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脚踢踏舞》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脚踢踏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脚踢踏舞》含反思!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中指出:“幼儿要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其中强调“4-5岁幼儿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在室内儿童游乐场里,“跳舞毯”游戏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用脚打节奏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经常接触的节奏游戏很少用脚来完成,新颖的游戏方式会激发他们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于是,我利用孩子们最近喜爱且熟悉的“郊游”音乐,设计了《小脚踢踏舞》的节奏活动。本次活动以学习看图谱踩踏舞垫上相应方向的箭头表现音乐节奏为基础,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不同的节奏型并用小脚踩踏的方式表现,实现舞动小脚的同时思维也舞动起来。活动将通过观察模仿、实际操作、创作表现三个层次让幼儿玩转节奏。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踩踏舞垫上相应方向的箭头,表现音乐的节奏。
2.能大胆想象,设计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并用小脚踩踏的方式表现。
3.体验用小脚进行节奏活动的乐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泡沫垫,贴上站位小脚印以及上下方位的箭头标记;
2.幼儿已开展过《郊游》的节奏活动;
3.黑板,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曲节奏。
教师:这是以前学过的打击乐,今天我们要换一种的方式表现它的节奏。
二、出示跳舞垫,初步了解小脚在舞垫上的踩踏玩法。[.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1.讨论:小脚印代表什么,它和箭头在一起,可以怎么玩?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跟随音乐示范用小脚有节奏的踩踏箭头。
4.幼儿观察后模仿小脚踩踏节奏。
三、学习看节奏图谱踩踏地垫上相应方向的箭头,表现音乐节奏。
1.看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节奏图谱与舞垫上标记的对应关系。
教师小结:小脚站在垫子中间准备,根据图谱有节奏的踩踏地垫上相应方向的箭头。
2.幼儿尝试看节奏图谱用踏点方式在舞垫上进行练习。
3.个别幼儿示范。
4.集体跟随音乐表演“小脚踏起来”
四、认识操作材料中的箭头图谱,讨论连续两个箭头的脚步踩踏玩法。
五、引导幼儿设计不同的箭头节奏图谱并用手中的操作材料表现。
1.教师:这段音乐你还想用什么样的箭头和脚印去表现节奏?
2.幼儿操作材料,摆放图谱,教师巡回观察。
3.展示个别幼儿自己创编的图谱。
六、运用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型,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分别进行相应的脚步节奏游戏。
七、结束活动,小结幼儿表现。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用箭头和脚印设计了很多不一样的节奏型,我们拿上跳舞垫,回去以后也试着跳一跳!
延伸活动:
跳舞毯和操作材料、图谱放置表演区,供幼儿继续创作和表演。
教学反思
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脚踢踏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628字。
第二篇:中班音乐活动:小脚
中班音乐活动:小脚 执教者:繆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谱,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能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2、引导幼儿学习用轻快的声音和欢乐的情绪演唱。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一张。
2、歌曲:《小脚》,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认识了鼻子的本领。那今天我们来认识谁的本领呢?(引导幼儿看图谱)那小脚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动作,如:小脚踏踏:幼儿边说边做)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脚的本领,引出图谱并结合歌词理解。
(1)今天小脚要带我们到好多地方,找它的好朋友一起玩呢?小脚踏踏,看,小脚找到了谁,小花正在睡觉呢,于是小脚就把小花。。(叫醒)小脚和花儿高兴得唱起了歌“哩。。”(老师弹琴)
(2)刚才小朋友说小脚还会跳呢。小脚跳跳,多象谁啊?小脚听小鸟唱着欢乐的歌,小鸟是怎样叫的?“叽。。”
(3)小脚踏踏,又找到了谁?(看图谱)树儿在向我们。(动作提示:点头)这时树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沙。。)
(4)小脚会跳跳,又会蹦蹦,小脚蹦蹦,噌的一下,跳过了什么?小朋友们得意地唱起了歌“啦。。” 3.教师完整地朗诵歌词。
(1)师: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地听听小脚是怎么去找朋友的?(2)现在小脚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找好朋友。(幼儿初步看着图谱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师:小脚找到这么多朋友,心里很。于是它就唱起了欢乐的歌,听。。教师清唱歌曲。并利用图谱让幼儿初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提问:小朋友刚才有没发现,老师在唱这首歌曲时,什么地方唱得比较响,什么地方唱得比较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图谱,你发现了什么? 5.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谱,跟随教师学唱歌曲。(1)引导幼儿注意唱出强弱弱的三拍子节奏。(两遍)(2)让幼儿欣赏录音机里的演唱。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唱这首歌?他们唱得怎样?他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注意声音的响和轻。(3)幼儿跟随录音机里演唱。(两遍)
6.幼儿随着音乐脱离图谱用欢乐的情绪边做动作边演唱。师:现在我们让小脚带着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吧!活动反思:
----------------------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脚亲亲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穿着大鞋在不同器械上行走。
2、敢于挑战有难度动作。培养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长凳、梯子、轮胎、人手一块垫子、一双爸爸的大鞋、干湿毛巾。活动前,换好大皮鞋,小鞋子靠岸。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在地面初步体验穿大鞋走路的感觉。
师:朋友们,今天我们很特别,穿上了爸爸的大皮鞋,可一定要小心,别让它离开小脚哦。
师:走。穿上大皮鞋,散步去喽。(慢慢走、快快走、小步走、迈开大步往前走。)
师:穿上爸爸的大皮鞋有什么感觉呢?(大大的,好像要掉了&&)
师:那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大鞋跟着我们的小脚呢?(用力用脚尖勾住走&&)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脚尖勾住,走喽,跑一跑喽,再来跳一跳吧,跑跑,跳跳,走走。
2、幼儿听教师指令,尝试穿大鞋与同伴合作在一定高度的长凳上进行简单运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发指令)
师:朋友们。长凳邀请我们穿着大鞋。两人一起站到长凳上。(当心哦,踩在它的肚子上,它就不会伤害到我们了。)
师:哦,长高了,变矮了;好朋友,抱一抱;做个小风车,转起来了;变矮了,长高了;跳下来了,跨一跨;坐上小马驹,驾,驾&&
二、走小路游戏
1、引发活动兴趣。
师:开心吗。还有好多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游戏,看看这里还有些什么?(轮胎、竹梯)
师:器械宝宝请我们穿着大鞋和朋友一起把它们铺成几条小路,别忘了,长凳也想参加哦。
2、幼儿自由铺路,教师观察、提醒。如:这样铺。穿着大鞋走,行吗?
3、交流分享(边参与边提问)师:朋友们,你们用什么材料铺了什么路?(轮胎路、梯子路&&)
4、游戏走小路。(重难点:穿着大鞋在不同难度的路上行走)
师:你们铺了这么多的路。请你穿好大鞋在各种路上走走吧。让我也来感觉一下。
5、师:朋友们,来,我们到垫子上休息一下。(提醒幼儿擦汗、脱衣。)
师:刚才你们在那条路上走,有什么感觉呢?
师:原来每条路走的时候感觉都不一样。你们刚才每条路都走过吗?请你们再去走走,这回请你走走刚才没走过的路。
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敢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小路。
6、幼儿再次活动,互换玩法。
三、放松运动
1、师:朋友们。大皮鞋玩累了,小脚丫也该休息一下了,来垫子上坐坐吧。小脚丫,出来透透气喽,你来揉揉我。我来揉揉你,小脚小脚弯弯腰;脚尖脚尖碰碰;脚跟脚跟碰碰;脚底脚底亲亲。来找好朋友喽,(与幼儿互动)嗨。你好你好!咱俩亲一个吧!换个小脚亲亲!来,对对脚好吗?(念童谣,玩游戏。)
2、师:小脚舒服了,好,跟爸爸的鞋拜拜。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踢踏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踢踏舞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脚部动作加以表现。
2、启发幼儿利用十六宫格相互合作,共同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3、让幼儿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1、“小脚印”的图片若干;十六宫格板五张。
2、踢踏舞的录像;简易踢踏舞鞋若干双(与幼儿人数相等,可自制)
3、激烈欢快的乐曲一段。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舞蹈。你们想不想看?”(“想。”)“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录像中的叔叔真厉害,他们用脚踩出的节奏好听吗?(“好听。”)那你们的小脚能不能踩出这么好听的节奏呢?(“能”;“不能”)不管怎么样,今天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
1、出示十六宫格板,教师摆节奏谱。师:“瞧,老师特地请来了这些小脚印帮忙,看看我是怎么摆的。”教师演示。
2、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三种节奏。(1)教师引导幼儿对三种节奏逐个学习。师:“这么多的小脚印该怎么踩呢?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好吗?”(一个即四分音符,踩一下;一个即八分音符,踩两下;空格即休止符,不踩)(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语音谱,边用脚踩相应的节奏。师:“真不错,那我们就看着这些“小脚印”一边念一边踏脚,好吗?”(嗒嗒嗒嗒嗒)(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看图谱,边朗诵边踏脚。师:“真好听!要是来点音乐就更好了。加上音乐试试看,怎么样?”(4)幼儿看图谱随乐踏脚,教师用手指着图谱。师:“真棒!那我们站起来踩节奏,好吗?不过,有个要求,在踩节奏时能象录像里的叔叔一样就用脚踩出节奏,嘴巴不发出声音,在心里念节奏,能不能做到?”
三、启发幼儿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1、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节奏,教师进行指导。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脚印”和十六宫板,由你们自己来贴“脚印”,编节奏。几个人一起合作,看看哪一组编的节奏最好听。记住了,编好后,一组的几个小朋友要看着自己贴的“小脚印”,先来试着踩一踩节奏,好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较为协调又便于自己踩的节奏。
2、请各组的幼儿展示自己新编的节奏谱,并带领全体幼儿一起随乐踩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将四组新编节奏连起来完整的练习一次。
第五篇: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
教材分析:
《幸福的猪小弟》是由一首流行音乐改编而成的,歌曲的旋律优美,前半段节奏欢快,后半段节奏连贯,根据歌曲改编的歌词内容充满了亲情,体现着家的温暖,给人以幸福的感觉。为此想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到家的温暖。我班幼儿乐于参与歌唱活动,部分幼儿音准较好,节奏感强并能够跟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但还有部分幼儿歌唱的能力稍弱。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倾听,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2.幼儿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手语及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活动
难点: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图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进入活动室,体验家的温馨。
提问: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
小结:听到这首歌小朋友很开心,感觉幸福,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经过努力收到了收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乐很高兴,爸爸妈妈疼我们、爱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就是幸福。
二、通过故事的方式、摆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过渡语:今天有一只猪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故事。
1.教师利用课件讲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歌词的内容。
提问:猪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词内容进行小结。(用完整语言说歌词)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过渡语: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唱了谁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结:听到这首歌很感动、幸福、舒服、优美。边引导幼儿边出示图谱3.结合图谱加伴奏说歌词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1.带领幼儿看图谱,分句演唱歌曲。 结合图谱异步跟唱2.师幼同步演唱3.带幼儿加动作分句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用手语来表演歌曲,猪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妈妈)四、升华情感。
提问;猪小弟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我们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小结:你的爸爸妈妈也很爱你,那我们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结束语:让我们像猪小弟一样,把这首幸福的歌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更加幸福吧!
活动反思:
总体看,《幸福的猪小弟》这个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在两个块面,一对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学习可能会好一点。所以,一切的学习都要基于幼儿的经验和能力。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2
时间流逝,新的学期已来临,此时,孩子们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本学期,我们班又插了不少新生,对于这些刚来幼儿园几天的孩子,大家相互都不是很熟悉。为了让小朋友之间能够开心玩游戏,本月在主题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中,安排了《哈罗哈罗》这一音乐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愉悦情绪与同伴之间伴舞的快乐。
刚开始,我以一个娃娃引出话题,“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我们应该怎样向他打招呼呢?”只听到有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说:“你好”,“嗨”。“小朋友们真是太热情啦,那我也跟他打个招呼把,“哈罗哈罗-----”。通过对话,来引出歌名,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样,我请每组幼儿找到好朋友,并相互学着打招呼,边说边挥手,来提升兴趣。
对于打招呼的方式,在平时的生活中,基本以“你好”为主,因此,让幼儿以“哈罗”的方式,幼儿感觉比较新鲜、好奇,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幼儿来说,不敢大胆的打招呼,但在老师的多次引导中,才渐渐习惯。又由于班里来了好几名插班生,孩子们对于她们还不够熟悉,因此,在对于(一新一老)这样的一对搭档中,孩子显得有点不自然,因为,“以老带新”的方式,对于性格外向的幼儿来说,极为有效。在针对一些情况后,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就是调整了部分搭档,就是一位开朗,一位偏内向,这样,让幼儿在一动一静的带领下,调动更大的气氛。
通过唱歌,来表达各自的心情;通过游戏,让幼儿开心的玩一玩;通过表演,让幼儿有进一步的接触。相信,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孩子们便会更深层的融入到班集体中。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3
《买菜》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曲调朗朗上口,很容易让孩子们喜欢。而买菜这个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平时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也会扮演成人进行买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何乐而不为呢?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
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名按照节奏分别画出,如萝卜就画两个并列的萝卜,西红柿就画个并列的西红柿,这种图形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节奏,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而且这张图谱又成功地为创编歌词打下了基础。再完美的预计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本次活动也让我意识到了许多的不足:
1、孩子在唱歌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动的动作等来激起孩子的兴趣。
2、唱歌的时间太长了,并且形式不够丰富,所以看起来很枯燥。
3、没有充分地利用图谱,孩子在唱歌时我没有指着图谱,因此孩子不知该怎么看。
4、创编时如果能放手全让孩子来试试那将更能突出孩子的主体性。因为经验不足,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日常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4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激发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2、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和音乐的情节变化,并能大胆表现和创编乐曲中的游戏情境。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已感受过不同乐器的不同声音。
物质准备:图谱、乐器图片、音乐CD、狐狸和小鸟的指偶。
活动过程:
一、以去森林引题,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1、提问: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很大很大的森林,现在先听一段音乐,听听看我们来到的是一片什么样的森林?
2、初步感受音乐,引导幼儿说出乐器的声音,引出“这是一片很热闹的森林”。
二、出示图谱,在倾听中辨别笛子的音色。
1、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发现图谱中有一张图片没有图案。
2、出示四种乐器图片,鼓励幼儿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
3、完整倾听四种乐器的声音,从而分辨出笛子的声音。
三、倾听表现乐曲内容,创编游戏情境。
1、倾听第一乐句,引导幼儿从鼓和笛子音色的轻重并结合狐狸和小鸟的行走特点来判断猜测谁先来谁后来。
2、理解第二乐句,启发幼儿发现狐狸与小鸟在商量做游戏。
3、理解第三乐句,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狐狸与小鸟做游戏的情境。
(1)提问:你觉得它们会玩什么游戏?
(2)倾听乐句,启发幼儿从乐曲的特点中发现狐狸和小鸟在玩快快的游戏。
(3)配合音乐玩游戏
①教师结合音乐,示范用手指进行游戏。
②引导幼儿议论狐狸小鸟从什么地方出来 。
③启发大胆创编,用不一样的动作表现。
4、理解第四乐句并创编表现
(1)师:狐狸小鸟玩了那么久,玩好游戏会做什么?那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根据幼儿说的答案进行第四乐句的配乐表演。
5、完整欣赏乐曲,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表演。
四、引出小熊和猴子,并师幼互动,迁移游戏经验。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5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
师: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
3、师: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谁?(出示小兔子)
师:小兔子在那里玩?
师:小兔子到森林之后怎么样了?为什么?
师:它听到了什么?
4:学念歌词,熟悉歌词,为下面学唱歌曲做铺垫。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老师还能把它编成一首歌呢,你们想听吗?
(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一次范唱)
2、师:好听吗?你们想学吗,什么一起来唱一唱吧。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还想再来唱一遍呢!(教师边唱边手指图)
4、师:孩子们唱的可真棒,声音真好听,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试试,好吗?(师幼一起在座位上唱两遍)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以及造型。
1、师: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请幼儿表演)谁来学一学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
2、师: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完整的表演这个故事。(引出大灰狼)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你们听到谁来了?(大灰狼)
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在唱到“哎呀”的时候声音不能很响,不然被狼发现的。
2、配班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
3、一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反思: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首先,从选材上看,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儿比较熟悉、喜爱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种高兴的动作,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活动中以自身特有的可爱的动作和形态为集体做出示范,毫不胆怯,动作自然协调。具有节奏感。
整歌教学过程动静交替,幼儿在不断地动静交替中,丝毫未觉疲劳,一直兴趣盎然。教案设计中,通过提问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法,活动的每一步都让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经验,然后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及时地整理归纳,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幼儿在整歌活动中都使主动的,积极的,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在熟悉歌词的环节当中,幼儿没有很好的掌握歌词,导致在学唱中,有好多幼儿没能完整地演唱。还有在整堂课中,我说的太多,示范的太多,创编动作时没有做到位,孩子的想象空间不怎么开阔,让他们自己创编动作时,他们都是按照我的动作来模仿。在创编动作时,应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创编动作,这样他妈就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创编。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6
本次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在课堂中将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三者融为一体。赋予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真正做到从“学中玩,玩中学”。为了能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情景故事导入法。通过与音乐相符合的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形象,以情景剧的形式生动的导入。这不仅把幼儿的视,听,动,结合,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纲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告诉了孩子一些道理。
2、为了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使幼儿理解记忆。所以在本堂课中具体的学法为:游戏法。幼儿是好模仿的,通过奥尔夫音乐体系中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表现出乐曲。符合奥尔夫音乐中给幼儿自由进行创作。3、集体伴奏,这一环节我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给幼儿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将幼儿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推向了热潮。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是非常的开心和快乐,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本堂课、也通过鞠躬答谢告诉他们演奏完要谢谢大家本堂课,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将故事教学法渗透在我的音乐中。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接触幼儿机会甚少,对幼儿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7
本次讲课活动我组织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活动“表情歌”。为了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本次教学活动目标。首先,我用一段非常有趣的变脸视频,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知道了表情的概念,同时也激起了幼儿的兴趣。然后,我又利用“变脸娃娃”变魔术的游戏形式来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歌曲内容,在整个活动过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清晰明了。特别是我制作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它的灵活运用。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除了准备充分之外,主要还是我抓住幼儿最喜爱的游戏的年龄特点,巧妙利用“变脸娃娃”变魔术这一吸引幼儿的方式贯穿始终,活动中我告诉幼儿变脸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做“变脸”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其次,为了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我引导幼儿根据观察表情图和感知音乐节奏,由幼儿自由表演、尝试各种表情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在不同心情时做什么动作,使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运用的同时,幼儿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
但我也体会到了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就是我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所欠缺,缺乏激情,没有激发出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导致在学唱歌曲环节中,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幼儿对音乐的大胆表现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意识。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8
一活动目标
1.尝试与朋友合作进行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运用已有经验,用兔跳、手腕转动等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在游戏时,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兔和狼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倾听歌曲旋律,合拍地随音乐做拍手动作。教师:这段音乐说的是什么动物?让我们仔细地听听,边听边拍手。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一遍。
(4)教师逐句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
2.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幼儿带上头饰,玩游戏“小兔和狼”。
(1)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一名幼儿或教师扮演狼,躲在场地边。其他幼儿扮演小兔,站在场地中间。音乐起,“小兔”边演唱歌曲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小兔”要赶快蹲下不动,“狼”随音乐走到场地中间寻找还在动的兔子。如果“小兔”动了被狼捉到,就要停止游戏一次。
(2)教师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强调游戏规则。
四活动提示
1.教师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将学唱歌曲和游戏分为两个活动进行。如将学唱歌曲单独列为一个活动,还可以加入多声部演唱的环节。
2.教师可结合小兔和狼的主题,带孩子玩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3.提请家长配合:给孩子讲相关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勇敢的小兔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9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是指跟随音乐进行的运用身体运动来造型的艺术表现活动,即通常所说的以身体运动为主的音乐游戏、舞蹈、律动以及歌表演当中动作表现的那部分。
在为这种活动选编材料的工作中,教师往往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贴近(适应)”“离开(挑战)”幼儿原有经验的比例和度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别是音乐、动作和内容。说到韵律活动的开展,往往浮现在眼前的是老师满场又喊又跑的狼狈样。可结果也不尽人意,难免有些失落。
中班音乐活动《小雨和花》也是一节韵律活动,以春雨为背景,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春雨活泼欢快的样子以及花朵在春雨浇灌后快乐的成长。体现了春雨对花朵的关爱和花朵对春雨的感激之情。
在活动准备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乐曲的内容,形象的区分音乐的AB段落,于是我设计了课件《小雨和花》,在第一课时中,课件花朵的变化不明显,于是我进行了再次的修改,第一段的开花改成花苞,等待小雨浇灌。在第二段小雨没有了,落到了泥土里,更便于幼儿表现小花的感受。比如花长大了,花变大了。
在活动中,我吸取了第一课时的不足,在活动中通过听一听,做一做、演一演,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表现音乐的内容。
在第一环节,我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歌曲的AB段落。由于课件的进一步修改,孩子能发现A段是小雨给小花喝水,小花在喝水,B段小雨落到了泥土里,小花喝足了水,开心的样子。
在第二个环节,动作表现中,第一段,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表现小雨落下来的样子,小花喝水时,引导小花看着小雨做动作。在第二段,幼儿听着音乐表现小花喝饱了开心的动作。在活动中,孩子能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比如不同的小雨落下来的动作,花越来越大,慢慢长高了等等。我在第一段的结束的地方设计了导入语:“小雨落到泥土里,不动了。”形象的让孩子自然过度到了第二段,并且为角色表演活动做好了铺垫。
在角色表演中,我请孩子两两合作,让他们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跟着音乐表演。在第一段和第二段转换间,我运用了一定的提示语。但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学会倾听,我提出了问题,让孩子发现表演中的困难,“如果我不提示,你怎么知道音乐的变化?”,让孩子自己去倾听,虽然有部分孩子还是有点听不出,但是他们愿意去倾听了。孩子自己发现如何听出不同角色的变化。
在活动中,我给了孩子充分表现的空间。在听一听、做一做、演一演的过程中,孩子能更积极参与,愿意聆听,乐于创编各种动作,体验了与同伴表演的乐趣。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0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天鹅湖》之《四小天鹅》。孩子们兴奋极了。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电脑上下载了《四小天鹅》的录像,找了跳芭蕾需要穿的芭蕾服和舞鞋的图片,还让学过舞蹈的小朋友提前做了表演节目的准备。就这样,我们的活动开始了。
首先,由衣服和鞋子的图片入手,孩子们看了非常感兴趣,说出了这些衣服与我们衣服的不同。接着,我让孩子们看了《四小天鹅》的录像,孩子们更是看得津津有味,投入的不得了,当我提议要他们来当四小天鹅的时候,他们更是兴奋极了。我分组请他们来跟着音乐表演,大家不但从中感觉到了《四小天鹅》轻快的音乐,而且也对这个舞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学过舞蹈,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我们小朋友的舞力!”齐齐、凯宁、田子、宝宝,分分献艺,下腰的下腰,劈叉的劈叉,大家都拍手叫好!
本次的欣赏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孩子的兴趣点和参与热情都很高,自然地接受了《四小天鹅》。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吧,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1
音乐天赋不足,常常唱歌跑调的我,真的很害怕上音乐课!我会心虚,我会不自信,甚至我会把自己的声音压低……可我相信努力可以改变自己,逃避绝不是我做事的风格!我乐于接受磨练,接受挑战,我会一次次地更好的!
今天是9月的28号,当要去做早操时,刘老师告诉我要听我的课,我当场就傻了,因为今天居然是上我最拿不出手的音乐课,我心虚了。在实习时,我班的班主任就告诉过我:音乐课是五大领域内最不好把握的课,很难上到完美,但也有她的套路,如果掌握了能熟练运用了,你会发现音乐课是很有趣很快乐的!我认真听着她的每一堂课,做着笔记,可就是把握不了这个氛围,出不了自己心里想的效果,甚至完全相反。我产生了痛苦和迷茫,可我绝对不会就这么放弃的!想到这,我又突然的豁然开朗了,也许现在我多上课、多出错、多改正、多练习,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我也会出现一堂完美的音乐课,一堂拥有自己特色的好课!
《公共汽车的轮子》这是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歌曲,需要教师好好的分析教材结合自己的经验把幼儿带入这个情境中。可我的经验真的很欠缺,我只知道让幼儿多唱多表演希望他们都能记住,可忽视了一堂好的课,必定是充满情趣,充满快乐的!我对教材的把握度不够,不知该怎样处理好歌曲的细节,做的很不好,只会一遍遍的听录音,一遍遍的跟着唱,没有一句一句的细心处理,使幼儿很难马上理解学习。再加上怕自己的跑调,不敢开口在老师们面前大声的唱,好几次想示范唱可又收了回去,所以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我还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理解好歌曲,把它的.弱起拍唱错了!四分之一拍的节奏我把它唱成了四分之二拍,实属不该。在备课时我也注意到了它的短促,可一上课我就犯糊涂了,居然都唱错了, 幼教网
对不起,这个我以后一定改,不会再犯了,真的很不该。经过陈老师的指导,我明白了一堂课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四分之一拍只有吸一口气的时间,我会多练习的,练到对了为止。
我最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刘老师为我提出的导入部分的问题了。其实本来我是设计小朋友扮演公共汽车里的乘客乘坐公共汽车这一环节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一紧张居然忘了,我的导入环节缺少了,显得很直入,没有了慢慢的导入,也没有很好的激发孩子们愉快地进入公共汽车轮子转动的氛围中。但我又想:如果我当时没有忘记,没有漏掉这么一个环节呢?会好些吗?我想还是达不到大家想要看到的效果吧?!因为我没有想到过刘老师跟我说的:可以在导入的时候就加入公共汽车的轮子转啊转,转啊转,也没有想到公共汽车的轮子还有这么多种转法……哦,原来可以这样啊,我真的没有想到!我想的太少了,也太没有能够调动全体幼儿气氛的勇气了。能灵活调动课堂气氛,达到心目中想要的效果。是我将努力学习的重点,希望自己也可以快点做得到!
以前的我常常会羡慕别人,羡慕她们的好,羡慕她们拥有的种种条件,但是现在不会了,因为我相信只要自己认真努力了,一样也可以做到,至少做到了自己的更好,这样我回过头来看走过的路就不会后悔了!我的课堂一定可以进步的……
现在的我,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走每一步,以孩子为本,以工作为重,以学习为主,以感恩为乐。感谢有这么多好老师给我指导,为我引路,我会快快乐乐的成长进步的!谢谢你们……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2
韵律活动向来是深受幼儿喜欢的,在音乐活动《挪威舞曲》中,小树和小精灵的动作迁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通过多种感官在动静交替中进行教学,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小孩子生性好动,游戏就像是他们的伙伴。借着这一点,我把创编小树和小精灵的动作放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并把此重点贯穿在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和游戏二《小小魔法棒》中,以故事进行衔接。“兴趣是的老师”,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了创造性表演。虽然在活动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也基本掌握了活动内容,但还是存在这许多不足之处。
一、导入过长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重难点贯穿在两个游戏中重点教学,随之引出音乐。这一环节需要个别幼儿创编动作,以及集体进行创编,而且幼儿一直要在活动场地中间与座位上来回流动,导致开始部分过长。而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欣赏在活动进行了十分钟后才出现。如果在进行游戏时将aba结构的两段音乐于游戏想结合,效果会更佳。
二、有对象进行集体创编
韵律活动有独自一人进行表演的,也有合作进行表演的。音乐《挪威舞曲》是aba结构的,韵律动作分别为小树、小精灵与小树、小树。在第一段小树变成大森林的动作创编中,幼儿独自进行创编,教师给予鼓励与表扬。而第二段小精灵与小树相亲相爱的动作创编中,幼儿都在创编小精灵的动作,而教师比较牵强的把幼儿做的动作形容成大树,并引导两名幼儿进行小精灵与大树的合作表演。导致其余在创编小精灵动作的幼儿无事可作。如果教师在进行第二段音乐的动作创编时,手持小精灵与大树的图片,先与幼儿交流创编小精灵和大树的动作,再让幼儿以椅子为对象进行表演,既让活动有了很好的秩序,又拓展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性。
音乐欣赏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下面就我对中班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
音乐音乐欣赏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听的基础上,教师用简洁、准确、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图片、电化教具去提示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认知和了解音乐。如:在音乐欣赏《荷包蛋》的教学时,我让幼儿注意倾听歌词内容,幼儿边听边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过程及荷包蛋煎好后请大家尝一尝切身体验。在听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做煎蛋的动作。此时教师适当用图谱诱导,加上一些自由发挥的简单动作。
让他们进一步投入音乐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岛》的教学。如在引导幼儿欣赏《卡普里岛》时,首先我用语言把幼儿带入去卡普里岛旅行的情境中。“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开船去卡普里岛旅行啦!”然后让幼儿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卡普里岛有什么情景。听完音乐让幼儿说谎产卡普里岛可能是一个什么地方,再让幼儿看图谱,游览美丽的卡普里岛。这样音乐欣赏《卡普里岛》就编排完成了。
(二)让幼儿创造的模仿来表现音乐。
幼儿的创造开始于模仿,脱离了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思维方式等这些“创造工具”,创造性发展就等于一纸空谈。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师直接提出主题,或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然后由教师直接根据主题引出基本动作,并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最后再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探索的形式,创造出各种新的动作。
比如我在进行音乐欣赏“化蝶”的音乐欣赏活动时,我在准备好相应的歌曲之后,请幼儿自由的创编,孩子们有的侧飞、有的向上飞、有的向前飞、还有的往后退着飞,一幅姿态各异、可爱的蝴蝶画面刹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相同,却只局限于单独动作,此时我只是稍加引导“哎呀,蝴蝶一个人飞多寂寞呀,这可怎么办?它们会怎么做呢?”孩子们在我的点拨之下,很快进入新一轮的创编,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动作……,在此轮创编中孩子们不但随着音乐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充分的想象,而且还加入了更多同伴间的合作,使自己的动作经验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三)发现典型,带动全面。
在活动中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同伴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们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情感上相互支持,行为上相互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表现的渴望和信心会更足。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同伴间充分交流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幼儿创作中好的范例,引导幼儿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借鉴。因为,这个好的“范例”,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直接的启发,他们可能模仿这个好的动作,也可能在此启发下,创作出更新的、更独特的动作,从而更好的以“典型”带动“全面”。
(四)个别辅导,恰当地示范和启迪。
音乐一开始,幼儿就会马上进入到表现中去,这瞬间的反应,也就是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判断能力培养的时刻,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马上要随着音乐的韵律而动,投入到再创作——自我表现的阶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程序不同,对音乐、音乐欣赏反应的“潜质”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表现程度。有的一听到音乐前便知道用什么动作去表现;有的则要在听完音乐后,才能表现出组合的动作;而有的只能反复停留在几个简单的动作上。
这时教师就要进行个别辅导,恰当地示范和启迪,帮助他们联想意境、理解音乐,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在音乐欣赏《小红帽》这一活动时,用视频仪放大幼儿用书,指着图讲述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图谱:“小红帽去森林,她一会儿走,一会儿跑一跑,见到外婆嘻嘻笑。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给帽出发吧!走一走一迪笃迪笃”。然后让幼儿倾听音乐《小红帽》,跟着教师的伴奏一起有节奏地说。这时性格内向的幼儿动作幅度小,缓慢地表现出小红帽走路的情境。性格开朗的幼儿则动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动作表现小红帽走路的情境。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分析,肯定和鼓励,引导和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3
设计意图
如何让小朋友感知圆滑和断奏?首先从音乐开始,有语词的音乐,总能让小朋友学习兴趣点增强很多,于是我们选择了“小花猫”这首歌。再则便是活动的设计,有趣的情景,总会吸引吸引的注意力,结合这一点,我们将该活动从头到尾融入情景中。激发小朋友参与,从而掌握圆滑和断奏。
活动目标
1、小朋友能感应乐曲中的圆滑与断奏;
2、感受音乐游戏中,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通过律动、游戏,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圆滑与断奏。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图谱、放大镜、自制跳蚤并挂在绳子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暖身活动:
1、师幼用断奏,圆滑音问好
2、放大镜看跳蚤
(二)、故事导入:出示故事图片--小猫找河马医生治疗跳蚤。
河马医生有好多的秘密武器,他的诊所里总是挤满了病人。小花猫来了,她浑身发痒,难过的不得了,河马医生用放大镜一看,原来小花猫身上有好多的跳蚤!于是,河马医生让小猫用力跳跳,将跳蚤跳下来。
二、律动感应:
(一)、分段感知:
1、A段断奏Staccato(完成河马医生的任务:跳跳,跳蚤就没了):学猫步左右轻跳。尾句后音效/学猫咪伸懒腰。
(1)、小花猫在什么地方跳呢?教师出示语词图谱,让小朋友知道每句的句首左右跳动一下。
(2)、随音乐,看图谱再次跳动,感受断奏。
小花猫身上的跳蚤还有吗?有的,河马医生建议了,用爪子挠挠。
2、B段圆滑Legato:学猫咪抓胡须。在唱“喵喵”时才做抓跳蚤的动作。
(二)、整曲律动。
看图谱,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感知圆滑与断奏。
三、角色扮演活动:小花猫抓跳蚤
两助教老师将挂有许多的“跳蚤”的绳子牵在空中,A段时,教师上下左右晃动绳子,幼儿扮小猫,随音乐跳动躲避跳蚤的碰触,避免被跳蚤“咬到”。B段幼儿开始抓跳蚤,每到“喵”处可抓一只,直到音乐结束。
四、随音乐,做肢体律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以小花猫身上有跳蚤,河马医生出主意抓跳蚤为背景,引导小朋友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来认识音乐中的圆滑,断奏音。在活动中,小朋友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也能分辨并用肢体表达自己对圆滑断奏音的理解。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4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美。
我们都知道,艺术活动须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花儿与蝴蝶》中教师按新《纲要》要求,为让每个孩子都有动脑、动手和表演的机会,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
材料类: 白纸、彩纸、亮纸、旧挂历纸、旧报纸、硬纸板、皱纹纸、旧纱巾、丝巾、围巾;各种颜色的线等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每个孩子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浩瀚好画画,就画个漂亮的蝴蝶,做个头饰戴上;小坤就用皱纹纸做个美丽的花环;亚雯呢,就拿纱巾别在两只小胳膊上,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思雨喜欢折纸,于是就用彩纸折了蝴蝶背在背上......孩子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孩子在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欢乐。
由此看来,美工活动确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意义重大,对于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手的灵活性以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它必须依靠物质材料,与材料的接触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感觉经验,通过改变材料表达美的情感。有心的教师往往不忽视这一教育契机,不辞辛苦为孩子准备种类众多,数量够多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学到知识,开发智力。让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力,表现的机会。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昭然于众。教师爱孩子,那就关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好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反思:
《花儿与蝴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美”字,不容置疑,但美中亦有不足,在这许多“美”的画面之后,却残留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美”的场景:
制作完成后,是孩子们的表演,然后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离开了活动室。室内一下子静下来。桌上有零乱的物品,地上到处是纸屑、残头等,一片狼籍。
看到这个场面,你能说这是美吗?只是一个小小的忽视,却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却轻易放过了一个美的教育的良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应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艺术教育也应与其它各科教学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不时体验教育的价值。
如《花儿与蝴蝶》,当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孩子收拾整理好用过的物品,清理地上的垃圾,让活动室重归整洁。这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育契机:
1、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爱整洁的习惯。
2、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本身就是美。
3、增强了爱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感受环境的美感。从这里我们看到,幼儿园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依相辅,紧密结合。对孩子美的教育也不能局限在艺术活动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美的人事物无处不存在,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让孩子充分去感受去区别,让他们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意识到并弥补不美的事物,让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伴随着他们和谐健康地成长。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5
今天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音乐课《举你的右手摆一摆》,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歌词学会歌唱,并配合歌词做相应的动作,简单的分清楚方位。
歌词非常的简单:“来来来,朋友们,举你的右手摆一摆,向前摆向后摆,转一个圈圈跟我来:
来来来,朋友们,把你的身体摆一摆,向左摆向右摆,转一个圈圈坐下来。”
这个活动最最重要的就是让宝贝们正确的举起右手啦。第一次,我没有示范,就请宝贝:“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我看看。”不出我所料,宝贝们没几个举对的,有几个立场不坚定的本来举对了跟着别人反而错了。我赶紧又提醒他们:“小朋友们拿勺子的小手,哇呜哇呜吃饭饭的小手。”几个宝宝马上试了一试,改了过来,见还有些宝宝们错了,我赶紧做了示范“刷刷刷拿画笔的小手举起来!”孩子们在我的提醒下终于都纠正了过来。由于我没有事先给孩子们提要求,第一遍请坐在位子上挺清楚歌词,结果我一放录音机,宝贝们激动的跟着音乐,根据歌词自己创作起动作来了。还别说,有几个动作还很有创意的呢!第二遍我吸取教训,请宝贝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歌词,把歌词记住了我们才能边唱边跳呀。宝贝们真聪明,基本上只听一遍就会了。然后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边唱边跳,宝贝们既学会了这首歌,又玩的很开心。
现在一直在提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玩才是孩子们的天性。这节音乐课《举你的右手摆一摆》正是很好的迎合这个教育理念。其次,老师在上课中的激情和投入度很重要,只有老师真的投入了,充满激情,宝贝们才能全部high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