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 小小工程师 第6课 测试塔台模型

2022-02-18 08:4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 小小工程师 第6课 测试塔台模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 小小工程师 第6课 测试塔台模型》。

第6课测试塔台模型

(教材P15~16)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测试塔台模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2.知道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

2.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

3.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

2.能基于观察事实做出合理判断。

3.能虚心接纳同学意见,通过反思交流,调整原有设计,从而达成集体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

难点:通过分析、对比测试结果,归因问题所在并进行梳理、归纳。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塔台模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单、问题梳理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米尺、多本教科书、电风扇、抗震检测仪、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对照评价表,对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做了简单的组内自评与小组互评。若要更客观地评价工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还需要进行什么环节?(预设:测试、检测。)

2.揭题:测试模型环节决定着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工程设计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各个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否合理?这些疑问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测试来解答。(板书:测试塔台模型)

测试与研讨

明确测试标准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引导学生观察评价表,讨论、交流各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对照评价表,我们

测试与研讨

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具体评分标准如何?(预设:可以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成本等方面进行测试,不同表现情况对应不同的分值。)“分工合作”和“美观”是无法量化的项目,需要全班评议、共同商讨。

2.追问: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协助不同项目的测试?(预设:用米尺测量高度、用重物测试顶端承重能力、用电风扇测试抗风能力、用拍动桌子模拟地震测试抗震能力。)

3.活动:指导学生从测量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经过交流全班达成共识。

4.交流:塔高、顶端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的性能标准是必须达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成本越低设计越好。评价表中的图文设计、分工合作、美观、成本应如何进行评分?(教学提示:师生共同探讨,细化标准。设计图及文字说明依照是否有绘图、文字、标注,是否表述清晰打分;材料成本统计可以通过制订材料费用进行测算,例如吸管一根0.1元、钩码一个1元、滚珠一个0.2元、胶带一米0.1元、弹簧一个0.2元,进行各组成本统计,通过排名打分;分工合作情况由各组自行介绍;模型美观方面通过塔台结构是否合理、外形美观程度进行打分。)

展示与测试

1.过渡:看来,我们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教学提示: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分发塔台模型测试记录单并介绍填写方法——以塔高为例,利用米尺进行测量,记录到测试结果一栏,再根据细化标准打分,填上对应的星数。测试完成后将各小组结果汇总到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中。)

测试与研讨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

测试与研讨

自我评估

发放问题梳理记录单,课件出示教材上问题梳理记录单,引导学生梳理各自小组在建造塔台模型时遇到的问题,填写自己的问题梳理记录单。

研讨汇报

拓展

与小结

拓展:课后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组内塔台的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并整合其他小组的塔台模型给你们带来的启示,梳理归纳,为下节课的评估与改进做好准备。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课通过测试与研讨的整合,引导学生以测试的数据为依据展开研讨,在做中学、做中思。测试前明确测试标准,强调用相同的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引导学生意识到测试的科学性。测试的数据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反思模型设计的优缺点。本课在简单自评后进行讨论、梳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完善工程模型的设计方案,建立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借鉴他人经验的意识,提升信息处理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后

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13第四题。

四、下图是测试塔台模型的几个情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情景是测试塔台模型的高度,根据评价表,塔高()60厘米,才能打3分。

A.没有达到B.基本接近C.达到

2.图乙中正在测试模型的顶端承重,除了图中所用工具——书本外,还可以借助水瓶等重物,要求是所选重物要________。

3.图丙是测试抗风能力的情景,测试过程中发现风力1级测试中,塔台模型就开始摇晃,抗风性能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测试完塔台模型后,进行问题梳理时发现:底端重量较轻,不利于________;制作过程中________有误差,成品可能会倾斜;吸管使用数量过多,会导致________过高,浪费材料。

参考答案

四、1.C2.一致3.塔台模型太高(或塔台模型结构不稳固)

4.抗震测量成本

下载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 小小工程师 第6课 测试塔台模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 小小工程师 第6课 测试塔台模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1、放大镜-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放大镜-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 放大镜广泛......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1-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1、一天的垃圾-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一天的垃圾-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一天的垃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过程和方法:调查统......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精选5篇)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宇 宙 第一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

    5、铁生锈了-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铁生锈了-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铁生锈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观......

    1、时间在流逝-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时间在流逝-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时间在流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