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9、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四边形,小棒20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有三角形的实物图)同学们,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再课件出示)
3、导入课题: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学生画,师巡视)
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生齐说)
(课件出示)
在你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它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的命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课件出示)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
顶点A的对边是BC边,顶点B的对边是谁?顶点C的对边是谁?(学生齐说)
3、三角形的定义。
根据你对三角形的认识,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可以和你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
(指名汇报再课件出示)
引导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练习:(课件出示判断题)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手上拿着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有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生:有)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这部分内容你们已经预习过了,老师现在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成果。
画出作业纸(教材第65页第1题)上指定底边上的高指定底边上的高。(学生画,然后借助投影仪展示汇报)
质疑: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学生汇报)
你能画出第一个三角形另外两条底边上的高吗?(学生画,然后借助投影仪展示汇报)
你能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学生画,然后借助投影仪展示汇报)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你都会画吗?(学生试画)
就三角形高的画法,老师做了一个小微课,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听、用心看。(播放微课)
三、实验解疑,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1、(课件
出示教材第61页插图)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摆小棒(发现: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无论怎样摆,摆出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而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四边形,则可以摆出形状、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
怎样能把这个四边形稳定住呢?(学生说)
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先说,师再课件出示)
4、巩固运用:(课件出示两道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先说,教师再出示课件带着学生回顾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