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少年闰土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少年闰土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少年闰土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初步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鲁迅作品中有些词语,学生今天读来感到陌生。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加以理解。可以或与同学讨论。
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教师建议学生,把“月下看瓜”(第一自然段)、“闰土外貌描写”(第三自然段)、“我”的赞叹和向往(倒数第二自然段)等段落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
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从“第二日……”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并读出感情来。学生在小组内交替朗读、互相评议。
朗读以下段落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自然段,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作者首先描写出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在这样的景色中,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的描写让学生想象景色及闰土的形象。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朗读景物描写要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要能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用稍快的速度朗读。
第四自然段,写“我”和闰土见面的情景。“我”早就想见到闰土,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朗读时要用急切的语气来读,速度稍快。接着就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圈、见人怕羞。这可与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紫色的圆脸”中“紫色”是闰土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结果。外貌描写可用平缓的语气朗读。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第1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的丰富,要读得舒展些;第2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读,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根据所提示的问题快速思考,做到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教师提示的问题应有层次性,下列问题供参考。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闰土长得什么样?
(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
(3)闰土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在哪些方面不如闰土?
上述问题供学生默读时思考,在小组里讨论。
课文中写景优美,写场面生动,可引导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后的自我感受,引导学生想象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语言。
首先,要让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场景是什么,并说出理由。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认识角度不同,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感受;课文提供的场景十分丰富(“月下看瓜刺猹”、“第一次见面”、“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儿”、“依依惜别”等),有选择的余地,供学生自由选择。
其次,要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利用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文字、图片等),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充分地展开想象,把某一场景尽量说得具体一点、形象一点。
此题可在课堂口头练习,也可作为课后小练笔。
2、课后,可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故乡》。
四、参考资料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以及杨二嫂等人的刻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别的。
第二篇:《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赵玉莲
设计理念: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阅读语言文字,从中领会感悟写作方法与技巧,课件出示重点、难点内容,即节约时间,又生动、形象、直观,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省时省事,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流程:
一、上节课内容回顾,导入新课
师述:上节课我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重点学习了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从中体会到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课件出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和闰土相处时,他向我讲了那些事?
出示课件:雪地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二、研读课文,体会闰土个性特点,学习写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中所写的四件事,从以下两个方面去体会,感悟
课件出示:
1、从闰土所讲的这些事件,你体会到他是怎样的孩子?从哪里体会的?
2、你学到了哪些可以借鉴的写人方法?拿着笔,把
你的体会感悟在书中批一批,重点词句画一画。
学生轻声读完课文后用笔在书中圈点批画,老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个别同学进行指导。
(一)理解人物形象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很扎实,请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导,主要体现在朗读技巧和闰土个性特点上。)
1、雪地捕鸟
出示课件:重点词带点的这段话(下了雪……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通过朗读体会闰土个性特点:聪明、能干
2、夏日拾贝
师生对话体会闰土个性特点:知识丰富
3、月夜刺猹
通过重点朗读体会闰土个性特点:机智、勇敢
4、潮汛看鱼
师生对话体会闰土个性特点:见多识广
课件出示:闰土性格特点: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
(二)体会人物语言特点
师:鲁迅先生是通过什么形式把这么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呢?
师生对话明确闰土话多,我的话少,充满好奇。
同座之间扮演我与闰土,点两名读书能手做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充当小评委,点小评委评议。
三、研读重难点句子
师:听了闰土讲的这么多新鲜事,我感受如何?请找出来,自由读一读。
课件出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第16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几个词:羡慕、佩服、向往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四、总结本课收获
师:是啊!闰土的生活是多么丰富有趣啊,鲁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健康、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既了解对文章内容的收获,也可说学到的写人方法。
五、知识迁移
学习本文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和具体事件的叙述,选取一两种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
第三篇:少年闰土教案
17、少年闰土
中心小学 六年四班 李春运2012.10.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闰土给我讲了那四件事。
2、通过闰土的动作、语言,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
3、体会与闰土交往后“我”的感受。
4、模仿课文的写法,剪画写自己的一个朋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复习提问:
1、听写生字词: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扭、胯、套、窜。
2、复习写作思路:
本文通过(),表达()。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课文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其中重点写了(),因为()。
3、背诵第一自然段;回顾闰土的外貌特点。(板书)
三、导入新课,交代重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
2、本节课的重点是抓住闰土的动作、语言,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一找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汇报并板书:(1)、雪天捕鸟;
(2)、夏日拾贝;
(3)、月夜刺猹;
(4)、潮汛看鱼。
2、细读这四件事,第6到16自然段,想一想: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这些地方主要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
3、体会与闰土交往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并进行造句练习。
4、回读全文,整体感悟。
五、剪画写:
1、导入:鲁迅对少年闰土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少年闰土这样的朋友或伙伴。我们能不能也像鲁迅这样来写一写呢?
2、检查、展示课前布置的剪画作品。
3、结合自己的剪画作品,想一想:这个朋友的什么特点?你想通过哪些具体的人物描写来突出他(她)的这一特点?然后动笔写一写。
4、展示读文,注意点评。
5、课后作业:修改剪画写作文,并誊抄到作文本上。
第四篇: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课文时代较远,有些句子还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对人物感情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所以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拉近与课文的距离,然后采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背景材料,并采用联想法、谈话法将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决字词障碍
1、今天咱们要去认识一个海边的少年(板书:闰土)这是我们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闰土是鲁迅先生儿时的玩伴,齐读课题。
2、课前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朗读的情况。
(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文中一些文言文的词语的意思)你能读得正确、流利吗? 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③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④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⑤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⑥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⑦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⑧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⑨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第①句重点理解“其间”和“带”字今天的写法,指导书写。第②句重点理解“家景”。第③句理解“值年”的意思。
第④句,强调“五行”的读音,理解“仿佛”,古今意思的不同。
抽生朗读第⑤⑥⑦⑧⑨句,师指导用找近义词、借助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愿心”、“熟识”、“无端”、“素不知道”、“如许”,明确“希”现在写成“稀”、“希”现在写成“戴”。
师:要知道鲁迅先生当时,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所以读鲁迅先生这一代作家们的文章,你会碰到很多这样的词汇。不过你们很了不起,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能运用很多方法像联系上下文、用现代词汇代替、找近义词、借助工具书等等来读懂它们。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师:书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下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琢磨琢磨文章的写作顺序。
出示:仔细读文,请按照课文写作顺序进行排序。相识
离别
回忆
相处
三、深入读文,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说起这段回忆啊,的确是烙印在作者心中最深刻、最神奇的记忆。
(出示)请你轻轻地读一读。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指名读第一句。师: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景象?
2、师: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中同时就出现了句子所描绘的景象。来!就请你来读,读出那些亮丽的色彩!
3、师:除了这些亮丽的色彩,谁来读出那些美丽的景物!
4、师:你不但读了那些色彩和景物,而且把那种空间的静谧辽远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谁再来读?
5、师:你读出的,是另外一种海边乡村夜晚恬美宁静的感觉!来!就带着这样的静谧辽远、恬美宁静,我们一起美美地读!
6、师:后边两句谁来读?
7、师:这少年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什么?
8、师:会用四字短语来表达,真好!咱们就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这个句子旁边,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板书:英武不凡),你可以写老师的词,也可以写刚才同学说的或者自己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
9、师:谁能把少年这种英武不凡、机智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0、师:如果说刚才第一句描写的是景物,那么后两句描写的是—— 人物。如果说描写景物是静的笔触,那么这里写到少年和猹是——动的笔触。读静的景物需要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需要——紧张的、激越的、快速的语调。景物要读出它丰富的色彩,而人物要读出他——机智勇猛。动静相生,所以我们要读出对比和变化来。
(二)师:一起来见见那真实的闰土,让我们走进他们相识的片段,你看到闰土吗?读描写闰土的句子。
(出示)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师:从这些描写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抓住“紫色”“小”毡帽“明晃晃”来理解)指名答。生:我觉得闰土„„
师:真好,都能用这样的四字短语。请你选一个词写在句子旁边。老师也选一个写在黑板上(板书:淳朴天真)。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那股子憨劲儿、天真劲儿来!
师:对于鲁迅这个城里少爷来说,与他仿佛年纪的闰土,最大的特点不在眼睛、头发,而是他海边农家少年独有的“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和“明晃晃的银项圈”。因为这是跟他以及他往常的朋友们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只要抓住了人物最大的特点来写的,人物形象就会活灵活现。
(三)师: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鲁迅先生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读课文,找出原因。学生读课文,指名答: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啊?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师:是啊,闰土在和我相处的过程中给我讲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他都给我讲了哪些事。你能不能把它概括成四个字?
出示:课文中,闰土给我讲了四件新鲜事,请你用四字短语简练概括。(雪地捕鸟)—()—()—()海边拾贝
瓜地刺猹
潮汛看鱼
(四)师:这四件事让作者感到“稀奇”“有趣”,课件出示:阅读课文6-15自然段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小组讨论,准备汇报交流。
生:小组交流,师各组指导。
(五)师:对我来说,这其中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让我觉得是——新鲜的事、稀奇的事。这些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撩拨着我的心。而且你发现没有,在闰土每一次讲述的最后,总会出现一个标点符号。找一找有几处这样的省略号。
(生读一处,师出示一处,并请生说说省略的是什么)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你看,这些省略号也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撩拨着我的心哪。听着闰土娓娓道来、滔滔不绝的讲述,此时在我的心里,闰土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真会用词,请你选一个写在课文纸旁边!老师也选一个(板书:见多识广)。就是这样的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聪明能干。
师:听着闰土滔滔不绝的讲述,我不由自主地羡慕(出示)
(齐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师:我又情不自禁地感叹——
(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课件: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师引读,生接读:(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来把鲁迅与闰土的生活做比较,加深学生对闰土的见多识广、鲁迅及他的朋友们孤陋寡闻的理解。)
师:我不由自主地羡慕又感叹,感叹又羡慕——
(齐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出卖罢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让你想到一个成语故事—— 师:面对这个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闰土,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
师:因为闰土讲述的无论哪一桩、哪一件,对于我,唤起的一再是这样的感觉(出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什么感觉?是啊,(指大屏幕)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并不知道、我也没有知道、我素不知道、我所不知道!这一连串“不知道”的背后,是一种不满的宣泄、一种遗憾的慨叹、一种真切的向往啊!你觉得作者不满什么?那么作者遗憾的又是什么?那么作者向往的又是什么?
师:你们不仅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人。让我们就带着这种不满,这种深深的遗憾和满怀的向往一起来读!
(六)师:小结:
师: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分别时是多么地难舍难分啊!请找出具体语句来。
出示: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师:闰土忘记我了吗?
生:没有。在那一年的夏天,当我收到闰土托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并没有忘记我,我的脑中自然就浮现出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出示人)——女生一起读!师:我也不曾忘记过他,当我有了城里孩子的新鲜玩意,想着我见多识广的农村朋友闰土可能没有,于是托人送去的时候,我的脑中又闪现了那个英武不凡的少年(出示人)——男孩子一起来!
师: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我遭遇家道中落、父亲病故,少年时又辗转求学、颠沛流离。孤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故乡这个亲切的伙伴——闰土,想起他,我就脑中自然就浮现了这样绝美的景象,一起来!(出示景)
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又重新踏上了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当母亲说起闰土就要来看我时,我的脑中又闪出了这幅神异的画面!(出示第一自然段)咱们能背的背,不能背的你就捧着书朗诵!
师:三十年,烙印在我心中的就是这样一幅神异美丽的画面,这样一个英武不凡、淳朴天真、见多识广的少年,这样一段真诚质朴的友谊。
四、推荐阅读《故乡》。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英武不凡
淳朴天真
见多识广
第五篇: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习课文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抓住人物最突出特点来写的好处。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希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健康朴素、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了解闰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鲁迅先生。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鲁迅的文章《少年闰土》,上课。板书:17少年闰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7、少年闰土 一、检查生字词,感知文章条理性
课下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那么老师就来考考你。这些词语谁来读?(你来。你读的真准确,你们都会读了吗?大家齐读。)
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出示练习题1:请按照课文写作的顺序进行排列。)
相处 离别 回忆 相识
二、读批并重,感知文章画面美
说起这段回忆呀,对于作者的确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出示第一段)请你轻轻地读这段话。
(一)环境描写,读出色彩。(1)谁来读读第一句话。(随生的朗读及时评价)
(2)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里就浮现自己所描绘的画面。请你来读出那些美丽的色彩。(3)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句话。
(二)人物描写,学习批注(1)谁来读第二三句话?
(2)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几个少年,你会用什么词?
(3)咱们把自己刚才阅读的感受写在这个句子的旁边,这就是批注。老师选一个词语,你可以用自己的,也可以选择同学的。(板书机智勇敢)(4)谁能把这个少年的英雄不凡、机敏读出来。
三、读中品味,感悟语言魅力
(1)课文一开头,就在美丽的环境中烘托出一个机敏勇敢地少年,不仅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这一画面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少年充满了兴趣。那么赶紧让我们去见见闰土的真实面貌吧。(出示外貌的句子)谁来读,你来。
(2)眼前的闰土,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你会用一个什么词?(生:健康活泼 朴实可爱 等)(3)像刚才那样选一个词批注在句子旁边。老师也选一个词。(板书:健康朴实)谁来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朴实可爱。
(4)从作者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吗?想想我们描写人物外貌一般怎么写?(写头发,鼻子、眼睛。特别喜欢写眼睛,一写女同学就是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写男同学就是炯炯有神,都长一个样。)(引导学生了解抓住人物最大 特点来写)
(5)没错,抓住人物最大特点,哪怕是寥寥数笔,也能写的活灵活现,对于鲁迅这位城里的少爷来说,与他年龄相仿的闰土,最大的特点不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紫色的圆脸。
总结:从这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师提示:如果眼睛有特点也可以写)
四、创意读文,聆听趣事
(一)概括趣事,感知丰富
1、年龄相仿的很快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告诉了我许多()的、()的事。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从5-16自然段中,用四字短语概括出闰土告诉我的四件件事。幻灯出示:(雪地捕鸟)--()——()——()
2、这四件事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让作者觉得是 新鲜事、稀奇事
通过这四件事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生可能答: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神通广大 聪明能干)你可真会用词,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词写在句子旁边。
(三)读故事,感受渴望
1、闰土就是这样见多识广,你想不想读一读他告诉我们的新鲜事。请大家选一件你喜欢的事来读读,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情。
师:谁来读读你喜欢的一件事。你为什么喜欢喜欢这件事。
2、听着闰土滔滔不绝的讲述,“我”不由自主地羡慕——(出示句子:我素不知道天下有„„)
3、“我”又情不自禁地感叹——(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4、“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让你想到一个成语——(井底之蛙)
这里你读懂了什么?(我对闰土的生活是?(向往、羡慕)而对我自己的生活?(不满、讨厌))
5、是呀,我们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种不满,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满怀的向往一起来读!
(生齐读:啊!闰土的心里„„)
五、体味涵咏,课外阅读大师文
1、时间过的可真快,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闰土就要离开了,出示最后一段(配乐朗读),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我的哭泣和哀求并没有挽留下闰土。送别闰土时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三十年后,当作者重新回到故乡,又见到了闰土,这时的闰土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语文主题丛书76页描写中年闰土的段落,并思考:1.闰土发生了那些变化?
2、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交流语文主题丛书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体会出闰土在外貌上、对我的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生活的压力、生活的重担。
六、课后作业
写一写班上的一位同学的外貌,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注意:要抓住该同学的外貌特点来写哦!)板书: 17 少年闰土
机智勇敢
闰土 朴实可爱
见多识广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文章,较难的是学生对当时背景的理解。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通过查找资料他们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生字词基本上掌握了,文章的写作结构也理清了,从而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贯彻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我把学会并运用抓住最突出特点来描写人物作为本课的语言训练点,但失误的是我在课堂上没有训练学生写作,而是作为了课下作业,巩固不够及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概括闰土告诉我的四件事,学生合作的非常好都能概括出来。学生在交流自己喜欢的事时,能品读出自己的感受,但是不能有感情的朗读,需在平时多对学生进行训练。我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时,没有深入到对劳动人民的高度上。我在本课的最后拓展了课外阅读《故乡中》的片段,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学生看的也不够深入,在交流问题时只是点到为止,而我引导的也不是很到位。
总之这节课,有许多缺点,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