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江教案
课题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课型:新授 时间:
备课组成员: 万俊宏、唐永全、甘菊芳、刘凤林 课时 3 授课教师 万俊宏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内流河。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我国外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
地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
2、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级方面概括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牲。
3、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长江、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重 点 我国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分布特征及河流的水文特征。难 点 我国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分布特征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河流。〖讲解新课〗
1、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
板书:以外流河为主。学生阅读P42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塔里木河、弱水河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小结: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西南地区有些河流向南流入印度洋。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北冰洋。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在我国内陆,有些河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有些河流河水沿途蒸发、渗漏,最终消失于荒漠中。这些河流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2、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3、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
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4、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让学生看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
5、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水文特征。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活动〗P25活动2、3、4 阅读材料: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全长约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6省(直辖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课堂小结〗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概念、内外流区的分界、位置和主要的内外流河,我国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连接会考〗如图中是松花江、长江、黄河、珠江四条河流的观测数据,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长江、乙-黄河、丙-珠江、丁-松花江 B.甲-黄河、乙-珠江、丙-松花江、丁-长江 C.甲-长江、乙-松花江、丙-珠江、丁-黄河 D.甲-长江、乙-珠江、丙-黄河、丁-松花江 〖布置作业〗 填充图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学生朗读《长江之歌》,这首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讲授新课〗
板书:长江的开发区与治理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P45,读图2.34长江流域水系,解决以下问题:
①长江发源于哪座山脉?源头叫什么?流向是怎样的?全长多长?注入什么海洋? ②长江干流,自发源地到入海口,流经哪些大的地形区?这些地形区分别属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形成了那些著名的峡谷? ③找出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 ④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在哪里? ⑤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
2、合作探究
①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②长江主要有哪些支流,长江流域主要有哪些湖泊?
③长江的各河段水流有什么特点?长江主要有哪些应用价值,拥有哪些美称? 阅读材料:退田还湖
圩垸: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
害处:围垦切断了大多数通江湖泊和长江的直接联系,使湖泊失去调蓄江河径流的功能,抬高长江洪峰水位,导致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活动〗P49—49活动1—2
1、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2、长江上游与中下游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上游各省区地表坡度大,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频发,就会引起中下游的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课堂小结〗
长江的概况、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开发利用中关键注意事项及方法:上中游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中下游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此外还有截弯取直、修建水库等工程措施。〖连接会考〗
如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素有“____”和“____”之称.
(2)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a_____(填城市名),是全国著名的山城.
(3)电站A位于长江重要支流_______江下游,水利枢纽工程B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4)长江上游C段叫_____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段_____资源特别丰富.(5)图中湖泊①承受着长江许多支流的来水,对长江洪水起着重要的调蓄作用.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人们_________,使该湖泊面积缩小,使该湖泊调节洪水的能力大大减弱.
(6)关于长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是长江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B.长江干流经过的省区有四川、云南、重庆、浙江、安徽、上海等11个省市区. C.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达1万亿立方米. D.长江中下游流经的主要地形是平原,水运便利. 〖布置作业〗 填充图册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黄河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发祥源泉,是我们华夏儿女文明于世的摇篮圣地,一直被咱们中华民族称为“母亲河”。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过它。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讲解新课〗 板书: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49,读图2.41黄河流域水系,解决以下问题:(1)黄河的源头在哪里?最终注入什么海?(2)黄河的形状呈什么形状?全长有多少千米?(3)黄河流经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分别是哪些?
2、思考以下关于黄河有关的地理知识
(1)黄河上、中、下游分界城市分别是哪几个?河口、孟津
(2)黄河对咱们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水利灌溉——宁夏平原上的“塞上江南”,发电——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水电站。旅游资源——壶口瀑布
3、让学生从教材的资料中了解到黄河所带来的灾难。洪水泛滥。是由于水土流失形成泥沙淤积导致的。
4、黄河各河段出现了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
上游:干旱、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断流
5、各河段出现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是地形为坡陡、降雨集中、土壤疏松、植被稀少。人为原因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开矿修路、破坏地形。
6、对黄河各河段的生态问题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上游:南水北调、还林还草、引爆、疏导凌汛。中游: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下游:加筑堤坝
阅读材料:治黄百难,唯沙为首。水利枢纽:三门峡、万家寨、小浪底。〖活动〗P521—3
1、黄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流“地上河”问题突出。
2、上游地区河道迂回曲折,大部分流在青藏高原上和气候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因素有修建水坝、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这里夏季雨水集中,尤其是暴雨冲刷黄土,使河水变成滚滚泥流。下流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在河床上,以致下游的河道成为高出两岸地面的“地上河”。
3、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调水调沙;下流加固黄河大堤。〖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近年来,河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除了自然原因以外,更严重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为的因素,正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造成的。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尊重客观规律。〖连接会考〗
1、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兴修水库 B.疏通水道 C.加固大堤 D.中游治沙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2)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②___.
(3)黄河上正在重点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③是_____水利枢纽;著名的水电站④为_____水电站.(4)黄河发源于_____省,入海处所在地是____省.(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平原,⑥_____高原.(6)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是_______.(7)黄河中游存在的忧患是_____;下游存在的优患是_____和____.(8)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9)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_____河段.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 〖作业布置〗填充图册 思考后回答。
看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说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概念。
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大致等同于400mm等级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
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3、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4、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在我国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泫。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河流较多;西北部气候较干旱,河流相对稀少。
学生朗读《长江之歌》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自主学习
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教师及时纠正。宜昌和湖口,分别位于湖北省和江西省
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主要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易发洪水,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
(1)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2)重庆市;(3)雅砻; 防洪;(4)金沙; 水力;(5)围湖造地;(6)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1)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渤海(2)“几”字形;5500千米
(3)9个;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三门峡豫西重镇 山西省万家寨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
2、内流河往往用虚线表示,这是因为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往往夏季有水,冬季断流;上游水量较多,中下游水少(因中途河水渗漏、蒸发和灌溉用水而减少),甚至断流。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刘禹锡唐朝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课型 新授 时间 备课组成员 课时 1 教学目标
和要求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重 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难 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导入新课〗
自9月22日中午13时起,强台风“天兔”外围强风正式影响汕头,全市普降暴雨,阵风达10级以上,全市多处树木被狂风括倒。“天兔”已造成广东25人死亡,汕头老城区几乎全淹、广东多段铁路列车上午继续停运。〖讲解新课〗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阅读书P54图2.46,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台风常带来_______和_______等,形成灾害。(4)寒潮常伴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成灾害。
2、阅读书P55图2.47,思考下列问题:(1)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2)_____(地形)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活动〗P55活动1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阅读书P56图2.48,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_____(灾害),江淮等地则多发______(灾害)。
阅读材料: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 〖活动〗P58活动1—3
1、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部最为集中
2、(1)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多发地震。
(2)我国中西部山区我,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所以,这些地区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3)我国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故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洪涝灾害。
3、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可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不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
三、防灾减灾
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台风、寒潮等灾害。
2、在北方地区营造防护林,可以防御风沙灾害。〖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的概念,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连接会考〗
1、山区常见自然灾害有()
A.崩塌、滑坡、泥石流 B.泥石流、洪涝、寒潮 C.干旱、洪涝、崩塌 D.台风、滑坡、崩塌
2、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地震 C.泥石流 D.洪涝
3、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自然灾害中,与我国季风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寒潮 B.地震 C.泥石流 D.扬尘 〖布置作业〗 填充图册 思考后回答。狂风、特大暴雨。大风、雨雪、冰冻。
A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冰雹是自然现象,并造成损失。B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化工厂废水泄漏是人为原因。C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游客乱扔烟头致森林火灾,属于人为原因。D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大风是自然现象,并造成损失(刮落广告牌并砸了气车)。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比较显著,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洪涝灾害成为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则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故选:D
3、强冷冬季风是寒潮,它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性质寒冷,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根据题意.故选:A. 图为台风“天兔”临近东南沿海掀起大浪。
教后记:本节课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图片信息充实了课堂,在难点上采取了师生互动方式,较轻松地将之突破。但值得反思的是注意课堂信息的取舍,过多的信息会使教学目标模糊化,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篇:长江教案
地理教案
学校:狮市中学
姓名:柳 娟
课题: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上课类型:新课
上课教师:狮市中学 柳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2、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教学重点:
1、长江概况及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教学难点:
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
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教学方法:读图法、合作讨论法、教师讲述法。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歌唱《长江之歌》引入课题。同学们听了这支歌曲,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论对长江的了解。板书课题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教师讲述: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河流的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人河关系等。
〔转入一〕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31读“长江水系图”。
〔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找出它的发源地、注入地、流经的省市区、地形区。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板书:
一、河流概况
1、发源地
2、注入地
3、长度
4、流经省区
5、流经地形区 〔学生活动2〕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
转问: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五个“最”: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支流最多、年径流量最大、流经省区最多的河流,所以说,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提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教师补充: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小)。
<转入二>:学习一条河流,除了要了解其源头与河口、流
经地区外,还应知道各河段的划分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对人类的利与弊。
过渡:那么,长江上中下游各段又有哪些特征呢?对人们有哪些贡献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学生活动3〕请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环节一:读“长江干流剖面图”
(1)在图中指出各河段落差多少?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哪儿?丰富的原因?
集体回答:源头至宜宾所在的上游,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有6000多米。
(2)此段流经哪些地形区?水流有何特征?
集体回答: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多急流、峡谷。(虎跳峡、三峡)
(3)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哪里,才能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能资源?(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教师活动]结合“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长江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重点讲述长江三峡水电站(位置、地位、功能)
板书上游水文特征:多峡谷、落差大、水能宝库——被誉为巨大的“水能宝库”。
〔转入〕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看“九曲回肠”——“多曲流”
提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 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总结板书中游水文特征:多支流,水量大,地势低多湖泊,多曲流。
环节二:提问:长江中下游流经什么地区?水流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板书:长江进入湖口以下,完全处于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上。
(过渡)长江中下游的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益处呢? 板书: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阅读课本文字,思考:从通航里程、货运量等方面理解长江为什么有“黄金水道”之称?
教师总结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水运的自然条件和航运特点。(转入三)长江给我们带来了贡献,但是也给流域两岸的人们带来的沉重的灾难!
思考问题(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
(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
(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阅读33页课文及案例
一、案例二;小组讨论交流要点;各组代表发言:略。
教师小结:长江不仅是洪灾频繁的地区,也是旱灾严重的地区,这是由于夏季风进退没有规律所致。课堂小结:请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练习册内容
板书设计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一、长江的概况
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峰 注入地:东海 长度:6300多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市区)。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流平原。
二、上中下游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支流、多曲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黄金水道”。
三、长江的奉献:水能、供水、航运
四、长江的灾害:洪灾、旱灾。教学后记:
第三篇:长江教案
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土整治中对河流的综合治理。请同学们阅读P45 找出:我国为什么要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怎样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学生回答:略
对河流进行治理的一个主要的措施是兴修水利工程,我们国家已经修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比如说黄河小浪底、葛洲坝、三峡工程等等,三峡工程是我国甚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这个单元,我们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了解河流的综合整治。[讲授新课]
(板书)§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读图5.7找出①长江三峡的位置,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②长江三峡的具体位置
③长江三峡跟三峡工程是同一个概念吗?(指导阅读)学生自学阅读材料《宏伟的三峡工程》,并对照阅读主题图,了解工程的主要设施和规模(过渡)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板书)
一、防洪
(一)、长江洪水灾害:
1、长江的哪个河段的洪涝灾害最严重?这些河段的洪水来源于哪里?
2、长江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特征和水系特点、人为原因)
(教师归纳)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板书)。
(过渡)长江洪水灾害严重,防洪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现有防洪能力怎么样?(投影)读图5.3“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图5.4分析思考: ①有话说“千里长江,险在荆江”,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建国后,我国政府主要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长江中游的防洪工作?
(请一同学到屏幕前指图讲述,教师补充)荆江河段十分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使水流不畅。同时中上游大量泥沙入江,泥沙淤积使这一河段两岸地面普遍低于洪水线,成为了“悬河”。悬河就像悬在人们的头上一颗定时炸弹,直接威胁十分富饶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区的城市乡村、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旦发生江河决堤,损失将难以估量。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修建分洪工程、加固荆江大堤等。
(指导读图)课本图5.4“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荆江悬河”,加深对“悬河”的印象,并引导学生类比联想到黄河下游的“地上河”。但根据分析可以看出,长江干流至今还没有控制性水库,缺乏足够的滞洪、纳洪场所,防御洪水仅依靠堤防和分洪措施,许多河段防洪、泄洪能力明显偏低,只能抵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
(小结过渡)因此,建设三峡工程,以此加强长江防洪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 首要目标。(板书)2.防洪效益
(指导阅读)读图5.5“长江三峡图”和相关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三峡工程建设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中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投影)“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并略作解释:
(小结)三峡水库是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量,可有效调蓄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几乎全部洪水来量,对长江中游尤其是“悬河”荆江河段的防洪起到决定性作用,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同时它还能带来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特别巨大效益。(板书)
二、发电
(指导读图)课本图5.6“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叠加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界线),(师问生答)为什么长江三峡水能丰富?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发电能力各为多少?(指导阅读)课本图5.7“三峡电站有效输电范围及输电系统示意图”,思考: ①读出图中三峡电站500千米和1000千米经济输电范围内的省会城市; ②为什么要将三峡电力大量输往华中、华东地区?将产生哪些积极意义?
③华南地区能源紧张,且同样在1000千米的经济输电范围内,为什么不是三峡电力供应的目标区位?(学生回答)略
(板书)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煤炭运输的压力
(指图讲述)三峡电站在提供巨大电力,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以清洁的水电替代了火电,相应比火电可减少排放大量工业“三废”: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和大量废水、废渣。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板书)减少污染物排放,环境效益显著。(过渡)朗诵古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河段“轻舟”速度为何如此之快?
(学生回答)三峡河段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速度很快。
(承接)长江沟通沿海和内地的广大地区,是我国东西方向的航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誉。(板书)
三、航运
(指导读图)课本图5.8“宜昌-重庆段航道剖面示意图”,指导学生分析: ①简要川江航运的自然条件。
②读图比较,说明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会在现有葛洲坝工程基础上,在航道及其通航能力方面带来什么变化?
③这一变化将会产生什么积极意义?(学生回答)略
(承接)因自然条件的复杂,特别是宜昌至重庆660千米的川江航道,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使长江航运受到很大限制,航运能力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出示复合投影)“三峡工程的航运及其他作用框示图”,先出示航运效益及意义作简要归纳。
(板书)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再覆盖投影片,简要说明三峡工程其他方面效益和意义。(板书)
四、其他效益
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旅游等。(投影)“我国南水北调等输水路线示意图”,了解中线方案的线路,强调: 这一方案的实施前提是建成三峡水库,通过三峡水库提水。[课堂小结]
学生简要归纳下面几个问题,教师完善板书。
1.简要叙述长江三峡的区位及其对防洪方面的区位优势。
2.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3.简要说明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及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巨大效益。●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防洪 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二、发电——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1820万千瓦)
三、航运
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
四、其他效益
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旅游等
第四篇:长江教案
《长江的开发》教案
周秀娟 教学目标:
1、准确说出长江的概况。
2、运用地图、资料探究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 3.明确长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长江流域的概况;
2、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
3.明确长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
1、“问题解决式”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
(新课导入)导入:伴随着优美的《长江之歌》,让我们走进长江,众所周知,作为母亲河的长江,古往今来受到无数文人诗人的青睐,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长江,一起去揭开长江的神秘面纱吧。(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先走进了解长江的第一站:长江概况。
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对长江的概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该是大家展露拳脚的时候了。
请同学上台指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地形区、省区以及主要的支流和湖泊。
师:一路走来,长江历经了万水千山,横贯了祖国的东西,那么长江到底有多长呢?
6300多千米。它是世界的第四长河。
我们说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除了因为它长度长,还因为什么呢?(结合大屏幕中图表,得出结论。)
(承转)长江的上中游河段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作为第一大河的它到底在上中下游河段有哪些方面的利用价值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了解长江的第二站——长江的开发价值。
请大家结合课本P54内容以及河流湖泊的作用,在导学提纲上填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
刚才同学说上游地区位于阶梯交界处,那么落差到底有多大呢?(大屏幕展示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读出长江源头到宜昌的落差是多少?
教师总结:长江流域的落差非常大,且都集中于上游。再加上长江的流量大,所以长江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被誉为“水能宝库”。所以,我们充分利用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建设了大量的水电站,假如你是一名水电站建设家,你会把水电站建在哪里?
在长江的这些水电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请同学们在P53图2.36中,找出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大坝横跨长江天堑,电能照亮半个中国,万吨巨轮直达重庆,下游六省再无水祸”形象的说明了三峡工程的功效。刚才有小组提到长江的航运能力,长江到底具备多么强大的航运能力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和文字来了解下。
师生总结: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宜宾以下水量大可四季通航。其通航里程达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3.,理论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因此长江不愧为“黄金水道”。
除此之外,长江在旅游以及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图片)(承转)长江蕴藏的宝藏、价值是无穷的,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什么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开发呢?让我们走进了解长江的第三站——长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请大家结合课本P56,在导学提纲上填出长江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师:上游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植树造林。中下游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航道不畅
展示“长江航运图”。结合课本P54为什么在荆江段航运量骤减?其河道有何特点?
小结:由于荆江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致使航道不畅。那如何解决?(截弯取直)
(二)洪涝灾害
就是这条亘古流淌的河流,就是这条赋予我们生命的河流。它养育着我们,可它在历史上也多次发生大洪水,吞灭我们的家园,吞噬我们的同胞。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展示一组长江洪涝图片,结合P57提问:为何长江洪涝灾害频繁? 引入下个知识点。长江洪涝除了夏季降水集中外,跟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上游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蓄洪调节能力减弱。
(二)河水污染
课件展示长江沿岸的污染图片。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通过三站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长江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了长江作为母亲河的博大胸怀,了解到长江带给人类的沉重灾难。长江洪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江生态已不堪重负!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始终保持警钟长鸣!
第五篇:《长江》教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加强朗读,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相关课程标注: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重复的手法的作用。
2、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3、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评价任务:
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3、提问、默写,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一、复习导入
检查上节课学习情况。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浦口()曙天()舢板()驳船()....堆栈()吹拂()哺育()粼粼()....
2、填空:
郭风,1918年生,福建莆田人。他的代表作有:《 》、《 》、《 》、《 》散文诗集《 》。
3、回答问题:
(1)作者看到了长江上哪些景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句可看出来?(3)黎明和青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给加点字注音、填空、回答问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学习
1、本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找出来具体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拟人: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排比、比喻:它以„„它以„„它以„„它以„„
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反复:“哦,长江”„„
2、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表达。例如:(1)拟人句:如“长江很早便醒过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长江的寂静很早便被过往的行人打破了。
(2)比喻句:如“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的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华民族与长江血脉相连的亲切之情,表达了对长江哺育了亿万子女的赞美之情。
(3)排比句:如“第四段‘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满怀激情的写出了长江江面上的繁忙景象。(4)句式仿写:“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3、“ 哦,长江,我们古老的、古老的母亲。”这句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抒情。
作者情不自禁的抒发对长江的深爱。作者借长江表达对祖国、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学生在文中圈画有关内容,根据要求,模仿例句,练习表达句子。思考、回答问题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和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明确: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这里的黎明象征祖国的欣欣向荣,祖国的美好明天。
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明确: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长江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学生小组內开展讨论,归纳总结。推荐代表回答问题,明确答案。然后适当做笔记。
五、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描绘长江江面及两岸的繁荣景象,歌颂了长江对祖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积极创造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本文主要运用了间隔反复: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学生回顾本课内容,明确本文主旨进一步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六、拓展延伸
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位华夏子孙的不懈努力和奋进,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学生各抒己见)
七、布置作业 完成《助学》有关练习题 板书设计:
《长 江》
黎明——新时代
手法:拟人、比喻、郭 风
新面貌
排比、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