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6.盼(教案)
16.盼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嚷”,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的世界。
4.学习作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能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袖、筒、篷、缩”等12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盼》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最盼望的是什么?
4.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三、初读感知
(1)
(2)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袖筒
斗篷
收缩
疯狂
瓦蓝
甩开
叫嚷
酱油
炖肉
嘴唇
蹦跳
楼梯
(重点指导生字“缩、嚷”为平舌音,“甩、唇”为翘舌音;前鼻音“瓦”等;后鼻音“筒、蓬、况、疯、酱、蹦”。)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袖筒、斗篷
叫嚷、嘴唇
注意读准“袖、蓬、嚷、唇”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闷(mèn
mēn)
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的天气真是闷热。
②读一读:闷(mēn)热的蒸汽车间里工作的时间长了,总有头昏胸闷(mèn)的感觉。
(3)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斗篷
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
窸窸窣窣
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痱子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
逗引
用惹人的言行,逗弄对方。
葱葱茏茏
(草木)青翠茂盛。
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让人信服。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2)梳理课文思路
练
填空:
课文先写(“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再写(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写(“我”如愿以偿的事)。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袖
蓬
缩
疯
瓦
甩
嚷
酱
炖
唇
蹦
梯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袖、缩、嚷、炖、蹦、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蓬、酱”,上下结构,“疯、唇”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袖、嘻、嚷”和上下结构的字“酱”,学生练写。
袖:左右结构,“衤”是两点,要注意。
嚷: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下部是衣字底。
酱:上下结构,上部笔顺是:点、提、竖,下部中间有一短横。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非常希望能够穿上雨衣的迫切心情。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5)
(16)
(17-29)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的世界。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袖筒
斗篷
收缩
情况
疯狂
瓦蓝
笑嘻嘻
甩开
叫嚷
油锅
酱油
嘴唇
蹦跳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
二、品读释疑
1.出示: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这一段话对新雨衣的样子写得很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件新雨衣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埋下伏笔。
(2)“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换成“雨衣上还有两只袖筒”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长着”表现出作者对这件新雨衣充满了好奇,这两只袖筒好像是从雨衣里生发出来的,活生生的,非常新鲜,非常可爱,更显得不同一般。
(3)“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呢?试着写一写。手不用,,……
2.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画出相关语句。
作者选取许多事例来表达“盼”的心情。
(3)
(4)
(5)
(6)
(1)
特别喜欢新雨衣。
(2)
“我”白天夜晚都特别关注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盼着变天。
(3)
放学后,终于下雨了,兴冲冲回到家的“我”又要找各种理由想借出去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
(4)
晚饭后张望窗外,开始盼雨停,雨停后看到窗外的景色,还是觉得雨滴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更好看。
(5)
上学时,下雨啦的狂喜,穿雨衣的理直气壮。
3.“我”得到这样一件新雨衣,是多么盼着穿上它呀!作者又是如何来描述“我”的盼望这一心理活动的呢?请画出有关句子,举出两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mǎ)瑙(nǎo)还好看。”
(3)
“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4)“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我认为最生动的是后面两句,因为富有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同身受。
4.“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思考: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为什么放慢了脚步?
我盼望变天已经盼了很久了,风是来了,雨会来吗,我放慢脚步,“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放慢脚步希望看到雨滴,盼望雨滴洒落下来,表现了一种急切的情绪。
5.“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nāng)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思考:这句中的省略号是什么作用,去掉好吗,为什么?
不好。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语意不连贯。刚进门的“我”是想出去的,又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说。这里的省略号运用巧妙,体现“我”此时的内心世界,所以不能去掉。
三、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7)
(8)
(9)
1.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悟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
3.方法指导:选择不同事例体现中心意思,作者将自己“盼”的情感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选择不同的事例,将中心意思贯穿在人、事、物的具体表现中,将视觉、触觉、听觉统一起来,引人入胜。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借助形象化的不同心理体验,表达中心意思
本文作者在描写盼望下雨时,成功的将不同的心理体验形象化,具体体现“盼”的心情。因为抓住把自己想的、感受的、着急的、担心的不同心情生动地写出来,凸显出中心意思。
2.举一例: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这段文字写出作者盼望雨停,希望明天再下的心路轨迹,细腻生动。
3.练一练:
你最近学会了什么游戏?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怎样的心理?认真想一想后写一写,注意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示例:
“跳长绳?我可不会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妈呀,我哪会跳呀?怎么办,怎么办?
轮到我们小组了,我不情愿地被拉出了教室。我本想躲在最后,可却被挤到了第一个位子。“通通通”,心都要蹦出来了。眨眼的功夫,轮到我跳了。只见长绳
(10)
(11)
一圈一圈的甩着,怎么跳进去呀?慢点行不行?再慢点好吗?我站在绳前,看着啪啪打着地面的绳子,再看看同学像小猴子一样自由蹦跳,哼!管他三七二十一,豁出去了。“一,二,三”
终于我鼓足了勇气,学着别人的样子,冲向前方,对准绳子,往上一跳,嘿,跳过去了。一次又一次,我跳过了绳子,战胜了胆小。
哈哈,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
六、课堂小结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会了心理描写等体现人物品质……)
师:希望你能把这种阅读方法用到今后的课文中;写作方法用到你的作文中,你一定会写出优美的文章来;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课下大家可以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在自主学习本上写一写。
七、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忙碌的早晨》。
八、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九、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原因:新雨衣
淡绿色
透明
长着袖筒
渴盼下雨
亲近自然
经过
盼变天
盼
盼外出
盼雨停--
盼雨点打在新雨衣上
结果:雨点在雨衣上
跳跃
第二篇:《盼红军》教案
《盼红军》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创编。
教学重点: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
教学难点:
咬字吐字清晰准确,注意弱拍起唱和切分节奏演唱准确。
教学目标: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盼红军》,感受四川民歌特点,表达人民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使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
电子琴、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
学具:
竖笛、小提琴。
教材分析:
《盼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敲边唱边舞,叮当之声伴随悦耳的歌声十分动听。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节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个戏曲片段。你知道这是我国哪种地方戏么? 生:四川川剧。
师:剧中有一个表演者的面具总换,你知道这种表演形式叫什么? 生:变脸。
师:看起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剧种还是有些了解的。我们刚才看的就是川剧《变脸》的一个片段,川剧是四川曲艺的一种,四川曲艺形式多样,除了川剧以外,还有四川花鼓、四川评书、四川民歌、四川扬琴、方言相声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演唱。
二、歌曲教学
师:这首歌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生:启盼红军早日到来的心情。
(一)学习旋律
师:本首歌曲一共有三个乐句,同学们一起看旋律,这首歌曲是什么调的? 生:C调的
师:大家都知道C调的主音do在下加一线和三间,那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个音唱什么? 生:RE 师:谁来说说第一个乐句的音符都唱什么? 生:读出唱名。
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
(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两个乐句的旋律)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旋律。
(二)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听录音,可以轻声随唱。生:听录音学习歌曲。
(三)歌曲分析
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生:期盼的,赞美的。
(四)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创编
(一)布置任务
师:这首民歌原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采花》,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们为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和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为他们解脱苦难,推翻黑暗的统治,解放家乡的心情,他们在原曲调上重新填了词,并将原来的歌名《采花》改为《盼红军》。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歌曲进行第三次加工,主要结合我们音乐课比较常用的:说唱、竖笛、打击乐器、旧词新唱等形式进行创编,咱们看一看那种表现形式更好。生:组长带领同组组员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二)展示成果
1、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创编成果。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四、总结升华
师:生活在压迫中的人们盼望得到解放过上幸福的日子,那我想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盼望的是什么呢? 生: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师:不论你们的愿望是什么,老师都由衷的祝愿你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第三篇:《海峡两岸盼统一》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盼统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台湾,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2.了解台湾的历史沧桑,体会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心形卡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台湾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体验。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首歌,让我们一起听听它唱的是什么地方?(播放《七子之歌-台湾》)2.(出示地图)导语:远古时候,这块土地与大陆紧紧地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部分的陆地下沉为海峡,使一座连着大陆的美丽岛屿—台湾,镶嵌在碧蓝的大海中。(板书:海峡两岸)它像一片飘离大树的绿叶,时时在诉说着对根的思念;两岸人民时时刻刻盼望着统一。(板书:盼统一)
(二)增强体验,强化参与。活动一:故事看台。
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2.学生交流:从刚才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了解台湾的历史 活动二:知识竞赛
台湾岛,美丽富饶、物产丰富,让我们走近它。下面,我们分为两个团队,一个为“日月潭”队,代表宝岛台湾;另一个为“黄河”队,代表祖国大陆。来开展一次知识竞赛,看看哪个队对台湾的了解更多。1.“必答”环节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美,宝岛台湾更是美丽如画,请问,台湾被评为中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景区是什么?(日月潭)台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水稻)台湾水果中的果王是什么?(香蕉)
台湾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高山族)2.“抢答”环节
台湾海峡在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哪个省之间?(福建省)台湾第一大港口是什么?(高雄港)台湾第二大港口是什么?(基隆港)台湾第一大城市是什么?(台北市)台湾第二大城市是什么?(高雄市)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海岛,山地约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2/3)台湾山脉的主峰是什么山?(玉山)活动三:情系心中
1.学生自读“盼回家,盼亲人”图片,然后学生交流: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 2.“盼回归”图片:海峡两岸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共同的心愿:实现祖国统一。
3.带领学生制作“思念卡”,贴在黑板上。活动四:两岸交往
现在,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旅游、投资、定居越来越多,两岸友好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图片资料展示)
(三)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1.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2.欣赏台湾风光
3.朗诵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四)课外接力,活动延伸。
课后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专题节目,并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或者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电子邮件。
第四篇:盼红军 教案
盼红军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盼红军》
2、学会歌曲中的切分音(大切分音型)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音的把握,以及低音的把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聆听
1、聆听整首歌曲
2、思考,歌曲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二、音乐知识学习
1、切分音的记谱法
2、切分音的节奏打法
3、切分音的练习(教师带学生练习,要求能准确的打好节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带学生演唱歌谱
2、教师唱谱,学生唱词(3——5遍即可唱熟,只唱一至三段)
3、播放音乐伴奏,学生跟随伴奏演唱练习直至练熟
四、互动
1、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唱一段,看看哪个组唱得最好,要求跟随伴奏演唱,不能跑调。
2、每组派代表竞赛,优胜着获表扬
探讨研究:以前还听过哪些关于红军的歌曲?学过哪些抗战时期的歌曲。(《只怕不抵抗》《歌唱二小放牛郎》等)
第五篇:盼春节
盼春节
又是一个正月初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降临之际,人们当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日子。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春节常有的话在我嘴边响起,照旧我会收到很多红包,压岁钱会比以往多出许多。爸爸妈妈也不能对这笔“巨款”怎么样,只能任我花了,哈哈……到时候我会买很多零食,假期里窝在沙发里边吃看电视。美好的遐想啊!
“叮铃铃,叮铃铃”闹铃这位“吵闹先生”又在大叫大嚷了。要是平时我早就一骨碌爬起来,生怕上学会迟到。但现在是春节假期,不用上课,我便用被子盖住脑袋,继续在我那温暖的小床上做起甜的美梦。美好的遐想啊!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快乐的鞭炮声在我耳畔轰隆隆地响起来,我兴奋起来,平时在那学校和妈妈的“题海战术”中根本抬不起头,好不容易响起鞭炮声。快乐不容错过,我赶快抄起几支鞭炮下楼与小伙伴玩去了。美好的遐想啊!
“走,我们出去玩!”小伙伴的呼喊声竟让我想起了爸爸妈妈以前带我出去旅游的呼喊。但今年春节她们似乎都不想出去,可我却想去即将消失的人间天堂-马尔代夫。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四周有着清澈的海水,巨大的椰树在海边生长着,硕大的椭果看上去非常香甜。有时还可能潜入水中,探知海洋的秘密。身边时不时有成群的鱼儿游过,色彩缤纷的小鱼在水中自由地穿梭。漂亮的珊瑚展示出水中的无限生机……美好的遐想啊!
真希望春节快快到来。
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47号北京东路小学五(5)班
联 系 人:赵江南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