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可爱的形状娃娃》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可爱的形状娃娃》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能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中找出相应的图形,并敢于大胆发言。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教具各一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图形头饰若干。场地上布置好图形娃娃的家。
活动过程:
1、介绍小客人: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1)我们先来看第一位小客人,瞧,它长的什么样?(园圆的)它叫什么名字?(圆形娃娃)我们向圆形娃娃问好。(圆形娃娃好)
(2)介绍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的方法同上。
2、“图形娃娃”找朋友
(1)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说:它们有许多好朋友藏在小篮子里,我们一起去帮它们找一找,找到了就送到图形娃娃的身边去。
(2)幼儿操作:一边找一边可以说说自己在给谁找好朋友。
(3)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朋友找的对不对:圆形娃娃的好朋友叫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圆形)三角形娃娃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正方形娃娃的好朋友叫什么?(正方形)
(4)我们刚才在篮子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娃娃的好朋友,在我们的教室里、家里也有它们的好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哪些东西也是它们的好朋友。(圆形:饼干、蛋糕、积木、盆子等。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积木等。正方形:手帕、积木、椅子等)
3、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现在我们来玩“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这里是圆形娃娃的家,这里是三角形娃娃的家,这里呢是正方形娃娃的家。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图形娃娃的头饰,自己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娃娃带上,带上头饰跟妈妈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妈妈说:图形娃娃们回家吧,你们就跑到自己的家里去,蹲下来。
(3)幼儿游戏。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同时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我特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三种图形比作图形娃娃与小朋友交朋友,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作为导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可爱的形状娃娃》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457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可爱的形状娃娃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能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中找出相应的图形,并敢于大胆发言。
活动准备:
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教具各一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图形头饰若干。场地上布置好图形娃娃的家。
活动过程:
1、介绍小客人: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1)我们先来看第一位小客人,瞧,它长的什么样?(园圆的)它叫什么名字?(圆形娃娃)我们向圆形娃娃问好。(圆形娃娃好)
(2)介绍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的方法同上。
2、“图形娃娃”找朋友
(1)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说:它们有许多好朋友藏在小篮子里,我们一起去帮它们找一找,找到了就送到图形娃娃的身边去。
(2)幼儿操作:一边找一边可以说说自己在给谁找好朋友。
(3)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朋友找的对不对:圆形娃娃的好朋友叫什么?(圆形)三角形娃娃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正方形娃娃的好朋友叫什么?(正方形)
(4)我们刚才在篮子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娃娃的好朋友,在我们的教室里、家里也有它们的好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哪些东西也是它们的好朋友。(圆形:饼干、蛋糕、积木、盆子等。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积木等。正方形:手帕、积木、椅子等)
3、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现在我们来玩“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这里是圆形娃娃的家,这里是三角形娃娃的家,这里呢是正方形娃娃的家。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图形娃娃的头饰,自己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娃娃带上,带上头饰跟妈妈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妈妈说:图形娃娃们回家吧,你们就跑到自己的家里去,蹲下来。
(3)幼儿游戏。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设计:可爱的瓶子娃娃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设计:可爱的瓶子娃娃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数字提示往瓶子里装相应量的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认真观察,尝试为瓶子娃娃找到合适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义,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3、喜欢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一些带盖的瓶子。
2、彩色的纸许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贴数字。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找个瓶子娃娃做朋友。
1、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们做朋友,你们高兴吗?”
2、请每一个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娃娃做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样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教师以瓶子娃娃饿了的口吻引入活动,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瓶子娃娃。
2、请幼儿按照瓶子上粘贴的数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三、给瓶子娃娃找帽子。
1、教师以瓶子娃娃丢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帮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盖)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四、为瓶子娃娃选衣服。
1、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选择大小合适的衣服,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扬鼓励做的好的幼儿。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教师引导幼儿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启发幼儿想办法让瓶子娃娃发出声音。
2、演唱《大猫和小猫》,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并不强弱不同的力量摇瓶子。
3、引导幼儿说说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样?
六、教师总结,请幼儿把瓶子娃娃带回家。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一些关于匹配的材料,鼓励幼儿练习,逐渐感受匹配的实际意义,并可以让幼儿自制简单的声音乐器游戏。
第四篇:《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8篇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1
公开课教学的时间又到了,上什么好呢?我衡量再三,决定选择《可爱的娃娃》这篇课文。
这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13。诚实"主题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活泼快乐的小姑娘珍妮偷偷拿了工艺馆里的一个可爱的娃娃,变得不快乐了。她觉得人们都在用眼睛盯着她,好像在问她,甚至不敢回家,大雨淋湿了她。第二天,妈妈带着珍妮去承认了错误,她又和从前一样活泼快乐了。课文选定后,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呢?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围绕"让学生有话说,在提问中理解课文"作为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以"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把课文读得正确,在读中认会生字。接着是熟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达到读通。学生读准和读通的过程也是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是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的读懂课文,就是质疑问难,抓住重点,读书讨论交流,进一步品读课文,诵读课文,从而实现较深层次地与文本的对话。
在读准课文中,我还设计了两个识字游戏:"把生字送回家""登山游戏",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的喜欢,他们自己当运动员自己登上识字山峰。从课堂上来看,识字对他们来说,学生感兴趣,学起来特轻松。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品读、诵读课文,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出乎意料的活跃,他们非常积极,高举的小手如林,提出的问题令我惊喜异常,也措手不及,一开始,一位学生问:"可爱的娃娃指小姑娘珍妮还是那个布娃娃呢?"问题一下切入重点。另一位孩子紧接着问:"珍妮为什么要拿那个娃娃?"一个学生马上回答:"娃娃太可爱了。"借这个机会,我马上让孩子们朗读课文。课文刚朗读完,我正想引导孩子用自己做错事的心情去体会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然后教师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学习,当我想说自己做错事的心情和想要带着这种心情读时,学生不让我说,我只好说:"孩子们,能让我先说吗?"学生坚决不同意:"不要,我们先说。"我只好让孩子们继续说,孩子们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珍妮的妈妈为什么没有骂珍妮?她妈妈太好了!"这个孩子提的问题太有现实意义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一个说:"要是我妈妈早就骂我。""是呀,我妈妈还会打我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妈妈当然不能打孩子了,要不,会没有信心的。""是呀,是呀!"孩子们又找到共同的话题了,他们又开始议论起来,甚至把赏识教育搬到了课堂,我一看,天呀,时间都快来不及了,我备课的计划全被打乱了,我说:"孩子们,这个话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好吗?"但他们还不想停止,我只好硬性规定,孩子们才勉强地挺住了。但接下来的学习,孩子们再次不理会我,继续对珍妮的害怕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不让我发言的机会,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停住了。
课是上完了,我既惊喜又遗憾还有些尴尬迷茫,惊喜的是我设计的方向是对的',整节课中孩子们真正地有话可说,有问题可问,学习的积极性高,师生的关系非常融洽。评课时,一位老师戏称:"你被学生丢掉了!"的确,自己在课前对孩子原有的知识了解不够,小看了他们,而且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精彩的地方引导他们深入到课文。课前预设的问题没完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所以,课堂中产生的二度设计,教学机智做得不够及时,结构不够紧凑,结果课文朗读的时间少。但是,过去我们说带着问题学习,要么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不太理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他们自己的问题;要么是按老师的预设由学生提问题,不太理会那些离开了预设的问题。这样的提出问题学习,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这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实践。这节课中,学生几乎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自己读书,他们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自己提出问题,在认真读书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不断加深体验,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虽然朗读交流、指导的时间较少,但孩子们在自己读书、小组读书的学习过程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在此,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对的,即使我们老师暂时被丢掉一边也是值得的。当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对怎样处理好教材,对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的资源如何运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2
《可爱的娃娃》这篇课文是语文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诚实”中的一篇主题课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注重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我进行了如下总结:
1.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在上课初,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观察这个可爱娃娃的图片,学生看图说出这个娃娃的可爱之处,再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在教学中,让学生夸夸这个娃娃等等。
2.教学中进行教材的延伸。如:想象并说说珍珍的妈妈是怎样帮助她的,珍珍是怎样向工艺馆的伯伯承认错误的,工艺馆的伯伯又是怎样说的等等。
3.在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果直接给学生讲意思,学生的记忆并不深刻,也许有些学生根本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因此,对“连连称赞”这个词语的理解,我让学生先夸这个娃娃,再告诉学生,象这样,这么多人连续的夸奖就叫“连连称赞”,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词语。还有“心惊肉跳”也是这样,让学生想象珍珍的心情,很害怕,那“心惊肉跳”就是心里很害怕的意思,学生也理解的更透彻了。
4.抓住课文中句式的训练点进行练习。我抓住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出现的“……多么……!……多么……!”让学生先观察原句在仿照例子说一说。
5.通过想象进入情境体会人物心理,进行朗读指导。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是比较困难的,而只有深刻体会了人物的心理才能读好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进入情境,根据珍珍当时的动作,想象珍珍当时的心理,并把这种心理读出来。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中,有学生读“看看周围没人,珍珍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跟在人们的后面,来到大街上。”这句话,读的很快时,我抓住时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回答说:“珍珍拿娃娃怕被别人发现了,所以她的动作很快。”从这里就知道,学生是真正进入了情境了。
6.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基本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有一种意未尽,兴未了的感觉。我以这节课教学板书为例。当讲到珍珍是个活泼快乐的小姑娘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笑脸,学习到第4自然段,珍珍不快乐时,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愁眉苦脸的脸,读到珍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哭脸,最后,珍珍承认的错误,还回了娃娃,珍珍又恢复了活泼快乐时,我又画了一张微笑的脸,简单的几笔反映出珍珍的情感变化,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整堂课,虽然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但是,也有让我遗憾的地方。
1.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还需要再整理,特别是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间,我是这样过渡的:珍珍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娃娃是不是更快乐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入了第4自然段的教学。其实,后来反思,觉得如果这样问:你得到了自己喜爱的娃娃,心情怎样?我们一起去看看珍珍得到自己心爱的娃娃后她的心情吧!这样问,设置悬念,学生应该更有兴趣进行下面的学习。
2.教学结束的有些突然,如果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总结,对工艺馆的布娃娃和珍珍的可爱进行比较升华后再让学生回答“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学生应该会收获更大才对。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朗读中体会诚实的可贵
3. 学做一个诚实的人。
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诚实的可贵。
教学准备:
一个布娃娃、课题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个布娃娃可爱吗?
师:对,你们也像这个布娃娃一样的可爱,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是乖巧可爱的娃娃,在老师的眼里,你们也是聪明活泼的孩子,
生:可爱的娃娃
2.齐读题目:可爱的娃娃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二、新课
1.全班初读课文(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析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哪里告诉我们娃娃很可爱?
--“多可爱的娃娃!”参观的人人连连称赞,“瞧,他的衣服多么漂亮!他的微笑多么美丽!”(女同学读一下这个句子)
师:连连称赞什么意思?
--一个接一个,不停的赞美
3..仿写
①先讲解主语必须是同一个人。
② 老师举例子
③学生口头练习
多么 ! 多么 !
4.分析第三自然段
--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闭馆的铃声响了。看看周围没人,她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赶在人群后面,来到大街上。
5.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 听了男同学读,你从哪里知道珍珍会不开心?
为什么珍珍不敢回家?
为什么珍珍会心惊肉跳?
为什么珍珍拿到了可爱的娃娃,反而不快乐?(板书:偷布娃娃)
最后,珍珍为什么又大哭起来了,她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板书:不快乐)
② 带着珍珍悔恨,羞愧的心情美美地读第四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③ 小结:对,她用不诚实的手段“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加宝贵的东西----快乐的心情
6.分析第五自然段
师:珍珍承认错误后,快乐吗?(板书:快乐)
小结:原来,勇于承认错误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而唯有诚实,生活才会快乐。
三、可爱的娃娃的含义
1. 师:你觉得珍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可爱、用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
2. 含义
师:正应为珍珍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所以她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师:这里可爱的娃娃除了指珍珍外,还指什么?--布娃娃
四、全文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诚实会给我们带来快乐、高兴,愿我们都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五、拓展(语文天地)
1. 踢球时,我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没人看见,
我 。
2.有一道难题我不会做,小刚让我抄他的,
我 。
《可爱的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以“诚实”为主题,讲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艺馆参观时,由于被布娃娃的美丽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饱受痛苦,最终,在还回了布娃娃之后,又找回了从前的快乐。告诉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诚实的行为,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文章虽短,但却是一篇情文并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读中感悟。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 知识与能力:认字13个,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识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读代讲,学习在阅读中想象,结合自身体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4
这学期组内开课,我上了一堂《可爱的娃娃》。《可爱的娃娃》一课是北师大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的主题为“诚实”,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可以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通过语文活动的开展,如听故事、讲故事、识字、写字、朗读等,可进一步明确怎样的行为是诚实的行为。我执教的是《可爱的娃娃》第二课时。
上课伊始,我信心十足,因为课前的教材钻研、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我都认为是较为有把握的一次。不料,上课一开始,我就因为紧张而忘记了“教师范写生字”这一环节,结果导致时间延长。在上到“比较段落不同,指导朗读”时,学生面面相觑,我是“启而不发,愤而不悱”,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竟然没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平时那些能言善辩的孩子今天怎么了?尴尬的场面,令我万分火急,下课铃声即将敲响,可我原来自以为漂亮的设计却还有好几块未完成,这可怎么是好?无奈,在剩下的几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只好舍弃部分“精华”,包打包唱,草草收场。
细细回味这堂课,心中的滋味当然不用说,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精心的设计却收到如此的效果呢?在区教研室陈老师的评课和自我的反思中,我找到了这节课的“症结”之所在。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更应“以学生为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备课中,尽管我抓住了教材中的重难点,也明确了阅读教学应抓住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去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情。但我却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了教材,备了自己,却忽视去“备”我们的学生了。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知识水平的积累方面,他们能够比较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体会出句子中某一、两个词语的含义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段与段之间的比较是在三、四年级的知识范畴。而我在备课中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没有遵循二年级学生语文认知的规律和目前他们的认知水平,直接将文中的段落和去掉一些关键性词语的段落进行比较。当这两段话同时出现,老师问:“这两段有什么不同?” 时,学生们就傻眼了,十几个不同的地方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马上找出来的,因为思维的过程需要时间,而我却无法等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老师说,学生听,又回到了以往的课堂。实践证明: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自己,更应该去“备”我们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学生,只有作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焕发出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二、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纠正。
在让孩子运用第一课时学过的“多么、、、、、、多么、、、、、、”这组词形容课件中出现的一群娃娃时,有个孩子说:“这群娃娃多么美丽、多么漂亮。”“美丽” 和“漂亮”是一组近义词,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是错误的,而我当时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一心想着自己教案的下一个环节,眼睛好象在看着他讲,耳朵似乎也在竖着听,但却没有及时指出、纠正他的这一错误。另一个孩子说:“他们的样子多么可爱,他们的精神多么饱满!”其实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但同样为了赶进度,怕影响整个教学,我也没有肯定他的`优美、精彩。在后面的朗读比较、想象主人公珍妮和她**的对话等环节,为了让听课的老师感到整节课的完整性,我更是唱独角戏,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更没有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发言,导致一节课下来: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累,听课的老师也觉得乏味无穷。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当初听到这种提法,心里很是不以为然,这不是很容易吗?上课时学生的哪一次回答,我不都是竖着耳朵仔细倾听吗?其实这是对“倾听”太过肤浅的理解,倾听的内涵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有心里有学生,才能作到真正的倾听。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完成教课任务的需要,或是维护教师面子的需要,打断学生的发言。从这节课中,我也悟出:只有在平等合作的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决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而只有作到这样,学生的灵气,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5
上完《可爱的娃娃》一课时,我感到很轻松也很愉快。虽然这堂课上有令我尴尬的一刻,但正因如此才会让我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教学。
1、关于课前
课前预习是我每天都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但是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预习仍让我吃了一惊,他们的预习是那样的深入,这从学生的预习汇报中就可以看出来,例如在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时,有的学生就说:“通过预习我知道珍妮偷拿了艺术馆的布娃娃。”有的说:“珍妮有错,也有对,她偷拿布娃娃是不对的,但是她还回布娃娃是对的。”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节课是相当重视的,并且在预习中深入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习习惯。
2、关于课堂
学生个性的张扬一直是我关注与鼓励的起点。“我相信你。”“我期待着你与众不同的回答。”“你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你进步很大。”“将掌声送给他……”在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当学生在怎么样读“你书包里到底放着什么?”一句时,便有了大胆的争议,有的学生认为读这一句时要凶一点,有的学生则认为要温柔一点,理由是这样珍妮才不会害怕,如果让珍妮觉得害怕,那她就更不敢把布娃娃交出来了。这与众不同的想法源自于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体验,也是源自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肯定与信任。
此外,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然后指名拿自己喜欢的或懂的生字读一读并领读。接着让小老师以考大家的方式来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最后从生字中挑出“四会字”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组词、造句、换偏旁……),如此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了起来,参与面就广了。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小老师的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
当然在这一节课中,做为引导者的我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评价语言少,给学生读的时间少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6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首先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
12月3日,我执教《可爱的娃娃》一课,荣获彭州市二OO四自制投影片竞赛课一等奖,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创设学习情境。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帮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则谜语,一个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一段录象,一段美妙的乐曲等。
在教学《可爱的娃娃》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我手指着题目开始描述:有一个可爱的娃娃,金黄色的卷发,清澈明亮的蓝眼睛,小巧的鼻子,红红的樱桃小嘴,再配上粉色的皮肤,哇!多么可爱呀!我用生动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漂亮、可爱的布娃娃的形象,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很顺利地就引入课题《可爱的娃娃》。讲到珍妮得到这个布娃娃后却不快乐,让学生自己到课文里去问问,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入境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本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质疑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不能创新,学生就没个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逐步形成提问题的能力,若让他们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定会是五花八门,超出老师的想象,老师有时也难以应付一些没有预设的问题,于是我把提问的范围缩小到一句话。投影出示:看看周围没人,珍妮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跟在人们的后面,来到街上。学生齐读以后,师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学生举手非常踊跃,有的问:“珍妮为什么要把娃娃装到书包里?有的问:“珍妮为什么要跟在人们的后面?”学生提出问题,我及时地表扬,在投影片上画上“?”,鼓励学生解答问题后,我变“?”为“
☆”。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投去一个赞许的眼光,给予一句表扬的话语,送去一片鼓励的掌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学生问道:“珍妮为什么要来到街上?”有的说:“珍妮是怕工艺馆的人发现她拿走了布娃娃。”有的说:“珍妮怕回到家妈妈打她。”学生的回答与下一段联系很紧密,我顺势一引:“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从而很自然地进入下一段的教学。
三、及时引导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读书感悟内化的过程。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问:“人们真的在用眼睛盯着她吗?”同学们都认为“是真的”。我想这是由于学生受插图的直观影响,没有认真读课文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再次读第一句。经过老师的点拨启发,不少学生在读后有了新的意见,“这不是真的,是珍妮的一种感觉。”老师紧接着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学生再看句子,从中找出“觉得”和“好像”,学生们就都明白了珍妮是感觉被别人盯着。老师让学生用读来告诉大家,这不是真的,只是珍妮的一种感觉,学生就会在朗读时,有意识地重读“觉得”和“好像”,逐步形成朗读的技巧。
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有一种意犹尽,兴未了的感觉。
我以这课的板书设计为例。当讲到珍妮是个活泼快乐的小姑娘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笑脸,学习第四自然段,孩子们从图上观察到珍妮不快乐时,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皱眉头的脸,读到珍妮“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又把皱眉头的脸变成哭脸,简简单单的几笔,反映出珍妮的情感变化,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有不少环节在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使用投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图画,展开学生的想象力,如:珍妮站在娃娃旁边,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让学生猜一猜,此时,珍妮在想什么?学到珍妮向工艺馆的伯伯承认错误时,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工艺馆的伯伯,对珍妮说点什么。这就抓住了课文本身的情、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节课中有张有弛,有难有易,让学生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用成功的快感去强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乐在其中。
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发挥好主导作用,我们只有学好《语文课程标准》,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一切学生的发展、创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服务。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7
在《可爱的娃娃》的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的生字学习,我设计了一个“摘蘑菇”的游戏。我自己制作了几个漂亮的蘑菇,在其背后贴上生字,只要读出背后的生字就能把蘑菇带回家。游戏一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欲。但生字只有13个,我也只做了13个蘑菇,自然不可能全班都得到蘑菇,所以在他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听到了学生中有叹息声。甚至有的学生课后还哭了,不仅因为没有得到蘑菇,还因为老师一堂课才叫了她两次,使她觉得老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以前的课堂上也曾出现过,只是由于我当时只把他当成个别现象而忽视了,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后果。学习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对于低年级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对学习更是有很高的热情。如果对学习叹息了甚至哭了,这对他们的打击将会有多大呀!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是经不起一次两次的打击的,常此以往他们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的。或许在课堂上不会再看到那么多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更听不到课堂上大胆的质疑,那是多么可怕、多么令人遗憾事情呀!
因此我认为在平时的课堂上要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细节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或许在上次那个学生的情况出现后,我就让孩子们以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相互来说服对方,那么今天课堂上的那一幕就不会产生了,他们应该会很高兴。孩子的表达方式是很直接的,他们不懂得像成人一样掩饰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内心最直接的表现,是不能忽视的。
教育是一种细致的工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许多的转变,而这些转变不一定表现在重大的事情上,有很多都在细节中体现,所以要关注学生的细微反映,及时引导。
有人说教育是遗憾的艺术,我想如果将工作做到细微处这种遗憾恐怕就不存在了。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8
《长发娃娃》是一节美工课,旨在教幼儿通过剪、贴、画、卷等多种美术技法制作可爱的长发娃娃,让幼儿在操作中感觉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剪
首先是让幼儿将长方形彩色纸长边对折,打开,将半边剪也细长的头发,剪至折痕处。
孩子们刚学使用剪刀,如何较为均匀地剪出娃娃的细长头发是个难点。于是和孩子们玩小剪刀“开火车”的游戏,告诉他们小剪刀要在轨道(线条)上行走,这样才是又安全又舒服,在这样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很自然就仔细地沿着线条剪,虽然有的孩子剪得不太直,但是基本上都能剪完所有的直线。
二、画
其次是让孩子在另一半上画上娃娃的眼睛、鼻子、嘴等。
这里面有两个地方要提醒,一个是不要把表情画倒了,二是画出不一样的.表情。孩子们都会画基本的表情,为了丰富作品内容,让“长发娃娃”更生动起来,我展示了各种表情的图片,并和孩子玩起“变脸”的游戏,让幼儿互相观察,感知表情的变化,这一环节不作过高要求,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创作,表情画得还不错,只是由于纸太宽,一些孩子画的表情不太集中,影响了美观。
三、卷
接着让孩子们为娃娃设计发型,为娃娃“烫发”。
这个环节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探索设计不一样的发型。活动中,老师鼓励孩子们交流、创造,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卷、折、绕等,孩子们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四、贴
最后是把做好的娃娃两边短边粘贴在一起呈筒状。
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分组操作,提供废旧的羽毛球筒,让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娃娃粘贴在一起,形成“娃娃高楼”,孩子们自由组合、相互合作,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生动可爱的娃娃造型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课把美术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通过不同技法制作长发娃娃,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操作能力。
第五篇:《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7篇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朗读中体会诚实的可贵
3. 学做一个诚实的人。
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诚实的可贵。
教学准备:
一个布娃娃、课题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个布娃娃可爱吗?
师:对,你们也像这个布娃娃一样的可爱,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是乖巧可爱的娃娃,在老师的眼里,你们也是聪明活泼的孩子,
生:可爱的娃娃
2.齐读题目:可爱的娃娃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二、新课
1.全班初读课文(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析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哪里告诉我们娃娃很可爱?
--“多可爱的娃娃!”参观的人人连连称赞,“瞧,他的衣服多么漂亮!他的微笑多么美丽!”(女同学读一下这个句子)
师:连连称赞什么意思?
--一个接一个,不停的赞美
3..仿写
①先讲解主语必须是同一个人。
② 老师举例子
③学生口头练习
多么 ! 多么 !
4.分析第三自然段
--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闭馆的铃声响了。看看周围没人,她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赶在人群后面,来到大街上。
5.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 听了男同学读,你从哪里知道珍珍会不开心?
为什么珍珍不敢回家?
为什么珍珍会心惊肉跳?
为什么珍珍拿到了可爱的娃娃,反而不快乐?(板书:偷布娃娃)
最后,珍珍为什么又大哭起来了,她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板书:不快乐)
② 带着珍珍悔恨,羞愧的心情美美地读第四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③ 小结:对,她用不诚实的手段“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加宝贵的东西----快乐的心情
6.分析第五自然段
师:珍珍承认错误后,快乐吗?(板书:快乐)
小结:原来,勇于承认错误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而唯有诚实,生活才会快乐。
三、可爱的娃娃的含义
1. 师:你觉得珍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可爱、用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
2. 含义
师:正应为珍珍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所以她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师:这里可爱的娃娃除了指珍珍外,还指什么?--布娃娃
四、全文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诚实会给我们带来快乐、高兴,愿我们都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五、拓展(语文天地)
1. 踢球时,我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没人看见,
我 。
2.有一道难题我不会做,小刚让我抄他的,
我 。
《可爱的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以“诚实”为主题,讲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艺馆参观时,由于被布娃娃的美丽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饱受痛苦,最终,在还回了布娃娃之后,又找回了从前的快乐。告诉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诚实的行为,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文章虽短,但却是一篇情文并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读中感悟。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 知识与能力:认字13个,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识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读代讲,学习在阅读中想象,结合自身体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2
这学期组内开课,我上了一堂《可爱的娃娃》。《可爱的娃娃》一课是北师大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的主题为“诚实”,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可以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通过语文活动的开展,如听故事、讲故事、识字、写字、朗读等,可进一步明确怎样的行为是诚实的行为。我执教的是《可爱的娃娃》第二课时。
上课伊始,我信心十足,因为课前的教材钻研、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我都认为是较为有把握的一次。不料,上课一开始,我就因为紧张而忘记了“教师范写生字”这一环节,结果导致时间延长。在上到“比较段落不同,指导朗读”时,学生面面相觑,我是“启而不发,愤而不悱”,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竟然没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平时那些能言善辩的孩子今天怎么了?尴尬的场面,令我万分火急,下课铃声即将敲响,可我原来自以为漂亮的设计却还有好几块未完成,这可怎么是好?无奈,在剩下的几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只好舍弃部分“精华”,包打包唱,草草收场。
细细回味这堂课,心中的滋味当然不用说,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精心的设计却收到如此的效果呢?在区教研室陈老师的评课和自我的反思中,我找到了这节课的“症结”之所在。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更应“以学生为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备课中,尽管我抓住了教材中的重难点,也明确了阅读教学应抓住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去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情。但我却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了教材,备了自己,却忽视去“备”我们的学生了。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知识水平的积累方面,他们能够比较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体会出句子中某一、两个词语的含义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段与段之间的比较是在三、四年级的知识范畴。而我在备课中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没有遵循二年级学生语文认知的规律和目前他们的认知水平,直接将文中的段落和去掉一些关键性词语的段落进行比较。当这两段话同时出现,老师问:“这两段有什么不同?” 时,学生们就傻眼了,十几个不同的地方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马上找出来的,因为思维的过程需要时间,而我却无法等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老师说,学生听,又回到了以往的课堂。实践证明: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自己,更应该去“备”我们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学生,只有作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焕发出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二、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纠正。
在让孩子运用第一课时学过的“多么、、、、、、多么、、、、、、”这组词形容课件中出现的一群娃娃时,有个孩子说:“这群娃娃多么美丽、多么漂亮。”“美丽” 和“漂亮”是一组近义词,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是错误的,而我当时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一心想着自己教案的下一个环节,眼睛好象在看着他讲,耳朵似乎也在竖着听,但却没有及时指出、纠正他的这一错误。另一个孩子说:“他们的样子多么可爱,他们的精神多么饱满!”其实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但同样为了赶进度,怕影响整个教学,我也没有肯定他的优美、精彩。在后面的朗读比较、想象主人公珍妮和她**的对话等环节,为了让听课的老师感到整节课的完整性,我更是唱独角戏,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更没有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发言,导致一节课下来: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累,听课的老师也觉得乏味无穷。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当初听到这种提法,心里很是不以为然,这不是很容易吗?上课时学生的哪一次回答,我不都是竖着耳朵仔细倾听吗?其实这是对“倾听”太过肤浅的理解,倾听的内涵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有心里有学生,才能作到真正的倾听。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完成教课任务的需要,或是维护教师面子的需要,打断学生的发言。从这节课中,我也悟出:只有在平等合作的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决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而只有作到这样,学生的灵气,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3
上完《可爱的娃娃》一课时,我感到很轻松也很愉快。虽然这堂课上有令我尴尬的一刻,但正因如此才会让我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教学。
1、关于课前
课前预习是我每天都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但是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预习仍让我吃了一惊,他们的预习是那样的深入,这从学生的预习汇报中就可以看出来,例如在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时,有的学生就说:“通过预习我知道珍妮偷拿了艺术馆的布娃娃。”有的说:“珍妮有错,也有对,她偷拿布娃娃是不对的,但是她还回布娃娃是对的。”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节课是相当重视的,并且在预习中深入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习习惯。
2、关于课堂
学生个性的张扬一直是我关注与鼓励的起点。“我相信你。”“我期待着你与众不同的回答。”“你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你进步很大。”“将掌声送给他……”在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当学生在怎么样读“你书包里到底放着什么?”一句时,便有了大胆的争议,有的学生认为读这一句时要凶一点,有的学生则认为要温柔一点,理由是这样珍妮才不会害怕,如果让珍妮觉得害怕,那她就更不敢把布娃娃交出来了。这与众不同的想法源自于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体验,也是源自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肯定与信任。
此外,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然后指名拿自己喜欢的或懂的生字读一读并领读。接着让小老师以考大家的方式来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最后从生字中挑出“四会字”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组词、造句、换偏旁……),如此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了起来,参与面就广了。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小老师的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
当然在这一节课中,做为引导者的我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评价语言少,给学生读的时间少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4
《可爱的娃娃》这篇课文是语文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诚实”中的一篇主题课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注重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我进行了如下总结:
1.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在上课初,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观察这个可爱娃娃的图片,学生看图说出这个娃娃的可爱之处,再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在教学中,让学生夸夸这个娃娃等等。
2.教学中进行教材的延伸。如:想象并说说珍珍的妈妈是怎样帮助她的,珍珍是怎样向工艺馆的伯伯承认错误的,工艺馆的伯伯又是怎样说的等等。
3.在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果直接给学生讲意思,学生的记忆并不深刻,也许有些学生根本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因此,对“连连称赞”这个词语的理解,我让学生先夸这个娃娃,再告诉学生,象这样,这么多人连续的夸奖就叫“连连称赞”,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词语。还有“心惊肉跳”也是这样,让学生想象珍珍的心情,很害怕,那“心惊肉跳”就是心里很害怕的意思,学生也理解的更透彻了。
4.抓住课文中句式的训练点进行练习。我抓住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出现的“……多么……!……多么……!”让学生先观察原句在仿照例子说一说。
5.通过想象进入情境体会人物心理,进行朗读指导。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是比较困难的,而只有深刻体会了人物的心理才能读好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进入情境,根据珍珍当时的动作,想象珍珍当时的心理,并把这种心理读出来。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中,有学生读“看看周围没人,珍珍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跟在人们的后面,来到大街上。”这句话,读的很快时,我抓住时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回答说:“珍珍拿娃娃怕被别人发现了,所以她的动作很快。”从这里就知道,学生是真正进入了情境了。
6.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基本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有一种意未尽,兴未了的感觉。我以这节课教学板书为例。当讲到珍珍是个活泼快乐的小姑娘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笑脸,学习到第4自然段,珍珍不快乐时,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愁眉苦脸的脸,读到珍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哭脸,最后,珍珍承认的错误,还回了娃娃,珍珍又恢复了活泼快乐时,我又画了一张微笑的脸,简单的几笔反映出珍珍的情感变化,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整堂课,虽然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但是,也有让我遗憾的地方。
1.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还需要再整理,特别是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间,我是这样过渡的:珍珍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娃娃是不是更快乐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入了第4自然段的教学。其实,后来反思,觉得如果这样问:你得到了自己喜爱的娃娃,心情怎样?我们一起去看看珍珍得到自己心爱的娃娃后她的心情吧!这样问,设置悬念,学生应该更有兴趣进行下面的学习。
2.教学结束的有些突然,如果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总结,对工艺馆的布娃娃和珍珍的可爱进行比较升华后再让学生回答“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学生应该会收获更大才对。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5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首先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
12月3日,我执教《可爱的娃娃》一课,荣获彭州市二OO四自制投影片竞赛课一等奖,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创设学习情境。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帮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则谜语,一个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一段录象,一段美妙的乐曲等。
在教学《可爱的娃娃》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我手指着题目开始描述:有一个可爱的娃娃,金黄色的卷发,清澈明亮的蓝眼睛,小巧的鼻子,红红的樱桃小嘴,再配上粉色的皮肤,哇!多么可爱呀!我用生动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漂亮、可爱的布娃娃的形象,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很顺利地就引入课题《可爱的娃娃》。讲到珍妮得到这个布娃娃后却不快乐,让学生自己到课文里去问问,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入境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本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质疑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不能创新,学生就没个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逐步形成提问题的能力,若让他们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定会是五花八门,超出老师的想象,老师有时也难以应付一些没有预设的问题,于是我把提问的范围缩小到一句话。投影出示:看看周围没人,珍妮拿起娃娃,装到书包里,跟在人们的后面,来到街上。学生齐读以后,师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学生举手非常踊跃,有的问:“珍妮为什么要把娃娃装到书包里?有的问:“珍妮为什么要跟在人们的后面?”学生提出问题,我及时地表扬,在投影片上画上“?”,鼓励学生解答问题后,我变“?”为“
☆”。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投去一个赞许的眼光,给予一句表扬的话语,送去一片鼓励的掌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学生问道:“珍妮为什么要来到街上?”有的说:“珍妮是怕工艺馆的人发现她拿走了布娃娃。”有的说:“珍妮怕回到家妈妈打她。”学生的回答与下一段联系很紧密,我顺势一引:“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从而很自然地进入下一段的教学。
三、及时引导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读书感悟内化的过程。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问:“人们真的在用眼睛盯着她吗?”同学们都认为“是真的”。我想这是由于学生受插图的直观影响,没有认真读课文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再次读第一句。经过老师的点拨启发,不少学生在读后有了新的意见,“这不是真的,是珍妮的一种感觉。”老师紧接着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学生再看句子,从中找出“觉得”和“好像”,学生们就都明白了珍妮是感觉被别人盯着。老师让学生用读来告诉大家,这不是真的,只是珍妮的一种感觉,学生就会在朗读时,有意识地重读“觉得”和“好像”,逐步形成朗读的技巧。
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有一种意犹尽,兴未了的感觉。
我以这课的板书设计为例。当讲到珍妮是个活泼快乐的小姑娘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笑脸,学习第四自然段,孩子们从图上观察到珍妮不快乐时,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皱眉头的脸,读到珍妮“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又把皱眉头的脸变成哭脸,简简单单的几笔,反映出珍妮的情感变化,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有不少环节在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使用投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图画,展开学生的想象力,如:珍妮站在娃娃旁边,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让学生猜一猜,此时,珍妮在想什么?学到珍妮向工艺馆的伯伯承认错误时,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工艺馆的伯伯,对珍妮说点什么。这就抓住了课文本身的情、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节课中有张有弛,有难有易,让学生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用成功的快感去强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乐在其中。
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发挥好主导作用,我们只有学好《语文课程标准》,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一切学生的发展、创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服务。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6
公开课教学的时间又到了,上什么好呢?我衡量再三,决定选择《可爱的娃娃》这篇课文。
这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13。诚实"主题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活泼快乐的小姑娘珍妮偷偷拿了工艺馆里的一个可爱的娃娃,变得不快乐了。她觉得人们都在用眼睛盯着她,好像在问她,甚至不敢回家,大雨淋湿了她。第二天,妈妈带着珍妮去承认了错误,她又和从前一样活泼快乐了。课文选定后,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呢?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围绕"让学生有话说,在提问中理解课文"作为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以"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把课文读得正确,在读中认会生字。接着是熟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达到读通。学生读准和读通的过程也是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是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的读懂课文,就是质疑问难,抓住重点,读书讨论交流,进一步品读课文,诵读课文,从而实现较深层次地与文本的对话。
在读准课文中,我还设计了两个识字游戏:"把生字送回家""登山游戏",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的喜欢,他们自己当运动员自己登上识字山峰。从课堂上来看,识字对他们来说,学生感兴趣,学起来特轻松。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品读、诵读课文,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出乎意料的活跃,他们非常积极,高举的小手如林,提出的问题令我惊喜异常,也措手不及,一开始,一位学生问:"可爱的娃娃指小姑娘珍妮还是那个布娃娃呢?"问题一下切入重点。另一位孩子紧接着问:"珍妮为什么要拿那个娃娃?"一个学生马上回答:"娃娃太可爱了。"借这个机会,我马上让孩子们朗读课文。课文刚朗读完,我正想引导孩子用自己做错事的心情去体会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然后教师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学习,当我想说自己做错事的心情和想要带着这种心情读时,学生不让我说,我只好说:"孩子们,能让我先说吗?"学生坚决不同意:"不要,我们先说。"我只好让孩子们继续说,孩子们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珍妮的妈妈为什么没有骂珍妮?她妈妈太好了!"这个孩子提的问题太有现实意义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一个说:"要是我妈妈早就骂我。""是呀,我妈妈还会打我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妈妈当然不能打孩子了,要不,会没有信心的。""是呀,是呀!"孩子们又找到共同的话题了,他们又开始议论起来,甚至把赏识教育搬到了课堂,我一看,天呀,时间都快来不及了,我备课的计划全被打乱了,我说:"孩子们,这个话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好吗?"但他们还不想停止,我只好硬性规定,孩子们才勉强地挺住了。但接下来的学习,孩子们再次不理会我,继续对珍妮的害怕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不让我发言的机会,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停住了。
课是上完了,我既惊喜又遗憾还有些尴尬迷茫,惊喜的是我设计的方向是对的,整节课中孩子们真正地有话可说,有问题可问,学习的积极性高,师生的关系非常融洽。评课时,一位老师戏称:"你被学生丢掉了!"的确,自己在课前对孩子原有的知识了解不够,小看了他们,而且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精彩的地方引导他们深入到课文。课前预设的问题没完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所以,课堂中产生的二度设计,教学机智做得不够及时,结构不够紧凑,结果课文朗读的时间少。但是,过去我们说带着问题学习,要么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不太理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他们自己的问题;要么是按老师的预设由学生提问题,不太理会那些离开了预设的问题。这样的提出问题学习,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这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实践。这节课中,学生几乎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自己读书,他们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自己提出问题,在认真读书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不断加深体验,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虽然朗读交流、指导的时间较少,但孩子们在自己读书、小组读书的学习过程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在此,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对的,即使我们老师暂时被丢掉一边也是值得的。当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对怎样处理好教材,对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的资源如何运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7
《长发娃娃》是一节美工课,旨在教幼儿通过剪、贴、画、卷等多种美术技法制作可爱的长发娃娃,让幼儿在操作中感觉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剪
首先是让幼儿将长方形彩色纸长边对折,打开,将半边剪也细长的头发,剪至折痕处。
孩子们刚学使用剪刀,如何较为均匀地剪出娃娃的细长头发是个难点。于是和孩子们玩小剪刀“开火车”的游戏,告诉他们小剪刀要在轨道(线条)上行走,这样才是又安全又舒服,在这样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很自然就仔细地沿着线条剪,虽然有的孩子剪得不太直,但是基本上都能剪完所有的直线。
二、画
其次是让孩子在另一半上画上娃娃的眼睛、鼻子、嘴等。
这里面有两个地方要提醒,一个是不要把表情画倒了,二是画出不一样的表情。孩子们都会画基本的表情,为了丰富作品内容,让“长发娃娃”更生动起来,我展示了各种表情的图片,并和孩子玩起“变脸”的游戏,让幼儿互相观察,感知表情的变化,这一环节不作过高要求,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创作,表情画得还不错,只是由于纸太宽,一些孩子画的表情不太集中,影响了美观。
三、卷
接着让孩子们为娃娃设计发型,为娃娃“烫发”。
这个环节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探索设计不一样的发型。活动中,老师鼓励孩子们交流、创造,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卷、折、绕等,孩子们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四、贴
最后是把做好的娃娃两边短边粘贴在一起呈筒状。
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分组操作,提供废旧的羽毛球筒,让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娃娃粘贴在一起,形成“娃娃高楼”,孩子们自由组合、相互合作,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生动可爱的娃娃造型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课把美术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通过不同技法制作长发娃娃,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