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线教师工作总结
2012——2013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个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方面,本人积极配合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参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且积极发表总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承担备课组长分配的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认真编写“诗歌鉴赏”部分学案,并多次受到全组同仁的好评,对于组内不同意见能够认真而虚心的接受并研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案的使用方面。
充分使用已经定稿的学案,并结合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予以补充知识点,特别是补充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对双色笔的使用,并以全批全改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听课状态及对学案的纠正、整理和存放的情况,并对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方面。
积极支持并践行学校课堂改革的有关要求,因为这是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当前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表的需要,他解放了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需要,他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老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点拨者,甚至是参与者,而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者变成课堂的主人。
基于以上认识,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种课堂模式的践行者。我的课堂大部分是学生自查、互相讨论和各组互相质疑答疑组成,学生以老师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板书、展台、多媒体等等形式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是像论文答辩一样向同学发问,他们总结题型,总结做题方法,答题步骤,甚至是答案。而我虽然只是参与其中,但是课前我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使我的点拨精当有力。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及目标的达成度和课堂中学生学会及会学的情况来看,此种方法确实行之有效,使学生们的主动性、自学性有所增强。
虽然如此,但由于基础的差异,有些同学在参与中始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而有些同学却听得雨里雾里,甚至在某个组被“权威人士”讲错了的题被毫无异议地普遍认同,针对以上情况,我准备下学期,在课余时间多抽时间深入班级对学生惊喜补差,或对学生课堂落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把课上测试和课下测试相结合,双管齐下。
四、批改作业情况。
作业量合理,按照学校的要求,及语文科的自然属性,一般采取默写,听写,总结、翻译等等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有效而精当,既能成为课上学习的延续,同时也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作业均采取全批全改的形式,个别做的差或是不规范作业采取面批的形式,评语简捷明了。而对学生的笔记本,则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落实,把笔记的质量和记忆量的考察相结合(即抽查学生笔记时,抽查知识点的记忆情况)每次假期,根据假期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布置作业的数量,从而保证作业量适中。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学生拿回上
交的作业必须经家长检查后签字的,全批全改后讲解,保证每次精心挑选的作业不流于形式。
五、个别辅导方面。
关注优生的学习及生活、对于他们每次的考试都特别关注,对于成绩提高的同学给予鼓励,成绩下滑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原因,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也关注他们的生活和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和命运。经常找他们聊天,聊理想,聊信念,廖梦醒,聊未来等等,帮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他们鼓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担当研究解决的办法,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与他们共同进步。
六、出勤方面。
本学期,由于家里特殊情况,曾经请假一段时间,其他时间均能按时上下班,并遵守坐班纪律,按要求坐班。
七、专业成长及是否胜任班主任工作情况。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研读《人民教育》,为自己的教学充电,其中有一些文章令我深有感触,一些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并指导了我的实践。本学期,我顺应学校“三严”的管理形式,狠抓学生的学风和纪律,因为我深深的知道,“习惯决定命运”,“,纪律是学习的先导”,学生较分班时有明显的改变,一点不学习的同学消失了。
八、对新学期自己工作的愿望及建议。
新学期,新的开始,我希望我将有锻炼的时间,让我的身体棒棒的,将来没有繁冗的会议,少点可有可无的义务劳动,如:开发票(总觉得是财务管的)、练操(觉得是体育老师管的,我们毕竟不专业)等等吧,少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如周一的升旗经常抢第三节课)。
拖沓冗长的赘述,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篇二:点评:一线教师如何总结好自己的教学经验
点评:一线教师如何总结好自己的教学经验 1.理念引领(想什么)2.事件上升为概念 3.关键要素(有什么)4.构筑框架(结构性)5.基本程序(程序性)6.操作细节(精细性)7.经验命名(独特性)
8.理论加工(科学性)结构化、命名、与某种理论建立联系 9.特色发现(创新性)
10.写作技巧(艺术性--标题、结构等)11.数据支撑11(上述内容在一个经验总结中有时会有所交汇)
附:经验文本
努力进取,争做科研型的教师
文化路小学 姜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次科研现场会,感谢区科研部的领导和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我校领导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科研的研究和实践,在区、校科研氛围的影响下,我的科研意识逐渐增强,结合学校的的语文教学的“三环节的教学法”大的的科研课题,我申报了沈阳市第二期市级一线教师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理念引领(想什么)1-1 在课题确立之前,我对自身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课堂教学包含着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理念引领(想什么)1-2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深入,难度增大,加之心理上一些胆怯、害羞的因素等,往往在课堂上不愿举手发言。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堂气氛不活跃,从而使课本的知识显的枯燥;第二,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和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三,教师的教学手段形式单一;第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下降等原因。如何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事件)
在研究中我紧贴自身课堂教学的实际,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线,总结了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提高的基本思路,即课前指导预习——课中创设情境激活课堂――课外进行阅读。通过研究增强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等良好素质,达到了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受到了好评。这一课题的研究成功,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所在,让我更有信心投入到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全区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校本着教学就是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一出发点,提出语文教学三步曲。(概念)事件上升为概念2 下面浅谈一下我实验语文教学三步曲的一些具体做法:构筑框架(结构性)4 经验命名(独特性)7 通过学生预习闯关、质疑来检验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这一环节大约10分钟。
之前我班学生课堂参与率不是很高,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人,为了更好地了解预习对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是否有所提升,我进行了一
次观察记录,(出示)观察学生预习和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发言的主动性,观察预习的学生中课堂发言的主动性是否有所提升,预习的学生中不主动发言的原因。在观察记录中我发现,课前预习对于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有很大的帮助。理念引领(想什么)1-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自然就有了学习效果。在指导中要重点加强学困生的督导,发挥好小组同学的互帮作用,这样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才有发挥的空间。
为了不使学生的预习带有盲目性,我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提出预习的内容,包括:预习字词,熟练地朗读课文,划自然段,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查找相关的人物资料,学习资料等。
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通过记录和整理,完成好预习。有的孩子还是学习中的有心人,把每课的好词佳句都摘抄下来,把预习笔记变成了采集本,定期翻看,熟记于心,学生们很有成就感。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而且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如在上《卢沟桥》一课时,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对卢沟桥的科学设计,美丽造型和石柱上的501个石狮很感兴趣,尤其对它的历史意义----卢沟桥事变了解更多,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教学目的。验证了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最好方法。
再有我刚上过一节语文课,题目是《明天更辉煌》这节课是为庆祝香港回归而作的,我们班的孩子是2001年出生的孩子,他们没有经历97香港回归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无法感受到香港回归祖国作者那浓浓的爱国之情,但是,学生通过课前学案的学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了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及香港人顽强的奋斗精神,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炎黄子孙的他们从心底产生了崇敬之情,课堂学习起来,学生自然就进入了情境,为深入学习课文起到了促进作用,可见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课文内容,扫除了阅读障碍,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下步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奠定基础。学生的预习有了规范,老师在检验学生预习时,也要下些功夫,形式要多样,如:字词大比拼、朗读擂台赛、课文内容我先知、查找资料我能行等,(这是我设计的学案)通过这样的闯关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通过对预习
的检查还可以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课文的难易之处,提炼精讲的内容,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从而教得更活。
另外,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多思、善思、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学生能有所疑,就说明学生有所思,有所思就有所读,这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理念引领(想什么)1-4 第二步 化疑为知:进行课堂探究、交流展示关键要素(有什么)3-2 基本程序(程序性)5-2 写作技巧(艺术性--标题、结构等)10-2成功之处 这里的“疑” 可以产生于学生课前的预习中,也可以产生于课文理解的交流中,还可以产生于老师的质疑中,无论哪种方式,我觉得教师都要引导好学生,避免把简单的弄复杂,把完整的线索弄凌乱,教师要把握好度,操作细节(精细性)6-1疑从哪来
那就是能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好比“一触即发”,思考的难度系数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思考半天却不能生成问题,也不能过低,让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们设置的问题应该处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草船借箭》一课,我们班的学生通过预习产生质疑,题目为什么叫“草船借箭”而不叫“草船骗箭”?这一问题的生成我觉得高度适中,其一,对理解全文有帮助,其二,这里有学生讨论的兴奋点,对学生思维的碰撞有帮助,其三,对课文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帮助,那就是在讨论中学生会发现诸葛亮善于动脑,从容不迫的聪明才智,这是本节课学生所要学习的重点所在。问题产生后,学生先自读自悟,读议批画,找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课外资料,生活实际,自己解决问题,并将自读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还未懂的问题,之后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解决疑难。我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数据支撑11设立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学习,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阶段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学生合作学习后,进行展示汇报,可以四人分工轮流发言,也可推荐1-2人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进行小组pk赛,每节课后进行评比,节节评,天天评,周周评,优秀团队上班级明星榜,优秀个人晋升为组长,在荣誉面前人人都有了表达的欲望,课堂气氛更活跃,更高效了。操作细节(精细性)6-2解疑过程
另外,我觉得教师在学生的讨论学习中,要正确发挥好“引”和“导”的作用,潜心钻研文本,精心设计教案,因为一节有效的语文课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宽度和广度,这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难点,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只有正确而深入地钻研文本,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案。要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只有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会有的放矢,才会使语文课堂富有活力吸引住学生。教学方法应不拘一格,强调教学内容的新奇性、形象性和具体性理念引领(想什么)1-5 新奇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多姿多彩,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易于接受。
化疑为知的基本方式为:操作细节(精细性)6-3解疑形式 画一画,以图画再现情境。《翠鸟》一课开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为了让学生记住翠鸟的外形特点,我设计给翠鸟羽毛上色的环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给翠鸟各部分的羽毛上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都争先恐后的参与其中,这种方法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演一演。以表演体会情境。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段)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能够表演的文字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具体可感的表情身体动作。“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到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例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都可以演一演,我们班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东郭先生和狼》时,学生表演欲望很强,积极性高,通过表演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认识和体会,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做一做。以实物演示情境。有些课文内容科学性比较强,单纯从字面理解学生很难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为了缩短这一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针对具体的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如学完《捞铁牛》后,在全班进行演示实验,“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笨重的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从而拖到岸边的呢?”学生带着求篇三:一线教师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1 一线教师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1 “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八十六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教师,如何在本职岗位践行走群众路线,体现入党的先进性呢?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其次,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
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然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最后,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第二篇:一线音乐教师工作总结
一线音乐教师工作总结
王舒璇
有人说:“科技、教育、管理”是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其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就在于教师。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现将入职以来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
一。总结与收获
1.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启发学生对‘音乐美’的向往和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更新和创造音乐。
在歌曲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符号,如:“反复记号、临时升降记号、休止符、倚音、保持音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程度较深,针对此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先听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表现方式,请学生自己总结并说出感受,然后再讲授新知。并配合视唱学习、模唱练习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做既有针对性,又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升了效率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穿插游戏表演
音乐教学中,枯燥无味的乐理课无疑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课上学生的兴趣点较低,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为此,我尝试在教学中穿插适当的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在情感态度层面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和学生在平等层次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高雅音乐,引导他们体会高雅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把高雅音乐中大众审美所耳熟能详的作品在音乐课上放给学生欣赏,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阿炳曲、杨荫浏记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陈钢、何占豪曲)、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黎国荃曲),学生们通过聆听音乐,从而对高雅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得以排除思想障碍。此外再给学生欣赏一些管弦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圣桑曲)、《彼得与狼》等等…从片段入手,循序渐进,渐过渡到欣赏完整作品,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自我及收获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我曾在2016年1月赴天津参加‘行进管乐师资培训班(软件班)’、2016年2月赴重庆参加‘全国管乐指挥培训班’的学习。此外,在学校领导及中国音协管乐学会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北京市第十九届学生艺术节行进管乐比赛——担任“管乐团行进总指挥”的任务。我们历时三个月,克服了种种困难,努力争取排练时间,终获得北京市级银奖(市级二等奖),令人满意的成绩。.评价机制
为了检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因此我在音乐考试形式上采取:理论环节考试、器乐演奏考试、和歌曲演唱考试。进而全面考察学生获得-转化-评价的能力。
1-1.音乐--乐队指挥方面
因为,在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共同交织而成的“音乐语言”并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语义性,音乐语言富含其独特的“生命、情感、灵魂、和精神”艺术魅力。
1-2.音乐课堂教学表现: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中如此重要,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培养一个社会。
每一种音乐体裁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例如: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多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结构整齐;因此,它常用于表达雄壮、整齐的行进场景。如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一些老一辈革命家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场景,而年轻人也会感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神圣伟大的民族尊严,并从中获取力量。
通常人们对待音乐的理解往往都带有主观性,于是这便牵扯到”懂得“与”不懂得“的概念;”懂得“就是我们能够把握住乐曲的基本情绪;”不懂得“就是没能听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特质。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范唱、范奏、语言、和板书书写,让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充分做到以审美为核心,把唱歌教学、器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和识谱教学力争做到有机的结合起来。
仅局限书本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实验、探索、创造,及配合教师的讲解,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并在业余时间多聆听合唱作品、音乐组曲、交响乐、室内乐、协奏曲、歌剧、音乐剧 及其他体裁的歌曲和乐曲,并要求自己做到,听音乐能够立刻联想起适当的画面场景。
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关注方面包括”学习兴趣、探究合作及自我评价".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在常规授课中应注重通过音乐的抽象性、可塑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式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鼓励学生多用已习得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年龄段特征,挖掘生活对其形成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源,体现出学生与家庭、社会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逐步将知识点深化,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新的知识经验。
我将继续求索,努力学习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吸收,做好课后反思,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努力让自己知识更加广博,拥有横向学科知识间综合运用的能力,为自己的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线教师,我要求自己要时刻静下心来,善于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思考应该如何改进,制定哪些方法;我相信只有用心去研究教学中的得与失,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
获得爱、培育爱、转化爱,让真情、真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我热爱教学,因为它让我有了追求与梦想!我热爱学生,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酸甜苦辣与最纯真的爱!
王舒璇
2016年6月5日
第三篇: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工作总结
2013——2014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吴迎弟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个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方面,本人积极配合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参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且积极发表总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承担备课组长分配的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认真编写“诗歌鉴赏”部分学案,并多次受到全组同仁的好评,对于组内不同意见能够认真而虚心的接受并研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案的使用方面。
充分使用已经定稿的学案,并结合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予以补充知识点,特别是补充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对双色笔的使用,并以全批全改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听课状态及对学案的纠正、整理和存放的情况,并对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方面。
积极支持并践行学校课堂改革的有关要求,因为这是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当前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表的需要,他解放了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需要,他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老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点拨者,甚至是参与者,而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者变成课堂的主人。
基于以上认识,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种课堂模式的践行者。我的课堂大部分是学生自查、互相讨论和各组互相质疑答疑组成,学生以老师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板书、展台、多媒体等等形式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是像论文答辩一样向同学发问,他们总结题型,总结做题方法,答题步骤,甚至是答案。而我虽然只是参与其中,但是课前我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使我的点拨精当有力。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及目标的达成度和课堂中学生学会及会学的情况来看,此种方法确实行之有效,使学生们的主动性、自学性有所增强。
虽然如此,但由于基础的差异,有些同学在参与中始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 色,而有些同学却听得雨里雾里,甚至在某个组被“权威人士”讲错了的题被毫无异议地普遍认同,针对以上情况,我准备下学期,在课余时间多抽时间深入班级对学生惊喜补差,或对学生课堂落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把课上测试和课下测试相结合,双管齐下。
四、批改作业情况。
作业量合理,按照学校的要求,及语文科的自然属性,一般采取默写,听写,总结、翻译等等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有效而精当,既能成为课上学习的延续,同时也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作业均采取全批全改的形式,个别做的差或是不规范作业采取面批的形式,评语简捷明了。而对学生的笔记本,则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落实,把笔记的质量和记忆量的考察相结合(即抽查学生笔记时,抽查知识点的记忆情况)每次假期,根据假期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布置作业的数量,从而保证作业量适中。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学生拿回上交的作业必须经家长检查后签字的,全批全改后讲解,保证每次精心挑选的作业不流于形式。
五、个别辅导方面。
关注优生的学习及生活、对于他们每次的考试都特别关注,对于成绩提高的同学给予鼓励,成绩下滑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原因,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也关注他们的生活和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和命运。经常找他们聊天,聊理想,聊信念,廖梦醒,聊未来等等,帮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他们鼓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担当研究解决的办法,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与他们共同进步。
六、专业成长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研读《人民教育》,为自己的教学充电,其中有一些文章令我深有感触,并指导了我的实践。
第四篇: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工作总结
2012——2013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个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方面,本人积极配合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参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且积极发表总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承担备课组长分配的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认真编写“诗歌鉴赏”部分学案,并多次受到全组同仁的好评,对于组内不同意见能够认真而虚心的接受并研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案的使用方面。
充分使用已经定稿的学案,并结合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予以补充知识点,特别是补充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对双色笔的使用,并以全批全改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听课状态及对学案的纠正、整理和存放的情况,并对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方面。
积极支持并践行学校课堂改革的有关要求,因为这是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当前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表的需要,他解放了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需要,他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老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点拨者,甚至是参与者,而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者变成课堂的主人。
基于以上认识,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种课堂模式的践行者。我的课堂大部分是学生自查、互相讨论和各组互相质疑答疑组成,学生以老师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板书、展台、多媒体等等形式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是像论文答辩一样向同学发问,他们总结题型,总结做题方法,答题步骤,甚至是答案。而我虽然只是参与其中,但是课前我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使我的点拨精当有力。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及目标的达成度和课堂中学生学会及会学的情况来看,此种方法确实行之有效,使学生们的主动性、自学性有所增强。
虽然如此,但由于基础的差异,有些同学在参与中始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而有些同学却听得雨里雾里,甚至在某个组被“权威人士”讲错了的题被毫无异议地普遍认同,针对以上情况,我准备下学期,在课余时间多抽时间深入班级对学生惊喜补差,或对学生课堂落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把课上测试和课下测试相结合,双管齐下。
四、批改作业情况。
作业量合理,按照学校的要求,及语文科的自然属性,一般采取默写,听写,总结、翻译等等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有效而精当,既能成为课上学习的延续,同时也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作业均采取全批全改的形式,个别做的差或是不规范作业采取面批的形式,评语简捷明了。而对学生的笔记本,则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落实,把笔记的质量和记忆量的考察相结合(即抽查学生笔记时,抽查知识点的记忆情况)每次假期,根据假期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布置作业的数量,从而保证作业量适中。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学生拿回上 交的作业必须经家长检查后签字的,全批全改后讲解,保证每次精心挑选的作业不流于形式。
五、个别辅导方面。
关注优生的学习及生活、对于他们每次的考试都特别关注,对于成绩提高的同学给予鼓励,成绩下滑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原因,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也关注他们的生活和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和命运。经常找他们聊天,聊理想,聊信念,廖梦醒,聊未来等等,帮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他们鼓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担当研究解决的办法,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与他们共同进步。
六、出勤方面。
本学期,由于家里特殊情况,曾经请假一段时间,其他时间均能按时上下班,并遵守坐班纪律,按要求坐班。
七、专业成长及是否胜任班主任工作情况。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研读《人民教育》,为自己的教学充电,其中有一些文章令我深有感触,一些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并指导了我的实践。本学期,我顺应学校“三严”的管理形式,狠抓学生的学风和纪律,因为我深深的知道,“习惯决定命运”,“,纪律是学习的先导”,学生较分班时有明显的改变,一点不学习的同学消失了。
八、对新学期自己工作的愿望及建议。
新学期,新的开始,我希望我将有锻炼的时间,让我的身体棒棒的,将来没有繁冗的会议,少点可有可无的义务劳动,如:开发票(总觉得是财务管的)、练操(觉得是体育老师管的,我们毕竟不专业)等等吧,少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如周一的升旗经常抢第三节课)。
拖沓冗长的赘述,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陈萍萍
我从1998年开始正式做课题(指立项课题),至今有5年了,我每年都做区级以上的课题,有时是几个课题一起做(如1999年我进行了三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项是黄黎明老师的“德育一体化”的省级课题研究,开展“小导游”活动。一项是自己的区级B级立项课题“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生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还有一项是“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2000年我也进行了二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项是继续参加黄黎明老师“省德育一体化”的推广实验,开展“小导游”活动;一项是自己的区级B级立项课题“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研究”。)回顾自己做课题的历程,只是想告诉大家,课题研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找准课题研究的契入口,一般我们一线老师研究的课题要小,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有关的具有实用性。然后根据事先设想的方案踏踏实实地去做,最后把你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总结一下。一个课题就算完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完成每年一个课题的结题工作,并有幸在区级以上获课题论文的一、二等奖了。事实上,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从四方面来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以前没做课题时,我也总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我作为一线老师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当时,我觉得我要忙于备课、批改,还要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说实在的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那么什么是课题研究呢?现在我的理解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也就是我们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想好了做”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我曾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形成开放的技能培养体系。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开展“设计性”的学习活动;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我想这就是科研,有一个研究的中心(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
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科研培训参考书第17页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
首先,我做课题研究是为了自身提高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对此,我深有同感。的确是这样的。做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一般做一个课题,大约看5-6本书,如我在 做“《生活与劳动》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就看了《创造性思维方法》、《法国小学教育考察》、《能力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等书,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一个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学生的实际,实验的可行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如果你经常搞课题研究,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这也就是科研的意识。
其次我做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在教
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譬如我在教学《生活与劳动》学科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由于受场地、设备的限制,阻碍了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发展。这几年学校虽然开设了《生活与劳动》课,却基本没有设立与教材相配套的劳动场所和工具。使实践性极强的劳动课变成了说教课,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脱离。家庭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使学生的生活与劳动技能培养不能落到实处。于是我设想,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时,是否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在1998年“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课题立为区级课题。经过一年规范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时间、场地和器材,充实活动内容,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使《生活与劳动》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该课题成果被评为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当时是我第一次拿到论文奖,对我的教书生涯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搞课题不仅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一线教师之所以要搞课题研究,我想不外乎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一些教育现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使自己有收获吧。三、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
这是一个比较难谈的问题,要说的实在太多,一般做一个课题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选题,立项;第二步就是实践操作;第三步是分析、总结。每步又有具体的做法。我主要以个人的实践体会,从四方面来谈。
(一)要学会选题。
在刚进入课题研究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虽然题目以后可以改,但选一个确切、实用、新颖的题目还是应该慎重的。那么,哪里去找我们课题的灵感呢?
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 „„这时,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强烈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小孩是最天真的,他们总想早点长大,能与大人对话。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如何来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呢?”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你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课题研究的来源。
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们不缺课题的来源,我们缺乏的是从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炼有价值的课题的意识。记得2000年我做的“自我保护”课题,课题的直接来源就是我的儿子。当时他们要读一年级了,但我发现他们的自理、自护能力很弱。从没有独自过马 路,交通安全意思不强,走在马路上还追追打打;他们不会根据天气的冷、热自己脱、穿衣服。联想到我曾教过的一位女学生,到了五年级还要保姆帮着穿衣,不敢一人坐车回家。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的包办下,自我保护意识的淡缺。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课题就诞生了。最后,这个课题立为区级课题。
最近我新立了一个课题“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也是从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后,结合新课标要求想到的。现在的孩子学得不主动,他们习惯于到课堂上听老师说,自己做学习的旁观者;学得不愉快,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我想构建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的阅读机制”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二)要学习理论文献。
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水平。
① 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语文老师可以读读《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等。《生活与劳动》学科的教师应该读读张秉平、刘洪军编写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劳动课教育概论》、《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小学劳动课评价》,以及现在最新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看教育文摘类的杂志和报刊,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的东西。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② 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在学科中具体反映。就目前来说,“新课标解读”是有必要反复学习的,它能使我们以最捷径的方式汲取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向。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管是什么学科的,不管是用什么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这场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我们做好课题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定要仔细研究的。从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可以寻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如我去年做的区级立项课题“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小学‘职业认识’教育的研究”。就是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指南”中提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的:“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来确定科研课题的。这是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课题最终获得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说明了课题是有实用价值的,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
③ 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当确定了研究的课题后,还很有必要去收集别人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能使我们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是在什么层面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有待我们去研究的?他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否科学?了解别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具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车事件”,重复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看名人的专著,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教学》、最方便地是上网根据你研究的课题检索。我一般上google网,有时上soho网。
(三)要设计好课题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市教科所的施所长说他曾经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来写一个课题的方案。专家写一份课题方案尚要“长考”,可见,方案的制定在课题研究中的分量了。一个课题方案中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 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其中要研究什么(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设计好课题方案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助于课题有序的进行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少不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的研究步骤主要分
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时间大块。这样制定,确保了课题有序地进行。让研究者明白,每个时间段主要做什么事。一般:
准备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理论学习。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实践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实践。2.记录、收集实验的书面材料。3.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总结阶段。主要做两件事。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② 有助于课题的操作落实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也少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做课题,就是一步一步地做出来的。因此,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详细越好。即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课题方案里要说清楚,比如,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你课题研究时什么时候用行动研究法,什么时候用调查法,都有个讲究。如果你在课题方案里详细计划好,那么,当你开始做课题的时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结合着进行。行动研究法进行的是形成性实验,一般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教育实验法进行的是确证性实验,一般是在课题研究的后期。
③ 有助于课题的反思总结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更少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目的的制定,给我们做课题反思提供了依据。在做课题中我们应该经常地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们的研究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来总结实验的经验,以及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
(四)要善于合作交流。
① 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学生的支持、配合。因此,当你决定做课题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的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内容。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搭建实验的舞台。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如:我在99年做的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在实验中有一项“学养花”的活动,买花、养花、赏花,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
② 要得到领导、老师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的支持。课题研究需要一个研讨的氛围,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因此,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要主动的把你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科研室的老师、同组的老师,甚至是不同学科的老师去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对搞课题研究帮助很大。如这次,我们组准备搞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我拟定了课题的操作方案,在组内教研时,大家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曾屹提出的几点建议,我觉得很有价值,有助于我们方案的完善,使有些研究的内容操作起来更清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搞课题研究需要群策群力。③ 要得到专家、家人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家人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课题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课题立项和结题时都要回家看书、写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四、一线教师做课题有什么好处?
(一)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我能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想好了做”。即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如每学期开学前,我都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实际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班规、具体的落实措施。像四年级时,根据学生自信性不足、自律性不强,我提出了“自信、自律、合作、创新”的班风建设口号。一学年下来,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班级的奋斗目标基本达成。同学们都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获“进出场比赛”年级第一、“运动会入场式”年级第一、“合唱比赛”年级第一等荣誉。这学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生活、学习的能力,我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奋斗目标。班干部根据目标拟定班级公约,并在班会课集体表决,经过修改成文。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的好处是工作的中心明确,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边做边修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自己的弱项进行研究,也就是从教学问题入手,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像我做的“自我保护——热爱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一类是以自己的强项进行研究,即用新的理念有意识地指导、开展自己的工作,如前年做的课题“小学生‘职业认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去年的课题“小学‘生活技能’学习项目的设计和操作”。通过有预谋地实践,达到克服弱项,提升强项。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做有心人,养成了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现在,对我来说搞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行为。因为我相信课题研究最终将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教学上的解放。此外,通过课题研究,大家还能学会许多本领。如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课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等。
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课题学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也要和同事合作。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我们应该学会做研究型的教师。
最后,祝愿老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