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车轮不见了》及教学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车轮不见了》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主题《车轮不见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说一说。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2)讨论: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各区材料准备: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
提出要求: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反思: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本文扩展阅读: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第二篇:小班主题活动《小司机》-车轮不见了
小班主题活动《小司机》-车轮不见了
小班主题活动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活动准备: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说一说。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2)讨论: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各区材料准备: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提出要求: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评价: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小帮手
一、设计思路:
前一阶段围绕“我家的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故事,特别是恰逢母亲节,通过夸夸我的好妈妈,为妈妈制作礼物等活动提升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孩子们萌发了一种想为妈妈做事的愿望。同时,“预防非典”也是当前孩子们的一个热点,他们对幼儿园、班级、家中“防非”的简单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对于预防、消毒的物品也产生了兴趣。结合以上两点,我预设这次活动,以帮妈妈选购消毒、预防用品为前提,以游戏实践为途径,帮助幼儿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防非知;同时满足孩子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有关“防非”的知识。
2.在购物过程中尝试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3.满足幼儿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装盒。
2.每一物品上贴上价格标签(5以内)
3.购物篮,自制纸币。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母亲节”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为妈妈做事,现在“母亲节”过了,我们还要为妈妈做事吗?为什么?
(二).启发游戏
1.以妈妈的烦恼(妈妈想买预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妈妈上班没时间)启发幼儿帮妈妈购物。
引导:妈妈为什么要买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儿领钱。
要求:每人拿5元钱(老师准备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纸币)
引导:你用什么办法拿到5元钱的?
如:XXX拿了1元钱,还要拿多少钱才到5元?
3.讨论购物注意点。
引导:买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买什么?(预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买?(价钱、礼貌用语、买的东西少于或等于5元钱)
(三).幼儿操作
1.观察幼儿在挑选物品时出现的问题,启发幼儿间相互检查。
2.了解幼儿交易情况,引导幼儿了解所选物品价格与自己拥有钱数 的关系。
(四).交流
1.相互检查所购物品。
2.说说买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
(五).延伸
我们帮妈妈买好了东西,妈妈很高兴,接下来我们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第三篇:《什么东西不见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什么东西不见了
【设计意图】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科学现象,孩子们知道糖化了、雪化了……但是对于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却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观察、操作、记录、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本节课就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感知、理解物体溶解的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有关系。
活动目标:
1、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与物品的颗粒大小及水的温度有关。
2、学习科学小实验严谨 的探究方法。
3、提升合作操作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 透明的杯子 小勺 塑料瓶盖 搅拌棒 水壶 小毛巾
2、绵白糖、方糖若干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
1、出示ppt,教师讲述小毛驴送货的故事。
提出问题:小毛驴为什么感到背上轻了许多?
2、出示水杯、绵糖做小实验
物品放在水中会不见,我们称为溶解。(出示ppt)
二、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与物品颗粒大小的关系。
1、出示绵糖和方糖,请幼儿观察其颗粒大小的不同,猜猜哪种糖溶解的会快一些。
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
(出示ppt),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以及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取两杯相同的水
(2)两种糖要取相同的量,这两种糖要同时放入水中。
(3)两种糖都要用搅拌棒搅拌。
(4)实验分工:三人一组,小组长负责喊口令、做记录,另外两个小朋友负责同时方糖和搅拌。
(5)、实验做完后,小朋友要整理实验材料和桌面。
幼儿分组做实验,教师巡回和小朋友交流、辅导。
3、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果。
请小组长介绍实验结果,记录表中的符号表示什么。
小结:在相同的条件下,颗粒小的物品溶解的快,颗粒大的物品溶解的慢。
三、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与水温的关系。
1、出示方糖,请幼儿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让方糖也溶解的快一点。
2、教师介绍第二次做实验的材料:(出示ppt)(1)请小朋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不同的条件:热水和冷水
相同的条件:糖的多少是一样的,水的多少是一样的,都要搅拌。
(2)教师介绍水杯和演示倒水的方法:
有红刻度的是热水杯,有绿刻度的是冷水杯。刻度位置是相同的,表示相同的水。
3、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
4、请小组长介绍实验结果。
小结: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温度越高,物品溶解的越快;水的温度越低,物品溶解的越慢。
四、请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能溶解在水中。
出示ppt ,扩展幼儿的生活 经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从孩子的经验和水平出发,不强调用书上的原话,不强调科学知识和概念,而改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提问,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所发现的科学现象。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先猜测、再操作、最后验证的办法,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并且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与同伴分享。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大胆地去做、去说。真正实现了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有效互动。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什么不见了
www.hoing.net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什么不见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
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点击浏览该文件
3、提问个别幼儿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www.hoing.net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延伸: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第五篇:小班主题活动:车轮滚滚
小班主题活动:车轮滚滚
小班主题活动:车轮滚滚
一、原教材分析:
主题活动《我能干》是江苏出版的《幼儿园综合指导丛书——教师指导用书》(小班上学期)中的第五个主题,此主题中有一个数学领域的《汽车排队》活动。
目标
1、在同类物体中,能区别物体的大小,并能按一定顺序将物体进行排序。
目标
2、学习与同伴分享材料,合作游戏。
课前准备:
1、动员幼儿将自己家的小汽车带来与同伴一块玩。
2、在活动室留出一块地方做赛车场和停车场。
从内容上“汽车”适合小班幼儿的兴趣,因为汽车是孩子们身边最常见的物体,现实中存在,玩具更是各式各样。按“大小排队”也适合孩子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整合了科学、数学和社会三了领域的内容。
二、幼儿分析:
正因为感觉到有以上的优势,我们就选择了这个内容。但在活动中,由于是孩子们带来的玩具汽车,之前又没有留给更多时间的游戏操作,在让小朋友玩过10分钟汽车玩具后,就让孩子们几个人一组进行合作排列。这对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合作能力要求过高了。他们中总有几个游离在主题之外,仍然饶有兴趣在开着自己的小汽车,他们在“推”这个动作上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满足;教师即使强行把一组小朋友拉到身边进行活动,他们也是心不在焉。
同时在大家交换玩具进行分享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与伙伴交换,问明原因原来是同伴的汽车轮子少了一个,开不远,所以他没有同意。
针对孩子们对汽车的兴趣,我们就此生成了主题活动:车轮滚滚。
三、主题发展线索:
活动
(一)、有趣的汽车玩具。
活动
(二)、汽车轱辘转呀转
活动
(三)、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
(四)、轮子歌。
活动
(五)、拖拉玩具来追我。
活动
(六)、我来安装轮子。
四、实施过程实录:
活动
(一):有趣的汽车玩具
活动目标:
1、尝试不同汽车玩具的玩法,体验到有轮子和没有轮子的不同感受。
2、学习与同伴分享材料。
活动准备:
1、动员幼儿将自己家的小汽车带来与同伴一块玩。
2、教师有意把几辆赛车的轮子卸了。
活动过程:
1、集中班级幼儿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让小汽车的主人逐一介绍自己的汽车玩具,包括种类、颜色等。
——今天停车场上停了许多的小汽车,它们是谁的?
——请你来介绍一些自己的小汽车,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玩小汽车,尝试不同汽车的玩法。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比较,感受不同。
——你们找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小汽车,比一比哪部车大,哪部车小;哪部车短,哪部车长;哪部汽车开的远,开得快。
3、出示没轮子的汽车,讨论有轮子的好处。
——为什么这几辆赛车没有小朋友要呢?
——没有轮子的汽车会怎么样?请你来试着开一开。
——那该怎么办?
——装上轮子后,小汽车又跑得很快了。
4、带领幼儿在不同地方开一开,体验不同的感受。
——刚才我们去哪些地方开汽车的?
——你有什么感受?
后记: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在不同的材料上开汽车有着不同的感觉,我让孩子们走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地板上和桌上小汽车开得有快,有省力。在草地上不容易向前,还容易翻身,在小山坡上,由于上面高,下面底,小汽车还会自动倒车了。这些都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而得到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活动
(二)、汽车轱辘转呀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2、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和车轮转动的状态.活动准备:
将座位排成半圆形.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趣:说说上幼儿园的方式。
——你们是怎样来幼儿园的?
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景。
2、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我们一起坐着汽车上幼儿园吧?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教师边做开汽车状,边念儿歌。
汽车轱辘转呀转
小汽车呀嘀嘀叫,嘀嘀叫,嘀嘀叫,带着我呀向前跑。
汽车轱辘转呀转,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
引导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3、游戏:开汽车。
(1)来来来,上车吧!我们去幼儿园了.(2)教师手握方向盘状,带领幼儿绕椅子行驶。幼儿边念儿歌,边用各自的方式模仿车轮转动的状态。
(3)连续念几遍儿歌后,教师做停车状,幼儿一起说:“幼儿园到了。”
(4)请小朋友扮演司机进行游戏。
后记:
由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还不会排队行进,所以为了有秩序,一般都是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进行活动。孩子们对拉着衣服做游戏很有趣,乐此不疲。自从学了儿歌后,他们一拉着衣服散步,游戏就会主动地念起儿歌来。
活动
(三):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轮子的作用。
2、使幼儿体验轮子自豪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环境中布置各种有轮子的实物或图片。
2、故事磁带及挂图。
3、从废旧杂志上剪下的各种有轮和无轮物体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了解轮子的作用。
——蜗牛走路很慢,溜冰鞋来帮助它。乌龟走路很慢,滑板来帮助它。
——你们想一想,有了溜冰鞋和滑板的帮助,蜗牛和乌龟的走路会怎么样?
2、出示图片,了解更多有轮子物体。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溜冰些,滑板有轮子,你还知道哪些有轮子呢?
——有了这些轮子会给我们什么帮助?
3、听听轮子的自述。
——大家都说,轮子可以帮助我们“走”得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轮子自己讲的话,看看轮子会怎样帮助我们。
结合挂图讲述《了不起的轮子》。
附:
了不起的轮子
我是了不起的轮子。你瞧,玩具汽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它们都因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装货车上也有轮子,它能帮叔叔阿姨运许多货物。火车的轮子很多很多,“轰隆轰隆”地转着,把大家带大想去的地方。
4、分类活动。
请幼儿按有轮和无轮,将准备的图片分成两类。
后记:
孩子们在讨论中交流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例如:汽车、卡车、滑板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对一些不常见,但对生活很有帮助的物体就没多大了解。通过活动后孩子们对轮子的观察就更有意识了,变仔细了。他们会对幼儿园中保育员阿姨推饭菜的小推车进行研究,主动询问,交流,发现小推车能帮阿姨一次运许多饭菜,很方便。
活动
(四)轮子歌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数量,会给独轮子、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粘贴相应数量的轮子。
2、体验学习问答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张操作材料。
幼儿事先从活动材料中剪下的轮子、胶水。
活动过程:
1、数数车轮。
1)、请每个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分别数一数独轮车、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的轮子数量。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轮子数量,说说什么车的轮子多,什么车的车轮少。
2、学念儿歌。
1)教师借助统计图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附:
轮子歌
一个轮子什么车?
一个轮子独轮车。
两个轮子什么车?
两个轮子自行车。
三个轮子什么车?
三个轮子三轮车。
四个轮子什么车?
四个轮子小汽车。
许多轮子什么车?
许多轮子是火车。
2)教师与幼儿互换问答角色,体验学习问答儿歌的乐趣。
3、模仿游戏。
1)、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轮子,讨论怎样表现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火车等。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结伴组合进行模仿游戏。幼儿两人组合模仿自行车,四人组合模仿大卡车,许多人组合模仿火车等。
活动
(五)、拖拉玩具来追我活动目标:
1、拖拉着玩具走或跑,进一步体验滚动的感觉。
2、提高手部及腿部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一辆玩具汽车,上系一根1米长的绳子。
户外,用粉笔画出直线,圆圈,蛇形线等
活动过程:
1、玩汽车拖拉玩具。
——今天,我们每人都带来了汽车拖拉玩具,它会跟着你跑,跟着你走,但是它能追上你吗?
鼓励幼儿边玩边跟汽车“对话”,如,快,快,快,快来追我!你永远都追不上我。
2、自由探索其他拖拉玩具。
走直线、圆圈、蛇形线。甚至绕过障碍物。
建议幼儿互换玩具,体验不同的感受。如,有的重,有的轻,有的跑得慢,有的跑得快,有的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不会。等等。
3、游戏:倒车请注意。
请每个幼儿边说“倒车请注意”,边把系着拖拉玩具的长绳绕回手上。
活动
(六)我来安装车轮子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的特征以及部位。
2、能大胆地画圆添画轮子。
活动准备:
1、画两辆汽车,车轮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
2、各种积木若干,每位幼儿一些圆形的图片。
3、每位幼儿一份车的图形,但没有轮子。
活动过程:
1、滚一滚。
(1)出示奇怪的汽车,引发幼儿讨论。
——小熊今天造了两辆车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觉得怎么样?
——这两辆车子能开吗,为什么?
(2)出示各种各样的积木,请幼儿先玩一玩。
——哪一个会滚,哪一个不会滚。
(3)玩圆形,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小圆片,用右手的食指沿着圆形的边缘滚动绕形,并且嘴巴里发出“轱辘轱辘”的声音,用此来表示滚动的情形。
2、画一画。
——这里还有一些车子没有轮子,请你帮它装上轮子。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片,请幼儿用油画棒在汽车的相应部位添画轮子,让它们开动起来。
3、请幼儿拿着纸汽车开一开,玩一玩,念一念儿歌。
后记:
有了以上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这些车子没有轮子。有一个孩子焦急地说:“快给它们添上轮子,司机都等不及了。”还有个孩子说:“自行车没有轮子就不能带我出去玩了。”可见,他们都体验到轮子的作用了。
活动后反思:
《车轮滚滚》这个主题活动在小朋友的欢笑中拉下了帷幕,但留给孩子们和老师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本次活动是由预成的内容中生成出来,对于来源的那个数学活动《给汽车排队》,我们作了改动,在集体活动中没有进行,而是融入到了区域活动中。这样老师更容易指导一些,孩子们也不会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愉快。在区域中,幼儿本身之间也有空间进行互动,互相帮助,对目标地完成更符合孩子的心理。
其次,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轱辘轱辘滚动的轮子给孩子们带来了惊奇,引起了他们的遐想。转动的轮子让孩子们既在动作上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令他们着迷;同时,又导引着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最后,我们还体会到来源与孩子身边的事物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小班的小朋友,他们对自己的玩具更有亲切感。于是,学习者的注意力自然地集中于此,学习的兴趣、欲望自然地与学习任务融合,师幼之间良好的、积极的互动自然形成——幼儿成为一位主动积极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