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美更有动感
——设置动画效果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集体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感受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受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给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学习难点:合理地设置对象的动画方向、速度及出场顺序。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用幻灯片,图片素材,文档材料。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教师发送静态的“难忘的一次秋游”PPT到学生机,请生打开并放映观看。
2.师播放有动画效果“难忘的一次秋游”PPT。请生欣赏。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两组作品的不同之处。
3.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二、引领探索
获取新知
(一)初步探索:寻找“自定义动画”命令
任务一:
在幻灯片菜单中寻找“自定义动画”命令。
师:1.布置任务,巡视查看。
2.请生回答。
生:1.观察并尝试寻找“自定义动画”命令。
2.回答问题。
设置动画效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要调出“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有了良好的开始,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初步尝试:设置简单的动画效果
任务二:
尝试给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文本添加动画效果。
师1:布置任务,巡视指导。
2.师生共同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给图片添加动画效果。
生:1.小组探索“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各功能按钮,依次给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文本、图片添加动画效果。遇到困难可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
2.演示操作。
3.和师共同解决困难。
此环节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到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初步小结:设置动画效果的操作步骤
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操作要点,强调在设置时先选定对象,否则“添加效果”按钮不能使用,设置动画后要按“播放”或是放映幻灯片才能出现动画。
(四)深入探究:设置动画的方向、速度、顺序,师播放“灵秀湖北”
幻灯片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所设置的动画是否合理,从而引出动画方向、速度和顺序的合理设置。
任务三:
尝试修改“灵秀湖北”幻灯片,为其设置合理的动画方向、速度和出场顺序。
生:1.小组讨论,探究如何修改幻灯片,设置合理的动画方向、速度和顺序。
2.上台演示解决方法。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主创作,学以致用
师:去秋游时,都有一名导游给我们介绍海口各个景点,今天来了这么多位客人,老师想请大家当一回小导游,利用幻灯片介绍我们的家乡——襄阳。
师:请生打开“美在襄阳”幻灯片,说明任务要求并提示素材存放的位置。
任务四:
1.给已有的幻灯片加上你喜欢的动画效果。(必做任务)
2.插入一至两张新幻灯片,介绍定安的其他景点。(可选任务)
师:1.布置任务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提供学习资源。
3.巡视学生学习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生:1.根据小组成员操作技能基础的不同,选择完成适当的操作任务。
2.小组继续协作创造性地完成作品。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巩固拓展,设置2个梯次的任务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自我、协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能力。
三、作品展示
交流评价
(一)作品展示
提供学生幻灯片作品评价标准,小组内相互评价并选出优秀作品,请小组派出代表,展示幻灯片作品,并做适当的讲解。
师:组织作品展示活动。
(二)交流评价
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小组展示的作品,并给出评语。
四、归纳总结
课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师强调本课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课后试着将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成长历程的精彩瞬间等制作成“演示文稿”,和大家共同分享。
板书设计:
让家乡美更有动感
——设置动画效果
给幻灯片加上动画效果
选定对象
设置动画方向、速度、顺序
检验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