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七彩的泡泡
转载自《中国幼师之家》 双月启蒙张莹玉投稿
活动目标
1、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的七彩。
2、引导幼儿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猫洗涤剂液。
2、每个幼儿一个吸管,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若干(长方形、心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吹过)我这儿有四种液体,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涤剂水,请你们猜一猜哪种液体能吹出泡泡?
1、请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不能吹的放上“x”标牌,能吹的放上“√”标牌,鼓励幼儿充分猜想。
2、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得出结论: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种都能吹出泡泡。
3、与猜想进行对照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探索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颜色?有几种? 幼儿操作观察。(共有七种颜色)
2、教师: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别进行尝试观察是否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颜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没有颜色。
结论:泡泡是反射的太阳光的颜色。而不是自己的颜色。
三、探索活动
1、出示图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图表上做好记录。幼儿说心形就是用“ ”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长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个幼儿把不同的猜想都记录在内。
2、对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3、长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4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5、让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结论告诉大家。
6、各组交换用具分别尝试。
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没有随着圈的形状而改变。
第二篇:小班教案
综合:开学第一天
目标:
1、感受开学第一天与同伴、教师见面的快乐,能发现同伴和班级的境的变化。
2、能参与制订组名的讨论,自主选择喜爱的小组,知道一日活动的主要常规。
准备:布置好开展第一个主题所需要的环境、墙饰。
过程:
一、感受开学第一天与老师、同伴见面的快乐。活动名称
3、漂亮的花灯(美术)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体验元宵节的民风民俗,愿意与中、大班幼儿交往、活动
重点
学会一些简单的制作花灯的技巧。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形状的食品包装盒、装饰材料及制作花灯的工具等;
2、与中、大班联系,协商有关共同活动事宜;
活
动
过
程
1、和哥哥、姐姐一起做花灯;
(1)、看一组人们闹元宵的录像,然后提问:在元宵节,家家户户是怎么过节的?
(2)、老师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你知道人们是怎样闹元宵的吗?
(3)、老师:那些漂亮的花灯是什么形状的?用到了哪些材料?
(4)、老师:想不想自己做一盏花灯?我们不会做花灯怎么办?
(5)、老师请求哥哥、姐姐帮忙时应怎样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来?
2、讨论如何布置花灯展。
(1)老师提议并组织幼儿讨论,元宵节里人们喜欢吃元宵、看花灯,今天我们也来办个花灯展,怎么样?
(2)老师:拎着你花灯,说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这些花灯放在什么地方合适?什么样的花灯可以挂在一起?
(4)选择一种大多数幼儿认可的方法挂职好花灯。
活动反思
活动
名称
花路(故事)
活动
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活动。
重难
点
指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与故事情节。
活动
准备
1.每人一本《幼儿画册》
活
动
过
程
1.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用风趣的语言提出一些小问题,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例如:小朋友看一看,图画上有谁?他在买什么东西?后来又发生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帮助幼儿提高阅读的指向性,以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2)幼儿自由阅读画册。(老师注意提醒幼儿轻轻翻书,爱护图书)
2.老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老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①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②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③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④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老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画册,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画册内容,着重指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与故事情节。
3.老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4.幼儿边看画册边讲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4、小熊醒来吧(语言)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的爱和默契感,并体验到亲子间活动的乐趣。
重点
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增加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及磁性教具一套。
2、轻音乐磁带和故事磁带。
3、围兜、小鸟、老鼠、小狗、小熊、小鹿、大象等动物形象教具
活
动
过
程
一、观看故事表演有大班小朋友及老师合作,大班幼儿分别扮演小熊、小鸟、老鼠、小狗、大象、小鹿等,教师扮熊妈妈。
边放轻音乐边表演故事。
二、提问:并出示磁性教具、边讲述边演示讲至“咚咚!咚咚!大象来了,地都震动了,小熊还睡着”。
3、你来帮小动物想想用什么办法来吵醒小熊?
三、待幼儿充分想像后,老师继续朗诵下一段:
提问:小熊醒了没有?是谁把小熊叫醒的?它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了什么?
2、熊妈妈是怎样叫的?
四、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
名称
桃花开了(科学)
活动
目标
1.能观察桃花的颜色和特征。
2.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重难点
怎样让幼儿感受桃花的多种形态。
活动
准备
1.桃花、桃树林的图片
2.油画棒、画纸
活
动
过
程
1.欣赏图片。
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桃树林的图片,说说桃树、桃花的名称,感受桃树林的美丽。
2.观察桃花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提问:桃花是什么颜色的?数一数桃花有几个花瓣?
3.进一步了解桃花。
(1)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花蕊。
(2)
观察桃树上桃花的多种形态,如花苞已开的、盛开的等。
4.绘画桃花。
请幼儿尝试画一画桃花的多种颜色和形态。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2、搓元宵(手工)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重点
学会团的技巧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2、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5、妈妈真爱我(社会)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妈妈的爱,知道妈妈很关心自己、很辛苦,愿意听妈妈的话;
2、能大声回答问题,能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重点
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1、相关电视录像
2、用幼儿带来的妈妈的照片布置专栏;
3、幼儿手工活动中粘贴的大红花;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看录像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看里面有谁?她在做什么?
2、观看录像,初步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录像内容(略)
教师根据录像内容提问:
A、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B、妈妈下班回来后还要做些什么事?
C、晚上妈妈以是怎样关心宝宝的?做些什么事?
小结:妈妈很关心自己的宝宝,每天都要为孩子做很多事,妈妈真辛苦。
3、谈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护自己的。
4、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A、师:我们有这么好的妈妈,她们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谢谢好妈妈呢?
B、情境表演:将大红花送给自己的妈妈。
延伸:
引导幼儿在家中注意观察妈妈每天都在做什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愿意听妈妈的话。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6、歌曲《好妈妈》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歌表演动作。
3、初步尝试分角色合作表演;
重点
4、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磁带一盒
2、请一位大班幼儿做情景表演的准备
3、简单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1、讨论: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加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
2、观看教师和大班幼儿的情景表演;
3、学习歌曲“好妈妈”
A、听教师根据情景朗诵歌词。
B、随着音乐的伴奏,学会念歌词。
C、在教师哼唱旋律中,学唱歌曲。
4、根据歌词内容学习创编动作。
(1)
大胆学习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其他幼儿表演。
(2)
师幼合作表演
(3)
两两结伴,自由表演
5、完整地随着韵表演
(1)
幼儿做孩子,教师扮妈妈,边唱边表演
(2)
一半幼儿扮妈妈,一半幼儿做孩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第 三 主题第2周活动方案(小下)活动名称
小蝴蝶找花(数学·匹配)
活动目标
1.能按1-5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
重难点: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张;15只蝴蝶的图片。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1-5的小花卡和15只塑料蝴蝶。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每盆花的数量。
(1)提问:在幼儿园的大门口摆了5盆花,看看这5盆花有什么不一样?
(2)师:第一盆花里有几朵小花?(1朵)第二盆花呢?(2朵)第三盆花呢?(3朵)第四盆花呢?(4朵)第五盆花呢?(5朵)(师生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1-5小花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蝴蝶。
(1)出示塑料蝴蝶。
师:幼儿园门口的花真漂亮,小蝴蝶来找花做朋友。一只小蝴蝶找到了一朵小花,这盆花有两朵小花,会有几只蝴蝶飞过呢?(老师根据幼儿说的摆放)
(2)请个别幼儿给另三盆花匹配相应数量的蝴蝶,其他幼儿评判是否正确。
3.游戏:小蝴蝶找花。
请幼儿先将小花卡片按顺序放好,再匹配上相应数量的蝴蝶。
4.幼儿使用《幼儿画册》进行相应的操作活动。
活动反思:
小班第一主题
活动名称
7、数学《宝宝送物品》 活动目标
1、按物品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增进宝宝与家长的情感。
重点
学会物品归类
活动准备
1、手套、拐杖、老花镜、公文包、不同款式的茶杯各一,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1)
情景表演,×××回家了。内容概况:
爷爷回家了,把帽子、手套、拐杖、放在桌上。奶奶回家了,把老花镜放在桌上。爸爸回家了,把公文包放在桌上。妈回家了,把手套、太阳镜放在桌上。
(2)
尝试根据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匹配。
(3)
提问:哪个手套是最大的?是谁用的?这个眼镜是谁用的?为什么?(4)
出示三种茶杯,提问:它们的主人是谁的?
(5)
宝宝送物品。师:桌子上有这么多东西,请宝宝自己来整理一下,它们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好吗?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2、幼儿使用幼儿画册进行巩固练习。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让幼儿把图标上的东西分送给各个人,看看他们每人应该用哪样东西。鼓励和语言表述清 活动反思
第 三 主题第2周
活动名称:花儿真美丽(手指画)
活动
目标
1.能用手指点画,来表现大小不同的花朵。
2.有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重难
点
1.手指点和手指画的不同。
2.绘画时卫生的保持。
活动
准备
1.《幼儿画册》
2.红、黄、绿三种颜料。
活
动
过
程
1.引起兴趣。
提问:春天美吗?春天都有什么花?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介绍手指点画的方法。(1)示范:在纸上用手指蘸上绿色颜料画出小草,再用手指蘸上一点红的或黄的颜料在草地上画上鲜花。
(2)引导幼儿表现花的不同大小。提问:花有红有黄,有大有小,那怎么画大花,又怎么画小花呢?引导幼儿讨论。
3.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掌握画小草和点花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用色,丰富画面。
4.张贴幼儿作品。
幼儿共同欣赏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1、社会《好听的名字》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名字代表着“我”自己,“我”喜欢自己的名字
2、能响亮的说出自己的名字,并能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重点
能响亮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张照片、面镜子。
2、幼儿知道自己的大名和乳名,并和爸爸妈妈讨论过名字的含义。
活
动
过
程
1、点名,初步初步感知班级每位幼儿的名字都不同。
(1)
活动开始时,老师点名,幼儿听到自己的名字是起立答“到”。
(2)
提问:班上有几个(任一幼儿名)?还有谁叫(任一幼儿名)?
(3)
小结:我们 班上有三十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和别人不一 样的名字。
2、了解名字的作用,知道不同的名字代表不同的人。
(1):提问: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呢?没有名字会怎样?(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想象没有名字会发声什么样的事)
(2):玩游戏,感知名字的作用:老师用一段话来表扬某一小朋友,或请某一小朋友做一件事,但故意漏掉这个小朋友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3、初步感知名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感受父母的爱。
(1)
提问:你叫什么名字?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爸爸妈妈给你起这样一个名字?
(2)
小结:爸爸妈妈真爱自己的宝宝,把对宝宝的关心也放字了名字中。有的希望宝宝健康,有的希望宝宝聪明,有的希望宝宝成为有用的人。。
4、游戏:我来做。
老师分别请幼儿拿取不同的物品,叫到某一幼儿的名字,该幼儿就大声说“我是。,我来拿。”
活动名称
2、歌曲:我是人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我是人》。
2、用其他物品代替歌词中的问句并唱出来。
3、增强自信的体验。
重点
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与歌词有关的物品及其他物件若干件。
活
动
过
程
1:感受歌曲旋律坚定有力的风格。
(1)
随着音乐合拍的走路。
(2)
随着夤夜和哦爱的做身体动作。
2:用语言“我不是”,表达自己不同于周围物品的意思。
(1)
老师结合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及时回答“我不是!”
(2)
坚定的告诉对方:“我是人,你知道吗?”
3:用对长的形式学唱歌曲。
(1)
老师边出事与歌词相应的物品,边唱问句;幼儿边唱边回答“我不是!”
(2)
幼儿边看老师出示的物品边;老师边唱边回答“我不是!”
(3)
把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问句,一部分唱答句,最后一句齐唱。
4:用其他物品替换歌词中的问句
5: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3、社会:我的属相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属相,并选用相应的图标表示。
2、能用短语介绍自己的属相。
重点
能用短语介绍自己的属相
活动准备
1:《幼儿成长记录册》,属相图标。
2:鼓励幼儿收集关于属相的故事。3:幼儿在个人档案贴过自己的照片、名字、年龄等。例如:小老鼠机灵、老虎勇敢、小兔子可爱等。
3:猜属相。
猜猜老师的属相,同时感受同属相 的有大人还有小孩。
4:幼儿将自己的属相贴在自己的《幼儿成长记录册》里。
活
动
过
程
1:找属相。
(1)
出示属相图标,让幼儿找出自己属相的图标。
(2)
比比班上哪个属相人多。
2:说属相。
鼓励幼儿谈一谈自己属相的特征、故事等。
例如:小老鼠机灵、老虎勇敢、小兔子可爱等。
3:猜属相。
猜猜老师的属相,同时感受同属相的有大人还有小孩。
4:贴属相。
幼儿将自己的属相贴在自己的《幼儿画册》里。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5、综合:画画我自己
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的五官特点,学习用图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喜欢自己,并能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重点
熟悉班级环境及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能照出幼儿整个面部的镜子,如梳头镜、穿衣镜、舞蹈房的镜面墙等。{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为没个幼儿提供一盆清水替代}
2、每人一支水笔、一张图画纸。
活
动
过
程
1、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
(1)提问: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如果没有镜子照,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提示幼儿可以用手模的方法知道}
(2)带领幼儿带镜前(或水盆前)观察自己。
提问看到自己了吗?喜欢你自己的长相吗?
你的脸庞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脸上有什么?在脸上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让幼儿做一做各种表情,引导他们感知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和舌头在脸的什么位置。
老师引导幼儿讨论:你的两只眼睛完全一样吗?能让让他们变的不一样吗?怎么做?
对着镜子看一看:开心的时候和不高兴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画出自己的五官。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
6、比高矮(数学、排序)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重点 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讲述,能清楚地讲述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活动准备
事先联系好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活动。(也可利用图片的方式)
活
动
过
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师:你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高吗?
2.游戏:比高矮。
(1)
爸爸妈妈和宝宝比高矮。提问:爸爸、妈妈宝宝三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2)
请小朋友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3)
换一个宝宝在次与爸爸妈妈比高矮。
3.幼儿做相关练习。
(1)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2)
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第三篇:小班教案
教研活动教案
执教者:胡蓉
小班体育活动:《从头忙到脚》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活泼好动,但基本动作发展较弱,坚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呢?《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据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
1.观察标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2.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
观察标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活动难点: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垫子 身体部位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找个朋友碰一碰》导入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标记,认识各种身体部位标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你觉得这些标记像你身体的哪里呢? 2.师出示垫子,幼儿观察垫子上的标记并做相应动作。3.游戏《碰一碰》,幼儿每人拿一块垫子按标记做动作,幼儿互换垫子玩。
师:这些垫子娃娃想和你们玩碰一碰的游戏,现在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垫子娃娃开始玩游戏。4.游戏《从头忙到脚》 幼儿分组将垫子摆成几条赛道,进行大闯关活动。
三、结束部分
幼儿将垫子娃娃送回家
第四篇: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语言:《不爱用手的小河马》
执教:叶小苏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应该自己动手吃饭的道理。
2、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尝试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挂图7号 事故磁带 幼儿每人书一本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一遍
2、听故事之前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
3、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是谁呢?(小青蛙)
---出示挂图,让幼儿一起来看图片。
你看,小河马怎么了?(哭了)
为什么?
我们来问问他吧,教师做倾听小河马讲话的样子。(妈妈没回来,小河马饿得哭了起来)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看图片 提问:
1.小河马为什么哭了?(肚子饿了)2.谁来帮助小河马?(小青蛙)3.他是怎样帮助小河马的?(小青蛙喂小河马吃饭,小青蛙只能用小勺子喂)4.有了小青蛙的帮助,为什么小河马还是哭个不停?(小青蛙用的勺子太小了,小河马吃不饱,饿得哇哇叫)
5.最后用了什么办法小河马不哭了。(小河马自己动手吃饭,很快就吃饱了)
---最后幼儿跟着教师看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教师发书给每位幼儿,让幼儿拿着书讲给爸爸妈妈听。
螺洋街道红豆幼儿园 2011年4月27日
小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班主任:叶小苏
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下面由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班级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基本上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这也应该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孩子们基本上懂得了上课时应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完年回来,孩子们都长大一岁了,多数幼儿知道不离开老师,危险的地方不去,大部分孩子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自理能力进步也比较大,如:多数幼儿会自己穿、脱衣服,并能主动大小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事主动请老师帮忙,并初步懂得帮助别人等。例如:我班余函柯、余函潞、余柯凝等几个小朋友不但自己能穿衣服,有时候还会帮助其他幼儿系扣子,拉拉锁,;早晨来到幼儿园后,看到有幼儿来,还会帮助他们脱书包。多数幼儿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愿,部分幼儿还能与小朋友聊天等。上学期,通过拼插玩具、涂色等动手训练,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涂色,进步最明显,这个家长们从孩子们的课本中能看出来。
或许家长们会认为孩子小能学到什么?那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到底要学什么呢?今天我着重向家长介绍关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一、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一)一位诺贝尔获得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乎意料的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及时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另一位科学家说,在实验室里,没有“我”,只有“我们”,一切伟大成果都属于“我们”,而不是某个“我”,这种群体意识不正是得益于从小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的习惯吗?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时井然有序,连助手不慎把一个烧杯转了个把,他都严肃的指出,并说:“最小的一点错误导致最大的损失。”这话不正是来源于幼儿园里的那句“东西要摆放整齐”的教导吗?(二)我们探讨一下,真正的早期教育是什么? 大家对早期教育这个话题并不陌生,我们通过读书看报,网络或其他媒体涉猎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我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共享,真正的早期教育让孩子自然吸收,而非硬性灌输;让孩子随兴趣自然发展,而非单纯地积累知识;是启蒙教育,而非系统的正规教育。我们教幼儿简单的字词,并不是要
把他们培养成语言学家,让孩子欣赏音乐,也不是一定要使他成为音乐家,早期教育注重开发多元智能,本着兴趣、需要的原则对孩子实施启蒙教育,是创造适当条件使幼儿的各项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为培养孩子体格健康、智力发达、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基础。
知识灌输的结果是高分低能,所以,我们认为:“学问”不等于“知识”,所谓有“学问”的人并不仅指他掌握多少知识,而更是指他是一个“学会了问”的人,是一个“会问、能问”的人。孩子能发现问题并有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了无限的发展潜力,这比灌输大量的知识强一千倍。幼儿园不是培养“知识型”的人才,而是要培养“探究型”的人才。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我们提倡“大课程观”,即幼儿园的课程包括幼儿园的全部生活和学习活动,幼儿的生活即学习,幼儿的学习并不是只在每天短短的十分钟的集体活动中,孩子的每一个生活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不要把幼儿的学习限制在所谓的“课堂”内。例如:孩子和别人的交往、孩子的进餐、孩子的体育活动、区域活动等等都是学习。
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放开孩子的手脚,多一份自由,少一份约束,让孩子尽情的感受世界的奇妙。当然自由也不是指完全的放任自由,基本的规则还是要遵守的,我们要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为他们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打好基础。
二、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早期家庭教育中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如讲究卫生不吮吸手指,有了鼻涕要及时擦掉,主动刷牙、洗脸、按时睡眠、起床、饭前便后洗手;不挑食偏食,独立进餐;能自己穿衣、系扣、系鞋带、叠被;能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扫地、摘菜、倒垃圾、洗小件衣物、收拾屋子、招理床铺等;用过的玩具、生活用品、学习工具能随时归位,摆放整齐。这非常重要,我们中班开始要学更多的本领,要让幼儿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知道自己的东西自己带,老师交代的作业一定要自己完成,自己的作业自己带,让幼儿养成好习惯。我们有的家长总会认为我们孩子还小,也因为看到孩子越帮越忙,或者拖时间,不放手让幼儿去做;例如:有很多幼儿其实能自己吃饭,而且他也很愿意自己动手,但是作为家长,有的是为了去哪个工厂打工,有的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娱乐事业,就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每到吃饭的时候就说,快快,妈妈喂喂得了。穿脱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把孩子最基本的动手能力都给剥夺了,在家里倒是还行,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每天到幼儿园,要老师帮助脱衣服,离园还要老师一个一个地帮助穿衣服呀。在家里是1:4或6而在幼儿园呢,是老师给24个孩子穿衣服,有的时候孩子出去时棉袄没有拉拉链,家长看到了,就会非常不愿意,这里希望你们为老师想想,也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可以宠孩子,爱孩子,但如果孩子能自己的是自己做,我想,无论到哪里所有的人都会喜欢的。
(二)道德习惯的养成
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在社会上才是成熟、可敬的人。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对人的成功成才起着更大的作用。早期家庭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应包括: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能用礼貌用语主动问候长辈;爱惜东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能换位思考,考虑他人感受,在与小朋友相处时,能团结友爱;能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爱吃或爱玩的东西,不自私。在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方面不和别的小朋友攀比;不打人、骂人、不说谎;不合理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时,不无理取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能善始善终等。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人成才直接相关。大多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它应与幼儿智力开发同步进行。早期家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不长时间看动画片、光碟、玩电脑游戏;能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不需要家长陪伴、督促,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遇到学习困难,无畏难情绪,并能坚持到底;学习时专心认真,不贪玩,不做小动作,有耐心和忍耐力;学习准备工作要在学习之前完成;学习时能珍惜时间,能有效地利用时间,不拖拉、磨蹭等。这里,要表扬我们班的李学博家长,他的爸爸,在接孩子时 更我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是他和大家问的不同的问题是,我家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知道听讲吗?而我们有些家长问的是我家孩子怎么在幼儿园学什么都不知道呀?我们幼儿园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而不是硬生生地让孩子学会多少个字,会做多少个题,这点请家长理解,也明白。
二、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方法
(一)转变观念,增强培养意识
长期以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训练轻行为培养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早期家庭教育首要的、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项工作应是家长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艰巨性,对孩子严格要求,反复强调,持之以恒。幼儿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长时期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才能逐渐养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来的。
(二)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合力培养
首先,家庭成员要统一认识,统一做法。这样才能使各种教诲和规则不断得到补充与强化,使幼儿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并巩固已有的好习惯。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在这两个因素中,家庭的精神环境是更为关键的因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重要是健康的心态。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使幼儿富有爱心、同情心,能懂得什么是尊重和理解,同时也能养成幼儿活泼
开朗、乐观外向的性格;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会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形成讲卫生,做事有秩序有条理的意识和习惯。
(三)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也要“用心”,用心地向书本学习,用心地向他人学习,用心地向孩子学习,用心地进行教育反思,“学、思、行”结合,摸索育人规律,成为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另外,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影响巨大,小到小事小节,大到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对幼儿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需要给孩子语言上的要求与期待,更重要的是做行动上的楷模。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读书、看报,必要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习、读书或做一些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形成有帮助的活动,以此加深幼儿的印象;要让孩子讲卫生,家长就要经常洗手、刷牙、洗澡;要让孩子讲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气,善良、宽容。那些只言教身不教的家长,是很难收到教育效果的。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有时辛苦教育几天所取得的效果,由于家长的一个不当的行为而毁于一旦。例如《曾子杀猪》的故事,我想不用我为大家讲大家都应听说过这个故事,这就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教育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知道,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而我们有很多家长以为对于孩子说说就算了,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岂不知,孩子他有他的心里,如果你长此以往,他也会和你一样,长大后会做一个不讲信用的人,那么,大家想想,他都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了,以后还会有事业吗?如果是你,你会跟不讲信用的人合作吗?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注意方式方法,忌简单粗暴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家长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方式方法不得当,即使家长再努力,效果也不好。首先,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小就过度地溺爱、娇惯、迁就孩子。像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味地满足;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帮他完成,大包大揽;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不及时纠正,甚至还默许、纵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爱孩子,但实际上却是在“惯”孩子,日久天长,孩子懒惰、依赖、自私、任性、怯弱、没礼貌等坏习惯就会养成。这时候再要去改正它,没有漫长的时间,不下大力气,将很难改变。其次,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一开始就不允许做,并要坚持到底。比如不能随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长时间电视就看多长时间,想玩多长时间电脑游戏就玩多长时间,要合理地限制。否则孩子习惯了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就会很不习惯静下来读书学习。家长要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限制的原因,同时要引导孩子阅读,孩子尝到了读书学习的乐趣,自然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三,对幼儿多进行正面教育,反复强化其正确行为就会抑制其错误的行为。鼓励、表扬要恰如其分。批评教育幼儿时,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批评的原因及正确的做法,而不要急着惩罚孩子。另外要特别提醒的是,家长在教育幼儿时,是绝对不能生气的,不要把教育当做泄愤的方式,更不用说对幼儿进行打骂体罚了。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三、幼儿不良习惯的纠正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的过程也不是永无错失和疏漏的。教育的错失和疏
漏,可能会使幼儿形成一些不良习惯。
(一)及早发现。对不良习惯的发现,源于对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思维活动细致入微的观察,家长要时刻保持警觉,处处留意幼儿言行,千万不能因事小而忽视,以致使小错演变成为痼疾。在有些家长的眼里,幼儿有些毛病是正常的,等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了,这种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会贻误幼儿的成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幼儿。特别是当走向社会后,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对人的一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计的。(二)后果警示。幼儿不良习惯的形成,究其原因,不外是幼儿自身和教育者两个方面。在幼儿方面,由于不知何为对错,加之自制力差,可能在不自觉中放任自己,随心所欲而形成不良习惯;在教育者方面,对幼儿的溺爱,观察不细,约束不严等往往是主要原因。所以,当发现幼儿有不良习惯时,应及时向其警示或引导其切身感受不良习惯带来的后果,使其痛知其害,从而达到纠正的目的。
(三)做好家园联系。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沟通,及时交流幼儿在家和在园的思想、行为和表现,采取配合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纠正,更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半天流程表
7:30~8:00
幼儿来园
8:00~8:20
晨间谈话(背诵儿歌)8:20~8:30
幼儿来园 8:00~8:20 8:30~8:00
幼儿来园 8:30~9:00 9:00~9:15
幼儿来园 9:15~9:35 9:35~9:50
幼儿来园 9:50~10:15 10:15~10:20
幼儿来园 10:20~10:50 10:50~10:55
幼儿来园 10:55~11:05 11:05~11:35 幼儿来园 11:35~12:05
螺洋街道红豆幼儿园 2011年4月27日
第五篇:小班教案
小班故事教案《我和小猪》
【活动设计】
《我和小猪》是一个简短易懂的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重复富有变化,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故事中将睡觉、吃饭、喝水等生活环节用生动的象声词来表现,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和理解。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孩子们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通过故事中小猪和鲁尼的生活情景再线,回忆整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我在幼儿园是怎样睡觉、吃饭、喝水的?”“怎样和小伙伴相处的?”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和表达生气、高兴等情绪。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本次活动从完整语言、整合教育、活动生活化的观念出发,遵循《指南》对语言教育“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将阅读故事与回忆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幼儿模仿“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等象声词,丰富幼儿语言,增强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重点)
2、丰富象声词汇“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
3、结合已有经验,感受故事中愉快、幽默的情感。(难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鲁尼”和“小猪”,谈话导入课题。
分别出示鲁尼和小猪,引导幼儿跟他们打招呼,并说说他们的长相。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与小猪和鲁尼打招呼→说说他们的样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画面内容,挖掘幼儿已有经验,感受鲁尼的可爱。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
二、分页观察画面,在故事情境中理解象声词。
1、鲁尼和小猪睡觉。
引导幼儿观察鲁尼和小猪睡觉时的样子,并说出:鲁尼和小猪是怎么睡觉的?
师:奥,困了的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呼噜呼噜”睡觉,(小朋友学一学他们睡觉的样子)那小朋友再想一想,爸爸妈妈睡觉时的呼噜声是怎样的?爷爷奶奶呢?
(此环节让幼儿闭上眼睛,师幼轻声细语地交谈,在温馨的氛围中拓展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想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呼噜声是怎样的?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朋友细细的、轻轻的呼噜声→爸爸大一点的呼噜声→爷爷奶奶更大一点的呼噜声。在故事情境中体验生活乐趣。)
2、鲁尼和小猪吃饭。
引导幼儿观察鲁尼和小猪吃饭的样子,并说出:鲁尼和小猪是怎样吃饭的?
师:饿了的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啊呜啊呜”吃饭。但是,鲁尼吃完饭还做了两件非常讲卫生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此环节采用先合后分的办法,先出示鲁尼和小猪仔一起吃饭的图片,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画面,引导幼儿说出:饿了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啊呜啊呜”吃饭。然后单独出示鲁尼吃饭的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述说,角色形象更清晰。从鲁尼和小猪吃饭联想到自己在幼儿园吃饭,结合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鲁尼吃完饭后漱口、帮助成人打扫卫生、洗手等关键环节。把故事与自己的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静态的内容生活化。)
3、鲁尼和小猪喝水。
引导幼儿猜想后说出:鲁尼和小猪喝水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师:对,渴了的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咕嘟咕嘟”喝水。小朋友要注意了:他们会喝什么样的水呢?白开水、橙汁还是别的饮料?
(抓住幼儿喝水的环节,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多喝水?应该喝什么水,为什么要喝白开水,引导幼儿尽量不喝饮料。)
4、鲁尼和小猪生气。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逐一说出:
呀!鲁尼和小猪这是怎么了?
猜一猜他们为什么会生气?
生气好不好?
那应该怎么做?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猜测想象他们可能是为了什么生气,让孩子们体验生气的样子,老师倾听孩子们的表述,此时老师可继续跟进:他们还可能为了什么生气?将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情境说出来并予以解决。)
5、鲁尼和小猪高兴。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后,分别说出:鲁尼与小猪高兴时的样子。
师:高兴的时候,小猪喜欢干什么——摇-尾-巴;鲁尼呢——蹦呀、跳呀、笑呀„„
(此环节利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猜测小猪和鲁尼高兴的时候会做什么,满足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高兴的愿望。通过回忆讲述,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孩子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高兴的事情,与故事中的角色形成共鸣。并懂得“开心是最重要的”,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泻泄。)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情节的愉快和幽默。
观看课件,在轻松的音乐中完整欣赏故事。
(此环节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幼儿在视听双重感觉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愉快和幽默,体验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感受。)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鲁尼和小猪的手偶,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在美工区,投放圆形纸板,引导幼儿绘制高兴、生气时的表情图。
附故事《我和小猪》
我的小猪说:鲁尼,你像我一样可爱呀!
是吗?
是的是的是的——
困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呼噜呼噜,睡觉。
饿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啊呜啊呜,吃饭。
渴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咕嘟咕嘟,喝水。
生气的时候,我也像小猪,什么样?撅嘴。
高兴的时候,我可不像小猪了,小猪喜欢摇尾巴,我没尾巴,不能摇尾巴。那我摇什么?我什么也不摇,我蹦、我跳、我笑,我蹦呀、跳呀、笑呀„„
小猪说:“鲁尼,你在干嘛呀?哼!吓我一跳。”说着他又把嘴撅起来了。
哈哈,我才不管呢!我知道,他那是在假装生气,你没看见,他的尾巴也在不停的摇呀摇吗? 小班语言教案:新来的小朋友
【活动设计】
幼儿年龄小,刚离开亲人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新来的小朋友”这首幼儿诗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句式的重复和节奏感更能吸引幼儿,尤其是诗的最后一句“不哭不哭都不哭”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特别适合刚入园的孩子学习,可以帮助小朋友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消除紧张情绪,帮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喜欢学说幼儿诗,初步感受幼儿诗的语言美。(重点)
2、根据诗的画面和内容,幼儿能够大胆连贯地表达。
3、初步感知幼儿诗中反复句式的使用,学说幼儿诗。(难点)
【活动准备】
新来的小朋友哭的视频、小熊敲鼓、小猫吃饭的场景、课件、音乐、《幼儿园里真快乐》。
【活动过程】
一、利用真实的“生活再现”情境,帮助幼儿萌发安慰新来小朋友的爱心
师:新来的小朋友哭了,怎么办呢?(自由讲述)
小结:小朋友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懂得去安慰小朋友了!对,“新来的小朋友,快不要哭!”
二、幼儿“快乐感知”,初步感知幼儿诗中反复句式的语言美
场景一:小熊敲鼓。
师:你看,小熊在哭吗?“你看小熊也不哭”。
场景二:小猫吃饭。
师:你看,小猫在哭吗?“你看小猫也不哭”。
小结:不哭不哭都不哭。
三、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诗,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幼儿诗的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诵(动作示范、语气抑扬顿挫)。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幼儿诗“新来的小朋友”。
2、播放课件,师幼共同朗诵。(重点是节奏)
师:大家和老师一起说幼儿诗,看谁(jy135幼儿教育 www.xiexiebang.com)的声音最好听!
四、利用“快乐体验”情境,幼儿感受快乐的氛围。
师: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跳舞吧!
【活动延伸】
音乐游戏:《找朋友》。
附:新来的小朋友
新来的小朋友,快不要哭!
你看小熊也不哭,你看小猫也不哭,不哭不哭都不哭。
【活动反思】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心理学也认为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内在需要,我利用新来的小朋友哭的视频为幼儿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再现情境,把幼儿引入到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去,从而刺激幼儿的感官,促使幼儿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来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
在这种情境中我提出问题“新来的小朋友哭了,怎么办呢?”的时候,小朋友很自然地说:“抱抱他”“亲亲他”“给他一块糖”“给他玩玩具”„„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通过这种真实的生活再现情境,唤醒了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回想起自己哭的时候成人的行为和举止,从内心引起了共鸣,这也说明这种情境创设很有效、很成功。
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个小朋友说出了“对不起”。虽然幼儿还不能恰当地运用,但是已经有了使用礼貌用语的意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多一些礼貌用语的渗透,帮助幼儿培养文明的语言习惯。总之,孩子都很喜欢这首幼儿诗。
小班语言教案:水珠宝宝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表达的内容,感受儿歌优美的意境。
2、尝试仿编儿歌第一句,体验学习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珠宝宝》幼儿学习资源。
2、《水珠宝宝》语言磁带,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播放教师教学资源,请幼儿观察并提问:画上有哪些景物?(大海、帆船、睡觉的水珠宝宝、风儿姐姐、小鸟。)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水珠宝宝。
1、教师完整朗读儿歌。
2、引导幼儿加上动作学说(jy135幼儿教育 www.xiexiebang.com)儿歌。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第一句,增强学习儿歌的趣味性。
1、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水珠宝宝的摇篮?
2、引导幼儿改编第一句儿歌,如小小花瓣,小小荷叶,小小手儿„„
附儿歌《水珠宝宝》
小小船帆
像个摇篮
水珠宝宝
睡在上面
风儿轻轻
亲亲脸蛋
鸟儿歌唱
做梦香甜
小班语言教案:小黑捉迷藏
【活动目标】
1、通过小黑捉迷藏的游戏,学说:“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我藏在„„里。”
2、能仔细观察画面,在不同色彩和情景的图片中较快速地发现小黑的位置。
3、跟随着小黑的旅行步伐,快乐的寻找,感受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根据小黑的主要特征,仔细观察寻找画面中和小黑特征相同,便于小黑躲藏的位置。
难点:能在寻找游戏中大声的呼唤小黑,并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述小黑的躲藏位置。
【活动准备】
课件《小黑捉迷藏》、小黑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黑,激发兴趣。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是谁?你觉得他像什么?
师:小黑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瞧!他又和我们捉迷藏了,我们一起去把它找出来吧。
二、看图讲述故事。
1、小黑藏在瓢虫的甲壳里。
师:小黑的家在一个方方的盒子里,小黑最喜欢出来捉迷藏了,他今天又跑了出来。会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问问他,我们一起说:“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
听录音:我藏在瓢虫的甲壳里。
幼儿复述:我藏在瓢虫的甲壳里。
师:请你想一想,小黑为什么会藏在瓢虫的甲壳里呀?(魔术笔放大镜,幼儿回答)看看,瓢虫的身上有什么呀?(黑点)和小黑长得一不一样?(一模一样)所以小黑藏在瓢虫的哪里?(甲壳里)
2、小黑藏在乌云的身体里。
师幼一起说“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
师:如果你是小黑,你会藏在哪里?
听录音:我藏在乌云的身体里。
幼儿复述我藏在乌云的身体里。
师:看看,是不是真的在里面,恩,真的在里面呢。
3、小黑藏在蜻蜓的眼睛里。
师:小黑走呀走,走到了一片花园里。我们来问问小黑藏在哪里了?(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猜猜看,小黑会藏在哪里?
播放录音:我藏在蜻蜓的眼睛里。
幼儿复述:我藏在蜻蜓的眼睛里。
师:蜻蜓的眼睛和小黑长得一模一样,所以小黑藏到了蜻蜓的眼睛里。
三、幼儿操作,主动探索。
1、小黑藏在汽车的轮子里。
师:接下来我要请一位小朋友把小黑藏起来。
幼儿操作,其他小朋友请把小眼睛关起来,不许偷看哦!
师幼一起问问小黑“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这一回,小黑藏在了哪里呀?(轮子里)哦,一下子就被我们小朋友猜中了,一起说“我藏在汽车的轮子里”。
2、小黑藏在西瓜的瓜子里。
师:我再请一个小朋友,你来把小黑藏起来。
师幼一起问问小黑“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这次他又藏在哪里了呀?(瓜子里)看看,是不是在瓜子里。一起说,我藏在西瓜的瓜子里。
3、幼儿讨论。
师:小黑说,刚才我藏的地方都被你们发现了,这次呀,我要藏到一个谁也找不到我的地方,猜猜小黑会藏在哪里?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幼儿讨论)一起问问小黑“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现在你还找得出小黑吗?(找不出)为什么呀?(其他小朋友和它长得一模一样)躲在她的好朋友中间,大家都找不出来了。
四、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黑说,他要请我们小朋友把他捉迷藏的故事讲给他这么多的好朋友听。你们愿不愿意帮他讲这个故事呀?
师:故事《小黑捉迷藏》,小黑的家在一个方方的盒子里,小黑最喜欢出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小黑小黑,你往哪里藏?”“我藏在瓢虫的甲壳里。”„„
小黑小黑一大堆,有谁知道谁是谁。
师:咦!小黑呢?老师告诉你,小黑藏在老师的身上呢(请3个小朋友找找)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等一下呀,我们再到其他地方去找一找,看看还有没有小黑,好吗?
小班语言故事教案《森林里的饼屋》
【活动设计】
故事《森林里的饼屋》以童话的口吻,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所熟悉与喜爱的动物形象,采用反复的手法给孩子们讲述了小猫分别给小老鼠、小绵羊、大象制作不同造型的饼干的故事,情节清楚,对话简单。小班幼儿词汇贫乏,说话不完整,常常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不会合理使用文明、礼貌的话进行交流。而这个故事中反复的情节、简单的对话为幼儿提供了学习说话的机会,因此,我觉得它非常适合在小班开展。
【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语言领域“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预设的目标有: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中小猫做饼的过程。
能力目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乐意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情感目标:在体验故事的童真童趣的基础上,体验分享、共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饼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学习小猫做饼动作的语言。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森林里的饼屋》,你知道饼屋是卖什么的吗?那这家森林里饼屋是谁开的呢?
2、“那小猫是怎么做饼的呢?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演示,丰富幼儿词汇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幼儿学做饼。
3、师:小猫学会做饼了,它真想让所有的朋友们都来尝尝它做的饼呀,于是它就在森林里开了这家饼屋,那今天谁会来小猫的“讲屋”呢?
二、结合课件了解小猫为动物朋友做饼的情节。
(一)为小老鼠做薄饼。
1、听声音示“吱吱、吱吱”
师:谁来了?老师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认识高矮。小老鼠好想吃饼干啊,说:小猫,你好,我们想要吃香香的、甜甜的饼干。
2、师:小老鼠是怎么对小猫说的?谁能来学一学?
3、小猫会帮小老鼠做吗?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二)为小绵羊做薄饼。
1、除了小老鼠还有谁会来呢?原来小绵羊闻到了香香的味道跑来了(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认识前后),小绵羊们也想吃饼干,可是它们不知道怎样跟小猫说,谁能帮帮小绵羊的忙?
2、幼儿学说:小猫你好,我们想吃香香的、甜甜的饼干。
3、“小朋友学会做饼了吗?我们赶紧来帮小猫一起做吧。”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边念句子边做动作“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
4、提问:小猫帮小绵羊做了什么样子的薄饼昵?课件展示小绵羊薄饼。
(三)为大象做薄饼。
1、课件展示部分遮挡的大象,“看,是谁来了?”“对呀,是大象来了,它也想吃香香的软软的薄饼,谁来帮他告诉小猫?”再次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2、“大象的薄饼太大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猫吧!”全体幼儿一起练习。
3、出示课件,薄饼做好了,这回你知道是(jy135幼儿教育 www.xiexiebang.com)什么样子的薄饼了吗?
(四)总结。
师:今天有哪些小动物来买饼干的?小猫给它们做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师:小动物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饼干,瞧,它们吃的多开心呀!
三、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运用对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想跟小猫一样开饼屋做饼干。我们也去买好吗?提问“我们到了老师的饼屋,见了老师该说什么呢?”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进行游戏活动,并赠送各式形状饼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老师为我们做饼干呀非常的辛苦,我们该对它说什么?我们小朋友也都学会做饼干,那我们一起来做饼干送给后面的老师吧!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轮子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活动准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你们知道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
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
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
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
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讨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
总结: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
活动延伸
你们玩得开心吗?还有很多宝贝也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
1、你见过这么多轮子的车吗?
2、平时请你们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找找看哪些车有这么多的轮子,好吗?
小班创新智能活动:红色联想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色的认识,对红色展开联想。
2、启发孩子从红色苹果的不同角度联想。
3、通过创意地玩色,进一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
4、培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发展扩散性思维。[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用色彩鲜艳的物体布置活动室,以红色为主如:中国节、红绸、气球、春联、窗花、大红福字、福娃等
2.《过新年》音乐、红苹果、红凳子
3、大白纸、颜料、盘子、抹布、棉签若干、毛笔、报纸团、湿巾 [活动过程]
一、寻找红色,对红色展开联想
1、孩子在活动室跟音乐自由活动。
2、红色姐姐出现,引导幼儿看看红色姐姐身上的红颜色,确认红色。
“我是喜庆的红色姐姐,红色宝宝就喜欢抱在我身上,小朋友找找看红色宝宝在哪呢?”
3、“谁的衣服上也有红色?”幼儿找一找自己和同伴身上的红颜色,巩固对红色的认识。
4、“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红色的?”进而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的红色,并有重点地引导孩子说一说这些红色的东西是干什么的?
5、“看到这么多红色的东西你想到了什么?”根据环境中提供的“中国节、春联、大红福字”等,引导自由联想。
6、每个宝宝选一件红色的东西,引导根据手中的红色物品联想。
比如苹果:有什么好吃的跟我们的苹果一样也是红色的呢?
7、小结:有的红色的东西是吃的,有的红色的东西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很漂亮,还有的红色是„„(引导孩子说一说环境中盆、皮球的用途)
二、创意地用红色进行印画
1、这是什么?(出示红颜料)老师把它拿出来干什么呢?
2、介绍印画材料,“你想用什么蘸“红色”往上画呢?”引导幼儿用不同方式印画,注意提醒卫生。
3、“谁能印出不一样的?像什么?”
4、展评作品“像什么?”教师用连线的方式,激发幼儿更多的想象力。
5、提醒洗手。[活动延伸]
除了红色,你还知道什么颜色?找一找你认识的颜色。
小班音乐活动:全靠小耳朵
活动目标:
愿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脑动画、胸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看朋友引入
二、看看哪些动物朋友来了?幼儿猜猜
三、1、红红的鸡冠,早上早早起,是谁? 动画演示:和公鸡打招呼!
你们好,我是怎么唱歌的?(幼儿自由模仿)
公鸡,公鸡,喔——喔 依此推出:小羊、小狗、小猫
四、我们听见小动物的叫声,全靠什么呢?
五、那我们两只小耳朵来听听小动物唱的歌吧!欣赏歌曲
六、你听到小动物怎么唱的?(幼儿随意唱唱)
七、老师的两只耳朵听见了,我也来唱唱
八、小朋友也来和小动物一起唱歌。
九、小动物,一边唱,一边还做动作呢!师生边唱边表演
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来唱歌(戴胸饰表演)
十一、延伸——还有许多小动物唱歌声音很好听的,启发小鸭子怎么唱的?„„
十二、那我们去找更多的小动物唱歌,看,它们都走来了„„(表演:走路,自然结束)
小班音乐:喜洋洋和灰太狼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音乐形象的变化进行游戏,体验遵守规则、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 录音机、电子琴、“喜洋洋和灰太狼”中主要动物明星胸饰。
2. 情景布置:草丛、大树、房子等可供幼儿躲藏的道具。活动过程
(一)装扮角色、介绍自己,引起游戏兴趣。
幼儿自选胸饰,装扮“喜洋洋和灰太狼”中的各种角色,跟着* * | * * * |的音乐节奏介绍自己。
教师主要关注:孩子是否能自己跟着音乐节奏大声地介绍自己。
(二)听辨音乐,进行游戏,体验遵守规则、共同游戏的快乐。
1.第一遍游戏:复习游戏,回忆玩法与规则。
教师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听辨两段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行游戏。
2.第二遍游戏:尝试根据音乐形象的变化进行游戏。
教师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听辩出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
3.第三遍游戏:鼓励交换角色,进行游戏,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师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根据新角色听辨音乐做游戏以及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