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评析《自然测量》及教学反思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评析《自然测量》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的结果,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吸管,稻草,绒条,笔,围巾图片(红色围巾和粉色围巾),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
(一)教师以“买围巾”为话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用自然物“吸管”来可以测量围巾的长度。
1.师:我想买一条围巾的长度是“5个吸管一样长”的围巾。你们猜猜看哪条围巾可能是老师想买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2.师: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呢?(引导幼儿说出“量一量”)
3.小结:我们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
(三)师幼讨论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1.师:我们应该怎样操作才能准确地测量出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呢?
2.师幼讨论,请个别幼儿示范
3.小结:吸管要放在围巾的下面,以围巾的一头“对齐”(对齐就是要让吸管的最边上要跟围巾的最边上在同一条直线上)
4.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方法,现在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两条围巾,还有许多的吸管,请小朋友们帮老师量一量到底哪条围巾才是老师想买的呢?
(1)提出操作要求:小声讨论;听到音乐声停下手中的材料。
(2)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正确测量的方法并指导幼儿借助笔做记号。
(四)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1.提问: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测量中的问题:每次测量时头尾没有衔接好,有的空了很长,有的重叠在一起了。
3.教师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帮助幼儿直观感知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先从围巾的一头对齐开始量,量一次后在吸管的后面用铅笔做个记号,移动吸管从记号开始接着往下量,注意中间不能空出来,也不能重叠,一直量到最后,量完了最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记号。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创设“买围巾”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系列问题启发幼儿用“量一量”的办法解决老师遇到的难题,在教给幼儿正确的测量方法之前,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试着量一量,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
二、教师出示吸管、绒条、稻草作为测量工具,正确的测量同一条围巾,并用数字记录结果。
(一)教师出示多种测量工具,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除了带吸管来测量围巾,还带来了别的东西来(出示吸管、绒条、稻草等测量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帮老师量一量这条围巾的长度,用上我们刚才学的测量方法准确地测量。
2.介绍记录表。
(二)教师引导幼儿正确测量,并学会用数字记录。
1.提出操作要求:
(1)先用一种测量工具测量,测量完记录,再用另一种工具测量记录;
(2)听到音乐停止操作,坐回座位上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教师引导幼儿感知测量工具的长度与测量数字的关系。
引导语:小朋友们刚才测量时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1.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交流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记录结果,提问: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这两个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我们测量的围巾长度是一样的,只是测量工具的长度不同,所以结果不同,长度越长,量的次数少,长度越短,量的次数多。
【评析:此环节在幼儿了解测量方法之后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测量的方法,同时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结果,发现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一样。】
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自然测量来解决问题。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很多种物品来测量,小朋友们都学会测量和记录了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测量的,我们就可以用今天学的测量方法来解决问题。
【评析:通过学习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把测量经验延伸到生活中去。】
活动延伸:
师:老师会把围巾放在益智区,小朋友们试一试还可以用什么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的结果。
教学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下面就针对本次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谈谈感受: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评析《自然测量》含反思这篇文章共6024字。
第二篇: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
科学:《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自然测量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一、活动目标
1、讨论、分析并懂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对象,得出的结果不同;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多种工具的测量,尝试简单记录;
3、感受测量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直尺、卷尺、皮尺、小棍、书本、橡皮、铅笔等测量工具若干。
2、幼儿用书。
3、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片是什么呀?
幼:小朋友在擦桌子。
师:我们平常是完饭也经常的这样擦桌子,但是小朋友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吗?
2、幼儿讨论,教师帮助幼儿小结测量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如何测量我们的桌子呢?
幼:尺子、米尺、指头……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进行测量。比如说我们桌子上的书、铅笔、橡皮。下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如何用这些物品来进行测量,老师测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数。请看黑板。
3、指导幼儿用书、橡皮、铅笔再次测量桌子。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测量吧!
(启示幼儿测量物体需要从物体的最头端起开始测量,测量时用手暂时记录长度,下次测量需要紧挨手部最后端起开始测量。)
4、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5、分析测量中的问题。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测一测父母和自己的腰的尺寸,并尝试记录下来。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精选)
屈老师教案网优秀幼儿园教案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
(精选汇编)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天气预报
设计思路:
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分组介绍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验
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幼儿分组介绍
2、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幼儿交流
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报的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
出示幼儿几天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部分幼儿交流记录表。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屈老师提供各科幼儿园教案,包括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以及托班等幼儿园优秀教案。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蚂蚁找家
活动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活动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探索人体
情况分析:
人是自然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类个体的存在、生长、发展变化、死亡、繁衍后代等等新陈代谢过程,具有丰富、美好、奇妙的内容。进行人体知识的教育,不仅能满足年幼儿童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和愿望,并对幼儿了解自己,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与幼儿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是幼儿很熟悉的人体器官之一。对皮肤的探索,符合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2、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触觉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人体的某些器官
2、操作材料: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知道皮肤的重要性。
1)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注:在幼儿已认识了人体一些器官的基础上,我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人体哪种器官最重要?其目的在于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人体器官的知识,同时也促使幼儿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活动。
2)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注: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幼儿看来,这是很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它唤起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幼儿能专心致志地去寻找、去观察。
3)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么样?
注:如果我们没有皮肤会怎么样?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有的说:没有皮肤,血都流出来了;有的说;没有皮肤,我们会死的;有的说:没有皮肤,人会变得很难看„„他们善于思考、积极表达,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难得的。
小结: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2、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1)请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材料安排
第一组冷水、热水第二组夹子、羽毛
第三组石子、玻璃球第四组绒毛玩具、木块
第五组放大镜、印泥、白纸第六组记号笔
注:操作物体、触摸是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形成和运用科学概念的源泉,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他自己的探索、操作物体、感知来建构物质世界的观念,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使每个幼儿有多次接触材料的可能性。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轻松而无拘束,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去发现、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与同伴交流。
2)请小朋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注:孩子们的回答是这样的:一只脸盆里的水是冷的,一只脸盆里的水是热的;夹子夹在手上很疼,羽毛碰在手心上痒痒的;石子是粗粗的,玻璃球是滑滑的;玩具是软软的,木块是硬硬的;用放大镜可以看见手上有毛孔、汗毛,手上还有指纹和手纹;用记号笔画一条线在手上,把皮肤拉紧,线条就变长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与材料的充分作用,已经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了有关皮肤的构造与功能,它是靠幼儿自己去理解的。幼儿得到了乐趣,活跃了思维,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结:皮肤上有细细的毛孔和绒绒的汗毛,热了,毛孔能帮助身体排汗、散热;冷了,毛孔就缩小,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手上有指纹和手纹,而且每个人的指纹和手纹是不一样的;它还能感觉出冷、热、痛、痒,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皮肤还具有弹性。
3)小朋友去玩一玩刚才没玩过的材料。
注: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能力较差的幼儿能够去操作尽可能多的材料,发现、感受刚才未知的经验。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更深入地进行观察、探索、思考,寻求多种方法。
3、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启发幼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要勤洗澡、洗脸、洗头、换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损伤皮肤,伤了要及时擦药,要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注:在已经认识了皮肤的构造和功能的基础上,我很自然的把问题引到了自我保护上。在这里,我并没有运用传统的说教法,而是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讨论来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性与幼儿的主体性处理得恰到好处。
4、游戏:对与错
请小朋友仔细听,如果我说得话是对的,就举起手中的红卡,如果是错的,就举起手中的绿卡。
1)蔬菜和水果使我们的皮肤变得不健康。(错)
2)喝水对皮肤有好处。(对)
3)皮肤被划破了,就再也不会好了。(错)
4)小朋友用了化妆品能使皮肤变得更漂亮。(错)
5)最薄的皮肤是嘴唇,最厚的皮肤是指甲。(对)
注:在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活动达到了高潮,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游戏,来增加、加深对皮肤的认识,显然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起到了扩展、补充的作用。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活动准备:
联系参观事宜,察看参观路线。(参观农科院、农村或果园)准备交通工具和幼儿必备的生活用品,提醒幼儿穿合适的服装、鞋袜。制订参观计划。教学挂图“丰收的金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观农村的兴趣与愿望。
2.组织幼儿观察、认识各种农作物。
“请你们看看农田里有哪些农作物。”(如稻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引导幼儿观察稻穗、玉米苞、豆荚等果实,并相互讨论,知道它们是人们的粮食。“田里还有哪些作物也丰收了?”(引导幼儿观察棉花,摘几只棉桃,知道棉花可以用来做衣服)
3.组织幼儿观看成人劳动、观察收获过程
“农民伯伯现在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现在我们和他们一起干吧!”(组织幼儿参与,如拾稻穗、拾山芋、搬玉米等)
4.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我们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参观了农田,知道很多作物丰收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们还参加了劳动。”
“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一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预期目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知道水是无味的。
3、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知“流动”。
三、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屈老师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
(精选汇编)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天气预报
设计思路:
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分组介绍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验
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幼儿分组介绍
2、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
幼儿交流
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报的 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
出示幼儿几天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部分幼儿交流记录表。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蚂蚁找家
活动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探索人体
情况分析:
人是自然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类个体的存在、生长、发展变化、死亡、繁衍后代等等新陈代谢过程,具有丰富、美好、奇妙的内容。进行人体知识的教育,不仅能满足年幼儿童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和愿望,并对幼儿了解自己,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与幼儿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是幼儿很熟悉的人体器官之一。对皮肤的探索,符合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2、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触觉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人体的某些器官
2、操作材料: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知道皮肤的重要性。
1)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注:在幼儿已认识了人体一些器官的基础上,我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人体哪种器官最重要?其目的在于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人体器官的知识,同时也促使幼儿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活动。
2)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注: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幼儿看来,这是很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它唤起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幼儿能专心致志地去寻找、去观察。
3)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么样?
注:如果我们没有皮肤会怎么样?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有的说:没有皮肤,血都流出来了;有的说;没有皮肤,我们会死的;有的说:没有皮肤,人会变得很难看„„他们善于思考、积极表达,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难得的。
小结: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2、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1)请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材料安排
第一组 冷水、热水 第二组 夹子、羽毛
第三组 石子、玻璃球 第四组 绒毛玩具、木块
第五组 放大镜、印泥、白纸 第六组 记号笔
注:操作物体、触摸是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形成和运用科学概念的源泉,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他自己的探索、操作物体、感知来建构物质世界的观念,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使每个幼儿有多次接触材料的可能性。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轻松而无拘束,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去发现、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与同伴交流。
2)请小朋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注:孩子们的回答是这样的:一只脸盆里的水是冷的,一只脸盆里的水是热的;夹子夹在手上很疼,羽毛碰在手心上痒痒的;石子是粗粗的,玻璃球是滑滑的;玩具是软软的,木块是硬硬的;用放大镜可以看见手上有毛孔、汗毛,手上还有指纹和手纹;用记号笔画一条线在手上,把皮肤拉紧,线条就变长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与材料的充分作用,已经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了有关皮肤的构造与功能,它是靠幼儿自己去理解的。幼儿得到了乐趣,活跃了思维,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结:皮肤上有细细的毛孔和绒绒的汗毛,热了,毛孔能帮助身体排汗、散热;冷了,毛孔就缩小,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手上有指纹和手纹,而且每个人的指纹和手纹是不一样的;它还能感觉出冷、热、痛、痒,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皮肤还具有弹性。
3)小朋友去玩一玩刚才没玩过的材料。
注: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能力较差的幼儿能够去操作尽可能多的材料,发现、感受刚才未知的经验。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更深入地进行观察、探索、思考,寻求多种方法。
3、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启发幼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要勤洗澡、洗脸、洗头、换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损伤皮肤,伤了要及时擦药,要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注:在已经认识了皮肤的构造和功能的基础上,我很自然的把问题引到了自我保护上。在这里,我并没有运用传统的说教法,而是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讨论来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性与幼儿的主体性处理得恰到好处。
4、游戏:对与错
请小朋友仔细听,如果我说得话是对的,就举起手中的红卡,如果是错的,就举起手中的绿卡。
1)蔬菜和水果使我们的皮肤变得不健康。(错)
2)喝水对皮肤有好处。(对)
3)皮肤被划破了,就再也不会好了。(错)
4)小朋友用了化妆品能使皮肤变得更漂亮。(错)
5)最薄的皮肤是嘴唇,最厚的皮肤是指甲。(对)
注:在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活动达到了高潮,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游戏,来增加、加深对皮肤的认识,显然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起到了扩展、补充的作用。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活动准备:
联系参观事宜,察看参观路线。(参观农科院、农村或果园)准备交通工具和幼儿必备的生活用品,提醒幼儿穿合适的服装、鞋袜。制订参观计划。教学挂图“丰收的金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观农村的兴趣与愿望。
2.组织幼儿观察、认识各种农作物。
“请你们看看农田里有哪些农作物。”(如稻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引导幼儿观察稻穗、玉米苞、豆荚等果实,并相互讨论,知道它们是人们的粮食。
“田里还有哪些作物也丰收了?”(引导幼儿观察棉花,摘几只棉桃,知道棉花可以用来做衣服)
3.组织幼儿观看成人劳动、观察收获过程
“农民伯伯现在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现在我们和他们一起干吧!”(组织幼儿参与,如拾稻穗、拾山芋、搬玉米等)
4.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我们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参观了农田,知道很多作物丰收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们还参加了劳动。”
“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一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预期目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知道水是无味的。
3、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知“流动”。
三、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