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1-11-03 14: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内容编8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让幼儿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看图编应用题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并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作业纸、铅笔、橡皮擦等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图片内容编8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演示法、谈话法、操作法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1-20单数,两个两个数1-20,五个五个数。

2、碰球游戏:复习6、7、8、的组成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PPT课件。(第一幅图:小鸟在天空飞翔)

提问:小朋友,图片上有什么呀?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将这件事情编成一道应用题说一说?那列成算式怎么说?你还能根据这个算式编出其他的应用题吗?

2、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小兔子吃胡萝卜)

师:看看怎么了?(小兔子吃掉三个胡萝卜)

3、看图自编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接下来老师可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谁能又快又准地看着图片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呢?

3、教师出示第三幅图片(小朋友玩气球)。

4、教师出示第四幅图片(蝴蝶飞舞)

5、教师出示第五幅图片(鱼缸里的金鱼)

6、教师出示第六幅图片(池塘里的青蛙)

7、师:小朋友,你们都会了吗?现在可是要你们来练练本领咯!

8、出示图片,讲解作业要求与方法。

注意:

(1)写作业时记得看清楚是加法还是减法哦!

(2)我们在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谁来说说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小结:将纸放平摆正,抬头挺胸,手臂放平,食指与拇指的前端捏住笔杆,眼睛离纸头比要一把尺还长一点的距离。

9、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道题目:看分合式列算式

第二道题目:看图列算式

三、结束部分

点评幼儿的作业情况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043字。

第二篇:大班《看图编9的应用题》教案

大班《看图编9的应用题》教案

大班《看图编9的应用题》教案1

一、活动目的:

让幼儿学习看三幅一组的情景土编应用题,培养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灵活思维。

二、活动准备:

三副小鱼情景图,由1、8、9组成的加、减算式卡片。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小鱼图有什么不一样?

2、启发幼儿看三幅图:把第一幅中的小鱼看成是原来的.小鱼数,第二幅用虚线隔开的1条小鱼看成是增添的小鱼数,第三幅看成是现在的小鱼数。让幼儿根据三幅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3、请幼儿编题并解答:池塘里有8条小鱼,又游来1条小鱼,池塘里一共有几条小鱼?

4、出示算式卡片8+1=9,告诉幼儿编一道应用题有两个条件和提出一个问题。

5、分组活动:教师变换三幅图的位置,启发幼儿将前两幅作为一知条件在小组里编应用题并互相解答。

(1)变换图的顺序为:(3)、(1)、(2)。第一幅图表示原来的小鱼数,第二幅表示现在小鱼的数量,第三幅线隔开的表示去掉的,让幼儿编一道减法应用题并计算。

(2)先后变换图的顺序,让幼儿分别编应用题并计算。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放松心情。

大班《看图编9的应用题》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又、一共、还剩下”等词语口编加法、减法应用题。

2、两组图片进行对比,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

3、参与白板操作游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体验口编应用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幼儿人手一道算术题。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地方认识吗?(出示羊村画面)今天,它们要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

2、学习看图口编应用题,并记录算式题。

(1)问题一。

--师:我们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一道题?图上有什么?

(点击美羊羊,出现“蝴蝶题”)--师:美羊羊带来的这个问号要问你们什么呢?(一共有多少只蝴蝶?)--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要用“一共”这个词?

--出示美羊羊笑脸图,表示答对了。

(2)问题二。

--师:我们再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二道题??(点击喜洋洋,出示“小鸟题”)--师:图上有什么?看看小鸟有什么变化?这里的问号要问你们什么?(还剩下多少只小鸟?)--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要用“这剩下”?

(3)理解对比两幅图,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幼儿学编应用题。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用三句话把三幅图连起来完整讲述?

--教师:我们用三句话讲述,最后一句是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讲述我们叫它应用题。

--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三幅图完整讲述编出一道应用题?

--教师:这里的`的两个问号提问是不一样的,飞来是用一共来表示的,飞走是用还剩下来表示的。

--幼儿根据应用题记录算式:6+3=9、9-3=63、根据生活经验幼儿自编应用题。

--刚刚我们都是看着三幅图来编应用题的,现在我们能不能看着算式口编应用题呢?

--幼儿每人一个算式题,尝试看算式编应用题。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的应用题。

4、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三幅图口编应用题,还学会了看算式口编应用题,你们真了不起。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东西,编成应用题,回去后我们在尝试编一编,好吗?

第三篇:大班数学教案《自编应用题》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感知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总和数。

2、感知应用题由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和一个问题组成,知道加法应用题中告知的两个数是部分数,问题是求总数。

3、尝试创编完整的加法应用题,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重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完整的加法应用题。活动准备:小鸭子、小蝌蚪、池塘大背景图一幅、教师教具若干份。幼儿操作材料、小蘑菇、花朵、树叶、瓶盖、棍子……..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应老师和相老师请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来我们班里做客,你们可要表现的特别棒哦!因为今天你们是小小主人翁,现在应老师请我们的主人翁用好听的声音一起向叔叔阿姨们问声好!(叔叔阿姨你们好)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坐过汽车或者是火车? 幼:有

师:那你们去坐汽车、坐火车之前需不要买票呢?

师:是的,都需要买票。那你们买来的汽车票和火车票上有没有告诉你们要几点钟上车?

幼:有

师:这个周末呢应老师也准备坐汽车去杭州看看我的孩子,想看看他在那里生活的好不好,昨天应老师下班后去车站里买了一张车票,可是我发现这张车票非常的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幼:想

师:那应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我这张特别的车票(出示计算题卡片2+6=(),小朋友你们看,我这张车票它没有直接告诉我几点钟上车呢,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应老师我该几点钟去上车?

幼:8点钟

师:你们怎么知道是8点钟上车呢? 幼:因为2+6=8 师:是的,小朋友真聪明,我们只要把2和6这两个数相加就得到答案。我这里还有很多这样的车票呢,你们还愿意帮忙吗?(出示10以内的加法,计算题卡片。例如:2+3=()、4+4=().5+2=()、3+4=()等等)

二、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表现的都非常棒。现在应老师请你们来看看下面这副图(出示3只小鸭子在池塘里的图片)我们来数数有几只小

鸭子?嘎嘎嘎…….小朋友你们看现在又来了几只小鸭子?(再增添4只小鸭子图片)现在池塘里总共有几只小鸭子了? 幼:7只小鸭子

师:那如果我们用计算题来表示这一道应用题该怎么表示? 幼:3+4=(7)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计算题3+4=(7)师:对,那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说说这幅图上的内容,池塘里原来有3只小鸭子,后来又来了4只小鸭子,总共来了7只小鸭子。(跟着应用题内容变化图片上鸭子教具的数量)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我们利用3和4这两个已经知道的部分数得出了7 这个总和数。我们把题目中已知的两个数叫做部分数(跟念:部分数),就像这题中的3和4。得出的答案叫(跟念)总和数。

师:我们还把这种利用已知的两个部分数和一个求总和数的问题,编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幼:(跟念)应用题

师:出示小蝌蚪,同上(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并帮助幼儿加深幼儿理解两个部分数,和一个求总和数的问题,可以编成一道应用题)

师:引导幼儿利用活动室内的物品,口编几道应用题。小结:我们只要知道两个部分数和一个求总和数的问题,我们就能编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三、尝试看图编应用题

师:那接下来小朋友你们谁能编一道像这样的应用题吗? 师:(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说出应用题内容(请3-5个幼儿到前面当众操作)

四、创编应用题

师:应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精美的小卡片,现在请小朋友找到你喜欢的小卡片,根据手中的数量来编一道应用题。也可以和你边上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

师: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创编应用题。师巡回观察、指导。小结

师:(整理操作材料)请小朋友们将小卡片都放回百宝箱。师:(小结幼儿创编情况)原来我们的身边存在很多的数学问题,有空时,我们可以编一编考考边上的小朋友。

结束:现在小朋友们编一道应用题去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叔叔阿姨吧

第四篇:大班数学《看图编算式》教学反思

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大家一致认为孩子掌握的很好了,活动开展起来也很轻松,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在家里灌输的太多了。这也不奇怪,因为一提数学,相信大家脑海里立刻就想到的就是加减法了,所以“热心”的家长很早就在家里给孩子灌输此类知识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问题如下:

1.虽然孩子们都知道“2+2= 4”,但如果你请孩子们看着图来编算式他们哑口无言了。在孩子们的眼中,能很快的说出“2+2”后面的结果就是成功的表现,至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式子,为什么要这样记录他们是很迷茫的;

2.虽然孩子们知道“2+2=4”,但如果我不是用生活中常用到的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提问,而是用分合式子导入时,孩子们也懵了,而在老师的反复提示后,很多孩子们的眼里还是在迷茫着。按道理来说,分合和加减法背后的逻辑知识是一样的,但在孩子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分合知识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把两者完全分开的现象呢?

如何让孩子能较快的理解算式的含义?

第一步:教具和口述应用题讲明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法就是遇到“又飞来了”、“又拿来了”、“又跑来了”;减法就是遇到诸如“飞走了”、“拿走了”、“吃掉了”。让幼儿理解到加法得出的数是变多了,不是变少了;减法则是变少了,不是变多了。最后记住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经常要用到三个字:为什么。“你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用加法(减法)?”

第二步:识加号、减号和等号及算式。往往是跳过了前面两个环节直接到这个环节了,所以孩子们很多并没有真正掌握到加法和减法背后的数学思维,而现在我们有了前面的铺垫之后,孩子们就能很好的掌握了,随后就可以进行由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直接转换成式题并对式题做出说明的练习。

第三步:组成学习加减的方法:数学的组成列出加减法,用组成知识论证加减法的正确性。在学习中,加减可结合进行,这样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群之间的关系(4+1=5为等量关系,5-4=1为逆反关系),培养了幼儿在逆向思维和思维在灵活性。

注意:口述应用题、数的组成及加减算式、运算之间在联系和转换。三者之间在联系和转换的方法是复习加减和发展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切忌三者的分裂造成知识间的割裂。教师可以先口述应用题,然后请幼儿用分合式的方式写出来,然后再用分合式编一道加减法算式,最后可以利用算式再编出一道应用题来。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重难点:创编、计算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提问

复习8以内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郭老师,我告诉你,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郭老师,我告诉你,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郭老师,我告诉你,6+2=8!

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习9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8只鸭子,又来了1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8+1=9)

师:小朋友,请听音乐!我们的伙伴来了。

播放小鸭子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鸭子原来有8只,又来了1只,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

幼:9只。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8+1=9

表扬小朋友!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5+4=9)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蝴蝶姐姐也飞入花丛中了。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5只蝴蝶。

师:是呀,有5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4只蝴蝶。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9只。

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5+4=9

师:非常棒!表扬表扬自己!3、2008年是奥运年,小猴子在锻炼身体,第一次有7只小猴子,第二次又来了2只小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同上(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

7+2=9

4、一棵芭蕉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香蕉,先长出来了6个香蕉,又长出来了3个香蕉,一共长出来了几个香蕉?

同上(老师问,小朋友答)

6+3=9

三、操作练习

送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拿出一个大礼物盒子,请小朋友自己抽出自己的礼物),条件是:小朋友必须回答礼物上面的问题(问题是用算式创编应用题)

四、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带者自己的礼物到爸爸妈妈那里编应用题(随音乐),本节课结束。

下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应用题》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种子排队 兰碧英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对种子进行分类和按规律排序。2、通过学习发展幼儿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判断力。 活动重点: 学习对种子进行分类、排......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报恩二校中心校幼儿班数学:邓晓晓 《复习10以内的数概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数概念(数的形成、数数、认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和数序等)。 2.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猫捉老鼠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二、活动准备: 老鼠(背后有式题)、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能大胆讲述。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数数》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开心鸭子和松鼠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7、8的组成,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仔细观察图片,能独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尝试进行分合。 3、乐于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学习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培养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自制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