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爱你―爸爸妈妈》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爱你―爸爸妈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关心、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公开课《我爱你―爸爸妈妈》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关心、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妈妈的生活用品。
2、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探索爸爸妈妈的物品。
1、小朋友,早上谁送你们来的?
哦,有的是爷爷爷爷奶奶,也有的是爸爸妈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爸爸妈妈的用品,等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看看是什么东西?再想一想是谁用的?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把你拿到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小朋友们,拿好你的东西回到座位上,谁来说说你拿的是什么?项链是谁用的?衬衫呢?
二、物品分类。
1、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这些东西有的是爸爸用的,有的是妈妈用的,下面请小朋友把妈妈用的东西送给妈妈,把爸爸用的东西送给爸爸,送的时候要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围巾送给你!”
2、检查:我们来看看爸爸帅不帅?刚才哪些小朋友帮爸爸装扮的?起立!夸夸他们!
再看看妈妈漂亮吗?你们真能干,来,我们握握手!
三、观看录像,回忆爸爸妈妈的辛劳。
1、爸爸妈妈每天除了送你们上幼儿园,还要做哪些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呢?
2、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3、爸爸妈妈每天要送小朋友上幼儿园,还要上班、做家务,真辛苦呀!我们来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你想到什么话来告诉大家!你的话真好听,你们说得真好,你真爱你的爸爸妈妈!
我们就说最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会吗?
四、谈话小结,提升情感。
我们一起去对爸爸妈妈说一说甜甜的话。
【教学反思】
“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本文扩展阅读:爸爸,对指已结婚并有子女的男性(父亲)的一种称呼。该词起源甚早。《广雅·释亲》:爸,父也。王念孙曰:“爸者,父亲之转”。“爸爸”并非外来词,在上古汉语中“父”发ba音。
第二篇:幼儿园大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12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二、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11年、2012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第三篇:《亲爱的爸爸妈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亲爱的爸爸妈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2、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其蕴含的深义。情感目标
感悟作品中人物对悲惨的历史悲剧的感悟与思考,认识战争到战争的残酷,激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教学难点】
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其蕴含的深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学法指导】
1、课前充分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资料,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2、文本学习过程重视对立比较法的使用。整个学习过程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学具准备】
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 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想一想: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种称呼一般是出现在哪里呢? 的确,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样一声亲切的呼唤一般是出现在温暖的书信中,美好的诗歌中。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声稚嫩的呼唤,也有可能是孩子们与爸爸妈妈最后的告别,是孩子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行文字,是孩子们的一句——遗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发生在70年前真实的历史事件。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6年10月21日,丧心病狂的德国纳粹对南斯拉夫一个温和的小城展开了毁灭性的屠杀。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7000多名普通市民被活活杀死,而这其中还有300多位毫无反抗之力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唤就是——亲爱的爸爸妈妈。(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引文导读,积蓄情感。
1、引导学生明白引文的作用:点明文章的主旨。
2、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引文。
3、要求学生感情投入,齐读引文。
4、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能发现萨特着重用哪句话,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明确】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关键词:沉重;美丽(板书:沉重
美丽)
三、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感知课文中“沉重的记忆”。
(一)学生安静地快速浏览课文,在初步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 【PPT明确问题】
1、本文中哪些是“沉重的记忆”?
2、为什么会让你感到沉重?请试着读出这种沉重。
(二)学生回答问题:说出“沉重的记忆”并体会这种沉重。
(三)学生回答的同时读出自己感受到的沉重,并且带领全班学生齐读每一处“沉重的记忆”。
【参考答案】
1、P.35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a、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四个句号的特殊表达效果。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此段不仅是描写天气,更是在渲染气氛。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显得很重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每个字的表意功能。
b、朗读指导:句号使读者读的时候不自觉放慢语速,想象这凄苦的场面,感受“天地亦与人同哀”。
c、个别学生读;全班齐读。
2、P.35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 „„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a、感受沉重:“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包含了作者对被杀害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罪行的控诉。这是杀戮的沉重。板书:杀戮
b、朗读指导:重读“全是”,读出作者的心痛。c、个别学生读;全班齐读。
3、P.37 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仍是儿童。但在这一刻,他们又在一起了。
a、感受沉重:他们本应相聚在同学聚会上,回忆哪些青葱岁月,但却是阴阳两隔,以生者对逝者的悼念缅怀这样的方式在一起了。这是悼念缅怀的沉重。(板书:缅怀)
b、朗读指导:重读“已”、“仍是”、“又”,读出生者的悲痛。
4、P.37 南斯拉夫著名女诗人迪桑卡的诗。
a、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明确:感受这些孩子在生命的最后,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这是诗文的沉重。(板书:诗文)
b、朗读指导:读出这些天真可爱的生命对未来憧憬的美好感情,读出“任务了结时”的沉痛。c、学生齐读。
5、P.40 第四部分的遗言
请学生读最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一句。体会逝者在写下遗言时的悲壮与悲痛。(板书:遗言)
【总结】以上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种种的沉重:杀戮的沉重,诗文的沉重,遗言的沉重,缅怀的沉重,而这种种的沉重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他们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板书:生命)
【过渡语】老师发现,还有很多同学有一些沉重的感情急于抒发。是啊,7000多条生命啊,如此沉重的记忆,岂是我们十分钟八分钟能说完的呢?然而,逝者已逝,生者缅怀;逝者已逝,生者如斯;逝者已逝,生者坚强!孩子们,就让我们从这种“沉重的记忆”中去探寻一些“美丽的记忆”吧!
四、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探寻“美丽的记忆”。【PPT明确问题】
1、哪些地方体现了“美丽的记忆”?
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3、试着读出这种“美丽”。请小组代表发言。【参考答案】
1、P.36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 a、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这位老师的英勇不屈,表现了塞尔维亚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一种“英勇的美”。(板书:英勇美。)b、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一课”的含义:老师要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上最后一节爱国主义的课!
c、朗读指导:“开枪吧!”读出轻蔑;“最后一课”要重读。充分展示出老师的无所畏惧。
2、P.38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没有仇恨,没有愤怒”?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忘记历史?怎么理解“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仇恨、愤怒意味着要复仇,战争,更多的无辜生命惨遭杀害。他们深知战乱之苦,所以他们不仇恨,不愤怒。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忘记历史,他们记忆历史,悼念逝者,只为警告世人:时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这是痛定思痛后的呐喊,是塞尔维亚民族为了世界人民的安宁而表现出的一种理性宽容。是一种宽容的美。(板书:宽容美)b、朗读指导:读出对这个民族的敬仰,让“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呼喊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学生齐读。
3、P.39 西德作家明赫白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部分。
a、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充满负罪感。这是面对自己民族所犯下的罪行真诚忏悔的良知的美。(板书:良知美)b、朗诵指导:注意感叹号,以及动作描写“缓缓地站起来”、“说不下去了”、“掩面哭泣”,读出西德作家的认识深刻,态度诚恳。
4、P.40 第四部分遗言部分
a、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这是一种亲情牵挂的美。(板书:亲情美)b、学生齐读。
【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这篇课文在同学们的解读下,变得越来越厚重越来越深刻了。以上我们探寻到了种种的美,有英勇的美、宽容的美、良知的美、亲情的美,而这种种的美都是最美好人性光辉的显现,所以它们共同构成了什么美?——人性的美。(板书:人性美)
【过渡语】只不过这份美来得太过于沉重了!下面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PPT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天之大》,教师深情述说二战故事: ——《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
六、体验情感,升华主题。
请几名学生说出此时此刻最想要发出的声音,最抑制不住的呐喊。
学生分享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老师感到很欣慰,因为同学们都已经领悟到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真谛。那就是:(PPT展示)
孩子们,让我们发出生命的最强音,齐读:
——珍爱生命,远离战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七、作业
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写个小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杀戮
沉重 诗文 生命
遗言 维护和平 远离战争
英勇美
美丽 宽容美 人性美
良知美 亲情美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较长,要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本课是自读课文,同时为在一个课时内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准备:第一、自主查看阅览二战资料;第二、让学生根据预习学案,掌握字词,自主归纳课文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三、上课前至少用心读课文3遍。只有读透课文,才能对课文主题有深刻的理解。根据教学效果看,学生的预习作业做得不错,课堂推进比较顺利,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诵读方面不够精细,感情渗入不够到位。本次教学,诵读采用的是一生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单独朗读的机会过少,不能充分体会重点字词的意味。如果时间充裕,我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单独朗读,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渗透感情。比如,“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只是在理解环节,点出了“开枪吧”除了无所畏惧之外,还有蔑视,应读出这种蔑视,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在朗读中体现出这种蔑视。还有“最后一课”,重音是在“最后”还是在“一课”上,是完全不同的理解和朗读效果,但是遗憾的是,教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比较,是一种缺憾。再比如,西德作家的忏悔和态度非常真诚,学生也只是在理解“美丽的记忆”中感受到这种真诚,但是并没有在诵读中体现出西德作家的真诚和痛苦。对于重点字词比如“说不下去”、“掩面哭泣”的体会不充分、不到位。
整节课上下来,最大的遗憾就是:作为一篇情感类的文章,诵读没有到位,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很有些辜负了这篇感情丰富而细腻的课文,辜负了这个英勇而宽容的伟大的南斯拉夫民族。
第四篇:小班教案:我的爸爸妈妈(社会)
小班教案:我的爸爸妈妈(社会)小班教案:的爸爸妈妈(社会)活动目标:
1、喜爱父母,萌发对父母关心的情感。
2、、模仿扮演父母。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父母的合影。
2、父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口红、领带等。活动过程:
1、介绍爸爸妈妈:“照片上是谁?你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的合影,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2)小结:们都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
2、给爸爸妈妈送礼物:(1)出示爸爸妈妈照片。“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们送什么礼物给他们呢?”(2)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这些礼物中哪些是爸爸用的?” 哪些是妈妈用的?
3、学做爸爸妈妈:
幼儿自愿选择物品,扮演爸爸妈妈。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借玩具(公开课)
活动目标1.学习并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2.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增进社会交往能力。活动准备1.拖拉玩具、皮球、遥控汽车各一;幼儿自带的长毛绒玩具2个;球、圈、若干。2.三段情景表演。活动过程1.观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巩固运用交往的礼貌语言。(情景表演内容:小兔拉着拖拉玩具上场,边走边说:“我是小兔,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拖拉玩具。真好玩!”)(1)小兔的玩具好玩吗?你想玩吗?(2)那怎么说、说什么样的话.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幼儿向小兔借玩具,个别、集体练习礼貌语言,如:请你把玩具借给我玩玩,好吗?谢谢!小结: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说有礼貌的话,这样别人会很乐意把玩具借给你玩。2.观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学习合作玩玩具的方法。(情景表演内容:小兔边玩皮球边说:“这是我爸爸送给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抛一抛、滚一滚,真好玩!”)(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吗?如果想玩,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礼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绝道:“不行,这只新皮球我还没玩够呢!给你玩了,我就没有玩了。”(2)小兔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借给你们玩?(引导幼儿关注被拒绝的原因)(3)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儿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败.教师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说:“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滚皮球好吗?”(4)老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小兔就愿意把玩具给我玩了呢?(幼儿实践合作玩的方法)小结:当别人不愿意把新玩具借给你玩的时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让大家玩得都开心。3.观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遥控汽车”,学习交换玩玩具的方法。(情景表演的内容:小兔边玩皮球边说:“这是叔叔送给我的遥控汽车。”)(1)小兔的遥控汽车真好玩.怎么样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儿尝试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种方法,小兔拒绝道:“不行,遥控器只有一个。给你玩了,我就没有玩了。”)(2)教师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样失败。(3)出示幼儿带来的长毛绒玩具.启发幼儿与小兔交换着玩玩具。“小兔有一个玩具,你们也有玩具,你们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们的玩具。那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小结:想玩别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说有礼貌的话,可以一起玩,还可以换着玩。4.实践活动:玩玩具(1)出示球、圈,请一部分幼儿玩。(2)请其他的幼儿与他们交往,实践几种借玩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