池真有趣,今天,我们看到了圆柱体的电池,有大的、小的,电池上还有“+、-”呢?
电动玩具装上了合适的电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篮子里有许多电池,下面请你给玩具装上合适的电池,装电池时看看你把电池装在哪里?你是怎样装的?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尝试给玩具装电池,老师了解幼儿安装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电池盒中也有“+、-”。
集合幼儿:
师:你们给玩具装上电池了吗?(幼儿集体回答)你把电池装在哪里?
请一幼儿将玩具拿上来,让幼儿认识电池盒。
你们的玩具上都有电池盒吗?在电池盒里你发现什么秘密吗?(也有“+、-”)如幼儿说不出,则师:请你们再去看一看电池盒里有什么秘密看好了马上回来。
小结:原来电池盒里也有“+、-”和电池上的一样,把电池装在电池盒里就可以玩了。
师:谁的玩具刚才装了电池就可以玩了?(幼儿举手)师:你们真能干!(请一幼儿上来给花装上电池)谁把这两节电池装到电池盒里?
谁的玩具装了电池还不动?
也请一幼儿装电池,比较分析二朵花,并请不亮的幼儿参照亮的幼儿的示意图在装一遍电池,(教师适当帮助,使其体验成功)。并向他表示祝贺。
小结: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对“+”,“-”对“-”。
三、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装电池时要看清楚“+”对“+”,“-”对“-”请另外再选一件玩具再去试一试。
1、幼儿装电池后玩一玩玩具。(时间短一些)
2、总结:师: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电动玩具装了电池,开关一开就能玩了,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要安装了电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么样?(要关掉)为什么不能一直开着?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时间长了,电会用完的,没电的电池就变成了废电池,废电池可不能随便乱扔会污染环境的。
教学反思:
1、孩子平时参与活动课偏少,导致纪律不太好,但孩子的参与度很高。
2、幼儿对电池环保的理解还不够。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蜻蜓和母鸡生宝宝的多媒体课件、红、绿彩带、小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
(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卵→幼虫→蜻蜓)
(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课件:蝴蝶、苍蝇、蚊子)
(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
2.观看母鸡的课件。
(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母鸡→鸡蛋→小鸡)
(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卵生。
(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2)、出示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必胜,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
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
五、活动延伸:
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知道了它们的成长过程。在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操作中验证。与幼儿互动将幼儿的经验提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加热加热,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 (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设计意图
幼儿以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总停留在“听大人说”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切身的体验。通过亲手制作“菊花酒”,幼儿在观察、探索中体验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意义更加深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2、能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了解酒文化。
3、通过认识、交流并制作菊花酒,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
难点: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
活动准备
1、制作菊花酒的ppt课件。
2、用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煎煮好半成品的一份。
3、已制作好的菊花酒、空酒坛、稻草和布块。
4、各类酒一小瓶(白酒、黄酒、红酒等)、白开水、白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各种酒水,请幼儿利用感官分辨出菊花酒。
1、教师介绍准备的物品。
师:小朋友这些杯子里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有白开水、白醋还有酒,你们能分辨出哪些里面装的'是酒吗?
2、请幼儿找出装着酒的杯子。
3、引导幼儿从装酒的杯子中分辨出菊花酒。
二、探索部分。出示菊花酒,幼儿观察菊花酒。
1、闻一闻,感知菊花酒闻起来是香香的。
2、说一说,菊花酒和其它的酒有哪些不同?
(幼儿:菊花的香味、颜色是淡黄色等)
3、讲一讲,喝菊花酒的风俗。
(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酿制的,放至第二年九月九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从医学视点看,菊花酒能够明目、治头昏、降血压、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三、介绍制作菊花酒的各种材料。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材料是怎样制作成菊花酒?
(1)逐一介绍各种材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
(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菊花酒?
(幼:把菊花瓣摘下来,放到酒里面、将所有东西洗干净都放到酒里面。)
2、教师出示煎煮好的半成品,幼儿探讨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
师:这些半成品是煎煮好的糯米和洗干净的菊花,你们猜一猜制作时是先放哪一样呢?
(幼:先放酒、先放菊花、先放糯米。)
四、播放ppt,介绍制作菊花酒的过程。
1、教师播放ppt,了解菊花酒制作方法。
(1)将菊花、生地黄、当归用水清洗一下,放入锅中加满水,煎煮半小时后,过滤掉渣取汁。
(2)将糯米加适量水煮到半熟,沥干后加入第一步骤的药汁蒸熟。
(3)将蒸熟的糯米药汁混合适量酒曲,装入酿菊花酒的瓦坛中,用稻草或者棉花围住瓦坛来保温发酵,直到菊花酒能闻到甜味,即可饮用。
2、请幼儿模拟制作菊花酒。
五、操作部分。师幼共同制作菊花酒。
1、分组进行制作。
(1)出示已煎煮好的糯米和药汁,幼儿将糯米药汁和酒充分搅拌混合。
(2)将菊花酒混合物导入酒坛中,用布和稻草将在酒坛封裹。
2、请幼儿将观察记录贴在封存后的菊花酒坛上。
(分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酒的变化)
活动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教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在操作中教师能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
幼儿能感受到制作和合作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与冲动,可能对儿童将来走向科学之路产生神奇的影响。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场地布置:
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区角操作材料:
①图画纸、彩笔;
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
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1、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
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
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
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进行完《有趣的轮胎》活动之后,孩子们更喜欢和轮胎做游戏了,而且特别喜欢独出心裁,每当他们想出一种新的玩法,都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能够这样玩。”“老师,我可以那样法玩。”并且会不厌其烦地逐个告诉其他小朋友,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他们语言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8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9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放到了首位。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作用。活动延伸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0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不断丰富,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奇好问。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纸,产生了兴趣。常常有孩子带纸到幼儿园来玩,还用纸折出了不同的东西。《纲要》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并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设计了生成活动《纸》。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感知、体验、积累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2.通过尝试操作对不同质地的纸进行比较,感知纸的特性,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对各种纸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些纸制品。
2.物品:面巾纸、图画纸、塑料包装纸、报纸、宣纸、挂历纸、牛皮纸同样大小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纸
1.请幼儿介绍各种纸的名称、一般用途。
2.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硬,有的软……)
二.尝试活动
(一):运沙
1.提出问题:如果请你们用纸来运沙,你们会选哪一张纸?为什么?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中注意的问题:
运沙时不能用手托,注意保持活动室的卫生。
4.幼儿尝试用纸运沙。
5.说说我的发现:
A.塑料纸、图画纸、挂历纸、牛皮纸运沙好,不容易破;面巾纸、宣纸运沙不好,容易破。
B.把纸折成容器运沙更方便。
三.尝试活动
(二):运水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运的不是沙,而是水,你们会用什么纸?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多次尝试运水。
A.不把纸折成容器,你们能用它来运水吗?”屈;老.师"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行呢?
幼儿尝试运水。
B.如果折成容器来运水,哪种纸折的容器最好?
幼儿尝试运水。
4.说说我的发现:
A.如果不将纸折成容器运水,面巾纸、宣纸吸水性强,可以运水,但是运的水少,而且很容易破烂。
B.把纸折成容器后运水好,但是要选吸水性差的纸,纸吸了水以后容易破。
活动反思:
《有趣的纸》作为纸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有着科学领域的明显特点并与艺术领域有机综合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这种高结构不仅体现在从目标到材料的严谨设计。而且体现在用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的探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不仅在开始时有关键问题的引导,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时有共同的讨论和回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记录的事实信息,概括、总结和提升已经获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