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有学生39人,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近两年的磨合,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虽然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
个人教研分析:
本人不是音乐专业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本着边教边学、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尽可能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努力把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三、教材分析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因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3、本册教材有8个单元,每一单元由四个集成块组成,即演唱、演奏、欣赏、活动。其中,“活动”设置了“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集体舞”、“小小作曲家”、“露一手”、“小小音乐剧”等栏目。
四、教材目标及要求
充分注意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个、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在识谱能力的教学上,让学生掌握拍号,听音,换气记号,渐强渐弱记号等基本音乐符号。通过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内容不同的歌曲。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换气符号,并在歌唱时,体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2、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3、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4、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的习惯,发展听觉,记忆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2、演奏:
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重点加强试唱识谱能力的培养
2.、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3.、在教学的过程中,寓教于歌唱,欣赏,游戏中
4.、善于引导,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
5、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活动安排:
课题
课时
周次
1、猜谜谣
3课时
第二周2、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3课时
第三周3、苗岭的早晨
3课时
第四周4、多年以前
3课时
第五周5、小猫钓鱼
3课时
第六周6、读书郎
3课时
第七周期中考试
第八周7、打秋千
3课时
第九周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课时
第十周9、在卡吉徳洛森林里
3课时
第十一周10、采贝歌
3课时
第十二周11、如今家乡山连山
3课时
第十三周12、音乐七巧板
3课时
第十四周个人研修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计划,学习学校工作计划精神
2.集体备课。
十月份:
1.参加校集体活动。
2.参加校文科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镇上的文科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迎接教学常规检查。
2.参加学校文科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