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

时间:2021-08-02 21: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柔和宁静的音乐氛围。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体验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浓浓爱意。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录音机、摇篮曲磁带、娃娃(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欣赏《摇篮曲》

1)(教师手抱娃娃,轻轻地拍)娃娃想睡觉了,怎么才能让娃娃安安静静地快快睡觉?

2)(教师边抱娃娃边哼唱《摇篮曲》,哄娃娃睡觉)

3)你们看娃娃睡着了吗?他听到妈妈唱歌给他听就安静下来了;

4)我们小朋友来做我的宝宝,闭上眼睛,听听摇篮曲,说说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屈,老师.教,案,网”

5)告诉小朋友:你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唱给他们听的,摇 啊摇小朋友就慢慢长大了;

2、哄娃娃睡觉

1)引导幼儿抱起自己的娃娃 你的娃娃也想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唱《摇篮曲》,哄他们入睡吧!

2)放录音,幼儿一起哄自己的宝宝入睡;

3)你的娃娃睡着了吗?轻轻的,不要把娃娃吵醒,轻轻地把娃娃放到“床上”(放回玩具筐)

教学反思:

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28字。

第二篇:幼儿园音乐教案 摇篮曲

摇篮曲

一、目标:

1、学习会用耳朵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3/4的节奏。

2、知道“摇篮曲”是宝宝要睡觉,要安静,轻轻的二、材料:布娃娃每人一个,“摇篮曲”磁带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宝宝哭了,要睡觉了,妈妈做摇动作,宝宝睡觉了”

(二)基本部分:

听一听:教师边唱歌曲,边摇着娃娃,歌曲轻柔,动作缓慢,宝宝听着歌曲睡着了

学一学:托儿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师边摇呀摇,边唱歌曲哄宝宝睡觉(二遍)

玩一玩:请托儿做宝宝,边唱边表演摇的动作,最后双手合掌放在脸颊旁,微微闭眼做睡着了动作。

(三)结

。文档仅供参考

安全地玩 小小交通警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学会唱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红、绿两色圆形卡纸

课前事先录好的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1、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地歌曲,叫《小小交通警》,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幼儿欣赏歌曲一遍,并按节奏拍拍小手。

3、提问:①红灯闪应该怎么样?(快停下)

②绿灯亮应该怎么样?(请出发)

③是谁在指挥交通?(交通警察)

④谁听警察叔叔的话?(汽车、人)

二、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1、幼儿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2、幼儿与教师一起跟着旋律念歌词两遍;

三、幼儿学习歌曲

1、幼儿听旋律跟唱歌曲一遍;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幼儿模仿,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幼儿跟音乐反复模仿动作2~3遍;

四、游戏:小小交通警

教师出示红、绿灯

1、现有,朱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

2、交待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游戏规则:

1、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看到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根据歌曲内容出示红、绿灯。

第三篇:摇篮曲教案及反思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摇篮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

3、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和音乐家舒伯特,初步感受中外《摇篮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附点音符、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认识四四拍;

2、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愉快的梦》进教室。(音乐在播放中渐弱)

二、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的音乐课堂,下面播放一段录音,请大家仔细听

1、婴儿的哭声,然后是唱摇篮曲的声音。1)你们刚才听到什么?。

那你们知道刚刚在唱的是什么歌吗?

2、介绍摇篮曲,了解舒伯特

摇篮曲,是妈妈哄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前面听到的这首《摇篮曲》是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

下面就由音乐小博士带我们一起认识舒伯特(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1]。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和他的《摇篮曲》听完音乐小博士的介绍,谁来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他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坚持做什么?(师小结:嗯,舒伯特真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1、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摇篮曲》,重温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感觉。

4、师问:听完歌曲,有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是怎么样的?

速度:稍慢;力度:轻柔、舒缓;情绪:优美、抒情;那谁再来说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很好,四四拍。)

5.有谁知道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对啦,强、弱、次强、弱,我们一起用两个全手掌拍出强拍,用半手掌拍出次强拍,弱拍分别拍在肩膀上)

三、歌曲学唱

1、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摇篮曲》的乐谱,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两个乐句组成,谁来说说哪些乐句是相同的?

(你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请大家跟着钢琴一起轻声学唱歌谱)2.跟琴轻唱歌谱。

(唱谱过程中你们觉得那些地方比较不容易唱好)

1.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先来看看看这两个小节乐谱有什么不同?对,这个小节多了两个小小的音我们把它称为“装饰音”,装饰音在这里起到修饰作用,不占时值,很好,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小节乐谱有什么不同,这个2音后面多了一个点,我们把它称为附点。。附点是前面这个音节拍的延长,无论前面那个音有几拍,附点都是等于前一个音时值的一半,在这里前面这个音是几拍,对,一拍,它的一半是多少?很好,半拍。也就是说这个附点四分音符是几拍?一拍半。

接下来一起听辨这两组乐谱,先听辨第一组,哪一个是带装饰音的,哪一个是不带装饰音的?。。

(你的耳朵真灵!)我们在演唱装饰音的时候要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一起跟琴试一下。

再听第二组,哪一个乐句是有带附点四分音符的哪一个是没有的。哪个乐句更能表现摇篮“摇荡的的感觉”。)对比演唱带附点和不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4现在我们跟着琴再把旋律学唱一遍然后加入歌词。5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歌曲录音,完整的再唱一遍。

四、课堂拓展

(一)1、导入:刚才我们唱的是外国的《摇篮曲》,其实《摇篮曲》我们中国也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你的耳朵真灵)(从歌词入手哪一首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2.但是这两首歌曲也有个共同点,他们表达了一种共同的爱:谁来说说是什么?(母爱)真棒!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1、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已经学会了,现在我们试着改编里面的歌词,变成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

2、选择2—1首进行幻灯展示,现在请你们这组的同学派一个代表唱一唱你们的作品。

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看来我们的班的音乐天才真不少!

五、小结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为了让学生能够归纳出摇篮曲的特点,先是让学生聆听由童声合唱团演唱的,然后再找乐句时由我唱一遍,我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中,老师的范唱还是完全有必要的,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与对歌唱家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她们喜欢老师的展现。老师认真唱了,哪怕不是那么完美,但也能得学生的认同。

这节课,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后,我感觉自己对一节综合科的环节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特别是在学生的情绪调动上和平时声音的训练上还要多下功夫。

第四篇:音乐活动《摇篮曲》及反思

活动名称:音乐欣赏《摇篮曲》

活动目标:1.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的轻柔、缓慢的旋律。

2.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教学要点: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柔和安静、缓慢的特征。活动准备:1.一幅表现安静夜晚的图画。

2.娃娃和小花被若干。活动过程:

1.老师组织教学语言引出活动内容:“今天老师请来一个小客人,他要和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音乐。”

2.老师播放音乐(节奏稍快一些的)请幼儿和“小客人”一起跳舞,老师小结:刚才我发现小朋友和小客人听到这段音乐都高兴地跳起舞来了请小朋友说一说听了这首曲子你的感觉是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总结:欢快、活泼、想跳舞)

3.老师继续语言引导:刚才我们和小客人都跳累了,现在我们再来新来欣赏另外一首曲子,在这首曲子中藏着一个优美的故事,请小朋友安静的听完这首曲子后说一说这首曲子了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师放第一遍乐曲完整的欣赏并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特点如:柔和、安静的、慢的。

4.老师出示夜晚的图片,为幼儿讲自编的小故事,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并告诉幼儿刚才欣赏的曲子叫做《摇篮曲》

5.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音乐的内容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像妈妈一样哄小娃娃睡觉吧!”师生一起随着《摇篮曲》哄娃娃睡觉。

6.结束:老师语言引导:“现在小娃娃都睡着了,我们不要吵醒他们呀!” 老师带幼儿安静的离开场地。

活动反思:

让小班幼儿欣赏音乐,不仅要考虑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还要考虑到幼儿生活已有经验,这些对幼儿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能用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哄宝宝睡觉的场景。通过游戏,满足幼儿各种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如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这样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同时,满足了幼儿非常想要模仿成人这类情感的需求。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愿意在集体中进行表演,2、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应的词句“敲”、“门关的紧紧的”。

3、能用有关的动作表达出对角色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表演。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录音机;设置故事背景图一张。

2、头饰:兔子(4个)、狼;瓶子5个。

3、一个小兔子玩偶。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兔子在什么时候唱的这首歌呢? 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到底发生了什么?

2、出示故事背景图及故事主角,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角色及场所。(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背景中的事物。(房、树、草、花)(2)讨论:小兔子的特征。(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师: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述故事《小兔子乖乖》。(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表演故事。

(2)分段讲述故事,重点强调小兔子的特征;故事情节的对话;不同角色的不同声音的说话、唱歌的表达。

(3)教师进行简单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师:故事里面有谁?三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

4、播放故事磁带,集体完整地欣赏故事。(1)围绕故事内容,教师进行简单的提问: 师:你最喜欢故事里面的谁?你来学学它的动作。(2)讨论:小兔子乖不乖?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5、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在幼儿熟悉的故事环节中,请幼儿参与故事的表达。(小兔子说的“我们知道了”及大灰狼和兔妈妈不同声音的歌曲演唱。)(2)集体讨论:大灰狼/兔妈妈是怎么唱歌的?小兔子听到大灰狼/兔妈妈是怎么回答的?(3)师幼用歌声共同重复狼和小兔、兔妈妈和小兔的对话。

下载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曲》及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歌曲《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 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文档仅供参考 摇篮曲(音乐) 教学目的: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准备:创编一段舞蹈......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教学目的: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准备: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一)导入复......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教 案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准确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八六拍强弱规律以及摇篮曲体裁的特点。 3、通过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感悟母亲对......

    摇篮曲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摇篮曲》欣赏课之前,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欣赏课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能改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

    摇篮曲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一)通过教学歌曲《摇篮曲》,使我感触颇深。他又一次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的教学过程能够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

    摇篮曲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 仙台镇初级中学:杨军丽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人成长周期中的特殊阶段,他们要显现出自己的“成熟”。而把《摇篮曲》看作是“小儿科”的事,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音乐旅行团》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音乐旅行团》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教案《音乐旅行团》(一)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