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变色鸟》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变色鸟》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有趣的方法,观察色彩混合变化,萌发探索的兴趣。
2.激发幼儿借形想象的愿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几种单色混合后,变成了另外一种颜色,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2.物质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小勺、塑封纸、图画纸、抹布、展示板、故事读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故事《变色鸟》
1.出示读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白色的小鸟飞在天空中,可能会看到什么呢?”
幼:看到白云、星星、月亮、树、房子等。
2.引导幼儿发现,小鸟吃了不同果子,身上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师:小鸟吃了红颜色的果子,小鸟的羽毛会变成了什么颜色呢?
幼:身上长出了红色的羽毛。
师:小鸟飞啊飞,又看见了什么?)
幼:看到飞机、小狗、蓝天等。
师:它看见了一棵长着黄色果子的树,小鸟肚子饿了,它咕噜咕噜又吃了黄果子,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鸟吃黄果子,咕噜咕噜。
师:小鸟吃了黄颜色的果子,小鸟的羽毛会变成了什么颜色呢?
幼:翅膀变成黄颜色。
(蓝果子重复前面的环节)
师:小鸟吃了红果子、黄果子、蓝果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
幼:长出蓝颜色的翅膀。
师:小鸟翅膀除了长出红、黄、蓝色以外,你还看见了什么颜色。
幼:金黄色、褐色、黑色、绿色、紫色
二、师生共同制作奇妙的画,体验色彩混合变化的有趣。
1.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小鸟吃了不同颜色的果子,就变成了一只变色鸟,我们也来玩变色的游戏吧!
2.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准备一张白色的纸张和一张透明的塑封纸,还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料。
3.教师演示,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压色。
师:现在我们学小鸟吃果子,先吃了红颜色的果子,再吃黄颜色的果子,最后吃蓝颜色的果子。我们把三种颜色的颜料,排成三角形状。(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然后把塑封纸盖在上面压一压,颜色在小鸟的肚子里咕噜咕噜变色了。
4.通过提问,交代操作常规。
师:刚刚是老师自己一个人玩,现在一组有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可是颜料只有一杯怎么办了?
幼:大家轮流玩。
师:用过的这张塑封纸怎么办了?
幼:透明的塑封纸张压完后,把它放到桶里,不能放桌子上。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大胆压色。
以儿歌的形式,指导幼儿压色的方法:这边压一压,那边压一压,左边压一压,右边压一压,压出一幅美丽的画。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啊!
幼:想。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在作品中寻找颜色。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颜色吧!,谁找到颜色,起来与同伴一起分享。
幼:我找到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褐色、黑色。
2.鼓励幼儿借形想象。
师:你看到这些画像什么?
幼:像火山、飞机、恐龙、地球、皮球、头发、汽车等。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既有轻松有趣的外部氛围创设,又有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表达的内部动机激发,三种教学情境的有机融合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次活动的有效性。本次活动以故事《变色鸟》引入活动,借用色彩丰富的图画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利用颜料进行玩色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操作的一项活动,大家在混色过程中探索颜色的千变万化。在压画时,教会幼儿操作要点,但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操作材料,所以个别幼儿不能大胆地大面积涂染。在压画时还教授儿歌,便于幼儿把所有的颜料都压实。最后的环节是想象这些画像什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幼儿都能说出他看到的图画像什么,有的说像:火山、飞机、恐龙、地球、皮球、头发、汽车等。这个活动虽然是科学活动,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其他领域的内容如语言领域及艺术领域。因此是孩子们乐于接受也比较喜欢的一个活动,最后展示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露出开心的笑脸。虽然活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孩子们却玩得很开心。
中班科学教案《变色鸟》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611字。
第二篇:变色鸟活动反思
《变色鸟》教学反思
《变色鸟》这个富有诗意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基本的颜色概念,白鸟吃了各种颜色的果子,成了彩色鸟。富于诗歌之美的语言,色彩对比鲜明的画面,让孩子感受奇妙的色彩变化,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睛去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在故事的开端,我设下伏笔。用谜语引出鸟,在课件的制作上先出示一张白鸟的图片,再是一张彩色鸟的图片,最后是一张黑鸟的图片,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并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寻找白鸟变化的原因。
我预设了两次幼儿畅想、猜测的环节,第一次是讲述完图一后提问:“白鸟会飞到哪里去呢?”通过幼儿猜测,引发幼儿探寻的兴趣,激发幼儿想阅读下去的愿望;第二次是在讲述完课件图7,变色鸟吃了各色果子后到底会变成什么颜色?通过设疑、幼儿猜测,大部分幼儿都能猜测到变成一只彩虹(色)的鸟。
在操作的过程中,先是我示范操作。白鸟先吃下一颗红色的果子,再吃下一颗黄色的果子,分别用红色的油画棒和黄色的油画棒来代替红黄果子,一起来看看两种颜色重合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只有小部分孩子发现两者重合之处有橘色,还有大部分孩子没有看见这一变化。这个跟我选择油画棒有很大的关系,应该选择颜料。因为用颜料操作的话孩子能更明显的发现这个变化。在接下来的操作是请个别孩子来完成的,在黑板上操作的孩子还是能观察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能发生变化,但下面离黑板教远的孩子观察起来就不是那么的清楚。在最后的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大胆操作,不仅是局限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两两变化中,有的小朋友大胆使用了其他的两两颜色进行变化,这个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但孩子的好奇心是从活动的开始一直贯穿到活动结束。他们对整个故事的内容是很清楚的,对于两两颜色混合之后的变化觉得像是变魔术一般,也正因为他们浓厚的好奇心,对于美术活动的开展是个不错的铺垫。
第三篇:中班科学活动 变色鸟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鸟
一、设计意图:
三原色变色活动是一项传统的科学教学内容,因此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以.绘本《变色鸟》的文学情境为外部线索,以创设“让小鸟变色”的问题情境为实现重点,以引导幼儿发现“变色规律”的新旧经验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为难点突破,最终达成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的规律。2.对颜色混合发生变化的现象产生兴趣,体验变色活动的乐趣。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规律: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活动准备:
1.活动之前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基本颜色。2.多媒体PPT课件《变色鸟》。
3.“小鸟”:由透明矿泉水瓶制作而成(如图)每人一只,水粉颜料。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PPT课件,讲述故事。提问: 吃了什么颜色的果子,变成什么颜色的鸟?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鸟”,提问:
这只小鸟也想和变色鸟一样变出颜色来,你想变出一只什么颜色的小鸟呢?
2.适当示范:老师给小鸟准备了各种颜色的果子,请你选一颗果子喂给小鸟吃。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说说你的小鸟变成了什么颜色的小鸟?
4.请你再给小鸟喂一颗其他颜色的果子吧,你会发现什么呢?我们来猜一猜?(画记录表)第二次操作,观察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 5.提问:
(1)你的小鸟变成了什么颜色?你喂给它哪两颗果子。(2)认识橙绿紫色,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是哪两种颜色和在一起变出来的? 红+黄=橙 红+蓝=紫 黄+蓝=绿
三、结束活动:
红、黄、蓝三种颜色,每两种颜色和在一起就能变出新的颜色来。赶快把你们得到的结果,画在你们的记录表上吧。【附故事:】
变色鸟
根据绘本《变色鸟》改编
树林里住着许多白鸟。第一天,飞来一只白鸟,飞呀~飞呀~,飞到一棵红果子树上,吃了一颗红果子,长出了红色的羽毛,变成了一只红色鸟。第二天,又飞来了一只白鸟,飞呀~飞呀~,落在一棵黄果子树上,吃了一颗黄色的果子,长出了黄色的羽毛,变成了一只黄色鸟。第三天,又一只白鸟也飞来了,它落在了一棵蓝果子树上,吃了一颗蓝色的果子,长出了蓝色的羽毛,变成了一只蓝色鸟。
第四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认识前与后(空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关系判断,能正确区别空间位置关系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认识前与后》这一活动,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而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2.能用前后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按指定的前后方向运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
2.环境创设:营造森林情境。
活动指导:
一、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提问:鼻子在身体的前面还是后面?屁股在身体的前面还是后面?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一)游戏“找方向”。
1.引导语:请小朋友做猫宝宝,老师做猫妈妈。“猫妈妈”拍拍手,“猫宝宝”就到老师的前面来。“猫妈妈”跺跺脚,就到“猫妈妈”的后面去。
2.组织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并说说自己躲在教师的前面还是后面。
(二)游戏“捉迷藏”
师播放课件,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行描述。
(三)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1.组织幼儿到“森林”玩,引导幼儿听命令行动。
如:躲到大树后面,走到大树前面等。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排排队》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入,孩子们听到“鼻子”、“屁股”这些身体部位时,都觉得很有趣。一下就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接下来的游戏“找方向”,更是让孩子们过足了瘾。听着老师的指令寻找方位,他们必须集中精力,才能确保不会找错方向。接着以游戏“捉迷藏”,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行描述。为了加深活动的难处,我在设计幻灯片时,动物和躲藏的物体都是相近色彩的,如,乌龟是绿色的,那么它躲藏的物体,我选择了绿色的帽子。这样,孩子们在了适当的孩子们认真的观看着幻灯片,寻找小动物躲藏的位置。寻找小动物的时候,就会很认真,而且会为自己找到小动物感到高兴。本次活动,幼儿充分体验、感知“前后”方位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交流讨论、教师梳理、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其相对性、可变性,最后通过游戏“躲猫猫”把学过的“前后”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题组评议:
整个活动下来,游戏化的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小朋友们的注意,拉近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导课部分能够充分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注意倾听。在课中,多次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前后,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本次活动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鸡蛋浮起来
活动目标:
1、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活动准备:
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回顾已有沉浮经验:
教师:小朋友,星期天大家都在家和爸爸妈妈做了有关沉浮的实验,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的实验结果呢?
二、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提问:有没有小朋友把鸡蛋放在水里?那么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请幼儿做实验——鸡蛋沉入水底
3、教师假装变魔术,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放入鸡蛋,鸡蛋浮出水面。
4、提问:为什么小朋友放的鸡蛋沉在水底,老师放的鸡蛋浮在水面上?
5、教师:我在水里加了一样神秘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盐、糖、味精
提问: 我就是往水里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的一个,你们猜猜是谁呀?今天我不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去发现!
三、幼儿尝试实验
教师将幼儿分为9组,每组四个鸡蛋、四个杯子、一个搅拌棒,四杯水,进行实验,每桌放置三种调味料。
实验结果:鸡蛋在盐水里可以浮起。
1、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在水中添加东西进行实验
实验后讲述“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2、换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盐,进行搅拌,再放入鸡蛋,观察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四、延伸活动:
教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
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上网查资料,将自己查到的结果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水有浮力,有关于物体沉浮、溶解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教师:装有温水的烧杯一个,熟鹌鹑蛋一个,搅拌棒一支,盐一杯。记录表一张,视频《死海的秘密》
幼儿:每人装有同量温水的杯子3个,熟鹌鹑蛋,糖、盐、味精各一份,搅拌棒一根,记录表一张,彩笔一支,毛巾1条。
活动过程:
一、魔术“蛋宝宝浮起来”导入,激发幼儿好奇、探究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名魔术师,今天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看,这里有一杯水,我还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出示鹌鹑蛋)
(1)夏天到了,蛋宝宝要到水里去游泳,扑通一声跳下水,蛋宝宝怎样了?(蛋宝宝沉在水底)
(2)不好了,蛋宝宝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别着急,我来想个好办法,让蛋宝宝在水中浮上来。这是我的魔术粉(盐),我要把它倒进去,用魔棒搅一搅。
(师往杯子里倒入魔术粉,用搅拌棒慢慢搅拌,边说“变变变”直至蛋浮起来)
蛋宝宝怎样了?(浮起来了)
二、是什么魔术粉让蛋宝宝浮起来?引发幼儿猜想与假设
1、请你猜一猜,我是用什么来做魔术粉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从魔术粉的颜色、形状等方面提示幼儿)
2、刚才大部分小朋友猜的是盐、糖、味精,边说边出示图卡边贴在大表格上,我的魔术粉就藏在它们中间,那么你认为魔术粉是谁呢?(幼儿讨论)
3、教师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猜测的方法。(教师请幼儿将猜测结果用对、错符号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上)猜测记录后后鼓励幼儿相互交流。
三:幼儿实验,验证猜测结果
1、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怎样做才能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呢?
2、教师介绍每位小朋友盒中有3杯水,蛋宝宝在什么地方?桌上的魔术粉有哪些?(提示幼儿看清魔术粉标记图)
3、请小朋友将每一种魔术粉倒进相同标志的杯子中试一试,轻轻搅拌,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每一种实验后马上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重点:观察指导幼儿轻轻搅拌,引导幼儿间相互观察、交流试验的结果,感受新奇发现的乐趣。(讨论交流分享)
请做完实验的幼儿将表格粘贴到前面。汇总结果到大表格。
四、交流试验结论,1、说一说水里加入什么魔术粉使蛋宝宝很快浮上来?
2、为什么水里加入盐蛋宝宝就能很快浮上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力呢?
五、播放PPT,揭开《死海的秘密》
1、师:地球上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死海”。古时候,罗马有个统帅抓了一群俘虏,想把他们放到死海里淹死,可是过了一会儿,沉下去的俘虏漂到了岸边,一个都没死,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观看视频“死海的秘密”。
3、提问:你发现了死海的什么秘密?
在死海里的人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结论:(因为死海里含有大量的盐,是普通大海海水含盐量的七倍。)
4、教师与幼儿总结:原来,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才能使沉在水下的蛋宝宝浮上来。
师:你们不仅救出了蛋宝宝,还发现了盐的秘密。盐的作用真奇妙,它还有许多奇妙的用处等我们来发现,等你找到可别忘了告诉其他小朋友哦。
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幼儿对水的浮力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认识调料和发现溶解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儿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并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开展科学活动教师的预操作非常重要。在活动进行之前,我为了使幼儿观察盐增加水的浮力效果明显,于是使用了约1/3杯的调料粉,通过操作,我发现分别放进去之后,不仅盐水里的鹌鹑蛋浮起来了,味精溶液里的鹌鹑蛋也浮起来了,原来味精里也含盐。为了减少材料带给幼儿的干扰因素,我有精心挑选了无盐味精,经过反复操作,我选取了刚好能使蛋富起来的盐量,在此基础上,再投放同样量的味精和盐,问题解决了。我还选取了材料较软的木质搅拌棒,并在每组材料中添放了备用的鹌鹑蛋,以备不时之需。
在材料的设计上,我们为了减少幼儿间的材料干扰,精心制作了像小簸箕一样的操作盒,里面放置贴有三种调料标签的三杯水,标签的高度正好是水位线,另外一一对应摆放贴有同样三种标签的调料盒,这样幼儿一目了然,对应投放为幼儿操作提供了方便,避免了干扰。
在活动设计上,开始部分情景魔术“救救蛋宝宝”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示范操作的同时还适时地向幼儿提出了操作要求,我还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支持不同的想法。在实验过程中,当我发现有位幼儿放在盐水里的鹌鹑蛋没有浮起来时,耐心和幼儿共同寻找原因,当发现原来是鹌鹑蛋破了时,及时为幼儿更换了好的鹌鹑蛋,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在得出结论部分,我请幼儿将表格以叠压的方式显现操作结果,便于幼儿观察得出结论。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也很重要,如:你发现了什么?——水里加入什么蛋宝宝浮起来?——为什么水里加入盐蛋宝宝就能浮起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一步一步向目标靠拢。当幼儿在盐增加了水的什么?这一点仍有一点小困惑时,我又适时视频“死海的秘密“从而用另一途径加强了对这一现象的认知。
活动结束后,我并没有认为这是真正的结束,有全面观察了所有幼儿的实验结果后,发现有一位幼儿盐水里的蛋没有浮起来,于是我把她找来一起找原因,发现也是蛋破了,我们有更换了一个好的,问题迎刃而解。体现了教师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教育理念。
这次活动仍由一些遗憾之处,例如教师为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不够充分,在座位的摆放上要更加有利与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这也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还要大胆放开,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今后仍需努力改进的地方。
第五篇: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鸟》[推荐]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鸟》
活动目标:
1、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的规律。
2、对色彩变化产生探究的兴趣,并尝试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规律: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课件、彩泥、盘子等。
2、幼儿材料:小鸟(饮料瓶制作而成)每人一只、水粉颜料、勺子、塑料碗、抹布、彩泥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情境:
1、师:我发现你们今天真漂亮,说一说你们身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呢?
2、师:有一群小鸟也想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飞呀飞,飞到了一棵彩色树下,彩色树上有很多彩色的果子。一只小鸟吃下了一颗红色的果子,你们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二、动手操作,获知经验:
(一)第一次操作:
1、师:老师已经为小鸟准备了各种颜色的果子,请你张开小鸟的嘴巴,选一颗自己喜欢的果子喂给小鸟吃,别忘了合上小鸟的嘴。看一看,小鸟吃了果子后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后交流:
师:你给小鸟吃了什么颜色的果子?它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小鸟吃了红色的果子,它就变成了一只红鸟;吃了黄色的果子,变成了黄鸟;吃了蓝色的果子呢,变成了蓝鸟,真漂亮呀!原来给小鸟吃什么颜色的果子,小鸟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二)第二次操作:
1、师:如果小鸟还想变出其他更漂亮的颜色,你有好办法吗?
2、师:是不是真的象你们说的那样呢?请你再给小鸟喂一颗其他颜色的果子,看看这一次你又会发现什么?
3、幼儿操作后交流:
师:你的小鸟又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呢?(绿色)这个颜色老师有没有为你准备啊?你是怎么变出来的?
师:还有谁的小鸟也变成绿色了呢?请把绿色的小鸟飞到上面来给大家看看!(幼儿按颜色摆放小鸟)
师:除了绿色,你们还变出其他颜色的鸟了吗?是哪两种颜色和在一起变出来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当进行验证操作)
师:请紫(橙)色的小鸟也到上面来休息一下吧!
4、小结:原来小鸟吃了一颗蓝色的果子,又吃了一颗黄色的果子,最后它变成了一只绿鸟;橙色的鸟是因为吃了红色和黄色的果子变出来的;紫色的鸟呢,是吃了红色和蓝色的果子变成的,真是太神奇了!
(三)第三次操作:
1、师:看到这群小鸟换上了新衣服,变得这么漂亮,树林里的其他小鸟们都想来打扮一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师视频示范:
(播放视频)你们看,这只小鸟想穿上绿色的衣服,可是我这里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该怎么办呢?(选择红色和蓝色两种橡皮泥,混在一起搓一搓,就可以帮小鸟穿上绿色的衣服了)
3、师:除了橡皮泥,你还可以用蜡笔来打扮小鸟;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变出更多漂亮的小鸟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来打扮小鸟吧!
三、拓展延伸,萌生期待:
师: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树林里的小鸟们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成了一群美丽的变色鸟,你们真棒!师:还有很多颜色的果子,我们也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看看还会变成什么颜色,那我们在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