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合集]

时间:2020-08-05 15: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

第一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精选3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真诚地待人处事、保护大自然、了解战争,呼唤和平,生命是宝贵的、、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在教参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00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型阅读。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单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

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

(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8、写字: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2、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a加强朗读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b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c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d加强写字的指导,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

3、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成立新的合作学习小组,教会他们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写好合作学习的体会、小论文。

4、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搞社会小调查等活动。

5、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班级里开展“我为大家推荐一本书”活动,鼓励学生多看书,并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介绍给大家,最好写一篇读后感,在教室里展览,我则把写的好的文章发布到网上,激励他们写作的兴趣。

6、坚持写周记,记下好词好句,积累词汇。对学生来说,生活中能写的事并不多,在以前改的周记中,常常看到学生记下流水帐,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做作业,几点睡觉。毫无内容,针对这点,我规定好写的主题,比如写身边的同学,写给理想中的老师等等,让学生不再无内容。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2

一、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有51个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功不够扎实,习作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生活圈子狭窄,不能广泛接触生活,难免有坐进观天之感,学生所见有限,缺乏写作素材。

(二)习作交流不够,多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习作念给别人听,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心,生怕没写好招人笑话,很少主动向人请教或互相交换修改习作。

(三)构思能力不强,老师如果不讲就不动笔,缺乏独立构思能力,对于写什么与如何选材,怎样写与如何编提纲,为什么写与如何立意等,没有比较理性的思考能力。

(四)修改习惯不好,写完后不能静心修改,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更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对自己习作中的错误往往视而不见或只能发现鸡毛蒜皮的小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其中,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一安排;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

三、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4、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5、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

6、让学生习作后养成良好的交流和评改习惯。

四、教学措施

对有良好习作习惯的孩子我们尽可能的让其写作潜能更好的发挥。让他们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对于习作稍有困难或不大喜欢的同学,要先鼓励,在其写作中找出较好的词句,进行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再提高其写作水平;对于写作及其不喜欢或有极大困难的同学,要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多仿写,多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对写作产生兴趣。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3

一、教学思路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习作的论述为指导,遵从习作教学的基本规则和中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基本规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开启学生的语言智能。着力解决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法”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语言感悟和积累,丰富生活素材,领悟表达方式,达到课标所提出的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目标:

一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是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是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是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五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六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七是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二、学情分析

本班40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比较扎实,习作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具体表现为:思维不太活跃,想象力丰富;能较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人、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大部分喜爱读课外书,能大胆使用学过的好此佳句;能写比较简短的'记叙文,基本掌握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能根据“六要素”、表达顺序自主完成布局谋篇,能写比较详实的片段;能用书信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练习写过导游词等实用性文章;能发挥想象,尝试写科学想象类小品文,或创编童话、寓言故事。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活视阈不宽。全班学生都来自农村,生活圈子狭隘,不能广泛接触生活,难免有坐井观天之感,学生所见有限,缺乏写作素材。二是习作交流不够。多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习作念给别人听,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心,生怕没写好招人笑话,很少主动向人请教或互相交换修改习作。三是构思能力不强。表现为老师如果不讲就不动笔,缺乏独立构思能力,对于写什么与如何选材,怎样写与如何编提纲,为什么写与如何立意等,没有比较理性的思考能力。四是修改习惯不好。写完后不能静心修改,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更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对自己习作中的错误往往视而不见或只能发现鸡毛蒜皮的小问题。

三、学期目标

1、按一定顺序观察某处景物,并有条理地写下来。重点是按顺序写,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2、对信任的人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重点是想好从几个方面说,学习列提纲。

3、写出“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或心得。难点是选材,即自己在阅读、自然实践中有什么故事,要有事情可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写;重点是写通顺,写具体。

4、看图作文:观察照片,联系照片中的人和景,以及社会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重难点是通过照片想象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记下这段难忘的历史。

5、记录感人的生命故事,抒发独特的生命感受,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关键是选材,找到哪些是感受最深的;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对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生动描述。

6、以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为素材,写下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可以是美丽的景物、旖旎的风光,也可以是亲身经历的难忘生活和特别的风俗等。突破点是学生有没有乡村田园生活体验,如果没有,可以向家长打听、听同学介绍、从资料图片上了解等。

7、写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展现人物风貌,突出其蓬勃向上、执著追求的精神。重点是抓住人物执著的特点,紧扣某件具体事例,用事实说明主人公是怎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服困难的。

8、不定内容,自由习作。要突出习作创新:写以前写过的,要超越自己;选以前没写过的,要敢于挑战自我;写自己喜欢写的,要张扬个性;写自己怕写的或不太会写的,要提高自己。关键是选材,重点是要进行习作交流,练习修改作文,运用修改符号。

四、教学方法

1、“双快”教学法,即快乐、快速教学。努力创设快乐的习作情景,渗透适合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减轻习作的难度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和质量。

2、读写结合法,即把读书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发挥课文作为例子的作用,引导学生学课文就要想同类型的文章怎么写;加强课外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经典好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读了尽量用上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练习写片断、续写、仿写、缩写、扩写等小作文。

3、观察引导法,即让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和大自然,积累鲜活的习作材料。教给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做好观察的记录;要求学生适量写观察日记,记叙周围真实的生活;继续在黑板报上开辟“本周关注”栏目,尝试在课前开展“3分钟说话”活动(说最近的见闻感受)。

4、口语与书面、综合性学习与习作相结合。根据需要,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综合性学习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促进学生能力的协调发展,又给学生拓展更加丰富、感性的写作素材。

5、改革评价方法和方式。在注重语言、结构、立意、表达等方面评价的同时,要突出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还要重视对协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素材。要采用“冷讲评”(老师把所有学生的习作看完后再讲评)和“热讲评”(学生写完后当即讲评,在全班面前点评)、教师面批面改、学生交换批改等方式,促进学生养成修改习惯。

第二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复兴中心学校

杨慧仙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5人,男生2名,女生3名。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上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独立阅读,在学习上,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部分学生如 等还养成了积极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在习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有效组织语言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 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 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

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 问题。

10、结合课文学习,随机安排小练笔,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重在鼓励。

1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一)整体教学:

1、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优生培养措施:

1、大量阅读,积累知识。广泛阅读历史书籍、文学书籍、自然科学书籍等,从课内学习拓展到课文学习,提高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2、善于观察,用心体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心灵去感悟自己所接触的事物,用心

灵和真情实感去写作文,才能写出绿色作文。

3、参加比赛,提高水平。积极参加各类学生征文比赛,同伴之间互助互学、互批互改,加强交流、增进思想,认真参加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习作乐趣。

2018年3月4日

第三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继续细化教学工作,认真扎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授课艺术和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具体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自读课文13课,另有选读课文8篇,总共36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其中第一单元还安排了“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9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6、能写简单的纪实文章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通过前三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里合作完成。但是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我会在课上做指导。多音、易混、难读字例如一单元有:1、踮(三声)起惧怕(三横)撑住(cheng易错zhang)鼓励(和再接再厉的厉区分)2、浒(hu)彭peng3、豫(yu)趟(tang)娱(yu)悉、毫、编(易写错)4、瘾、翩、雅、囫、囵、锻呕(易读错)。

(二)阅读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是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我们应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足功夫。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的同时思考。对于需要精读理解的词句,放手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不到位的老师再给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的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辩论演讲的能力。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指导。把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说话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说话。

(四)习作教学

强化习作意识,激发学生用笔表达的愿望。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本册有六个小练笔,在课堂上尽量用短而快的时间进行练习。对于读后感、读书笔记这样的文章给学生出示例文引导他们尽快上路。鼓励学生如实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习作时,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五)语文素养培养

1、加强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为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做前提保证。

2、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训练,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要充分利用好快乐园和配套练习册,帮助学生的彻底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

4、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对中下生降低要求,消灭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平时做好作业的反馈与评比,加强作业的规范,提高作业质量,特别是提高书写质量。

5、批改好循环日记,每天读一或二篇好日记,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6、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每日“课前5分钟交流”,让学生或介绍好书、或读精彩片段、或谈报上见闻,以此做检查和督促,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语文课堂有意识的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让学生多看好书,多读好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对闫铭海、宋怡婷、王杨、姜翔宇、王琦、丛祎等学困同学,给他们指派小老师给予大力帮助。

四、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第二组:10—13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第五组:9—12课时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第八组: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

一、班级基本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和落实县教育局及中心校在本学期工作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做好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精神准备、学习准备。

三、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几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2、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方法和措施

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推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自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指导学生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4、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5、注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学习中华民族的的优秀文化,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33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6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续练习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习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江南春》《春日偶成》。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大自然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善于动脑,乐于动脑,了解事情往往在自己努力后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顾茅庐》3、4自然段。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从历史故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如何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芳香扑鼻”、“附近”、“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可贵,懂得奉献的美好,激发学生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们和平共处的情感。学习生命的壮歌后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云雀的心愿》。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池上》《小儿垂钓》。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班中的学生大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并举手发言,不足的是完成作业时不够专心,导致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本学期,打算在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上狠下功夫。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导致理解能力差,作文没具体的内容以及精彩的语句。所以,决定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习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习作水平。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二 课文1、2、3

三 课文4、习作1、练习1

四 课文5、6

五 课文7、习作2、练习2

六 课文8、9

七 课文10、习作3、练习3

八 课文11、12

九 课文13、14

十习作4、练习4

十一 课文15、16

十二 课文17、习作5、练习5

十三 课文18、19

十四 课文20、习作6、练习6

十五 课文21、22

十六 课文23、习作7、练习7

十七 期末复习

十八 期末考试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4

(一)识字、写字教学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选读课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这一编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强检查、交流,将训练落到实处。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这项内容在语文园地八“交流平台”中,它以对话形式,渗透阅读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阅读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

一、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五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o习作和回顾o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第一单元: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2)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第三单元: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第四单元: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5)第五单元: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个别指导、同学互助的活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困难生优先回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

4、随时听写检查生字和认读字;采取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朗读和背诵。

5、以讨论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6、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并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20名学生。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语文能力也较强。男生基本大胆粗犷,女生斯文细心。上学期,学生学习态度出现波动,孩子们字迹有些潦草了,上课有些散漫了,学习好习惯有些放了……还有几个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多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书,借书过程中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学习水平较为平均,多数中等生,优等生与后进生人数差不多。其中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而大多后进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进步。另外,在阅读、习作和修改病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在阅读短文上理解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将短文看明白,需要老师的督促指导。语言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

习作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难,记流水帐的情况偏多,在用词用句,表达情感上仍有待加强。而修改病句方面在本学期会融合在习作教学中进行重点训练。本学期的重点仍然是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是,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按照话题单元编写,共有八个话题,依次是“成长之歌”、“为人之道”、“学习之法”、“英雄赞歌”、“神奇世界”、“中国文化”、“人与自然”、“智慧故事”。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古诗诵读、语文乐园三大部分构成。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每个单元侧重一个话题,全册共八个话题);

阅读是单元的主体(每个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全册二十四篇课文);

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每个单元安排一首古诗,全册共八篇);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每单元一次语文乐园,分别由五个板块组成“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二、四、六、八之中)。

本册教材要求会认159个字,多音字15个。要求学会222个字。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在生字栏和查字表中注音。语文乐园中不认识的字随文注音。

2、主要特色:

(一)从课程目标上看,体现了阶段性和衔接性。

1、阶段性

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教材仅对课文中的生字有注音,强调让学生自学完成识字,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识字、记字方法,培养学生查字典主动识字习惯。口语交际则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生动具体讲述,并用语言打动他人。从每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不难看出,本册阅读更注重学生自己阅读感受,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衔接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课文表达形式较第一学段更加灵活。如第二单元《给家乡孩子的信》、《万年牢》、《巨人的花园》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用不同表达方式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懂得怎样关爱他人,怎样做人。第六单元则是通过《看戏》、《吆喝》、《中国结》三篇课文,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同时,本册教材还拓宽了文体,在以前教材中的古诗、童话、寓言、传说、说明文、记叙文基础上编入了小说、书信、现代诗歌等体裁的课文,丰富了文体,渗透篇的表达意识,逐步向第三学段过渡。

总的来说,本册教材从课文思想内涵上、表达方式上以及听、说、读、写训练目标编排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对第二学段要求,同时也向第三学段教学目标过渡,体现教材的衔接性。

(二)从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突出了整合性和实用性。

1、突出三维目标的整合。

本册教材比前几册教材更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古诗诵读、语文乐园的编排也基本围绕单元话题构成一个整体。如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两则》、《熟能生巧》、《莫泊桑拜师》,用古今中外生动的故事向我们提示一个道理,学习之法是勤奋踏实、刻苦实践。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重点揣摩品味语言中领悟写法,将明白道理、总结学法、积累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另外,教材在本单元还编排了积累词语、有关正确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成语故事、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语文乐园学习等等,更突出了单元的整合体。

2、突出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利教、利学。

①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

②课后练习紧扣文体,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

2、区别前、后鼻音,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3、认识四种书体特点;

4、掌握222个生字,会认159个生字。

(二)阅读教学

1、训练朗读初步学会默读,提高阅读效果。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学会质疑;

阅读效率: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

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感受词句的感情色彩;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体会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意思,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中心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句形式表达的句子);比较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表达形式。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词句训练角度来看: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作用,以及近义词的比较,运用词语写话等词句练习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必经阶段。

从段的训练角度来看:有品味描写中排比修辞法和联想方法运用的;有领悟总分构段方式并仿写的;有通过读与想象感悟语言描绘意境的。

从篇的训练角度来看:有领悟举例子、比拟手法、列数字说明方法小练笔的;有领悟环境描写作用的(如领悟《小英语雨来》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描写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有续编故事的;还有学习用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方式的都是在向第三学段“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篇的训练逐步渗透、过渡。

因此,本册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入手,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体会情感,立足“词句教学”这个基本点,围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个重点,注重表达方式的学习与体会,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努力探索读写新序列。

(三)“古诗诵读”教学

“古诗诵读”的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领悟内容,在诵读中初步体会意境,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在诵读中品析欣赏优美语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

2、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把口语训练向生活延伸。

(五)习作教学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养成愿意表达,希望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

3、在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体验,在习作内容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文体限制,不受篇章的束缚,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培养学生不拘形式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1、加强识字的巩固教学。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3、阅读上重视朗读指导,加强默读训练;强调“对话”,提高阅读效果;重视词句训练,追求“语文本色”的课堂。

4、习作上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不拘形式的表达。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到快乐。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巩固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并且每周挑选20个四字词语以及一个(或几个)文质优美的好段(好句)让学生积累并背诵,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积累好词佳句。每月评选1—5位“好记星”。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已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8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的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第七单元为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中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除去第五组,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这七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

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五次、“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设“展示台”栏目,教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三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本册课文的编排,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每组有4篇课文,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精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本册的预习要求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略有提高。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课文后有“思考练习”。一般每课安排3——4题,有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有余力的的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的课内外结合。

阅读课文前有阅读提示。一般提出一两个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3。积累运用

注重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积累运用”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实践活动”。“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主要是优秀的诗词、成语、对联、俗语、名言警句等;“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习作”,安排。本册习作共安排了8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此外结合课文,安排了6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8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的事情、自己的所感所想、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

本套教材到四年级下册要求认识200个生字。会写190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导读”“预习”“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在学习时要加以重视。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9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 2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 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认字 200,会写 190;累计认字 2600个,会写 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 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 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 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 .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7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我校校本课程包含的古诗文诵读训练内容,正切合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常抓不懈,保证学生从小具备足够丰富的诗文积累量。

8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 40万字,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 .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0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11 .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具体措施: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三年级基本实现独立学词,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精彩句子,一至四年级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第八册后不再单独提这方面的要求,第八册仅给以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学时要抓好两点:

1. 学生是否养成了认真自学词语句的习惯。

2. 检查(老师查,学生互查)自学的效果。

第八册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而是逐渐趋向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摘录笔记必须写,经常写,随时写,要养成习惯。 “语文天地 ”中的第一项就是 “我的摘录笔记 ”,语文教学彰显工具性,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录笔记本。帮助学习生字新词之外,摘录笔记还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把它作为评价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掌握情况,一是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有统一的测试,思路与前几册相同,但权重应有所下降;二是这一阶段使用汉字的问题凸现出来了,应结合阅读、习作活动消除错别字,不走加大练习量的老路;三是要结合语文实践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四是名言警句、佳作积累的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 27篇主体课文,篇目较少,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1.不求一下子学深学透,而看重积累,积累名篇佳作于心底。

2.不是传达教师、教参编写者阅读的结论,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

3.不为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表达阅读体会的语言,而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

阅读的评价内容,应突出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以及整体感受这样几个方面。

(三)、习作

升入四年级,愿意写、有内容写仍然是学生写作最基本的矛盾。本册教材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表达。

1 .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自由选择,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不要让学生一学期总写想像内容;

2.四年级学生必须练习写真实的内容,可以写长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3.修改,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安排了专项内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要少点理性分析,多做具体指导,每学期保证对所有学生面批一次。

(四)、口语交际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空前的活跃状况,学生彼此愿意交流,有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够合作学习……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可喜现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第八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1 .做讨论的主持人,使交流能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

2 .与不同意见交流(态度;认识)。

3 .做讨论小结。

( 五 )、综合性学习

前三年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在于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行动,首先是制订个人活动计划。第八册学习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涉及目标、想像力、行为、对时间的支配、人尽其才等多方面的元素。

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从有为提升至自为。

综合性学习活动可大可小,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安排。教师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掌握在 4次左右。

随着年级的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 “语文天地 ”的活动与主体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畅所欲言 ”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编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思考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及思考练习题和词语花篮。在本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编排了一些名人介绍。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个,女生25个。大部分女生学习自觉,习惯较好,成绩也好,部分男生基础差。通过几学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不够自觉,还有个别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差,连最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拼读。平时应加强训练。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此举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睁开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了解主要内容。

8、学习课文中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能按要求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习惯。

9、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课内外阅读量达到14万字。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利用《导学案》教学法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1课 —— 3课 9课时

第二周 4课 —— 5课 9课时

第三周 6课 —— 8课 8课时

第四周 百花园二——10课 9课时

第五周 11课——百花园三 9课时

第六周 13课 —— 14课 6課時

第七周 15课——百花园四 9课时

第八周 17课 —— 19课 9课时

第九周 复习9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4课时

第十一周 20课 —— 21课 9课时

第十二周 22课 —— 24课 8课时

第十三周 百花园六——25课 9课时

第十四周 26课 —— 28课 9课时

第十五周 百花园七——29课 8课时

第十六周 30课 —— 32课 7课时

第十七周 百花园八 9课时

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9课时

5 O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2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本班优点缺点并存,但缺点渐渐大于优点,特别是上学期,各科成绩几乎都有所下降。比如:纪律方面,部分学生总是过于调皮,个别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凤毛麟角,学困生太多,如孙国钦、季勇、丁鑫阳、庞凯、刘长庚等,学习效果极差,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拉;写作时思维不灵活、不开阔;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课堂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王金妮、刘汾、刘家豪、杨妮等少数同学,多数学生胆子较小,不管问题会不会,就是不爱回答,说话声音普遍较小。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阅读教学

本学期继续采取课内外结合,开设大阅读课,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阅读量。改变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状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对学生的摘抄要有评价。上好每周阅读课,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课或课余时间背诵优美诗文。利用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交流会、好书推荐会、古诗诵读比赛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体现师生互动。

(2)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晨会、班会、采访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列入考核范围。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习作教学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观察、勤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写日记、书信。正规大作文和平时小练笔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每学期选出一篇最好的习作作为自己的作文成绩。

(4)、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对优生加强其特长培养,让他们能够“吃得饱”,使之成绩更上一层楼。

七、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3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纪律较好,但班上尖子生不多,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课堂上需要更多的鼓励措施来“刺激”。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写作水平都有了进步。通过“找对手”、“比一比”、“赛一赛”等措施,学生之间形成了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局面。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

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4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1班的语文课。经过上学期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使本班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特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三、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

3.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自学时间。

4.强化阅读、作文训练,尽心辅导。

5.利用早自习,中午及或晚辅导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导优辅差工作,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

一、教材介绍

1、思想内涵丰富。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

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编排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

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

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沙漠中的绿洲》)等等。

(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二是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这个载体中。

二、教学方法: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

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

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第四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篇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学习中华民族的的优秀文化,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33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6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续练习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习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江南春》《春日偶成》。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大自然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善于动脑,乐于动脑,了解事情往往在自己努力后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顾茅庐》3、4自然段。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从历史故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如何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芳香扑鼻”、“附近”、“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可贵,懂得奉献的美好,激发学生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们和平共处的情感。学习生命的壮歌后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云雀的心愿》。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池上》《小儿垂钓》。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班中的学生大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并举手发言,不足的是完成作业时不够专心,导致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本学期,打算在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上狠下功夫。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导致理解能力差,作文没具体的内容以及精彩的语句。所以,决定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习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习作水平。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二 课文1、2、3

三 课文4、习作1、练习1

四 课文5、6

五 课文7、习作2、练习2

六 课文8、9

七 课文10、习作3、练习3

八 课文11、12

九 课文13、14

十习作4、练习4

十一 课文15、16

十二 课文17、习作5、练习5

十三 课文18、19

十四 课文20、习作6、练习6

十五 课文21、22

十六 课文23、习作7、练习7

十七 期末复习

十八 期末考试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年龄一般在9—10岁之间,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由于孩子们大都来自农村,部分学生能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信息。少数学生除教科书外,几乎没有阅读其他书籍的习惯。再加上家长的文化底蕴较浅,在家庭辅导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这是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本册教材在每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的内容和情境图。

2、选文形式多样,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前六册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教材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图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2、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每篇课文之后都设有“词语花篮”栏目。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会写字的增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动笔写话的愿望会日益增强。本册安排了5次小练笔。

<三>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改进“语文百花园”的形式,丰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本册编排了“语海畅游”栏目,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部分进行综合,接着是“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笔下生辉”及“语文大课堂”。其中“语文大课堂”属综合性学习,使语文百花园的内容更丰富有趣。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本册教科书继前七册之后,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他们依次是:成长的足迹、秀美的山川、科学与环保、爱国精神、人间真情、故事的启示、人与自然、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面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6、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收集并认真学习新的课改信息,了解前沿的课改动向,认真及时、系统地做好学习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勤奋好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座右铭。

2、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本班情况和自身条件,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3、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乐学、善学、积少成多,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5、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我准备凭借教材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不容易读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校内图书室、班内图书角)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身边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

7、与家长、社会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方法,实施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师评、生评及家长评相结合,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提高。

8、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9、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五、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内容备注

1——2一《种子》《只拣儿童多处行》《钓鱼》《爷爷的芦笛》语文百花园一

3——4二《古诗三首》《桂林山水》《五彩池》语文百花园二

5——6三《卫星比武》《巴斯德征服狂术病》《小树死因调查报告》《绿色记事本》语文百花园三

7——8四《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大使馆妈妈》语文百花园四

9期中考试

10—11五《莲叶青青》《萧山杨梅》《我和祖父的园子》《母亲的呼唤》语文百花园五

12—13六《爬山》《语言的魅力》《寓言两则》《米芾学书》语文百花园六

14—15七《鸟的天堂》《鲸》《麋鹿》《小狮子爱尔莎》语文百花园七

16—17八《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西门豹》《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百花园八

18—19复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专题大致有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生活。在之后又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本册要求会写课后写字表。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习详写和略写。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习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

1、识字写字。

作为高段学生,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欢主动利用字典来帮助识字、阅读(所以上课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字典。)、据词定义能力、书写习惯、错别字多。

2、阅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学生学会了默读、浏览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则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中下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文章的一些显著的表达方法。

课外阅读:阅读量大部分能达到,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文学类、漫画类书籍,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则涉猎不多,且能主动积累的学生大约只占半数。

3、写作。

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

4、口语交际。

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不高。倾听和评价的能力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5、综合性学习。

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学习较感兴趣,且有几个学生脱颖而出,综合能力强。欠缺的倒是自己对过程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教学内容:

(1)童年的愿望(2)汉语家园(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4)幽默三则(5)人间情(6)长城的故事(7)山水风情(8)马的天地(9)科学趣闻(10)壮丽的山河(11)考验

2.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备注

1 一单元1-1课(2课时)

2 一单元1-2课(2课时)

3 一单元 1-3课 (2课时)一单元测试

4 二单元2-1课 (一课时)二单元2-2课 (一课时)

5二单元测试

6 三单元(3-1)(3-2) (3-3)分别两课时

三单元测试

7 四单元4-1课 4-2课 4-3课(六课时)

8四单元测试

9五单元、5-1课5-2课5-3课(每课分别为1课时)

五单元测试

10六单元6-1课6-2课6-3课(每课为一课时)

11六单元测试

12 七单元7-1课7-2课 7—3课(每课为2课时)

13七单元测试

14八单元8-1课8-2课(每课为2课时)

15八单元测试

16九单元名著9-1课9-2课(每课为2课时)

17单元测试(9)

18十单元10-1课10-2课(每课为1课时)

19十单元测试

20十一单元11-1课11-2课11-3课(每课为2课时)

21十一单元测试

22期终复习

23考试

六、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情况的评价,应有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习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七、德育渗透计划

通过语文学习启迪学生思想,认识中华民族传动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先打的思想和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学习水平较为平均,多数中等生,优等生与后进生人数差不多。其中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而大多后进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进步。另外,在阅读、习作和修改病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在阅读短文上理解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将短文看明白,需要老师的督促指导。语言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

习作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难,记流水帐的情况偏多,在用词用句,表达情感上仍有待加强。而修改病句方面在本学期会融合在习作教学中进行重点训练。本学期的重点仍然是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是,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按照话题单元编写,共有八个话题,依次是“成长之歌”、“为人之道”、“学习之法”、“英雄赞歌”、“神奇世界”、“中国文化”、“人与自然”、“智慧故事”。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古诗诵读、语文乐园三大部分构成。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每个单元侧重一个话题,全册共八个话题);

阅读是单元的主体(每个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全册二十四篇课文);

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每个单元安排一首古诗,全册共八篇);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每单元一次语文乐园,分别由五个板块组成“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二、四、六、八之中)。

本册教材要求会认159个字,多音字15个。要求学会222个字。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在生字栏和查字表中注音。语文乐园中不认识的字随文注音。

2、主要特色:

(一)从课程目标上看,体现了阶段性和衔接性。

1、阶段性

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教材仅对课文中的生字有注音,强调让学生自学完成识字,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识字、记字方法,培养学生查字典主动识字习惯。口语交际则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生动具体讲述,并用语言打动他人。从每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不难看出,本册阅读更注重学生自己阅读感受,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衔接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课文表达形式较第一学段更加灵活。如第二单元《给家乡孩子的信》、《万年牢》、《巨人的花园》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用不同表达方式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懂得怎样关爱他人,怎样做人。第六单元则是通过《看戏》、《吆喝》、《中国结》三篇课文,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同时,本册教材还拓宽了文体,在以前教材中的古诗、童话、寓言、传说、说明文、记叙文基础上编入了小说、书信、现代诗歌等体裁的课文,丰富了文体,渗透篇的表达意识,逐步向第三学段过渡。

总的来说,本册教材从课文思想内涵上、表达方式上以及听、说、读、写训练目标编排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对第二学段要求,同时也向第三学段教学目标过渡,体现教材的衔接性。

(二)从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突出了整合性和实用性。

1、突出三维目标的整合。

本册教材比前几册教材更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古诗诵读、语文乐园的编排也基本围绕单元话题构成一个整体。如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两则》、《熟能生巧》、《莫泊桑拜师》,用古今中外生动的故事向我们提示一个道理,学习之法是勤奋踏实、刻苦实践。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重点揣摩品味语言中领悟写法,将明白道理、总结学法、积累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另外,教材在本单元还编排了积累词语、有关正确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成语故事、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语文乐园学习等等,更突出了单元的整合体。

2、突出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利教、利学。

①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

②课后练习紧扣文体,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

2、区别前、后鼻音,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3、认识四种书体特点;

4、掌握222个生字,会认159个生字。

(二)阅读教学

1、训练朗读初步学会默读,提高阅读效果。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学会质疑;

阅读效率: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

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感受词句的感情色彩;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体会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意思,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中心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句形式表达的`句子);比较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表达形式。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词句训练角度来看: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作用,以及近义词的比较,运用词语写话等词句练习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必经阶段。

从段的训练角度来看:有品味描写中排比修辞法和联想方法运用的;有领悟总分构段方式并仿写的;有通过读与想象感悟语言描绘意境的。

从篇的训练角度来看:有领悟举例子、比拟手法、列数字说明方法小练笔的;有领悟环境描写作用的(如领悟《小英语雨来》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描写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有续编故事的;还有学习用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方式的都是在向第三学段“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篇的训练逐步渗透、过渡。

因此,本册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入手,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体会情感,立足“词句教学”这个基本点,围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个重点,注重表达方式的学习与体会,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努力探索读写新序列。

(三)“古诗诵读”教学

“古诗诵读”的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领悟内容,在诵读中初步体会意境,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在诵读中品析欣赏优美语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

2、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把口语训练向生活延伸。

(五)习作教学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养成愿意表达,希望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

3、在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体验,在习作内容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文体限制,不受篇章的束缚,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培养学生不拘形式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1、加强识字的巩固教学。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3、阅读上重视朗读指导,加强默读训练;强调“对话”,提高阅读效果;重视词句训练,追求“语文本色”的课堂。

4、习作上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不拘形式的表达。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到快乐。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巩固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并且每周挑选20个四字词语以及一个(或几个)文质优美的好段(好句)让学生积累并背诵,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积累好词佳句。每月评选1—5位“好记星”。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已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本班优点缺点并存,但缺点渐渐大于优点,特别是上学期,各科成绩几乎都有所下降。比如:纪律方面,部分学生总是过于调皮,个别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凤毛麟角,学困生太多,如孙国钦、季勇、丁鑫阳、庞凯、刘长庚等,学习效果极差,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拉;写作时思维不灵活、不开阔;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课堂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王金妮、刘汾、刘家豪、杨妮等少数同学,多数学生胆子较小,不管问题会不会,就是不爱回答,说话声音普遍较小。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阅读教学

本学期继续采取课内外结合,开设大阅读课,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阅读量。改变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状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对学生的摘抄要有评价。上好每周阅读课,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课或课余时间背诵优美诗文。利用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交流会、好书推荐会、古诗诵读比赛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体现师生互动。

(2)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晨会、班会、采访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列入考核范围。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习作教学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观察、勤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写日记、书信。正规大作文和平时小练笔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每学期选出一篇最好的习作作为自己的作文成绩。

(4)、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对优生加强其特长培养,让他们能够“吃得饱”,使之成绩更上一层楼。

七、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6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1班的语文课。经过上学期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使本班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特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三、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

3.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自学时间。

4.强化阅读、作文训练,尽心辅导。

5.利用早自习,中午及或晚辅导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导优辅差工作,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7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编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思考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及思考练习题和词语花篮。在本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编排了一些名人介绍。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个,女生25个。大部分女生学习自觉,习惯较好,成绩也好,部分男生基础差。通过几学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不够自觉,还有个别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差,连最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拼读。平时应加强训练。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此举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睁开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了解主要内容。

8、学习课文中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能按要求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习惯。

9、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课内外阅读量达到14万字。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利用《导学案》教学法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1课 —— 3课 9课时

第二周 4课 —— 5课 9课时

第三周 6课 —— 8课 8课时

第四周 百花园二——10课 9课时

第五周 11课——百花园三 9课时

第六周 13课 —— 14课 6課時

第七周 15课——百花园四 9课时

第八周 17课 —— 19课 9课时

第九周 复习9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4课时

第十一周 20课 —— 21课 9课时

第十二周 22课 —— 24课 8课时

第十三周 百花园六——25课 9课时

第十四周 26课 —— 28课 9课时

第十五周 百花园七——29课 8课时

第十六周 30课 —— 32课 7课时

第十七周 百花园八 9课时

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9课时

5 O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8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的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第七单元为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中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除去第五组,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这七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

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五次、“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设“展示台”栏目,教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三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本册课文的编排,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每组有4篇课文,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精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本册的预习要求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略有提高。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课文后有“思考练习”。一般每课安排3——4题,有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有余力的的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的.课内外结合。

阅读课文前有阅读提示。一般提出一两个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3。积累运用

注重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积累运用”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实践活动”。“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主要是优秀的诗词、成语、对联、俗语、名言警句等;“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习作”,安排。本册习作共安排了8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此外结合课文,安排了6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8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的事情、自己的所感所想、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

本套教材到四年级下册要求认识200个生字。会写190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导读”“预习”“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在学习时要加以重视。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9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继续细化教学工作,认真扎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授课艺术和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具体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自读课文13课,另有选读课文8篇,总共36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其中第一单元还安排了“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9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6、能写简单的纪实文章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通过前三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里合作完成。但是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我会在课上做指导。多音、易混、难读字例如一单元有:1、踮(三声)起惧怕(三横)撑住(cheng易错zhang)鼓励(和再接再厉的厉区分)2、浒(hu)彭peng3、豫(yu)趟(tang)娱(yu)悉、毫、编(易写错)4、瘾、翩、雅、囫、囵、锻呕(易读错)。

(二)阅读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是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我们应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足功夫。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的同时思考。对于需要精读理解的词句,放手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不到位的老师再给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的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辩论演讲的能力。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指导。把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说话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说话。

(四)习作教学

强化习作意识,激发学生用笔表达的愿望。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本册有六个小练笔,在课堂上尽量用短而快的时间进行练习。对于读后感、读书笔记这样的文章给学生出示例文引导他们尽快上路。鼓励学生如实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习作时,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五)语文素养培养

1、加强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为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做前提保证。

2、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训练,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要充分利用好快乐园和配套练习册,帮助学生的彻底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

4、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对中下生降低要求,消灭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平时做好作业的反馈与评比,加强作业的规范,提高作业质量,特别是提高书写质量。

5、批改好循环日记,每天读一或二篇好日记,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6、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每日“课前5分钟交流”,让学生或介绍好书、或读精彩片段、或谈报上见闻,以此做检查和督促,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语文课堂有意识的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让学生多看好书,多读好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对闫铭海、宋怡婷、王杨、姜翔宇、王琦、丛祎等学困同学,给他们指派小老师给予大力帮助。

四、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第二组:10—13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第五组:9—12课时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第八组: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 2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 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认字 200,会写 190;累计认字 2600个,会写 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 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 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 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 .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7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我校校本课程包含的古诗文诵读训练内容,正切合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常抓不懈,保证学生从小具备足够丰富的诗文积累量。

8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 40万字,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 .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0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11 .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具体措施: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三年级基本实现独立学词,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精彩句子,一至四年级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第八册后不再单独提这方面的要求,第八册仅给以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学时要抓好两点:

1. 学生是否养成了认真自学词语句的习惯。

2. 检查(老师查,学生互查)自学的效果。

第八册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而是逐渐趋向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摘录笔记必须写,经常写,随时写,要养成习惯。 “语文天地 ”中的第一项就是 “我的摘录笔记 ”,语文教学彰显工具性,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录笔记本。帮助学习生字新词之外,摘录笔记还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把它作为评价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掌握情况,一是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有统一的测试,思路与前几册相同,但权重应有所下降;二是这一阶段使用汉字的问题凸现出来了,应结合阅读、习作活动消除错别字,不走加大练习量的老路;三是要结合语文实践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四是名言警句、佳作积累的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 27篇主体课文,篇目较少,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1.不求一下子学深学透,而看重积累,积累名篇佳作于心底。

2.不是传达教师、教参编写者阅读的结论,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

3.不为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表达阅读体会的语言,而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

阅读的评价内容,应突出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以及整体感受这样几个方面。

(三)、习作

升入四年级,愿意写、有内容写仍然是学生写作最基本的矛盾。本册教材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表达。

1 .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自由选择,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不要让学生一学期总写想像内容;

2.四年级学生必须练习写真实的内容,可以写长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3.修改,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安排了专项内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要少点理性分析,多做具体指导,每学期保证对所有学生面批一次。

(四)、口语交际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空前的活跃状况,学生彼此愿意交流,有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够合作学习……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可喜现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第八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1 .做讨论的主持人,使交流能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

2 .与不同意见交流(态度;认识)。

3 .做讨论小结。

( 五 )、综合性学习

前三年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在于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行动,首先是制订个人活动计划。第八册学习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涉及目标、想像力、行为、对时间的支配、人尽其才等多方面的元素。

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从有为提升至自为。

综合性学习活动可大可小,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安排。教师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掌握在 4次左右。

随着年级的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 “语文天地 ”的活动与主体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畅所欲言 ”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1

一、教材介绍

1、思想内涵丰富。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

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编排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

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

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沙漠中的绿洲》)等等。

(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二是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这个载体中。

二、教学方法: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

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

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2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纪律较好,但班上尖子生不多,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课堂上需要更多的鼓励措施来“刺激”。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写作水平都有了进步。通过“找对手”、“比一比”、“赛一赛”等措施,学生之间形成了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局面。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

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3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相当部分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张舒仪、程铭静、张子木等;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如:陈培高、李宁、陈泽儒等。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②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③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内容与教学基本思路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xx个字。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A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默读要在原来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此外,本册还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5、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习作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在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

4、勤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四、基本措施:

(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 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五、优生的培养及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语文课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陈培高、黄倩倩、陈泽儒,他们普遍表现为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面对以上同学在学习方面的困难,我采取的措施是: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寻找学习乐趣,使之在愉快地氛围中学习。

(二)注意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质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去解答。

(三)课下督促他们把当天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扎实。

2、优生的培养

(1)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2)每周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比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

一、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五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o习作和回顾o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第一单元: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2)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第三单元: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第四单元: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5)第五单元: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个别指导、同学互助的活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困难生优先回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

4、随时听写检查生字和认读字;采取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朗读和背诵。

5、以讨论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6、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并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

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这学期,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0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几种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00多个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续练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学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连贯;能听写一段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主要内容。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一件事,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留言条,学会写信,掌握普通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7、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初步培养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一)阅读方面:

在学生能理解重点词句、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口语交际方面: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三)习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习惯方面: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记诵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积极地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3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纪律较好,但班上尖子生不多,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课堂上需要更多的鼓励措施来“刺激”。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写作水平都有了进步。通过“找对手”、“比一比”、“赛一赛”等措施,学生之间形成了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局面。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

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4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继续细化教学工作,认真扎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授课艺术和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具体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自读课文13课,另有选读课文8篇,总共36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其中第一单元还安排了“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9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6、能写简单的纪实文章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通过前三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里合作完成。但是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我会在课上做指导。多音、易混、难读字例如一单元有:1、踮(三声)起惧怕(三横)撑住(cheng易错zhang)鼓励(和再接再厉的厉区分)2、浒(hu)彭peng3、豫(yu)趟(tang)娱(yu)悉、毫、编(易写错)4、瘾、翩、雅、囫、囵、锻呕(易读错)。

(二)阅读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是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我们应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足功夫。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的同时思考。对于需要精读理解的词句,放手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不到位的老师再给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的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辩论演讲的能力。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指导。把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说话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说话。

(四)习作教学

强化习作意识,激发学生用笔表达的愿望。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本册有六个小练笔,在课堂上尽量用短而快的时间进行练习。对于读后感、读书笔记这样的文章给学生出示例文引导他们尽快上路。鼓励学生如实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习作时,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五)语文素养培养

1、加强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为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做前提保证。

2、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训练,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要充分利用好快乐园和配套练习册,帮助学生的彻底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

4、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对中下生降低要求,消灭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平时做好作业的反馈与评比,加强作业的规范,提高作业质量,特别是提高书写质量。

5、批改好循环日记,每天读一或二篇好日记,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6、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每日“课前5分钟交流”,让学生或介绍好书、或读精彩片段、或谈报上见闻,以此做检查和督促,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语文课堂有意识的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让学生多看好书,多读好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对闫铭海、宋怡婷、王杨、姜翔宇、王琦、丛祎等学困同学,给他们指派小老师给予大力帮助。

四、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第二组:10—13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第五组:9—12课时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第八组: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

一、教材介绍

1、思想内涵丰富。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

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编排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

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

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沙漠中的绿洲》)等等。

(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二是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这个载体中。

二、教学方法: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

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

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6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 2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 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认字 200,会写 190;累计认字 2600个,会写 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 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 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 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 .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7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我校校本课程包含的古诗文诵读训练内容,正切合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常抓不懈,保证学生从小具备足够丰富的诗文积累量。

8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 40万字,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 .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0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11 .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具体措施: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三年级基本实现独立学词,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精彩句子,一至四年级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第八册后不再单独提这方面的要求,第八册仅给以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学时要抓好两点:

1. 学生是否养成了认真自学词语句的习惯。

2. 检查(老师查,学生互查)自学的效果。

第八册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而是逐渐趋向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摘录笔记必须写,经常写,随时写,要养成习惯。 “语文天地 ”中的第一项就是 “我的摘录笔记 ”,语文教学彰显工具性,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录笔记本。帮助学习生字新词之外,摘录笔记还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把它作为评价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掌握情况,一是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有统一的测试,思路与前几册相同,但权重应有所下降;二是这一阶段使用汉字的问题凸现出来了,应结合阅读、习作活动消除错别字,不走加大练习量的老路;三是要结合语文实践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四是名言警句、佳作积累的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 27篇主体课文,篇目较少,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1.不求一下子学深学透,而看重积累,积累名篇佳作于心底。

2.不是传达教师、教参编写者阅读的结论,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

3.不为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表达阅读体会的语言,而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

阅读的评价内容,应突出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以及整体感受这样几个方面。

(三)、习作

升入四年级,愿意写、有内容写仍然是学生写作最基本的矛盾。本册教材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表达。

1 .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自由选择,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不要让学生一学期总写想像内容;

2.四年级学生必须练习写真实的内容,可以写长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3.修改,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安排了专项内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要少点理性分析,多做具体指导,每学期保证对所有学生面批一次。

(四)、口语交际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空前的活跃状况,学生彼此愿意交流,有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够合作学习……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可喜现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第八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1 .做讨论的主持人,使交流能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

2 .与不同意见交流(态度;认识)。

3 .做讨论小结。

( 五 )、综合性学习

前三年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在于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行动,首先是制订个人活动计划。第八册学习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涉及目标、想像力、行为、对时间的支配、人尽其才等多方面的元素。

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从有为提升至自为。

综合性学习活动可大可小,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安排。教师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掌握在 4次左右。

随着年级的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 “语文天地 ”的活动与主体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畅所欲言 ”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学习水平较为平均,多数中等生,优等生与后进生人数差不多。其中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而大多后进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进步。另外,在阅读、习作和修改病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在阅读短文上理解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将短文看明白,需要老师的督促指导。语言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

习作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难,记流水帐的情况偏多,在用词用句,表达情感上仍有待加强。而修改病句方面在本学期会融合在习作教学中进行重点训练。本学期的重点仍然是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是,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按照话题单元编写,共有八个话题,依次是“成长之歌”、“为人之道”、“学习之法”、“英雄赞歌”、“神奇世界”、“中国文化”、“人与自然”、“智慧故事”。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古诗诵读、语文乐园三大部分构成。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每个单元侧重一个话题,全册共八个话题);

阅读是单元的主体(每个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全册二十四篇课文);

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每个单元安排一首古诗,全册共八篇);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每单元一次语文乐园,分别由五个板块组成“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二、四、六、八之中)。

本册教材要求会认159个字,多音字15个。要求学会222个字。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在生字栏和查字表中注音。语文乐园中不认识的字随文注音。

2、主要特色:

(一)从课程目标上看,体现了阶段性和衔接性。

1、阶段性

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教材仅对课文中的生字有注音,强调让学生自学完成识字,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识字、记字方法,培养学生查字典主动识字习惯。口语交际则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生动具体讲述,并用语言打动他人。从每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不难看出,本册阅读更注重学生自己阅读感受,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衔接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课文表达形式较第一学段更加灵活。如第二单元《给家乡孩子的信》、《万年牢》、《巨人的花园》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用不同表达方式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懂得怎样关爱他人,怎样做人。第六单元则是通过《看戏》、《吆喝》、《中国结》三篇课文,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同时,本册教材还拓宽了文体,在以前教材中的古诗、童话、寓言、传说、说明文、记叙文基础上编入了小说、书信、现代诗歌等体裁的课文,丰富了文体,渗透篇的表达意识,逐步向第三学段过渡。

总的来说,本册教材从课文思想内涵上、表达方式上以及听、说、读、写训练目标编排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对第二学段要求,同时也向第三学段教学目标过渡,体现教材的衔接性。

(二)从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突出了整合性和实用性。

1、突出三维目标的整合。

本册教材比前几册教材更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古诗诵读、语文乐园的编排也基本围绕单元话题构成一个整体。如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两则》、《熟能生巧》、《莫泊桑拜师》,用古今中外生动的故事向我们提示一个道理,学习之法是勤奋踏实、刻苦实践。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重点揣摩品味语言中领悟写法,将明白道理、总结学法、积累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另外,教材在本单元还编排了积累词语、有关正确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成语故事、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语文乐园学习等等,更突出了单元的整合体。

2、突出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利教、利学。

①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

②课后练习紧扣文体,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

2、区别前、后鼻音,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3、认识四种书体特点;

4、掌握222个生字,会认159个生字。

(二)阅读教学

1、训练朗读初步学会默读,提高阅读效果。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学会质疑;

阅读效率: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

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感受词句的感情色彩;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体会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意思,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中心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句形式表达的句子);比较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表达形式。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词句训练角度来看: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作用,以及近义词的比较,运用词语写话等词句练习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必经阶段。

从段的训练角度来看:有品味描写中排比修辞法和联想方法运用的;有领悟总分构段方式并仿写的;有通过读与想象感悟语言描绘意境的。

从篇的训练角度来看:有领悟举例子、比拟手法、列数字说明方法小练笔的;有领悟环境描写作用的(如领悟《小英语雨来》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描写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有续编故事的;还有学习用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方式的都是在向第三学段“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篇的训练逐步渗透、过渡。

因此,本册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入手,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体会情感,立足“词句教学”这个基本点,围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个重点,注重表达方式的学习与体会,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努力探索读写新序列。

(三)“古诗诵读”教学

“古诗诵读”的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领悟内容,在诵读中初步体会意境,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在诵读中品析欣赏优美语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

2、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把口语训练向生活延伸。

(五)习作教学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养成愿意表达,希望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

3、在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体验,在习作内容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文体限制,不受篇章的束缚,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培养学生不拘形式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1、加强识字的巩固教学。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3、阅读上重视朗读指导,加强默读训练;强调“对话”,提高阅读效果;重视词句训练,追求“语文本色”的课堂。

4、习作上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不拘形式的表达。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到快乐。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巩固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并且每周挑选20个四字词语以及一个(或几个)文质优美的好段(好句)让学生积累并背诵,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积累好词佳句。每月评选1—5位“好记星”。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已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专题大致有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生活。在之后又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本册要求会写课后写字表。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习详写和略写。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习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

1、识字写字。

作为高段学生,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欢主动利用字典来帮助识字、阅读(所以上课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字典。)、据词定义能力、书写习惯、错别字多。

2、阅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学生学会了默读、浏览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则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中下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文章的一些显著的表达方法。

课外阅读:阅读量大部分能达到,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文学类、漫画类书籍,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则涉猎不多,且能主动积累的学生大约只占半数。

3、写作。

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

4、口语交际。

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不高。倾听和评价的能力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5、综合性学习。

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学习较感兴趣,且有几个学生脱颖而出,综合能力强。欠缺的倒是自己对过程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教学内容:

(1)童年的愿望(2)汉语家园(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4)幽默三则(5)人间情(6)长城的故事(7)山水风情(8)马的天地(9)科学趣闻(10)壮丽的山河(11)考验

2.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备注

1 一单元1-1课(2课时)

2 一单元1-2课(2课时)

3 一单元 1-3课 (2课时)一单元测试

4 二单元2-1课 (一课时)二单元2-2课 (一课时)

5二单元测试

6 三单元(3-1)(3-2) (3-3)分别两课时

三单元测试

7 四单元4-1课 4-2课 4-3课(六课时)

8四单元测试

9五单元、5-1课5-2课5-3课(每课分别为1课时)

五单元测试

10六单元6-1课6-2课6-3课(每课为一课时)

11六单元测试

12 七单元7-1课7-2课 7—3课(每课为2课时)

13七单元测试

14八单元8-1课8-2课(每课为2课时)

15八单元测试

16九单元名著9-1课9-2课(每课为2课时)

17单元测试(9)

18十单元10-1课10-2课(每课为1课时)

19十单元测试

20十一单元11-1课11-2课11-3课(每课为2课时)

21十一单元测试

22期终复习

23考试

六、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情况的评价,应有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习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七、德育渗透计划

通过语文学习启迪学生思想,认识中华民族传动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先打的思想和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9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本班优点缺点并存,但缺点渐渐大于优点,特别是上学期,各科成绩几乎都有所下降。比如:纪律方面,部分学生总是过于调皮,个别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凤毛麟角,学困生太多,如孙国钦、季勇、丁鑫阳、庞凯、刘长庚等,学习效果极差,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拉;写作时思维不灵活、不开阔;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课堂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王金妮、刘汾、刘家豪、杨妮等少数同学,多数学生胆子较小,不管问题会不会,就是不爱回答,说话声音普遍较小。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阅读教学

本学期继续采取课内外结合,开设大阅读课,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阅读量。改变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状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对学生的摘抄要有评价。上好每周阅读课,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课或课余时间背诵优美诗文。利用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交流会、好书推荐会、古诗诵读比赛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体现师生互动。

(2)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晨会、班会、采访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列入考核范围。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习作教学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观察、勤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写日记、书信。正规大作文和平时小练笔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每学期选出一篇最好的习作作为自己的作文成绩。

(4)、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对优生加强其特长培养,让他们能够“吃得饱”,使之成绩更上一层楼。

七、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学习中华民族的的优秀文化,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33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6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续练习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习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江南春》《春日偶成》。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大自然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善于动脑,乐于动脑,了解事情往往在自己努力后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顾茅庐》3、4自然段。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从历史故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如何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芳香扑鼻”、“附近”、“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可贵,懂得奉献的美好,激发学生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们和平共处的情感。学习生命的壮歌后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云雀的心愿》。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池上》《小儿垂钓》。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班中的学生大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并举手发言,不足的是完成作业时不够专心,导致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本学期,打算在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上狠下功夫。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导致理解能力差,作文没具体的内容以及精彩的语句。所以,决定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习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习作水平。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二 课文1、2、3

三 课文4、习作1、练习1

四 课文5、6

五 课文7、习作2、练习2

六 课文8、9

七 课文10、习作3、练习3

八 课文11、12

九 课文13、14

十习作4、练习4

十一 课文15、16

十二 课文17、习作5、练习5

十三 课文18、19

十四 课文20、习作6、练习6

十五 课文21、22

十六 课文23、习作7、练习7

十七 期末复习

十八 期末考试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1、注重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愿意独立解决学习语文时遇到的问题。

3、注重文化积累,情感积累。

4、每个单元有三篇主体课文和两篇拓展性阅读的课文。这些课文,在注重贴近儿童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同时,扩大了文化含量。学生应当能够通过,为,学习这些诗文,初步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现实社会和历史有所理解,并放眼世界,接触更广博的知识。这一点,从单元主题“遗迹”“战争”“生命”“科学的精神”“地球家庭”就可以看出来。

5、课文涉及多种文体,增加了随笔、报告文学、寓言、传记、对联等,两册还各选编了一篇剧本,帮助学生涉猎日后阅读时可能接触的多种阅读材料。

6、语言材料(字、词、语、精彩的句段篇)的积累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一贯的任务,我们的“日积月累”栏目一直贯穿到小学毕业。但是积累什么,怎么积累的`问题,四年级以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四年级就是个关键的界点。介于四年级的这个重要的“关键的界点”,我觉得应强化由老师硬性指定范围到学生自觉独立地完成逐步过渡(重在前者),进行有层次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使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键阶段。

二、具体措施

1、持续培养学生的自觉积累的习惯。

2、继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疑的能力。

3、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保底的工作。

4、通过随感的写作持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

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习作教学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地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写具体的训练要有一个过程,要求不要太高,要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评中逐步达到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不要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利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

,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生本教育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是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五、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7人。本班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这学期要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9—11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1班的语文课。经过上学期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使本班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特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三、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

3.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自学时间。

4.强化阅读、作文训练,尽心辅导。

5.利用早自习,中午及或晚辅导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导优辅差工作,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4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的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第七单元为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中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除去第五组,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这七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

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五次、“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设“展示台”栏目,教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三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本册课文的编排,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每组有4篇课文,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精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本册的预习要求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略有提高。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课文后有“思考练习”。一般每课安排3——4题,有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有余力的的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的课内外结合。

阅读课文前有阅读提示。一般提出一两个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3。积累运用

注重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积累运用”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实践活动”。“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主要是优秀的诗词、成语、对联、俗语、名言警句等;“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习作”,安排。本册习作共安排了8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此外结合课文,安排了6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8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的事情、自己的所感所想、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

本套教材到四年级下册要求认识200个生字。会写190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导读”“预习”“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在学习时要加以重视。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相当部分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张舒仪、程铭静、张子木等;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如:陈培高、李宁、陈泽儒等。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②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③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内容与教学基本思路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xx个字。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A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默读要在原来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此外,本册还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5、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习作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在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

4、勤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四、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五、优生的培养及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语文课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陈培高、黄倩倩、陈泽儒,他们普遍表现为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面对以上同学在学习方面的困难,我采取的措施是: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寻找学习乐趣,使之在愉快地氛围中学习。

(二)注意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质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去解答。

(三)课下督促他们把当天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扎实。

2、优生的培养

(1)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2)每周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比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课标指导 中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分水岭,是由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的桥梁,在个人一生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阶段......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篇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基本情况分析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篇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者的重任。......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4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篇1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篇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学习水平较为平均,多数中等生,优等......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大全)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长久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