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再见吧,冬天》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再见吧,冬天》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冬天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替换与冬天相关的词语,尝试仿编歌词,感受音乐旋律,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体验两种方法演唱歌曲的不同心理感受,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再见吧,冬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感受音乐旋律,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
迁移生活经验替换与冬天相关的词语,尝试仿编歌词。
体验两种方法演唱歌曲的不同心理感受。
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CD和CD机。
将幼儿的座位排成一个半圆。
幼儿用书一册,幼儿会念儿歌《冬天到》,实物展示仪一台。
幼儿对一年四季循环变化有一些经验。
重难点
感受音乐旋律,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
迁移生活经验替换与冬天相关的词语,尝试仿编歌词。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冬天到》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冬天到》。
教师:冬天有什么?
教师:冬天真好玩!可冬天会过去吗?那我们跟冬天说些什么呢?
2、欣赏歌曲《再见吧,冬天》
感知歌曲内容教师清唱歌曲《再见吧,冬天》
教师、;刚才,老师跟哪些冬天里的事物说再见?你还听见什么?
引导幼儿用较慢的速度,有些依恋的表情演唱歌曲“再见吧,冬天”。
3、迁移幼儿生活经验,仿编歌词演唱
教师:想一想,冬天里还有哪些事物?我们也跟它说再见好吗?
教师整理幼儿的讲述经验,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并带领幼儿演唱仿编的歌曲《再见吧,冬天》。例如:再见吧,棉袄!再见吧,手套!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连贯地歌唱《再见吧,冬天》。
4、音乐游戏
堆雪人教师:《再见吧,冬天》,可冬天留给了我们许多快乐,我们非常怀念这个有趣的季节,让幼儿再一次回到冬天和同伴们在一起,玩一玩《堆雪人》游戏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前三乐句是基本相同的,就是最后两个小节的音呈递增关系,要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给学生完全正确的第一感觉!因此,在学唱前我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地让学生感受高音的变化,让他们主动听出来变化主要就是在“冬天”这两个字的演唱上并出示歌谱,结合歌谱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哼唱,这样学生前三句相同的歌词就能完全掌握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小朋友们可能没有接触太多的三拍子的歌曲,所以三拍子的乐感不是很好,但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训练学生的三拍子乐感。、本文扩展阅读: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
第二篇:中班音乐活动:再见吧!冬天
中班音乐活动:再见吧!冬天 中班音乐活动:再见吧!冬天 活动目标:
1、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
2、欣赏不同力度、速度的歌曲旋律,并学着用歌声来表达。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再见吧冬天》。活动重点:学会唱歌曲。
活动难点:学会用不同力度、速度演唱歌曲。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表达对冬天的不同感受: 说季节,引出主题:
— “春天来了,冬天正悄悄地过去,们该对冬天说什么?”(再见吧冬天)交流对冬天不同的感受:
— “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如果你喜欢冬天,你会怎样对冬天说再见呢?”(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语速讲述)
2、倾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对冬天的不同感受: 教师按不同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分别弹奏乐曲。(第一遍轻柔缓慢;第二遍强烈跳跃)
— “这两遍乐曲听上去有什么不同?”
“哪段乐曲表现喜欢冬天?哪段乐曲表示和冬天说再见?” 幼儿选择不同的乐曲,用动作表达对冬天的不同感受: — “如果你喜欢冬天,和它再见时会做哪些动作?”(挥手、拥抱)“如果你不喜欢冬天,和它再见时会做哪些动作?”(挥手、摇头)
3、学唱歌曲,用不同力度、速度的声音表现:
老师分别扮演喜欢和不喜欢冬天的两位小朋友唱歌曲: — “喜欢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慢慢的、柔柔的)“不喜欢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快快的、重重的)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学唱歌曲。师生共同选择不同的音乐,边唱边表演。
第三篇:主题反思——再见吧,幼儿园
主题反思——再见吧,幼儿园
泰州市儿童教育实验中心 张海燕
“站好,不要动,看镜头,一,二,三,茄子。”随着摄影师的一声口令,影像定格在了毕业照上。相处了三年的孩子们即将要毕业了,在步入小学之前,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再见吧,幼儿园》开展“毕业献词”、“参观小学”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小学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六月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个月,它意味着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对孩子们来说结束的是三年的幼儿园美好时光,开始的是全新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有点伤感,他们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伙伴,但对未来的小学生活更是充满向往和期待。在围绕主题开展的各个教学活动中,班上的孩子们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毕业献词》;并能区别绕口令与儿歌的不同,会念绕口令《盆和瓶》;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毕业歌》、《老师,再见了》;数学活动《数积木》中孩子们感知了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并能正确点数立方体;《补地板》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图形间的差异,会准确选择合适的形状剪下来补贴,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过《参观小学》孩子们知道了小学生是如何上课,知道了教室里有课桌、讲台、黑板,室外有绿茵足球场、篮球架、乒乓球台等等,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活动《我的书包》中,孩子们互相观察书包,认识学习用品,学习整理书包,懂得爱惜学习用品。区域活动中,美术区提供了一些纸以及一些废旧材料,让他们空余时候可以制作一些纪念卡、礼品,让他们表达出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操作区让他们练习写数,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幼儿园制作的成长档案成为孩子们最后的留恋,孩子们在各自的本上互留姓名,耳边只听得“×××,请给我签个名好吗?”表达自己的一份留恋之情。园内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毕业系列活动,如拍毕业照、开毕业典礼,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一个温馨、愉悦的毕业生活。
明天意味着快乐而悠长的暑假,意味着新鲜的、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在园的最后一学期也进入了倒计时。希望我们的孩子每攀越一段人生楼层,都能始终保持这样热切的心与振奋的脚步。这样他们才能心怀永远的幸福,去纵览令人惊奇的人间风景。
第四篇:《再见吧,冬天》教案
再见吧,冬天
教学内容:
学唱《再见吧,冬天》 教学目标:
一. 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世界中,体验音乐的美妙以及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 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旋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演唱。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学会有优美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教学难点:
能用此旋律创编歌曲,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忆导入:
1.师:小朋友们,刚过完寒假,相信你们都过得特别开心,而且今年的寒假里下了一场雪,把这个冬天点缀的更加美丽了。你们在雪天都做了些什么啊?
学生回答:堆雪人,打雪仗……
2.让我们跟着歌声一齐来回忆堆雪人的快乐情景吧。(老师带领学生
在“堆雪人”的音乐声中边唱边律动。)二.节拍练习
1。师:这种快乐只有冬天才能够带给我们,看!那翩翩的雪花多美啊!
2.雪花有大,有小,纷纷飘落,让我们来学一学雪花飞舞的样子,跟着音乐来翩翩起舞吧。(播放《再见吧,冬天》伴奏音乐,在音乐声中跟着老师做三拍子律动,感受三拍子的起伏感。)
3.感受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出示雪花代表的三拍子图。说说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
4.再次跟着音乐边打节拍边感受。(教师示范后,学生可自行创编。)三.歌曲教唱
1.寒假一过,冬天即将远离,我们来和冬天轻轻说一声:(点击出示歌曲题目)“再见吧,冬天!” 2.播放歌曲,学生静静聆听。
3.说一说唱歌的小朋友的冬天告别时候心情如何?(依依不舍、难过……)4.听到最多的是什么?“再见吧,冬天!”
5.带领学生念“再见吧!”这三个字,并且跟着三拍子的节奏,再歌曲中的位置。
6.看着课件出示的歌词,学生念“再见吧”其余的老师念(边打节拍)
7.跟着音乐一起念念。
8.学生跟着老师学唱“再见吧!”仔细聆听每行的旋律是否一样!9.学生唱“再见吧”老师唱其余的。
10.仔细听三个“冬天”音高位置,老师出示课件带领学生感受。用手势来表示。11.连起来完整唱 12.师生接口唱 13.表演唱 四.创编延伸
1.冬天走了,好多东西都会离我们远去,还有什么我们也要和他们告别呢?
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雪花、棉袄、手套…..2.能不能来唱一唱 组织学生创编
3美丽的春天快来了,听听老师改变的《快乐吧,春天》,你们会么? 五.总结下课
1师:四季交替,每个季节都给人不同的感受,马上春天即将到来,希望每个小朋友抓住大好时机好好学习,健康成长。2创编《再见吧,老师》和老师告别,下课!
第五篇:大班主题教案:再见吧幼儿园
活动一:庆祝“六一”(歌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性质。
2、会看图谱为打击乐配器,并能看指挥演奏。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一套、图谱、录音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卡门序曲》的音乐做跑马步或走步动作进场,能根据乐曲的变化变换动作。
2、练声《小铃铛》。能根据教师弹奏的前奏曲进行练声活动。吐字清楚,能表现小铃铛响时“叮当、叮当”的强弱变化。如:
欣赏并学习歌曲《庆祝六一》
3、结合认识活动,知道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谈谈小朋友怎样庆祝六一节,从而引出歌曲。
4、欣赏歌曲。感受曲调,活泼、欢快的性质、熟悉歌词。
5、继续欣赏歌曲,重点感受两段歌词不同部分的旋律。
6、集体跟唱,继续熟悉并掌握曲调中的附点音符及休止符的唱法。
7、为打击乐《卡门序曲》配乐器。
8、出示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
9、引导幼儿看图谱上标好的乐器样图,明确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理解图谱上各种符号的意义。
10、集体看图谱,看老师指挥,合春(空手做敲击乐器的模仿动作)
11、分组看图谱,看指挥合奏(空手做)。
12、分组用乐器进行演奏。要求每个幼儿通过交换座位,能演奏不同的乐器。
延伸活动:
在音乐角放置《卡门序曲》录音带和各有关乐器,供幼儿自由活动时欣赏或演奏。
活动二:甜蜜回忆盒(社会、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人的生长是一个过程。
2、喜欢朋友,懂得珍惜同伴的友谊。
3、利用废旧材料创意地装饰自己的“甜蜜回忆盒”。
4、“美术”:《甜蜜回忆盒》(请参见幼儿用书)。
5、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家中代表幼儿期的物品(如小朋友互相赠送的玩具、照片、长辈赠送的礼品等),放在一个盒子中,带来幼儿园分享。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带来的盒子摆放在桌面,并用桌布、小盆景加以美化,开展“童年博览会”活动。
2、以“记者访问方式”,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甜蜜回忆”。
3、指导幼儿阅读《甜蜜回忆盒》画面,看清楚关于如何装饰使得盒子成为美丽的“甜蜜回忆盒”的内容,讨论自己希望如何装饰盒子,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甜蜜”的感觉。
4、鼓励幼儿进一步动手装饰自己的“甜蜜回忆盒”。
活动评价:
1、能说说自己带来的“甜蜜回忆盒”内的物品。
2、能专心听同伴说童年的经验。
延伸活动:
借本月活动区域活动时间,将有关物品陆续收集在甜蜜回忆盒内。如:
——爸爸妈妈写给幼儿的信(见活动16:礼物)。
——幼儿互画像(见活动12:我画你,你画我)。
——全班合照。
——同学送的小礼物(见活动15:认识钟)。
——教师颁发的小奖牌(见活动23:Bye—Bye联欢会)。
活动三:记录时间(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整点、半点和的计时方法。2练习加减运算及看图纺应用题。
活动准备:
上节课做的钟面每人一个,大电子钟一个;翻得数 3套;进位计数 6套(全组合用);减法运算 3套;记录时间 6套(每套有钟点记录单若干张,钟面卡3~5张,笔一支);说题列式(-)6套;看图编者按应用题(2)。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认识时钟
①(出示电子钟)钟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有长针和短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②当长针走一圈时,短针走几个刻度?(请幼儿猜测,然后把钟从12:00拨至1:00验证)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格,是多少时间呢(一小时)
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钟面拿来出来,拨至一点。
④两点钟的时候,长针、短针是在什么位置?(请小朋友拨一拨钟面,并回答,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2)
⑤两点半的时候,长针、短针是在什么位置?(请小朋友拨一拨钟面,并回答,长针指向6,短针在数字1和2的中间)
⑥老师报整点,半点,幼儿拨钟,老师拨钟,幼儿说出时间。
(2)学习记时
①怎样把时间记录下来呢?整点时把短针指向的数字记在记录单左边,把长针指向的位置记做“00”,就像这样(示范记录)。半点时,如二点半,把2记录在记录单左边,把长针指向的位置记做“30”(示范记录)。
②老师拨钟至某整点和半点,请几个幼儿在黑板上记录时间。
(3)学习新活动的规则
今天新活动的名字叫记录时间(出示钟面卡)看钟面卡上有一个图形标记,把图形标记先记在作业单的左上角,然后再根据钟面指针的位置,在记录单上写下钟点,最后说一说是几点钟,新活动安排在第4组。
(4)介绍其他小组的活动内容与要求(略)
2、幼儿分组活动
(1)重点指导幼儿记录时间,要求幼儿填写3~5张不同的整点,半点记录单,尽可能安排幼儿轮流到第4组活动一次。
(2)巡视其他小组活动情况,并酌情指导。
3、活动小结
(1)了解参加新活动的人数。
(2)指出小组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如把1:30填成2:30,讨论如何判断半点时间。
(3)根据常规提醒的要求小结。
4、活动建议:
本课导入部分内容多,可将“认识时钟”的部分提前进行。
活动四:参观小学(生态)
活动目标:
1、体验上小学的自豪感。
2、认识小学的环境。
活动准备:
1、“社会”:《上小学》(请参见幼儿用书)。
2、教师事先和附近小学联络事项。
3、挂图:《上小学》、《我长大了》。
活动过程:
1、展示挂图《上小学》画面,请幼儿说说对小学的印象。问幼儿:
——你想不想快点上小学,为什么?
——你知道自己要上哪一所小学吗?爸爸妈妈带你去过了吗?看到了什么?
——你希望上小学时遇到什么样的老师?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小学”,还要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玩游戏呢!
3、在出发前提醒幼儿:
——参观小学的注意事项:有礼貌、专心听老师解说、排队排好、走路靠边走。
——注意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以及印象中最深刻的事。
4、运用“社会”《上小学》中的图页,请幼儿从起点开始,回答书中的问题。如果学会了,就往绿色箭头走;如果还没学会,就往红色箭头走,多多练习就会啦!
活动评价:
1、能遵守参观规则。
2、能说出在小学的所见所闻。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将小学所观察的事物画下来。
2、可以在扮演区布置桌椅、黑板(或白板)等小教室情境,并放书包、文具用品、书和制服,让幼儿尽情表演上小学的情景。
活动五:我画你,你画我(生态、艺术)
活动目标:
1、理解“好朋友”的概念的意义。
2、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画出来。
活动准备:
画笔(蜡笔、彩笔)、8开图画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谁是自己的好朋友,怎样才是好朋友。
2、拿出图画纸,请几位幼儿轮流上台分别画出老师的各部位。组合成老师的画像。在这个过程中,可请台下幼儿观察老师的外形特征,说说看:老师的脸是什么形状?眼睛长得怎样?眉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画好朋友的像。
4、画完后,请幼儿说出他对所画同伴的赞美语:“(×××)是一个„„的人。”教师帮忙写在画中。
5、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也可当作毕业典礼的墙面布置。
活动建议:
发组时,如幼儿坚持多人同组,教师可提出一些大原则:如每一个人都要被画到,画时要能看到被画者的正面。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好朋友”是什么意思。
2、能画出同伴的画像。
活动六:珍重再见(语言、生态)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联络方式。
2、知道朋友间保持交流的意义。
3、用清楚完整的语言有重点地讲述。
活动准备:
1、“看图说话”:《珍重再见》(请参见幼儿用书)。
2、玩具卡:《小袋鼠名片》(请参见幼儿用书)。
3、玩具电话。
4、挂图:《珍重再见》。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电话,做打电话状,玩趣味点名游戏:倒着念幼儿的名字(如把“李大同”叫成“同大李”)、只有口型动作不发出声音、只说出幼儿名字中的一个或两个字等。
2、问幼儿:“小朋友毕业之后,不能和好朋友、老师天天见面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跟大家联络呢?”“为什么朋友之间要保持联络?”请幼儿讨论。
3、展示挂图《珍重再见》,知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与好朋友保持联系,如通过飞鸽传书、瓶中信随水漂、传送消息等。
4、指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和好朋友保持联络有哪些方式,什么是自己觉得最方便的方式,为什么。引导幼儿利用画面内容有顺序地讲述,同时在讲述时做到突出重点。注意提醒幼儿尽量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
5、拿出玩具卡,让幼儿分别制作自己的名片,并互相赠送。
活动评价:
1、能说出与人联络可用什么方式。
2、愿意参与点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