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1: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望洞庭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望洞庭教学设计》。

第一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述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取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透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述,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述,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运用古诗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自得自悟,培养自学潜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坐敬庭寺》

1、背诵。

2、这首诗描述了秋夜月光下的美景,有山、有水,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秋夜思恋友人、故乡的深情。

二、这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

1、诗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

2、理解:

望:遥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这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三、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四、理解字义

1、和:和谐

2、山水色:那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五、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

2、师小结:

是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你们体会到诗人当时的什么情感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六、背诵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此刻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七、小结古诗学法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第二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这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明白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十分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述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能够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齐,显得十分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能够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必须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有没有同学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生:山水诗)

2、揭题释题

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了?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 指名读,师生评价,正音。

3、读出节奏

⑴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

⑵指生读,评价。齐读。

三、理解诗意

1、交流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来说一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2、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一下这首诗吧。

(2)四个小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且和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反馈

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4、齐读古诗

三、感悟诗境

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1、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诗人看到了什么? (板书:湖 月) 师:那是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呢?

出示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水天一色……)

师: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

2、潭面无风镜未磨师: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

师: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生答)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金光闪闪)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

师: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

师: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 师:那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铜镜呢?(未经打磨的铜镜)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未经打磨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吧。(出示铜镜图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模糊,朦胧)来,我们一起感受感受洞庭湖的朦胧美吧。(齐读)

师: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3、遥望洞庭山水翠

师: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生答)(板书:山 水)

师: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出来?(翠)师: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山水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4、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生答) 师: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生答:……比作……)师: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这一点,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怎样一幅美景吧。(出示图片)师:诗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师: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写下这句诗,你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爱、赞美)带着你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吧。师: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诗人可真浪漫啊!(女生读)

师: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真不愧被称为“诗豪”。(男生读)

师: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读!(两句诗齐读)

5、小结全诗

师: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板书:人景)

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6、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景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板书: 望洞庭

湖 月 观察

山 水 想象

人 景

望洞庭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五册古诗词背诵篇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山水之间”古诗词背诵篇目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教学设想】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 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

(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2) 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考方向。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现在,我们班班委改选,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聪明,所以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说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

望洞庭教学设计4

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

1、板书:《望洞庭》,刘禹锡。

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能用一些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

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

湖光 秋月 潭面 君山 玉盘 青螺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诗句,用上课始老师提供的词语,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朦胧迷人的湖光 柔美似水的秋月 波光粼粼的潭面

苍翠欲滴的山水 银光闪闪的玉盘 玲珑剔透的潭面

3再读诗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美。

宁静朦胧的湖光、柔美隐约的'秋月: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如仙境般和谐、美妙。(结合理解“两相和“)

波光粼粼的潭面:洞庭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之美。(结合理解“镜未磨“)

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说成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向神往。

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洞庭秋月图?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情境练说: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们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朦胧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能欣赏道这一人间仙境,真是不枉此行啊!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5、媒体渲染,感受意境。多媒体播放秋月朗照下的洞庭湖,让学生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提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诗人的这种情感是通过那些词语表达出来的?

6、吟读背诵。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先是逐一播放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出现一个画面,学生就朗读相关的诗句;接着,配上音乐连续播放,学生入情入境吟咏诗句;最后,背诵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完成作业。

1、教师总结谈话: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看一看洞庭湖,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布置课外作业:

在生字本书写本课生字。

想象《洞庭湖》所描写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收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句、图画等资料。

望洞庭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诗,说出每首诗的大意。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三首诗。

体会作者热爱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指导学习《望洞庭》解题,了解诗人:

⑴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拓展延伸课后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山水诗背一背,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望洞庭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身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他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协助他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他人协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恬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实际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安排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此句中诗人把XXXXXXXXXXXXXXXXXXXXX比作XXXXXXXXXXXXXXXXXXXX。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学习《望洞庭》和《游园不值》,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人们常说一幅精美的图画,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看着这幅图画,你想起了哪首古诗?(绝句—杜甫,独坐敬亭山——李白,登鹳鹊楼——孟浩然)。

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吟诗文)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7课的后两首古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两人一组互相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

2、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下面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 指导“磨、屐齿、青螺”的声音,指导“屐齿”的字形和意思)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洞庭》

1.谁愿把《望洞庭》读给大家听,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湖水 秋月 山]

2.这湖水 秋月 君山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全就这样引导,谁还有补充] [评价:某某同学给大家描述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呀! 或者说:你真会想象,描绘的多美呀!]

3.我们走近洞庭湖,欣赏欣赏这里的美景吧。把你看到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好吗?

4.刘禹锡的这首诗不但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情,读着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若学生说:作者对洞庭湖的美景是无比的喜爱?[插问:从哪知道的?](抓住比喻句来理解。)

若学生说:无风的湖面像一面未曾打磨的大镜子,作者是非常的喜欢,师评,是呀,多美呀!读出来。

总评:迷人的波光、柔和的月色、美丽的君山,多么让你、我和作者喜爱呀,来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二)学习《游园不值》

1.作者叶绍翁来到了朋友家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他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柴门不开,他为什么想到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才不开门的呢?(联系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

3.根据园子门口的苔藓和出墙的'红杏,你想象一下园中会是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呢?

4.作者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却想象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当作者想到这些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的?把你对作者的理解读出来。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

1.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表达出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2.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收集和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他写本诗的背景和目的,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涵虚、太清、徒等。

2、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意和主题,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律之美,并且熟背本诗,以此收集和积累更多的优秀古诗词。

3、通过学习本诗,要求学生学习诗人的“自我推荐”的勇气和精神,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

1、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

2、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解题。

4、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

二、课堂学习

导入语设计:

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欣赏)

(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发言,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

2、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1)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指出并解释诗中重要的词语?

(让学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归纳、整理并补充解释)

3、多媒体展示相关词语解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太清:天空。蒸:蒸腾。

撼:撼动。济:渡过。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坐观:旁观。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解释题意?

(教师引导探究与提示):这是一个联合结构短语,由“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两个述宾短语构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着重于“望”,是以描写景物为主。后半部分是“赠张丞相”,着重于“赠”,是以表达意愿为主。那么,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帮助整理并提供参考资料)

4、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讲述诗歌大意?

(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

5、多媒体展示诗歌大意: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过渡]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做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身在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引用典故]

赏析: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后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教师问题设置: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即是“赠”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归纳总结,给出参考答案)

6、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诗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教师问题设置: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都把诗歌背诵了吗?谁来试试?(学生自荐背诵,教师适当表扬和鼓励,并提出背诵要求)

7、自主学习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且大部分同学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诗歌,初步把握了诗歌的大意和主题。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将是在品析诗歌的基础上来欣赏、鉴赏诗歌。

8、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诗

(教师设置学生探究的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①诗歌的前四句诗描述了洞庭湖景色,你能用最精练、简洁的文字来概括这幅画面吗?

②请你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话作简要的赏析。

③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④诗歌的后四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吗?他所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⑤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自我推荐的方式呢?

⑥请谈谈你的自我推荐的经历或者感受。

(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后小组推荐或自愿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作引导、提示,最后归纳总结,达成共识。)

多媒体展示归纳总结的参考意见:

①浩瀚无边,澎湃动荡。

②这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湖的丰厚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都受到湖的滋养和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前面,衬托湖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气势磅礴。

③洞庭湖波澜起伏、动荡广阔,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诗人会想:我自己空有满腹经纶,空有满腔抱负,而进身无路,求官无门,多么地希望张丞相能助我一臂之力,给我一个机会,好让我报效朝廷,报效国家。

④诗人的心愿是:渴望能为朝廷效力,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用的是含蓄委婉的自我推荐的.方式。

⑤我们除了要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还要把古人的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孟浩然“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已不再那么合适。我们需要的是“毛遂自荐”的精神和勇气,我们应该更直接、大胆的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有亮出自己的所谓“亮剑”精神。请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吧,要相信,只有随时随地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勇敢地展示你的才华,你才能抓住机遇,高奏成功的凯歌。

⑥略

教学反思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的学习有如下几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课堂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听众”,他们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

2、教师的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学”,由传统的“授之于鱼”变为“授之于渔”,教与学互利互惠。

3、教学中,我设置了课堂“同步练习”与“自我测评”这一环节,我认为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法宝就是同步练习与自我测评,通过练习和测评提高学生的学而致用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就会不断得到肯定和加强。

望洞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⑵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⑶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

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

(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洞庭湖中

“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3、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4、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

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望洞庭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二)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

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三)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二)学习一下生字词: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三)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

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四)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1.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

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2.白银盘里一青螺: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

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

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

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

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1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五、评析。

1.注重迁移、积累、感悟,习惯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2.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3.“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4.《望洞庭》古诗解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1)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2)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二:⊙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三:⊙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其四:⊙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为平声。

(3)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

(4)“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明镜之始矇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能光洁明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暗淡无光的样子。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平,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暗淡无光”为妥。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5)“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清楚。

望洞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背《望洞庭》,积累古诗,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3,看图作文.

4,欢庆国庆节,自办小报.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交流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背诵古诗《望洞庭》.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反复吟诵,读出诗的韵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三,朗读《为银杉保险》,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还知道那些有关保险的.事情

(3)交流你搜集的资料,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作文要求:看图作文,作文要符合图意.

二,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三,再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可以写从书中的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也可以写从自己最喜欢的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四,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有序观察,看懂图意;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编写故事,符合图意.

五,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六,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七,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筛选搜集到的资料,办有特色的小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办小报,迎国庆.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指名读《实践活动》中的“办小报,迎国庆”.

三,全班讨论,明确办特色小报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1,起报名.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2,版面安排.美观大方,图文并茂,错落有致.

3,书写工整,尽量不写错别字.

四,展示小报,互相学习.

望洞庭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能理解诗句,并能体会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欣赏孟浩然的《望洞庭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神奇的五彩池,奇伟无比的石林,如诗如画的山峡,水平如镜的西湖。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定格一张月夜下的洞庭湖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相机正音。

3、再读,边读边思考,看看能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借助字典,也可与同桌讨论。

4、理解诗句:

⑴ 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

(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⑵ 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洞庭湖与君山图)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吟诵并背诵。

⑶ 体会意境: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像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说意境。

三、拓展延伸

1、欣赏孟浩然的《望洞庭湖》:

望洞庭湖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洞庭湖不同的意境。

四、总结

师: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五、作业

想像《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

对“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简介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六、教学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望洞庭教学设计15

课文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一课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首诗都是写景的,有共同之处,可以重点教学第一首古诗,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另外两首。

学情分析:

第二学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学习有兴趣,也有初步的方法积累。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古诗学习时提出的要求是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解诗意为主。所以,指导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味,在想象与联系生活场景中理解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优美的画面,由景入情,由情促读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图文对照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中关键词的意思,从而达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楚、断”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1首古诗《望天门山》,借助抓关键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2.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诗文。

(一)出示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背。

(二)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川,他乘船顺着长江东下,被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三)齐读课题,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二、抓关键字,了解诗题。

(一)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方法引导:抓住关键字,理解题目意思。

1.干什么——望:看;

2.地点——天门山:长江上;

3.谁——谁乘船顺着长江东下:李白。

(二)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李白常常在写诗题的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些写诗时的背景,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四)小结:了解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让我们——熟读古诗。

三、读熟诗文,想象画面。

(一)学习第一句诗——了解山的雄奇。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诗里,写到了两个景,分别是什么?

(板书:天门楚江)

2.结合插图、字理理解“断”“开”

(1)出示“断”篆文,猜一猜什么字?讲解断的意思。指导书写“断”

(2)结合诗句,插图,“断”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

4.小结:这一句看是写山,实际上是借山势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勇往直前,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指名读,齐读第一句。)

(二)学习第二句诗——感受水的壮阔。

1.继续读诗,指名读第二句。

2.想象画面:第一句中的“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水劈山断的壮丽画面,那么,这一句中的哪一个字也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意境呢?“回”是什么意思?由“回”字联想:读到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3.交流画面,读悟结合。

这一句主要写什么?(长江水)什么样的水?借水又衬托什么?(天门山)什么样的山?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4.小结:古诗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是一副优美的画面,我们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你就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再现诗的意境。现在让我们走入诗的境界,通过诵读再现这“山阻水回”的画面吧。

5.齐读一、二两句。

(三)学习三、四两句——品味“出”的灵巧。

1.出示三、四两句,自由诵读。

2.圈画景物,交流并板书:青山孤帆红日

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4.辩一辩:“出”字用得对吗?

(1)小组讨论:天门山会动吗?不动的话应该是“立”的,应该是“两岸青山相对立,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却用“出”对吗?

(2)交流,联系生活经验,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看到原本静立的事物会“出”?

(3)想象“日边来”: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5.出示李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读出把李白内心的激动读出来,声音高昂一些。

四、小结写法,诵读积累

1.回顾全诗,小结学法:

读——读准,读通;看——插图,注释;想——词意,句意;说——诗意,作者情感。

2.创设情境,诵读古诗。

3.总结:刚才我们细细品味,大胆想象就欣赏到了李白的作品,我们古代还有许多诗人对祖国山水也情有独钟,本课的第2、3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另一番别样的美景。请大家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预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吧。

五、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断、楚、至、孤、帆”。

板书设计

(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上节课学的古诗学习方法继续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两首古诗。

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背诵《望天门山》

2.回忆学法

3.揭示课题,正确朗读诗题。

4.抓关键字,解诗题。

(1)题目告诉我们诗写了祖国哪里的河山?(西湖和洞庭湖)

(2)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饮:喝酒,初晴后雨:天气变化)

5.出示背景资料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2.作者在西湖和洞庭湖看到哪些景物呢?用“ ”划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圈圈出;

3.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诗中美景,描述诗中描写的画面。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淡妆浓抹镜未磨

2.认读:潋滟亦洞庭白银盘

3.分小组汇报交流两首诗意。

三、抓重点字词,品味美景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渡:如果想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需好好地品读诗句的意思。

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风景之美

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哪一句写的是“后雨”。(板书:晴、雨)

(1)走进晴日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个词读懂的?

①出示词语“潋滟”,根据注释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图片欣赏(出示西湖晴日美景图片)。说话练习:

中午,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_____________。

傍晚,夕阳西下,西湖睡眠金光闪闪,又像________________。

③揣摩诗人心境。猜猜,诗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会说些什么呢?

诗中苏轼只用了3个字就道出了这层意思——晴方好。(换词理解“方”:正)

(2)走进雨日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①赏图读词。图文一起出示: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

②看着这些景,读着这些词,雨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

理解“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出示注释)

③提问:置身在这样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上,你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带着这感觉再读。

④理解“亦”:你知道诗句中“亦”的意思吗?(也)结合《三字经》“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词语“人云亦云”加深理解。

⑤指导对比朗读:下面,我们也来一次人云亦云,让我们用上这个“亦”字一起来夸夸晴雨西湖。(师:水光美!生:山色亦美!师:水光潋滟妙!生:山色空蒙亦妙!师:我看,晴是景。生:我看,雨亦是景。师: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生:我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2.探究比喻之巧,感受西湖风韵之妙

①过渡质疑:在艾青眼里西湖像一面镜子,而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则像一幅图画。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了呢?让我们来猜一猜,但猜要猜得有理有据。

理由一: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理由二: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施,西湖,好巧啊,被苏轼这么一比喻,西湖从此就多了一个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书:西子湖。)

理由三:西子不管淡妆浓抹都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②引导对话,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妆;那么——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如果说,冬天的西湖是淡妆;那么——生:夏天的西湖是浓抹……)

③小结:西湖无论何时,都是好的、奇的、美的、妙的,神的,就像怎么打扮都漂亮的西子。引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出示后人评价语,感悟苏轼比喻之妙。(“道尽西湖好处。”“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二)《望洞庭》。

1.学习第一、二句——欣赏风景的美

①出示诗句,朗读,交流:写到的两样好景致(板书:湖光秋月)

②闭上眼,听音乐,想象画面。(师描述: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睁开眼,想说点什么吗?

③眼前的湖光秋月图,让人感受到美好、舒畅,诗人刘禹锡用一个字把种感觉写了出来。(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和”:

出示字典中“和”的7种解释,理解此处“和”的意思;

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的美妙;

④观微课知“镜未磨”(播放微课视频)

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板书:铜镜)

⑤读好两行诗。

2.学习第三、四句——感受想象的妙

过渡:好一个湖光秋月,好一个镜未磨。诗人一边看,一边想像,看得美,想得奇,难怪这首诗能流传千年。接下去,诗人接着看,恐怕,会看到更美的景,带来更神奇的想像了吧。

①读读后两句,想想诗人看着洞庭的山水,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像银盘)

②引导看四幅图,画的都是洞庭美景,哪一幅是根据刘禹锡的诗句画下来的。(全班选择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相机补充君山资料

③欣赏如此美丽秀气的山水,你一定想到一些形容这山水的词了。(青山绿水山清水秀等)

四、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1.引读全诗:喜欢洞庭湖吗?喜欢这像铜镜一般的洞庭湖吗?(个别读)喜欢这像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2.引导背诵:喜欢洞庭的人,肯定喜欢这首诗(课件:填空式____女生读)喜爱这首诗的人也肯定会爱上洞庭湖(课件:填空式___男生读)

3.全班背诵:喜欢到了极点,就是诗已经不见,但是只要一看到湖诗句就冒出来了(看画面全班背诵)

4.拓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另4首

李白《游洞庭》

板书设计:

(略)

第三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洞庭》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

正音:洞 dòng、潭 tán、螺 luó、磨 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⑴ 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⑵ 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评析】

一、注重迁移、积累、感悟,习惯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望洞庭》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望洞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望洞庭》教学设计

2.望洞庭教学设计

3.望洞庭教学设计及评价

4.《望洞庭》教学设计和评价

5.望洞庭教学设计范文

6.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

7.《望洞庭》教学设计模板

8.望洞庭教学设计3篇

第四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内容一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 《题君山》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 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两首诗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方法。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设想做到三抓: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紧扣我校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的课题”经典诗文名句的教学研究”设计教学)【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色

和(柔)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 《题君山》

第五篇:望洞庭 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望洞庭》教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 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二、设计思想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三、四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课件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课件展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课件展示:

题君山

雍陶(唐)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唐)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5、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下载望洞庭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望洞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望洞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望洞庭》的教学设计 铁王镇中心小学 贾 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螺;认识一个多音字: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望洞庭》; 2、想象满月下的洞庭湖的静......

    望洞庭 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组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是唐代诗人......

    《望洞庭》教学设计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河间市兴村乡兴村小学郭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栾川县陶湾镇肖圪塔小学 焦泉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

    《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

    望洞庭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