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册写字教案
第五册写字教案
铅笔字部分
一、关于书写速度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不仅要把字写得正确、规范和美观,还要具备一定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写好每个字的基础上,字写得越快越好。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8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提高书写速度。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1.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干、千、中、禾、米等
2.说说这些字在结构特征上有何相似之处。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干:横的长短、间距要适当。
千:撇较平,竖长伸。
中:“口”要扁,竖取中。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8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二、关于行款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通篇行款的安排,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安排行款格式。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念写字歌。
2.评讲上次作业。
二、出示一篇行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
1.引导观察,每小节开始时的位置要空两个字。
2.其它各行首尾对齐。
3.通遍字的大小要均匀,不要忽大忽小;字的间隔要适当,不要拥挤或松散。
4.每个标点要占一个字的位置。
5.如果某一标点正好赶在一行的末尾字后,可将此标点写在末尾字的右下角
6.书写名人名言,应把原作者的名字写在文后的右下角,但最后一字不能超过正文的边缘。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三、铅笔字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本课字的结构特征,练习书写。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8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穿”“盘”“伞”三个难写的字。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
1.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条、采、节、岁、要、春、羔、穿、盘、伞
2.分析这些字的结构特征。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穿:防止字形过长。
盘:上部不要过于窄长,下部对正上部。
伞:下部竖的起点比点撇要高。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8个字。
2.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四、铅笔字练习(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本课字的结构特征,练习写好本18个字。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8个结构复杂的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尊”“葵”“燕”“篮”三个难写的字。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1.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古、朵、奇、香、雪、尊、克、壳、黄
2.这些字在结构特征上有何相似之处?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尊:上部宜短,下部横长。
葵:中部左右开张。
燕:部紧凑,左低右高。
篮:上中下紧凑、对正。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8个字。
2.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五、铅笔字练习(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练习写好本课18个字。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8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蛙”“船”“辆”三个难写的字。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复杂字的结构特征。
1.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明、池、把、枝、种、珠、你、很、钢、让
2.分析这些字的结构特征。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教师演示书写。
蛙:右部横的间隔均匀。
船:右部与左部同宽。
辆:右部比左部稍宽。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8个字。
2.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六、铅笔字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练习写好本课18个字。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8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雄”“蝴”“谢”三个难写的字。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服、饱、妹、路、绿、鲜、欢、戏、战、雄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教师演示。
雄:右部单人须窄长。
蝴:中部高,右部低。
谢:三部宽窄基本一致。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8个字。
2.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七、铅笔字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练习写好本课12个字。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2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本课行款。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庄、房、迎、建、习、句、同、风、间、画
2.说说这些字在结构特征上有何相似之处。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教师作书写演示。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1.仔细观察行款的结构特点。
2.注意书写均匀美观。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0个字。
2.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八、铅笔字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练习写好本课12个字。并完成好行款练习。
2.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2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圆”“轰”“聂”三个难写的字。
教学准备:
方格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3.念写字歌。
4.评讲上次作业。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复杂字的结构特征。
1.出示卡片,引导观察
因、园、国、圆、围、回、众、森、品、晶
2.说这些字在结构特征上有何相似之处。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教师作书写演示。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圆:里面竖画要短。
轰:上部竖宜短。
聂:下部左撇右捺相称。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书写12个字。
2.学生完成行款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毛笔字部分
九、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书法工具“文房四宝”,学习使用和保养知识。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书法的热爱及对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文房四宝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文房四宝,引导学生说出其名称。
三、教师介绍有关文房四宝的知识。
1.毛笔的种类:
按大小分:小楷笔、楷笔、大楷笔。
按笔毛软硬分:羊毫笔、狼毫笔、兼毫笔。
按笔锋长短分:长锋笔和短锋笔。
2.墨有墨块和墨汁两种。
3、砚的种类较多,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有石砚、陶砚等。我国的端砚被称为世界第一。
四、交流文房四宝的使用及保养知识,学会爱惜书法工具。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十、写字姿势和毛笔执笔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毛笔执笔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正确写字姿势。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毛笔执笔方法。
教学准备:
毛笔、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姿势及执笔方法。
三、教师示范五指执笔法,及正确的坐姿。
四、学生自主学习,模仿,并沾水练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1.拇指紧贴笔管,由内向外用力。
2.食指由外向内用力,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3.中指紧贴食指,由外向内用力钩住笔管。
4.无名指指甲根部由里向外顶住笔管。
5.小指紧贴无名指,只为无名指助力,但不能接触笔管。
6.五指握笔后还要做到指实,掌虚,笔直。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十一、毛笔字描红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毛笔描红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描红本课6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用墨用笔。
教学准备:
毛笔、墨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空心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描红。
三、说说通过教师的示范描红应注意些什么。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1.笔顺正确,不能任意接着描。
2.用笔方法正确,不能随意写。
3.墨要饱满,但不可出离红线;
4.一笔描成,不要多笔反复。
五、指导学生描红
一一:墨要饱满不出红线。
人人:笔顺要正确不留空白。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十二、起笔、行笔和收笔
教学目标:
1.学习毛笔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
2.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描红本课的6个字,学习起笔、行笔和收笔。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正确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教学准备:
毛笔、墨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笔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特征。写任何一种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过程。
三、出示汉字,教师演示书写方法,观察起笔、行笔及收笔的方法。
四、交流,点拨难点。
五、学生练习描红
1.学生练习书写6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十三、用笔方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书写藏锋和露锋的用笔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描红本课6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笔画撇、捺、点写出笔锋。
教学准备:
毛笔、墨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画特征。
出示笔画卡片,引导观察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1.藏锋:是将笔锋藏在笔画里面,用在笔画的起笔处或收笔处。
2.露锋:露锋是使笔锋外露,用在收笔处或起笔处。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描红“美、牺、虾、小、六、文”6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十四、用笔方法(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中锋的用笔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6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描红时运用中锋的用笔方法。
教学准备:
毛笔、墨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出示笔画卡片,引导观察中锋的用笔特点。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中锋:使笔锋在笔画中间运行的称为中锋。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描红“大、个、开、谷、香、里”6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中锋的运笔方法。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十五、用笔方法(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提笔的用笔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11个结构复杂的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毛笔字中的提笔。
教学准备:
毛笔、墨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出示笔画卡片,引导观察提笔的用笔方法。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提笔:将笔锋逐渐上提,使笔画变细。
五、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练习描红本课6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运用提笔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十六、用笔方法(四)
教学目标:
1.学习顿笔的用笔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本课6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顿笔的方法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
毛笔、墨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特征。
出示笔画卡片,引导观察其用笔方法。
三、学生自主读贴,合作学习。
四、汇报交流,点拨难点。
顿笔:将笔画重按称为顿笔。
五、指导学生书写
1.学生练习描红“心、点、容、力、水、都”6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顿笔的用笔方法。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
第二篇:第五册教案
第一单元 文明的曙光
1、我们共同的祖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和皇帝,了解有光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有关炎帝和皇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欣赏书上的文字和插图。提问:各小孩站的位置和拿着什么?
2、讲解与讨论:我们中国与其他古国相比,有那些特点?
3、全班讨论:理解炎黄子孙是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炎黄和皇帝是我国历史最早的两个领袖。被称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4、阅读与讨论。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文字,并适当地解释。
5、请学生阅读书上有关炎黄与皇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6、同伴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7、自由讨论: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教师总结:炎黄与皇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的长源远长流。
家庭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
3、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知识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谈一谈收集神话的情况。
2、阅读与讨论。
学生朗读教科书的内容,师述: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召开主题班会。
3、请两名学生讲书上的故事。提问: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4、小组准备: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
教师总评。
3、与历史为伴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密切的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食物、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2、阅读与练习
指名学生读第八页的课文,教师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其于的文字。师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表达的时间方法。
3、教师与学生一起做练习。
4、探讨与讨论。教师引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那么他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9页小女孩的话,并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
5、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举例子,谈一谈自己想到的历史、与自己历史的联系。
教师总结:
存在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事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家庭作业: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
伟大的发明
1、传递文明的纸
教学目的:
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了解纸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生活时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2、请学生再一次欣赏图画。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
3、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0页的内容。
4、体验活动: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每一个同学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字画简单的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成书上的练习。
5、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
6、阅读与讨论:小组阅读课文11-13页的内容,讨论:在没有只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地方?
7、探讨与讨论: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页的造纸图,自己总结造纸的过程与步骤。、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
教师总结:如果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播,人类进步回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对于世界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家庭作业: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
2、“文明之母”——印刷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教学准备:各小组准备一块长肥皂。
教学过程:
1、导入:造纸术发明400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书。教师板题
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14页的课文和插图,并引导学生讨论下面问题:(1)雕版印刷是什么回事?(2)雕版印刷有什么好处?(3)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
3、小组反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体验活动。
各小组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选一种印刷方式,体验不同的效果。
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印刷成果。
教师总结:在我国的历史上,对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布衣毕升却永远不会忘记。
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15页的“我的体会”。
3、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2、进一步萌芽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所见过的指南针是怎么样的?请几个学生发言。
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的发源应从何说起?请学生欣赏与阅读教科书16页司南的图片和文字,并朗读其右则的课文。
3、小组探究。根据教科书16页豆博士的话,算一算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指南针虽小,但它的历史功绩却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课题4 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教学准备:古代火箭图和现代火箭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提起火药,水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17页下方的图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与欣赏教科书18页的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
4、小小辩论会。教师向学生说明: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辩论会,题目就叫做: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5、教师总结
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
主题的智者
课题
1、思想家孔子
教学目标: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芽景仰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孔子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格言,并提问学生:是谁说的格言?是什么意思?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20页的课文及教科书21——22页的内容。用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1)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孔子有那些主要的成就?
3、补充孔子其他的名言讲解。
总结: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当然,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比如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但他仍然是一位文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
4、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22页的“我喜欢的孔子格言”。
课题2: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教学目标:知道孙武是我国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听说过百战白胜出其不意这两个成语吗?你们知道他们的出处和含义吗?请几位学生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向学生介绍孙武的生平。然后提问: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么大?请几位学生发言。
4、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和欣赏教科书23页的内容,请学生根据这些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补充一些孙子兵法的格言。
5、全般、办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提们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6、教师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
7、布置家庭作业:收集下一个课题提到的几位人物的资料。
探索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目标: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组要成就,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这个笑话说明什么?
2、小组准备:每一个小组准备介绍一个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张衡、祖冲之、一行、李时珍、郭守敬)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4、教师总结:这些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欣赏教科书28—29页的“我给我家写家史。
第二单元 可爱的祖国
1、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准备:地球仪、两半球图。
教学过程:
1、情感导入: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并观察课本30页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郭,阅读教科书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郭形状像一只听胸的胸鸡。
2、阅读教科书30页豆博士的话。
3、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按小组为单位,教师把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4、“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祖国的行政区划。(4)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6)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如果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2、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一幅较大的中国正区图。
教学过程:
1、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
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5、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34页的练习。
6、家庭作业: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3、认一认祖国政区
教学目标: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我国的国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相望的国家。
3、导入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有很不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家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
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密活动的汇报三:祖国行政取划。
(1)学生介绍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指图介绍
(3)朗读教科书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联系,看谁记得快,记得多。
(4)趣味练习:识图比赛。(5)课堂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填写教科书37 页的表格。
家庭作业:结合每天天气预报进行识图练习。
4、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2、导入: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四:首都北京。
(1)阅读教科书的40页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介绍要点:
4、阅读教科书41页博士的话。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的填空,并进行交流。
5、学生讨论:你们知道2008年第29界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吗?着与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吗?关于首都北京你还知道什么?
家庭作业:查找地图,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5级阶梯上的国土
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认识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的所在地。
2、阅读教科书44页的课文。
3、学生结合地形图介绍要点:
第三篇:《写字》 小学第五册软笔书法教案
《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书法教案——撇
教学目标:
1、学习撇的写法(认识形态,掌握笔法,感受神采)
2、了解撇有平撇、斜撇、竖撇、长撇几种。
3、比较几种撇的形态和运笔方法。
4、练习书写带有几种撇的字。
教学重点:
1、比较四种撇笔的形态特点。
2、体会平撇和斜撇与书撇和长撇书写的轻重不同。
教学准备;笔、墨、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小结上节课悬针竖的学习情况
2.检查学生的双姿:执笔及坐姿
3.板书设计
二、、学习撇的书法
1.学生自学,了解本课内容
2.师范写四种撇,要学生说出这几种撇的名称:斜撇、平撇、书撇和长撇
3.师范写撇,并且拿斜撇与悬针竖进行一下比较
4.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书写的,说说老师在书写时的一些细节。老师说写撇时的要领:
①撇的起笔和竖画起笔相似。
②行笔时,笔锋向左下方运行,并渐向上提,笔画渐细,最后出锋收笔。
5.老师带领学生写,边写变强调要点:起笔藏锋,收笔露锋,性比由重到轻
6.评议:注意不要写成“鼠尾”以及起笔过重、提笔过迟、笔锋过细、散锋、《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7.学生开始在下面练习写撇,尤其是斜撇
8.同桌评议、集体讲评。老师指点。
9.学生在下面在次练习这几种撇。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出示范字:秀、砍、灰、反、仍
观察哪些字包含斜撇、平撇;哪些字包含竖撇和长撇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组评议、集体讲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五、作业
利用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练写带有撇画的字
板书
第十三课
撇的写法
斜撇
平撇
竖撇
长撇
砍
秀
反 仍
灰
书法教案——长撇、平撇
教学目标:
1、学习撇的写法(认识形态,掌握笔法,感受神采)
2、重点了解撇——平撇、长撇。
3、比较两种种撇的形态和运笔方法。
4、练习书写带有撇的字。教学重点:
1、比较两种撇笔的形态特点。
2、体会平撇和长撇书写的轻重不同。教学准备;笔、墨、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小结上节课撇的学习情况
2.检查学生的双姿:执笔及坐姿
3.板书设计
二、学习撇的书法
1.学生自学,了解本课内容
2.师范写尝、平撇,要学生说出这两种撇的名称:平撇、长撇
3.师范写撇,并且拿长撇、平撇与其他撇进行比较
4.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书写的,说说老师在书写时的一些细节。老师说写撇时的要领:长撇除了比一般的撇稍长之外,行笔方向垂直下行,然后在渐向左下运行,行笔时笔锋渐提起,笔画由粗到细,最后出锋收笔。还要注意:长撇笔画不宜太粗。
5.老师带领学生写,边写变强调要点:起笔藏锋,收笔露锋,性比由重到轻
6.评议:在写时要注意几个常见的笔病:提笔过迟、起笔过重、过弯过尖细、提笔过早。
7.学生开始在下面练习写长撇和平撇。
8.同桌评议、集体讲评。老师指点。
9.学生在下面再次练习这两种撇。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出示范字:月、册、新、手
观察哪些字包含斜撇、平撇;哪些字包含竖撇和长撇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组评议、集体讲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五、作业
利用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练写带有撇画的字
《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板书
第十四课
长撇、平撇的写法平撇
长撇
月、册
新、手
书法教案——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之分
2.比较五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
3.学习书写这五种点及带有“点”笔画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1.比较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画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准备;笔、墨、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小结上节课撇的学习情况,让同学们欣赏几幅书法作品,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那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双姿:执笔及坐姿,二、学习“点”的写法
1.学生自学,了解本课内容。出示三种点,他们是一家五兄弟,长得很相像。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
2.师范写“右点、长点”
① 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右点”逆锋起笔,翻笔下顿,回锋收笔。“长点”逆锋起笔,翻笔渐顿至腰处,折锋向右下顿,回锋收笔。
②学生听好看好后,拿起笔随老师一起练习。
③小组评议
④师评: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顿挫不恰当,有菱角、无顿挫、散锋。
⑤学生再次练习
3.同样的方法教学生写其他的点。
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出示范字:念、六、净、心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四个字多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2)请学生回答
3.师范写“心”学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小组评议、集体讲评
6.出示“心”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学生观察后回答(3)老师示范(4)学生练习(5)点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五、作业
利用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练写带有撇画的字
板书
第十四课
点的写法
书法教案——提
教学目的:
1. 了解提有斜提及平提两种。
2. 学习斜提和平提的用笔方法,体会不同。3. 练习书写带有提笔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1. 了解斜提、平提的形态特点。2. 通过练习体会斜提、平提运笔的不同。
教学准备:
笔、墨、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点的写法 2. 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3. 板书课题:提的写法。
4. 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了解提的基本形态,学写“提”
1. 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提笔有何不同? 2. 认识斜提和平提,体会各自形态特点。3. 师范写“斜提” 4. 生说说运笔特点,《写字》 小学第七册软笔书法教案
第课
5. 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评议。6. 同样方法学习习近平提的写法
7. 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提运笔与斜提的不同。8. 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1)生练写(2)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带有“提”的字。
(1)出示小黑板:泊、壮、持、城
(2)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带有“斜提”(3)师范写“持”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4)生练写“持”
(5)集体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6)同样方法生练写“泊、壮、城”
四、优秀作品展评
板书
第十六课 提的写法
第四篇:第五册美术教案
魔幻的颜色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万花筒
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制定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大人国与小人国
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3.收拾与整理
4.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参考资料
《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第一部是“厘丽浦之游”,俗称“小人国”,第二部是“勃罗廷奈之游”,俗称“大人国”。
前前后后
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4.三年级的学生怎样学习透视知识。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2.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教学参考资料
《林间村道》
〔荷兰〕霍贝玛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示范作品。
第5课 天然的斑纹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3.能否总结出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共享。
4.能否表现至少一种肌理效果。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收集到的一些石块,木块,各种质地的布料,树叶,纸张,皮革,皮毛标本,蝴蝶标本等有不同纹理的材料。水粉笔,毛笔,调整色盘等。
2.学生准备学具:收集到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
二、引导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可以这样说: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2.发展阶段
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建议用两课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
3.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三、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有些纹理,例如,树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参考资料
肌理:与形态,色彩一起组成造型三要素。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够实际触摸的称为“触觉肌理”;只能看不能触摸出差别的称为“视觉骨理”,如从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即是。
第6课 校园里的花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3.能否尝试用各种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周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学生准备学具:绘画工具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
2.启发深长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教学参考资料
1.写生是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
2.参考书目:《儿童写生教程》。
第7课 最受尊敬的人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
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1>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2> 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2.发展阶段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
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3.收拾与整理
4.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三、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教学参考资料
1.凡。高,毕加索简介
2.参考书目:《外国美术简史》。
第8课 今天我值日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
2.在欣赏过程中,能否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3.在画的过程中,能否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4.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各种绘画材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班级的值日情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教师几幅供学生欣赏用的不同绘画材料工具和不同风格所表现的学生正在值日的作品。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教学拓展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第9课 有趣的鞋
领域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解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试尝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2.学生能否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3.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4.简单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尝试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
5.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
6.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和学生课前分别收集一些广告纸,旧的挂历纸,包装纸;零碎的布;旧毛线,钮扣;彩泥等等。
2.学生课前准备剪刀,胶水,水粉颜料,油画棒或水彩笔等。
3.课前教师收集虎头鞋,凉鞋等别致有特色的鞋子,制作几双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做范例。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的来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
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赤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3>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三、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泥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民间工艺》
《造型艺术》――综合材料篇
《造型艺术》――泥工篇
第10课 团包手工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
2.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3.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5.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的分析。
6.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3.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 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教学参考资料
《雕塑》
《立体构成》
《动物简笔画》
第11课 巧巧手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石头,树叶等加工成各种画面。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想表现的事物,并找到了相应的材料。
2.能否发挥想象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造。
3.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5.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带领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能对各种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描述,并想象其表现那些事物。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深长观察所收集的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事物。
启发学生可以利用材料天然的颜色和造型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教师还可通过示范单项材料制作和多项材料组合的方法,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拓展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的表现材料的方法,看看能找到更好的材料的方法吗?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生活美劳DIY》全套十本,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第12课 变废为宝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实施议
一、课前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三、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生活美劳DIY》全套十本。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第13课 梦幻中的城堡
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敢于说出自己对设计作品的感想。
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4.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5.如何突破常规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提供给学生的彩纸,线,橡皮泥,KT析,像塑板等各种材料,及欣赏用的动画艺术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
2.发展阶段
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收拾和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学。
教学参考资料:
卡通片,动画片,中外童话彩绘书籍。
第14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能否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3.自行车的造型是否美观,其功能是否有创意。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将各种不同类型材料归类,放回原处,收拾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清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生活美劳DIY》全套十本,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第15课 星空的联想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2.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能运用好新的技法作画。
3.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提供学生欣赏的科幻片作品,示范用的材料。
学生准备学具:绘画工具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分成甲与乙两组,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甲乙两方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让学生欣赏科幻片作品,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
2.发展阶段
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设计一张刮蜡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
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创作一幅较有新意的画面。
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3.收拾和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第16课 新颖的电脑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帖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卡纸,彩色纸,废旧纸盒,彩泥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第17课 电脑美术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忸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和*作。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作业指导要点
1、上机打开电源,*作电脑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2、用左侧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画一个矩形,再用画笔等工具在矩形中进行简单的纹样创作,点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进行上色*作。
3、点取选取工具在画面上选择对象,接着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复制,便可复制对象到系统剪贴板。
教学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设计。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竹筒,木片,毛笔杆,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竹筒,木片,毛笔杆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 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 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4>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5>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玩具发声的原理。要让学生结合手中的材料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并设计出美观的造型。要加强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核心所在。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他资料,无形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这些框框,鼓励学生做出有独特创意的玩具。
第19课
美术小记者 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深长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第20课 迷人的动画片
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评价
1.是否对本课的内容发生兴趣
2.是否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3.能否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4、中外动画片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应了解动画片的种类,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动画片艺术表现的主要特征。2.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也可以收集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以供学生欣赏用。
3.课前也可预先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三、课后拓展
1.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在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国动画片。说说明理由。
2.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教学参考资料
1.动画片
动画片,英语称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动画片由于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因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1.44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动画片的绘画形式,基本彩“单线平涂”的方法,即在单线画的形象上,涂上各种均匀的色块。有少数动画片,为了保持某种绘画风格,如水彩画,炭笔画,蜡笔画等,画面具有浓淡色彩和明暗层次的效果。但绘制这样的动画片是十分艰巨的。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1879年他对活动视镜又作了改进,根据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随着后来幻灯放映机的发明,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此片描绘一个游客在乡下一家小酒店里胡闹的故事,共有700多幅画面,画带长32米,以每秒3个画面的速度放映,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公工演出,获得成功。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
第五篇:第五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教学准备:各种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入学教育
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二、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三、节奏训练
碰铃和三角铁:× --- × - ×- 响板:× ×× × × ×× × ×× × 手铃:× × × × × × × -
沙锤:× ×× ×× × × ×× × ×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
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
2、“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
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
(2)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3)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4)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5)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
二、总结
第三课时
一、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2、练习伴奏
(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
(3)全班随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4、随琴演唱歌曲
二、歌曲表演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三、尝试填词
四、小结
第二课 折纸船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1)找台湾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置,观察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著名山水、地名。(2)谈台湾
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饶的物产。后老师综合。(3)听相关音乐 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思念之情。
二、新歌教学
1、听赏全曲:
让学生先听歌曲,说出歌曲表达的内容或听赏后的感受。
2、随乐律动
让学生手拿纸船,随着旋律进行方向移动。使学生体验到船儿在起伏的海上进行的情景,又使他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3、随琴哼唱
4、演唱歌曲
采用小组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折纸船》
二、活动导入
创设一个“吹纸船”的游戏,纸船漂在水中央,我们要把它“吹”向台湾岛。不能太用力,否则会把纸船吹翻,只能均匀地、连贯地吹,以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唱《风儿的歌》。
三、听赏歌曲
1、让学生分别听三首歌曲《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
2、体会不同演唱者的声音特点
让学生了解与讨论人声的分类。
再听几首歌唱作品,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 山野童趣 教学目标:
1、在学习《采山》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
3、通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地面图谱的游戏,使学生亲身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即掌握知识有增强了乐趣;
2、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歌词并较好地表现歌曲情绪。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响板、地面图谱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演唱《采山》
二、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到过农村么?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个什么样子?
大家都说的很好!农村的风光真的是又美又有趣,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一幅与农村有关的画,请大家欣赏。
二、出示图画,欣赏乐曲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第二乐段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第三乐段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学生再听一遍乐曲)
三、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四课 音乐家聂耳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 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 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4. 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述的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体会乐曲的情绪。指导学生感受民族打击乐,简易乐器参与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对民族器乐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简介。
教学难点:体会音乐情境,表现音乐场景,能运用打击乐器随乐演奏。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新课
(一)、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放录音:聂耳的耳朵)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二)、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A、5 3 5 3 2 | 1 3 2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三)、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卖报歌》进教室,引出聂耳的生平介绍。聂耳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从小就学会了许多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等,他一生创作了四十一件作品,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卖报歌》等。接下来我们将要欣赏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就是其中一首。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整体初听: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初听全曲。(1)你觉得全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A 优美抒情 B 欢快热烈 C 悲伤沉痛
(2)聆听这首乐曲之后,你认为乐曲的速度是:
中速 快速 慢速
(3)通过欣赏,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场景? A 锣鼓喧天,人们竞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 活泼欢快的歌舞场面 C 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
2、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欣赏后,解决问题)
3、分段赏析
(1)第一乐段: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欣赏
a、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锣鼓敲打声音)
b、请思考,你认为,这段锣鼓齐奏,在你头脑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它衬托在这段音乐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c、师归纳:乐曲一开始就传出时远时近的锣鼓声,然后欢快的音乐接踵而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锣鼓喧天,人们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的赶来观看的情景。乐曲中出现的锣鼓声运用的是什么节奏呢?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一乐段(欣赏后出示课件——节奏型)师用筷子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拿出筷子来敲节奏。d、要求学生随钢琴演唱第一乐段主旋律。
e、师弹奏第一乐段的音乐,要求学生加入节奏敲击,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视唱乐曲。
师归纳:欢快的旋律,喜庆的锣鼓声把我们带进了江南龙舟赛的热烈现场,拥挤的人群,欢腾的场景,一幅紧张,热闹的景象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乐曲的(2)第二乐段。
a、请大家默看下列思考题,边动脑边认真欣赏音乐,要求用分组讨论,再选代表回答问题:
b、通过欣赏第二乐段,你感到乐曲的基本情绪是: A 热烈欢快 B 活泼跳跃 C 优美抒情
c、根据欣赏的感受以及个人的想象,你觉得第二乐段表现的基本情境是: A 祖国的大好河山 B 你追我赶的紧张场面
d、这一段音乐中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A 铃鼓 B 堂鼓 C 锣 D 碰铃 E 木鱼 F 舞板 e、学生评价:哪一组的答案正确?(3)第三乐段:
a、欣赏后思考:A 音乐的情境是什么?B 与第一乐段是否相似?
b、师归纳:A:随着赛场气氛越来越激烈,人民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于是锣鼓声更强了,乐曲声更欢快了。B:为什么和第二乐段相似呢?因为乐曲的结构是;A+B+A` 三段体结构。c、师问:为什么这首乐曲聂耳要取名为《金蛇狂舞》?
4、复听全曲,参与表现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全班学生集体随乐表演)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欣赏就到这儿,其实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音乐表现性强,今天我们欣赏的《金蛇狂舞》就是典型的代表,今后我们还要欣赏更多更好的民族音乐作品,下课!
第五课 在祖国的怀抱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并创编歌表演,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积极参加音符之家的教学活动,认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形状,能分辨它们的时值及差别。
3、能认识到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是表现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教学重点: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音乐娃娃卡片、音符之家小房子卡片、打击乐器等。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活动《音符之家》
1)师:欢迎同学们乘着火车来到音符之家,音符之家欢迎你,今天老师先介绍音符之家的成员。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2)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音符娃娃卡片:你们认识我吗?我是全音符(或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并将音符卡片贴在想应音符名称旁。
师:请同学们用手在空中画出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形状,并唱出其时值。
2、找一找
教师将许多音符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然后分别弹出5、3-、2---请同学们分别到黑板上识别并取下音符卡片,唱出那个音符。
3、唱一唱(出示音符之家)
1)师:小音符很调皮,有的在家里,有的跑出来了,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有哪些调皮的小音符跑出来了?
2)教师弹奏音符,同学们随琴跟唱,并请三名同学把它们送回家。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轻轻的拍手,一边由上到下或由下至上地唱一唱。小结:同学们来到音符之家,不仅认识了音符,与它们交上了朋友,还帮助调皮的小音符找到了家,你们真棒!
二、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
导入:师:音符娃娃回家了,它们都在家里听赏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听一听好吗?
1、聆听歌曲(出示歌词)
2、播放歌曲《在祖国怀抱里》(展示四个带有旋律的音乐娃娃)师:同学们看,音乐娃娃笑得多么开心,唱得多么欢快,它们到底是怎样唱的呢?(按音乐的顺序展示出来)
2)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同学们视唱旋律。3)各组交流视唱学习情况。
4)全班试着随琴模唱整首旋律。
3、朗读歌词(展示带有节奏的歌词)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玩一玩朗读歌词的接龙游戏,老师读前句,同学们读下一句。
4、学唱歌词(展示歌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熟悉了,现在看看哪位同学都最先学会唱歌词。
1)学生随琴轻声唱歌词。
2)找出歌中难掌握的地方,再进行练唱。
师:同学们听老师唱一唱这两句歌词,大家仔细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5、(分女同学、男同学对唱及齐唱的形式进行演唱。)
三、创编歌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师:对!我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苗族、壮族、阿佤族
1、创编歌词与表演动作。
2、交流与评价
3、设计伴奏形式
4、分组展示
5、综合评价
四、教师总结
我们生活在祖国怀抱里是那么的快乐,欢喜,在政府的翔下是多么高兴,甜蜜,让我们全国各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幸福成长!
(播放《娃哈哈》的歌曲,学生自由律动下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为祖国守大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唱解放军的歌。
师:随着解放军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我们来唱一唱老师要同学们找解放军的歌,如果碰到你会唱的,请跟他一块唱。
师:今天我们要听赏由手风琴演奏的表现解放军的乐曲《我为祖国守大桥》
二、初听全曲
1、聆听全曲
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题中的“我”是谁?(展示乐曲的音乐主题)
2、熟悉音乐主题 1)听音乐主题
老师演奏音乐主题并介绍手风琴。师:乐曲基本情绪是什么? 生(激昂自豪)2)唱音乐主题
老师用手风琴弹奏音乐主题。
学生先哼唱曲谱,再用“啦”模唱。
3、再听全曲
指导学生听赏全曲,分析主题出现几次?
师:听一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时请举手,老师用*标示。同时,学生再听全曲并回答问题。
师:将音乐主题进行变化演奏,叫变奏。
三、分段赏析
1、指导学生感受主题与变奏1和声(单音、多音)上的变化,并用律动表现。师:变奏1和主题的演奏有什么不同?你们看看老师的右手,是怎么演奏的。
2、指导学生感受主题与变奏2音区上的变化,并用律动表现。师:音乐这么浑厚低沉,你们听出解放军正在干什么? 我们来学一学。
3、感受主题与变奏3在速度上进行变化后所表现的音乐。(快、慢)
4、感受主题与变奏4在力度(强、弱)上的变化,并唱一唱用声音表现。师:音乐声渐渐减弱,解放军叔叔已经走远了。
四、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1、静听全曲(用卡片摆出结构图)
2、参与表现全曲
师生一同唱一唱,动一动、说一说,进行参与表现。
五、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富裕,不够强大,还需要我们努力学好知识去建设它保卫它,让我们坐上时代的列车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吧。
第六课 新疆好
教学目标:
1、聆听本课题歌曲及相关知识学习,使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多角度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创造性地创编和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听《新疆好》,体验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歌曲中热烈欢快的特点。
4、通过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的学习实践,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美。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新疆好》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喜悦的心情。
2、了解维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主要沙漠及山峰等。
3、通过听,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并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教学难点:
1、感受民歌的特点:热烈欢快
2、学会维族舞蹈基本动作:移颈,进退步等,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图片,头饰,维族服装等。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讨论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本课歌曲及相关知识学习,使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多角度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创造性地创编和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请大家课外了解新疆,你们都收集了哪些内容?请各组小代表讲一讲你们所了解的新疆。生分三组发言。
师出示维族小花帽,并介绍有关知识。
师:新疆美丽富饶,今天我们一起到新疆去旅游好吗?
二、导入新课 1.开火车游戏
2.新疆小朋友买买提用手鼓节奏与同学们互相问好。
三、了解新疆 1.唱新疆歌曲
2.师引导学生学跳新疆舞,掌握舞蹈特点。3.观看新疆风光。4.节奏训练。
5.了解新疆民族乐器
师带领学生随画面和声音,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进行体验。(说明:通过让学生唱新疆歌曲、学跳新疆舞蹈、观看新疆风光、掌握手鼓节奏、师生合作演奏新疆乐曲、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等,旨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新疆音乐舞蹈风格,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四、欣赏歌曲《新疆好》 1.导语:通过以上对新疆的了解,你们说新疆好不好?下面让我们欣赏歌曲《新疆好》。
2.初听歌曲: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师:歌中是怎样歌唱新疆好的? 生:答
师:听完歌曲后你是想散步还是想跳舞? 生:答
3.复听歌曲。随着乐曲学生用新疆舞动作表达歌曲欢快情绪。
4.再听歌曲。根据自主感受学生可用打击乐器或拍击手鼓节奏小声哼唱,进一步体验和感受音乐。
五、合作创编与表现
1.同学们,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赞美美丽的新疆。2.分组进行讨论、创编,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赞美新疆。
3.分组展示学生创编的节目。
4.师生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评出“集体合作奖”和“表演小明星”。老师奖励“表演小明星”在点歌台点歌。
5.在欢乐的歌曲声中,师生载歌载舞结束本课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新疆好》,体验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歌曲中热烈欢快的特点。
2、通过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的学习实践,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双语)
新授导入——《新疆之旅》
2、初步感受新疆
3、认识新疆
二、欣赏维族歌曲《新疆好》
1、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了解了维族,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维族歌曲《新疆好》。
2、完整地聆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仔细听一听歌曲是怎样描写新疆好的?(学生随音乐拍手,边看歌片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3、介绍作品: 师:《新疆好》是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歌曲,由马寒冰作词,刘炽作曲,作于195年。这首歌曲歌颂和抒发了新疆各族勤劳的人民热爱,赞美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
4、分段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在听一听,想想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你的心情怎样?(师生起立做动作感受)
5、介绍演唱家:“萨仁高娃”,感受维族音乐的特点。
师: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萨仁高娃”演唱的。那么同学们还听过哪些维族的歌曲呢?(学生举例)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维族歌曲,(师生做动作)
师:谁来说说维族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你以前听过的歌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出维族歌曲的特点:“热烈欢快”)
6、分段再听歌曲:(录音机)
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遍音乐,拿出打击乐器感受,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我们学过“四二”,“四三”,和“四四”拍,谁来回答?(出示图片,学生进行拍击感受)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是想散步还是想跳舞呢?(学生回答)
7、学习维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三、艺术加工,编创实践。
师:同学们表演的这么好,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把自己打扮成维族小朋友,好不好?老师手里有三件宝贝,都是新疆小朋友最爱吃的,(出示图片)有哈蜜瓜,葡萄,羊肉串,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打扮的又快又好,我就把宝贝送给谁,开始吧!(学生们围成圆圈进行打扮,教师指导,放音乐,发宝贝)师:同学们真漂亮,已经成为新疆小朋友了,老师再教大家一句新疆的祝福话“萨拉木来坤”,它表示吉祥如意,请同学们说一遍“萨拉木来坤”,面向后面的老师,祝在座的老师——“萨拉木来坤”。(五)教师小结: 第七课 火红的队旗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能认真聆听《红星歌》,并跟唱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与同学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乐趣。教学重点:
1、能有表情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能认真聆听《红星歌》,并跟唱
教学难点: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与同学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乐趣。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有表情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过程:
一、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
大家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对这首歌曲哪些了解? 老师对歌曲作介绍。
2、跟唱歌曲
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听,找出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老师进行评价,指出不足的地方。
3、熟悉歌词,让学生边读边观察,第一段与第二段歌词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4、唱唱歌谱
(1)将歌谱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分四大组,各组选择一个部分讨论认读。(2)分组跟琴划唱一次歌谱,相互评价,教师及时纠正错误。(3)跟琴小声划拍,将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5、综合表现
(1)师生讨论歌曲的感情处理,师归纳。并配乐
(2)完整演唱歌曲,并由个别学生选择队鼓进行伴奏。
4、有感情地完整地歌唱队歌。
二、活动
1、同学是否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第一次唱起队歌?
你还记得入队时的情形吗?还记得在队旗下所说的誓言吗?
2、由小组组成各个小分队,想一到两句自己想在队旗下说的誓言,然后由选一位同学当领誓人,带领组员进行宣誓。
3、请小组出来宣誓,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誓言,并提出成为优秀少先队员的要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听赏《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今天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位优秀队员——潘冬子。老师讲述潘冬子的故事。欣赏片断。
2、听赏《红星歌》
3、再听《红星歌》,说说这首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4、跟唱《红星歌》、表演
各小队队长模仿电影中的小演员跟唱《红星歌》,三、总结:
我们要向潘冬子学习,勇敢、坚强,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四、随音乐神气地踏步出教室。
第八课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小猫钓鱼》并积极参与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材料制作小猫头饰。
3.能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与创造。2.小猫头饰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做小猫头饰的材料、《小猫钓鱼》的青乐 教 法:情境教学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小猫钓鱼》并积极参与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定向
1.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的情绪模仿自己喜爱的动物姿态,律动进
教室。
2.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导学 辨音起舞:
根据音高的4:同力度的不同表演不同的动作: 高音区:p——模仿空中飞的动物姿态。中音区:f——模仿地上走的动物姿态。低青区:mp——模仿水晕游的动物姿态。
(模仿多种动物的恣态,为表现创造部分提供素材。)
三、掌握小猫钓鱼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来了一次动物大集合,仿佛到了动物世界,真有趣。李老师这里
一个关于动物的动画片,大家来看看这里的动物世界又是什么风光。展示: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讲述整个故事情节。2.说一说
启发学生简单复述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化对故事的认识一一做事要一心
一意。为后面的表演活动作铺垫。
(学生讲述时轻轻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让学生融人自然的音乐氛围之中)3.唱一唱
师:“、朋友讲得比动画片讲的还要好听,老师也想讲,不过我是用歌声来讲,想不想听„„
(1)范唱歌曲《小猫钓鱼》。(2)学唱歌曲
①用“喵”模唱,边随音乐晃动手指+感受音乐节拍。
②随琴声轻轻演唱歌词,指导学生休止符要停顿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③自由学唱。歌曲分为四个部分,鼓励学生演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然后 跟唱。
(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每部分的情绪对比。)④演唱接龙
老师与学生、男生与女生备一段接龙演唱歌曲;学生分成四小组接龙演唱歌曲;引
导学生演唱时很好地体会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一)风趣(二)着急、伤心
(三)自信(四)高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⑤表演唱
展示: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师:让我们当一回小歌星,为动画片《小猫钓鱼》伴唱。引导学生用清脆、甜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准确地表现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
四、总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材料制作小猫头饰。2.能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手工制作小猫头饰)师:小猫为了表达对你们美妙的伴唱的谢意,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怎么样,去不去?好,先打扮打扮,用老师和你们自己准备的材料快速地扮成一只小猫咪。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讨论;引导学生用特别的方法将自己扮成最可爱的猫咪。二.演一演
师:猫儿跳、猫儿叫,逗得大家哈哈笑。大家来一个现场表演《小猫钓鱼》,怎么样? 展示:同时呈现四个场景画面。(1)分组讨论、排练
①选择自己要表演的部分。
②鼓励学生想一想,唱一唱,跳一跳,进行简单的动作与表演。③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角色,没计衔接语言,排练表演过程。(2)分组表现
①边演唱边表演。
②学生评价,老师肯定。
③完整地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三、表现
创作版《小猫钓鱼》
展示:放大的多只不同小猫同时伸出大拇指。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小猫咪都竖起了大拇指。小猫咪还说,如果你们是导演,你们
的故事里会出现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小猫在钓鱼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呢?大胆想像,然后表演给我这个制作人看。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始准备。(教师营造~个表现空间,让学生在这自由的空问里尽情发挥,使学生在情境活动
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好地表现自我,享受表现美。)1.分组讨论
(1)根据原音乐设计好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表演所需道具。
(2)发挥想像,认真排练。启发学生动作、表情要夸张,故事情节要有创意。2.分组表现
随着音乐完美地表演自己创编的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四、总结
第九课 欢乐的山寨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乃哟乃》的旋律,会唱这首歌。
2、能学会简单的竖笛吹奏方法,并能自信地参与歌曲《乃哟乃》的表演中;
3、能认真聆听竖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并能用图画的形式表演乐曲的情景; 教学重点:学会吹奏“1” “5”两个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体验和理解,大胆地参与演唱、演奏; 教具准备:竖笛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简单的竖笛吹奏方法,并能自信地参与歌曲《乃哟乃》的表演中;
2、能认真聆听竖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并能用图画的形式表演乐曲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跳一跳苗家的舞《苗岭的早晨》
1、听一听、动一动
根据课件中的画面,师生一起做具有苗家特色的舞蹈动作。
2、说一说、做一做
师:你们知道刚才做的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吗? 生答 师:是湘西苗族的舞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我省湘西苗族山寨去看一看、走一走。师:苗族小朋友特别好客,他们说:你们要到山寨去,首先要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声音,你们听。(播放一小段音乐)生听
师:他们说:这是苗族特有的乐器“口笛”,下面我们一起听《苗岭的早晨》
(二)试一试、吹一吹
师:请大家拿出“竖笛”也吹一吹,1、学习“1” “5”两个音
“1”音: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住竖笛1、2、3孔轻轻一吹,便是; “5”音:松开第一孔,其余个孔均按住轻轻一吹;
(三)练一练、吹一吹
0 | 5 0 | 5 0 | 1 0 | 1 0 | 5 0 |
0 | 1 0 | 5 0 | 1 0 | 5 0 | 1 0 ||
方法:唱 → 自学 → 抽检 → 老师吹 → 师生同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乃哟乃》的旋律,会唱这首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唱一唱土家的歌《乃哟乃》
1、听一听、合一合 师:老师带来了土家的歌曲,想请你们用刚才学过的竖笛曲为歌曲伴奏,行不行;(播放音乐,老师指挥学生)
2、认一认、唱一唱
(1)出示1、3、5三个音;
(2)用学过的手势辅助唱准三个音;
3、试一试、唱一唱
(1)同组学生一起自学视唱旋律;(2)老师唱给学生听;(3)师生同唱;(4)巩固练习;
4、学唱歌词
三、综合表现
1、歌唱与竖笛吹奏
2、舞蹈与歌唱、吹奏;
3、画一画《苗岭的早晨》
四、本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请说给大家听一听!生说
师:最后,请大家吹着歌曲走出教室吧!(学生在《乃哟乃》歌曲中离开教室)
第十课 多年以前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远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2、能学会唱过去《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3、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好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教学难点:在愉快、活泼中游戏; 教具准备:课件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远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2、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好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动一动
学生在音乐中律动进入教室;
2、听一听
(播放歌曲《哩哩哩》)
师:欢迎小朋友到音乐森林做客,看,小鸟都唱着欢快的歌儿欢迎你们呢!听,是哪些小鸟来了呢? 生答:
3、学一学
请学生根唱一遍《哩哩哩》
(二)学习新知
1、看一看
指导学生看课件“布谷鸟的叫声”
即:小鸟在条格子,当跳到哪一个格子时,就发出那个格子上的音来;
2、玩一玩
师:我们也玩一玩小鸟跳格子的游戏吧。
3、学一学
师:当我们跳到“0”休止附时,回忆一下小鸟是怎样的?大家想一想? 生:停下来了。
师:对!这是“四分休止附”。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学会唱过去《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
1、听一听
播放歌曲《多年以前》
师:小鸟玩累了,也该休息了。
2、模一模
请学生用“MU”、“LA”模唱
3、唱一唱(第一段歌词)
师:同学们,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轻声的唱一遍歌词吧。师:请大家互相唱给同坐的同学听一听。
4、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的歌词,下面请大家共同试着学习旋律。生:学生在琴声中挥拍轻唱旋律;
5、唱一唱(第二段歌词)
方法:采用学生自学完成第二段歌词;
过程:自学 → 个(集)体展示 → 互帮互学 → 整体唱一唱
6、演唱全歌一遍
7、情绪处理 力度:中强、速度:中速;
声音:轻柔、靠后一点;
三、本课小结
第十一课 小放牛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对十》,并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
2、听赏时,能随音乐哼唱《小放牛》主题音乐,说出乐器的音色;
3、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并能初步听辨和模唱简单音程;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对十》,并用自己自制的霸王鞭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即兴为《对十》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 教具准备:自制霸王鞭、音响设备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赏时,能随音乐哼唱《小放牛》主题音乐,说出乐器的音色;
2、积极参与音乐游戏《谁家的门铃在响》,并能初步听辨和模唱简单音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以前我们学过许多有关农村小朋友题材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好,下面我们比一比,看哪组唱的歌儿多。
2、生:(即兴演唱)
(二)听赏《小放牛》
1、聆听乐曲:
师:老师下面带你们到河北农村去看一看,请大家认真听。(播放音乐)
2、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双簧管。
师:对。双簧管是西洋吹管乐器。在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从音乐中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小朋友在河边放牛、吹笛、玩耍 „„ 师:你们说得真好。
3、一边听、一边做动作
师:请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吧。
(三)音乐游戏《谁家的门铃在响》
1、听一听
师:请大家听是谁家的门铃在响。(教师用鼠标电击课件)生:(听后唱出)
2、猜一猜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用鼠标电击音乐门铃,大家猜一猜、唱一唱。生:(一位学生上台操作课件)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学会《对十》,并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唱歌曲《对十》
1、导入:小朋友,你们看,河北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2、播放歌曲《对十》
3、模唱
4、旋律学唱
5、歌词学习
(1)学生按男女生分开读问、答句;(2)跟唱歌词(3)歌曲正误
三、综合表现
1、学习霸王鞭:
师:小朋友,请拿出自己动手做的霸王鞭看一看。(学生高高举起手中的霸王鞭)师:好。让我们来学打霸王鞭吧
2、歌词创编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唱的对十唱完了吗? 生:没有。歌曲只唱到了对三。
师:下面,请你们每个同学自己再创编一条问句的歌词,让大家对答。怎么样?好。生:(个体展示)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河北歌曲《对十》,并用霸王鞭参与表演了这首歌曲;另外我们还听赏了„„(学生答),音乐课真快乐。
第十二课 夜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学会演唱《月园曲》,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
2、在听赏《摇篮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月圆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和谐地唱出歌曲《月圆曲》中的二声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 法:直观教学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1、2/4 5 3 | 1 3 | 1 — || u u u u u 要求:气息平稳。2、4/4 5 5 5 5 | 5 4 3 2 | 1 — — — | | mi mi mi mi ma ma ma ma ma 要求:吐字清晰。
三、导学铺垫 听赏《摇篮曲》
1、说一说
师:请你闭眼听一听,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2、动一动。
师:请你学着妈妈哄宝宝的摸样动一动。学生自由律动。
3、唱一唱。
师: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你能学学吗?让我们用“U”来学学妈妈 好吗?
四、引导掌握。
1、创设情境。师:《摇篮曲》描述了妈妈在夜晚哄宝宝睡觉的情景,你还能回想出你知 道的与“夜”有关的诗或儿歌来告诉同学们吗?
2、歌词教学。
1)师:同学们刚刚说的师和儿歌真棒,老师也想来为大家朗诵一首儿歌 好吗?
(师深情并茂地朗诵歌词,伴奏音乐为《月圆夜》)“月儿圆,月儿亮,月儿照四方。星星伴着月儿游,大地换银装。2)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儿歌吧!
3、曲谱教学
1)师:这么美的夜,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内心赞美吧!2)教师范唱。
3)学生用U模唱曲谱。
4、歌曲教学。1)轻声唱词。2)演唱全曲。
5、创编表演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闪烁的小星》
2、探索音的强弱
3、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教学过程:
一、表演《闪烁的小星》
1、老师请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看到过的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随音乐拍节拍。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读出强弱)。
4、学生随音乐练习歌曲的演唱。
5、提示:在晴朗的夜空,你演唱的声音应是怎样的?(有感情)
6、跟着老师唱唱名,并用小星星片卡表示出音的高低。
7、表演歌曲,老师提示几个动作,以学生的即兴创作为主。
二、感受音的强弱
1、请学生听两个强弱不同的鼓声,分辩并感受音的强弱。
2、请学生自己例举听到达的强弱不同的声音。
3、利用身边的物品,敲击出强弱不同声音给大家听。
4、师生利用节奏感受声音的强弱 ①相同力度拍 ②相反力度拍
三、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1、初步听乐曲,感受这段音乐的情绪。
2、随音乐在节奏处拍手,要求(准确、整齐)
3、老师讲授基本动作,进行练习。
4、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舞蹈感受活泼轻快的情绪。
四、课堂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