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渚”、“轼”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3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
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2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
2.师板书课题
3.古诗词三首
3.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学习《宿建德江》。
1.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2)介绍建德江。『puXuewang.com』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
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说孤独不孤独呢?
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
(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
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
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
2.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
3.初学古诗,感知意思。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
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
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
4.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
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来前与到来时的特点。
云:黑雨:白
“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
“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
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夏天风和水的大。
“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
“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
(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画,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
(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之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
1.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
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
二、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面说一说。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
2.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
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2.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词的心境。同时教者还要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走进诗词的画面美,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情感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2.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第二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反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3.小组交流诗意。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本资料来自www.Pu(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学反思: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第三篇: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24 狐狸养鸡(一) 》教学设计
狐狸养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养、偷、数、盘、算”等 16 个生字,会写“围、何、觉”等 8 个生字。
2.体会拟声词,如咔嚓咔嚓、叽叽喳喳、叽叽叽,叠字词如湿漉漉、挤挤挨 挨使文章生动活泼。
3.体会狐狸养鸡的初衷,是什么情况下决定养鸡的。4.初步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说说童话 中的故事情节。教学重难点:
借能简单说出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准备:学生做好预习作业,老师制作好课件预习作业设计。PPT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童话
前面学过《狐假虎威》,后来学过狐狸分葡萄,你觉得狐狸是哪种形象的。看 教材的图片,发生什么事?(如果有同学知道其中的故事,想讲讲其中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为以后的复述故事做好准备。)
师: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狐狸的童话世界,畅游在童话的 天地里,去认识狐狸。板书,狐狸养鸡。
学生交流:预设:狐狸:有爱心,值得同情。童话,由一个个想象的人物构 成,它们有生命,它们有思想,它们有故事,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童话中的人物语言非常有意思,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让自己读出人物的 特点来。读童话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和文章中的人物同思 想共命运,你的语文能力能得到提高的。
二、读准本组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猜一猜它们的读音。学习“养、偷、数、盘、算”等 16 个生字
2、同桌,前后桌自主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养(保养)(养护)偷(偷窃)(偷走)数(数数)(数星星)盘(盘算)(盘子)算(算数)(算术)突(突然)(突发)破(打破)(破坏)何(何时)(为何)乎(在乎)(胖乎乎)挤(拥挤)(挤来挤去)抖(发抖)(抖动)伟(伟大)(雄伟)改(改正)(修改)拥(拥抱)(拥挤)挨(挨着)(挨挨挤挤)而(而且)(而是)
(3)出示含多音字的词语,强调读音。数、壳、觉
4、开火车认读词语(1)指名读,教师正音。(2)齐读(3)开火车读
(4)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喜滋滋、盘算、满不在乎、保护、奇异、前呼后拥、夜深人静、凶狠等
5、试着不出声地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再说说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6、读了课文,想一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成了鸡妈妈了?
三、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围、何、觉、感等,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田字 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认一认。叠词的积累:湿漉漉、挤挤挨挨
2、小组比赛读。
3、想一想,上节课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天生爱吃鸡蛋的狐狸,怎么 成了鸡妈妈了?)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生听录音,要求: a 你不认识的字,抓紧时间注音。b 听听他们怎么处理童话中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
学生根据刚才听录音的感觉,初读这几篇课文。要求: a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努力读通课文,继续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摘录下来,等会互相交流。b 感觉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你从哪儿看出这是只善良的狐狸?找出相关句子。十五只小鸡却满不在乎。看看天,看看地,几下就蹦出了筐子,“叽叽喳喳”围着狐狸叫个不停,有几只甚至钻到了狐狸的肚皮底下,弄得狐狸浑身都不自在。原来,小鸡们把狐狸当成妈妈了。
就在这时,来了一只老鼠,小鸡们吓得叽叽叽惊叫着,一起挤到了狐狸身边。狐狸急忙俯下身子,护住他们。狐狸感觉到小鸡们在发抖,又觉得自己好强壮、好伟大,这种保护弱者的感觉真好。
想吃鸡蛋时,鸡蛋孵出小鸡,想吃小鸡时,来只老鼠,用力保护小鸡。发生意外的事情,狐狸先放弃了吃鸡。
狐狸矛盾显善良。
出示句子:
有几次他也曾试着凶狠起来,可是看着这些在身边睡得很香的小鸡,他又下不了口。
唉,算了,我就先养着他们吧,等养大了再吃!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不同的印象?、学着复述,复述课文。
3、猜一猜,狐狸后来吃小鸡了没有?
教学板书: 24狐狸养鸡
狐狸偷鸡蛋→鸡蛋孵出鸡 老鼠想吃鸡→狐狸保护鸡 狐狸先养鸡→养大了再吃鸡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一: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泊船瓜洲》
一、导放:我们一定从小就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的,古往今来,游子思乡,叶落归根,人们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体会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打开教科书,我们要学习哪三篇古诗词?
二、新授。
1、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王安石,原籍江西临川,他曾经做过北宋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文学家。
2、请大家读读题目,看看你们能知道什么。(泊,停泊。这首诗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时写的。)
3、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指正:间:jian,间隔。画图说明瓜洲和京口的“间”)齐读古诗。
4、再读古诗,借着书下的注释把诗句意思读明白。
指名说读懂了什么。(学生说意思)
师: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几个地方?(三个)距离呢?(一水间,数重山)
京口和钟山这样近,这和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联系下文的意思想想看。下文是什么意思呢?(春风又把江南吹绿了,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
诗人想回哪儿?(钟山)
(师画图:钟山)王安石的原籍是江西的临川,钟山在这儿,王安石的父亲在钟山(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做过官,王安石从小就在钟山长大的,所以他对这里有非常浓厚的感情。可以说钟山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5、(指着图)这三个地方这么近,诗人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指名读。指名再读。
6、刚才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们觉得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吟诵这首诗。在你们的想象中,诗人又是站在哪里,看着什么地方吟诵这首诗。(春天的夜晚;站在船头,向钟山方向)师:在这明月之夜,诗人走出船舱,站在船头向对岸眺望。对岸就是京口。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此时春风把江南吹绿了,看到此时的情形,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起自己的家乡,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开满了花,再加上故乡那一轮明月,诗人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呀。)
山清水秀,到处是充满生机的绿色,诗人是用哪一句写下来的呢?(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一句中你们觉得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再读读这一句,把你眼中,心中的绿意读出来。(齐读)
师:一个绿字,却有这么丰富的含义。你们知道吗,关于这个绿字还有一个故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书后资料袋中的内容。
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们感受最深是什么?(王安石的认真;文章要修改)为一个字要修改十几次,正是因为这样,王安石成了优秀的诗人,文学家。这首诗因此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更被人们所赞赏。
让我们带着这种赞叹之情读读这句。(齐读;指几位生读)
三、主题升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中表达的正是游子牵挂故土,难以离去的情怀。让我们一起再读这首诗,试着背诵下来。
指名背诵。
二、《秋思》
一、情景创设,引入乡愁
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思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自读自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检查朗读,交流体会情感。(指几生读;齐读;师范读;师生互读;)
3)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三、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1、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秋风看得见吗?(看不见)作者看见的是什么?(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
2、张籍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生介绍张籍)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3.远在他乡,惟有家书以慰藉思乡之情。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诵读。(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结语: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4.信写好了,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
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诗人把信打开几次?(一次,两次,三次??)
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四、回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再读《秋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背诵导入:背诵〈泊船瓜洲〉与〈秋思〉。
读改写的〈秋思〉(小故事)
评价(对秋天景色的想象,又有对写信时拆信时画面的想象,让我听起来真的感受到了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王家石的眼里,乡愁是那吹绿了的春风,在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那一封写了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是什么呢?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首〈长相思〉
二、新授。
1、这首与前面两首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首词)
四年级学过一首词,叫〈渔歌子〉,“渔歌子”是词牌名,“长相思”也是词牌名。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他的家乡在北京,他是康熙黄帝的侍卫,经常随着康熙黄帝一起出征。这首词就是他在随康熙黄帝远征途中写下的。
2、自由读词,注意生字,把字音读音,把词读通顺。
指名读。
古人把一夜等分成五更,一更大约相当于两个小时。古人没有钟表,每到夜晚,值夜的人手里拿着一个竹筒,敲三下,用来报时。从每天晚上七时起更。
诗人怎么知道一更过去了,两更过去了?(他一直在听,睡不着)
3、同桌互相把这首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让我再读这首词,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你从哪儿读懂这是在行军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在故园)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诗人跟随康熙皇帝远征,此时离家越行越远,夜里风雪大作,难以入睡,此里,在我们的眼里仿佛看到了什么?(军人睡不着,纳兰性德。。)
5、指名读,读出思乡之情。
诗人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可是他这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可他为什么还要去远征呢?(保家卫国)
在前线奋勇杀敌的壮志,加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孤独与寂寞,写成了这首《长相思》
6、齐读词。背诵词。指名背诵。
三:三首诗比较。
1、三首诗在写法上都有哪些相同之处?(都有写景,借景抒情)
2、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注意写工整。篇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5 古诗词三首
一、设计意图: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本教学设计,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思、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者、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渎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2.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3.通过应用课后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课前预习: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1.简介诗人
指名介绍王安石,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3.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3)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诗中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4)“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首诗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 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4)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的春景。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设计 1.推敲文字
(1)旺 浓 闹红杏枝头春意()
(2)动 拂 翻 皱 起风乍起,吹()一池春水。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六)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一)揭题,释题,读题 1.板书“秋”,一个“秋”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万物萧条的季节。古人在造“秋”字时,把“秋”字画成了一个小虫子。当秋风吹起,落叶纷飞,秋虫便在草丛里悲鸣,它的叫声,在遍地黄叶,百草凋零的秋色里显得格外凄凉。所以,“秋”字包含了凄凉和悲哀的情绪。正因为这样,历代的文人经常借秋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伤感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秋思》(板书:思)2.读题,该怎么读,指名读
“思”读得长一点,带点幽怨和淡淡的忧愁,思念长长,不可短。
(二)读诗,知诗
1.读通诗句,正音“重”,理解为:堆积,一层压着一层,表示很多。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3.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4.小结:是啊,一封小小的家书,承载了诗人对家乡多少的牵挂啊!
(三)品诗,悟诗
1.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a 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1)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2)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4)课件: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5)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6)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写家书。)
(7)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8)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板书!)
(9)张籍在写下这“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10)就请你读一二两句,读出张籍的悲伤;
就请你读,读出张籍的忧愁;
那就请你用朗读表达出张籍的思念;
朗读指导:联系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注意速度、词气、表情??)
b 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说不尽”“又开封”。)(2)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3)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4)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5)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6)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7)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8)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 3.主题升华
(1)捎信人带着信走了,他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走了什么?怪不得孟郊有诗云: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出示)(2)张籍在瑟瑟的秋风中,望着捎信人远去的背影,不禁吟诵起:洛阳城里见秋风--------(3)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完,道不尽的思乡情,齐读(配乐)
(4)秋思,不着一个“思”字,却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的心,再读(配乐)
(四)课外拓展 1.教师引读:
篇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3 作者: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 潘涛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4.同桌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 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7.感情朗读。〖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3.学生练写。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第二课时
一、背诵《墨梅》。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竹石》。
1.初读指导。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在重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
(2)引导学生自学。
(仿照学习第一首的方法:初读,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细读,逐句连起来讲解;精读,想象情景,体会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思考、讨论、交流。
①指名朗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逐句试讲。(注意书上注解。)
③讲述全诗意思。抓住以下关键字:咬、立根、千磨万击、任。
2.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3.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和郑燮的《竹石》两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二、讲读第三首古诗《石灰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吟:歌唱。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读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一说若等闲在这里的作用? ②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在这里的作用?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欣赏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三首古诗。
4.默写。
(四)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三首古诗。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同学们,我们要在读懂诗句、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诗人朴实无华的文风。
板书设计 :
墨梅(清气)竹石(坚劲)石灰(清白)―――――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