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校园欺凌说“不”
——校园安全班会课教案
一、活动背景:
2017年5月20日,《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根据2017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全国各地欺凌事件频发,常常引发社会热议。2017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平安校园。总理指出,要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校园欺凌已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可是我校大多数学生分不清校园里的有意伤害和无意伤害行为,受到欺凌时,有的孩子或选择默默忍受,或用不恰当的方式应对,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我希望通过这节法制班会课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属于校园欺凌行为的范畴,并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校园欺凌,引导学生辨析属于校园欺凌的行为。
2.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3.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三、活动重、难点:
了解校园欺凌及欺凌的危害,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四、设计思路
出示课前“校园欺凌知多少的调查报告”,了解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出示案例,分四人小组讨论“面对校园欺凌自己该怎么做”——教师总结
五、活动准备:
1、做问卷调查
2、分组讨论
六、活动形式:
案例分析,分组交流,现场分享,总结汇报
七、活动流程:
1、调查报告引入,“法官”讲授法律知识。
2、案例分析,讨论汇报,分组总结。
3、观看视频,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八、活动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辨析欺凌和欺负的不同。
1、T:课前同学们完成了一份“校园欺凌知多少的调查报告”。同学们认为校园欺凌大致有以下几种行为。(粘贴,课前调查结果)
2、到底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法官怎么说。(播放录音)法官:校园欺凌主要是指学生在有意或者有明确欺负意图的前提下,通过语言、文字、肢体动作等方式对其它同学进行殴打、骚扰、抢夺财务、恶意戏弄、排挤、孤立等行为。开玩笑则是学生无意的,并没有明确的欺负意图。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国外一般认为主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倚强凌弱,双方在力量上存在差异;二是有重复性,也就是反复实施;三是造成伤害后果。在中国如何处理校园欺凌、如何定义校园欺凌?“在中国认定是否构成校园欺凌,我认为主要应考虑以下四个要素:首先校园欺凌指的是学生之间发生的行为;二是主观上存在故意,即蓄意或恶意欺负其他学生;三是通过肢体、语言或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或侮辱行为;四是造成伤害后果。
3、区分欺负和欺凌的不同。听了法官的讲述,你们认为以上行为哪些是欺负,哪些是欺凌?请思考一下,再请同学上来将这些行为分类。其他同学有没有想补充或有不同意见。
T:欺负与欺凌行为都是我们坚决抵制的校园不文明行为,欺凌行为因产生的后果严重,法律根据欺凌行为严重程度对欺凌者按照刑法规定进行处理。校园欺凌给校园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请一起听法官讲述的两个案例。
二、讨论校园欺凌的案例,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应对方法。
1、“今日说法”法官案例。(PPT)
案例一:甘肃女生6分钟被打38记耳光 围观者:“太精彩了”
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据了解,这件事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案例二: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
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案例分析讨论
(讨论校园欺凌的案例,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应对办法。)
A、思考:你对以上两个案例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被欺凌的人不告知家人或老师同学?为什么受欺凌的人不反抗?……)分组讨论学生的质疑。
B、回看案例,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他们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在组内分享课前调查情况,梳理、总结并汇报。
T :我把同学们的汇报做了总结,请看PPT。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欺凌者
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C、遇到校园欺凌者,面对欺凌行为,你会怎么办?(分组讨论,汇报,板书,情景表演)
情景1:A同学向B同学长期索要钱财,钱没给够就拳打脚踢。
情景2:几个同学经常嘲笑个小瘦小的B同学,并有意损毁B同学的学习物品,并威胁B同学。
情景3:高年级的A同常期利用校园死角处恐吓,威胁低段学生,并抢夺随身的财物。
(可自选情景)
教师小结:老师很高兴看到孩子们,能有这么多方法去面对校园欺凌,维护自身安全。我也送给孩子们“四十字防欺凌法”(PPT,齐读儿歌)
三、教师小结。
“校园欺凌”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及时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正确应对身边的“欺凌”行为。当我们面对校园欺凌时,请大家一起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