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勤俭的含义,了解铺张浪费的危害,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积极树立节俭意识。
教学重点:中学生如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教学难点:中学生如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讨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古诗《悯农》)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这首诗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二、讲授新课:
(一)、勤俭的含义
1、古人对勤俭的认识:(多媒体显示)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侈。(陆游)
2、请学生分享“你认为什么是勤俭?”(提问学生)
教师总结:勤俭就是勤劳而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方面。
(过渡:这就是勤俭的含义,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奢华葬礼》)
(二)、探究一: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多媒体显示)
1、视频的文字材料:
2011年3月4日上午,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大操场,当地企业家为母亲举办豪华葬礼。操场上停着大量豪车,光鼓乐队就有20来支。追悼会现场地毯铺地,花圈有上千个,还有礼炮,光承担摄像的就有8台机位。来吊唁的亲属和企业工人有几千人,加上围观群众,足有上万人。据透露,葬礼的费用高达500万左右。堪称温岭市有史以来最隆重的葬礼。送葬队伍经过之处造成了交通阻塞。
2、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
(1)、存在铺张浪费的原因有哪些?(由学生讨论后回答)
客观原因:体制、制度弊病下的浪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浪费(习俗)。
主观原因: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2)、铺张浪费有哪些危害?
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教师总结: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概括勤俭的重要性“人无俭无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
(三)、自查自纠:
1、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浪费现象?(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自主回答)
引导方向在食堂、寝室和教室的浪费。
(过渡:原来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浪费,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的正能量)
2、学生活动:“寻找身边正能量”
请同学们列举出本班同学践行勤俭的真实案例。(思考2分钟)
要求:说出真实姓名,讲出真实故事,给出真诚掌声。
3、名人堂:(多媒体显示)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过渡:李嘉诚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四)、探究二: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我国是怎样应对铺张浪费的?(由学生讨论并回答)
(1)、制定反铺张浪费法,有效打击铺张浪费行为。
(2)、加强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教育,提高节约资源的行为意识。
(3)、建立科学的资源预警机制,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新型方式。
2、小学生怎样做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1)、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活中处处做到理性消费;
(3)、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教师总结:同学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请同学们欣赏《勤俭节约三字经》。
(五)、全班一起朗诵《勤俭节约三字经》。
党中央,发号令,全省人,齐响应。厉节约,反浪费,铺张耻,勤俭荣。
抓餐饮,管舌尖,好风气,贵养成。每盆水,用几遍,勤关灯,节用电。
几粒米,别小看,人人攒,积成山。吃多少,点多少,有剩余,全打包。
桌干净,人文明,常不懈,国运兴。
三、归纳小结:
勤俭的含义
厉行勤俭节约
勤俭的重要性
勤俭篇
存在浪费的原因
反对铺张浪费
浪费的危害
应对措施
四、课后作业:
以我班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倡议书。(注意: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