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霸州市开发区小学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它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的前提下,以本学校为基地,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文件,听取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的讲座,并大量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设臵的指导思想,课程实施的要领及掌握校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
1、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
设臵《与绿色同行》这一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了解掌握种植与管理的方法。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学生阅览室,开展环境教育读书周活动,教育学生积极阅读、观看环境教育书籍和声光像资料,鼓励学生做摘抄,写心得。并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环境知识学习体会的交流活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对待环境保护的积极态度和美好情感。
2、改造校园环境,营造环保氛围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按环境教育目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精心改造校园环境,让每一个景点、每一块墙壁都能为环境教育发挥作用。一是扩大校园绿地,增加植物品种,使学校植物四季常青;二是利用闲散地建设“校本课程教学基地”,包括蔬菜种植基地和花卉种植基地;三是在校园醒目处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四是组织各班创建“绿色园地”,养植花草植物;五是让幼儿园的孩子们饲养各种小动物等。在全校形成“绿色环保”的浓厚氛围。
3、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参与意识
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与管理中,以学校、班级、少先队为主体,举办“我与绿色同行”、“地球——我们共有的家”、“消除白色污染,建立手拉手地球村”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每学期开展“争光环保小卫士”、“争摘环保章”评选表彰活动。
4、带动家庭,创建绿色环保育人大环境
学生的道德发展离不开社会和家庭,而且也只有积极联系家庭和社会,才能获得更完整的道德经验。通过开家长会、致家长公开信、校讯通等方式倡导家庭开展勤俭节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提篮购物、不吃野生动物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形成绿色文明的育人大环境。
5、亲手种植,学生得到劳动习惯的培养。植物种植、养护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要坚持是十分不易的,尤其是种植需要的周期长。此门课程的开发,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4、开发小记者基地。霸州市开发区小学是廊坊日报首家校园小记者基地,于2009年4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社长张宝富同志亲自题词:“今日小记者,明天大作为。”首批小记者的选拔均来自我们开发区小学,共计30人。小记者的选拔并没有只注重学习成绩的优劣,而是注重把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也吸收进来。我们的宗旨是:让孩子们更健康,更快乐,更全面地成长,给孩子提供一个新的成长平台。2010年暑假以后,经过层层选拔,有48名同学成为了第二届校园小记者。经过辅导培训,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作为
三、保障条件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我校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检查评估、考核评比工作。其中教学校长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对课程等工作负责,教务处主任对所承包的各科组工作实行全面管理,教研组长对本学年组或学科组的教材开发的质量负责,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自我管理。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二是从办公经费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地建设、研究经费及课程开发积极分子的表彰奖励。三是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各项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设施,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组织我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材整理编写工作,布臵教师收集有关故事和资料。教师编写好后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评并整理成册。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与绿色同行》,下设两门课程《环保知识我知道》和《种植与管理》。《环保知识我知道》主要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环保教育:⑴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情况、生态破坏情况;⑵与生态环保有关的纪念日、纪念活动情况;⑶为“生态环保”作出贡献的人与事⑷校园绿色生态的知晓情况。《种植与管理》主要内容是介绍蔬菜、花卉的种植管理技术。
还有选修课:篮球、素描、书法、声乐演奏、舞蹈、象棋、京剧、腰鼓、趣味数学、朗诵、琵琶、手风琴、校园小记者。选修课注重国家课程的延伸和学生特长的培养。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课时。
第二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付国忠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功能,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开创学校特色品牌,提高办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
1.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引领全体学生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针对我校实际,确立“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校本课程目标。
3.以学校为基地,与外部力量合作,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
三、课程内容 :
主要有分学校篇、家乡篇、育人篇、安全篇、安全篇和环保篇。
四、主要措施
1.新教学理念做引领,指导具体活动实践
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建立合理的激励评价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采用恰当的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五、具体课程安排: 详见进度表
第三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教学内容: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
1、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人文素养。
2、突出知识性,趣味性, 组织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措施
1、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为避免盲目性,与其他学科一样,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2、掌握校本课程实施方法,逐步提高实践水平。
3、校本课程的评价将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体现多员化,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
第四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彭西小学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能够了解图画所体现的内容,体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还会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总目标:
1、通过阅读教师所选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及祖国的文明礼仪。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明知礼、思维能力等。
4、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5、让学生掌握如何掌握安全常识,能积极主动地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6、阅读完毕后能及时归纳、总结,能独立完成好阅读笔记,在家长的帮助下,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注意安全的意识,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能从课程中汲取有意义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精心备课,并按照计划实施教学活动,排除随意性。
2、多开展一些目的明确,形式生动活泼,富于童趣的活动形式。
4、定期评选出“文明小博士”、“安全小卫士”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每课为一课时
校本教学计划
彭 西 小 学
第五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针对我校实际,特别开展了《古典家具》和《戏曲》两项校本课程。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从小积淀祖国语言文字,增强语文素养,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
三、课程实施的建议: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突出该课程的特性:
1.突出课程的生活性
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要紧扣儿童行为习惯培养要求,以正确的行为习惯观念引导儿童
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活动。
2.突出课程的全面性
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要让儿童感兴趣,并涉及到学习、生活、游戏各个方面,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时空。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和联结中交互构建,弹性延展。
3.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行为习惯实践活动为课程呈现形态,重视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实践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而非单纯地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践,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并在生活中主动加以体验、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
4.突出课程的活动性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性,在活动中修身,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
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
1.从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开始
宁少勿多,宁易勿难;注重行为细节,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2.先做后知,重在实践。
好习惯是养(天天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可以不明白,但必须去做。
3.严格要求,坚持就是胜利
严格要求:养成贵在严格,没有严格就难养成,所以,身教为先,耐心细致;绝不姑息纵容,决不敷衍。坚持就是胜利:不断重复,养成好习惯的秘诀就是重复,好习惯不在难,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但要不断地重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好习惯在坚持中养成!
五、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校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教师必须按照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按照学校对各科的课时要求之规定,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师大赛及评价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校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大赛的评比,使每位教师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校本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教师考核评价
1.定期查阅教案,听课评价,作出意见反馈,给予指导。
2.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评教师活动,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改进教学。
3.任课教师交流感受,互补互学,取长补短,及时反思、总结。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考核评价
(1)检测对良好行为习惯知识的掌握,以试卷答问形式进行。
(2)日常行为举止的观察检测,以此为重点,学校定期讲评,及时鼓励,加以强化。
(3)学生自我检测,互相交流收获感受。
(4)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学习知识与培养行为密切结合,重在行为培养。
(5)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等级评定由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家长共同评定。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