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案参考

2020-09-04 12: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毛概-教案参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教案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组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明确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2、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历史必然性。

3、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

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理论。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它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面前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第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还包括它的继承者对它的补充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及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一系列新课题,从而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出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与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出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选择。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先进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态度积极而虔诚,学习的内容也逐步深入并且相当全面。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着眼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革命派在太平天国后期,不仅主张办工业、开矿藏、兴银行,而且主张“请富者准予雇工”,对穷人“以令作功以受所值”,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

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的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系统地学习西方,以开民智,并通过译介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国宣传了唯物论的经验论、进化论的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三权分立等社会政治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直接参照欧美的经验,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仅学习西方理论,而且付诸实践,他们建立过团体,组织过政党,举行过变法,发动了革命。问题在于,“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太平天国被中外反动派联合绞杀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建立起来的“民国”却徒有其名。总之,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都是以失败而告结束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师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人们对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0页)它推动着人们去思考救国的新路为人们而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正如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一样,无产阶级则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的传播,是以这个国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由于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忙于在欧洲战场上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于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由此壮大起来。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与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1页)“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0页)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来加以科学的运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内在要求。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人民出版社1974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传入中国,并在五四时期广为传播开来,逐步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进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中国对它的需要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一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

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它包括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1949年之前的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这一特殊国情,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以及在这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中国实际的主要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人的正确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而且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实际,逐步认识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现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点的基础上,党不仅制定了最高纲领,而且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以及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与此同时,党以自己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实践党的纲领。这一切,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党的先进性,使党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党就不可能揭示出中国革命的规律,并制定出反映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原则,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就不可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内外反动派的压迫,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党的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

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尽管在这一探索中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最终还是找到了一条能够较快较好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之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正是由于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制定和贯彻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使我们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也得到了生动、具体的展现。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21世纪的时候,人类所处的时代和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内看还是从国际上看,中国共产党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要应对挑战,继续前进,就必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就有丧失先进性和失去领导资格的危险。正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强调全党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善于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制定了党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发展路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必将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也就必将在不断创新中向前推进。而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总之,无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抑或是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80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的进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胜利。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

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好“概论”课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三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当学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同于专门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只需要能够概括地综合地掌握即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及其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概要的论述。因此,在高等学校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比较适合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由来和历史进程,加深对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解,为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好“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要做到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三代领导人的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重要文献对它们作了集中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则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及其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活的灵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作了概要的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对有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中,将学习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结合起来,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要做到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所阐述的各种理论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当时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只有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作出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因此,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同样,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及其规律,从而正确认识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切实把握中国的今天,满怀信心地迎接中国的明天。

学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客观事实总是处在不停地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剧烈与深刻程度,在20世纪以来已经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因此,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包括当时的实际,也包括现在的实际;不仅要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更要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以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而以新的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之成为自己今天和今后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向导。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阅读书目: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部分)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第四部分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2.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产的历史条件,深刻理解它们是在解决历史赋予的不同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

3.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教学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的状况;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失败;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其次,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的指导。

再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毛泽东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当中,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对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最直接的源泉。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

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

第一,五四时期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第二,毛泽东个人的性格与境界、修养等。毛泽东谈毛泽东的性格:不怕邪、自信人生二百年、性不好束缚、可惜太富感情、不愿与恶人共事、不食言、满怀信心、百折不挠。毛泽东的思想境界:献身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扭转乾坤的壮志;能纳五湖四海的胸怀;坚忍不拔的意志;高瞻远瞩的眼界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时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国民革命失败。标志萌芽的主要论著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思想包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等问题,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标志: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标志形成的主要论著是:《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主要思想包括: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政权理论、初步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特点: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不断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标志成熟的主要论著是:《<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主要思想包括: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主要著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关于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方针问题;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的建国理论和原则;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原则;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理论、方针和政策(主要有: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等。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三)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建设;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政革和策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贯穿在上述各个方面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的特征

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独创性——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的结论,以苏联经验为参照而不是照搬,是根据中国特殊情况所作出的理论创造。

完整性——它抓住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的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中国革命和怎样进行中国革命问题,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内容、动力、领导、前途、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它既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又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发展性——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的方法论和体系的开放性,它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它具有发展的无限源泉和动力,能够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它对马列主义的独创性贡献。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第四,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遍意义,被邓小平继承;邓小平哲学基础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具有一致性;二者在内容方面也有继承性,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一脉相承,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阶段及发展战略理论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等,这些内容成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五,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2.必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其次,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

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第一,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领导人;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杰出代表。他把中国革命理论系统化,并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创性贡献。

第三,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其错误主要是:在党的中心工作问题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错误。毛泽东晚年错误(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第四,综观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首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开放的世界环境,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所代替。

其次,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崭新的课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的初步探索经验的总结;对东欧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

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条件。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特别是它们所提供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邓小平思考和回答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本的思想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最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

第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和强大动力。

新的伟大实践呼唤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改革开放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2.邓小平的个人素养、务实精神和“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的重大决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些表明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初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第二阶段,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集中阐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生产力标准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系统阐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提出。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

第三阶段,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日臻完善,达到成熟。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及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新概括;中共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九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问题上: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问题上: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三步走”战略;要抓住时机,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的重大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若干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概括和阐述;“三个代表”科学论断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同意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作了进一步阐述。

1.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2.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3.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4.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2003年7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1.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

第一,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它们共同的政治立场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宗旨。

第三,它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第四,它们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

第五,它们共同的政治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

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体系的组成和特征上也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但都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方面;同时,它们也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显著的特征即阶级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从本质上看是一脉相承的。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的产物。

由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历史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因而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它们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取得革命胜利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它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则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它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解决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如何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问题,所以,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它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具体内容上的不同,正体现了它们是科学性,体现它们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本讲重点、难点重点: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毛泽东的评价。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难点:对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做科学的分析;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分析;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指导作用的科学分析;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思考题:

毛泽东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

邓小平理论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各包括哪些?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刘少奇《论党》,见:《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

2.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见:《重要文献选编——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4.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7日

5.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7日

5.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4年8月日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10.《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

第二讲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领导方法与政治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进而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2.了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进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3.了解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政治原则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进而认识到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都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

教学内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

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这标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七大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丰富。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领导全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思想路线发展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新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恢复了在“文化革命时期”一度中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作了概括。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改进工作方法》)。

针对当时思想僵化的现状,邓小平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并阐明了解放思想的含义以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进一步丰富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并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使原本包含在实事求是中的创新思想更加明确。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新的表述,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的内涵: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实际”包括:真实的情况;人们的实践或行动。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局而言,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正因此,毛泽东强调: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有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理论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它包括:首先,必须把握和运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有方法论指导意义和直接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次,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实际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再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必须是获得关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规律性的认识,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第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首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这是确定的绝对的。但它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就总的指导思想来说,一方面,一个认识正确与否,终究是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另一方面,实践对一个认识的检验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常常需要反复检验。就具体的行动方针、政策、办法来说,实践若不成功,则必须从主观认识上去找原因,去修改行动方针、政策和办法。其次,要在新的实践中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尊重客观事实,对实际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应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方法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

反对教条主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2.解放思想的内涵

解放思想的内涵: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具体的说,所谓解放思想就是“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十六大报告)

3.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鲜明标志,就是要抓住时代精神,把握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找准“历史方位”,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使我们的思想理论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固有规律,使我们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入歧途和劳而无获。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一是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就是要坚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它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历史阶段、三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观念僵化和思想保守永远不可能达到实事求是。实是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解放思想无止境,实事求是要一贯,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是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和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二、群众路线的基本领导方法

(一)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1、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周恩来在党内较早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他在1929年9月28

给红四军的“九月来信”中谈到红军的群众工作时强调:“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1929年)及《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中初步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2、群众路线的完备成熟(抗日战争时期)

1943年6月,毛泽东发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对群众路线作了科学的表述:“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标至着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已达到成熟。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密切联系作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中共“七大”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正式载入了新的党章。

3、群众路线的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时期)

七大以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并发展了群众路线。

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指出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即群众观和领导方法。强调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同甘共苦的的工作作风。

50年代后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一度遭到破坏,以群众运动取代了群众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恢复。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邓小平提出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

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

党的新的领导集体同样强调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基本内容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

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工作的目的);

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第三,一切依靠群众,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学生。

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从群众中来

根据来自于群众(实践)中的材料所形成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材料必须源自于群众、客观实际);

到群众中去

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把观点再放回到群众中,也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完整地说明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几种具体领导方法

第一,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它是从许多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然后集中新的经验,形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

第二,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领导骨干的带头、骨干作用,更好地实现对群众的领导。群众是基础,领导骨干是关键,必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组织保证。

三、独立自主的政治原则

(一)独立自主政治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阐述过独立自主的思想。但将其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提出,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条总的根本的政治原则提出的,则是毛泽东。

毛泽东在1930年5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才能取得”,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自己解决自己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的会议,成为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毛泽东在总结这段历史时指出:

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指共产国际)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议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一九三一年的(指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明确使用了独立自主这一概念。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通过延安整风,独立自主成为全党的共识!

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处理国共关系还是处理国际关系、党际关系,中国共产党都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新中国建立后,独立自主原则在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把独立自主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提出来。并在实践中正确地处理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使这一政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善于根据国情进行自主创新、又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不断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这样的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建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

(二)独立自主政治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1、独立自主的内涵

独立自主,最根本的涵义是: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时,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虽然要相互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不能离开其他国家的援助,但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各国实际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独立自主的基本要求

第一,立足于本国实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二,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第三,在革命和建设中,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第四,在党际和国际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

本讲重点、难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内在统一关系。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内涵。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关系?

3、为什么说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4、正确理解独立自主政治原则的基本内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实践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毛泽东:《论政策》;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刘少奇:《论党》;见《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

7、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8、邓小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改进工作方法》;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陈

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见《陈云文选》

10、陈

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见《陈云文选》

11、江泽民:《关于改进党的作风》

12、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14、《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3.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掌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4.深刻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三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教学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解体,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很软弱。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军阀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专政。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的不平衡。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发生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这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不能互相替代,但又互相关联着。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2.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互相勾结,竭力保持和维护落后反动的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加深,亡国灭种迫在眉睫,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从而酿就了革命形势,促成了中国革命的发生。

(三)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的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它有重大的历史功绩。第一,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二,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第三,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四,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客观上是因为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主观上则是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没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没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这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第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第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48年4月毛泽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经过长达26年最终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上层建筑,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因为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两者之间有着原则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是革命的目标与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就会犯左倾错误;割裂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所谓“二次革命论”,就会犯右倾错误。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但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式。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相互关系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一方面党的最高纲领指明了将来的光明的美妙的理想;另一方面,一切共产党人必须为现阶段的新民主主义目标而奋斗,决不可空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同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3.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80%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4.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第三、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5.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防御;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战胜敌人的最好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战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运动战。人民战争的思想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毛泽东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杰出的贡献。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革命中敌人的力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远远超过革命力量,中国又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次,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革命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广大人民长期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我国无产阶级可以组成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2.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两个联盟的关系是: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巩固和发展第二个联盟。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要给以政治教育。

3.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质就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既讲统一性又讲独立性,才有利于合作,否则就会将合作变为“混一”,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尾巴。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是综合团结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4.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第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思想的提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增强阶级基础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思想上入党,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开展整风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四)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2.三大法宝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

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

1.近代中国的国情与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建设。

难点: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内外原因。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而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思考题: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及两步走的关系。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4.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5.为什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1991年版

第621-656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

1991年版

第662-711页。

3.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

1991年版

第97-108页。

4.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

1991年版

第602-614页。

5.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

1991年版

第85-96页。

第四讲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验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上世纪中叶,在我国进行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学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

从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典作家关于过渡时期的思想及其发展。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不可转移的、必要的”过渡形式。

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具体的说来:

经济形态上,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并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削弱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基础。

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而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占主导地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两三年,由于需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到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中国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内,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外部,则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的斗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条件。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援助,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访苏,又好看又好吃的中苏条约。建国初的中苏关系。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即提出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用10年至15年时间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建议。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总路线的基本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是目的,即是说,要把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放在优先和首要的地位,这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稳步提高;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是手段,两翼丰满,主体才能腾飞,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并不是出于抽象的社会主义信念,而基于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实际需要,是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道路和创造条件的。这条过渡时期总路线构想出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这就是建设与改造并举、发展与变革同行,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变革生产关系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195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指出:“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我们必须努力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工业,把现有的社会主义工业扩大起来,办得更好;我们必须努力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两方面的任务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要过渡到社会主义,没有主体当然不行,没有翅膀也不行”。——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摆脱贫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符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发展是硬道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解放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土地改革完成和国民经济恢复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已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0世纪中叶,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形成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主要经验,是构成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1.以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的三大改造都是以和平的方法完成的:

运用和平的方法、合作化的途径改造小农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个体农业是小农经济,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但是,农民是劳动人民的一部份,因此,在改造的方式上,决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而必须采取和平的方式、自愿的方式。

在我国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党和国家较好的贯彻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因而使得农业合作化运动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完成。

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是剥夺的方式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和平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提出过“和平赎买”的设想。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以和平的、赎买的方法来完成,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无偿地、而是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赎买”政策的成功实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指出:“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2.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指导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形式上则采取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

毛泽东强调:这种渐进的方式“可以使农民从自己的经验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觉悟,逐步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因而可以使他们较少地感觉到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好像是突如其来的。这些步骤,可以基本上避免在一个时间内(例如一年到两年内)农作物的减产。”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指导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在组织形式上,是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方法上,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第一步是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第二步再由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企业,在转变中采取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在步骤上则是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由主要行业到一般行业逐步推开。

实践证明,这种逐步过渡的方式是恰当的,有效的。这种逐步过渡的渐进方式,是和平改造能够实现的重要保证,不论是在农业、手工业还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渐进的改造方式,避免了在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变动,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在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把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由小生产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新民晚报》记者曾经就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采访过荣毅仁。记者问:“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可见,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一政策是成功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对所有制的改造是成功的,对人的改造也是成功的。我们不仅在合作化过程中,把几亿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改造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我们还把过去作为剥削者的资本家也改造成为了拥护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并确定以重工业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思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力求使之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是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一五”计划规定1953年至1957年工业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以上,如此巨大的投资,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期间,实际施工的建设项目达1万个以上,其中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921个,比原计划增加了327个。经过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

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遗产,保护好这部分生产力,并将它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中,我们采取了逐步过渡的形式,是为了保护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中国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得到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根本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变革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最根本的一条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

到1956年底,全国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达1·1亿多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全国手工业者的91·7%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走得还更快一点,1956年1月,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至56年底,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各地均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尽管其间,我们经受过较多的曲折,但总体说来,其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速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旧中国所不可比拟的。这充分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从总体上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江泽民高度评价社会主义改造说: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毕竟社会主义是20世纪出现的新事物,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中,不仅我们缺乏经验,而且国际上也很少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这项工作也难免会有缺点和偏差。主要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所有制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以致在长期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颇,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缺乏认识,认为只有纯粹的公有制,单一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缺乏认识。二是党内普遍急于过渡的思想,急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建成社会主义,一急就容易出问题。这些方面的教训,是需要认真加以总结的。实际上,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正是当前社会主义改革所要实现的任务的一个方面。这些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可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讲重点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

思考题:

1.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

2.如何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关系?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有怎样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

3.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

4.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五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斗争生产力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掌握科学发展观。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革命领袖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的组织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2.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的论断

社会主义社会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个人消费品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4.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根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探索中的失误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行共同富裕;

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必须特别注意发展生产力。

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意义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4.全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正确认识剥削和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27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反复强调,必须尽快把工作的重点从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选集》4卷586)可见,马克思主义者向来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生产落后,经济上不去,国家的综合国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除了依靠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倡导合理的消费以外,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此,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第182页)这需要我们把集中发展生产力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在此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否则,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就只会变成普遍贫穷。因此,只有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关键,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关键是能否体现其优越性。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越性,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1978年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1980年,他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方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1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要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这充分说明,发展生产力既是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因此,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发展生产力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高度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才能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奠定物质基础。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之前,必须经过一个为共产主义准备物质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阶段,它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总之,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当着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时,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和发展;当着生产力的发展长时期处于缓慢状态时,社会主义制度就谈不上巩固和发展,甚至会被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它需要不断解决其自身的矛盾,实现其本质,巩固其制度,充分展示其优越性;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要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如此,社会主义才能完成历史所赋予它的神圣使命。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

1.从国内看: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使人民共同富裕。

2.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科学技术的功能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渗透、融合并武装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使其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意义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全民族科技意识;

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明了现实途径;

有利于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四)发展是硬道理

1.发展是硬道理是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总结;

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4.发展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对“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发展

1.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使命的要求;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总结;

4.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

(一)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1.传统发展观的发展等于经济增长

2.单纯的经济增长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

(二)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铺垫。《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发展思想的奠基之作。在毛泽东发展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的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届人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和阐明这一发展战略,指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1980年以前,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2.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归纳起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内容是:“两个制定”、“两个确立”。“两个制定”是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路线,特点是“两个突出”: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突出“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两个确立”一是确立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思路。邓小平认为,一个发展大局是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发展大局是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二是确立了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它要求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为重点,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3.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

江泽民的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直接的思想来源。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江泽民的发展思想,立足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的思想来源。

4.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发展与“三农”问题、发展与环境问题、发展与资源问题、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现实出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毛泽东、江泽民的发展思想,科学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确立,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又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通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双重对象化活动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人是发展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发展的动因、动力,发展的广度、深度,发展的速度、效益等最根本的都源于并取决于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交往和人的价值取向。发展是属于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和最高标志在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把发展建立在依靠人自身力量的基点上,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6.坚持改革开放

本讲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邓小平为什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什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的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

3.《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建设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强调了这个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通过学习,掌握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2.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低级阶段,第二阶段称为高级阶段。

3.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过,“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报告立论的基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科学的概括。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报告从几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全面的概述,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历程

党的八大及时地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为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是我们党反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基本路线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以及为了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基本方针、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二)正确认识基本路线新的丰富内涵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这是以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为依据的2.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必须坚持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从改革的目的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从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对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统一;坚持“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统一;坚持全面改革与重点推进的统一。

(3)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比较利益;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按国际市场惯例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侵蚀的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带;沿江、沿边以及内陆省、区的对外开放。

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正确认识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把“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结合为统一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发展,是神产力标准的具体化,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衡量改革开放等各项工作的共同标准、根本标准,但不是具体标准。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一)改革是动力

(二)发展是目的(三)稳定是前提

(四)三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一)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从而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实现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目标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这个特色的精兵之路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基本经验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丰富和发展

基本经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总结

基本经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基本经验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新的理论内涵

基本经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新成果

本讲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本讲的重点也是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如何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是本讲的难点。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须存在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如何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4.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5.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

第七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理解和掌握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

2.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3.着重学习中共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4.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涵义以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5.要正确认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

1.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十大关系。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会议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把主要任务放在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上来,尽快要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的八大确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及经济建设方针,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毛泽东多次强调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即适当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好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这表明,毛泽东已开始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自己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思想和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并为后来我们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3.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在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提出了“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达不到目的。”毛泽东在1957年2、3月分别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提到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和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至此,“四个现代化”有了完整表述。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骤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时,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使我国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估计上,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多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问题,并提出了用50年到100年的时间,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设想。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3.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示,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4.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是:第一,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第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第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用一百年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两百年走完的历程。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即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实现这几个方面要求的兼顾和统一。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2.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不发达,要在一个时期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不现实的,必然会有的先富,有的后富。因此,在发展战略布局上,必须有全盘的构想。1978年12月,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他指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作了深刻考虑,提出了“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构想。1988年9月,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992年初,邓小平还指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里,邓小平明确指出,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实质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

3.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和国家在2000年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历史时刻,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

4.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要保证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劳动力;是全国最广阔和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项目。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近年来,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一直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5.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农民收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中共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放在突出地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只发展大城市,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而要坚持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把发展乡镇企业、农业服务业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精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前者强调增加投入,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后者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主要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就是: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展开来说则是: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的;从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转变到以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为主要手段;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投资规模,转变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为主要途径;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转变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它主要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发挥作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0世纪中后期,世界范围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大,现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科学技术也因此而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了第一位的作用。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心思想是要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第一,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第二,合理开发和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战略资源储备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第三,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第四,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理论认识,在实践上导致了原有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在经济调动方式上,只是采用指令性的计划手段,排斥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这一体制在建立初期,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一体制所固有的弊端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尽管毛泽东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不能废除商品生产,并提出等价交换在社会主义时期是一个不能违反的经济法规。但由于受传统理论的束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我国延续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仍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20世纪80年代后,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认识和反思。第一,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调节方式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计划和市场调节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各国调节经济普遍采用的手段。

实践的深入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认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传统体制下我国经济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吸取了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现市场经济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此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目标的确立为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使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能够相互协调、相互配套,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即: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同时,它还具有特性,即: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必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必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20年里,由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缺乏科学认识,以致实行了一些超越阶段的错误政策,逐步形成了单一的、纯公有制经济结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实践证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主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共同发展,还出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具体来说,表现有三: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所有制基础。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否则,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具有发展不平衡性和多样性,比如在我国现阶段,大生产和小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同时并存。同这种多样化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实践证明,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所有制结构,比改革前那种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一方面,没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有各自大显身手的领域,通过市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有互动性。因此,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到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再到党的十六大明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反映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过程。

(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实现形式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解局限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种理解是同改革开放以前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党的十三大曾经提出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外,还应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所谓国有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的平等。所谓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在我国,“混合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亮点。多种经济成分通过股份制、公司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互为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年来,外资、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具体来说:第一,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也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更重要的是实践证明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有全面的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实际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要求,而且还表现为质量上的要求,即效益和竞争能力。公有制经济在质量上占据主体地位,就会有更大的活力,更能充分发挥公有制应有的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要是指控制那些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例如金融、交通、邮电、电力及基础性原材料等,这些产业中相当一部分带有较强的天然垄断性。这些命脉产业本身提供的产值虽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缺少它们,整个国民经济就无法运行。这样,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从过去单纯注重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转到着重于质和量两方面的统一;从过去偏重于量的优势发展到更注重质的提高,强调发挥控制力。这就为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尤其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至于如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不能靠国家给国有经济不断输氧输血,维持它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只能把国有经济搞好搞活,其他别无选择。

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因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股份制虽然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企业,但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通过发行股票广泛筹集资金,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资本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在公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在私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实行股份制具有积极意义:第一,公有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可以“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股份制企业募集资本的速度和容量是其它类型企业所望尘莫及的。第二,公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下,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国有企业在事实上成了一个被限制行为能力的政府机构的代理人,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甚至没有参与决策权。

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兼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一方面保持了联合劳动的和互相合作的性质,另一方面职工持股,实现了资本的联合。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按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益。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共享,使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1)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包括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支配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一般来说,它同分散的生产力相适应,但也可以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2)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私营经济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方面,私营经济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般性质,即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要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它们的雇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基本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是受国家有关法律保护的。(3)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部分。外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绝大多数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和地区企业的投资。境外和海外资本家的投资,其资本当然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但是,这些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调节下进行生产和经营,同社会主义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要遵守我国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因此,我国的外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2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第二阶段(1983~1991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前,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持限制和排斥的态度。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它们得到共同发展,在实践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但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却有一个过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和十二大都还只是提“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党的十三大才把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并进一步强调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到十五大不但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变化,反映了党对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的需要。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作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悖。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进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困难和矛盾,其中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难题。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它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就全社会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计算的劳动量为尺度;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现阶段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客观依据

现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三)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1.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主要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三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以及股份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依据及意义。

思考题:

1.试比较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与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如何正确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3.怎样理解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怎样理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4.如何认识股份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第二、三部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五),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局面》(第三、四部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八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邓小平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著名论断的涵义和意义。

2.弄清什么是政治文明,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4、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内容和原则。

5、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认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民主政治的涵义和内容

从广义上讲,民主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治理中,以尊重人们的平等权利和多数人的意志利益为原则的制度。从狭义上讲,在国家和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民主又要表现为一种国家形式、国家形态,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从国家形态而言,民主政治包括下列六项内容:平等、选主、监督、公开、多数决定、法制。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的民主政治。它保障绝大多数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能切实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现人民内部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和支持。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政治文明涵义和内容

政治文明是人们从事政治生活,进行政治建设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包括政治主体、政治理论、政治关系、政治规则、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进步的成果。政治文明的构成:第一是民主政治,第二是法治国家,第三是体现民主政治精神的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文明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再次,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3.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政权的科学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政权建设过程中,总结自身实践和外国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经历了探索和升华的过程。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它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的政权;它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3.人民民主专政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第一,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担负着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历史任务。第二,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第三,从政权组织形式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运行制度。第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第四、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是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所贯穿的基本原则上,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这一制度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途径,与共产党实行政治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政党制度。

2.人民政协制度

这一制度是各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以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各族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

历史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存在着本质区别。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政府,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内容: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3)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3.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第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过程。

它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客观条件的发展,也需要人的思想认识的主观条件的发展。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起完备的法制并实行法治有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2.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法治国是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但是,法律不可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而且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也要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为前提;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必然要求。

四、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

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3.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4.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

5.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推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三,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第一,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第三,推进机构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第五,维护社会稳定。

本讲重点、要点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依法治国的涵义、内容和意义。4、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难点

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理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3.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4.中国为什么不能搞多党制?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什么是政治文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5.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

1991年版

第1468-1482页。

2.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

第176-180页。

3.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版

第194-197页。

4.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3、14部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

第298-337页。

5.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提纲》(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学习出版社

2003年版

第56-63页。

第九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内容。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和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和文化体制改革趋势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反映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包括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方面。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报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科学性等。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迟滞和落后会严重影响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它的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全党和全体人民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统一的意志、协调的步伐和高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有千百万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并能不断创造发明的高素质人才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这样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提供。

3.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之一。

综合国力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文化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其本身就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还发挥着特殊的凝聚力、鼓舞和激励等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水平的高低是人的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一定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正确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点: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的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技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高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全面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异化”,造成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而提出的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和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指个人的全面发展。

1.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类的类特性的全面发展:人类的类特性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的类特性的发展,实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的全面展开、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第二,人类的类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类能力主要指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与人然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人的心身关系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能力、政治管理能力和精神生产力能力等方面。第三,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的丰富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能力的发展。第四,人的类解放和自由的实现。

2.个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类特性在个人身上的充分发展。第二,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充分发展。第三,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第四,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未来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兰图,具体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人的全面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贯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目标之中。

2.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程度。人的现代化决定社会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辩证互动关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则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

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四、文化体制的改革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新局面。

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迅速增长;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新技术正在进入文化领域。

2.我国现行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

高度集中;高度封闭;微观机制缺乏活力。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观念更新

1.文化具有产业属性

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文化的公益性,强调它的政治动员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它的产业属性和产出功能。

2.文化具有商品属性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把它仅仅作为宣传舆论的工具,而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它的商品属性。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

3.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开放文化产业;市场配置资源;市场主体独立;实行经济核算。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原则要求

1.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

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国有文化单位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的工作方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难点;文化体制改革。

思考题:

1.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当前具有怎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您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方针的?

3.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您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何处?

参考文献: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江泽民:“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7部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

第十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2.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正确的方法妥善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孔子“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礼记

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以便是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有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时时处处千方百计的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

(二)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1.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指出要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各国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3.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这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制。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建设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技术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一)毛泽东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

1957年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形成。毛泽东同志界定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的矛盾,指出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着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1.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

第一、社会差别问题

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呈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层表现。

第二、贫富差距和社会贫困问题

部分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趋于扩大,社会贫困凸显,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第三、社会成员分化和流动问题

阶级、阶层发生分化,一些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产生,社会成员流动性加大,构成结构重组,呈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表现。

第四、社会就业问题

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直接表现。

第五、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领导层存在的重要决策失误,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尤其是领导中的部分蜕化变质分子侵吞国家财产、大肆贪污腐化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问题。

第六、民族宗教问题

另外,近年来一些突发的群体性事件,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问题,都引起复杂紧张的矛盾。

2.其他社会矛盾问题

在我国社会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社会矛盾问题,如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运行中法律法规不健全引起的矛盾,等等。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

第一、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

第二、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方针;

第三、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坚持效率的前提下,着重注意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任务。

本讲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不和谐因素并正确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系列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

思考题: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目前存在哪些不和谐因素?怎样解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1986年8月第1版756页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

3.曾庆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05年2月26日

第十一讲

“一国两制”与

祖国的和平统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2.掌握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邓小平

“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对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

3.认识以“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提出

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我国的香港、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霸占,台湾则被国民党所盘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1.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统一的初步设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并积极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50年代中,我国政府多次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如果台湾和平统一,可以实行高度自治,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共产党不派人干预等。1963年,周恩来把毛泽东的有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但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当时还不能提出

“一国两制”的完整构想并付诸实现。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完成“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年1月,邓小平访美期间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以及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的谈话,都标志着这一构想进入形成阶段。邓小平在这次谈话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国家的主权是不容分割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得到国际承认的。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前提。

2.实行“两种制度”,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统一的国家前提下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中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尊重历史和现实得出的决策。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4.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长期不变。

5.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

3.“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一)“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

“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香港、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切实贯彻执行,保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必将为解决台湾间题创造有利的条件,起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若干阻力与有利因素

香港、澳门问题按“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后,台湾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但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不同,也更具复杂性。港、澳问题是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是中英、中葡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是由中国内战而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尽管国际因素也长期困扰着台湾问题的解决,但它纯属中国内政,是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问题。因此实现两岸统一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两岸中国人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达成一致,谋求和平统一,任何外来势力的插手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以和平统一为宗旨的“一国两制”构想最初就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首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付诸实践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率先示范的作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日益成熟的条件,积累了经验,也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两岸最终实现统一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困难,相对于香港、澳门问题而言,存在着更多的阻力:

首先,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台湾岛内“台独”势力不断发展。

其次,外部因素长期干扰着台湾问题的解决。从一定程度上讲,台湾问题就是由于美国的干涉而产生的。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美国成为中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极大障碍。

除了美国以外,日本也是海峡两岸统一的障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明显提升与台湾的关系,在对华战略上频频打“台湾牌”,把台湾问题纳入“日美安保体系”,借以牵制中国。日本少数亲台势力还企图突破日台关系框架,发展同台湾的官方关系,以造成海峡两岸分裂永久化,使台湾问题成为日本迈向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这一切使得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上升,成为未来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尽管存在着阻碍两岸统一的种种不利因素,但无论在两岸统一的进程中会遇到多少困难,海峡两岸最终一定要实现统一,也一定能够实现统一,毕竟还有诸多有利因素存在: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为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能为广大爱国同胞所广泛接受的方案。

第二,实现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

第三,两岸关系的发展为实现统一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四,从国际舆论以及海峡两岸的实力对比来看,“台湾独立”没有前途。

第五,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曾先后几次阐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1993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系统论述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

1995年1月30日,在继承以往政策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江泽民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的基本思想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第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第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第六,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第七,进一步寄希望于台湾同胞,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

第八,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这些主张是积极务实的,不是空洞地提倡和平统一,而是针对目前台湾的现实和两岸关系的现状,着眼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国家的统一,提出有条件做,也应该做的事情来,创造条件,逐步走向统一。这是一个面对现实,符合民族长远利益的方案。在此基础上,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办和新闻办发布《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重申了这八项主张,并把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作为对台方针的一个重要基本点。中国政府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同时始终表明,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并无义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白皮书中,中国政府明确宣布了对台使用武力的三种情况,即三个“如果”: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因此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具有明确针对性的,一方面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另一方面针对所有的分裂言行与行动,表现出了绝不妥协的态度。不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而必须坚持的策略性方针,最终的目的在于通过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而尽可能达到用和平手段实现祖国统一,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长期以来,为了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台独”分裂活动。他们妄图利用所谓“宪法”和“法律”形式,通过“公民投票”、“宪政改造”等方式,为实现“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目标提供所谓“法律”支撑,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005年3月8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依据;“一国两制”的内容及意义;当前的台海局势

难点: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的发展过程

思考题:

1.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为什么说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3.“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你是如何认识当前台海关系的?

参考文献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58—61页

2.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12—15页

3.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30—31页

第十二讲

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国际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仍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

3.掌握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

4.认识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和必要性;

5.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的贡献。

教学内容:

一、时代主题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1.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活的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分析,指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形成全面的、深刻的和持久的政治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由此,列宁提出当时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2.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人类在20世纪中已经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意历史的悲剧重演,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集团再推进新的霸权和强权。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这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普遍要求,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

其二,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以经济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对一个国家的世界地位的影响,纷纷把发展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冷战结束后,经济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重点,经济斗争成为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发展问题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突出问题,具有全球的意义。谋求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流。

其三,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首先是在发达国家,而后便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几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经济出现巨大增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同时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各国纷纷制定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规划,并把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引起了国际分工和经济高度国际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连接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间的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和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并呈加速发展之势。

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深刻地考察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概括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内容,从而对战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他在20世纪80年中期就多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我们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整个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相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困差距扩大。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保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人类才有可能集中力量求发展;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只有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加有力地反对霸权主义,消除诱发战争的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离不开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就是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需要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

经济全球化不是主观人为推动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也加剧着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引发社会冲突。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长期安宁的;

(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国际战略

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中国即将奉行的国际战略政策。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我们可以采取和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作了明确规定,基于上述总政策和基本原则,以及国内外形势的特点,新中国决定实施三大具体方针和政策措施,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各种努力的实力对比消长与变化,根据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国家形势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断。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美国扩大对越南的侵略战

原苏联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增加,我们一度认为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国际形势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邓小平说:“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是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这是因为和平与发展问题不仅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东欧剧变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妨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四,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瓦解,世界局势发生急剧变化。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就格局已经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邓小平提出,对于国际局势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经过冷静观察和分析,他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一家独霸世界力不从心;欧洲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日本正在积极努力,争取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俄罗斯现在的实力,决定它仍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容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正如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新的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处理彼此间关系的原则、手段和相应的保障机制的总和。国际秩序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一般来说,特定的国际秩序是以特定的国际格局为基础的。由于国际格局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是世界上各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具有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化的特点。现行的国际秩序即旧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是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和世界格局相适应的。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种旧的国际政治秩序严重危害着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安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特征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剥削,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南北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极端不公正、不合理,也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便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世界各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纷纷提出了各自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和斗争,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国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74年,邓小平同志就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讲到国际新秩序问题。1988年9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同斯里兰卡总统谈话时,首次提出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同年10月4日,邓小平同志对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说,现在要研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过去的国际政治是霸权主义,是集团政治。集团政治本身就不平等。经得起考验、能够维持和平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8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精辟指出:“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霸权主义、集团政治或条约组织是行不通了,那么应当用什么原则来指导新的国际关系呢?最近,我同一些外国领导人和朋友都谈到这个问题。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同志等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多次声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中国政府主张建立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国与国之间应当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当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

中国政府主张建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在商品、贸易、资金、债务、货币、金融等主要领域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做到经济上互惠互利。

国际秩序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即对于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有着直接的重要关系。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会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发展,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则会起相反的作用。国际秩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际社会中各主要行为体力量关系对比的结果,所以要判断国际秩序的性质,看其是否公正、合理,就只能以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惟一的标准。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也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的支持。但中国政府也清醒地看到,历史上形成的国际旧秩序现在还占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还在日益扩大的现实告诉我们,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加强自身的团结合作,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还要抓紧时机发展自己,以增强谈判地位,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4.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发展模式多样化

邓小平不仅积极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还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国际社会各种力量重新组合的时候,及时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以及“不举旗、不当头、不称霸”的处理方针,使中国在维护国内政局稳定的同时,用自己的行动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了战后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低潮。面对国际风云突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中国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既坚决顶住了西方的压力,又不同它们进行全面对抗;既团结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又避免自己当头,避免把世界的一些矛盾集中到自己身上,保证我们掌握战略主动权。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各国人民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各种文明互相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一个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各种文明相互交汇、相互借鉴,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满活力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

5.树立新安全观

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

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二、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

1.中国坚持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今天,在和平中发展,用发展巩固和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的前途与世界的前途紧密相连。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以和平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建设,也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

2.独立自主的原则

独立自主的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庄严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新中国50多年的实践表明,独立自主不论是对于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促进本国的经济建设,还是对于我们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立自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的综合体现。它的实质就是坚持各国人民都有按照本国实际情况决定自己国家的内外方针,实施自己国家对外政策的权利,这个权利不应该被别的国家包办或受到外力的干涉。中国的独立自主原则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内,在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方面,走自己的路;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对外,反对外国干涉,维护世界和平,决不做任何大国的附庸。独立自主原则和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是新中国得以独立、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一、独立自主就是不同任何大国结盟。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是;独立自主原则的核心内容。

第二、在对待重大国际事务方面,独立自主地决定中国的政策。

第三、不容许任何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也不会屈服于任何外国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所以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根据自身利益和国情确定内外政策,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处理内部事务,不允许任何外国实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和控制。

第四、中国珍惜自己的主权,同样也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

第五、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也坚持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确定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的同时,又更高地举起了独立自主的大旗。改革的成功经验证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是我们外交原则的鲜明特点。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用以指导与各国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在1953年底首先提出,并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近半个世纪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相处的共同基础,而且也成为各国人民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进行斗争的有利武器。在实践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保证。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第三、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正确对待各国之间的差异。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同样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外国政党的关系。

第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倡导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准则。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在新旧格局交替动荡时期,“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外交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在新世纪,以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为指导,实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1.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历史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来就是造成世界局势紧张、造成地区冲突和战争的主要根源。

2.必须反对军备竞赛,推动世界的裁军进程。冷战时期,大国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是造成国际紧张局势的重要根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3.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的危害明显上升,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江泽民强调,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实现普遍和持久的安全。

4.应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发展南南合作。

5.要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为了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政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和平谈判的方式先后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划分问题,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中国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外交政策。

第一,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妄图称霸世界。

第二,美国侵华政策彻底失败,中国人民认清了其真实面目。

第三,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不仅是抵抗美、日的中坚力量,而且战略上是中国的可靠后方。

第四,新中国已建立,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还有一些边远地区、岛屿还待解放,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特权、努力和影响还严重存在。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特点,以及中国外交的总原则,新中国决定实施三大具体方针和政策措施。

第一,另起炉灶。

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然后再谈建交问题。

第三,一边倒。

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内将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2.60、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6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一,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苏联推行霸权主义。

第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

第三,支持民族解决运动,进一步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第四,发展同西欧、日本的关系。

(2)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发展。

第三,维持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与第三世界出现建交高潮。

第四,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行经,揭示美苏关系的实质。

3.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80年代以来,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进一步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调整后的外交政策的内容是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二,全面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第四,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4.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很是不平静。先是东欧剧变,之后是苏联解体。江泽民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指出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对外政策,从而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第二,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不参加军备竞赛,不搞军事集团,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称霸。中国单方面承诺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支持拉美、亚太及非洲等地建立无核区。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四,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本讲重点和难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3.当代中国的外交原则。

4.时代主题的转换。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我国为什么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4.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5.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载《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p511—560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江泽民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人民日报》2002年4月11日。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九部分《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第十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中国共产车男灾始暗车南冉缘哪诤涣私夥⒄拱骋徽较撸忧棵褡逋沤岷献骱途酉执ㄉ璧闹匾裕焕斫馊嗣袢褐谑巧缁嶂饕迨乱档囊揽苛α浚幻魅?/SPAN>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要点: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1.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3.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别的阶级所无法取代的。

4.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并没有削弱。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讲话、窑堡会议决议及党的七大党章总纲、十六大报告)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3.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完全一致、高度统一的。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

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途径。

2.党的性质的新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永葆党的先进性。

二、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包括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工人和农民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开拓者

3.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4.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新阶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与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与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社会新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三)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

4.形成和发展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政治局面

三、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决定的3.坚持党的领导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2.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拓展党的群众基础

(三)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3.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4.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二)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部活动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

2.制定和实施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3.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

本讲重点与难点:

1.“两个先锋队”的辩正关系,“全民党”辨析;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及论证方式;

3.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的变化,给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永葆党的先进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价值坐标;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5.社会新阶层与党执政基础的拓新,社会新阶层与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

6.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途径;

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辩正关系;

8.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试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生成原因和演进路径。容许私营企业主入党会影响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吗?

3.试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途径。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根本价值坐标?

5.中央理解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简述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阅读文献:

1.十三届六中全会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2.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统一战线在新世纪党的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吃力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下载毛概-教案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教案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课教案

    毛概课教案 一. 自我介绍(我本人和我的狼族团队) 二. 课堂导入(对第十章和第三节的评价—简单,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你们 思想特别深刻都博学多才,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样的词用在你们......

    大学毛概教案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学习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重大......

    毛概第八章教案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

    毛概

    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合理安排大学生活 作者:孙树清 年级:建筑工学院10土木本二学号:10115003222 摘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

    毛概

    当代大学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将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分......

    毛概。

    一、 选择题 1、 毛泽东思想活动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概

    湖南大学2010级本科生“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和实施要求,我校已在2010级本科生中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时间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