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教案《毛毛虫和小蝴蝶》含反思
小班教案《毛毛虫和小蝴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的数量进行点数,通过游戏配对的形式增强对数量与数字符号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毛毛虫和小蝴蝶》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配对的形式增强对数量与数字符号之间的联系。
2.能够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的数量进行点数。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数量进行点数报数。
数字符号对应相应的数量。
教前准备:
PPT 食物卡片 数字卡片 透明瓶子 蝴蝶翅膀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兴趣
手指游戏:《一个毛毛虫》
有一只毛毛虫,它爬啊爬啊,它总是觉得自己长的丑丑的,只能在地上爬啊爬,它多想变得美美的在天上飞呀。
PPT 蝴蝶
有一天它在花园里散步,看,它一抬头看到了什么?
2.复习1-2
PPT女孩和蝴蝶。
“有几只蝴蝶飞出来了?”
幼儿:“一只”
出示数字1“这是1,一只蝴蝶的1”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只小妹妹变成的蝴蝶有几只翅膀?”
幼儿:“两只”
出示数字2“这是2,两只翅膀的2”
3.毛毛虫吃什么
小毛虫见到了蝴蝶姐姐好羡慕啊,猜猜它会对蝴蝶姐姐说什么?
蝴蝶姐姐安慰小毛虫说:每一只蝴蝶在变成蝴蝶之前,都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来源屈.老师教案网)(PPT毛毛虫)它和小朋友们一样,要吃好多好多的食物,才能长大,变漂亮。
看一看,毛毛虫都要吃哪些食物呢?(出示食物卡片)
毛毛虫要吃树叶、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片树叶?
毛毛虫要吃水果、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个水果?
毛毛虫要吃粮食、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盘粮食?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毛毛虫变成小蝴蝶。
4.喂养毛毛虫
我们来给毛毛虫喂饭吧。
请三位幼儿来抱毛毛虫罐子(由小到大的罐子上标有数字1 2 3)
(1)喂养1号毛毛虫 1号毛毛虫饿了 它说它想吃1片树叶 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一片树叶喂1号毛毛虫?
喂养2号毛毛虫 2号毛毛虫饿了 它说想吃2个水果 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两个水果喂2号毛毛虫?
喂养3号毛毛虫 3号毛毛虫饿了 它说想吃3盘粮食 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三盘粮食喂3号毛毛虫?
(2)毛毛虫还是没有吃饱,看,毛毛虫的肚子还没有被填满呢,我们继续喂毛毛虫好吗?
这一次我请宝宝抱着毛毛虫去找吃的1号毛毛虫需要吃几片树叶?
2号毛毛虫需要吃几个水果?
3号毛毛虫需要吃几盘粮食?
(3)集体游戏
毛毛虫吃东西吃的真开心啊,我们每个人都领养一只毛虫帮助它变成蝴蝶好吗?
发给幼儿数字卡片,介绍游戏规则。
数字卡片1-3随机发放,谁拿到数字卡片几,谁就去拿几个食物给毛虫吃。
教师指导幼儿的活动。
5.结束活动
幼儿将毛虫卷成蛹的样子。闭上眼睛等待奇迹出现。
毛毛虫,醒来吧,变成小蝴蝶。飞呀飞,飞去美丽的花丛里。(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跟着老师飞出活动室飞向布置好的植物园,观察各种蝴蝶的图片。)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调整如下:我将整个情境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情境,毛毛虫变蝴蝶,让幼儿变得更加有兴趣参与活动,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这个完整的情境链体验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在这个情境中,幼儿能够很热心的帮助小毛虫从而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的环节省略掉,变得更加的简洁,也更加的直观。
小百科:3是2与4之间的自然数、奇数、正整数。是从0开始的第二个质数,3是第三个非零自然数。
第二篇:小班教案毛毛虫与小蝴蝶
小班教案毛毛虫与小蝴蝶
小班教案毛毛虫与小蝴蝶1
活动目标:
1、感受轻快、柔和的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尝试用各种色彩表现蝴蝶。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乐曲“毛毛虫”、“蝴蝶”
彩色卡纸、颜料、油画棒、毛根、棉签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毛毛虫”,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说什么昆虫来了,引出毛毛虫。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学毛毛虫爬。重点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结成蛹,破蛹而出变成蝴蝶过程。
3、教师手持制作的.蝴蝶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4、教师示范蝴蝶的制作,重点强调蝴蝶翅膀的对称做法。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表现蝴蝶的鲜艳。
5、幼儿在“蝴蝶”的音乐中分组制作毛毛虫和蝴蝶
A组提供彩色纸、报纸、油画棒、毛根制作毛毛虫
B组提供颜料、棉签、彩色纸、毛根制作蝴蝶。
6、幼儿拿着自制的毛毛虫和蝴蝶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开心地参与活动,各个环节也比较连贯、清晰,但在创编动作环节,幼儿的创编的动作比较少和单一,老师并没及时指导,应该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创作。
小班教案毛毛虫与小蝴蝶2
活动目的:
1、感受轻快、柔和的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尝试用各种色彩表现蝴蝶。
3、培养对音乐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材料准备:
乐曲“毛毛虫”、“蝴蝶”、彩色卡纸、颜料、油画棒、毛根、棉签。
指导要点:
1、欣赏歌曲“毛毛虫”,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说什么昆虫来了,引出毛毛虫。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学毛毛虫爬。重点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结成蛹,破蛹而出变成蝴蝶过程。
3、教师手持制作的蝴蝶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4、教师示范蝴蝶的制作,重点强调蝴蝶翅膀的`对称做法。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表现蝴蝶的鲜艳。
5、幼儿在“蝴蝶”的音乐中分组制作毛毛虫和蝴蝶
A组提供彩色纸、报纸、油画棒、毛根制作毛毛虫
B组提供颜料、棉签、彩色纸、毛根制作蝴蝶。
6、幼儿拿着自制的毛毛虫和蝴蝶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第三篇:毛毛虫和蝴蝶教案
毛毛虫和蝴蝶
设计意图: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怎样让幼儿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正是 《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幼儿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之所以选择奥尔夫音乐《毛毛虫与蝴蝶》,首先是因为这首曲子很美。它是由4/4拍子和3/4拍子构成的大小调结构,由缓慢和轻快两种旋律组成的曲子。整首曲子主要是表现长的不好看的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花蝴蝶的过程,曲子前后两段的情绪特征、速度快慢对比非常明显,曲子的前半部分舒缓、忧伤又执著,后半部分蜕化为蝴蝶后曲风又非常亮丽、欢快,这样的曲子比较符合中班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并能让幼儿在爱听、喜欢听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创造欲望。所以我尝试以《毛毛虫与蝴蝶》为媒介,为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案例。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纱巾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重点)
2.初步感应3拍子,并尝试乐器演奏。(难点)
3.感应AB段乐曲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重难点分析:
本次奥尔夫音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应AB段乐曲的不同曲风(缓慢欢快),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在欣赏和感受的同时,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纱巾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并在初步感应3拍子的同时,尝试乐器演奏。
因为《毛毛虫与蝴蝶》这首音乐的AB段曲风和旋律都不同,所以在幼儿创编动作和表演歌曲上会有拍子的准确度和节奏感上的差异。那么,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边看图谱边感知音乐来让幼儿体会其中的节奏、旋律特点。另外,我还采用引导幼儿用手指、脚、身体的某部位在空间上的移动来表现毛毛虫爬的形态,蝴蝶飞舞的动作。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经验储备,教师只需要帮助幼儿梳理已知经验,引导幼儿主动表现,鼓励幼儿探索创造,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使他们的音乐素养有进一步的提升。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2.图谱、音乐CD、纱巾、刮胡人手一份。教学法:(学情预估)
本次活动是富有情节性的音乐活动。为了能更好得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探索和创造,我设计了以故事导入,并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图谱及借助道具——纱巾来展开活动。整个活动,我让幼儿直观感受毛毛虫蜕变成蝴蝶过程的同时,又让幼儿感受到了歌曲中不同速度、节奏、节拍所表达的情节。为了尊重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毛毛虫爬的形态以及蝴蝶飞的动作,我采用分段欣赏、感知音乐及表现音乐来鼓励幼儿自主创编选择肢体语言。在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的同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同时又参与到幼儿的自主表现活动中。这样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激情,从而实现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确保幼儿在轻松、自然、快乐中感知、体验、学习。说活动过程:
一、听《小蚂蚁搬木材》音乐,律动进场。
二、故事引题
杨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变变变。她是谁呀?毛毛虫想选美大赛,可是 蜘蛛太太嘲笑它。毛毛虫伤心地爬到树洞里躲起来了。
三、感受A段缓慢的旋律和悲伤的情绪,创编毛毛虫爬的动作。
1.肢体感应:
教师做膝盖、肩膀、头等肢体动作,幼儿跟学。(音乐A段)2.手指毛毛虫:
(1)听了音乐,你觉得毛毛虫的心情怎样?
(2)它是怎么爬的?把你的手指头变成手指毛毛虫,想一想怎么一伸一缩的爬?
(3)毛毛虫可以爬到哪里去?伸出你的手臂,我们把它变成一棵大树。让你的手指毛毛虫在上面爬一爬!
(4)毛毛虫还可以爬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去呢?它在爬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学学毛毛虫伤心地在小树上爬一爬。(放A段音乐)
3.身体毛毛虫:
(1)我们的身体上有哪些部位可以变成毛毛虫爬一爬?
(2)请小朋友把你找到的身体毛毛虫全都做给我看看。(放A段音乐)4.丝巾毛毛虫:
(1)你能用纱巾变毛毛虫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变的?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我们让丝巾毛毛虫在地上爬一爬吧!(放A段音乐)
四、律动感应B段三拍子,并尝试乐器演奏全曲。
1、丝巾感应毛毛虫变蝴蝶过程:
(1)毛毛虫好伤心呀,它不吃不喝变成什么了?
(2)好,赶快把自己变成一只蛹,它要睡觉了。(放整段音乐)
2、感应B段三拍子:
(1)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的心情怎么样?
(2)它是怎么飞的呢?(教师讲解图谱:小蝴蝶在飞得时候是有规律的:它是飞一下到草地上停两下。)(3)边看图谱边拍手练习三拍子:飞—停—停
(4)把小手变成小蝴蝶的翅膀,一起来飞飞看:飞—停—停(由慢到快)(5)边清唱歌曲边拍手练习三拍子。
3、图谱演示AB段:
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毛毛虫变什么了呢?我们把手指变成毛毛虫一起来爬树。(放整段音乐)
4、乐器演奏:
(1)出示刮胡:这是什么乐器?请小蝴蝶到它身上飞一飞。想想看,可以怎么飞呢?(尝试演奏三拍子)
(2)除了刮奏,还能这样演奏?
(3)想一想,刮的方法用在毛毛虫里面,还是用到蝴蝶里面?小蝴蝶时应该怎样演奏?
(4)现在我们跟着音乐,真的给蝴蝶加油!(集体演奏)(放整段音乐)
五、结束:
幼儿学蝴蝶飞和客人老师共舞结束。(放B段音乐)
第四篇:大二毛毛虫和蝴蝶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段和B段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
2、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得表现毛毛虫和蝴蝶。
3、让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
1、毛毛虫和蝴蝶的课件。相关图片。
2、A B段音乐
【教学过程】
一:首先手指游戏《毛毛虫》进入谈话主题:刚才我们做了个毛毛虫的手指游戏,那我们知道毛毛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吗?生:不知道。现在请我们小朋友赶紧坐好,老师带你们来看个毛毛虫和蝴蝶的视频。《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
二:师根据视频内容提问:(1)小毛毛虫丑丑长大变成了什么?生:蝴蝶
(2)师:你知道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生:毛毛虫
(3)那我们小朋友知道毛毛虫是怎么爬的吗?(播放毛毛虫爬的图片)(上下扭一扭)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模仿毛毛虫爬的动作。
(4)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身体表现毛毛虫。幼儿感受音乐慢慢的感觉,并且跟随音乐逐个表现毛毛虫的动作。
(5)师: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很慢,因为毛毛虫是慢慢的爬)
(6)重复A段音乐。师:全体小朋友请起立,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学毛毛虫是怎么动的。
三:(1)毛毛虫变蝴蝶啦。我们来看看蝴蝶又是怎么飞的?(播放蝴蝶飞的图片)蝴蝶的翅膀是上下飞的,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模仿蝴蝶飞的动作。
(2)欣赏B段音乐,尝试用身体表现蝴蝶,感受与A段音乐的快慢变化。师提问:这段音乐与前面慢慢的音乐比,听起来又有什么感觉?(很欢快,那是因为毛毛虫已经变成的漂亮的蝴蝶,它很高兴。)
(3)重复B段音乐,师幼共同模仿蝴蝶飞舞的动作。
(4)完整的欣赏音乐,并随音乐进行游戏。(1)A段音乐开始时幼儿双手插腰扭动小屁股模仿毛毛虫爬的动作,音乐进行到最后一个不吃不喝不唱歌的时候,幼儿双手合十贴在自己的耳朵边扮演沉睡中的毛毛虫。
(2)、师拍手说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时候,B段音乐响起。幼儿则快快醒来并全体起立再次模仿毛毛虫破茧而出蜕变成美丽的蝴蝶飞舞,也可为着我们的教室飞舞一圈。(3)游戏进行2次。
四 音乐游戏结束:咕噜噜咕噜噜,美丽的花蝴蝶肚子饿了想到外面去找花,去闻一闻花香,采采花蜜。这时老师带着幼儿和老师们再见边听《毛毛虫和蝴蝶》的音乐,边模仿它们的动作师们到外采花蜜了。
教学反思:
1:这堂课保时方面不到位。所以在细节上面有很多不足。
2:无教学重点,难点。
3;整堂课下来未能体现教学目标。没让幼儿感受到由毛毛虫蜕变蝴蝶音乐的快慢变化。
4:师应该让幼儿来创编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这样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第五篇:毛毛虫变蝴蝶-幼儿园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幼儿园教案
目的:学习伸展和卷曲的动作,学习跟随韵律移动身体,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准备:音乐、地毯、各种高低不同的拱形门
过程:
一、毛毛虫长大了
在活动场地上铺上地毯,并播放轻快、活泼的音乐,和幼儿一同扮演小毛毛虫。
1、“春天来了!看,地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毛毛虫。”老师和幼儿一起躺在地上自由卷曲身体。
2、“小毛毛虫吃树叶,一天一天长大了。”老师与幼儿跟随音乐节拍左右移动。
3、“最后小毛毛虫长大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幼儿慢慢站起来,伸展身体。手脚自由向左右上下伸展,慢慢脚跟离地,使劲吸气,手向左右缓缓放下,脚跟着地,使劲呼气。
二、蝴蝶的游戏
在活动场地上布置各种高低不同的拱形门,并播放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和幼儿一同扮演小蝴蝶。
1、“春天的公园真美,四处是鲜花和绿叶,小蝴蝶在这里开始了捉迷藏。”
2、老师用身体、器材搭建各种高低不同的山洞,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3、情景游戏:《捕蝴蝶》
老师扮演捕蝴蝶的人,幼儿扮演小蝴蝶。在音乐伴奏下捕捉蝴蝶,小蝴蝶则四处躲闪。被捕捉到的小蝴蝶下场休息,作拉拉队为在场上的小朋友加油。音乐结束后,留在场地上的蝴蝶为“蝴蝶小明星”.三、整理活动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
1、“玩了一天真累呀,小蝴蝶们要休息了”。幼儿站立,双手自上而下伸直并作身呼吸,然后坐场地上休息。
2、组织幼儿讨论活动的乐趣。
中国幼儿网总结:
毛毛虫变蝴蝶
捉条蝶类毛毛虫,放入玻璃瓶内,里面放些嫩枝,青草,瓶口用纱布盖住,扎紧。你将看到,虫子拼命蚕食草叶。
不久,虫子长的很肥,慢慢的身体表面变成绿色或棕色的硬壳,成为蛹,蛹不吃也不动,但在壳内发生着剧烈的体态变化。
几天后,蛹变成了成虫,蝴蝶就从裂开的蛹壳里出来。这时它的翅膀是折叠着的。你将纱布取下,把蝴蝶从瓶里放出,待它身子干燥后就会展翅飞舞,在鲜花丛中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