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

2020-09-04 12: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

第一讲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历程及毛泽东思想理论

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板书]

1、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板书]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世界

①、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对外闭关自守,对内残酷地剥削,极端专制的清王朝,当时已十分腐败“官以贿成,刑以钱免”,“文官爱钱而惜死,武官惜死而爱钱”。军队内部,烟、赌成风。

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崛起。

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改革制度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虎增翼。国内矛盾的日益尖锐,对外侵略,对外扩张日益激烈。中国,一个古老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也成了其对外扩张的重要对象。英国作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就首当其冲。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板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中法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

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革命对象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其经济力量仍然是很软弱的,它们一般都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一定的联系。——联合力量

第三、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者。

中国封建势力的总代表,起先是皇帝和贵族的专政,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的联合专政,它们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统治人民,是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势力。——革命对象

第四、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成为统治中国的太上皇,不但操纵着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它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因。

——主要对象

第五、由于中国处于许多帝国主义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加之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帝国主义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条块分割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

其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是世界上也少见的。——依靠力量

3、资产阶级没有能力能够救中国

[板书]

①、农民阶级不可能救中国

[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再者,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不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救中国

[板书]

“戊戌变法”——抵制和反对人民革命。

“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4、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板书]

①、向西方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

⑤、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板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革命,(1921—192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各地工人大罢工

(2)、第一次国共合作

(3)、各地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4)、北伐战争

2、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八一”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

(4)、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5)、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的开始

王明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

第一、推行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

第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进攻路线”,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否认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作用。

第三、单纯的军事观点,反对人民战争。

第四、在组织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

⑥、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辟——遵义会议

⑦、长征的胜利

3、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37—1945]

①、第二次国共合作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地道战”

“地雷战”

“敌后武工队”

③、相持阶段时,解放区的严重困难

“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敌后战争”

④、《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三步骤

驳斥了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关于游击战争的思想”;

“关于新民民主义革命的思想”

⑤、“中共七大”

⑥、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①、重庆谈判

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③、粉碎国民党的重点、全面进攻

(4)、伟大的战略决战

大转折——辽沈

大决战——淮海

大反攻

——攻可南京

⑤、新中国的诞生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45—1956]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一化三改”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8]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前十年

[1956—1965]

①、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的内容: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

第二、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第四、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基本设想

第五、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第六、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第七、指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②、三年“大跃进”的失误

③、国民经济的调整

7.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低潮时期

(1965—1975)

①、文化大革命

②、林彪的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

③、挫败四人帮的组阁阴谋

④、“四人帮”的被粉碎

8、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历史条件: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时时代的特点:战争与革命,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的巨大影响。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需要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历次运动证明略]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阶级已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1915年新文化运动,是一切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恢复和重大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板书]

1、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

(1)、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

(2)、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指出了农民是可靠的同盟军,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3)、指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4)、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唯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板书]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之路]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4)、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

此外,毛主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等。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板书]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原则——党指挥枪

(3)、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一致。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板书]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3)、不要四面出击,抗战的三个阶级等。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板书]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辨证关系。

(1)、又红又专。

(2)、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板书]

(1)、从思想上建设党。

(2)、党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反对官僚主义。

四、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板书]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板书]

(1)、一切从实际出发。

A、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A、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列主义。

B、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板书]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向人民群众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共产党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敢于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

C、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党悟,团结、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少数人发号施令或包办代替。

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三个代表”

(2)、从群众中来到群中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板书]

(1)、必须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和向外国学习的关系。

(3)、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既坚决反对外国对中国的干涉和侵略,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别国的侵略和干涉。

——邓小平理论中的独立自主

五、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巨变中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性巨变,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毛主席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讲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板书]

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想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是毛泽东为主要创立者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她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而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她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形成的历史背景。[1978——1992]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板书]

由于特殊的国际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立之日起。就在封锁中搞建设的。加上中国国内的诸因素。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越拉越大,虽有成功、也有教训。差距越拉越大迫使我们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就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深重灾难。

[板书]

1966——1976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上处于在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人民不得不“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生活仍处于贫困的状态,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因此,当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走出来时,就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思考的结果是: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3)、邓小平同志在进行思考时有两个特点:

[板书]

第一是以“贫穷的社会主义”为反面教材的。

“四人帮”社会主义观的本质特征,就是按照“极左的面目出现的主张普通贫困的假社会主义”越贫穷越好。表现在婚姻观上找贫穷的工人、贫民。按照邓小平的观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其生产力发展速度必须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著名论断。

第二、这种理论思考又是从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要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如果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就谈不上什么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首先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某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就是这种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所以邓小平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论证思考。

思考使邓小平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一直是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入手,开始并展开他的理论创造活动的,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条件。[板书]

(1)、20世纪前半期,是战争与革命构成了时代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抗美援朝、中印之战等。战争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一切工作的重心便以备战为主。50—60年代帝国主义亡灵之心不灭。美朝战争、将介石反攻大陆等,使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0世纪7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从军事力量的对抗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主要标志为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恢复,中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生活中多元化追求的增多,“南北”问题,“东西”问题已突现。

为什么会出现转变呢?

第一、20世纪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战争的灾难,在具有空前破坏力的核武器存在的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已经成为时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当代世界的一种趋势。

从总的国际局势来看,制约战争的力量,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发展,因此争取比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自觉地认识到:要其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必须获得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和落后状态。

发展问题成为占世界人口3/4的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又一趋势。

第三、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速度和再发展问题,问题在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第三世界国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发达国家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继续贫困下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可能没有出路,所以经济上的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必然促使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在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广度上全面展开。

在当代,交通工具和信息手段的发达,使身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或国家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地理环境再也不是交往的界限,“地球村”的形成,当代的交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交往,形成了规模更为宏大的世界市场。国际联合体以及全球循环的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开放的世界”就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全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世界已经一体化。

开放世界的形成,以及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的全球循环,增强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长久孤立于世界之外。

(2)、关键的问题——国际条件的转变对邓小平理论的影响:

正因为主题变化了,我们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经济改革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才有可能实行“一国两制”。

(3)、时代主题变化了,时代变化了没有?

现在是什么时代呢?按照辨证唯物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仍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国际社会仍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但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我们要搞清楚这一问题。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论条件

[板书]

邓小平理论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在这里对理论的继承是继承其精髓和灵魂,用其最基本的原则[而不是背离]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决不是照搬照抄。

在这里,需要给同学们补充的是,不管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他们的体系中都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灵魂、精髓部分。[指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会过时]

如马列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邓小平的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层次:理论的基本原则部分

[大部分不会过时,少数会过时]

第三层次: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论述

[大部分会过时,但其中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不会过时]

如对无产阶级政权的理论的论述,夺取政权的道路的论述,所有制问题的论述等。

我们在这里要继承的是灵魂和基本原则,发展的是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王明的“左”倾错误犯的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4、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条件。

[板书]

让学生回忆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动力。

标准和目的,实践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

5:“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主观条件[板书]

历史环境,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只是为某种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但理论并不能自动地产生出来,要使这种理论的产生从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这种理论的创立者具备一定的特殊的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社会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20世纪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具有这种条件的邓小平,邓小平由此而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

第一、从邓小平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看,他是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板书]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广安,1920年16岁时从重庆到上海,到巴黎勤工俭学[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青年牺牲较多需要劳动力],开始接受各种西方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抛弃“工业救国“的幻想。1926年赴俄就学于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1926年回国,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

第二、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看,“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板书]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使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而他每次陷入逆境,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失误造成的,相反是由于他坚持正确的意见而遭到错误的处理。正是由于坚持真理而“落”,所以当真理被人们普遍认识之后,邓小平就奇迹般地“起”。“落”与“起”之间的神奇性,根源于邓小平是正确的这一根本点上,同时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又造就了邓小平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形成了他透过历史看未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塑造了他在复杂的社会运动中,在同“左”“右”各种思潮的斗争中,艺术性地引导社会前进的特殊能力,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一种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第一次,邓小平回国后在冯玉祥队工作,后蒋叛变,冯玉祥不杀共产党人,而是集中起来把他们从西安送到开封集中培训,邓逃跑,到武汉后,派到广西工作,组织了白色起义,组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后因李立三叛变,邓率部投奔井冈山的毛泽东和朱德。不久王明上台,开始在党内整顿,在闽西整罗明,在中央整邓小平,毛泽东等。

[这次思考得出结论是决不能搞教条主义]

第二次,遵义会议后逐步受重视,解放后主持西南工作,后调中央工作。[马进京、高岗、林彪、邓小平、习仲勋]。文化大革命初期与毛泽东观点相异,被下放江西。[反“右”]

第三次,1973年12月26日军区首脑进京会议上,毛主席公开讲邓小平的才能,再次受重用,一上台便大手整顿,再次被下放。

三次受迫害使他深深地懂得了教条主义害死人,绝不能搞教条主义,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三次,从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地位看,邓小平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问题的领导者,由此形成了一种宏观的战略式的辨证思维方式

[板书]

1927

年,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4年再次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56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生涯。期间,邓小平的活动领域涉及党、政、军以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的领导者。这样一种历史地位,加上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邓小平形成一种宏观的、战略式的辨证思维方式,是毫不奇怪的。

第四次,从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看,邓小平是一位具有高度辨证思维能力,善于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设计的理论家。

[板书]

邓小平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己的高度思维能力对之进行综合,这才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曾多次赞扬他善于“照辩证法办事”。这种善于照辩证法办事的特点集中在邓小平的宏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上,在对各种事物、现象的分析中,邓小平始终是从全局的相关性来把握个体,从大局,以更宏大的系统和更深远的关系去把握事物,.这是邓小平思维方式具有其他人难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原因所在。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板书]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点有三种观点:一种从56年底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一种从75年开始,一种是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多数人的观点],我们沿用第三种观点。

第一阶段:[1978--1982]党的十二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等,以此为基础,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

第二阶段:[从1982——1987十三大].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时期。

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1987——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与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的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检验和发展时期。

邓小平文章有两篇,建议同学们阅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解放生产力

[第一个宣言书]

第四阶段:

92年以后,继续发展阶段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1、是马列主义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我党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转折,遵义会义和三中全会,出现了两位特别卓越的人物:毛泽东、邓小平。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三届三中全会形成了第3代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两次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谁解决了这一历史时代主题谁就是伟大人物,时代不同主题也不同。

马克思时代:有三个历史主题,马克思解决了,他便成了伟大人物

(1)、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看待世界,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如何认识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3)、社会发展的规律如何,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时代:

(1)、如何认识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论》

(2)、在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

《一国胜利论》

俄十月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国家与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时代:

(1)、在东方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如何建立社会主义

4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两类矛盾理论》等,但最终没解决好

邓小平时代:(1)、什么是社会主义(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3)、如何实现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

毛泽东与邓小平个人的关系是同志、战友、领导关系,两个理论体系的关系是纠正、继承、发展关系,(1)、纠正

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典型的是58年的大跃进;B:在生产关系变革上急于过渡,想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老人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他的是机会主义的。C:阶级斗争扩大化,毛主席提出从思想政治标准划分阶级,这样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两个劳动阶级—工人和农民,两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内表现为走资派,提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

纠正时有两大难点:A、历史造就了毛泽东崇高的威望;B、华国锋提出了

“两个凡是”。

功绩是大的(2)、继承

A、实事求是的思想

B、群众路线的思想

C、独立自主的思想

D、首先从农村抓起

E、关于发展平衡理论

(行业、地区的不平衡)

F、关于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理论等

3、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一国两制,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一生产力论等

纠正继承概括为拔乱反正,继承发展概括为继往开来

邓小平的失误:

A、摸着石头过河

B、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急视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C、晚年经济建设上也有急于求成如开发区的迅速增加

4、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5、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时代背景:(1)从国际政治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第五讲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板书]

1、中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板书]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再次发生了历史性转换,即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随着主要矛盾的转换,事物原有的发展进程便会结束,新的发展进程便会由此开始。这样经过1949—1956这一特殊的过渡阶段,中国历史便由现代进入当代,这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当代中国这一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长久地建立在这一落后的基础之上,而且社会主义的优势性根本体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的社会所没有的发展速度而得以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于是一个历史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允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这就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的历史课题。

2、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板书]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就在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之际,毛泽东就开始探讨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探讨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并告诫全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这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探讨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

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但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失误在于:(1)、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力图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形式解决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

“抓革命、促生产”的形式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上不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不理解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形式,实际上现代化既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3)、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尤其在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

“一大二会”,先是看中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后又提出

“五七指子”,企业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3、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历史课题的探讨

[板书]

1980年后,邓小平通过对中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非洲一些搞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实际,必须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

“没有完全搞清楚”。

——从总体上看,中国过去的社会主义体制是

“学苏联的”,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又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怎样搞社会主义,苏联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而且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正因为如此,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

——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1988年他在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谈话时,邓小平指出:“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自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要讲社会主义也只能讲符合其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可见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是促使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因之一。

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集中力量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是搞清了这一问题,当代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并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确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的进程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句话,邓小平理论全部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展开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板书]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形成体系,就在于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只要是系统地回答而不是零星地回答。是回答该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是回答个别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某种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无疑,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它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外文版书名就译作《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有:

1、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

3、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4、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对外开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国策。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8、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的以台阶式的发展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不可能,所以必须允许和鼓劢一部分人,一

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上。指出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农业是根本,科教是关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0、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作为工人阶段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依靠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板书]

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形象)

我党在一大树起马列主义的伟大旗帜,七大时树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的章程。

(如何处理好领导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可酌情而讲)

2、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把她写进章程,她便具有了不可动摇的组织权威(不论理解与否都必须坚决执行)和科学权威(是真理、是科学,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3、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多重支柱,而中心支柱必须是能够为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如何自立、自强、如何发展指出方向的科学的理论,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的,只能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曾经充满感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坚强的性格不仅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而且源于他对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自觉传承。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有浓烈的民族情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是“中国化”的,这种“中国化”的风格不仅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渗透于这一理论之内。洋溢在这一理论之外的民族情感上,当邓小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爱国主义的情操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已经直接融合在一起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已经成为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出发点和基本立场。

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所以它才能成为统一全党的指导思想,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是设计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板书]

在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后,现在只剩下了中、朝、越、古巴、老挝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中国社会主义若垮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遭遇极大的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中国搞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必将随之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第六讲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精髓:即贯穿理论体系的基本精神。

一、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2、………………………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3、………………………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板书]

1、解放思想:即指的是针对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情况,敢于冲破思想禁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具体来讲:(1)、从对马列主义僵化,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2)、从照搬照抄其他经验中解放出来。

(3)、从照搬照抄自己的经济中解放出来。

(4)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5)、从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

2、实事求是的涵义: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1900多年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对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写道:“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得事求”指务必得到客观事物的事实情况;“每真求是”指不断追求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特点。因此实事求是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涵精神又升华。并用之来概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邓小平同志对“实事求是”的解释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按照邓小平的观点,实事求是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个层次,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作为第一层次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凝结,但它只是最一般的哲学原理的要求和反映。作为第二个层次,则已经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是源于唯物论的观点。第二、是源于反映论的观点。第三、是源于辩证法的观点。

实事求是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第一、它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一种根本立场和态度,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产物。第二、它是同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武器。第三、它是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同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建设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在实事求是中,关键是一个“求”字。“求”的状态如何,思想是解放的还是被各种迷信束缚的,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保守的,就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了。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实际上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关注人本身的主观条件的问题。人是作为社会的主体而活动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不仅客体决定着人们的认识,而且主体即有思维能力并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本身,也规范着人的认识,邓小平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就在于此。解放思想,也就是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条件,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并把它作为实事求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换言之,即使在一个精神枷锁的环境中,也仍然要解放思想,不断反思自己,即把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第二、解放思想是为了破除思想僵化的主体精神状态。

思想僵化就是思想禁锢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中,禁锢于旧的条条框框中,一切从“本本”或上级指示出发,因循守旧,不敢思考,不敢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萎缩下来,没有任何创造性。

思想僵化与实事求是是对立的,因为思想僵化从“本本”、指示、旧的传统出发也就不从实际出发,究根到底是一种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要达到事实求是,必须破除思想僵化,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第三、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是说,解放思想不仅仅为了扰乱反正,破除思想僵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新情况,从而解决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际上就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不单纯表现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表现为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为指针和方向。使解放了的思想为实事求是服务,并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解放思想是沿着实事求是的路子走,那么这样的解放思想没有界限,越解放越好,不存在什么过头和越界的问题,反过来,如果解放思想不是沿着实事求是的方向前进,这种所谓的思想解放就是过了头,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是胡思乱想。

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来解放思想,只能导致怀疑一切,离开解放思想讲实事求是,即使想求也求不到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具体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互动来实现的。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实践在不断地发展,总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倾听群众的呼声,总结新的经验,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僵化,也才能发现新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这个过程既是不断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任何离开这个过程抽象地讲解思想的做法,任何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三、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按照辩证法办事

[板书]

1、在摸索中“求是”

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罕见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依照“本本”坐而论道不行,主观主义想当然不行,开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的不稳妥,就赶快改,“走一步,看一步”,在摸索中求是,实际上体现着一种实践反馈的方法。

2、试验中创新

[板书]

邓小平的创新,在理论上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离径叛道式的创新,而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际措施和具体政策上不是脱离实践的创新,而是建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创新。一句话是实事求是的创新,是大胆试验中的创新,建立特区“试验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在试验中创新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改革一切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怎么改?邓小平认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如果没有特区“试验”及其经验,许多大的改革政策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出台并取得那么好的效果的。

3、按辩证法办事

[板书]

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是实践的辩证法。

对于实事求是来说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不善于实事求是,结果还是做不到实事求是,在这个意识上说,实事求是一定要与按辩证法办事结合起来才能落到实处。

“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按照辩证法办事就要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理论要联系变化着的实际。

在我党历史上,邓小平是少数几个真正把握了辩证法实质的人。他从来不迷信“本本”,一方面注意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力求使大政方针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又告诫大家一定不要“照抄照转”中央文件。而应开动脑筋,将之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思想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要提倡“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在他看来,学习理论和上级文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学习理论主要不是学习和了解导师们得出的结论,而是要把握他们得出这些结论的方法。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一定要坚持,但必须使之与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联系不断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要坚持一种“前后左右法”,即要对前(历史)后(未来)左右(周围现实的各种条件)达到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反对任何超前的“左”倾向和落后于现实的右的倾向,这样才能不断达到实事求是。

四、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板书]

实事求是的直接目的的为了使认识达到真理,而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这一标准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具体化。而要使实践标准具体化,必须走出认识论一般原则的层次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提出较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提出了今天已经家喻户晓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更加适合具体的操作。第一、这里,生产力已不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凡是符合这一点的,都可以大胆采用。第二、综合国力既可以是直接的现实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潜在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对于那些远离经济建设的部门,就可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其决策和工作。第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发展生产力目的的规定。也是搞社会主义的总目的所在。

三个“有利于”标准,重点突出“有利于”,突出了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实践标准”中的价值问题,实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思想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群众路线,前者为真理标准,后者为价值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联系。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基础和根本,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究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

这主要因为: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第三、就社会主义社会而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表现”“根本表现”,就是能使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制度方针、政策、措施的根本依据,应当成为检验实际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

五、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板书]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对与时俱进的科学表述和精辟概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发展的科学,行动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一贯认为,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资本论》的发表,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不断探索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行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褊狭封闭、万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破解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飞跃。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无限创造力的根本之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立足于时代、根植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凸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符合时代特点,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握规律性,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理论发展和各项工作符合这三大规律;富于创造性,就是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

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对开创党和国家工作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和善于创新。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八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

[板书]

内容提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统一整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统一。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1、三中全会以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板书]

(1)、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

这里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理解成一种理论体系,运动过程,社会形态及生产方式。

(2)、不是把社会主义特有的内容当作社会主义来看待。

(3)、抛开生产力抽象地理解社会主义。

第一、表现在对社会主义目标的认识上,只强调生产关系上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差别。

没有涵括生产力目标。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理解为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一公式强调了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对立。这样的思维定式反发展生产力抛在了一边,带来了极大危害。如文革中大批的“唯生产力论”,“宁愿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第二、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上。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贫困落后的基础之上的。怎样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可跨越阶段的自然历史过程,我们过去的实践总想绕过这个问题来进行社会主义,那就企图改变生产关系来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在物质远没有富裕的情况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样不仅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第三、表现在离开生产力这一最大的实际来确定社会主义的阶段,屡犯超阶段的错误。

共产主义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基础。离开这一点来谈社会主义就不能从实际出发,而只能从观点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这必从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中付出沉重代价。

(3)、在所有制和分配方式问题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存在着树大的片面性。

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这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他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实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有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误解有:

第一、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它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但绝不能仅仅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在精神方面,在“左”倾错误时期,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物质产品虽不如资本主义丰实,但我们有精神的优势,政治的优势,并以为凭借这些优势即使不高也能战胜资本主义。这自然就把“继续革命”“关键兴无”,“突出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结果是越抓越不行。

第二、误把“一大二公”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其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本来应该根据生产力来确定,但我们做的正好相反。不是着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为公有制水平越多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结果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脱节,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误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中国是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很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和“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块,使长期以来平均主义被当作社会主义所固有的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却被当成“按酬付劳”的“资产阶级雇佣劳动”观点,遭到严厉批判。大搞平均主义的结果是严重起来损害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使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了顶峰,四人帮提出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一时间“富”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和同义语,谁也不敢误富,“穷”被当作社会主义的代名词,越穷越好,越穷越光荣。

3、在实践中的反思

[板书]

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以否定的方式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封闭僵化不是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理解

[板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对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

[板书]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目标:

(1)、这一科学论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了首位,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板书]

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但过去解放生产力,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和消灭旧的社会制度,把生产力从旧制度的束傅下解放出来,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就是发展生产力,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了,邓小平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各种具体的体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才能体现出来。基本制度建立以后,各种具体体制的建立,完善还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开拓创新。在某一时期建立的某种具体体制,随着实践的发展就会产生弊端,束傅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要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不断改革从而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傅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直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目标:(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目标。

[板书]

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资本主义的两极对抗不可能消除,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剥削、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直接后果,因此许多空想社会主义就把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和愿望。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良方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运动出,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找到了一套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的途径

。“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并不是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是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社会主义建设不应用人民的血汗重新培植一个剥削阶段。如果产生出新的剥削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是社会主义压制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本质规定,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认识。

第三个目标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共同富裕”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最终目的[板书]

“共同富裕”相对于前两个目标来说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但它是共同贫穷,而不是共同富裕。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少数人富。多数人穷都不是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历史上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这追求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更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梦想变为现实成为可能。

注意: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统一

在3个目标中,第一个生产力目标是后二个目标的基础,第3个目标是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前2个目标作为手段,因此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1、2句是生产力方面的手段3、4句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手段

5句是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表现在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基本制度,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

5、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体现在以下几个动词上: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反对僵化观点。

6、社会主义是按自身固有规律运动的过程,和人们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的统一

[板书]

[这一点可自由发挥]

7、五句话是递进关系

[板书]

8、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对立统一关系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肯定出现贫富差距,这与3、4句是对立的,但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根本的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们又是统一的在这5句话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大意义

[板书]

1、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把对社会的认识由特征层面深入到本质层面。

2、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一整套理论大厦的基石。

3、社会主义本质贩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刻改革。

4、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板书]

1、坚持社会主义必然坚持发展生产力

[板书]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最终的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源自于它创造了比封建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成为它发展的桎梏,社会生产力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更优越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发达的生产力,否则它就没有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过去我们曾急略过发展生产力问题,导致了贫穷才是社会主义的观念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将生产力目标纳入社会本质范畴,这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板书]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此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按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分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否则财富匮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法,都不能达到共同富裕。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矛盾的根本途径

[板书]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的要求相差更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中,主要是社会生产的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根本任务必然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功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目标,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三者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靠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创造物质技术基础。因而,最根本的还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成功通路的形成是以秤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得到证实的。

(4)、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板书]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曾深刻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便遭受着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封锁、欺负,甚至军事进攻,企图扼杀它,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曾以其能迅速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生存了下来,社会主义只有使社会生产力充分地痛流出来,才能发挥它的优越性和吸引力,才能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才能为未来的共产的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前提。

(1)、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3)、是体现社会的优越性,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

(4)、是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历史前提)决定的(5)、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

(6)、提高或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的需要

(7)、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8)、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五、发展是硬道理

[板书]

邓小平通过他多年领导建设实践的思考,不但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而且把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高度,认为我们所做的全部事情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在南方谈话中,他把这些凝为一句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时代的特征,中国应同世界一致,中国的主题也应同世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发展是一种带有世界历史性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落伍,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自己耽误的时间弥补过来,中国社会主义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2、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政治性命题

[板书]

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要把它提高到一个政治的高度,不这样看问题,就不会明白为什么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发展问题那么忧心如焚,90岁高龄时南方视察,再次谆谆告诫党和人民不发展不行,发展太慢也不行,80年代末的风云变幻,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

3、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战略性命题

[板书]

战略问题—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

战术问题—局部性、短期性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含的问题很多,矛盾也十分复杂,如经济落后、文化、科技、教育的落后,政局的稳定、祖国的统一,国防建设的加强等,所有问题的解决集中到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

4、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发展慢了就是不发展

[板书]

在唯物辩证法中,运动—变化—发展是同序列的,范畴,更高级的是发展,任何的运动、发展都是永恒的,但任何的运动、变化、发展又都是必然通过一定的参照系和能比较出来的,在同类事物中,决定其前途和命运的,不是发展不发展问题,而是发展快慢的问题,人类社会越向高级发展,越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状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莫不如此,因此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就必须促进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以以往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才叫发展,邓小平讲:

“现在周边一些国家比我们发展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发展太慢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就是不发展,也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邓小平同志说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5、抓住机遇—实现真正发展

[板书]

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这里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法中变不利为有利,变可能为现实的矛盾转化思想,他讲的机遇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是冷静分析形势与革命乐观主久精神的统一,是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总之契机既不是单纯客观的,也不是单纯主观的,实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更多地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如何不失时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板书]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又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科学技术摆在第一的地位,并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马克思曾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说第一生产力呢?

1、从科技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从现代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因素所占的比重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世界,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之大,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高科技产业雨后春笋。

3、从知识创新和创造知识的劳动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

科研人员是劳动者;“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因此,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江泽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四、坚持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板书]

针对经济建设中姓

“贸”

“社”

问题的质疑,邓小平同志在92南方视察讲话中指出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新条件下,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实践准则和理论准则的统一,对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体现了党的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

[板书]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我们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实际,是真正的实事求是,用它来统一思想,才能勇于创新,大胆试验,取得新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坚持,违背的就纠正,才能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各项工作前进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为我们解放思想,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没有先例的伟大创新事业,哪些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这靠主观判断是无法证明的,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是一个总体范畴,具体起来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个别实践是无法足以证明或设想措施的正确性,“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验证一切工作得失,无疑是正确的。

第七讲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板书]

1、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板书]

马克思在《哥达纲令批判》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以后,要经过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阶段的理论: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通常称作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但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但社会主义并不是发生在高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诞生于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的国家。现实的社会主义无法选择自己的历史起点,这就决定了现实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结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便成为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首要问题。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

列宁是第一个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经过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实践。意识到不能从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应对社会主义阶段进行符合本国实际的判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新认识基础上的。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

“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说明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熟程度不同的阶段,但列宁并明确提出进入社会主义后有一个初级阶段的思想。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超现实的判定。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并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计划10—15年的时间过渡过共产主义,赫鲁晓夫宣布20年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都没有做出贴近实际的正确判断。

3、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曲折过程

[板书]

(1)、50年代末,毛主席曾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长的时间,这对我党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认识不足,纠“左”不利,把主要矛盾看作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提出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错误,导致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2)、理论孕育:1979年9月29日

叶剑英《建国30周年的讲话》中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概念的提出:

[板书]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理论初步阐述

[板书]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7年党的使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以后,虽然我们身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环境,但在主观上却并未自觉意识这一客观事实。错误地认为我们所进入的就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由于没有认清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然会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政策和策略上出现一系列失误。严峻的事实教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总结经验,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国情现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板书]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具有其历史的.现实的必然性。

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所决定的[板书]

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世界历史所造成的特殊条件下,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中国不是象马恩当年设想的那样,在发达的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基础上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由于世界历史给东方落后国家提供的历史机遇,它可以跨越资产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但是它不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必备进程和客观阶段,社会主义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生产高度现代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体现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显然,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这就决定了我国必然有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板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社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处于不发达状况。今天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很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的后列,(1)、人均收入只有700美元,(2)、经济结构上,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科技结构等方面极不平衡,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还很遥远,(3)、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仍然不发达,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均不完善,有待发育,(4)、社会生活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有相当比重。(5)、国民总体素质不高。只有少量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普遍的技术水平不高,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6)、科技教育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7)各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城市和有些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广大农村还比较落后,一些人的温饱还有待解决。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成熟,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中国现在在世界上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不小,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4,但其国内的生产总值以美元计是中国的10倍,中国与亚非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处在同一发展线上。

3、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板书]

由于我国不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又是在两种制度并存,两条道路竞争的格局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内调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发展,这一切意味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4、是由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板书]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总书记对党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由此决定的这一阶段的长期性,作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这样一个阶段:

(1)

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

是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由文盲半文盲人中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比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

由贫困人中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比较完善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

是逐步缩小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板书]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要使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包含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工业化。在中国要全面实现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1、中国的工业基础很落后,我们工人旧中国接受下来的工业几乎等于零

[板书]

在这个基础上起步,将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历史上发达的国家工业化都走过很长的历史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持续了几个世纪,发达的国家工业化都花费了从近一个世纪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比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之和还要多,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源,财力和物力,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即使考虑到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展因素,中国现代化的难度也比这些国家都要大,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没有一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2、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对中国来说也极为繁重

[板书]

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很小的比例,多的不超过15%,最小的只有3%,而中国至少占80%,中国要使非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譬如将农业人口降到总人口的1/4,也需要将7亿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业领域,这几乎是发达的欧洲人口之和如果转移相当于加拿大那么大国家的人口,完全转移这些人口也需半个多世纪,从现在算起到21世纪中叶。[不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

3、现代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也不一样

[板书]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21世纪中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具体地说是人均收入4000美元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代的目标,现在中等国家发达是这个水平,而发达国家远远超出这个水平,到21世纪中叶,这些国家肯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动态角度来看,要完成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些分析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是比较中肯的,应该看到,“至少“两字表示一百年只是一个下限,初级阶段可能更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

[板书]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表明: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指出了我国社会的性质.[板书]

标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2)、从量上看,我国社会主义还没有发展成熟。还处在不发达阶段,从而使这个阶段有着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特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板书]

(1)、从生产力状况看,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解放以来,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理应具有的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经济总量可观,但人均占有量极低。

第二、生产力发展多导次性,既有现代化工业,也有落后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落后工业,既有科技水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也有文盲半文盲占人口很大比重状况同时并存。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四、生产力落后决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比重,整个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化生产方式二元结构特征极为突出。

(2)、从生产关系状况看,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及多层次不平衡,决定了生产关系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也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从上层建筑状况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立,但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任务还很重,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所必需的经济文化条件还很充分,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4)、从意识形态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体规范,但是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严重的影响还严重存在着,经常侵蚀着党的干部队伍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并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板书]

1981.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概括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力,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商城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五、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板书]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首创。邓小平在谈到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特别强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视野,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有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这就是说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名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才能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2、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才能对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正确地认识。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理解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4、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菜呢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积极与巫傩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发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一切方针的根本依据。

第九讲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板)

一、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板书)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

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2、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A、工、人均占有量低.。除钨、稀土人均占有量较高,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均低于平均水平。

B、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服务业不发达。

C、人中基数大。

D、经济结构不太完善。

因此要实现工业化,会面临许多困难,选择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能否全面进步。

(3)意义:

第一、正确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的首要条件。

“亚洲四小龙”发展历史(略)

第二、是关系全局纲领。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整体性。方向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它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是制定和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以及立法的基本依据。能否选择切合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奋斗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

第三、是动员和指引人民群众奋进的目标和道路

经济社会发展战备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通过它可以动员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这一蓝图而努力奋斗。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特点

;(板书)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板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1C中叶。反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三步走”战略方针:(板书)

第一、我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反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第二、“三步走”战略步骤:

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钨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三步、下世纪用30-50年时间翻一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三步中最关键的是第三步目标不高,但做起来不容易。

发展战略的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和交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进行的科学总结。它必然成为我国今后制定现代化

建设战略蓝图的指导方针:

第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证明社会主度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与保证。

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但中心仍然是经济的发展。

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现代化不能争于求成。

在通往现代化的征途上存在着众多的困难,因为”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中太多。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反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

定得太短,欲速则不达。

第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积累。轻消费。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很清楚。那就是消灭贫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五、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三)、分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1、既体现了雄心斗志,又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

我们要用100多年的时间走资本主义几百年走过的路。(雄心壮志)。实事求是表现在:目标降低了。不再是建设强国。而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间延长了。至少延长了半个世纪。

2、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板书]

3、注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板书]

(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二、实现分三步走战略的重大意义。

[板书]

三、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3、必将大大加快世界文明的进程。

四、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板书)

我国的现代化实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以速度发展经济。因为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怎样尽快发展中国经济呢?邓小平认为:“要善于把握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要善于排除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把握时机使国民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抓住电动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比较就有问题”,“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另人就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要落在后面了。”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在机遇面前,各国和各地区都是平等的,谁抓住机遇谁就能走在别人前面,谁错失机遇谁就落后。历史证明了这一真理:一个是二战后在20年内经济快速增,就抓住了两个机遇;一个是二战后,日本防务由美国提供,军费直线下降,美国侵朝、侵越战争对日本54亿美元的“特需订货”,国际贸易体制自由化等有利时机,引进技术、扩大出口。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比较宽松的机会,大量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跨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我国在经济发展史上则有多次与机遇失之交臂的惨痛教训,13世纪宋元之际,由于持续的战乱,刚刚出土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蓝之中;17世纪明清之际,中国又由于战乱,错失了发展机遇,使中国在走向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竞争中,比西方国家落后了一大截。18世纪后期,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而英国则发生了工业大革命,当时的夜郎自大的清政府,闭关锁国。以不变应万变,把现代工业和国际贸易拒之门外,终于落在了世界各国的后面。19世纪中叶,以戊戌变法为标志的一批仁人志士,试图走富国强兵之路,但被慈禧太后疯狂镇压,没有出现类似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经济发展的格局,错失追赶西方列强的机遇。

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又葬送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变法图新。振兴

民族经济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下面临着一个百年机遇:

机遇之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持久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专心致志地发展本国经济。

机遇之二、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原来的美苏两极争霸世界的格局,中国也成为其中一极,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遇之三、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为我国扩大开放提供了更大空间。

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与资本,而且发达国家也展中国家的市场。

机遇之四、世界经济的中心正逐步向太平洋沿岸地区转移,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古代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时期,中国及其他文明古国处于了经济中心。在中世纪时以各航海技术为首的商业文明,扮成在地中海地区,在近代工业文明时代,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为中心。二战后,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金元帝国”的建立经济技术移向大西洋地区上世纪的60年代后,随“四小龙”的迅速增长,东盟各国的奋起直追,世界经济中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本世纪有经济学家称之为“亚洲太平洋世纪”。这里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而中国又正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地带,这一有利的战略位置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具有不要估量的战略意义。

机遇之五、新技术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机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实现技术创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初级化,就有可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机遇之六、良好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为我国今后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住机遇的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反中国的经济建设。

第二、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第三、必须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不要片面求稳。

第十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二)[板书]

一、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

[板书]

在探索具体实现

“分涉走”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时,邓小平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经济思想,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二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之间组合和构成情况

[或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在社会生产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分类:根据不同产业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来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的先后顺序来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板书]

(1)、农业和工业之间

(2)、农林牧副渔和轻重工业之间

(3)、煤电油和基他工业之间

(4)、“骨头”和

“肉”之间

[即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业建设等]

(5)、积累与消费之间

(6)、经济发展和教科文卫之间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与我国当时选择的粗放型、封闭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这一传统发展战略的约束下,我国又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依靠行政力量采用

“紧”的投资计划,集中短缺的资金源投入到优先发展的行业,其结果是资源严重短缺,投资效益很差,经济结构严重扭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3、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以下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板书]

(1)、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关键是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更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3)、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地区来发展另一部分地区。

(4)、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追求高积累、高增长。

(6)、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4、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则和方向

[板书]

强调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相互协调,一方面要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不能搞

“单打一”,另一方面,要有发展重点,农业与交通、教育与科学应是发展战略,因为过去这些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要使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合理化,就要重点发展这些行业。

怎样处理好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正确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邓小平指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以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调整总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轻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调整方向:

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就是说,第一产业要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隐步增加农业产量;第二要调整工业结构和提高工业素质;第三要大力兴起和发展流通与各种服务部门。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板书]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板书]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2)、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

(3)、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发展提供劳动力

(4)、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市场

(5)、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6)、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出口商品

农业在我国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多,而可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占有量很低,如果农业发展滞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就成问题,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

“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隐定不隐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隐定不隐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隐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农村不隐定,整下政治局势就不隐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目标和政策

[板书]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具体来说: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板书]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城经济。

(4)、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5)、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6)、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产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振兴支柱产业

[板书]

1、基础工业及措施

基础工业: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能源、钢铁、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

措施:(1)、集中必要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2)、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应当放大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以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尤其要重视老工业基地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

(3)、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原材料和运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支柱产业及措施

[板书]

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措施:大力推进其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支柱产业的发展,必然确定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十六大提出的在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板书]

(1)、新型工业路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板书]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作用和意义

[板书]

(1)、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

(2)、是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

(3)、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需要

(4)、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5)、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6)、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板书]

(1)、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建立开放型,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和相当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是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农村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2)、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3)、制订和完善有关第三产业,特别是有关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使第三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4)、以企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赋予第三产业自主经营权。

(5)、积极鼓励第一、第二产业的人员,资金和设备向第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就业人员和企事业及行政机关下岗人员从事第三产业,另一方面鼓励第三产业兼并应当关停并转的工业企业。

(6)、要特别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到小城镇兴办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市场和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7)、积极引用外资、技术和销售渠道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国内第三产业走出国门,发展对外贸易和服务业、旅游业,实行国际化经营。

第十一讲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三]

一、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板书]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板书]

1、意义:(1)、地区经济协议澳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是实现全国经济布局合理的途径。

(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条件。

2、作用:(1)、它有利于开通市场,货畅其流,打破封锁,实现贸易互补。

(2)、它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联合开发,协作配套,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产业。

(3)、它有利于集中中财力,无力,人力,连、合起来发展基础产业,共同打开水陆空出口通道,改善投资和市场的环境。

(4)、它有利于共同利用科技开发能力,联合技术开发和攻关,开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与低物耗的产业,实现智力与技术互补。

(5)、它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将强民族团结,安定边境。

(6)、它有利于组织跨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充分利用本地的出海出境口岸,共同走向国际市场,发展与走遍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睦邻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新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各地重复建设项目多,妨碍了生产的合理写作全国统一市场得形成,应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淮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板书]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引导地区经济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1、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板书]

要大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发展分工,是各地区各发展其长,发展自身的经济优势;各地区都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避免不合理的建设和重复引进;各地区要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的内在联系,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发展格局特设的地区经济;加强地区的合理分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设和区域协作的统一经济体系和统一市场;把经济的统一性和发挥地区经济的特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2、发展优势,分工合作

[板书]

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字眼地区和加工地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比买你去见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各地区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3、利益兼顾,共同富裕

[板书]

正确处理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地区经济联合的关进;把资金合资烟头相应倾斜与投资韩晶和经营环境好的地区和产业;国家要继续扶持“老、少、边、穷”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面貌和人民生活都有显著改善。

三、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板书]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这类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继续发展优势,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能演较为充裕的地方。这类地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政策个开放步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四节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板书]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条件。

3、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条件。

二、实心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板书]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板书]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资金短缺压力的需要。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需求结构变得需要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需要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需要

7、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板书]

(具体内容略)(由学生补充材料)

三、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板书]

1、方针:坚持速度与消息的统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

2、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建设效益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但方则发生不一致时,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四中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

3、意义:

坚持经济建设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逐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矛盾;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社会现有劳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建设效益可以节约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加快生产力发展速度。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板书]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板书]

(一)、1劳动力:是劳动则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形成的劳动能力

[板书]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

2、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经济建设要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3〉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相结合的科技体制。

(二)、经济建设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板书]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刚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内容略,实例从报纸上剪裁]

二、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2、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和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增加环保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江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板书]

1、我们必须坚持志愿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戏院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措施:一是合理开发资源,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是要依法管理和保护资源。

三是要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由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提出的,它包括:消除平昆和保持适度经济增长、控制人控增长和开发人力资源,适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建立公平的分配雁泽,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降低能原和原料的密集程度,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地区经济平衡等。

第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板书]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构成该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在社会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占有的比重及相互关系。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板书]

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4、以公在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多层次生产力水平]

(2)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板书]

这种所有制结构,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最实际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反映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板书]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建立最适合生产力状况,最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板书]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提出,形成与发展

[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针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由“必要补充”改为“基本方针”。由“基本方针”明确为“基本经济制度”,进而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是党中央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特别是在总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3、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目前我国经济总量(GDP)居世界第六,人均超过800美元,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GPI)仅居世界第141位,相当于美国的1/39,日本的1/36。总体来说,我国生产力水平公平还比较落后,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二十多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要求来衡量,仍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单一,国有经济战线过长,比重过高。在现有的608个工业门类中,国有企业涉及604个,其中大型国有企业涉及533类,占全部工业门类的87.7%。有限的国有资本几乎遍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在许多产业仍然“一统天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多种经济成分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4、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板书]

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建性作用。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人事,促进经济高速

发展。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其次,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已占企业总数的32.6%。它们的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二、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板书]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要从战略上调查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所为,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国防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要占去配地位,在重要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通过少量国有资本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所不为,是指国有资本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第三、要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板书]

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3,占公有制经济的1/2。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为1437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9.7%。其中,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291万人,乡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3086万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面宽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是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龙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富活力的一个新增长点,是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以乡镇企业为重点,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发展,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要针对产权界定难、贷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调查政策,深化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产权,建立出资人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实现集体经济新的飞跃。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板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板书]

一是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GDP的1/3;

二是拓宽了就业渠道。

到2001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就业人员已达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3%;其中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达671万人,私营个体单位从业人员达3658万人。

三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的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变化。

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38.5%;

四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

五是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集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做到:[板书]

一是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应支持和鼓励发展。

二是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岐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

个人资本投向“民航”,要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参股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企业集团公司,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支持和帮助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它们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在政治上要关心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应当一视同仁。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安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一共同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努力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完善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强化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创建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

[板书]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含义

[板书]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板书]

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特点

[板书]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称为国有经济。

特点:

第一、这不是覆盖全社会的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板书]

而是同集体所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一种全民所有制。

第二、全民所有制企业提供的积累基金属于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分配。

它提供的消费基金,特别是个人消费基金,则主要是在全所所有制企业,国家机关和国家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职工中进行分配;

第三、它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管理。

而国有企业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包括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

国有经济的作用:

[板书]

(1)、以国有经济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从总体上控制着生产和流通。

[板书]

拥有现代化的大中型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大型商业、通信业、银行、矿藏、水流以及属于国有的森林、土地、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2)、国有经济掌握着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代表了我国生产力的趋势和方向。

[板书]

它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提供各种先进的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3)、国有经济又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保障、3、集体经济的发展及作用:

[板书]

集体经济:

[板书]

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作用:

[板书]

(1)、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2)、它不仅向城市和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农副产品和原料,而且还为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轻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城镇集体经济已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工业、交通运输和商业等领域中占较大比重。对予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提供黄金积累、安排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以及巩固工农联盟,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等有极其重要意义。

(3)、沿海地区,集体经济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发展创汇农业和使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大循环,走向国际市场,对扩大和加深我国对外开放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

[板书]

一、个体经济:[板书]

1、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

经营的经济。

特点:它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不剥削他人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与自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在经营范围、规模、方式到原料来源、销售价格、收费标准等方面,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都要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它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是从属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

2、特点:规模小、操作方便、经营灵活。

[板书]

同分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但也可以同社会化大生产的某些环节相联系。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因而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那些以劳务活动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在那些群众需要而国家和集体又不能有效经营的行业中,个体经济有很大适应性,应该大力发展。即使将来社会化大生产水平有了相当的发展,个体经济仍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以弥补现代化大生产的某些需要。

3、作用:

(1)、它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和零星分散的生产资源,挖掘民间的特殊技艺,增加社会产品和出口产品,保存传统的手工艺和服务项目,增加外汇收入,满足人民各种需要。

(2)、它以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补充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不足,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方便人民生活。

(3)、个体商业从事的商品贩卖,促进了城乡和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交换,活跃,繁荣了市场。

(4)、它可以动员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广开艺业门路,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即节约了国家投资,又增加了财政收入,还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安定。

(5)、它还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人才,通过市场竞争,起到促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

要继续鼓励和引导个体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其合法利益,进行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二、私营经济

[板书]

1、私营经济

[板书]

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在私营经济中,私营生产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性经营。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系。

我国私营经济自1982年以来发展较快,有一批私营企业具备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私营企业经营范围也较广,主要经营建筑、加工制造、采矿、农副业、商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

[板书]

目前,我国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在原材料上,燃料的来源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的确定等方面,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它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对私营经继续鼓励和引导,要依法保护其合理的权利和权益,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3、出现的条件:

[板书]

我国私营经济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发展也不平衡,而且人口众多,不仅每年城镇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农业需要转向非农产业,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还不可能吸收这样庞大的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必须自谋出路,在公有制还不能有效地把一切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存在就有必然性。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外贸经济

[板书]

1、定义:

[板书]

外贸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成分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涉外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听外商投资部分。

(1)、外商独资企业

[板书]

是指外商经过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2)、中外合资企业

[板书]

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

(3)、中外合作企业

[板书]

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双方签订合同,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取回投资,并按照合同规定享有权力、履行义务、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企业归我方所有。

2、性质:

[板书]

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贸企业所吸收的外贸绝大部分属于是资本主义性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属于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的一种手段。这此企业在国家控制和调节下同社会主义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还包含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股份,它们中的相当部分是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双方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盈方。因此,这些企业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作用:(板书)

积极发展外资经济,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资金十分短缺,技术比较落后,生产经营管理不中,利用国外资本,可以弥补

我国建设资金之不足,建设者一些国民经济急需的项目;可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加快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啬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可以学习外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还可以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当然,吸收外资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外资经济中存在剥削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板书]

进入新世纪后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

1、继续调查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板书]

方针: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

(2)、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四大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持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是国民经济有所为和要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其他行业,特别是一般竞争性行为,由于国有经济不具备优势,要逐步退出和收编。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经重逐步降低

由目前的1/3多一点降到“十五”末占30%,这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所有制结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经重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目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一般占5%左右,发展中国家则占10%左右)。我国国有经济也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占20%以上。但是也不能比重过高,以免影响有效竞争的开展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积极地实行抓大放小方针

[板书]

国有经济主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干把个甚至几百个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能左右国民经济大局,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了国有经济实力继续向大型企业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显著增强。按照国家经贸委规划,“十五”期间,要努力发展30-50家大型企业集团,并紧紧围绕提高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相关的工作。

与引同时,对于数以千计的没有市场前景,没有资源或者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数以万计的一般中小企业,则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通过兼并、破产、资产重组(指大企业)等逐步退出市场,或者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转制(指中小企业),不要久施不决,变成沉重负担。为此要抓紧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债务清理,二是职工安置。相应地,一定要适当增加银行呆坏账准备金,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

[板书]

国有经济由于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使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要积极推进作为国有经济主干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1)、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采用能够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经营方式。[板书]

要改革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同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分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就是说,要积极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在股要市场募资是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自1991年~200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累计募资已达7726.84亿元。

存在的问题:国有股一股大现象比较普遍;一股独大问题也很突出(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占压倒大多数);我国相当多的以国有股东为大股东的公司是由其控股母公司资产剥离包装后上市的。有的母公司原来的优良资产转到上市公司后,剩下的非主业和不良资产留在母公司,这样的安排使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受没有竞争力的母公司所控制,董事会成员也主要由母公司任命。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就有可能把上市公司视为“提款机”,通过各种方式把上市公司资走掏走。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板书]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责共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据此,当前要注重维护股东包括中小股东的利益;要健全董事会制度,上市公司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要真正代表出资人利益,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强化外部监督,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效的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董事会和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处理好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的关系,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何等。

目前存在的问题: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不到位,不能很好代表出资人利益,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五、推行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板书]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垄断有三大类:

第一类叫自然垄断。它是以输送网络系统的存在为基础以及与此相应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所决定的。首先,输送网络(如电网,电话线,自来水煤气管道,铁路等)业务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相当部分是沉淀成本,如果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重复投资,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使每家的网络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必须足够大,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固定成本,进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范围经济则要求将密切相关的业务很好聚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因此与自由竞争能促进效率提高不同,网络性自然垄断行业由一家经营比多家厂商竞争更有效率,资源配置更为优化。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承认“适用除外”原则,把自然垄断部分排除在反对之列。

第二类叫行政垄断。政府职能部门要消费者按照它审定的价格购买它指定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包括政府不准某些商品自由经营,或者不准某些商品进入它所管辖的地区销售,或援矛本地企业一些业务垄断权等。业务主管部门限制或禁止行业公司之间开展价格竞争,也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叫经济垄断。企业凭借其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技术集中等经济优势,在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限制,排斥竞争的垄断,也称厂商垄断,包括企业之间搞限价、价格同盟(如行业自律价),企业之间及竞争企图垄断市场的购并等。

对以上三大类垄断,需作具体分析和对待。

首先,对行政垄断总的要加以反对和破除。

[板书]

例外的是,烟草还需国家专卖,垄断经营。不如对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食盐的供应,由国家定点生产。对于一般的行政垄断,包括地方封锁,部门市场分割,政府限制贸易等,都是坚决反对,因为这类垄断是会麻痹市场机制,损害效率的提高,还会带来收入分配不公。

其次,对经济性垄断,也要防止和的对,特别是对于各种形式的价格操纵和串谋、追求暴利的定价等,要予以揭露和制止。

[板书]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较低。据统计,1999年,我国销售额居于前十名的商业企业的年销售为1260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8%,而美国1998年销售额居于前十名的商业企业的年销售额为4013亿美元,占全国零售额的20%,这表明中国市场的集中度低。因此,经济性垄断问题还不十分突出。

比较复杂的是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引入市场机制的问题。

除上述几方面的工作以外,还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和现代化,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以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第十二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板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板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板书]

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一个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把按劳分配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认识并使其与公有制,计划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调控社会生活三者方面的运行。从1956年~1978年,我国基本上是否定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关系存在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进程,我们对以往的分配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一方面,由压抑消费政策转变为富民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完善社会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上,从过境只讲按劳分配到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政策,再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将其完善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依法保护佥收”,“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到十六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按劳分配的内容:(板书)

凡是有劳动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劳动产品经过社会扣除之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按照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仍然适用。(适用)

市场经济按劳分配是相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本性质和要求未变,但按劳分配适用的范围、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与马克思设想的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有着很大不同。按劳分配的寅,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要按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作用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首先,两个主体既企业与劳动者在流通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形成的劳动力以价格,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交换价格。其次,劳动者成为企业职工进生产过程。企业职工的最终所得不要看实际付出的劳动大小。

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既不能因为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否定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因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板书)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板书)

(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板书)

(二)、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出现的其它情况。

(板书)

1、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的本来含义是反对平均主义,可是运行的结果却是平均主义。

2、官本体制:官本体制本来与按劳分配毫无牵挂,但却偏偏结下了不解之缘。究其原因,就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标准不好计算,而官价却是容易把握的尺度。

3、脑体倒挂。简单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关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复杂。

4、在实践中演化为“按权分配”,对于公共福利而言,不是人人平等,不能体现按劳分配,而是为权所用。

以上诸种现象,在按劳分配的传统框架里根本无法解决,就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这是实践中的一个黑洞,我们只能采取对按要来分配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按要来分配可以消除平均主义,因为人们拥有的“要来”并不是平均的,要来分配也可以消除官本体制,因为官价从来都有不是生产要来;要来分配可以消除脑体倒挂,知识产权的收益就是劳动的升华。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板书]

1、在企业内部实行分配

2、通过货币关系实现

3、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板书]

1、什么是生产要素

[板书]

对于生产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哪些要素有权参与分配,形成了大致3种观点。

(1)、多数人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除了马克思的三要素外(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管理、技术也应纳入生产要素中。生产要素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具体来说,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等.(2)、生产力要素层次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称实体性因素层次,包括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是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二层次,又称附着性或渗透性因素层次,指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等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渗透在这些因素之中,通过改善实体因素的质来发挥作用的因素;第三层次,也称运行性因素层次,主要指生产管理它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生产结构安排,产品设计、规模选择、生产与销售决策等。

(3)、实物形态和流动形态构成的。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实物形态的要素,如劳动力、不多资本、地产等以外,更主要的是另一类以各种流动的形态出现的物质生产要素,如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前一类叫物化的生产要素,后一类叫流动的生产要素。只有物化的而没有流动的,就像只有物质而没有运动一样,真实的社会生产是不可想象的;只流动的而没有物化,就像运动没有物质一样,真实的社会生产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板书]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按其每个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

[板书]

(1)、市场一种观点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一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明显区别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所依存的最基本的前提是一切产品,特别是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每种生产要素都必须是商品,并以存在的这些要素所有权为前提,否则也就不存在相应的比较完善的市场和市场机制,生产要素作为商品的事实,要求它们的使用从所有权的角度,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生产要素这种参与分配经济行为的发生,就是取决于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资源的分配和配置要求收入分配必须与其相统一。

(2)、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收益或收益太低,生产要素就不会投入。生产的基本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只要通过市场投入生产和服务,就要得到相应的报酬,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技术、才能、商标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日浙重要,也要求按要素分配。

(3)、第三种观点认为,多数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快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步伐,实现共同富裕。

4、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如何结合[板书]

在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和结合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及其结构。结合将采取外部结合和内部结合两种形式。

(1)、外部结合,指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分别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中发生作用。即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而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内部结合:指在同一经济内部可以同时存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

具体说来有三种形式:

a、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就使得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混合所有经济内部共同发生作用,形成两者的内部结合。

b、在公有性质的股份制企业,由于将有一部分企业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这就产生了按股分红,它和按劳分配就在企业内部结合了。

c、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既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又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在前一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分配将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从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同一经济中实现内在的结合上。

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板书]

多数人认为具体实现形式是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利润的分配。

也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先按劳分配不行,而应该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因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财产所有者,因而应从两方面取得收益,如果光按劳分配,没有按资分配,那就只是劳动者,不是所有者;如果光按资分配,没有按劳分配,那就只是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

本章小结:本节主要讲解了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问题,其中重点讲解了按生产要素的分配问题,这是一新问题,提出一些争论点供同学们参考。

思考题:你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分配方式?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二]

[板书]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但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

[板书]

改革开放的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也迅速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贫富差距在拉大

[板书]

在收入结构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暴发户,确切地说是暴发群体。正常的收入差距是显形收入,而且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最富群体属于非正常的隐形收入,几乎没有过程,一夜惊变,诸如“炒批文”、“炒贷款”、“炒产权”、以及以权谋私,贫污受贿、走私贩私、侵吞公产。有人估计,当前我国已有300万户到400万户是富有阶层,其中百万元以上资产的约有100万户,千万元、亿万元富翁也不乏其人。其中一部分是依靠非法收入富起来的,这种非法收入不属于政策允许的收入倾斜之列,属于禁止和反对的范畴。与此反应,出现了一些待救济的“新贫困阶层”,其中包括下岗职工,在职失业人员,待业人员,部分吃财政的工薪族,流动人口等。

2、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板书]

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为2.73:1,1984年为1.71:1,1995年2.47:1,1998年2.54:1,1999年2.65:1,差距拉大,此外,由于城镇居民还享有国家和单位的公共福利,城乡收入差距事实上还要大得多。

3、区域和行业间也存在较大收入差距

[板书]

从区域差距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06:0.98:1,几乎不存在差距,2000年,人均GDP上海4200美元,而中西部还不到600美元,从行业差距来看,不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收入最高的是房地产、金融保险、科研技术三大行业。较低行业为农林牧渔,差距都在2倍以上。公司经理与亏损企业的职工之间,差距更大。

(二)、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

[板书]

1、按劳分配形成的差别

2、所有制分配方式不同形成的差距

3、市场经济产生的差别

4、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差别

详细参考教材

(三)、解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和建议

[板书]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的问题,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劳动者取得的报酬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拉钩,使劳动者投入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回报。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因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

[板书]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

(3)、加强职能培训、转复就业形式

(4)、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3、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板书]

道理很简单,财力、实力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基础,社会分配不公的形成,不少因素是来自地方财力,实力的过分悬殊。现在国家解决真正意义的转移支付的数额和力度实在是微乎其微。只有国家用财政手段合理地调节社会财力的分配,才能有效地缓解不断加剧的分配不公。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

[板书]

(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4)、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5)、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合理确立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一]

[板书]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板书]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板书]

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所以两者能够结合起来而不矛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结合,体现了人类社会自发组织、自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成熟的程度,属于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一,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国通过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并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2、搞市场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板书]

邓小平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是统得太死,限制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滞局面,市场经济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①供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这就使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商品交换则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从而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②价格,价格是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利益纽带,是价值的实现形式。价格是协调供求、引导资源流动和在不同生产部门和企业配置的指示器,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水平上达到平衡。③竞争,竞争是指买卖双方之间及买方之间、卖方之间围绕商品价格和质量进行的较量,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升降,价格的变化及过来调节供求。所以,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社会力量使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并在优胜劣汰中变成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竞争是市场活力的灵魂。市场机制就是在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中,发挥着节约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它使市场经济这种组织的开放运行系统,内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外者竞争的压力。形成特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凡是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地区。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信号瓜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板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

(1)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是就市场经济本身通行的共性东西而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形式、手段、方法等。都可以借鉴,拿来为我所用,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企业是市场法人主体;产品、服务、货币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均衡价格;通过灵敏的市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必须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计划调控来干预市场的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本质要求:产权明晰化、市场主体法人化、要素流动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关系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产权商品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体系完善化、交易过程规模化、市场管理法制化。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信息化、金融化、知识化、金球化四大特征。

(2)异:(板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不是有计划与无计划、计划性与盲目性、自觉性与自发性。有调控与无调控之间。而是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前者是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目标是共同富裕,后者是按资分配,导致两极分化。

二者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目的不同,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手中。为全体人民谋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为少数人或小集团谋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辅。共同富裕,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根本利益一致,靠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关系自我完善可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按资分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劳资对立,靠自身难以协调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板书)

(1)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2)在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具体地讲:

(1)在所有制结构业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上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多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注意消除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坚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电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决不能推崇市场的自发性,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继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形成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比较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正在形成的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们最重要的共同点,是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干预经济即宏观调控的职能依然存在,不可偏废。所不同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对微观经济活动施加影响,经济生活已不再是安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已不再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作为代表社会总体利益的经济行为主体,与企业、个人并列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三大经济行为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曾经与早期市场相伴随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大大减弱了,整个经济的计划性增强了。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就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早期的市场经济,而只能是现代市场经济。

思考题: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十五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板书]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板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所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整套企业制度,主要指现代公司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关系明晰。

(2)企业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选择管理者,资产受益和重大决策等三项权利,破产时承担有限责任。

(4)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5)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

(1)公司股东负有限责任。

(2)公司股东人数有限制,2-50人

(3)公司股东转让出资要严格限制,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中出资,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4)公司不得发行股票,公司就向股东签发了出资证明,不发行股票。

(5)是资合和人合的公司,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各股东基于信任而建立的,另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立又依赖于酱的组合,可风有限责任公司既是人的结合,也是资本结合,设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50人(2)股东出资额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A、生产经营50万。B、商品批发为50万。C、商业零售为主50万。D、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10成。(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和符合法律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指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日本的“株式会社”,西方的“公公司”或“开放式公司”。

特征:(1)公司全部资产划分为等额股份。

(2)公司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3)公司发行股票,经批准后不可以上市。

(4)股东人数没有上限。5人以上。

(5)典型的资合公司。

设立条件:(1)符合法定人数。5人以上。

(2)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

(3)股份发行符合法律规定、募集资金。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和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国有资产改革已到了大刀阔斧阶段:

国有资产必须有进有退,怎样退,今年重庆拿出其不意1000亿无,武汉拿出500亿无孔不入有资产反它卖掉,这说明什么?

资产本的价值不是它的中长面值,而是未来收益的一具手段企业未来收益越高,企业资本价值越高,反这越低。

德国政府花了望2000亿美元,反东德国有企业卖了出去,但是卖企业是资本重组,安置工人,清偿债务,清理污染,这样才有人所企业买过去。

腐败的根源在于公共权力的庞大。

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关于家族企业制度是最好的制度。

(阿姨,干妈,亲妈)产权开放,管理开放。

证券市场——买壳上市。

小狗经济——关于江浙经济模式。

晋商之信——关于信用

二、西方人和日本人的不解

随中国经济的崛起,年7%~8%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西方世界近年一开始大肆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或泡沫论。他们中很多人都以一种诧异的眼光看待中国。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奉行他们所不认可的社会制度的国度总会出现如此的经济奇迹。19世纪,美经济的发展对欧州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经济学家深信,成长的中国经济也将对21世纪的亚州经济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担心,在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面前,日本经济会显得软弱无力,这就好象让青年人和中年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孰优孰劣一看便知,日本人害怕,日本经济无力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

在日本人抱怨的时候,中国人已迅速完成了自行车和电视机产业的升级工作,现在中国能生产和日本同样科技含量,同样价值含量的产品,而长久以来,高科技产品一直是日本人的骄傲,机械产品、半导体芯片、机床、造船业,第三代,第四代的移动电话业等都颇具竞争力。中国人推崇的“日本制造”的年代已经走到尽头。

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以《不要约束的巨人》来比喻中国。“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不要约束的、不按固定规则行事的经济巨人,在世界贸易中可能会带来的冲击,使得西方分析家的大为震惊”。2002年6月,《洛杉机时报》美著名光学者保罗·肖尼迪的一篇文章,说全球化将使中国受益,反过来威胁到美国的地位。作者甚至担心美国会像当年的英国一样,重蹈衰败的悲剧。文上章读来颇有悲壮之意,作为世界超级霸主的英国,在21世纪或许就风光不再,根源就在于全球化,全球化使美国不断输出繁荣,但同时也在“养虎为患”,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之时,可能就是美国成为第二个英国之际。《纽约时报》2002年6月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成为美亚洲重要盟友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威胁,当然,他们也不忘提到,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动力。

三、可以看到的距离

2002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到1000美元,日本差不多是40倍,(39)。国民生产总值日本4万亿美元,中国则为9800亿美元。

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哪里

1、潜在加速度

(1)、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开放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将是中国经济看好的重要因素。人民币也将面临着国际上强烈要求升值的压力。

(2)、中国经济将仍加速发展,在内需、投资、外贸——被称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可以长期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个期限是15—30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司司长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预期,他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但在21世纪还赶不上美国。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上升,外商投资增加,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是现在的两倍多。

(4)、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可经拟的资源—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庞大的人口规模,在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巨大的需求潜力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差,都表明了巨大的潜力市场。

(5)中国经济还经历一次新的转型—从外贸拉动向内需推动的转型,这大约需要5—10年,内需的扩大和培育,加大了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西部大开发、重点企业改造、南水北调等建设。

(6)、以住房、汽车、通讯类产品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正逐步形成并已开始发挥作用

(7)、出口的增加

2、潜在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就是别国开发出来的产品,我们很快通过学习生产出来,不用付出在开发过程中所投入的研发资本,国家体制上来讲,发达国家通过付出很多代价,不断地尝试和总结得出的适合其本国发展经济的方式和体制,我们也可以模仿,中国要想赶超,必须利用好后发优势才能超越。

利用后发优势,日本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维持了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起快速增长了将近40年。中国从1978年起,由于差距大,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快速发展局面将维持30—50年。

3、潜力在功夫外—文化优势

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东西方精神价值和道德观念的比较中,西方人感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博爱”思想、“十庸”风度、“济世济民”的胸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注重气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等,对于克服西方工业化社会所产生的能源枯谒、生态失衡、道德沦丧、物欲

流等“现代社会病”有着奇特的疗效。如美学者卡思认为,中国文化中提倡个人与家庭、组织和社会的和谐,合作上,限制个人私利和过多的性欲望,努力培养人的节制、牺牲、忠诚、责任、义务等,这种文化精神远比西方文化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因为中国文化自身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而不像西方国家那种刻板的教条式文化。工业社会其实就是一个机械社会,它有严格的规则,而且非常专业化。1989的《温哥华宣言》提出:为了改善21世纪科学、文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要机械规律约束,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如何展示这种形象呢?人们仍然求助于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求助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宇宙观。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

和追求的是人自身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因为我们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先进性,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支撑力量。

4、2002年中国经济的几大亮点:

(1)、GDP半持续增长

(2)、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

9%—10%

(3)、贸易顺差减少

(4)、物价水平保持在低位

(5)、制造业高速增长

五、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业,证券市场,失业问题,财政问题,农业问题。

1、金融业;反思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1)不良资产比例较高。2001年占据25。4%(2)银行利润少,有的还存在亏损。(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薄弱,产生的案件比较多。如内部的贪污,腐败,卷款潜逃等时有发生,损失较大。基主要原因就是改革不到位。方法是加快股份股份制改造,并做到最终上市。关注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小银行)

2、证券市场(股票市场)

目前中国公司治理存在六大弊端。(1)股权结构不合理。

(2)“授权投资人”制度。(3)“多收法人制”(4)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5)董事会与执行层之间关系不顺。(6)公司执行机构有弊端。

3、再就业问题:

中国正面临一声“就业战争”,成为中国在新世纪10年中最为严重的发展挑战。

4、财政赤字。

2002年将达3098亿,规模不小。今后投资方向:国企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支出。

5、农村是中国内需的最大的潜在市场,也是最令人头疼的市场:因此在加入问题乘WTO后,中国农村要在外国农产品的冲击下实现第二次飞跃是摆在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面啬农民收则是重中之重。

通过国家投资扶持农业发展,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农村失业,拉动国内需求等。

国际货币基本金组织以为,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关键有二:一是取决于还在进行的结构改革,以及能否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二是农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改革能否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

第十六讲:追求卓越生活:打造未来经济生活的新空间

一、财富就是力量

[板书]

1、财富是什么?

[板书]

据中华汉语词典解释,财富就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如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1)、中国古代对财富的见解

[板书]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形态,再者,统治阶级由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推行重农抑高政策,形成了中国长期的自然经济形态,在这一状态下,肯定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同时主张“君与生财,取之有道”。

儒家认为人们可以并且应当追求财富,农民生产粮食是创造物质财富,士君子求官治国也是创造财富,军人保卫边疆同样是创造财富。对财富的追求并无等级限制。但是,士大夫以上的统治阶层,绝不能以追求个人物质财富为首要目标,所以“

人类的财富需要全社会一致努力协调行动才能创造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实民为本,国家的国家的富裕必须建立在民从富裕的基础上,民富国强,因此,历代明君都把富民作为首要任务,如唐太宗、雍正。

中国传统文化都主张利人利己、共同富裕,在财富问题上要处理好得志、贫穷和腾达的关系,“古之人得志洋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善天下。”

在“利”与“义”的关系上,反对“见利忘义”,“不以其道得之”,主张“见利思义”,“穷不失义”,“富不忘义”,儒家虽然鼓励人们追求财富,但是获利应当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规则,而不应惟利是图,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孔子提出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2)、司马迁对财富的理解

[板书]

司马迁对财富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次突破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强调农工商虞四业为重,司马迁肯定了商人的历史作用,鼓励发财致富,司马迁引用老子小国富民的主张作为批判的靶子,指出在文明社会中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富是历史的趋势,认为农工商虞四业缺一不可,他引用《周书》的话:“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

少。”

司马迁认为逐利求实是所有人的共性,并不是什么邪恶,“天下,皆为利来;天下,皆为利往。”统治阶级应该放手商人活动,听凭人们追逐财富,发展生产,国家就可以得到用不完的财富。

统治统治阶级为统治需要,历来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追求财富

[板书]

改革开放后,原来倡导的那种抽象的集体主义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追求财富的本性被彻底释放,对于财富的向往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而不可收拾。国家承认人们对财富追求的合理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闻媒体也对多时的“万元户”大加吹捧和报道。国家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神州大地一股全民参与、铺天盖地、势头汹汹地追求财富的狂潮,“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

随着改革大潮的冲击,人们想尽办法创造财富,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人民富了,国家也强大起来。

3、财富观念的激变

[板书]

创造拥有财富,是每个现代人的梦想,观念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圣经》中有一则十分耐人寻味的故事,也许可以被视为靠社会致富的最早记载:

一位财主为测试仆人运用钱财的能力,就给他们每人一笔钱财,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约定一年后大家再聚首,看谁在处理钱财方面精明过人,一年过后,三个仆人兴高采烈地回来了,第一个仆人把钱进行投资;第二个仆人用钱制造商品,两个仆人不但保本而且赢利,都使财富增加了一倍。第三个仆人自以为是,把钱埋在地下,以为这样万无一失,结果他带回的只是原来的财富,资产并未增长一分一毫,这个仆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训斥。

21世纪我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财富观念?

(1)、传统文化对此的影响

a、文化传统因素阻碍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性发挥、推崇”安贫东道”

b、大部分人的先积累后消费的守财模式应加以改变,投资理财应被重视,勤劳、节约的美德是应当提倡,但又靠勤劳和节俭也难以致富,需要观念的更新

(2)、a、社会的整体富裕才能使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关注贫困群体,除加大力度,给予物质支持外,还要进行观念扶贫和智力扶贫。

(3)、世界已进入21世纪,财富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富不再以占有土地、矿产、工厂、劳力等有形资产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拥有信息、知识、智慧、比特等无形资源的多少来衡量了,“在信息时代,世界500强与普通人站在同一起跑上。”你相信了这一点,明天的亿万富翁或许就是你!在新世纪的信息时代,我们得到知识、友爱、财富、乐趣……

(农村义务教育谁买单?10.54元能做什么?最新的中国教育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这是农村中学生一年的“人头费”,也就能买几盒粉笔文具。我国小学生用经费最高省市和最低省市相差50倍,初中的是92倍)

因此,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命运,说穿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但这种动力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正确方向”上的努力,你要么是金钱的主人,要么是金钱的奴隶。

例:洛阳大中原流通总裁郭兰芳:

“个人享用的财富总是有限的”

(芳达超市)

13亿元资产的总经理下属8个子公司:“企业干到这份上,一种无形而巨大的责任促使你不能停下脚步,因为资本的属性就是要不断增殖,不断增殖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惠及更多人群的过程。财富对个体而言是有限的,对整体而言是无限的。说白了,一个人享用的社会财富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企业运转的过程其实也是社会财富如何配置的过程,如果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财富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点看,财富归谁所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归谁所用。当然在原始积累阶段,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道德层面的问题,这就为资本拥有者在人格塑造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的看法是,你不可能成为圣人,但你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诚信即财富”

二、知识和技术,未来社会新价值杠杆

[板书]

无论哪种技术,最后归结点都是人,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主任德尔图佐斯认为,人类最初的三次社会经济革命都是以事物为基础的:犁的发明引起了农业革命,发动机的出现导致了工业革命,计算机的诞生引发了信息革命。人类将会面临第四次革命,这次革命将是以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人为目标的。

(1)、21世纪,你必须每天接受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变化,它们的源兴都是技术,人作为世界的主宰,从出生成长到生存,从外到内都将被技术化,思维也将被技术化,原有的思维逐渐被淘汰,而代之以技术化的法则:你反对克隆人吗?你同意男人负责生孩子吗?你喜欢同时拥有两种性别吗?人的价值体系将更趋于技术化。

(2)、21世纪人类繁衍更加具有技术性

(3)、未来人们可以提早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再受意志和疾病的摆布,人类可以健康地活到100岁,就像现在的40岁一样健壮,人造的器官将越来越多。

(4)、人类的生存具有技术性,一个面对一堆机器不知该按下哪个按钮的人将被迫退出生存竞争,电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使人类向着一体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在未来,技术是人脑的延伸,(5)、在未来社会中知识和技术是价值杠杆。技术化的人必须具有掌握大量能力,真正造就未来经济的不再是那些掌握金钱力量的资本家,而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知本家”,越来越多的加入社会经济活动的人不再是简单的生理意义上的劳动要素,胜负的关键是

“人力资本”的占有与开发程度,未来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推动因素的经济

2、数字化分水岭

[板书]

未来社会中,能否掌握新技术成为未来决定致富的关键。无法接触到互联网等技术,就很难获得像样的职业,这就是所谓

“数字化分水岭”,一方面未来社会中财富增长最快的人群是那些从事计算机,网络、通讯、生物、材料等新技术产业经营、开发的人,而那些没有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人自然无法享受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腾飞的成果。另一方面,低收入的人群无力购买最先进的电脑,接触信息和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也远远不如高收入的人群,因而获得的信息量小而且落后,从而无法更新知识结构,形成恶性循环。那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群将获益于新经济,而大量教育程度低或知识结构老化的人群将在未来社会经济的赛跑中落后。

未来社会中,特别需要两类人才来推动科学和经济相结合,一是有市场头脑的技术带头人,二是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专家,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主要有:

(1)、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人才。这是21世纪领头技术,高科技提供的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多,相应地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多。

(2)、生态环境人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板书]

(3)、绿色食品人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愈加重视,对从事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

(4)、复合型人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经济与技术的交叉,生产与营销的融合,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未来技术化的社会,将对我们的式作方式产生深刻影响,21世纪,人们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是建立在人类知识和智慧基础上的新创意,这就决定了工人将是懂技术的人,即技术化的人,因特网的普及,人们在家中办公已成可能,“秀才”不出六,不仅便知天下事,而且能办天下事,21世纪,家中办公将是人们主要的办公方式。

技术化的社会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联合国世界机器人市场报告预计,在未来的10—15年内,“家用服务型”机器人会像今天的电脑、移动电话和因特网一样逐渐在家庭普及,将来具备了传感和信息处理系统的机器人可以料理各种家务。到2012年,机器人将达到老鼠的智力水平;2030年机器人将达到猴子的智力水平;2050年,机器人将会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网络生活,你无法逃避的主流生活

[板书]

1、网络化生存

(略)

[板书]

信息革命发展于近20年,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有人说:农业社会的基础是农民,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工人,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网民,在以网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显著变化。

在人们天天谈论的“世界500强”话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促使工业的隐退与新产业的崛起,原有诸多

“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的隐退和财富新贵们的粉墨登场,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与认识已无法再用传统的那一套,在全球富豪中,前5名有4名是从事工厂生产的,前20名中,从事工厂的8名,但他们的财产总和都与从事传统产业的另12人相当。

2、信息化前景

[板书]

总的来说,未来社会会具有12个特点

(1)、信息、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生产者成为知识性生产者

(2)、生产向着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生产与用户相结合,实现敏捷生产与智能生产.如果外出现的无人工厂.实现了全部的网络化操作.(3)、企业组织结构呈现网络与灵活化的特点,所以,信息和知识生产型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4)、企业过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知识与柔性管理.(5)、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可视化,灵性化发展.(6)、产品成线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和生产周期短的特色.(7)、社会分配按贡献和知识结构分配.(8)、市场呈现全球化,网络化,无国界化与变化快的特点.(9)、生产结构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主,物质生产和服务为辅.(10)、在就业方面从事信息,致使生产的劳动者就业率高,体力劳动者的失业提高.(11)、企业文化是创新,合作与学习.(12)、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知识和信息,是现代化的人力资本.这就是未来的生活,由网络的新生活.第十五讲: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板书]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应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包含了以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为目标,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通过深化修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等内容.一.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板书]

1.资源配置:指社会中可以被人们掌握.利用的各种资源,通过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之间有效,合理的组合,已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资源,特指资本,土地,技术,劳动,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大概念上也可包括矿藏,水等自然资源.资源配置问题,根据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因为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要求人们把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2.合理的配置资源要回答三个问题.[板书]

(1)生产什么?对稀缺资源来说,多生产某一种产品就以为至少生产另一种产品.(2)怎样组织生产?安排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生产规模,选择生产技术等.(3)怎样分配收入?即拿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有两种足药方是:一是通过计划手段.一是通过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二.现代市场体系的构成与特征.[板书]

1.市场体系:是指各类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主要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1)商品市场:主要有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以及目前所扩及的服务市场.(2)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A、金融市场.B、产权市场.C、劳动力市场.D、土地市场.E、技术市场.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通过价格来引导和调节资源流动.2.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

[板书]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1)统一是指市场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统一的.统一的市场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商品,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同一还意味着市场按照统一的规则,制度进行组织和运作.政府或监管部门利用市场调节工具和监管手段,克服不同部门,区域扩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利益不一致给商品流通和资源流动造成的障碍.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协调起来.(2).开放: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只有流动.(3).竞争: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进行.消除壁垒.垄断和岐视.帮助市场资本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根据合理的价格信号来获取资源或作出投资决策.(4).有序:有一定的规则来维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公平的竞争和资源的合理流动.这种规则及包括法律.法规.也包括正是.非正式的行业规范.国际惯例和商业信用等.三.加大发展的要素市场的力度.[板书]

1.注意把握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关系.[板书]

二者相互依存:

(1).商品市场是要素市场发胀的基础.[板书]

商品市场的价格信号引导着要素市场的配置.(2).要素市场通过生产要素的再配置影响商品的生产数量.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如果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存在障碍.包括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要素流动缺乏灵性等.则要素市场优化配置的功能不健全,商品的生产数量难以根据价格信号灵活调整.商品市场供求不能及时到达平衡.进而影响经济增长.2.推进资本市场的整个开放和稳定发展。

[板书]

在我国目前阶段.从各类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看.自办在大多数生产领域仍是最稀缺的资源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在本阶段。对新技术的需求相对来说也不搞.因为资本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资本试产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偏低.资本市场存在结构单一.层次少.投资品种不足等问题.资本市场产品也应丰实和多样化.既有要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和投资工业.资本市场种产品的大分类有股票,债卷和衍生金融产品.3.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板书]

劳动力市场不一定要有固定的市场场所.各种招聘广告.求职信息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而聘用.解聘.跳槽都是劳动力流动的具体表现.我国的土地市场以公有制为主体.只有交易使用权,不让渡所有权.4.确立生产要算起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板书]

<略>

5.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板书]

改变行政性障碍和公共服务不是而形成的障碍.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板书]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规模的集中物流业,网络化,封锁华等]

2.培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3.加强信用建设.4.强化法治,从严监管.五.加强和文山宏观经济调控:

[板书]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

宏观调控指正府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为.(1).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但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自动保证宏观经济若干总量的平衡.政府通过计划,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经济平衡,稳定增长.(2).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在某些特殊环节,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正常起到自动调节供求平衡并生成正确价格的作用,经济学家将这些缺陷称为“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公公的“和“私人的“两部分.港口.公路.公用设施属于“公共物品“.通过要依靠政府提供,价格机制厂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第二.个别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不通过价格或供求关系而影响他人的经济利益.如电视教学,环境的污染等.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对其进行调解.第三.经济中存在自然垄断缓解.第四.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是资本下降,在规模经济十分突出的行业,自由竞争并由市场寻求供求平衡的规律变得不适用.2.宏观调控的目标:

[板书]

(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名收入平衡.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板书]

(1).计划手段.(2).财政政策.[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

复习旧课:上章我们主要介绍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些内容.现代市场经济既是统一的,竞争的,也是开放的市场经济.进行新课:

第十七讲.我国的对外开放

[板书]

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板书]

“开放的世界“的基础是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在当代世界,经济技术化的潮流更加迅猛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技术群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蓬勃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上各种资源的流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不断扩大,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各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各国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第一.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板书]

由于生产社会化,工业机器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新型产业部门出现,分工愈益精细,使产品专业化向零部件专业化发展.很多产品需要许多国家的企业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如日本的爱华电器,就是由组装而成.由于各国在新技术革命中各有优势和劣势,积极地参与国际化分工与协作,可以扬长避短,节约本国社会劳动从而获得比较利益.第二.市场的国际化.[板书]

由于社会化生产效率高,规模大,社会产品急剧增加,国内市场已无法容纳;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品种剧增,单靠本国不能满足需要.必然要求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加上当今国际经济手段的日臻完善,通信卫星,电脑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现代化,极大的促进了国际间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a.产品数量越来越多.b.生产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c.通信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

第三.资本的国际化.[板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资本流动发展迅速.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a).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巨额投资.(b)另一方面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c).再加上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发展.使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资本流动在国际间迅速发展起来.国际间的投资合作和资本融通、资本运动进一步国际化.第四.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板书]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a.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经济竞争,实质上已成科技的竞争.b.科技的无国界性.无阶级性,也使任何一个大国想独揽新技术成为不可能.c.新技术涉及范围广,科技开发投入多,风险大.个别国家科技开发与科技投入的力量是有限的,决定了要想最大限度的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就必须走科技开发和应用国际化的道路,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推动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板书]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和广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板书]

(1).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开放的经济.[板书]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很多规则是世界通用的,在封闭的条件下,不可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只有参与国际交换,才能分享国际专业化协作带来的好处。

(2).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是多方面的,我国很难拥有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板书]

(3).我国由于占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某些特有的生产要素。现在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又难以将这些要素全部吸收,只有通过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才能使自己的资源要素获得最佳配置与最佳利用.(4).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最大限度的利用国际化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有利条件.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板书]

从历史上看,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结果。

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经济的崛起.第三.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大量外资.[板书]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资金又严重短缺:如技术的改造.设备的更新,结构的调整,农业,交通通讯能源教育等.单靠我国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第四.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板书]

(1).我国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验,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2).对外开放还可以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五.社会主义只有在对外开放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板书]

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也如此.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以后,出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视之为洪水猛兽,持反对和仇视的态度,企图把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多年来。他们或是用封锁、或是用制裁、甚至干涉、侵略的办法,力图消灭社会主义,至少要把它封闭起来,遏制它的发展。我国50年代便是在如此环境中生存。60年代虽有所缓和。但我国正处于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年代,错失了机会。

历史的经验证明,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不能离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从纵向来说,必须继承千百年来,包括资本主义时代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从横向来说,必须大胆吸收不同国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文明创造。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板书]

1.对外贸易。

2.引进技术。

3.利用外贸。

4.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5.创办经特区。

四.对外开放的新部署。

[板书]

1.扩大外贸进出口,优化进出口结构,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

2.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板书]

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建设以及企业的新技改项目。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3.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板书]

4.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板书]

真正的对外开放应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我国的开放进程,是从“引进来”起步的。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沿海城市的开放等。目前,我国的“走出去”战略也已基本具备条件。

(1)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有限,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在继续大力“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大胆地“走出去”稍稍弥补我国国内市场和资源的不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

(2)“走出去”的领域是广泛的,包括产品,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都要积极走出去,而企业走出去是关键。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中,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会有小到大,逐步成长为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

五。正确认识和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板书]

1.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板书]

(1)要把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2)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要坚持正确的方针.2.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板书]

(1)我国经济的发展,既不能掠夺别国,也不能依靠别国的援助.只能主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奋斗,艰苦创业。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开放也使世界上任何大变动都会传递给我国,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能使我国站稳脚跟.(3)世界上还存在某些敌对势力,不愿意中国迅速发展和强大起来。他们总是利用种种借口企图卡我们的脖子。从西方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是不容易的。

只有坚持独立自,自力更生的方针,才能增强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实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限制和制裁,才能真正地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而不受制于人.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关系.[板书]

一些西方国家以为自己的经济利益遍及全世界,因而维护这些经济利益就成为其经济安全首要的考虑,为此他们不惜威胁和损害别国的经济利益乃至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落后是经济最大的不安全,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保障经济安全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1)在开放中谋求安全.[板书]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改革中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安。

一是农业方面:

a.农产品价格将受到冲击.b.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c.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因世贸组织注重市场规则,弱化政府配额和垄断管理.二是信息技术和电信服务业方面:

[板书]

a.经营.管理水平低.b.技术竞争中中国处于受制境地.c.一些涉及国家经济,政治,国际等安全的信息,须加以保密.d.国有电信服务企业还要承担一部分效益不高的普通服务业务.三是金融、保险和商业方面:

[板书]

a..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良债权等.b.保险业:人员素质,服务品种少,成本高等.c.商业:国外零售业以其大型化、代理店、连锁店、专业规模经营、网上批法定货销售等方式.对我国目前的小型店居多,专业和规模经营不发达,网上销售不普遍等形成竞争和冲击.四是工业方面:

[板书]

中国的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行业,既是目前中国的工业优势所在,又是中国竭力扶持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产业.如纺织、钢铁、石油石化、机械、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书产业等。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当其冲的行业,主要是技术水平低,冗员较多,生产率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体改还没有到位等。因此要采取积极进取措施,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和产业的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企业和产业所可能造成的巨大压力,大刀阔斧地推进国企改革,最大可能地激发更多企业和产业自我调整和反应,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逼迫“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4.坚持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板书]

(1).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保障着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保障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3)党的基本路线能够保障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复习旧课:上一章我们介绍了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形式.政策及当前任务.加上前两章我们介绍的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们主要学习在经济方面.本章我们着重从政这方面来了解我国当前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新课:

第十八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

[板书]

一.所谓民主:

[板书]

1.民主:指人民在政治上享有的自由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等的权利。民主是有阶级性的。

2“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人民的权利“或“多数人的统治“.到了近代“民主“一词被赋予了“民主原则“、“民主精神“等多种涵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3.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只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是一定阶级统治的国家形式。这样民主便有了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统治地位,享有民主。这是民主的本质,属于国体。其二.如何实行民主,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这是民主的实现形式,属于政体。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板书]

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企事业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因此,社会主义民主也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成为现实,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观察当代中国的政治,首先要认清这个大前提,忽略了这一点,就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识中国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充分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特点进一步发挥出来。

江泽民在接受美<<纽约时报>>董事长兼发行人苏兹伯格、执行总编等一行来访时的谈话。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板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和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即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也表现在政治上,即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如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2.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板书]

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同样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可分。政治民主化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现代化不限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方面,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规定,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主是这个三位一体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3.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板书]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有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项伟大的艰巨的任务,必须积极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言简意赅地说:“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艰巨复杂,只有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才能保证党和国家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民主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三.按照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板书]

民主的具体模式、发展过程和完备程度,总是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及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民主不能只有一种固定模式.也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必须切合本国实际。当代的中国民主制度萌发于党领导人民建设根据地政权的年代,建国后又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考验,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既要坚持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又要不断完善这些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决不能丢掉这些特点和优势。

2.既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

[板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还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析研究别国的经验,吸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不仅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的有益经验,我们都应该借鉴。

借鉴缺不能照搬照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邓小平指出:“西方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等,“我国借鉴各国经验,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主发展形式和道路。

3.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板书]

见教材“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近性和长期性“

四.尊重和保障人权.[板书]

人权,泛指一定社会人们按照人的本质和尊严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他既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同民主一样,是历史的具体的,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权。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人权。

1.社会主义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板书]

邓小平指出:“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所谓的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资产阶级宣称人权是普遍的,超阶级的,极力掩盖人权的阶级性质和具体内容。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所享受到的权利是有限的。

2.社会主义的人权是全面的人权.[板书]

它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且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而且包括集体人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是基本的国情。因此生存权,发展权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人权的首要问题和头等大事。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为人权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维护和促进人权,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别国干涉内政.[板书]

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虽然人权问题具有国际性的一面,但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实现人权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要由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各项具体的权利主要靠各国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来实现,而且还因为各个国家所承担的大量国际义务,最终也要由各国自己去努力实施。人权就其核心和本质来说,是一个法律的概念,人权最终只能通过对国际公约的遵守,特别是各国国内立法,司法及行政措施来实现。由于各国法律建立在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因而世界上不可能也并存在一个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人权模式。当今各国关于公民权利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即使对某些最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一些国家也有所保留。各国法律条款与国际人权文件的条款还有许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之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开展积极对话,不能把自己的人权观和人权模式置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对别国横加干涉,否则只能导致国际关系紧张,而丝毫不利于解决人权问题.五.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板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党章也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的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板书]

党的十三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所谓文明,在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和复杂。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以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从原始社会解体到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前,都一直存在着阶级压迫和剥削,文明的发展也走着曲折起伏的道路,依然充满着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倒退的斗争。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整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及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及精神文明。在社会生活中,这三个方面存在交织,渗透和转化的情形。社会在发展,各种文明也在不断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人们在衡量社会进步的水平时,常常把这三个方面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一种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支持。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和特点。

[板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2〉.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显著特点。

复习旧课:上节课主要介绍什么是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以及人权问题的几个方面内容。本节课我们介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进行新课:

第十九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

[板书]

一.政体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1.政体改革的提出:[板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政体改革问题。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作了系统分析,把政体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了全党面前。此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再次深入地提出了政体改革。

2.政体改革的必要性。

(1)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2)是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要求.(3)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和稳定发展的需要。[党内不和谐因素]

(4)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推进政体改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5)继续推进整体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3.推进整体改革必须做到“三个有利于“

推进政体改革在有利于争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板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努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板书]

政体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然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生产力是最终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打开了广阔的道路。

(3)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板书]

(4)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板书]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5)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板书]

4.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板书]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板书]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严格实施。[板书]

(1)切实转变观念。[板书]

目前,妨害严格执法的认识问题主要是:a,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b,有些同志对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一根本性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清楚,c,有些同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2)切实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国家大法与部门法,地方法规之间的关系。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要求学历达到本科。

3.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

[板书]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内涵是: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物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3)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4.依法治国的意义: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新使命,加入WTO政府应该做什么?[板书]

1.变“无限”为“有限”。改变政府角色定位。[板书]

(1)政府不能越位。

加入WTO后。政府不能在当“运动员”,要当好“裁判员”和“服务员“,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既不能越位也不能失职。

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其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政治契约的基础上。结成契约的形式就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地选举。因而,政府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在现代,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宣称民选政府,代表人民。政府作为社会共同利益的组织,是为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共秩序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因而政府的根本职能就是服务职能。

2.有限政府的使命:[板书]

(1).政府与企业。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上,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2).政府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上,体现为政府是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接受人民监督。

(3).权力与法律关系上,体现为权力由法律界定。权力运行受法律规范与制约。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

(4).权利与外部环境关系上,体现为政府决策,行政行为受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和监督。

(5).政府的主要使命是:

a.宏观经济决策能力。

b.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纠纷能力

c.市场监督能力。

d.社会整合能力。

3.建立规范和看得清的政府。[板书]

(1).建立符合WTO规范的法律体系。

(2).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3).完善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制度。

a.取消不适当的行政终局裁决制度。[板书]

根据WTO规则要求和精神,各成员方在国际贸易方面应当取消不适当的行政终局裁决制度。给有关当事人提供行政救济的机会,特制是在知识产权领域WTO,不承认行政终局裁决制度。

从国际惯例来看,不能拥有终局裁决权的事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可能审查,二是没有必要审查。三是高度技术性具有。

b.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板书]

c.完善司法审查的依据和标准。

4.建设一支公务员“铁军”。[板书]

(1).加强公务员培训,——懂WTO中规则和原则知识。

(2).政府机构要精干,不能人浮与事。(大力推选竞争上岗,推行政务公开)(落实责任制,规范聘任制)

(3).在人员精干的基础上,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加收入,增大对渎职、腐败的惩治成本和风险)

(4)在人员精干,收入增加的同时,显著改进政府的办事制度,逐步使政府机构成为全部社会组织中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之一。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稳定的公务员队伍。

复习旧课:前面我们以简单介绍过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有关经济问题,政治体制改革及相关政体改革的问题,本书可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当前国际与政治格局的几个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十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板书]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板书]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板书]

战前,欧洲国家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殖民统治和海外贸易为手段,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19世纪后,美,日的发展使欧洲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但直到大战爆发前,其经济中心地位仍未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后,德,意,日,几乎成了废墟,法,英遍体鳞伤,唯独美国迅速膨胀起来,军火生产和过剩农产品的广开销路,使美国工业提升了1.2倍,资本输出,商品输出迅速增加,到1945年,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一枝独秀的压倒性优势,为美提供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基础,使美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经济体系。①.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一是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二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这意味着美元的国际储备职能与支付手段职能的被确认而成为世界货币。②.在国际贸易领域,美积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1947年筹组了一个多边的“关税及贸易总协”,主张大幅度地消减关税及其它贸易障碍,取消贸易歧视政策,目的是大量地输出美国商品,趁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之际抢占国际市场。“关税总协定”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③.对欧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扶植政策,“马歇尔计划“止1952年6月,向西欧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贷款约1/10,其余为赠与。对日也提供了大量援助,迫使日本对美在经济上开放,为美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④.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采取新殖民主义手法,试图通过对其经济政治渗透,抑制共产主义,扩展美国势力,美定了战后美国处理同民族独立国家的基调,⑤.对社会主义国家,则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互会”与资本主义的“巴统会”壁垒森严。

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各国都迎来了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期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增长速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速度差距,世界多极化开始酝酿了。

第二阶段: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板书]

进入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开始了一个低速发展和激烈动荡的新阶段,造成的原因主要有:①.美国金融体系70年代初,受到巨大冲击。因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多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爆发一系列的美元危机,1971.1973年尼克松两次宣布美元贬值,使美元对其他货币国定汇率制开始转变为浮动汇率制,新的体系尚未建立来代替旧体系时,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②.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争斗引发了石油危机,阿拉伯世界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以色列及支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减少石油生产,实行禁运,而且大幅提价,由原来的每桶3.01美元上涨11.65美元,使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巨大冲击,也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③.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73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上述原因,伴随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主要是美,西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战后美国的衰落也有军费开支太大的原因,因向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同时也为他们撑起巨大的军事保护伞,军费开支过大延缓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很大,相继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债务负担加重等,但也有新兴力量的出现。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停止或下滑,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开始暴露。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世界三大区域化组织加快发展

[板书]

80年代,各国都寻求发展之路,调整与改革经济及其体制,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1)欧洲联盟(EU)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他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板书]

1985年,欧共体提出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计划。1993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商品,劳务,人员,资本的四大自由流通,1996提出欧元----货币体系,15个成员国除英国,丹麦,瑞典,希腊以外11个国家都淤1999年元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

[板书]

1992年签署协议,1994

.1.1正式生效,三国约定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关税及投资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和更高等级的知识产权。美此举的最终目的是想把北南美洲连在一起,建立一个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仅是第一步。

(3)亚太经合组织:

[板书]

1989年经澳大利亚提议,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6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APEC)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晤。它不同于欧盟那样的有排他性的体制完备的经济集团,而是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协商功能的“大家起”一类的机构。1994年确立了在其成员中分两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即发达国家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前实现既定目标。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板书]

1.当今世界范围的联系和竞争。是在两种制度。多种类型的国家之间展开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

类型:发达国家。美,加,日,奥,新西兰。

发展中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四小龙及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最不发达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及地区和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转型国家经济:前苏联,东欧,当今的新兴力量。

2.在非国家的世界经济主体中,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十分引人注目。

[板书]

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体的主体。

强强联合是当今跨国公司的趋向。

3.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纽带。

[板书]

世贸组织(关贸总协定)的互惠性,透明性,非歧视性为三大原则。世贸组织通过定期审议各国贸易政策的机制。确保这些成员国的国内贸易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定相一致。

4.国际金融看作是当代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板书]

5.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需要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美,英,法,日,德,意,加),西方五国财长会议(美,英,法,日,德,)及到联合国下属的各有关机构,会议和世贸组织等。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板书]

1.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板书]

客观过程和主观意志的产物,欧盟,北美,亚太是最大三个。

从理论上来看,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一体化趋势,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水平各异,利益分歧在长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经济联合就会在那些地理上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定,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实现经济上的联合,这就是区域化集团的成立。

2.市场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板书]

各国采用方式各异,但都在用两只手调整经济运行。

3.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迅速兴起。[板书]

三次科技革命:18c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

19c下半叶以电力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合成材料,宇航技术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

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大大加强,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科技的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

四.当前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板书]

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板书]

(1),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优于欧日。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衡。

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80年代各地区经济增长率,%

1980——1989,发展中国家

东亚

南亚

非洲

拉美

3.8

7.9

5.1

2.1

1.6

即使在同一地区,那些政局稳定,经济政策符合实际的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成为新兴的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而那些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措施混乱,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经济发展则非常缓慢,甚至停止不前,沦为最不发达国家。

2.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板书]

当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后,金融市场便险象频生。1978年美元汇率暴跌,引起混乱,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市狂泻再次引起恐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使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一夜间几乎骤减为零,国家濒临破产,也殃及拉美国家并引起了美元危机,1995年英巴林银行因一名交易员的投机失败而倒闭,并引起了欧洲,日本金融市场的恐慌。1997年的泰国金融危机,很快席卷东南亚波及全球,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被称作“90年代核武器”,“和平时期的头号杀手”。

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呢?因为经济的全球化,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金融的支持和保障,使金融可以脱离物质生产和国际贸易活动而独立存在,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性,大量的资本投向金融市场带来极度膨胀,对东道国的货币政策,银行系统和金融监督机制乃至宏观调控能力都会形成巨大压力,一旦东道国经济体系存有漏洞且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金融风险,短期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则会加剧这种风险,金融风险的多诺米骨牌效应便会影响全球。

4.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板书]

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废弃物质等问题严重。

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口径,现代化的标志中有几项重要指标:一是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超过12%——15%,二是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超过70%,三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超过50%,四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50%,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复习旧课:前面三个专题我们着重介绍了我国的经济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了解了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本专题我们着重介绍我国的文化及道德建设。

进行新课:

第二十一讲。我国的文化教育建设

[板书]

一.守望诚信:

[板书]

1.诚信——人生永远的绩优股。

[板书]

2001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与诚信同行》,其中写道:

“农误地一时,则自误一年。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不经意间,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手指,悄悄探入我心,拨动心底那根往日里不被触及的弦儿,奏出一连串的颤音,仿佛徐悲鸿的奔马在旷野里长嘶,仿佛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颤动,仿佛屹立喜马拉雅山之颠,听天外的风。正是这一时,我豁然开朗;——人生路上与诚信同行。

17c英国曾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公地悲剧”。它的通俗说法就是公众因不重视公共信誉和信用而失信于人。“公地”制度是英国当时的一种土地制度,即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化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无偿提供给当地的牧民。但是正因为是无偿使用,因此才出现了牧民在这块草地上疯狂放牧的现象,每一个牧民都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羊群数量,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牧场从羊身上获得最大的效益。然而牧场上的牧草的面积是有限的,生长期是有限的,土壤的地力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的法则是无情的。随着牛和羊的数量无节制地增加,牧场最终过度超载而成了不毛之地,“公地”随之取消,最终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从一定意义上讲,信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公地”如果失信,轻诺,背信弃义,则是一切“信用公地悲剧“。

今天,中国人的信用意识正在受到冲击,假冒伪略商品泛滥,制假贩假活动猖獗,不守信用,不践成约,破坏市场秩序,埙怀公民利益,成为社会一大公害。要把日子过塌实,你得是方方面面的“专家”。重阳节你需验证大闸蟹的“金毛,银抓白肚皮”,中秋节你得掰开月饼,学会辨认馅儿是否隔年,是否变质,修车你需辨明修车铺子会不会偷换你的零件,会不会在换机油时以次充好,现在的一切似乎跟人一种万般皆假的感觉了。

信用危机:

北京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张世瀛

认为中国企业正面临五大“信用”危机:

(1).商业信用危机:

出尔反尔,毁约欺诈,恶意骗约等商业流氓行为屡见不鲜。

(2).金融信用危机:

金融贷款如临大敌,提心吊胆,使担保者如履

薄冰,结果是大量的资产不能与企业迅速有效地结合。

(3).产品信用危机:虚假的广告宣传,营销人员的信口雌黄等使人屡屡上当,假货,劣货,水货等层出不

穷。

(4).科技信用危机:伪科学,伪技术乘机泛滥,科技鉴定不严肃,严重影响了真正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5).官员信用危机更是让企业家们头疼的问题;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订的各项法规,政策尚不规范,不系统,加之官员水平不高,责任心差,因此随意性、任意性、不稳定性很大,使商、企业界对某些部门的承诺及决定缺乏信任。

3.信用是易碎品,失信曾是我们永远的心痛。

[板书]

温州的“礼拜鞋”,深圳的中英街购物,郑百文的股市**,南京的冠生园。

4.诚信依法制为保障,[板书]

(1).从法理上,信用缺失本质

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市场法则来看,当失信的收益高于相同的资源和时间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市场主体就会选择违约。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失信成本远远低于受益的现状,还在于现行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对债权人的保护未能到位,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2).审理过程过多的行政干预,诉讼费过高,赔偿低,执行难,造成债权人往往是“赢了官司赔了钱”。守信者既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

(3).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

(4).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困境和出路:[板书]

1.一流的标准是什么?

最近上海交大21c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以较为充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的结论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营应处在世界大学体系的200——300之间,其他若干名牌大学则处于在300——500名之间。

那么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有哪些呢?

(1)都是研究型的大学,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等国际化论文多)

(2)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主要是诺贝尔奖和博士生导师]

(3)科研经费充裕,年度科研经费少则1亿多,多则数亿美元。

(4)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一般在30%——60%之间,博士后的数量一般为数百名至3000多名。

(5)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

(6)具有自己的“大学章程”

(7)有杰出的校长掌舵。

(8)学生素质一流,师生比例不高。

(9)学术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

(10)国家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一般在20%以上。

(11)年度办学经费一般在数亿到10多亿美元

左右,其中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占有较大比例。

(12)拥有一流的图书,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

我国名牌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甚大,最突出地表现在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特别是在获得诺贝尔奖,nature和seience论文,博士教师比例,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等。

所谓一流大学,不但体现了所在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而且对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乃至军事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不断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素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的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其他大学所不可比拟的。建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学府,历久弥馨,长盛不衰,至今仍以杰出的办学成果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哈佛大学从建立至今,共培养出6名总统,37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名普利策获得者,其它奖项不计其数,哈佛共有13个学院,其中11个是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哈佛特点在于:

(1)以学术研究为轴心的多层次人才培养,除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专业班外,还有不少攻读学位的专业研讨班,训练班,培养班,暑期班,构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2)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有全日制,半日制,暑期班,短期班,提高班,进修班等,与国际交流也是主要一环。

(3)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课堂内容提出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4)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每年数百名的访问者。

牛津大学校长认为牛津大学的理念体现了三个领域:一是较高的国际声誉,二是雄厚的师资力量,三是较好的人文环境。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生认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标准有9个字:“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

2.中国高校追赶一流

;[板书]

(1)211工程: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设立的,即在21c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2)在追求原创性成果及人才培养和引进上下功夫

(3)大师级学者。目前中国大学有一定距离:获诺贝尔奖的:牛津27人,哈佛37人,耶鲁13人。

3.打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板书]

高校体制改革:(1)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2)打破部门和地方高校的“条块分割”,各自封闭办学,重复办学。

(3)打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知识面窄。

4.反思中国的高考选拔考试制度。[板书]

(1)被污染的净土。(2)素质教育突出重要。

5.21c中国教育如何发展?[板书]

(1)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全面考虑我们的教育方针。

(3)办学模式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多渠道办学]

(4)造就和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第二,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承认和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第三,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5)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6)高等教育要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在美国,科学园区与高校相互交错,连为一体,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我国不少高校还仅仅停留在教学,搞基础理论研究层面上,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应该促成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建成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基地。

复习旧课:上节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几个问题,本节我们主要介绍“一国两制”和我国对外政策的有关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十二讲。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一]

[板书]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板书]

祖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包括台湾同胞和港澳台胞、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的愿望,是民族的感情,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首先是从探索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三国时期的“夷州”,隋唐时期的“流球”,还是明朝时期的台湾,都历史地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率军成功收复。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腐败的清政府将澎湖列岛和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8年,国民党当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率残部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局面。所以说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内政问题。为谋求这一问题的早日解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毛泽东、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阐明对台问题的立场时就指出,中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式,包括不排除和平方式来解放台湾。在同年5月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956年,周恩来提出了“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的号召。同年,毛泽东又多次指出,“准备和蒋介石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7年,我国有关方面明确表示: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台湾成为中国政府统治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

1963年,周恩来将我们党的对台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建造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须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的团结之事。

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国内因素的制约,解决台湾问题实际上没有能够提上日程。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这些主张,成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科学构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并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从提出、确立和进一步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形成[板书]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指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并建议两岸恢复通商、通航和通邮。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当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同年1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明确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1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在叶剑英谈话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由此正式形成。

第二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扩展

[板书]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明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他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同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宁时,进一步阐发了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他说:“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不能没有限度,既有限度就不能‘完全’。‘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国代表团时又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明确概念,并获得大会通过。这样,“一国两制”就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和知名人士时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宪法规定,设立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现行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分别

先后顺利实现回归祖国,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完全正确。

第三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

[板书]

20世纪90年代,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两岸人民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岸的经济往来也更为密切,但阻止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事务,台湾内部的“台独”势力仍在不断地制造种种“台独”谬论,妄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等各种言论和行动,任何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都必须予以坚决反对;第二,不反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但不允许“台独”势力借此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民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第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和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第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阴谋;第五,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并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第六,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第七,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第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江泽民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这个讲话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思想,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设性主张,是对“一国两制”构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阐明了我党对台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总的指导思想。这必将对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客观依据

[板书]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全新的,但又被实践证明是切合实际的,是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

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维护世界各个地区的和平、安定和经济繁荣,已成为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形势就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一个国家内部社会制度不同的地区,由于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

清除隔阂,和睦相处,实现和平统一。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两种制度的共存和共处将是世界上长期存在的现象。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统一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问题,又是两种社会制度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这两个制度都要考虑。在这一点上,邓小平指出:“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最大的实际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内部条件。邓小平既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目标是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强。也就是说,祖国必须统一,统一之后又必须是大陆和港、澳、台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否则就失去了统一的意义。从这一观念出发,邓小平说:“根据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繁荣和稳定,也不能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一国两制”不但不妨碍发展,相反能促进发展,这正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因此,邓小平把“一国两制”看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说:“这是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我们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

祖国大陆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条件。

[板书]

1.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虽然饱经内忧外患磨难,但都没有被曲折和磨难所压倒。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心向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休戚与共。“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2.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愈来愈突现,这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力量所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与竞争,由国际转到国内,我们敢于实行“一国两制”,就是因为我们深信全国人民是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所以邓小平说,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点勇气是不行的,这个勇气来自人民的拥护,人民拥护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板书]

“一国两制”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中国的原则。即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承认在国际上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的政府,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第二.两制并存。即中国大陆(中国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这里,主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几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不存在大陆的社会主义吃掉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也不存在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吃掉大陆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里,是两制,而不是一制。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途径,也是统一后中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特色。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利,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政策更为宽松,允许继续使用台币,继续保留军队,继续保持政府框架,人事自立,不派任何官员到台湾等。这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以保持的基本制度保障。

第四.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通过接触和谈判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这是邓小平和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既定方针,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做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当然,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第五.“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时打算,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这是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促进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

思考调研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邓小平如何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现状和中国的实际,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

3.怎样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第二十三讲。“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二]

[板书]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板书]

1.香港胜利回归是我们党在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板书]

香港问题是因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刚在全国解放之初,我们党和政府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暂不收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内条件的改变,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自1982年起,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就开始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英方曾经拒绝接受中方提出的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说法,并向中方提出了一系列的无理要求。经过几十轮的艰苦谈判①《邓小平文选》

第3卷,第86页

和斗争,于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首脑和英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宣布,收回香港地区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联合王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声明》中,中国政府宣布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1990年4月,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为香港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6年1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

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推选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令,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2月21日,推委会选举产生临时立法60名议员,为香港政权顺利交接、实现平稳过渡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1997年7月1日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

起,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六百多万香港同胞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香港回归,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香港回归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将永彪史册。

2.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板书]

澳门问题也是一历史遗留问题。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就在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后不久,中葡两国政府便就澳门问题进行磋商。经过谈判,于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于北京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声明》,宣布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阐明了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对澳门所采取的基本政策。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澳门的顺利回归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经过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有广大澳门同胞的大力支持,澳门回归工作进展顺利。1999年5月31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何厚铧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9年5月20日,中央政府任命何厚铧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1999年12月20日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上空升起,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伟大祖**亲的怀抱。

澳门回归,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近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宣告终结;澳门同胞真正成为澳门的主人,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指引下,澳门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

[板书]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实现祖国统一已取得重大进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使命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政府严格按基本法办事,保持了港澳的繁荣与稳定,并为港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陆空间,这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使海峡两岸人民认识到“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行得通,在台湾同样能行得通。

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和措施。如在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化解敌对情绪;在军事方面,主动缓和军事对峙状态;在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在其他方面,如文化、科技、学术、邮电交通、新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并采取相应措施。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及有关团体建立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客观地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台湾当局也迫于民意压力相应地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也采取了一些松动措施,如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逐步放宽两岸民间交流的限制,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通汇的手续等。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不断扩大。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尊重和支持中国政府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这将推动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2003年1月26日,台湾客机自1949年以来首次降落在祖国大陆,表明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板书]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2002年11月14日通过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宣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同台湾同胞一起,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板书]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等

任何分裂图谋。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板书]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的核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统一,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要坚决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使两岸双方有了谈判的基础,找到解决双方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反之,如果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就会使和平成为不可能。

3.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和进行两岸对话与谈判。[板书]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

4.“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板书]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方针。它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充分考虑台湾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灵活性。基本内容是:台湾与大陆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体——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这样,台湾同胞不但可以充分保有现有权益,而且还可以获得新的权益。

5.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板书]

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两岸同胞命运与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割断两岸同胞的血脉,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损害两岸同胞的情谊。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厚植和平统一的文化基础。

6.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板书]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坚定地表示,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返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提出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将使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如果台独分子胆敢搞“台独”事变,我们必然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粉碎。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板书]

1.“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

[板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国家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保持我国单一制的前提下,允许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单一制的地方行政区域,但它又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等,所有这些都说明特别行政区享有比联邦制国家的州更大的权利,这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一国两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突破了在一个单一制国家内只允许存在一种制度以及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

小资料:联邦制,是指由具有国家性质的行政区域(有国、邦、州等不同名称)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各成员国有自己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联邦也有统一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国际交往以联邦政府为主体。

2.“一国两制”使和平统一国家的愿望开始转化为现实。[板书]

香港、澳门的回归与继续繁荣说明“一国两制”构想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和平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和平统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保持台湾地位的战略选择,是我们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石和出发点。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不变的,“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范例。

[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但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

之间的矛盾和争端时有发生,有些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了一些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危及到了世界和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邓小平认为,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一国两制’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出来的,但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某些国际问题的处理上。”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两制”对于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价值和意义将日益显示出来。

4.“一国两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板书]

“一国两制”更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大陆来说,随着“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完成,将为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条件。使大陆、台、港、澳之间更加密切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港澳台地区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那里的资金和技术;港澳台作为特区发挥观察传递世界新信息的“窗口”作用,使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直接吸收国外多样性的有用知识。这一历史进程显示了并将进一步显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这一伟大事业无比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对于台湾、香港、澳门来说都将获得极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由于他们对祖国的和平统一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将赢得全体中国人民的尊重并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享有其应有的地位,依法参加国家的管理;祖国的完全统一为澳、港、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会更加激烈,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会调动包括港、澳、台同胞乃至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为民族振兴尽智尽力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合力。随着大陆与港澳台之间多方合作与交流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必将得到很大的增强。那时,中华民族必将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考调研题:

港澳回归后对大陆和港澳两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十四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交战略[一]

[板书]

邓小平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变迁和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势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行动指南。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战略理论,使邓小平外交战略理论日趋成熟。

一.当代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板书]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板书]

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变化很快。邓小平站在战略角度分析后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和平问题,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和其他战争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奉行实力政策,进行核军备竞赛,大肆宣扬核威胁论,使国际关系处于两级对抗的“冷战”状态。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变为一极独立;战争尤其是现代化核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得不使人们慎重考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自觉地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争取创造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因此争取和平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和一种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和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繁荣与进步,发展问题从来都是国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得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为战争与和平这个突出的矛盾所掩盖,一直未能成为时代的主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逐步趋向缓和,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一方面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努力改变贫穷和落后状态成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是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不发展,也给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再发展带来极大的约束,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继续贫困下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可能没有出路,所以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的急于解决的突出问题;再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从军事竞争转向了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成为世界范围竞争的重点。因此,发展问题就成了另一个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重大问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世界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各个国家才能得到有效而迅速的发展;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了,就能为世界和平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和平与发展的两个大问题中,核心是发展问题。因此邓小平

同志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危险已降到零点,也并不意味着世界已获得了共同发展的机会。它只意味着维护和平与寻求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个最大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比解决其他问题更为迫切和重要;同时,维护和平和寻求发展也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它体现了世界的潮流和时代的特征。

(二)霸权主义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板书]

霸权主义是指某些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奉行的残踏别国主权,破坏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政策和行为。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战争的根源并未消除,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稳定的根源。”目前虽然少数发达大国不能随意地主宰世界人民的命运,但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想称霸世界的野心没有削减。冷战时期霸权主义表现为两极争霸,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世界的战略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但霸权主义并未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是新霸权主义。它们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随意插手别国事务,推行强权政治和扩张战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不仅自己不称霸,而且还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党的十六大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和我们党的外交政策的宗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庄严宣告:“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愿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渴望发展、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携起手来,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共同推进历史的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小资料: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1.战略上,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竭力谋求全球霸主地位。2.政治上,以维护“民主”、“人权”为名,肆意干涉别国内政。3.经济上,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图谋主导国际经济秩序。4.军事上,大力推行新干涉主义。

(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建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小资料:国际环境,大体上包括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两个方面。安全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关系我国主权与安全的外部条件。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经济形势、各种资源和市场要素分布和流动的情况以及外国与我国的双边经济关系。

实现现代化,搞好改革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的安全环境。如果世界处于严重的战争和动荡状态,我国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就很难安下心来搞建设。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重要历史时期。两极格局终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影响着人类和平历史的进程,但和平的因素在不断增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就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加快发展。

在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发展迅速,各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联结,互相影响的态势。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的资金、资源、人才、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善于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打开国际市场,才能使中国更快地发展起来。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日益深化,信息化浪潮发展迅猛,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日趋激烈。这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驶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才能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当代国际环境对我们有着很大的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继续努力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同时积极而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趋利避害,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国外交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宗旨

[板书]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尊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此,我们把独立自主原则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

坚持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贯立场,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中国外交的核心。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庄严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指出:“我国对外交问题有一个根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建国以后,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独立自主地享有内政、外交的权益;独立自主地同其他国家发展平等互利关系。对于一切国际事务,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不屈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以意识形态画线,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讲公道话,办公道事。我们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但也绝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所有这些,都使我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处交政策的根本宗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事理事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邓小平说:“中国革命胜利后,一直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政策。这个任务还没有结束,可能至少还要进行一个世纪的斗争”。建国几十年来,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高举和平的旗帜,高举发展的旗帜,在国际上树立维护和平和致力共同发展的形象”。

三.坚持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板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月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原则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

际关系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这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和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不仅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也适应了现代国际关系与发展的需要。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及时同发达国家建立了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合作关系。中美两国元首就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欧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中日两国决定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更加密切,共同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我国继续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探索平等互利合作的新途径,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合作取得了新成果。“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中国同包括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使我国的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好时期。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确立了在新世纪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维护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了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就国际问题阐述重要政策主张,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促进亚太经济合作健康发展。推动亚欧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引进来”成果显著,“走出去”初见成效。

我们坚持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遏制一切台湾当局的“务实处交“。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深刻揭露“台独”的分裂本质和危害,国际社会普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我国的建交国目前已达165个。

恐怖主义:是指一种旨在通过制造恐惧气氛、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服务的。无论弱者或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暗杀、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劫持交通工具、施毒、危害计算机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暴力威胁或非暴力破坏活动。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增进了我国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思考调研题:

为什么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十五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

——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板书]

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板书]

(一)目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板书]

人类进入新世纪,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但国际形势基本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1.在预见的时期内,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出现冷战以来相对稳定时期。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平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各大国也从实现本国二十一世纪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努力争取一个对己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一般采取务实态度处理相互关系,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努力寻求共同利益汇合点,力求通过磋商解决分歧。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一些地区热点虽然出现反复,甚至发生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但不会形成新的世界大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

[板书]

小资料:所谓多极化是指多个具有强大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对国际局势发挥影响、并决定今后世界的走向。现今它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还包括预测中的第三世界某些国家集团和某些地位正在上升的地区大国。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转换期。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超级大国受到的牵制很多,难以为所欲为,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不可能得逞。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因为单极力量不能平衡,多极力量在一起才能平衡。”“推动世界多极化,不是重演历史上大国争霸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旧剧,而是要推动世界各国各地区平等竞争,互利合作,和平相处,共同繁荣。”

小资料: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1。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2。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3。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市场;4。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及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21世纪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继续加深,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势头正盛,地区经济合作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众多的创业机会,但也伴随着更快的技术创新,更短的产品寿命周期,更快捷的资本流动和更激烈的人才竞争,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应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加强有效监管和合理规范,并制定和实施适应市场迅速变化的新的经济技术国家规则,也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经济全球化,由于发达国家的主导,使各国各地区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和水平进一步出现差异。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发展更趋艰难,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不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趋势将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继续发展。

3.第三世界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板书]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过冷战后十多年的冲击与磨难,正在出现新的觉醒。它们更加痛恨西方“多党制”“民主化”这副“毒药”,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要求通过和平方式政治解决存在的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新干涉主义”,反对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主张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能够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反对继续拉大南北贫富差距。振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十一世纪国际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

小资料:第三世界: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殖民枷锁取得民族独立的数十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当时有人称帝国主义阵营为第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为第二世界。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毛泽东同志1974年2月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第一世界,亚、非、拉美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介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这一概念被广泛采用。有些学者认为第三世界与发展中国家在内涵上有所区别,前者为政治术语,后者为经济术语。

总体看来,国际局势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和平繁荣的历史时期,但同时也应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多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关键性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还很多: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依然存在;传统的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危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矛盾进一步突出。

小资料: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自从有了国家,也就有国家间的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当前特别突出的是,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

(二)贯彻新时期党的外交方针,开创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板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世纪之初的对外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我国对外工作的十条方针政策: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继续加强睦邻友好;继续改善和发展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继续坚持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基础上开展党际交流与合作;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好这十条方针政策,努力把新世纪的外交工作提高到更高水平。

继续弘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政策宗旨。中国最希望和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的发展就越靠得住。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侵犯别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同时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参与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中保持我们的独立、主动地位。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

继续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主张,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一主张,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要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各大国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把争取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作为我们对外工作坚定不移的目标,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要毫不动摇地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同情与支持是我国巨大的政治优势。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外来干涉;支持他们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为发展本国经济所作的努力;支持他们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尊重并支持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正当要求和合理关切。积极推动中东问题的全面公正政治解决。以后我们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各个方面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正当权益。

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和多边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其改革朝着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支持并参加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支持并参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多边外交活动。

继续坚持四项原则,不断拓展和深化我党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党的对外工作是我们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积极发展同外国政党的党际交流和合作。目前,我党已同1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不同类型的政党保持着联系和交往。

党的对外工作的实践证明,政党外交对于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家的思想沟通与经验交流,了解世界,宣传自己,争取国际友人对我们事业的理解、同情与支持,对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建立、巩固与发展,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新世纪,党的对外工作的内容更丰富,对象更广泛,舞台更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党外交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努力丰富党际关系的内涵,进一步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我们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不断开创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板书]

国际秩序是与一定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相适应的处理国际事务、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每当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必然随之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秩序。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主义国家在开拓世界市场、建立殖民体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实质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空前巨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便成了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

[板书]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推动国际关系正常化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局势。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使国际范围内的矛盾和纠纷不断和升级,使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冷战”秩序的实力政策、“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和恐怖平衡原则,成了国际矛盾和国际局势激化的根源。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迫切要求建立独立、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民主型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世界经济的需要。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和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垄断为基础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结果是导致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强权政治为特征,阻碍了世界的民主进程和发展中国家的富强之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早日走上富强之路。

(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和内容

[板书]

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原则

[板书]

以什么样的原则为基础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仅关系到各国利益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一些大国为使未来的世界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提出了种种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和构想。其实质都是西方价值决定论,西方制度扩张论和西方经济决定论。这种主张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反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主张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中国政府认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应该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以极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旧秩序,这种新秩序应以新型的国际关系的准则为指导,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此邓小平最早明确提出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1989年月10月,邓小平会见泰国总理差猜时指出:“我特别推荐50年代我们亚洲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今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准则。”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江泽民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各国相互尊重独立和主权,对维护世界和平极为重要。只有遵循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世界各国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应成为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板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政治上应互相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互相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互相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对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新的系统认识。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和保障机制

[板书]

1.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寻求合作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

[板书]

各国和平共处,共谋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其根本出路只能在于,所有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就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沟通,促进了解,扩大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搁置分歧,避免对抗,建立起健康、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有利于化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自然会导致国家利益不同而产生分歧或争端。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宗教、民族、边界冲突等问题。这些都不能简单地用武力手段来解决。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只能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只有承认这些不同,相互尊重,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才能化解矛盾,扩大合作,发展交流,和睦相处。

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有利于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陈出新,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竞争与合作并存,矛盾与利益共生。这样原本一国的问题也开始走向国际,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毒品、人口、恐怖主义、资源、核扩散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各国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合作。只有整个国际社会携起手来,通力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才能得以为继,人类才能共同繁荣。

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必将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之间在平等对话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作用,致力于联合国决策民主化是构建国际新秩序的保障机制。

[板书]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性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资料: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联合国推动了世界的和平进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也是当今世界最受重视的宣传各国对外政策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尊重平等权利和自决原则,加强国际合作。这体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利益和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发生,使人类避免再次爆发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世界性战争,是《联合国宪章》赋予联合国最重要的使命。几十年来,联合国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采取维和行动,为解决争端,防止冲突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裁军方面的工作;阻止殖民化进程的发展,并推动前殖民地转变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等。所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对于促进世界的和平进程做出了自己独特贡献。

联合国促进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左右手,在联合国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联合国在为发展中国家的脱贫工作,各国经济的多边外交,促进技术合作,提供经济援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联合国是创立国际规范的重要机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不断深化,需要各国都必须格守一定的规范。在这一方面联合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主持制定了大量的,内容涉及国际生活各个层面的国际协议,通过了许多大会决议,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来源。随着各类国际问题在联合国内进行辩论得以通过,与决议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也不断产生,联合国立法也构成了国际立法的重要部分。同时,建立国际新秩序,也需要把通用的国际关系原则和各国处理国际问题的普遍方式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以规范各国行动。由此可见,联合国国际立法的职能对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具有其他国际组织难以替代的保障作用。

我们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坚信,只要全世界爱好和平、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携起手来,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定会建立起来。

附资料:当今国际形势特点。[板书]

“9.11”以来的大国际关系现状及趋势。

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是1812年美英战争依赖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的外来打击。《纽约时报》以《是反对美国的战争》为题发表社论,认为这是对美国“深不见底的打击”,美国的历史本改写了,今后人们谈美国的时候,会以星期二的时间来划线,人们会以9月11日之前和之后来谈美国,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曾预告,“9.11”事件的发生不光使得国际关系的冷战时期已经结束,深知,后冷战时期已经结束,整个国际关系格局已经由于“9.11”事件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也有人对此持异议,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就指出:一位“9.11”事件已经改变了一切,这是媒体的习惯用语;事实上。“9.11”事件只能是部分地改变冷战后的国际社会和美国对外政策,而无法断定已经全部发生了变化,更无法使之脱离:“9.11”之前的所有背景与积累,种种说法都无法否认的是“9.11”事件对美国的内政与外交尤其是其安全战略和安全政策乃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其变化必然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1.“9.11”以来大国关系的变化与特点。[板书]

(1).美俄关系明显趋缓[板书]

美俄关系自小布什上台后频繁发生危机,布什上台指出,即对俄采取强硬政策,警告俄罗斯不要重新渴望采取扩张主义,把俄美关系从“战略伙伴”调整为“非敌非友“,在一系列未提上明显加大对俄的防范和积压,以反间谍为民驱逐51名俄罗斯外交官,宣布对俄消减拆除核武器的援助。对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横加指责。俄罗斯也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地拆去还击,例如以牙还牙驱逐美驻俄外交官;对美袒护车臣分发武装进行谴责和驳斥;坚决反对美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美关系跌入低谷。

“9.11”事件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a.“9.11”事件后,俄总统普京立即表示同情美遭遇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

b.俄在美推出反导条约上的反应也显示了两国关系的缓和。c.两国首脑数度会晤,商谈并这首调整两国关系。

d.2002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8国首脑会议红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美俄缓和的成果。8国首脑会议决定:2006乃呢8国峰会在俄举行,由普京当东道主;在今后10年内向俄提供200亿美元,以帮助俄处理俄核武器,核废料和化学,生物武器,美将承担100亿美元,其余由各国承担,布什还称普京为“可靠盟友”。

(2).中美广西颇有成效。[板书]

a.两国首脑的频频会晤。

b

.两国在反孔情报交流与冻结恐怖主义资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c.在双边贸易上,2001年布什宣布跟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地位。

d.在台湾为题上,布什政府也多次强调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

e.双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合作也有所进展。

f.中美关系的缓和也促进了防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的合作。

(3).俄欧关系迅速升温。[板书]

a.俄欧军事合作也初见成效。

b.在欧盟扩大问题上分歧也逐渐缩小。

c.俄与北约的关系也进一步得到改善。

(4).做“好邻居,做好伙伴,好朋友“的中美关系。[板书]

(5).美欧传统关系得到调整。

2001年10月。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北约一致通过决议,表示支持美向北约提交的有关集体防御援助请求的清单。这些请求包括:北约盟国“无条件同意”美飞机飞越其领空,使用欧洲盟国的空军基地和北约专用的航空燃料供应管道。以及向美提供“低强度,高要求”的军事资源,其中包括侦测,医疗救援和通信部队以及情报方面的支持。同时首次动用北约创始条约“华盛顿条约”第五条关于共同防御的条款,即把对一国的进攻看作是对多有成员的攻击作出要集体上阵的姿态,与美国一起对阿富汗抗敌。“集体防御”行动,随后,欧盟大国首脑相继访美,与协调立场,意示在提供情报,开放领空乃至直接出兵方面跟于最大限度的支持,欧盟还召开了特别首脑会议,确定了反孔对策和基本立场。

2002年5月,布什作了历时一周的欧洲之行,先后访问了德国,俄罗斯和法国,意大利等。

2.大国关系调整和变化的原因:[板书]

(1).各国期待和平与安宁,争取和平稳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和平解决争端成立为主要取向。各国出于战略和经济利益考虑,都在寻求改善和发展战略,设法增强综合国力,争取在新世纪里占据有利地位。

(2).国家安全观大转变,[板书]

“9.11”事件结束了美国建国以来本土从来未受到严重的直接打击的历史。实际上,在冷战之后。环境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计算机网络反罪,金融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日益具有全球性质,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问题,“9.11”事件将恐怖主义的问题更加突出出来,恐怖主义的国际化,网络化和大型化已成为重大的国际性问题,它改变着世界对“威胁“的看法和定义,不同的国家,社会,文明迫切需要寻求和塑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关系模式,传统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在“9.11”事件中受到猛烈冲击。这种传统观念着缘于地缘政治,大国角逐,夺取势力范围和战略要地,更着重于防范帝国和潜在的帝国和战略要地,更着重于防范帝国和潜在的敌国可能对自己国家发动的战争,而恐怖分子利用不对称的能力,竟然对美国发动造成伤亡产中的袭击,这使传统目标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得以暂时搁置,世界大国开始新界定国家安全的内涵,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大国之间可能激化的矛盾和冲突中得以缓解。

(3).国家利益最真切[板书]

俄认为,为了复兴俄罗斯,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外交则应为这个根本任务服务,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同美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合作,已获得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因此,俄是振兴其经济,重振大国地位为其最高利益。

普京很明确,俄要实现现代化,并宠幸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西方阵营,而“9.11”时间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9.11”事件所凸现的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巍峨愚昧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合作提供了历史性的锲机。

3.长远展望,大国关系的未来趋向。[板书]

(1).大国,矛盾新焦点。[板书]

中美之间--------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并没有随着“9.11“事件而减弱影响.美欧之间-------欧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邪恶轴心国“,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京都协议书“,:钢铁贸易“,“农业补贴““国际刑事法院以及死刑“等问题上,欧美之间立场是对立的.(2)竞争与合作交织,[板书]

各国不断调整外交政策,期望在和平环境中,致力于加强自己的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都在相互合作中协调发展.(3)协调与摩擦并存。[板书]

由于各个大国及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不同利益,外交政策传统,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大国的摩擦和竞争也会不断,但大国之间的这种矛盾,摩擦是不会激化,造成大国间的大的冲突和剧烈争斗的。

思考调研题:

1.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

2.如何认识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3.为什么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调研: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几个要点问题,以及介绍了“9.11”事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外交宗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必须依靠我国的光的工人阶级农民,知识分子,人民军队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尽智尽力。

进行新课:

第二十六讲

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

[板书]

一.今日“老大哥”---深刻认识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板书]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受压迫最为深重的阶级,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工人,一向以地位高,职业稳,收入好而自豪,“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今日“老大哥”的情况怎样呢?

1.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板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1).队伍迅速壮大。

1978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为1.2亿多人,2000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近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61%,占城乡从业人员的36.67%。每年我国新增长就业人口有1000多万,大多数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农民,也转化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在国有经济体制单位,工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为18:1。到1999年,比为5:1。

b.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目前,约有1亿多职工在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在各类服务中就职的人数会显著增加。

c.工人阶级的队伍的年龄低结构发生了变化。

据调查,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职工的年轻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岗位流动加快。

[板书]

在国有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动了劳动合同制,原先的“铁饭碗”已经被打破,另一方面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也大大减弱,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职工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意愿选择职业,在单位,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4)收入差距拉大

[板书]

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增长幅度不一,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一部分职工由于企业经营不好或自身的原因而下岗失业,收入减少,2.新变化如何看。

[板书]

面对工人阶级状况的这些变化,难免会有人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产生疑问和困惑,有的问:“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先进的阶级吗?”。有的讲“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了,主人翁地位怎么体现?”还有人说:“劳动力进入市场了。企业改制了,董事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了?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呢?

(1).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根本的是体现在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当今社会,所谓先进生产力,是指以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龙头,带动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在我们国家,与这样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工人阶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发展先进生产力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力以及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相联系,这就使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总体来说,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没有改变。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改变。

[板书]

b.企业中出现的下岗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产生的,淘汰落后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

c.在私企和外企中,确实存在着雇佣关系,但并不占我国经济中的主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我国法律的约束,这些企业中,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样受法律的保护。

d.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指工人阶级的总体地位,并非指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断,并不能把这种总体的政治判断等同于每个人的个体职业感受。

(3)、工人阶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没有改变

[板书]

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它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新时期的工人阶级,仍然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的脊梁”

二、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正确认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

[板书]

从20世纪40年代毛主席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至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板书]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3)、个体户

(4)、私营企业主

(5)、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6)、自由职业人员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板书]

(1)、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

(2)、经济体制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3)、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成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例如,由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大批被分流出来的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其中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索出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等。

3、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

[板书]

(1)、推动了社会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

(2)、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

(3)、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

“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面目虽新,规律难违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板书]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宣布资本主义必然灭亡,20世纪初,列宁又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腐朽的垂死的阶段。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20世纪,资本主义尽管发生过世界性经济危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但没有灭亡,反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明显地占有优势,相比之下,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却遭到了严重挫折,那么究竟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呢?资本主义是否真的像少数西方学者预言的那样,已进入了一个“无限制”的,“长期繁荣”的发展阶段呢?

1、老店延续,貌有新色

从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了,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

第一、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板书]

资本主义国家尽管贫富差距仍在扩大,仍有数百万流浪者、无家可归者,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社会福利开支,从而使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状况也相应改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

第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板书]

二战后,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仍然存在,但这种波动性在减小,经济危机的破坏力明显下降,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发展,有时还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3/4,仅美国就约占1/4。

第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

[板书]

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出现了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材料科学、宇航技术和生物工程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也使生产力的多个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促进了新兴产业群的出现,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扩大了市场的容量,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第四、产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板书]

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以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占据的比重已上升到2/3,而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工人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大幅度增加,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脑力化的新趋势,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

2、新的变化事出有因

[板书]

第一、进行了社会改良

(1)、生产关系的调整

a、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

b、提高工人待遇

c、偏小收入差距

(2)、社会、企业管理渗透情感和精神等因素,把由过去的把工人看作是“会说话的机器”,逐步转变为把他们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由单纯的强制、纪律管理,转变为激励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存环境。

第二、以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板书]

资本主义国家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经济计划的作用,加强国家干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经济的波动性、盲目性和破坏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最典型的是20世纪40年代以复兴经济为目的的复兴计划,50年代从宏观上调节有效需求的短期计划,60年代综合性的长期发展计划,80年代针对“滞胀”制定的稳定计划,都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和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也使资本主义变得不是完全

“无计划”

“无政府”。

第三、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扶持

[板书]

西方国家对科技开发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从而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板书]

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从根本上讲,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日益社会化之间的固有矛盾。

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

[板书]

实行股份制,绝大多数股票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或资本财团手中,大多数股民只是持有很少股票的小股东,以美为例,10%的富裕家庭拥有全部股票的89.3%,债券的90.3%,而其他仅占1%,实行股份制的结果仍然是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

[板书]

90年代来,美最富的20%的人的收入,比最穷的20%的人高出9倍,而1979年时仅为3.5倍,英,20%的人的富人是最穷的20%的收入的10倍。

第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板书]

穷人想当上总统,比骆驼穿针眼还难,美国学者伦德•佰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一书中说:“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政党,即财主党”,“不论何时,也不论就哪一党来说,在幕后操纵的总是大财主,他们为了自己的优厚利益,布置景物,安排场面,导演出了一幕幕千奇百怪的戏剧”。

第四、资产阶级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板书]

道德沦丧、精神颓废、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泛滥,第五、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廉价地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享受资金、技术等有限利益的同时,成为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

4、历史规律不可改变

[板书]

(1)、基本矛盾没有改变

(2)、贫富差距仍在扩大20、3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49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恰恰是建立在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不发达的基础之上的(3)、历史规律不可抗拒

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依靠力量,着重介绍了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怎样看待这些变化及新的社会阶层,本节课我们介绍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进行新课:

第二十八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板书]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党

[板书]

1、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板书]

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就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

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历程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因为她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的考验,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终于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也赢得了人民发自内心的支持与拥护。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继续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建设蓬勃开展,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经历了执政的考验,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仍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社会的领导核心,关键在于党的自身的先进性,中共党员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富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各条战线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党员队伍的主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不是哪一个政治集团和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

[板书]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调节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板书]

(1)、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做到

[板书]

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的领导,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2)、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板书]

第一、必须保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高度一致性原则

第二、“党要管党、党管干部”的原则

第三、实行党政公开的原则

第四、正确处理党同群众团体关系的原则

第五、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原则

第六、民主的方法与科学的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板书]

1、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板书]

第一、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集中解决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只有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新时期党的建设才有了灵魂,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巩固。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我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也是确立党的建设总目标的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了党要继续努力为人民谋利益,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第三、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党要领导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迎接跨世纪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必须实现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安全巩固,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共产党带入21世纪。

2、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板书]

第一、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全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坚持贯彻从严治党

[板书]

第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各级党委都要坚持

“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下载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思想和特色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言:本学期的复习参考资料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鲜出炉啦,由于时间仓促及本人上课的不专心和能力有限,有很多地方没整理进来,也存在整理错误的情况,一定会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概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叙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09-11-29 23:06:57阅读:4503次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搞好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实 践 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认同调查研究 姓名: 彭希 蒋涛 组别: 40 序号: 10 学号: 2014065229 2014132130 电话: 15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4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得分:0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