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压轴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同时也是为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中的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成熟,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因此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有形象具体的感知,而学生要学会分析案例来掌握本节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能力等。在教学时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突出学生的体验、感知以及归纳总结等环节。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通过阅读地图,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3、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创设情境导入,上课伊始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么喜欢旅游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我们看到的景色有什么区别?并PPT展示四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导入法直观简洁,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陆地自然带
首先我会在大屏幕投影图3-2-5,引导学生在从这幅图片中观察我国南北方气候有怎样的特点?植被有什么特点?学生认真观察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学生回答之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量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北方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纬度地带性
在学生了解原因后,我会让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学生从图中分布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经度地带性
紧接着,我会提问学生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以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得出原因:因为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
4、垂直地带性
在了解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之后,我会展示PPT“乞力马扎罗山的自然带谱图和卫星云图”思考自然带谱是怎样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从而引入垂直地带性的讲解。
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问题答案: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的水分条件及热量条件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受水分和热量共同影响。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等抽象知识。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里我会请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让学生思考该规律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首先我将给出全球陆地自然带图和全球气候模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对应性。一方面回顾全球气候的分布,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陆地自然带的理解。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突破重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大家都会看到哪些自然景观呢?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以及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相关文章:
1.找规律的说课稿
2.数学《找规律》说课稿
3.找规律说课稿
4.《找规律》说课稿
5.《结字规律(二)》说课稿
6.《给图形找规律》说课稿
7.小学《找规律》说课稿
8.价值规律说课稿
第二篇:论述北方地区的地域分异规律
论述北方地区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北方地区的范围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西到祁连山东端的乌鞘岭,东临渤海和黄海,北面与俄罗斯、东面与朝鲜为邻。主要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宁夏、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地区。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却占了近40%。细分亚区有:秦岭地区、黄淮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太行山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等。
二、北方地区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 1.气候地带性分异
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小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下,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由于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雨季开始晚,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八九月份。
温度
在温度上黄淮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15℃,7月份平均气温为26~28℃,1月份平均气温为0℃;京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12℃,7月份平均气温同在26~28℃,而1月份平均气温为-4~-5℃;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7月份平均气温在18~24℃,1月份平均气温在-8~-28℃之间。由此可见,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南北相差10~16℃,表现为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因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北方地区气候偏大陆性,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
北方地区绝大部分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至南的秦岭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线分界,至北的大兴安林、张家口、兰州一线是400mm等降水线分界。据2015年公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降水量:济南 713.7mm、郑州 689.2mm、西安 558.0mm、兰州 267.0mm。这四个城市都处在暖温带,排除其他因素,单论从沿海到内陆的距海远近距离的因素来说,表现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2.植被地带性分异
自秦岭地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含青冈栎等常绿阔叶的落叶林(麻栎、白栎、栓皮栎等)为主要种群,当中的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主。但现在的植被中,人为影响,已经不存在原生林。在次生林中由于群落的次生性较强,因而外貌近似落叶阔叶林。在黄淮地区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以辽东栎、槲栎等落叶栎类与其他落叶阔叶林组成地带性森林植被。而针叶林以油松、赤松为主。本地区的原生林也不复存在,次生林中以栎林,马尾松为主。
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长白山以针阔混交林为主,伴有暖温带的落叶林,也兼有寒温带的针叶林,在此是个过渡地带,阔叶林树种有枫桦、紫椴、槭、水曲柳等,针叶林有红松、水杉等。由于原始森林采伐后,生长山杨、白桦林等次生林。
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和温度的配合状态。自秦岭地区到黄淮地区再到东北地区,温度在递减,植被呈带状分布。从南往北的不同植被,体现出了水平地带性的植被分异。
3.土壤地带性分异
土壤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在土壤的水热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种类和组成等方面。与此相联系,风化过程和风化壳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在秦岭地区黄棕壤为主体土壤,黄棕壤兼具黄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征,微酸性,其肥力一般,比红壤系列略肥。在华北地区主要为棕壤和褐土,山区为棕壤,自然落叶枯枝成为其肥力的主要来源,平原则为褐土,千万年来人类的耕作改善了原本的母质,具有较高的肥力。在东北地区主要为黑土和黑钙土,在千百年来的积累作用形成深厚的腐殖层,其肥力是众多类型土壤中较优良的。自南往北的不同土壤类型,反映出不同的土壤地域分异现象,自南往北,水热配合条件越差,微生物等活跃性有所下降,对于枯枝烂叶、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的分解速度下降。而植物的生长活力比南方的较弱,生长需求较少,再加上淋溶作用较弱,所以腐殖质等多数留在土壤中,表现为土壤肥力较高。
4.动物地带性分异
在华北地区,生活着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在该区域气候条件较好,食物较为丰富,动物种类多样。林栖动物较为丰富,兽类中有狍、野猪、梅花鹿、黄鼬、黑熊。沼泽地区则主要为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华北山林地区优势的动物群大致与东北温带林区种相似,但典型森林啮齿类红背、棕背已罕见,并出现了与南方共有的种类,如岩松鼠。本地区农田动物有小家鼠、黑线姬鼠和背纹仓鼠等形成优势。
在东北最北部,有着寒温带针叶林动物。属于寒温带“泰加林”地带,森林茂密。冬季寒冷且长,夏季暖和但短,湿润。地势起伏较小,林中隐敝条件好,但食物单一,阔叶树枝叶及林下草木和地衣等是动物食物的主要来源。动物组成较简单,如兽类中以有蹄类较多,鹿类,野猪为其中优势;食肉类中东北虎、鼬类、棕熊、狐等较普遍。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植被等因子。而动物生在其中,活在其中,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制约着动物的生存,而不同的动物也改变着环境。这也是地域分异的动物地带性分异。(而我国北方是古北界。华北、东北则为其亚分区。)
三、北方地区非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 1.地质基础(列举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华北陆块是我国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在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和古生代等一系列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地台—地槽占主导的穹窿构造。华北主要地貌单元包括黄土高原,太行山,燕山,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淮河平原,滨海平原)。黄土高原由于华北地块的抬升形成高地;华北平原处于地槽部位发生陷落;太行山是在吕梁运动以后,发生了巨大的褶皱隆起。
东北地区以东北平原(松辽盆地)断陷盆地为主要特征,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新生代陆相断陷-坳陷沉积盆地(松辽盆地)。东邻张广才岭褶皱带,南部与华北地块北缘相邻,西部为蒙古-兴安褶皱带。盆地周缘断裂及盆地内部隐伏断裂构造发育,盆地内以北北东向岩石圈断裂为主体,控制着盆地的形成与分布。伴生发育着北西、北西西、北东东向级断裂。北东向断裂广泛分布,主要有嫩江断裂、孙吴-双辽断裂以及依兰-伊通断裂。盆地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形成晚,常切割北东向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2.岩性基础及其沉积物分布
东北平原内多为第四系沉积物样品覆盖,十分发育,且分布广泛,岩性为冲积、洪积、风积、冰水堆积、海陆交互相碎屑堆积物,局部发育火山岩。基岩露头少,在盆地边缘可见断续出露的中生代地质体。
辽东、山东两地大多由古老结晶岩组成,伴随有岩浆岩侵入,胶东丘陵在白垩纪末期有广泛的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喷出;
沿太行山,燕山山麓地带,由于山地不断抬升在山前形成洪积扇,其成分由第四纪砂枥和中粗砂组成,结构松散;
冀北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燕山构造带,并有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喷出;
黄土高原陇中盆地主要分布有紫红色黏土,砂制黏土,砂岩和沙砾岩,陇东陕北高原基底是近于水平产状的古生界中生界的砂岩,页岩;黄土沉积是在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包括午城黄土,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 山西高原太行山背斜轴部有出露太古界与元古界的片麻岩,片岩等变质岩,其上不整和覆盖了震旦系或寒武系奥陶系的灰岩,页岩,两翼分布着砂页岩并夹有煤层。
3.北方地区地势起伏规律
我国的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而北方地区大致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所以其地势的总体趋势还是西高东低。分述华北与东北的概况。
华北地区总体西高东低,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整体呈阶梯状。依次为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其北部有燕山等山脉分布,丘陵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东北地区总体是四周高中间低(三面环山)。西边的绵延的大兴安岭,东北方向是较小矮小的小兴安岭,东面是高大的长白山,把东北平原夹在其中。
4.地表结构
北方地区多为山水相间,主要水系有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辽河水系、黑龙江、及京杭大运河。
(1)淮河上游从秦岭流出,中、下游处于华北平原南部,由洪河口至洪泽湖,两侧水系不对称。北侧支流较长而密集,河道宽阔,水流缓慢;南侧支流河流短小,水势湍急。洪泽湖以下,大部分水流转经高邮湖而泄入长江,另部分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
(2)黄河为平原最大河流。是我国大二长河。也是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其发源于青藏地区,大部分流经的是北方地区。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象征。(3)海河发源于西部黄土高原,是华北平原北部最大河流,主要支流有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水系,于天津附近汇聚入渤海。
(4)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最终注入渤海。其汇水面积较广,加上降水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5)黑龙江水系是中国最北部的水系,干流的北源为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国北部的肯特山东麓;南源为额尔古纳河,源出中国大兴安岭西侧的,南北两源在黑龙江省的漠河镇西部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黑龙江至萝北县附近由东南折向东北,先后接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入海。
(6)京行杭大运河为人工和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平原地区,现在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
5.北方地区干湿度分异规律 北方地区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干湿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湿度逐渐降低,干度越来越大。同时植被也因干湿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为乔木--灌木--草原(草甸)--荒漠的变化。在区域内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区。
湿润区在东北长白山主体及以东地区、小兴安岭以东、以北的地区。因其气温低,蒸发弱,而水分充足,所以成为了我过北方的一块湿润区;半湿润区范围大致沿大兴安岭南段、燕山、太行山、渭河谷地北端再到兰州附近和秦岭淮河形成的一片区域。在这里降水较少,而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形成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在北方地区面积相对较少,主要为太行山、大兴安岭的雨影区,山地阻挡降水少,而蒸发却也同样旺盛,水分条件差,故形成半干旱地区。
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雾灵山的植被为例)
雾灵山海拔2116.2M,水热条件显著,植物垂直带谱发育齐全。
农田果林带
分布在900M以下为基带,但由于人为开发,所以这一原始基带被破坏,成为人工植物群落,在土层深厚的坡梁或沟谷,都被开辟为果园或农田,主要农作物有:高粱、玉米、谷子、果树有:苹果、京白梨等,在荒坡有发育灌草丛,有:酸枣、荆条、胡枝子、铁杆蒿等。土壤为褐土。
油松栎类林带
在云雾线以下,光照充足。阳坡900—1100M,阴坡900—940M,阴坡森林发育良好,油松与栎林混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建国后营造的人工林。具有二重结构下层灌木有胡枝子、映山红等,草木有独活、玉竹、胡柴等。阳坡水分条件较差,林层发育较差灌木丛呈斑状镶嵌分布,灌木有:荆条、酸枣等。土壤为褐土或淋溶褐土。
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940—1720M,介于油松林带和针叶林或山顶草甸之间。这一带谱厚,阴阳坡主要为栎类林。建群种为蒙古栎,辽东栎等。阴坡水分好的地方及沟谷主要为杂木林,建群种不明显。土壤为棕壤。
针叶林
范围在1600—1900M,为林带上限,群落在阴坡或沟谷,以云杉和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在阳坡则为华北落叶松的优势种,成为纯林。土壤为棕壤。 山顶草甸带
在1750M—山顶,植物种类繁多,以禾本科、菊科、龙胆科为主,种类有贝加尔唐松草、金莲花、银莲花等。土壤为山地草甸土
第三篇: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
2、学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2、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板书、笔记法;地图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五、本主题应解决的问题
1、地域分异规律是一种怎样的更替现象?
2、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理环境产生分异?
3、地理环境分异造成的结果有哪些?
4、“理想大陆”示意图包括了哪些自然带,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5、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
6、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的区别有哪些?
六、学生还可能提出的问题
1、各自然要素除了呈现带状分布,还有什么分布状态?
2、为什么在“理想大陆”示意图里,有一些自然带不是南北对称分布的?
3、热带荒漠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可以叫做热带荒漠气候吗?
4、纬度地带性为什么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得最明显?
5、怎么判断一座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6、为什么同一植被在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高度不一样?
7、什么叫非地带性?
七、主要知识点:
(一)地域分异规律:
(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2)产生的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水分差异。(3)产生的结果:世界气候冷热、干湿的地区差异—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二)自然带:
(1)自然带:地域分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成为自然带。(2)纬度地带性:
定义: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纬度地带性。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 地区:低纬地区、高纬地区。(3)经度地带性:
定义: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经度地带性。原因: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水分差异 表现: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地区:宽阔的中纬度大陆(4)垂直地带性:
成因: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组合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垂直带普: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的排列,叫垂直带普。基带:山地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称为基带。(5)非地带性:
成因:水热组合状况、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6)案例研究: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
八、要点、易错点提醒
世界陆地自然带名称和植被名称的区别:
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被的名称命名,如热带雨林(植被名称)—热带雨林带(自然带名称),后面加一个“带”字则代表自然带的名称,两者不可混淆。
九、其他
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经度地带性——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垂直地带性——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4、非地带性——地形、海陆分布等
课后作业:
1、列表对比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参考“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和案例研究,画出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第四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南大港中学:张惠娟
一.教学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
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的忠告: 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但是,只有高于课标,才可能准确地领悟课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对本章节来说,是对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因为它们同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对于全套书而言,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三大圈的一种提升和整合,同时也是对第四章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如产业区位选择因地制宜开展生产活动)
2、教学目标
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地域差异;
②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③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④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
②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由于本节内容强调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小尺度的自然环境),生活经历较少,对于理论的规律性(三个为大尺度的自然环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1)重点:①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 ── 差异性。
②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课时:2课时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四个部分内容,一是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二是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三是主要陆地自然带,四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因地制宜。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
由于教材本身的内容比较多,一节课不能上完,因此我作了一些调整,只上差异性的三大规律,第四大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和规律的应用放在了下一节课。
三、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仍然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作为重点中学的学生,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但实际生活中活动区域小,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
根据前面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确定了创设情境,以图导因,根据现象提练归纳地理规律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方法:以参与式探究教学法为主,结合情境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演示
2、教材的处理
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这一块知识单独讲很难处理好前后承接的关系,于是我把它都贯穿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上,让规律性和存在本身变为一体。另一方面,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的知识中(特别是活动)要运用到自然带的这一块知识,而教材把此块又放在后面,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前面知识的困难。我就把自然带的大致类型、名称及世界的分布放在前面讲解,这为地域分异规律的得出打下一个基础。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电影《非诚勿扰》中提到的三个地点海口、杭州西溪、日本北海道导入本课,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具体操作:逐一展示三个地点的景观图,让学生①判断景观图的地方;②说出景观图的显著特点;③分析造成景观特点的主要原因。(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设问对前面景观活动进行小结,提练,让学生得出以下几个结论: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存在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和土壤等五个方面;③以植被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带是区域差异性存在的最显著的直观表现;④影响植被差异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的水热方面(为后面地域性的大尺度的差异性规律作一个铺垫)
2、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我将会以”旅游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通过三条旅游路线,让学生分组体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并把自然带的分布提练成模式规律,培养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这个过程重在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对小组解决问题的不足之处其他小组和本组同学可以质疑,交流,这样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培养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阶段: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首先,让一组学生说出他们沿途经过的自然带名称.然后让第三组学生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对他们提出旅行建议。学生可能回答:带衣物、感冒药、雨伞等。我先对同学的答案予以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自然带南北更替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从而自然引入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第二阶段: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首先让二组学生说出他们沿途经过的自然带名称, 并分析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性。学生可能回答: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浓密,呈现出森林景观,而温带荒漠植被稀少,呈现荒漠景观。接下来让第三组学生根据景观差异对他们提出旅行建议。学生可能回答:雨伞,太阳镜,衣物等.提问为什么这样建议, 学生可能回答;降水不同。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回忆我国降水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并结合图分析我国温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规律,从而自然引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概念(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和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的规律)及其成因(水分变化)。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第三阶段: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清楚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让三个学习小组同时把自然带的分布提炼成模式图,总结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这时我给出全球陆地自然带图和全球气候模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对应性。一方面回顾全球气候的分布,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陆地自然带的理解,感悟到影响植被差异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自然带分布模式,提出如下三个问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形成这样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及延伸方向有何特点?将上述三个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填入下图中。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地理思维能力;总结填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过程。
3、开放训练,综合实践。
以课堂擂台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调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课后实延伸与探究:以“月牙泉鸣沙山”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为下节课学习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打下铺垫。
五、教学效果反思
第五篇: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孔滩镇白龙小学:蒋凤
一、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7页的《探索规律》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培养学生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五、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很多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及所隐含着的数学知识。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寻找一种规律,重要的是怎样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这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我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习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美,使学习感受学习数学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规律,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节课的设计具有以下教学理念: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在选取例子时从学习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对找规律的直观经验。
2、让学生亲身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在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材料,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为了解决“找规律”的方法等重、难点,我利用自己自制的学具给同学们演示“图形的变化规律”,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充满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融入问题中,并通过自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因为我们是农村学校,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多媒体 电化教学······所以只能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3、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标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条件,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