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3.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本文扩展阅读: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六、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
一、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 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二、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评析:导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吗 ?(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 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 看!(7元)识的人民币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的,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值的效果。)四: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
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
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第四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及反思
陈狮啸
教学内容: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书第二册。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第二段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最后安排了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有1元、1角、1分、5角、2角、5分、2分的人民币,其中5角至少3张,2角至少6张,其余各1张。每4人小组准备一个纸盒,里面有1张5角、2张2角、5枚1角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好多客人老师来看我们上课,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表现得很好,所以老师特地去超市买了些小奖品想发给大家,想要吗?那就好好表现吧。
老师去商店买奖品要用到什么?你见过哪些钱?
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齐读(2)、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有你认识的人民币就大胆地说出来。
你怎么认识这些人民币的?可以通过什么来辨认人民币?(师板书“壹圆”,齐读)通过字再辨认一次人民币。(2)、找出纸盒里的1元、1角、1分给同桌看。(同时师在黑板上贴出)
师:同学们拿的有红的、绿的,还有硬币,虽然颜色、样子不同,但它们表示的钱是同
样多的,都是一元钱。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小朋友去商店购物,笔记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1元=10角、1角=10分,板书,齐读。
3、认识5角、2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你还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齐认人民币)师:壹、伍、贰是人民币中数字1、5、2的大写。(贴出伍、贰,齐读)(2)、找出5角、2角、5分、2分的人民币,互相看看。(同时师在黑板上贴出)师:5角里面有几个1角?2角呢?
4、试一试:1张1元可以换成几张5角的人民币?(同桌换)交流想法。
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的人民币?(师生换)交流想法。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每一张人民币各能买到哪件物品?(先连再汇报)
2、填一填:先连再交流想法。
3、拿一拿:先小组拿再全班交流。
师小结:可以按顺序考虑:如果只拿一种面值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拿?如果拿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合起来可以怎样拿?
4、购物: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1元钱买一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
说一说:你用1元钱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5、寄信:怎样付8角钱?
四、总结疏导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调查:1元钱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认识1元 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认币、换币、付币、取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要想玩有趣的大型玩具必须带什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实践求知
1、认币
(1)老师要求课前收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谁来说一说?(自由发言)老师收集了一些古代钱币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2)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硬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你什么时候用过?(指名说,同桌互说)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老师在商店看中一本1元的笔记本,你能帮我用不同的方法付1元钱吗?(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小结:买一本1元的笔记本可以付1元,也可以付10角,10角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那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4)出示2角、5角、2分、5分的人民币。你认识它们吗?在小组内和小朋友说一说,它们各是多少钱?(指名回答)
2、换币
这里有1张1元人民币,如果要把它换成几张5角或2角的钱,可以怎样换?同桌合作互相说一说,换一换。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适当引导。展示活动过程。
3.付币
老师要开一个小小商店,请同学们踊跃购买。提出活动要求购买过程穿插练习。每次购买提出具体要求。(1)买8角的东西用不同方式付钱。
(2)用1元买不足一元的物品。
(3)用1元买至少两件以上的东西。
(4)买1元几角的东西。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互动购物过程。
4、取币
为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老师返还5角钱,前提是每个同学的拿法必须和别人不同,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如果是8角呢?(板书罗列不同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维)
5、请打开书,自主完成70页的练习。
三、全课总结
出示希望工程图片。同学们,我们在温暖的教室学习认识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的许多知识。但是在离我们很近或很远的地方,有许多孩子因为没有钱而上不起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勤俭节约并能为需要的人献出一片爱心。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和老师的的互动、交流,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让学生辨别人民币的面值,感受人民币的进率,体会人民币的价值。对本课的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导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游乐场景出发,抓住学生曾有过的生活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导出课题。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人民币的进率和等值兑换是本课的重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以好带差”,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动手、动脑。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在巩固重难点的设计中,采用模拟购物的场景,将生活搬到课堂中。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学数学的快乐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探究能力。
4.以“对话教学”为主线,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在教学设计中极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力争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和互动中促进知识点的生成。通过这样的设计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我进行了课堂效果测试,题中包括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准确率达到了92%以上说明这堂课还是基本有效,但也凸显出一些不足,教学人民币的单位时对一元人民币上所写的“圆”未加解释导致有的同学将单位写成“圆”,所以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细节的处理。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人民币的单位的环节课件如能将1元、1角、1分三种币值放在一起进行辨认,既明确辨认的方法,对人民币的单位又是一次感性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展。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东华门小学 周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